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多样性
A. 植物多样性是指什么
通俗的讲,植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植物及其与其他生物、环境所形成的所有形式、层次、组合的多样化。通常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即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态习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是指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例如菊花是常见的观赏花卉,目前已形成近3000多个品种;辣椒的品种也很多,果实形态相差很大。由此可见,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非常丰富的,人类可以诱导、积累并丰富栽培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是指植物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可以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多样化,也可以指全球范围内的物种的多样化。中国高等植物约3万余种,占世界总数的10.5%左右。保存了许多特有的植物类群,有银杏科、杜仲科、珙桐科、独叶草科、芒苞草科、伯乐树科和大血藤科等7个特有科,243个特有属,15000多个特有种。这些物种有可能具有某些对人类有用的潜在价值。如,素有水果之王美称的猕猴桃,原产我国,目前已在新西兰成为主要的出口水果。然而猕猴桃属的主要分布地则是我国,全世界54种猕猴桃,我国就有52种。我们无法预测哪种猕猴桃的生理、生态特性是人类迫切需要的,因而必须保护这些物种及其生存条件。
植物生态习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和生态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多种多样的生态适应性以及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化。植物生态适应性使得它们在各自的生态系统中占据了一定的生态位,让它们能够稳定地生存在各自特定的环境条件。如寄生植物、腐生植物、共生植物、食虫植物以及热带雨林中的绞杀植物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通常是以植物的物种获生活型来命名的,因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离不开植物。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和地貌类型复杂,南北跨越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高原山地约占4/5,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海岸线漫长,复杂的自然条件使得我国的生态系统极其丰富多样。我国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有森林212类、灌丛113类、草甸77类、沼泽19类、红树林18类、草原55类、荒漠52类、冻原及高山垫状植被17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有各类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等;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农田、果园、防护林等农田生态系统,不胜枚举。
B. 简述植物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植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植物及其与其他生物、环境所形成的所有形式、层次、组合的多样化.
植物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
(1)遗传多样性,比如菊花的各个品种,都是菊花的基因,但品种之间差别很大;
(2)物种多样性,比如菊花、牡丹、芍药、月季,这是物种之间的不同;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比如有沙漠植物系统、热带植物系统、湿地植物系统等等.
意义:它的价值包括较易察觉和衡量的直接价值及难以用货币形式表现的间接价值.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首先,人类食物绝大多数取自植物资源.其次,人类的医疗保键也离不开植物.另外,许多植物可以作为纤维原料用以制衣等.自然界的植物美丽而多姿多彩,它们陶治了我们的情操,保障了人类的健康.植物多样性还在其他许多方面为人类提供原料.例如工业原料中的木材、纤维、天然淀粉、橡胶、油脂、原油、天然气及能源等都依赖于植物多样性.
C. 植物花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花朵的多样性来自于自然和人为两种影响。意义在于吸引不同的媒虫帮助其授粉,已达到结实结子繁衍后代的目的~
D. 植物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植物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
(1)遗传多样性,比如菊花的各个品种,都是菊花的基因,但品种之间差别很大;
(2)物种多样性,比如菊花、牡丹、芍药、月季,这是物种之间的不同;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比如有沙漠植物系统、热带植物系统、湿地植物系统等等.
E. 植物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植物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
(1)遗传多样性,比如菊花的各个品种,都是菊花的基因,但品种之间差别很大;
(2)物种多样性,比如菊花、牡丹、芍药、月季,这是物种之间的不同;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比如有沙漠植物系统、热带植物系统、湿地植物系统等等。
F. 以花卉为例如何选育出好的花卉品种
一、选择具有我国地域特征和代表传统特色的优势品种
云南是国兰主要分布区, 气候类型复杂, 有着丰富的野生兰属资源, 其中春兰、线叶春、春剑、建兰、墨兰、寒兰等有丰富的野生及人工栽培品种。由于国兰杂交育种进展较慢, 大规模的杂交育种还未开展, 所以对国兰进行杂交育种有极重要的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 云南的兰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 而对其进行保护, 杂交育种就更可贵了。
二、借鉴国外花卉培育的先进经验
由于欧美, 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花卉育种和栽培上已经取得了令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 各主要花卉出口国已出现国际性的专业分工, 致力于形成独特的花卉生产优势, 如荷兰的郁金香、月季、菊花、香石竹; 日本的菊花、百合、香石竹、月季; 哥伦比亚的香石竹; 以色列的唐菖蒲、月季; 泰国、新加坡的热带兰; 还有荷兰、日本的种球生产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向这些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花卉栽培选育的经验, 从而推动我国发展具有民族和国家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产业。
三、培育品种时注意多种方法的选择运用
1.节能的研究
如选用绝热性能好、透光率强、坚韧耐久的新建筑材料; 研制增温快、保温强的新型温室; 考虑太阳能、沼气、天然气等加温措施; 选育耗能少、生长期短和对土壤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等。
2.无土栽培的推广应用
广泛应用于工厂化育苗, 利用无菌、透气、吸水、保水性能好的介质制成育苗容器或快速膨体模块。
3.组培技术的普及
商品化优质种苗生产, 如兰花、菊花、香石竹、非洲菊、满天星等已实现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 利用组培技术繁殖优良品种, 包括各种名贵花卉、珍稀品种、重要的鳞茎花卉等。同时, 利用茎尖培养技术对易感病毒的花卉品种进行脱毒苗的批量生产。
4.激素及化学物质的应用
目前已在促进生根、打破休眠、延缓生长、促进分枝、采后保鲜等方面取得广泛性应用成果。在切花商业化应用方面最有突破性意义的包括生根剂( 萘乙酸、吲哚丁酸等) 、矮化剂( 矮壮素、多效唑等) 、催花剂( 赤霉素等) 、保鲜剂( 硫代硫酸银、8- 羟基喹啉等) 。
5.花卉育种快速多样化
广泛引进野生花卉资源, 利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辐射育种等进行选育, 现已开始运用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等最新技术培育, 新品种迅速增加。目前主要花卉的园艺栽培品种有上千、甚至上万个。如荷兰全国有7 个研究中心, 专门从事花卉品种的研究,并在二战以后育成了大批的郁金香、风信子、水仙、唐菖蒲及球根鸢尾的新品种; 蔷薇育种以法国为首, 品种美丽强健; 美国育成茶香月季品种系统, 其抗寒性强, 且色、香、姿俱佳。最新发展的基因工程及其它生物技术手段, 有可能使花卉育种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如耐贮耐插的香石竹品种已经商品化, 蓝色月季花已经问世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有可能根据人们的意志来改变花卉的花色、形态、香味等。
以下我们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成功选育宿根福禄考新优品种的例子看看一些可行的培育方法:
福禄考属植物自花、异花均可授粉, 通常结实率极低, 通过人工不定向杂交辅助授粉措施可提高种子结实率。利用杂种实生苗的观赏性状和抗性变异性较大的特性, 经过长期栽培观察, 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强、花期长、花色丰富、色彩鲜艳的10 个优良单株, 通过组培快繁和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将其扩繁为10 个单株无性系。这10 个优良品种适宜在长江以北地区露地或盆栽栽培观赏。它们分别为红宝石、粉群、胭脂红、粉晕、橙红、茜草红、石竹紫、堇紫、白雪、粉眼、红艳、猩红、泰尔红紫等品种。宿根福禄考新品种红艳、猩红、粉晕、胭脂红、泰尔红紫在多种栽植形式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较强的抗病性; 栽植成活率在95%以上。花色鲜艳, 花期长, 两次花期效果好。植物配植容易, 与百日草、勋章菊、鸡冠花等搭配种植于花钵中, 或与松果菊、八宝景天、矾根、美人蕉等搭配种植于混合花境中, 或与四季海棠等搭配种植于露地花坛中, 均被用作主体材料, 形成了突出的景观效果。病虫害少, 养护管理简便。宿根福禄考新品种红艳、猩红、粉晕、胭脂红、泰尔红紫生长势及抗病性均较强,花色亮丽, 开花期长, 株型高矮适中, 栽植形式多样,植物搭配容易; 栽植施工和养护管理简单; 形成的景观效果突出, 能担当园林设计中景观中心的角色; 成为难得的花境布置植物, 并能在园林景观建设中, 特别是大型公园及公共绿地中大量应用。
四、保护本土野生种质资源, 防止资源外流
我国花卉遗传多样性突出, 是世界上野生花卉资源和园林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原产我国的观赏植物达113科523 属1万~2万种。许多名贵花卉为我国所独有, 我国花卉业要从大国走向强国, 逐渐改变花卉市场洋花、洋草占统治地位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来讲, 就是发展民族花卉种业, 发挥我国花卉业在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花卉资源、生态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千方百计地提升我国花卉育种水平,不断开发花卉新品种, 最大限度地降低花卉生产成本, 使民族花卉产业立足于世界花卉之林, 领导产业潮流, 使我国成为新世纪的“世界园林之母”。
G. 造成植物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
植物经过长期演化的结果,就产生了植物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重要的有这几方面:一、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条件作斗争。环境不断在发生变化,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也必然会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变化的历史过程中,有的植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了,有的则发生着有利于生存的变异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存在,但它们已经不完全是原来的种类了。
二、由于某些地理的阻碍而发生的地理隔离,如海洋、大片陆地、高山和沙漠等,使许多生物不能自由地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这样,就使在海洋东岸的种群跟西岸的种群隔离了。隔离使得不同的种群有机会在不同条件下积累不同的变异,由此出现了形态差异、生理差异、生态差异或染色体畸变等现象,从而实现了生殖隔离。这样,新的种类就形成了。
三、在自然条件下,植物通过相互自然杂交或人类的长期培育,也使植物界不断产生新类型或新品种。
今天,在海洋、湖泊、南北极、温带、热带、酷热的荒漠、寒冷的高山等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到处都可以遇到各种不同的植物,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以及颜色、习性、繁殖能力等,都是极不相同的。所有这些都表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多样性,因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不同种类的植物。
H. 植物的多样性是什么
自然界中,植物的种类繁多,现已知道的有50多万种,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目前被应用到园林上的植物全世界有6000多种,我国有2000多种。
植物的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小的只有几微米,个体高的可达60~100m,例如,澳大利亚的杏仁桉树高150m。
植物寿命的长短相差也很大。例如,松柏树寿命较长,能活千年以上;有的植物寿命很短,例如,长在沙漠地区的短命草只能活几个星期;而细菌几十分钟就能生殖一代。植物的生长速度也不同,例如,竹类植物春天雨后一天能长几十厘米,而地衣植物生长十几年其高度仅有10cm左右。
从结构的繁简上看它们的差别也很大。最简单的植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例如,衣藻和小球藻;还有群体植物和多细胞植物。园林植物大多是结构复杂的高等植物。
植物的营养方式也不同。绝大多数植物具有叶绿素或类色素,能利用太阳能把CO2和水合成有机物,这叫自养植物。有一部分植物寄生在别的植物体上,从寄主身上吸取现成的养料维持生活,这类植物叫寄生植物,例如,菟丝子。此外,还有一部分植物是在死的腐败的生物体上吸取营养维持生活,这类植物叫腐生植物,例如,木耳、蘑菇。寄生植物和腐生植物都靠吸收其他植物体上的营养维持自己的生活,故合称异养植物。异养植物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故称它们为非绿色植物。那些体内含有叶绿素,呈现绿色的植物叫绿色植物。
植物的生活环境也各不相同,绝大多数植物生长在陆地上,称为陆生植物。根据陆生植物需要阳光的程度不同,分为喜光植物和耐荫植物;又根据陆生植物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及适应程度的差异,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及湿生植物。生活在水里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
此外,根据土壤里含盐分的多少及忍耐盐碱的程度不同也分为不同的类型。生活在一般土壤里的植物称为中生植物;有些植物可生在盐渍的海岸上,能忍耐高浓度的盐分,称为盐生植物。以上可以说明世界上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I. 中国花卉种类资源的特点
中国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30000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
北半球寒、温、热各带植被的主要植物,在中国几乎都可以看到。水杉、水松、银杉、杉木、金钱松、台湾杉、福建柏、珙桐、杜仲、喜树等为中国所特有。水杉是一种高大乔木,被列为世界古稀名贵植物。金钱松产于长江流域山地,叶子簇生在短枝上,状如铜钱,春夏苍绿,秋天变黄,是世界五大庭园珍贵树种之一。中国食用植物有2000余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长白山的人参、西藏的红花、宁夏的枸杞、云南和贵州的三七等,均属名贵药材。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牡丹,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
中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中亚热带森林在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带其它地区无与伦比的。
参考资料:http://www.chinesewiki.org/wiki/user1/132/archives/2005/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