台式插花
1. 台式的那种开花睫毛技术好学吗,会不会花很多时间
不难学,蔻丽佳人就有0秒开花,做出来的效果又美又自然,她们培训班出来的学员都是用自己特供的0秒开花用品,方便简单,而且是别人家都做不到的,这个市场优势很大。
2. 根据花盆的实际用途可以将花盆怎样分类
1.台式盆是指可以放置在阳台、隔断、书桌、茶几等上面的花盆,这类花盆一般要外观漂亮,与所放位置家具的颜色相适应,种植的花卉可随季节及主人的喜好适当调整,如君子兰、四季梅、兰草、文竹、虎皮兰等。
2.地摆盆:能够直接摆放在室内地板上的花盆。这类花盆是具有一定高度的大盆或巨盆,可用来种植铁树、橡皮树、龟背竹、桂花等体型较大的花卉植物。
3.盆景用盆:适宜作为盆景制作用盆。这类花盆深浅不一,形式多样,常为瓷盆或陶盆。山水盆景用盆为特制的浅盆。
4.吊盆:利用麻绳、尼龙绳、金属链等将花盆或容器悬挂起来,作为室内装饰,具有空中花园的特殊美感,可清楚地观察花卉的生长状况,相当有趣。适合于作吊盆的容器有质地轻、不易破碎的彩色塑料花盆;颇有风情的竹筒;古色古香的器皿;或藤制的吊盆等,既美观,又安全,可以悬挂于室内任何角落。常春藤、鸭趾草、吊兰、天门冬、蕨类等蔓性花卉适宜栽种于吊盆中供布置、观赏。
5.水养盆:用于水生花卉盆栽,盆底无排水孔,盆面阔而浅,如北京的“莲花盆”,其形状多为圆形。此外,室内装饰的沉水植物,则采用较大的玻璃槽以便观赏。球根水养盆多为陶制或瓷制的浅盆,如我国常用的水仙盆。风信子也可用特制的“风信子瓶”。常用的插花玻璃器皿也属于水养盆。
总之,选用花盆主要考虑其用途、摆放位置、大小、质地、色彩、形状及价格等。作为一般栽培多选用排水透气好且价格便宜的瓦盆,另外,还需考虑所养花卉的株型、大小、根系的多少、深浅等因素,需用适当的花盆。一般的原则是:花盆口径要与植株的冠径相协调;花盆的深度要与植株根系深浅相适应。若所选花盆过大,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不利于花卉对水分、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并且难以控制浇水和施肥量;反之花盆过小,不仅会显得头重脚轻,比例失调,而且还会影响根部的正常生长发育,花卉变得对水肥非常敏感,增加了养护的困难,由此看来花盆的选择不可忽视。
3. 茶艺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4. 养生之道(有关茶艺和登山的小常识)
茶艺,萌芽于唐,发皇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带去饮茶的习惯;中国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当你来到宝岛台湾,可能在一条老街中的寺庙内,看见叁叁两两的老者,悠闲地围坐在一个拳头大小而古可喜的茶壶旁,人手一杯,边谈边饮,那就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茶。你也可能在台北大都会繁忙的街道上,看见挂有茶字招牌的茶艺馆,迎面一阵天然的茶香扑鼻而来,如果你有兴致驻足品 一番,还会有专人为你示范如何泡一壶简单易学的功夫茶。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饮茶习惯在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唐朝中叶,一位早年出家后来又还俗的和尚——陆羽,总结前人与当时的经验,完成了全世界第一本有关茶叶的著作——「茶经」后,饮茶风气很快吹遍中国大江南北,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嗜茶;甚至于中国附近的各民族,如高丽、日本、东南亚各国,都学习了这个风尚。而在十七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更首次将中国的茶输入欧洲,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在英国贵族社会中,「饮茶」已成为一种时尚风范。在中国,「茶」因为人文、地理的不同,而有两种发音方式,在北方发音为 CHA,在南方发音为 TEE;因此由中国北方输入茶的国家,如土耳其的发音是HAY,俄国是 CHAI,日本是 CHA; 而由中国南方经海线输入茶的国家,其发音则不相同,如西班牙的发音是 TE,德国的是 TEE,而英国则是 TEA。
刚经过阳光曝晒的茶叶 茶叶是摘取茶树嫩叶制造而成的,因为制造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种类和名称。制法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的结果,茶叶会从原来的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愈多,颜色愈红;而香气也会因发酵的多寡,从叶香变为花香、熟果香或麦芽糖香。不发酵茶称为绿茶,泡出来的茶汤是碧绿或绿中带黄色,具有新鲜蔬菜的香气,例如龙井、碧螺春等;全发酵茶称为红茶,泡出来的茶汤是朱红色的,具有麦芽糖的香气;而半发酵的茶,也就是乌龙茶。乌龙茶是中国的特点。
色茶,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地是中国台湾省。乌龙茶又可分为轻发酵、中发酵及重发酵叁类,轻发酵如包种茶(清茶),以高香、清雅,汤色金黄为其特色;中发酵如铁观音、水仙、冻顶等,汤色为褐色,饮来老成持重,较偏重「喉韵」;而重发酵如白毫乌龙,汤色呈橘红色,具熟果香。
要想泡好一壶功夫茶,须注意水质、水温、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水质」必须选用清新的软水(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水温」随不同茶叶的冲泡而有所不同,对大部分的茶种而言,以接近摄氏 100 度冲泡为宜; 但绿茶类及轻发酵茶类则不宜过高,通常不宜超过 90 度;「茶量」的摆置亦因不同的茶种而异,从茶壶容量的四分之一到四分之叁均有可能。泡后约一分钟倒出饮用,但因茶而异,再次冲泡时间则须相对延长;至于「茶具」,以紫砂陶壶最佳,茶壶大小配以适宜的茶杯,杯内以白色较佳,以便于判辨汤色。
「喝茶」,在台湾已是一种普遍的休闲活动。 爱饮茶的人,也一定喜好把玩茶壶,现今台湾一般家庭中,多流行以小壶泡茶法(功夫茶),这是从十六世纪末明朝神宗时代所流传下来的一种习惯,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用小茶壶泡茶,茶味特别。甘醇芳香,明清时代以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壶最有名,凡出于名家的作品,四方争购,价比黄金,而现在台湾的陶艺家们,不仅制作精美的紫砂陶壶,并且另外发展出许多改良式的创意壶,为各方所喜爱,而「藏壶」或「养壶」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雅的风气。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一个常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料。
在台湾,茶是经济作物,也是输出国外赚取外汇的农产品;各地的茶行、茶 为使茶艺普及,推动甚力,而许多内部陈设古典高雅的茶艺馆也纷纷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各茶区也定期性举行评茶比赛活动,吸引茶农、茶商、品茗人士前往,一经入选,茶价倍增,使得茶艺活动,呈现出一股朝气,因而饮茶的风尚,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这种崇尚自然,无拘无束的茶艺精神,就如同中国传统的人情味一般——醇厚温馨。
【茶艺的形成原因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我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国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一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庄严华贵的宫廷完好;修身养性的禅师茶;淡雅风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对于再现生活品茶艺表演,不同类型的茶艺要求有不同风格的背景。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致,通过背景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茶艺术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种形式的环境适合茶艺表演尚有必要探讨。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
【茶艺和茶艺背景的基本含义】
1.茶艺
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
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
第二,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四,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2.茶艺背景
广义上是指整个茶文化背景;狭义上指的是品茶场所的布景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品茗作为一门艺术,要求品茶技艺、礼节、环境等讲究协调,不同的品茶方法和环境都要有和谐的美学意境。闹市中吟咏自斟,不显风雅;书斋中焚香啜饮,唱些俚俗之曲更不相宜。茶艺与茶艺背景风格的统一,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所以在茶艺背景的选择创造中,应根据不同的茶艺风格,设计出适合要求的背景来。
【如何来理解茶艺 】
第一,简单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第二,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
第三,茶艺是一种舞台艺术。要展现茶艺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台、灯光、音响、字画、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编排,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
第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第五,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
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饮茶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扩展艺术领域。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等。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茶艺,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
【学习茶艺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在开始学习茶的阶段,我们所需要准备的基本器具有:煮水壶(随手泡)一只、茶道组合一组、茶海(茶船)一个、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四~六人量紫砂壶一把、公道杯一只、小品闻香饮杯若干套(包括品杯和闻杯)、大盖碗若干(陶瓷紫砂随意)、新茶巾(小毛巾)一条、还有就是对茶艺的好奇心一颗了。
有了这些我们可以从中组合出大部茶艺需要的用具,如‘绿茶茶艺’‘红茶茶艺’‘乌龙茶艺’‘花茶茶艺’‘普洱茶艺’等。
茶道组合分别是什么?
形状如夹子的称呼茶夹或者茶镊;形状如勺子的称呼为茶勺或者茶则;形状是一个环形的斗称呼为茶斗或茶漏;形状为一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或茶茶通;形象为一扁平弯头木棍称呼为茶刮;形状为花瓶造型的称呼为茶瓶。
水壶和这些用具的功能分别都是什么呢
煮水壶是为了方便我们在泡茶时容易掌握水温而泡出可口的茶;茶道六件的作用:茶夹是为了在洗涤、回收茶杯时候方便夹取,同时也可以夹取一些大块的茶(如普洱等);茶勺是为了在将茶叶放置入茶杯(茶壶)时候能方便、卫生;茶斗(茶漏)是为了在茶壶口较小的情况下扩大茶壶的壶口使得茶叶能干净的、容易的进入;茶针的作用是在壶嘴被堵时能疏通虎嘴;茶刮的作用是帮助清理出壶内的茶渣;茶瓶(茶筒)则是用来收纳上述五件用具的。
【茶文化简史】
一、 汉魏两晋南北朝——茶文化的酝酿
茶是因作为饮料而驰名的,茶文化实质上是饮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文化的产生是在茶被用作饮用之后,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1)饮茶的起源和发展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 饮茶始于西汉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2)茶与宗教结缘
汉魏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时期,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却睡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
(3)茶艺萌芽
茶艺是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选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程序和技艺。杜育的《荈赋》挹彼清流”,择取岷江中的清水;选器:“器择陶简,出自东隅”,茶具选用产自东隅(今浙江上虞一带)的瓷器;煎茶:“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 。”煎好的茶汤,汤华浮泛,象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灿烂;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用匏瓢酌分茶汤。荈赋》所描述的,是中华茶艺的雏形,且茶艺发源于巴蜀。
二、隋唐五代时期——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1) 饮茶习俗的形成
陆羽《茶经•六之饮》也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把茶当作家常饮料,形成“比屋之饮。” 陆羽《茶经》初稿约成于代宗永泰元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茶经》的流行,进一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形成。中国人饮茶习俗形成于中唐。
(2) 名茶初兴
唐代名茶,首推蒙顶茶,其次为湖、常二州的紫笋茶,其它则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碧涧明月、方山露芽、邕湖含膏、西山白露、霍山黄芽、祁门方茶、渠江薄片、蕲门团黄、丫山横纹、天柱茶、小江团、鸠坑茶、骑火茶、婺州东白、茱萸寮等。
三、宋元时期——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
饮茶的普及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祁门工夫红茶茶艺
主要用具:瓷质茶壶、茶杯(以青花瓷、白瓷茶具为好),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茶具在表演台上摆放好后,即可进行祁门工夫红茶表演。
(一)“宝光”初现
祁门工夫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国际通用红茶的名称为“Black tea”,即因红茶干茶的乌黑色泽而来。请来宾欣赏其色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工夫红茶。
(二)清泉初沸
热水壶中用来冲泡的泉水经加热,微沸,壶中上浮的水泡,仿佛“蟹眼”已生。
(三)温热壶盏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为壶、杯升温。
(四)“王子”入宫
用茶匙将茶荷或赏茶盘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祁门工夫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
(五)悬壶高冲
这是冲泡红茶的关键。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100摄氏度,刚才初沸的水,此时已是“蟹眼已过鱼眼生”,正好用于冲泡。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六)分杯敬客
用循环斟茶法,将壶中之茶均匀的分入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一致。
(七)喜闻幽香
一杯茶到手,先要闻香。祁门工夫红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其香浓郁高长,又有“茶中英豪”、“群芳最”之誉。香气甜润中蕴藏着一股兰花之香。
(八)观赏汤色
红茶的红色,表现在冲泡好的茶汤中。祁门工夫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再观叶底,嫩软红亮。
(九)品味鲜爽
闻香观色后即可缓啜品饮。祁门工夫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与红碎茶浓强的刺激性口感有所不同。滋味醇厚,回味绵长。
(十)再赏余韵
一泡之后,可再冲泡第二泡茶。
(十一)三品得趣
红茶通常可冲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细饮慢品,徐徐体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十二)收杯谢客
红茶性情温和,收敛性差,易于交融,因此通常用之调饮。祁门工夫红茶同样适于调饮。然清饮更难领略祁门工夫红茶先特殊的“祁门香”香气,领略其独特的内质、隽永的回味、明艳的汤色。感谢来宾的光临,愿所有的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台式乌龙茶艺
主要茶具:紫砂茶壶、茶盅、品茗杯、闻香杯、茶盘、杯托、电茶壶、置茶用具、茶巾等。
主要茶品: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茶。
1.摆具 将茶具一一摆好,茶壶与茶盅并排置于茶盘之上,闻香杯与品茗杯一一对应,并列而立。电茶壶置于左手边。
2.赏茶 用茶匙将茶叶轻轻拨入茶荷内,供来宾欣赏。
3.温壶 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茶盅。用左手拿起电茶壶,注满茶壶,接着右手拿壶,注入茶盅。
4.温杯 将茶盅内的热水分别注入闻香杯中,用茶夹夹住闻香杯,旋转360度后,将闻香杯中的热水倒入品茗杯。同样用茶夹夹住品茗杯,旋转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涤方或茶盘。
5.投茶 将茶荷的圆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投茶量为1/2至2/3壶。
6.洗茶 左手执电茶壶,将100摄氏度的沸水高冲入壶。盖上壶盖,淋去浮沫。立即将茶汤注入茶盅,分于各闻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于闻香。
7.高冲 执电茶壶高冲沸水入壶,使茶叶在壶中尽量翻腾。第一泡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将茶汤注入茶盅,分到各闻香杯中。
8.奉茶 闻香杯与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内,双手端起杯托,送至来宾面前,请客人品尝。
9.闻香 先闻杯中茶汤之香,然后将茶汤置于品茗杯内,闻杯中的余香。
10.品茗 闻香之后可以观色品茗。品茗时分三口进行,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的差异,需细细品,才能有所体会。
11.再次冲泡 第二次冲泡的手法与第一次同,只是时间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类推,每冲泡一次,冲泡的时间也要相对增加。优质乌龙茶内质好,如果冲泡手法得当,可以冲泡几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 自第二次冲泡起,奉茶可直接将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闻香杯中,然后重复闻香、观色、品茗、冲泡的过程。
台式茶艺侧重于对茶叶本身、与茶相关事物的关注,以及用茶氛围的营造。欣赏茶叶的色与香及外形,是茶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冲泡过程的艺术化与技艺的高超,使泡茶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此外对茶具欣赏与应用,对饮茶与自悟修身、与人相处的思索,对品茗环境的设计都包容在茶艺之中。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联,将品饮与人性修养相融合,形成了亲切自然的品茗形式,这种形式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日本茶艺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称“本席”、“茶席”,为举行茶道的场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芦草编成。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约9-10平方米。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床间、客、点前、炉踏达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地炉和各式木窗,一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视四季而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于中国功夫茶具。其基本茶具与潮州功夫茶具一样也分四大件:凉炉,煮水用的风炉;茶釜,煮水用的铁制的有盖大钵;汤瓶,泡茶用的带柄有嘴罐,称“急须”;茶碗,盛茶汤用的瓷碗。
另外,还有研磨茶叶的“茶磨”、夹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篮”;清洁茶具用的“水翻”;装香用的“香盒”;沏茶时用于搅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制“茶勺”;擦拭茶碗的“茶巾”;盛茶叶末的“茶罐”;用三根大鸟羽毛制成、用于拂尘的“羽帚”;盛炭的“炭斗”;盛炉灰的“灰器”;取水用的“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和物”(日本)与唐物(中国)、高丽物(朝鲜)之区别。
5. 插花是端午节的习俗吗
不是啊,端午节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荷包。望采纳。
6. 会场布置需要什么样的花卉
在背景处或角落处可以选择较高且大方的花卉植物,如散尾葵、大叶伞等。如果是主席台式的可以在主席台前摆放2-4层(依你的会场大小而定)花卉,最里面的要以绿色或花叶为主的植物摆放,且高度在这2-3层中最高,但也不能高于主席台的高度,一般以相等为宜。第二层可以选择开花的花卉植物,如红掌、彩色马蹄莲、凤梨等,高度比第一层要稍矮,最外面的一层可以选择开花的或是常绿的相对较矮的即可,作为外面围边用的一定要丰满,这样布置后既大方又漂亮,适宜大型的会议。如果主席台的桌面比较宽或有空间,可以考虑用切花插几个插花组件(一般去花店选择或是由花店人员设计并制作),摆放于主席台的桌上。
图片的链接:http://hi..com/sdtyjgx/album/%BB%E1%B3%A1
你如果真没有信心和把握,就联系当地的花卉租摆公司吧。
7. 康乃馨如何种植和养护
1.防止康乃馨叶片枯萎要控制好光照和温度:
有些花友反应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叶子枯萎等现象。这个问题主要是温度和光照情况没有控制 好引起的。当温度高于30度时容易造成枯萎症状。最适合康乃馨生长的环境温度为13-25度,光照条件每天控制在6-8小时。
可以保证盆栽康乃 馨正常生长。喜好强光是康乃馨的重要特性。无论室内越科、盆栽越夏还是温室促成栽培,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都应该放在直射光照射的向阳位置上。
2.避免康乃馨出现烂根,掌握好浇水原则:
为什么有些盆栽康乃馨会出现烂根现象呢?盆栽植物有个共性,喜欢通风透气排水良好的环境。浇 水过度容易造成烂根现象,因此得把握好浇水次数。避免出现积水的情况。雨季要注意松土排水。除生长开花旺季要及时浇水外。
平时可少浇 水,以维持土壤湿润为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空气湿润度以保持在75%左右为宜。(家里有空气加湿器的童鞋,这个应该不难控制)再次提醒 下康乃馨浇水原则:盆表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忌涝渍。
3.想要康乃馨健康成长,注意施肥:
如果是选择康乃馨植株种植的童鞋。要注意选择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保肥性能良好而微呈碱性之粘质 土壤。在栽植前,盆底先施足含钾、钙、氮、磷的基肥(或施以足量的烘肥及骨粉)。生长期内还要不断追施液肥,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 腐熟的稀薄肥水,夏季高温期禁止施肥,否则易枯萎、死亡。
4.促使康乃馨多枝多开花的方法:
为促其分枝,在株高15-20厘米时去顶。一般保留下部侧芽6-7个,以后再进行一次摘心,最后使植株有12-14 个侧枝。
孕蕾时每枝只留顶端一个蕾,要把下部腋生侧蕾和侧芽全部摘去。第二次摘去必须在8月中旬以前进行。第一次开花后及时剪去花梗, 每枝只留基部两个芽。经过这样反复摘心,能使株形优美,花繁色艳。
5. 康乃馨的繁殖方法:
康乃馨最适宜扦插繁殖。扦插的时间不限,除过于炎热的气候外,其他季节皆可繁殖。其中以2月上旬扦插成活率最高 。
(7)台式插花扩展阅读:
康乃馨养殖的注意事项
(1)春秋旺盛生长期宜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夏季高温期生长受到抑制,这时应节制浇水加强通风,以保持盆土微干为宜。
(2)一般“霜降”前后进温室,温度调控在真10——20℃最为适宜。为了催延花期,温度可适当调高或调低。应设法降低温室里的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盆栽可每隔7——10天追施稀薄的腐熟液肥1次。
(4)冬季入室,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处所培养。如温度适宜,花期可延至翌年3月。
(5)苗期应进行l——2次摘心,促进分枝,使每株有10个左右的侧枝。经过摘心,株形优美,开花繁盛。随着枝条的生长还应设立支架以防倒伏。生育期中要及时摘除每个枝条上产生的侧芽和小花蕾,每枝只保留顶端一个花蕾,使养分集中供给顶蕾。
康乃馨养殖的繁殖方法
康乃馨可用扦插、播种、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一般常规繁殖以扦插为主。
扦插繁殖多在春季进行,除炎夏外,其他时间也可以进行。插床介质可用珍珠岩加泥炭或焦糠。插穗宜选择植株中部粗壮的侧枝,节间要短。采插穗时用手拿枝并顺其向下拉掉,使插穗基部带有主茎皮层,这样更易成活。
采后应立即扦插,不可使枝叶萎蔫,否则大大降低成活率;或在插前将插穗浸泡于水中,使插条吸足水分,生长点硬起来后再扦插?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可用浓度为10~1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或吲哚丁酸处理插穗。插后遮荫并经常喷水。13~15℃时,20天左右生根。
播种繁殖主要用于杂交育种,或用杂交一代种子生产盆花。插种适宜温度为18~20℃,1周左右发芽,2~3个月成
苗。
组织培养繁殖是生产脱毒苗的重要手段,切花生产上广泛采用。一般用茎尖进行去毒培养,然后大量扩繁。
8. 有哪些好的绘画软件
对于一些使用板绘的同学来说,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绘画软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市面上的绘画软件有许多种,到底哪一种是你最喜欢的呢?
本文我们就来给大家盘点几个比较常见的绘画软件。
1、SAI(包括SAI2)
对于画日系二次元平涂的各位同学来说,这款软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了。相较于市面上眼花缭乱功能繁多的绘画软件,SAI虽然并不突出,但在使用上无疑是非常亲民的一款。可以说它也是许多画师和CG爱好者所接触的首款软件。
在使用上SAI也有很多照顾到萌新小白的地方,包括抖动修正之类的设置,对于尚未熟练掌握数位板的同学来说,使用SAI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最后关于这几款软件的性能对比,有一张非常流行的图即可以清晰概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9. 康乃馨是怎么种植的
首先把花剪掉,把底部的叶子也剪掉,底部在靠近节的下方斜切(因为根是从节上长出来的),保留上部3-4片叶片,把底部插入干净的河沙或沙土,浇透水,用透明的塑料袋(去底的矿泉水瓶更好)罩起来,放在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大概一个月可以生根。 关键在于处理好光和水的关系,光太强就蔫了,光太弱则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勤浇水,加罩子,目的是保持湿度。但是每天要打开罩子一会,透气。
--------------
康乃馨的栽培技术
作者: 来源: 日期: 2004-10-29
文章页数:[1]
康乃馨(Dianthus caryophylus)别名香石竹,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色娇艳且具芳香,花期长,是世界上重要的切花植物,在世界各国广为栽培。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康乃馨已逐渐成为切花生产中最主要的品种之一。为发展这一花卉品种,进一步提高其鲜切花质量,现对康乃馨的繁殖培育做一介绍。
一、康乃馨的分类
康乃馨有多种分类方法:按花色和习性可分为3号:(1)大红类品种:花色有大红、粉红和混色。(2)紫色类品种:花紫色。(3)肉色类品种:花玛瑙色、淡黄、黄等。也可按花茎上花朵大小和数目分为大花香石竹和散枝香石竹两类。
二、康乃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光照条件
康乃馨属中日照植物,喜阳光充足。除育苗期和盛花期外,无须担心强光为害.且借助辅助光可增加花冠直径和花色鲜艳度。光强与单位面积切花产量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2.温度条件
康乃馨喜凉爽,不耐炎热,可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若夏季气温高于35℃,冬季低于9℃。生长均十分缓慢甚至停止。在夏季高温时期,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冬季则需盖塑料薄膜或进入温室,以保持适当的温度。
3.水分条件
康乃馨根系为须根系。土壤或介质长期积水或湿度过高、叶片表面长期高温,均不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提倡滴灌,另外还应注意水质及水分含盐量的问题。
4.土壤条件
康乃馨喜保肥、通气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其中以重壤土为好。适宜其生长的土壤pH值是5.6~6.4。从一些土壤分析实验表明,PH值在5.95~7.9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开花无明显影响,主要决定于土壤质地。
三、康乃馨的扦插繁殖方法
康乃馨的繁殖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往往结籽率低,种子后代性状变异大、幼苗生长缓慢,因此在生产上少用。生产上大量采用无性繁殖,其中主要是扦插繁殖,它的优点是插穗丰富、性状稳定且见效快。
1.采穗母本园的建立
实践证明,采穗母株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植株相对年龄年轻,开花性状好,发病指数为零,取穗部位应严格控制在第6个节位以上。因此,建立专一的采穗母本园是非常必要而关键的,而且也是现代康乃馨种苗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形成优质种苗的前提,又是全年规模性育苗的基础。
采穗母本园的母株必须是组织培养苗。母本园栽培管理的关键是:强化土壤消毒,提昌轮作,保证施足底肥,必须有遮雨、遮荫措施,提倡滴灌,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2.扦插技术
(1)插穗的选择。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节间紧密的植株,并具有3~4对展开叶、1对未展开叶,群体插穗带花芽率小于10%。
(2)扦插时间。一般应避开炎热夏季7~8月份,要求插穗质量好,采用颗粒较大的珍珠岩作为扦插母质,水质良好,扦插床为台式。
(3)插穗的采取与扦插。插穗的采取一般与对康乃馨的疏芽同时进行。采插穗应按标准进行,采穗时用手掰芽而不用剪刀剪,以免病毒交叉感染。基部要略带主干皮层,但不损伤母枝,保留插穗顶端叶片4~5片,其余均摘除。整理成束后,浸入清水30分钟,使插穗吸是水。其切面要紧贴节间,并用生长调节剂处理,以便提高成活率和出圃率。扦插时以插入介质1厘米为宜。夏季要深插,一般1.5~2厘米。扦插完毕要喷足水,以后控制不宜过湿,以免烂根。
(4)插穗的储藏。储藏插穗可为全年育苗和全年均衡供花提供极大的方便,而且可以一次性进行批量作业,节省人力物力,储藏要求:温度12℃,且变幅越小越好,最好在±1℃以内;储藏前稍作失水处理;插穗应用超薄塑料膜包装。
(5)扦插管理。插床应有间歇喷雾设施,喷雾量控制在使叶片刚好湿润。若无喷雾措施,需盖塑料薄膜,1周后改用苇帘,但不要遮光太多。以防徒长。当扦插苗根长1厘米时进行移栽,注意少伤根。
10. 花品有什么讲究
花器的选择在花艺的设计中是很重要的,关乎到营造整体气氛。自然的材质必定带来清新效果,何不多点想象,干脆用枯枝当作花器,一种原始的美丽重现眼前。 用叶子包花器自是为了与整体搭配,相对于一般较低矮的盆花,高瘦直立的外型显得与众不同,也较为大方气派,可摆放在玄关处,也可当作大型的餐桌花,避免用餐者的交谈被打断。只要底部有排水孔,可种植物的容器,均可当成花器。从生活周遭的用具至可种植物的容器,均是花器的最佳来源。若花器的质感、色泽不易配搭,可以在上方铺设一层干燥水草,有着自然的纯粹原始;搭衬花器是素雅的花材、但让人与众不居室有花可使室内环境大为增色,然而插花还要讲究插花用的器饰。插花器饰可分为玻璃、瓷器、陶器、金属、竹藤等品种。就形状而言可分为瓶类和非瓶类。无论球形、方形、三角形的,还是上下粗细任意变化的,都可归为瓶类,篮、筐、藤圈等则属非瓶类。 四季的花器园艺 在亚洲地区,大型的盆钵大多称花器,但在欧美国家,花盆或盆钵等,不管容器的大小,都把栽种植物的容器称为花器(Container)。不过,盆钵的框框并不直接用来栽培植物,和花器有所不同。 利用花器的栽培法称为“花器栽培”;而使用种植了各种花草、庭木或观叶植物等的花器,美化住宅与周遭环境的方法,就称为“花器园艺”。 只要家里有可以放置各种花器的空间,就可以根据花器本身的材质、形状、大小、以及选种之植物等等的组合,设计出颇具变化的花园。 花器的素材除了塑胶,混凝土和不锈钢等人工物质外,还有陶钵、陶器或红木等天然的材质。考虑在通气性或排水性等栽培层面上,可依素材与四周的调和度或和植物的调和度、与四周风景的融合感或突出感,更加强调陈列的效果。 花与器若是搭配好了,那将是一幅美妙的画 一般而言,阳台和走廊是经常被设计成花器花园的地点。除此之外,欧美国家也常利用屋顶、露台、木头地板或窗边,当做从事园艺的场所。此外,玄关或门廊也最适合进行花器园艺。此外,常见的凸窗,若加些巧思,也可成为漂亮的风景线。 为了充分体会花器园艺的乐趣,必须尽量了解所使用之植物的性质与特征。这时,可根据放花器地点之环境,或花器的大小与外形选择合适的植物;但若是二种以上的植物同种于一个花器时,除了配色或形状,还要充分注意每种植物的性质加以组合。 鲜花多选用玻璃或瓷花瓶,其中玻璃花瓶最受人喜爱。玻璃花瓶分为透明、磨砂和水晶刻花等几类。如果单纯为了插鲜花用,选择透明或磨砂的就行了,因为观花是目的,花瓶只是插花用的工具。刻花的水晶玻璃花瓶,除可用来插花外,其本身就是艺术品,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但价格昂贵。插鲜花的花瓶可选择瓶身较长、瓶口较大的花瓶,这种造型的花瓶一是盛水量大,可防鲜花脱水干枯;二是利于花枝上下通气,防止腐烂;三是利于插花造型。 瓷花瓶的种类多受传统影响,极少创新。相对而言,陶器的品种极为丰富,或古朴或抽象,既可作为家居陈设,又可作为插花用的器饰。金属类包括我国独特的景泰蓝、巴基斯坦风格的铜器、马来西亚的锡器等,可依个人喜爱选择。这些器皿和竹木藤类的器饰多用来与干花、人造花搭配造型,以创造出独特的家居装饰效果。 同的是,除了下半部圆形插花,上部将玫瑰扎成一束,插入中间的海绵,层次自然有序,为清凉另加一丝创意。 专门用为装饰窗沿的长方形花器,称为“窗型花器”。欧美国家的住宅大都会在窗边预留种花的空间,摆上长方形的花器。此外,还有将花器直接放在窗边下的地板,或用专用吊具悬挂于阳台上的栏杆。 浅钵是非常适合栽种花草的花器之一,若加上支架,还可呈现立体式装饰呢!而且,它能放在任何装饰地点,因容器浅,用土的量少,携带十分方便。浅钵的材质或形状不一,在此以口径远大于高(深度)的浅钵为介绍中心,就连很受欢迎的砂钵也包括在内。浅钵的种植方式并无特别注意事项,但像砂钵这么浅的盆钵,种植时中央的土壤最好高一些。此外,盆钵浅的土壤易干燥,要留意水分的补充。原则上是土壤一干,便浇上充足的水量。 吊钵可吊可挂,不论是墙壁、玄关四周、篱笆或小中庭均可利用,成为立体式的装饰。吊钵有铁丝篮、陶制、木制、树脂制等类型。除了铁丝篮以外,其他类型的栽培方法和一般的盆钵一样。在此以使用铁丝的吊钵为例使用铁丝篮吊钵种植时,先用水苔藓在铁丝内侧糊成墙壁,加入土壤再种植物。使用碗状的吊钵种入扁柏等植物。构成小型的空中花园,整个吊钵以绿色植物为主,再加些可爱的花卉,看来清新又淡雅。 花和花器的圆舞曲 有各种各样的鲜切花,有各式各样的花器。在你的手中,用你的眼光和趣味,让不同气质的花和瓶一起跳舞吧,它们会让我们的居室焕然一新! 白瓷花瓶带有东方沉郁、含蓄的宁静感,色彩热烈的扶兰与它形成了一种对比强烈的景致。透明澄澈的小花器,瓶内哪怕只是几颗普通的石子,也能体现出瓶子的玲珑感觉。在弧线优雅的瓶形衬托下,简洁的雪松、跃动的火龙珠,衬着怒放的红玫瑰,有一种浪漫的非凡气质。朴素的麻袋,把粗糙而庸常的花盆包起来,轻轻地束个口,熏衣草的花感也好像为之一变。大口径的高颈花瓶适合大株的花材。青翠可人的天鹅绒和绿兰在摇曳之间带来了春的信息。 家里购物或装杂物的草编筐最适合装小盆绿色植物。几种植物集中在一个筐中,田园气息就扑面而来了。 常被人忽略的铁皮桶,它的冷硬感就有了后现代色彩。高茎的玫瑰和郁金香,都极具女性柔媚气质,插在铁皮桶里,就像仙子在尘世的恋情,清新美丽。大棒的黄玫瑰适合宽口玻璃花器,试试用巴西木叶在花瓶内侧缠绕装饰,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仿佛一个下午的阳光,都被它搞得温暖而宁静。 选择花器可以从材质、色泽、容量、形状等四方面加以考虑。 花器选用的材料非常广,有瓷器、陶器、玻璃、塑料、铜器、铝器、锡器、木器、漆器、竹器、石器、玉器、贝壳、椰壳等,几乎凡是可以盛水的器物都可以作为花器。历来花器的制作都非常讲究,其中应用得最多的是瓷器。柴汝、官窑、哥窑、龙泉、均窑等都以生产花器而名传千古,并成为收藏家争相购买的珍品。如元代的青花瓶,使用的是当时进口的“苏麻离青”,尤为珍贵,国际拍卖,价格可在成百上千,这正表明花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花器的造型也非常丰富,如今我们应用的花器造型,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4000年前的马家窑彩陶文化的造型,至今看来还会感到新颖。殷周时期的青铜器:鼎、鬲、盒、豆、彝、爵、壶等,当时,虽然是用作利器、炊、食和洗等,如今这些造型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器皿。古代的青铜器更是为后世的园艺家所青睐:“铜器之可用插花者,日尊、曰觎、曰壶,古人原用贮酒,令取以插花,极似合宜。”除了古代器形的累积之外,如今又有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于是花器的造型也就越来越丰富。 花器的选用也体现了使用者的品味,“贵资铜、贱金银”,正是文人雅士崇尚的清雅静逸的气质。选用时还考虑到时节,讲究“春冬用钢,秋夏用瓷”,正是我国花艺的一种传统,考虑的便是鲜花和花器的气质对应。铜瓶中插上梅花,瓷瓶中插上的便是鲜花和花器的气质对应。铜瓶中插上梅花,瓷瓶中插上荷花,十分讲究。 花器的选择要考虑到应用的实际环境,宽敞的空间,如大客厅,鲜花直插得茂密一些,花器也应较大;反之,在空间比较小的情况下,如书房,鲜花宜简静俊瘦一些,花器也可小一些。 同时,花器的选用还需考虑到色彩的搭配,如果所插的鲜花繁茂,所配的花器可以是色彩较浓重的。反之较清淡的鲜花,就不宜配重郁繁复的花器。 花器虽然种类繁多,变化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形态不外乎这样几种:盘、钵、筒、瓶,及其变形。 盘:基本特征是底浅,口宽阔。 钵:基本特征是口较底阔,底较深。底足有高有低。 筒:基本特征是口与底大小相仿,有圆形,也有三角、四角、六角等形态。 瓶:基本特征是口小腹大,有颈。 以上都是台式用花器,此外还有挂式花器:悬挂花器和壁挂花器,共同的特点是都有供攀挂的环或洞。不同的是悬挂花器四周都完整美观;壁挂花器,因一面是靠墙,所以是平面,完整美观的仅是一半。 花瓶大大小小总不嫌多,而花瓶的造型本身,也可为插花带来很多灵感。比如香炉、金鱼缸、倒扣的玻璃蒸碗、饼干罐头……也都可信手拈来。瘦瘦的细花瓶看多了,就在外面套一节青翠的竹筒,效果就完全不同;洋酒瓶造型漂亮,在瓶口处划开一些,是最有意思的花瓶了。 居家插花较之大型的插花展览和竞赛,要来的更自由随意些,只要手边有花、花器,加上一个平和的心境,便可插花操作了。假若没有合适的花器呢?生活中许多日用器皿,均可派上用场。比如厨房的碗、盘、汤盆,塑料的茶盘、漏筐,木制的果盒、果盘,都可用来插花造景。 现代插花艺术对花器的选择则超越了花器范畴。插花无定器,用做插花的器物,往往都不是专司花器。凡是只要具备插花的条件,又能体现插花艺术张力的,便都可以充当花器来使用。 参考资料: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