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汕头花卉工

汕头花卉工

发布时间: 2022-05-10 07:47:13

㈠ 汕头特产

楼主你好,我们先说吃的吧.

汕头素有”美食之乡”美誉,汕头美食体现了潮汕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汕头比较有名的当地小吃有;”老妈宫粽球”.”西天巷蚝烙”,”福合埕牛肉丸”,”新兴炒糕”,”飘香小食店的虾米笋”等,还有南澳岛上的多种海产风味.

老妈宫粽球,汕头老妈宫粽球是一种很特别的粽子,它借助妈祖信仰的灵光,由一种普通节食,变成一种适宜四时享用的不普通食物.在1920年前后,一位叫张强德的开始在老妈宫附近摆摊卖粽球.其制作非常讲究;选料精细(选用颗粒饱满的糯米),创意独特(有甜咸双拼料馅),不惜工本(咸料馅有香菇.虾米.腊肠.方鱼末.莲子.栗子和经腌制的南乳鬃头肉),过去店里还悬挂一块写着”食定正知”的横匾,后来演绎成一句在社会上流传广泛的俗语;”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过去潮汕人每逢行船出洋都要前来祭拜妈祖,祈求保佑平安.在老妈宫门口,会顺手买几个粽球作供品,祭拜后一路上幔幔将它们吃了,又好吃又耐饥.

西天巷蚝烙,蚝烙为潮汕传统食品,市场炒卖或家庭膳食均极普遍.1930年前后,杨二首先在升平路西天巷口营业,后来又有胡锦兴,姚老四等人相继在附近继续专卖.为了生意竟争,他们各自设法提高烹制技术和质量,形成了驰名海内外的西天巷蚝烙.蚝烙以鲜蚝(学名牡蛎)为主料,以鬃头肉煎成的猪油.上等雪粉.鲜鸭蛋为配料,辣椒酱.上等鱼露.葱粒等为调料.用料专选达濠蚝仔.雪粉.葱粒拌匀下平底锅(俗称煎鼎),用旺火厚箐肠部的脂肪烙煎,淋上蛋浆,并配入适量上等鱼露.辣椒酱.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品尝时放上洗净切碎的芫荽和配上上等鱼露为作料.具有外酥里嫩,香脆鲜美的特点.

福合埕牛肉丸,福合埕,原来是老市区的一个地名,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以煤铺脚陈氏的牛肉丸店为代表的”福合埕牛肉丸”就已远近闻名.牛肉丸,首先要把选好的牛肉去膜,切成厚片,再置肉片于大木板上,用木槌边捶边翻动,用荔枝木槌最好,捶肉用力必须均匀快幔适度,肉浆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黏手为度,非常费工夫.

新兴街炒糕稞,早在20世纪40年代,炒糕稞烹制行家徐春松便在汕头市新兴街茂成号专营闻名,号称老徐炒稞.用优质白米浆加工蒸熟,用猪油.白糖.鲜虾.猪肝.瘦肉.鲜蚝等配料,再加上沙茶辣酱.味精.鱼露.雪粉水.上汤炒匀注重火候,色泽金黄鲜艳,香味飘溢.

其他什么粿条啊,小米啊,这些都不能算是汕头特色,其他地方也有,只是说做法不一样而已.

下面说非食物类的:

特产一:潮绣

粤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合称中国四大舌绣。潮汕刺绣属粤绣范围.在海内外素享盛誉。据史籍记载,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潮汕已有刺绣工艺,经过历代沿革,逐步形成独特风格。潮绣主要特点是构图严谨,疏密得体,针法繁多,色彩丰富,庄重浑厚,最突出的是托地垫高,利用金、银线镶嵌,形似浮雕,质感强烈,这就是著名的“钉金垫浮”。此外还有绒绣、金绒混合绣、纱绣,珠绣等。

特产二:潮汕抽纱

以亚麻布、苎麻布、玻璃纱、化纤织物和彩色绣线为原料,采用抽绣,钩织、刺绣等工艺,制成精美的装饰性日用品,品种繁多,行销五大洲loo多个国家和地区。潮汕抽纱有服装、台布、枕套、被套、床罩、手帕、窗帘、盘垫等,图案以花卉为主,清新雅致。

盆景的大师

韩学年,一九四九年八月出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人。筑《缘园》、《品松丘》作培育交流园地。受地方盆景氛围影响,自幼已对盆景产生兴趣,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动手参与种植,以自娱自乐、增加生活情趣为目的,盆景创作喜欢自己动手,想弄些有点个性的东西。不拘题材,丛林、附石、树桩、素仁格等都玩弄下,但对山松情迷些。
跨十年先后做的两个附墙式榕树盆景《生存》、《适者》,表达了岭南地方多见的榕树飞榕的顽强生长状态,构思造型都表达出自己的个性。二十多年山松盆景的培育,选材不拘一格,形态多样,具较明显的个性,近两三年投稿《花木盆景》杂志数编山松盆景内容的稿件,把自己对山松盆景的过程心得体会作了表述。 郑永泰,1940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自幼爱好颇多,特别喜欢花卉盆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运输经营管理工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全部用于盆景栽培、创作和研究工作,对境内外诸多不同风格的盆景作品进行过认真的考察和学习。在坚持岭南盆景蓄枝截干制作技艺的前提下,博取众长,认真实践,逐步形成了技法严谨细腻,讲求内结构线条美,造型清新秀美、自然野趣的个人风格。2000年创建欣园盆景园。现担任广东清远盆景协会会长。
在创作理念上,不偏树种贵贱,不受流派局限,追求意境,精益求精。无论松树类、杂木类、山水类盆景制作都有较深的体会和扎实的基本功。特别对马尾松盆景的创作,经多年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逼芽控针的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有特色的盆景作品和相关理论文章。 应国平,1946年出生。1963年参加工作,从事竹木制品生产及竹木工艺雕刻等工作,历时40余年。1980年起创办私营企业,现为宁波市应氏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应国平从60年代起由喜爱到收藏历代名家书画、古董,逐渐提高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同时开始养护制作盆景,尤以柏树盆景见长,他善于把古代书画和雕刻技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盆景制作中去,他的作品具有中国画风特色。70年代后期应国平开始建立盆景基地,以后又发展建立应氏盆景园艺场,收藏各种规格质量上乘的柏树桩素材,盆景园规模:占地20余亩,有柏树桩素材1000余棵,各种规格的柏树盆景200余盆,其他松树盆景80余盆,杂木盆景60余盆。 魏积泉,男,1952年生;1976年毕业于集美航海专科学院;现为厦门裕盛船舶修理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付会长;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付会长;厦门市盆景雅石研究会会长;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
魏积泉先生从1980年开始爱好盆景艺术,从1990年开始赏石收藏,投入大量资金收藏、创作盆景、赏石作品,现有盆景精品100多盆、赏石精品60余件,其藏品经常在各类书刊发表。并积极参与各项盆景、赏石界活动,即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明生活、又推动中国盆景事业发展,成为发展中国盆景事业的新生力量;其创作的作品,树种选材广泛、作品灵巧明朗、技法细腻、构图生动,既有苍劲雄奇的力作,也有潇洒灵秀的精品,充分展示其丰富浓厚的功底;其培养出的盆景,一枝一托均可入画;其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构图清新自然,景观动静相宜,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所收藏的各类赏石,品种多样,形、质、色具佳,多为精品。有不少赏石藏品曾在省、市和全国展览中荣获大奖。给盆景界、赏石界的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贺淦荪
1924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美术副教授,擅书画、工艺美术和艺术理论。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副理事长、《花木盆景》杂志名誉主编等职。
贺淦荪先生从事盆景艺术活动50余年。对于山石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和盆艺理论以及盆艺教育诸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
在理论上,提出“要以文艺思想、艺术辩证法和美学指导盆景造型”等系列理论;著有《论盆景艺术造型》、《论动势盆景》、《论树石盆景》等系列专著,并在专业报刊发表大量文章。先后任《中国盆景》、《中国盆景名作选》、《中国盆景艺术大观》、《中国盆景学术论文集》编委,并被指定撰写《中国农业网络全书》园艺部分有关文章。1984年参与创办《花木盆景》杂志至今。
在造型上,创立“动势盆景”(系列)艺术风格,创作出大量动势盆景系列作品,得到海内外盆艺界的认可和赞同。代表作有《群峰竞秀》、《秋思》、《风在吼》、《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均获全国最高奖(其中《风在吼》获海峡两岸盆景展金奖、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金奖),并分别载入《亚太展》专辑和《世界盆栽》。其盆景艺术特色是:广学博采,有所取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被誉为是“激情与理念合壁,民族与时代并重”的现代中国盆景。新作《海风吹拂五千年》博得国际盆景界好评,被誉为“最具真实感、时代感和亲切感”的作品。
多次参与组织和主持全国性盆景展、根艺展、学术讨论会和盆景研究班、培训班教学活动。先后任全国盆景展、全国根艺展专家评委,并任“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评委,以及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职。为全国盆景事业培养大量盆艺人才。
1994年5月,被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㈢ 汕头老市区骑楼的文化。

数百年前,粤东有一个小渔村,生活着为数不多的以讨海为生的渔民,他们辛苦劳作,过着俭朴而艰辛的渔家生活。渔村地处韩江、榕江及练江三江出海口,泥沙冲积成堆,沙脊向海伸延,因此取名为"沙汕头",后来改称"汕头"。这就是今天的汕头的由来。

被誉为“建筑之乡”的汕头,自古建筑业十分发达,早在明清时期,无论建筑的序列格局还是装饰工艺,都可与皇宫相媲美,故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美誉。到了1860年汕头开埠,外来建筑文化在民居建筑打下了烙印,形成既有中西合璧气质,又有当地浓厚风俗气息的骑楼会馆建筑景观。

骑楼建筑广泛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大多由归国华侨投资兴建,具有浓郁的侨乡建筑风格。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的能工巧匠将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相结合,创造出底层架空,集商业性与居住性为一体的近代骑楼建筑,其典型代表为小公园的沿街骑楼。

在骑楼设计中,根据潮汕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汲取外廊式建筑的处理手法,并采用外来的西洋材料,将门廊完全开放,毗联串通成沿街廊道,使街道和店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有遮蔽的交通空间。

㈣ 关于汕头!!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美称,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人口484.64万人。辖金平、龙湖、濠江、澄海、潮阳、潮南六个区和南澳县。 汕头地理人文有四个特点:
一是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北回归线横贯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二是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先后与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圣约翰市、韩国平泽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三是百载商埠,经济外向。汕头于1861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头与1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53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大商社在汕投资兴业。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80人,人均耕地面积0.16亩,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遐迩。汕头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地方方言为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誉海内外。汕头民众更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而著称于世。

汕头历史沿革

汕头市区古为滨海冲积地。宋时已形成村落,属揭阳县。 元代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 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因 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 清康熙年间建沙汕头炮台。 雍正年间简称汕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对外开市。1919 年冬设汕头市政局。1921年7月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1930 年准予设市,隶属广东省政府。
解放后,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市区龙湖试办经济特区。1983 年12月22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汕头地区,原地区所属 8县 1市并入汕头市。1984 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 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 52.6 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并确定于是年11月正式实施。1991 年11月,潮汕行政区域调整,潮州、揭阳分设地级市。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其中河浦、达濠两个区合并为濠江区;升平、金园两区合并为金平区;龙湖区保留,将原属澄海市的外砂镇、新溪镇划归龙湖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设为潮阳、潮南两个区。调整后,市区面积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54万。只有128平方公里的南澳县建

汕头旅游:北回归线标志塔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汕头以西的鸡笼山南面叫蜈蚣岭的小山丘上,距市区20公里。
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除了不断自转外,还以椭圆形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就形成了四季轮回。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夹角,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把太阳光直射在最北面的点连成一条假想线,就叫北回归线。一年之中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点就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只有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点左右,有一瞬的时间直射北回归线,从这一瞬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因此我们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
北回归线是看不见的一条假想线,建立了标志塔,就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北回归线的客观实体,感觉到这条纬线的存在。它对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气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在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台湾的嘉义、花莲,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和云南的墨江都建起了标志塔。到目前为止,我国是世界上建立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
北回归线经过地球上16个国家和地区,多属沙漠和草原地带,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沙漠,印度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北美的墨西哥沙漠等等,出现所谓“回归沙漠带”,唯有经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四省的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一带林木繁茂,郁郁葱葱,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神奇的回归绿带”。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建成于1986年6月。塔的基座为花岗石砌成的三级圆形平台,平台上的主体建筑是用汉白玉石铺面的”北”字变形为支架的钢筋混凝土支柱,支柱上托着一个直径五米的地球仪,地球仪的中轴自上而下有一根直径为45厘米,长5米的不锈钢钢管。每年农历夏至日正午,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塔时,日影穿过此管,就投射于观赏台中心设置的黑色花岗石圆心上。
在观赏台的东西方向上,铺设一条黑色的石板带,标志此线就是北回归线,两边种植温、热两带植物。当我们两脚跨踏此石板带时,就置身于北温带与热带之间,似乎能感受到大地的转动,有一身跨越两带的神秘感。 “北标窥日”,就是“夏至”观日的真实写照。每年夏至(6月22日正午),观日者十分踊跃,都争相竞睹这一年一度的“立竿不见影”的奇观,亲身感受这春夏交替的时刻。
北回归线标志塔周围种植了很多树木花草,铺设了登山道路,在山巅还建起了“夸父亭”和“邓林亭”(取《山海经》神话命名),路旁石壁上刻了很多登山旅游者的诗词。登上邓林亭可以西望牛田洋宽阔的水面,东看古火山鸡笼山。
“夸父亭”和“邓林亭”取名与太阳有关,古籍《山海经》有一则动人神话传说:夸父就是大男子汉的意思。古时干旱,他要征服太阳,追赶太阳,满身淌汗,热渴难忍,饮尽黄河渭水还不止渴,要去饮大海的水,未到,就在路上口渴而死。夸父丢弃的手杖,插在地上,即成茂密的邓林。邓林就是桃林。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地处我们这个海滨城市,造“夸父亭”等景致和《山海经》中的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非常吻合。

汕头旅游:中山公园
汕头中山公园于1926年奠基兴建,1928年8月28日建成开放,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它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桥与市区相连。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
(正门牌楼)
这是一座具有中国建筑传统特色的牌楼,整体建筑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牌楼建于1930年牌楼由六根红色大方柱支撑,柱高30米,底座由约1米见方的花岗岩石砌筑,亭顶以琉璃瓦覆盖,所以牌楼不但显得坚固庄重,而且金碧辉煌。“中山公园”四个字是谭延闿手书,其书法结构严谨,端庄中透出秀气,和庄严大方的牌楼正好相配。谭延闿是湖南茶陵人,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以后跟随孙中山革命,历任都督、部长、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等职。他从政之余又研究书法,其书法在法归颇有名气。牌楼背面是孙中山手书放大的“天下为公”四个金字,行笔舒展,刚柔相济,显得俊逸开阔。高耸的红色牌楼和碧绿挺秀的树木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图,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所以很多游客喜欢在此照相留念。
(假山)
这座假山是公园里的一绝。
假山高三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全部由海水侵蚀风化的石头和钢筋水泥建造。其间有弈亭、梅亭、叙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贤亭、摘星亭等七个小亭。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园林景致。由于石头奇形怪状,空洞而又相连;路径设计得迂回曲折,壁洞既隐又现;山径盘旋,无中见有,有中又无。所以漫步登山,别有一番情趣。登上山顶眺望,只见绿竹树木掩映,崎岖的山石交错其间,有一种登高舒展之感。海风吹来,倍感凉爽。所以老人们整日都愿在此流连;有的在宽阔地带唱潮剧;有的在山洞里唱潮州歌册。人们一面乘凉,一面欣赏,自得其乐。
(九曲桥)
九曲桥建于1936年。有四面通风亭三座,大的主亭居中,两边又各有一小亭,然后以桥联成一体。九个直角曲成的桥体点缀在湖上,形成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亭子用黄琉璃瓦盖顶,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如诗如画。桥是曲折的,人们漫步桥上,能不断变换方向,得到“步换景移”的效果。凭栏可览湖山秀色,波光倒影,群鱼戏逐,情趣盎然。因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成为园中八景之一,被誉为“九曲烟波”。
(绳芝亭)
这是公园里独有的六角形西洋式凉亭,亭建于1931年,高7米、二层。是为纪念高绳芝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而建。高绳芝,澄海人,是清末民初潮汕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对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不但积极支持,还捐款赞助以充军饷;他还积极筹建汕头开明电灯公司,为建设汕头尽力。当时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曾撰《高绳芝先生纪念亭记》,里边说:“先总理首义惠州,君倾家相助,邦人追念君功,建亭中山公园纪念”。
(馆花宫)
这是1986年建成开放的新景点。它采用中国庭园设计手法,庭廊相接,曲折回环。馆中陈列着各种新奇花卉和盆景。这是一个小型花苑,如果对盆景有兴趣的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很多各具特色的盆景,在“缩景为寸”的天地中领略到各处大自然的美景。宫苑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有不少是热带或寒带才能生长开花的品种,所以这里又是一个鲜花鉴赏的新天地。这座宫苑开放以来,每天都接待不少海内外旅游团体和个人,他们都称赞说:“这是南国独有的一条风景线”。
中山公园里还有动物园、游艺场、戏曲舞台等游乐设施。还有象濒临韩江、竹树掩映,风景幽静,被年青人称为“情人堤”的堤岸,那里也别具一番情趣,不过我就不便陪大家前去,要自己去慢慢体会了。

热点内容
野樱花扦插 发布:2025-10-04 10:08:17 浏览:777
梅花多瓣 发布:2025-10-04 10:08:09 浏览:830
荷花图腾纹身 发布:2025-10-04 10:01:08 浏览:241
桧木花语 发布:2025-10-04 09:49:40 浏览:627
变成樱花树吧 发布:2025-10-04 09:48:48 浏览:937
百合咲集合 发布:2025-10-04 09:46:55 浏览:13
玫瑰的中类 发布:2025-10-04 09:42:10 浏览:219
最漂亮的玫瑰花的图片 发布:2025-10-04 09:32:24 浏览:59
玫瑰颜料 发布:2025-10-04 09:32:23 浏览:288
玫瑰帝国5 发布:2025-10-04 09:30:11 浏览: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