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花卉出口
Ⅰ 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是
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洲,以荷兰、德国为中心的欧洲,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
世界三大花卉出口国:荷兰、哥伦比亚、以色列。
Ⅱ 国外有什么农业发展模式,能够让我们借鉴
当前,我国正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虽然国情和气候等各种因素导致各国农业发展情况不同,但有些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却是值得借鉴的。今日让我们来聊聊国外最成功的三大现代农业模式。
第一种
人多地少资源稀缺型
▼代表性国家:荷兰
美丽的老庄园与葡萄园包围
典型的国家是法国。这类国家一般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多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多年来,为发展现代农业,法国实行了“一加一减”的做法。“一加”指的是为防止土地分散,国家规定农场主的土地只允许让一个子女继承。“一减”指的是分流农民,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必须退休,且享有国家一次性发放的“离农终身补贴”,同时,还辅以鼓励农村青年进厂做工的办法减少农民。除此之外,法国还实行“以工养农”的政策。几十年来,法国持续发放农业贷款和补贴,并由国家出钱培训农民。
现在,困扰法国上千年的小农经济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农业。目前,法国农业产量、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Ⅲ 世界花卉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一、国外花卉及绿化园艺产业科技发展概况及趋势 1、世界花卉产业的市场格局及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贸易额不足30亿美元,1985年发展为150亿美元,1990年为305亿美元,1992年上升到1000亿美元,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世纪末,世界花卉消费总额已近2000亿美元。目前国际花卉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各国花卉生产有起有落,生产格局出现新的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22.3万公顷。其中亚太地区花卉栽培面积最大,达13.4万公顷;其次是欧洲,栽培面积达4.5万公顷;美洲地区的栽培有4万公顷。花卉栽培面积比较大的10个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由于各地区花卉科研、生产、流通和消费水平不同,花卉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发达国家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的鲜切花、切叶及盆花的世界贸易总额达42.3亿美元。其中欧洲地区出口量最大,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7%,美洲地区占19%,亚太地区占5%。花卉出口创汇额比较高的十个国家依次是:荷兰、哥伦比亚、丹麦、以色列、意大利、哥斯达黎加、比利时、美国、泰国和肯尼亚。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三个地区:欧共体、美国、日本形成了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这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进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的99%,其中欧共体占主导地位,达80%,美国占13%,日本占6%。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生产区域。经济发达、有着良好花卉消费习惯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消费区域。目前,荷兰的花卉93%出口到欧共体国家,哥伦比亚的花卉75%出口到美国,泰国生产的盆栽热带兰花则有78%销往日本。近年来伴随着世界花卉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花卉业的发展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花卉生产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第二,随着国际贸易日趋自由化,花卉贸易将真正实现国际化、自由化;第三,世界花卉生产和经营企业由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发展;第四,国际花卉生产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国纷纷走上特色道路,力争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五,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花卉消费市场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二、国内花卉及绿化园艺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花卉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栽培面积稳步增长。1992年全国花卉总产值为12亿元,1994翻了一番,达到38亿人民币,花卉的出口创汇为2000万美元;1996年达到48亿人民币,创汇1.3亿美元;1999年面积达9.1万公顷,产值11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亿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鲜切花消费和生产形成三大消费区和三大生产区。鲜切花三大消费区是以北京为主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和以广州为主的华南地区,约占全国的80%。鲜切花三大生产区是云南、广东和上海,约占全国的80%。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花卉产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季节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花卉业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一个稳步调整阶段,其特征是行业发展逐步实现了以下转变:第一,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我国花卉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花卉市场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到花卉企业到处寻找买主推销产品的“买方市场”以后,目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由“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随着花卉业的不断发展,花卉生产方式由过去的“小而全”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由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转变。最近几年,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化的花卉交易方式已经开始逐步进入花卉流通领域。
Ⅳ 近几年的世界花卉出口总额去哪里查啊
看来楼主是过来人,我今年也选到了这个题目,不知道去哪儿查世界花卉出口数据,在WTO官网瞎逛了半天。如果楼主现在还记怎么查的话,烦请告知,多谢
Ⅳ 世界花卉之最
世界花卉之最 最大的花卉市场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花国,悠悠“西欧花园”的美称,鲜花又成为荷兰主要出口商品之一。鲜花中以玉金香,风信子以及茨茹花最为出名。荷兰为销售而种植的鲜花,几乎全部在全国13个花市出售,阿尔斯梅尔花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市。该花市平均每天卖出600万份剪花和盆花,其中百分之八十销往国外。每天,一部分花用冷藏车分别用往欧洲各地,,另一部分则用飞机运出,销往100多个国家。
花市上售花的办法也十分有趣。售花的时候,拍卖人坐在电子钟前。当摆在小型轨道滑动车上的各种鲜花从买主面前经过时拍卖人就向买主介绍鲜花和价格。买主坐在很向大学教堂中的阶梯板凳上,按一下装在板凳上的嵌钮,电子钟就停下来。谁先按电钮,就卖给谁。
阿尔梅斯而有全世界最大的花展。每年九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几百艘装满鲜花的驳船排成一行,朝阿尔梅斯丹中心行使,7个小时才能到达市中心。鲜花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快乐。 花卉种类最多
据统计,我国有杜鹃花650余种,占全球杜鹃花种类(共850余种)80%以上;有报春花390种,占全球报春花种类(共500种)80%;有龙胆花330余种,占全球龙胆花种类(共400种)82%。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都盛赞说:“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 世界最大的玫瑰花束
2003年2月12日,由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扎成的世界最大玫瑰花束亮相北京植物园。期待浪漫的北京市民可在今年情人节亲手摘取这个巨型花束上的玫瑰,送给同伴。而来自制作方的消息说,该花束申请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工作也正在进行当中。
这个被制作者寓意为“世纪之爱”的巨型花束呈心型,由北京植物园工作人员花一天时间扎制而成。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在制作者精心设计和绿叶映衬搭配下,心型花束色彩明丽,娇艳欲滴。
煞费苦心的花束制作者给这近万朵玫瑰“预订”了一个浪漫归宿:本月十四日至十五日期间,所有参观该园的女游客,都可得到由男伴从“世纪之爱”花束上摘取的一束玫瑰花。
Ⅵ 目前世界花卉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是什么
一、国外花卉及绿化园艺产业科技发展概况及趋势 1、世界花卉产业的市场格局及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贸易额不足30亿美元,1985年发展为150亿美元,1990年为305亿美元,1992年上升到1000亿美元,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世纪末,世界花卉消费总额已近2000亿美元。目前国际花卉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各国花卉生产有起有落,生产格局出现新的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22.3万公顷。其中亚太地区花卉栽培面积最大,达13.4万公顷;其次是欧洲,栽培面积达4.5万公顷;美洲地区的栽培有4万公顷。花卉栽培面积比较大的10个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由于各地区花卉科研、生产、流通和消费水平不同,花卉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发达国家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的鲜切花、切叶及盆花的世界贸易总额达42.3亿美元。其中欧洲地区出口量最大,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7%,美洲地区占19%,亚太地区占5%。花卉出口创汇额比较高的十个国家依次是:荷兰、哥伦比亚、丹麦、以色列、意大利、哥斯达黎加、比利时、美国、泰国和肯尼亚。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三个地区:欧共体、美国、日本形成了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这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进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的99%,其中欧共体占主导地位,达80%,美国占13%,日本占6%。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生产区域。经济发达、有着良好花卉消费习惯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消费区域。目前,荷兰的花卉93%出口到欧共体国家,哥伦比亚的花卉75%出口到美国,泰国生产的盆栽热带兰花则有78%销往日本。近年来伴随着世界花卉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花卉业的发展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花卉生产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第二,随着国际贸易日趋自由化,花卉贸易将真正实现国际化、自由化;第三,世界花卉生产和经营企业由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发展;第四,国际花卉生产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国纷纷走上特色道路,力争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五,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花卉消费市场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2、国外花卉科研进展概况——育种成果显著,品种不断更新随着现代花卉及园艺科技的发展,世界每年推出数以千计的花卉优良品种,种类繁多,花色丰富,花形美观,抗逆性强,使世界花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如荷兰每年培育出数百个室内观叶植物和球根花卉新品种。法国的梅昂月季中心,每年人工授粉10万朵花,培育出的月季新品种几乎占世界的1/3。——花卉基因工程发展较快,生物技术应用广泛在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别是对无性繁殖的花卉仙客来、康乃馨、郁金香、百合等研究明确了病毒的种类、症状,病毒的分离、检测等手段完备,配套脱毒技术先进;在花色育种方面,美国科学家将从矮牵牛中分离获得的蓝色基因导入玫瑰,获得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蓝玫瑰”;日本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种微型的土耳其风铃草,流行于花卉市场。他们还利用生物技术大量繁殖蝴蝶兰,用一节带花芽的茎培育出2—3万株兰花苗,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3、栽培设施技术先进,花卉产量高质量优花卉生产强国荷兰是世界上拥有现代化温室最多的国家,温室都根据各种花卉所需温、光、水、气、肥等要素装置设施,由电脑操作管理,达到了管理的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植株生长一致、健壮,产量高质量好,极大地提高了花卉商品竞争力。二、国内花卉及绿化园艺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花卉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栽培面积稳步增长。1992年全国花卉总产值为12亿元,1994翻了一番,达到38亿人民币,花卉的出口创汇为2000万美元;1996年达到48亿人民币,创汇1.3亿美元;1999年面积达9.1万公顷,产值11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亿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鲜切花消费和生产形成三大消费区和三大生产区。鲜切花三大消费区是以北京为主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和以广州为主的华南地区,约占全国的80%。鲜切花三大生产区是云南、广东和上海,约占全国的80%。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花卉产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季节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花卉业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一个稳步调整阶段,其特征是行业发展逐步实现了以下转变:第一,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我国花卉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花卉市场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到花卉企业到处寻找买主推销产品的“买方市场”以后,目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由“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随着花卉业的不断发展,花卉生产方式由过去的“小而全”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由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转变。最近几年,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化的花卉交易方式已经开始逐步进入花卉流通领域。
Ⅶ 中国可否出口花卉到美国 可否告知相关程序
可以,具体步骤不太清楚,我以前的公司出口花卉到日本,也从日本进口一些种苗,只知道过海关要检疫,不能有带病的、未知物种、带虫的。过海关都需要拆箱检查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一些帮助。(花卉这种东西这么远只能走空运,走海运时间太长,空运成本大,个人感觉利润小不值得做,你也可以考虑一下出口日本,走海运就可以,日本每年的花卉消费也很大)
Ⅷ 世界第3大花卉出口国和世界最大的木薯生产国分别是
肯尼亚是世界第3大花卉出口国;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木薯生产国。
根据肯尼亚鲜花委员会(KFC)数据,肯鲜花生产目前占全球总量的7%,仅次于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居全球第三位。2014年,肯生产鲜花达13万吨,价值546亿肯先令(约合5.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主要由于鲜花种植技术进步,及肯鲜花产品在全球的形象有所提升。
但同时,肯鲜花部门也面临挑战,包括今年全球市场供给增加带来的价格下降、汇率波动及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雨季破坏基础设施、增加疾病传播等。
(8)美国花卉出口扩展阅读:
泰国商务部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6月20日至6月23日,“2013年世界木薯会议和泰国木薯展”将在泰国呵叻府苏兰拉里理工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将由泰国对外贸易部代表泰国商务部与呵叻府及相关木薯行业协会联合举办。
木薯在促进泰国经济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泰国国内,木薯在包括医药、化学产品、动物饲料、替代性能源等大多数产业中都充当原材料。泰国的木薯年产量大约为2600万至3000万吨;
其中,25%到30%用于国内相关产业,70%到75%用于出口。木薯还为260万以上的泰国农民创造了收入,在泰国木薯相关行业工作的劳动者人数高达100万人以上。
泰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最大木薯产品出口国的地位。2012年,泰国的木薯出口总额达到800亿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创历史新高。泰国商务部预计,2013年,泰国的木薯出口总额将达到900亿泰铢。
为巩固泰国“世界质量最佳木薯主要出口国”的地位,并帮助泰国木薯业相关人士交流木薯业的贸易信息,第一届世界木薯会议于2009年举行。会议直接促成的木薯交易的交易总量达390万吨,交易总额高达150亿泰铢。
Ⅸ 国外鲜切花生产现状是怎样的
鲜切花的生产和贸易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文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花卉商品化生产的历史并不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花卉业高速发展起来,经济发展越快,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越高,花卉产业也就发展得越快,现在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在当今世界的农副产品交易中,花卉业是惟一不受配额限制的产业,发展快、潜力大。20世纪50年代初,全世界的花卉贸易总额不足30亿美元,到1995年达到了680亿美元,其中鲜切花为370亿美元。1991年,世界花卉消费额为1000亿美元左右,1999年达到了2000亿美元,预计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增长,年增长率估计在10%以上。
花卉产量和产值最大的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荷兰是世界上第一大鲜切花生产国和输出国,主要生产的鲜切花有:郁金香、月季、香石竹、非洲菊、小苍兰、荷兰鸢尾、百合、六出花等。从荷兰拍卖市场出口的切花,占世界出口量的70%,其市场占有率为全世界的63%,是世界花卉贸易的中心。哥伦比亚是第二大鲜切花出口国,主要生产月季、香石竹、菊花等。1995年,哥伦比亚的鲜切花出口占世界鲜切花贸易额的14%。第三大鲜切花出口国是以色列,以生产月季和香石竹为主,1995年,以色列的鲜切花出口占世界鲜切花贸易额的4%。德国占鲜切花进口量世界第一名,每年进口花卉达8亿美元。其次是美国,每年进口花卉约6亿美元。人均年消费前三名是:挪威(155.5美元)、瑞士(142美元)和日本(133美元)。
菊花源于我国,但是因为消费观念不同,我国人民喜欢盆栽艺菊,在盆栽艺菊的技术以及品种培育方面技高一筹,而欧美人更喜欢鲜切花,菊花的切花生产在欧美国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在现代花卉的结构中,鲜切花生产占领了主导地位,占总量的60%,小盆花占30%,观赏植物占10%。现在,菊花的商业品种达到了3000个,已经成为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其栽培面积在主要花卉生产国荷兰有782公顷(1993年),意大利1127公顷(1990年),德国730公顷(1990年),日本人偏爱菊花,1994年菊花鲜切花的种植面积已经接近6000公顷,切花菊产量接近20亿枝。
虽然花卉业发展时间比较短,但是已经具备了现代商品化生产的基本要素:
1.花卉生产的高度专业化、自动化和社会化
花卉品种成千上万,真正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大量投放市场的品种并不多。在常见的品种当中,各个生产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优势,其重点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在鲜切花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工也越来越细,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公司负责,出现了种苗(球)公司、基质公司、肥料公司、农药公司、设备公司、机具公司、包装材料公司等。每个专业公司只负责生产的一个环节,各公司之间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在很多先进的花卉生产国家,都拥有大面积的生产温室。由于温室结构标准、设备先进、降低了花卉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大大促进了栽培的科学化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和产量。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于花卉生长的各个环节已经掌握了量化指标。先进的自动化温室可以根据不同的花卉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通过计算机控制,对其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浓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基质的pH等进行自动调节。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重视花卉品质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服务。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现了许多中介机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立了花卉协会,作为政府、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进行宏观指导、开展信息交流和技术推广,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2.产品标准化、市场规范化和贸易的国际化
由于民族习惯的不同,各个国家或地区欣赏花卉的标准也不相同,所以,在花卉生产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分级标准不尽相同。但是随着花卉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标准愈来愈严格,要求愈来愈高,不但对花卉自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整个生产流程(包括包装、运输、检疫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同时随着贸易的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标准逐步同化,向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发展。鲜切花的交易逐步从传统的直销方式过渡到了商业化运作程序中,出现了专业的中间商和贸易中心。目前荷兰的阿斯梅尔、美国的迈阿密、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是国际上的四大鲜切花集散地。
3.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新品种不断涌现
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科研与生产日益紧密的结合起来。许多从事花卉业的大学、科研机构承担了基础和大型项目的研究,较大型的花卉公司则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或研究室。在哥伦比亚,每个花场都有一个研究室。科研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品种改良、花卉保鲜、生物工程等方面。随着科研的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花卉品种,美国DNAP公司已经研究培育出了蓝色玫瑰,荷兰创造了“白色矮牵牛”,1986年,荷兰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株黑色郁金香。
Ⅹ 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年消费量30亿美元。
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回,年消费量30亿美答元。
世界上花卉出口最大的国家是荷兰,年出口花卉13亿美元。
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是目前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寒拉迈德的巨型紫藤枝干长153米、重达252吨,覆盖面积4100平方米,每 年开花150万朵左右。
世界上最古老的花城是唐朝时的长安(今西安),当时有花3000余种。
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现印度尼西亚"大花王","大花王"每朵花开5瓣,直径1.2米-1.4米,重9公斤左右。
世界上最香的花是荷兰的野蔷薇,香气可传5公里。
世界上最不怕冷的花是中国的雪莲,即使零下50摄氏度,也鲜花盛开。
世界上最耐高温的花,是非洲的野仙人掌,可在灼热的沙漠上茁壮生长。
世界上最早用鲜花报时的城市是瑞士的日内瓦,已有28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