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技法网课
㈠ 邹一桂 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 出处
邹一桂(1688~1772)
清代画家。字原褒,号小山,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二甲一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曾任云南道监察御史、礼部给事中、太常寺少卿、礼部侍郎、内阁学士。乾隆二十三年致士。工诗文、书画,擅花卉,师法恽寿平,多作写生花卉,或重粉点瓣,以淡色笼染,或设色清丽明净。有《藤花芍药图》、《古干梅花图》、《 花卉册 》等传世。著《小山画谱》论述花卉技法,构图、笔墨 、设色 、烘染、树石、点苔、画家、画派、颜料、装裱及胶矾纸绢之类,其论述花卉技法尤为重要。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故“形似”为绘画的始基。但于形似中求神采,仍为艺术造形之终极。
㈡ 23岁想学国画怎么入门
入门的话可以慢慢学画的过程中同时练习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回画的灵魂,有时候答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1、开始先打基础,坚持练习书法和线条。看你想画山水还是花鸟、人物。不同的分类要求不同,各有讲究。
2、学习理论,画论性的东西也一定要好好研究,对画画的眼界和认识修养等都有好的帮助。
3、工具:
墨,一般的就可以。
纸,写意用生宣、皮纸。工笔的用熟宣。还会用到镇尺(压纸的)笔架、毛毡、套碟等等。练习工笔线条的书可以买《八十七神仙卷》、《送子天王图》、《维摩诘图》等等。还可以买古代的人画作的画集,如王蒙、沈周、宋人小品等等。
4、一定要多花功夫,仔细体会,攻克线的问题,学会走在跑。也不能急,一定要将书法的书写性用到画中,体会写的感觉而不是描。
5、国画的用色,和西画不同。因为文化思想不同的原因。用色讲究纯净、透气、薄中见厚,不可以渍、脏、腻。笔笔有法度,色不压墨,墨不压色。
㈢ 宋代院体名画《出水芙蓉图》运用了工笔画法,还是没骨画法
工笔,只是线条勾勒很淡而已。
㈣ 贾广健的人物简介
1964年生于河北省永清县。现执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2年《秋籁无声》获5·23全国美展银奖。
1993年《藕花秋雨》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大展银奖。《寒河晴晚》获第八届全国美展大奖。
1995年《寒河晴晚》参加在日本举办的“现代中国美术展”。
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97中国画坛百杰。在北京举办“贾广健工笔花鸟画展”(《美术》杂志特推荐)。
1998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首届《国画家》奖。
1999年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贾广健中国画展”。作品被中国画研究院、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贾广健工笔花鸟册》、《当代实力派画家精品———贾广健》、《工笔花卉技法》。
①《绿水接天碧》360×200cm陈列于人民大会堂118厅
②《藕花秋雨》1993③《紫雪》1994
④《秋来犹有残花艳》1998
2001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中国画。
2003年参加全国政协主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天津十人作品展”。
2004年参加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黄宾虹奖获奖画家作品展”、获黄宾虹奖。
2006年为中南海紫光阁创作巨幅作品《馨香远闻》。
2007年参加中国艺术节、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冷碧新秋》获优秀作品展。
2008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新时期中国画之路1978 -2008”中国画作品展;参加第七届中国工笔画展(特邀)
2010年在上海举办“巨匠·中国当代艺术的十个个案—贾广健作品展”。
㈤ 于希宁的出版专著
出版有《北魏石窟拓片选》、《殷周青铜花纹演变初探》、《论画梅》、《写意画花》、《于希宁花卉技法》、《于希宁画辑》、《于希宁画集》、《于希宁诗草》、《荣宝斋画谱·于希宁》、 《于希宁手拓黄宾虹藏秦汉印失遗》、《中国近代现代名家·于希宁》等专著。
㈥ 李小白的出版专著
(1) 2004年8月; 中国工人出版社(书号:ISBN7-5008-3368-7/J -276)出版当代著名画家技法经典《李小白工笔花鸟》
(2) 2005年1月: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书号:ISBN7-80574-933-7/J.625)出版传统国画技法,当代名家传承《工笔荷花睡莲》
(3) 2005年1月: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书号:ISBN7-80574-934-7/J.626)出版传统国画技法,当代名家传承《工笔牡丹芍药》
(4) 2005年 5月:《中国花鸟画》杂志(书号: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2280;国内统一刊号CN33-1271/j)出版“中国工笔花鸟画大师李长白和他的子女们”
(5)2005年第5期画廊杂志(书号:ISSN1000-4815)出版“独创”和“有我”李小白的工笔花鸟画艺术
(6) 2006年10月: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书号:ISBN7-80733-045-7/J-
661)出版 《花卉写生构图》(上下册)
(7)2007年: 第3期世界艺术(国际标准刊号:ISSN1813-9361)出版“李家样”.李家人
(8)2007年6月: 天津杨柳青画社 (书号:ISBN978-7-80738-213-3)中国画精品系列丛书《李小白工笔花鸟作品选》
(9)2008年3月: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书号:ISBN978-7-80733-156-8)出版工笔花卉技法一《芙蓉、杜鹃、月季、一品红、玉兰、绣球、虞美人、石竹、大理菊、牵牛花》
(10)2008年3月: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书号:ISBN978-7-80733-157-8)出版工笔花卉技法二《工笔梅花 杏花 桃花(碧挑) 梨花 茶花 树梅 水仙 菊花 昙花 天竺葵》(11)2008年4月: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书号:ISBN978-7-5305-3639-1)出版《李小白白描花卉写生》 (12)2008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书号:ISBN978-7-5305-3591-2)《三鱼图 、粉彩情趣入选中国工笔花鸟画精品集(上)》
(13)2008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书号:ISBN978-7-5305-3592-9)《莺歌、月下小鸟、三鱼图入选中国工笔花鸟画精品集》
(14)2009年1月天津杨柳青画社(书号:ISBN978-7-80738-373-4)出版名家白描画稿系列丛书花卉篇(二)
2009年<<中国画紫砂飘香.青花泛彩>>著名画家李小白、李采白作品选
(15)2010年第2期新视觉艺术(书号:CN32-1738/G; ISSN1673-9914)出版李小白绘画艺术的感悟
(16)2010年第5期家居世界(书号:ISSN1671-8593)出版了李小白的壶画配艺术
(17)2010年11月上海书店出版社(书号:ISBN978-7-5458-0313-6/J-70)第三辑《美术博览》丛书出版“李小白与李渔”
2012年《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小白画梅》
(18) 2012年4月金陵暸望画报(书号:CN32-1622/D)出版当代著名画家技法经典-李小白工笔花鸟
2012年南京城南历史街区保护建设有限公司、南京李渔研究会联合出品《小白壶画配臻品精选》
(19) 2012年5月城市指南map杂志(国内刊号:CN32-0053)介绍人物“李小白画为心声谱闲情 丹青门第承家学”
(20) 2014年8月565期读者杂志(书号 ISSN1005-1805 )介绍李小白作品
㈦ 俞致贞的人物简介
作品有《沙果双鹊》、《荷花》、《耄耋图》等。出版有《荣宝斋画谱——工笔花卉》、《俞致贞画辑》、《工笔花卉、草虫技法》、《美术画库——工笔花卉技法》(与刘力上合作)、《俞致贞、刘力上画集》等专集、专著。六十年代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 。
丈夫刘力上,也是著名花鸟画家。
㈧ 画梅花最有名的画家
1、董寿平
董寿平(1904-1997)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和北京东方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他笔下的朱砂红梅堪称绝技,在画界享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的雅誉。
2、王雪涛
王雪涛(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
3、陈半丁
陈半丁,(1876--1970),即陈年,画家。以写意花卉最为知名。他的作品融明、清各家花卉技法之长,以洗练、概括的笔墨和古朴沉着的色彩来表现花卉鸟兽。
4、关山月
关山月(1912—2000),著名岭南画派大师,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写梅著称,世称“关梅”。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因而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5、田世光
田世光(1916—1999),中央美院教授,张大千得意弟子,现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大师。
6、江寒汀
江寒汀(1903-1963),海上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海上四大花旦”,在画坛上有“江虚谷”的美誉。
7、谢稚柳
谢稚柳 (1910-1997),擅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及书画的鉴别。早年多工笔细写,晚年喜用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
8、黄幻吾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号罕僧,晚年称罕翁,是活动于上海的岭南画派名家。创作取材广泛,手法多样,山水、花鸟人物无不见长,构图新巧,笔墨酣畅,设色雅丽,画面生意盎然,雅俗共赏。
9、陶冷月
陶冷月(1895—1985),擅长山水、花卉、走兽、游鱼,尤善画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也是写梅花的高手。
10、谈月色
谈月色 (1891—1976),民国传奇女子,工诗善书画,精于篆刻,其画梅驰誉海内外。
梅花在冬春季节开,和兰花、竹子、菊花一起称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㈨ 长安画派六大家是指
长安画派代表人物赵望云 河北束鹿人。擅长中国画。曾入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提出艺术“走出象牙之塔,来到十字街头”的主张。
黄胄 (1925年3月-1997年4月)。河北騠县人。著名中国画画家、收藏家,
石 鲁 (1919.12-1982�8) 原名冯亚衡, 四川仁寿人。 擅长中 国画、版画。 1936年毕业于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肄业于四川华西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创作有电影剧本《暴风中的雄鹰》。中国画作品有《转战南北》、《华岳之雄》、《荷雨图》等。著有画论《石鲁学画录》等。
何海霞 (1908.9—1998.8)原名何瀛,满族,北京人。擅长中国画。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同入川作画。1936年曾与齐白石、于非音、张大千举办四人作品联展。1956年后历任西北美术家协会画师、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作品有《华山》、《大地长春》、《晴峦暖翠图》、《天开图画》等。出版有《何海霞画集》等。
康师尧 (1921-1985),笔名康巽,河南博爱县人。我国著名国画家,1944年毕业于武昌艺专绘画科国画专业,从唐一禾、张肇名学画,一工笔花鸟、使女为主,兼工写意,融工写为一体,别开生面。1956年任美协西安分会国画院研究室主任,与赵望云、石鲁等人共研艺道,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倡导下,积极探索中国花鸟画的创新。对传统中国画技法进行过认真学习和研究,他十分重视到大自然里去观察,勤于写生。他从艺四十多年来,足迹遍及祖国天南海北,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长安画派”中花鸟画创新的主将。代表作品有《芙蓉》、《秋意图》、《秋老珠红》、《咏梅诗意画》、《竹林小鸟》、《献给祖国的一束小花》、(组画)等,此组画获“全国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热心美术教育,先后在西安美院、浙江美院、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南京艺术学院。河南大学等院校讲学。 论著方面有《画花》、《国画基本技法探索》、《花卉写生与变化》、《写意花卉技法》等。作品专集有《 康师尧花鸟画选》、《荣宝斋画谱 花鸟部分》、《康师尧教学画稿》。晚期的作品兼工带写,自成一家,风格以清新、典雅为主调。笔墨娴熟、细腻精巧,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刘文西 1933年10生,浙江嵊州人。擅长中国画。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至今。历任西安美院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现任名誉院长、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协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数十年来发表作品千余幅,出版个人作品集十余本,获国家级奖七次。方济众(1923.7-1987.7.18),陕西勉县人。1946年从师赵望云学画,参加革命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后于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从事创作,为“长安画派”主要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