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遇花卉
A. 兰花桂花合起来古诗词
感遇
[唐]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即代表“葳蕤”和“皎洁”。)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不写人,但第五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这也是值得一提的。
最后二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何求”又作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却不顺此理而下,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很清楚,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全诗的主旨,到此方才点明;而文章脉络也一贯到底。上文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与这里的“草木有本心”互为照应;上文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又与“美人折”同意相见。这最后十个字,总结上文,滴水不漏。
古体诗而只写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张九龄在寥寥短章中,狮子搏兔,也用全力。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结构严谨。而且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雅,不激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B. 适合秋季种植的花卉 秋季种植什么花
月季抄花。
月季花的自然花期为当年的8月到次年4月,月季花的适应性强,且十分的耐寒,不论地栽、盆栽均可,简单的扦插就能成活,而且品种多样,有红色、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但其根茎有刺,栽种时需要注意安全。
(2)秋遇花卉扩展阅读:
月季花的形态特征:
月季花是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粗壮,圆柱形,近无毛,有短粗的钩状皮刺。
小叶3-5,稀7,连叶柄长5-11厘米,小叶片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近无毛,上面暗绿色,常带光泽,下面颜色较浅,顶生小叶片有柄,侧生小叶片近无柄,总叶柄较长,有散生皮刺和腺毛。
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仅顶端分离部分成耳状,边缘常有腺毛。
花几朵集生,稀单生,直径4-5厘米;花梗长2.5-6厘米,近无毛或有腺毛,萼片卵形,先端尾状渐尖,有时呈叶状,边缘常有羽状裂片,稀全缘,外面无毛,内面密被长柔毛;花瓣重瓣至半重瓣,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倒卵形,先端有凹缺,基部楔形。
花柱离生,伸出萼筒口外,约与雄蕊等长。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米,红色,萼片脱落。
C. 秋遇 冬熟 春疏 夏离 差不多的意思的句子
1.秋遇,冬熟,夏离,不知不觉又一年
2.愿年复年,我始终如少年,你始终如初见
3.耳边的碎碎念念,也是今后的岁岁年年
4.当和朋友的寒暄变成了“今天真冷啊”,这一年又要开始倒数了
5.时间走得真快,一年一年,行色匆匆,我们都在和岁月赛跑
6.错过了秋枫和冬雪,会迎来春天的樱花,去年的遗憾,今年一定会实现时间匆匆,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新的一年,为自己的小书桌新添了台历星空历,奶香奶香的甜蜡匠小香薰一切如新的感觉,故事才刚刚开始!
D. 在秋天开花的花卉有哪些
一.桂花 学名 Osmanthus fragrans ,别名 木犀、岩佳、九里香、金粟,科属 木犀科、木犀属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冠可覆盖400平方米.桂花实生苗有明显的 主根,根系发达深长。幼根浅黄褐色,老根黄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异;插条埋入土中各 处易生不定根,但无明显主根。挂花分枝性强且分技点低,特别在幼年尤为明显,因久常呈灌木 状。密植或修剪后,则可成明显主干。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时显出皮孔。叶面光滑,革 质,近轴面暗亮绿色,远轴面色较谈;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倒卵形、披针形、倒披针形、长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桂花是喜光树种,但在幼苗期要求有一定的庇荫。成年后要求有充分光照,只有在全 日照条件下,方可枝叶茂盛,树形优美,着花繁密。它适宜生在温暖的亚热带地区,不很耐寒,但 较之其他常绿阔叶树种还是比较耐寒的。如在徐州、郑州和西安等地,冬季极端最低温度接近 -20℃,但只要小气候良好,地栽佳花仍可存活、开花。再向北去,远离黄河北岸,则只能发展盆 栽桂花。桂花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太高。土壤不宜过湿,尤忌积水。一遇涝渍为害,根系就要腐烂, 叶片也要脱落,导致全株死亡。它对空气湿度有一定的要求。"雾密前山佳"、"山云漠漠桂花湿" 等我国古代名人的诗句,形象地说明了桂花开花要求有一段白天晴朗、夜晚冷凉兼有雨露滋润的 雾湿条件。桂花叶繁花密,需要耗去大量养分。它适宜生于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上,在粘重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长。但是,它却不耐土壤干瘠,否则生长特别缓慢,叶片普遍黄化,甚至发 生周期性枯顶现象。它适生在PH 5.5~6.5的微酸性土壤上,土质偏碱会导致桂花的生理缺铁症。 桂花的革质叶虽有一定耐烟尘污染的能力,但在经受污染后,常会出现只长叶不开花的现象。二.菊花 学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别名 鞠、寿客、傅延年、节华、更生、金蕊、黄花、阴成、女 茎、女华、帝女花、九华等 科属 菊科、菊属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营养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 茎高O.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 地下茎发生萌芽。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 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 船叶等8类。菊花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技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苞片构成花苞。菊花种类概念太过宽泛,以下资料仅供参考:一、依色分类。这是我国最早的分类法。宋代刘蒙《菊谱》就是依色将36个品种分为黄17品、白15品与杂色4品。二、依植株高矮分类。按菊株高矮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类。三、依花期分类。按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四、1982年全国园艺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将秋菊中的大菊分为5个瓣类,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现列举如下(亚型从略):(一)平瓣类: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二)匙瓣类: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三)管瓣类:单管型、翎管型、管盘型、松针型,疏管型,管球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四)桂瓣类: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五)畸瓣类:龙爪型、毛刺型、剪绒型。五、依种型、品种演化次序和栽培、应用进行分类。具体分法如下:(一)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状况下花径小于6厘米):(1)小轮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二)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状况下花径大于6厘米):1.瓣子花类(舌状花以平瓣为主):(5)单瓣型、(6)复瓣型、(7)莲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带型。2.管子花类(舌状花为管瓣):(12)管球型、(13)管盘型、(14)披散型、(15)松针型、(16)舞环型、(17)珠管型。3.桂瓣花类(筒状花呈托桂状):(18)托桂型。4.畸形花类(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开裂若龙爪等):(19)毛刺型、(20)龙爪型。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将菊花品种分为极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15~19天)。较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20~24天)、敏感品种(需25~29天)、不敏感品种(需30~34天)和极不敏感品种(需34天以上)。三.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 又名山茶、茶花、耐冬、曼陀罗树、楂、薮春、山椿等。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一4米,全属约220种。 常见栽培的还有云南山茶和茶梅;还有近年中国发现的金花茶。山茶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性喜温暖环境,生长适温为18~25℃,喜在半荫、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和在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忌烈日,忌干燥。 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可达50-60片,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均有。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重瓣花不能结果。 山茶花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和西南各地。性喜温暖、空气湿润、半阴半阳的环境,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 山茶花为我国著名观赏花卉,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极多。除栽培观赏外,其木材细致可作雕刻;花供药用,有收敛止血之功效;种子可榨油。形态特征:山茶是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褐色。花两性,常单生或2-3朵着生于技捎顶端或叶腋间。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 花单瓣,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简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滑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产地与习性:原产中国,浙江、江西、四川及山东;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半阴、忌烈日。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四.万寿菊、Tagetes erecta 为菊科草本植物,品种多样,生命力很强,比普通菊花粗生得多。重瓣品种花大,直径达9~11厘米,花期长,花色有金鱼黄色、橙黄色、橙红色及乳白色等。高杆品种可作切花。万寿菊叶片多有臭味。繁殖方法有播种和扦插等。播种后60~90天即可开花。万寿菊为短日照植物,短日照下可提前开花。举凡地栽或盆栽都生长壮旺。盆花一般可摆设三四十天,切花也可瓶插七八天。在岭南地区除夏天外,其它季节皆可栽培。不论置于何处,都可增进热烈和明朗的气氛。故世界各国的公共场所均用来美化环境,尤其是礼堂、展场、宾馆、商店摆设最多。各地城乡的家居也普遍用来装点客厅,借以增添人间春色。万寿菊的来历曾有一段趣闻。相传在500多年前有位西班牙的军官去到墨西哥,偶尔在郊外发现了万寿菊的野花,他觉得非常可爱,于是就把种子带回欧洲。当时许多人看见它开的全是金色的花朵,困而用来供奉在圣母玛利亚的像前。按英文起名为Mary is Gold,即意为“金色的玛利亚”。到16世纪中叶最早传到华南,当时人们不知其名。由于它的花和叶都有一股臭青的异味,只好随便称之为“瓣臭菊”。嗣后,据说有个县大人60寿辰,管家为了增添气氛,遂在大门口摆上两列盆花,顿时黄绿交辉,耀眼异常,县官大喜。间道:“这是何花?”管家答曰:“是瓣臭菊”。谁料县官听错了,说“啊,是万寿菊,好呀,好呀!”管家连忙恭维道:“对,对,祝老爷万寿无疆!”从此,万寿菊之名便不胫而走。1688年清代陈扶摇所撰写的《花镜》一书中,正式写上了“万寿菊”的芳名。万寿菊喜欢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既能耐旱,也能抗寒,但它畏怕高温酷热和阴雨多湿的天气。各地对其繁殖大多以播种为主,用苗床育苗移植。也可进行扦插扩种。大约定植后100天左右就会开花。花谢之后枝叶很快枯萎,故大多作为一年生草本栽培。每年花期约在9月至翌年3月,常与秋菊同时竞放。据花农的经验,对万寿菊施用腐熟的花生鼓溶液做肥料,最能促进它生长壮旺和多开靓花。它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必喷射农药防治。五.大岩桐又名落雪泥,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植物。大岩桐叶茂翠绿,花朵姹紫嫣红,是著名的室内盆栽花卉。每年春、秋两季开花,那温文尔雅、美丽柔软的钟状花,为五一节和国庆佳节提供装饰盆花。大岩桐1785年在南美巴西发现,19世纪初引入欧洲。19世纪60年代通过杂交育种,已选育出有观赏价值的品种。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已育成花径7~12厘米、深蓝白边的重瓣花和鲜红白边的重瓣花等4个栽培品种。90年代又培育出矮生和迷你型大岩桐,为大岩桐的盆栽观赏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岩桐为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叶对生,肥厚而大,密生茸毛。花朵钟状,色彩丰富,大而美丽。大岩桐的栽培品种繁多,花色有蓝、粉红、白、红、紫等,还有白边蓝花、白边红花双色和重瓣花。大岩桐原产巴西。野生于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的热带高原地区。大岩桐生长期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1~10月适宜温度在18~23℃,10月至翌年1月为10~12℃。夏季高温多湿,对植株生长不利,需适当遮荫。生长期要求空气湿度大,叶片生长繁茂葱绿。冬季休眠期保持干燥,如湿度过大,温度又低,块茎易腐烂。冬季温度不低于5℃。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质土壤。播种繁殖:春、秋两季均可播种。用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的混合土壤,经消毒后装入播种浅盆,抹平压实。大岩桐每克种子28000粒,播时必须均匀撒上,盆底润水后盖上玻璃。室温保持18~22℃,播后10~21天发芽。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移植浅盆,6~7片真叶时定植于12~15厘米盆。苗期避免强光直射,适当遮荫,经常喷雾,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播种后6个月开花,即3~5月播种,9~10月开花,9~10播种,翌年4~5月开花。扦插繁殖:块茎上常萌发出嫩茎,剪取嫩茎,长2~3厘米,插于膨胀珍珠岩或细沙中,室温维持18~20℃,插后15~20天生根。叶插,花落后,选取优良单株,剪取健壮叶片,留叶柄1厘米,剪平,叶片的1/3插入沙床、2/3留在地面,适当遮荫,保持一定湿度,插后10~15天可生根。待长出小苗后移入小盆。5~7月扦插,翌年6~7月开花。球茎分割繁殖:春季换盆时、块茎发芽后,用芽接刀将块茎割成几块,每块需带芽眼,否则仅能生根,形成不了生长枝。分割的伤口用草木灰涂抹,以防止块茎腐烂。盆栽大岩桐,常用腐叶土、粗沙和蛭石的混合基质,2年生块茎冬季休眠,3月开始萌芽,需及时换盆。栽植块茎需露出盆土,每个块茎只需留一个嫩芽。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15-15-18无土栽培用肥和15-15--30盆花专用肥,对大岩桐生长发育均有利。形成花苞时,再增施磷钾肥1~2次。施肥时注意不要沾污有毛的叶面,以免引起腐烂。开花期温度不宜过高,可延长观花期。花谢后如不留种,剪去花茎,有利继续开花和块茎生长发育。叶片枯萎进入休眠期,将块茎存放冷凉干燥处贮藏。贮藏最适温度为10~12℃。块茎可连续栽培7~8年,每年开花两次。老块茎需淘汰更新。六.茉莉花又称茉莉、抹历、玉麝 学名:Jasminum sambac 木犀科、茉莉花属 茉莉花香浓郁,夏秋季开花不绝,叶色翠绿,终年不凋,既可提取香料、制作花茶又可盆栽观赏。茉莉花产于我国西部和印度。常绿灌木。枝条细长,略呈藤本状。叶对生,光亮,卵形。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3-9朵,花冠白色,极芳香。花期6-10月。 性喜温暖湿润,在通风良好、半阴环境生长最好。土壤以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最适合。性喜炎热潮湿环境,在夏季高温高湿和强阳光下生长旺盛,不耐阴,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35℃,5℃以上可安全越冬。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pH值为5.5~7。不耐干旱,怕瘦瘠,忌长期积水。可用扦插、压条和分株方法繁殖,其中以扦插较为普遍。扦插可于春季结合修剪进行,选取1~2年生枝条,截成10厘米长,插入沙土中,插后遮荫保湿,每天喷水2~3次,保持闷热潮湿状态,温度在20℃以上,一个月左右可生根。插条一般先发芽开叶,后发根。夏季扦插,生根较易,成活率高。冬季要移入室内,并置背风向阳处养护,待翌年谷雨后再移至室外。茉莉怕积水,盆土过湿容易烂根,控制浇水十分重要。春季气候干燥,可每隔1~2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控制7~8成即可,每4~5天浇一次透水。夏季气温高,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大,一般每天浇一次透水,并向叶片上和向花盆周围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阴雨天要避雨淋,防止积水,以保持盆土稍湿润即可。茉莉喜肥,盆土要保持充足肥力,春季萌芽抽条后,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稀薄饼肥水,孕蕾和开花期,更应薄肥勤施,每隔5天施薄肥一次。10月以后可停止施肥。每次施肥浇水后要及时松土。每年春季要进行一次修剪,将老枝从基部剪掉,并剪除过密的枝条和摘掉老叶片,一般枝条保留20厘米长即可。衰老的植株则要重剪更新。生长期间从根际萌发的徒长枝要及时从基部剪掉,以减少养分消耗。八.巴西铁树,Dracaena fragrans ,巴西铁树学名香龙血树,别名巴西铁树、巴西千年木、金边香龙血树,为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产地及习性:巴西木原产热带地区。性喜光照充足、高温、高湿的环境,亦耐阴、耐干燥,在明亮的散射光和北方居室较干燥的环境中,也生长良好。形态特征:巴西木属常绿乔木,株形整齐,茎干挺拔。叶簇生于茎顶,长40~90厘米,宽6~10厘米,尖稍钝,弯曲成弓形,有亮黄色或乳白色的条纹;叶缘鲜绿色,且具波浪状起伏,有光泽。花小。黄绿色,芳香。繁殖技术:巴西木繁殖采用扦插法。将株形较差的技干上修剪下的技条作扦插材料,剪成5~10厘米一段,以直立或平卧的方式扦插在以粗砂或蛭石为介质的插床上。也可用水养法促其生根。具体方法是把切下的茎段,插入水中,断面要平滑,上端为防止水蒸发可以涂上蜡,这在干燥的季节中显得特别重要,下端浸入水中2~3厘米,温度在25℃以上,水和容器要保持清洁。带叶片的顶尖生根较快,3~4周可生根上盆;茎段生根较慢,有时需2~3个月才能长出新根和新芽。管理技术:只要温度等条件适合,巴西木一年四季都可生长。夏季高温时,需适当遮荫,冬季室温不可低于5℃.但最好使它在冬季休眠,休眠温度为13℃,温度太低,叶尖和叶缘会出现黄褐斑。室内摆入巴西木应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若光钱太弱,叶片上的斑纹会变绿,基部叶片黄化,失去观赏价值。在培养期间要保持水质的清洁,每星期浇水1~2次,水不易过多,以防树干腐烂。夏季高温时,可用喷雾法来提高空气湿度,并在叶片上喷水,保持湿润。巴西木在生长期应适当进行根外追肥,用100倍稀释营养喷叶片,每半月一次,巴西木栽培数年后,植株过于高大或茎干下部叶片脱落,株形较差时,应进行修剪。每年早春换盆或换土。盆栽巴西木,如果环境不适宜,会有红蜘蛛、蓟马、介壳虫等危害。此外,过于通风、干旱、不规则的浇水和施肥过量,都能造成叶尖枯焦。观赏价值:巴西木是颇为流行的室内大型盆栽花木,尤其在较宽阔的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摆放,格调高雅、质朴,并带有南国情调。是一种株形优美、规整、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暂时就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E. 感遇第二首的注解。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词句注释
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
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的样子。华,同“花”,花朵。
林栖者: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人,这里指隐士。
坐:因而。
本心:天性。
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白话译文
兰叶逢春,枝叶茂盛,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分首赏析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二句,互文见意:兰在春天,桂在秋季,它们的叶子多么繁茂,它们的花儿多么皎洁。这种互文,实际上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括全株而言。春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之意。而“葳蕤”二字又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觉有皎洁明净的感觉。而“皎洁”二字,又十分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正因为写兰、桂都兼及花叶,所以第三句便以“欣欣此生意”加以总括,第四句又以“自尔为佳节”加以赞颂。这就巧妙地回应了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一般选注本将三四两句解释为:“春兰秋桂欣欣向荣,因而使春秋成为美好的季节。”认为写兰只写叶,写桂只写花。这样的解释未必符合诗意。这大概是将“自尔为佳节”一句中的“自”理解为介词“从”,又转变为“因”,把“尔”理解为代词“你”或“你们”,用以指兰、桂。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首先,前二句尽管有“春”“秋”二字,但其主语分明是“兰叶”和“桂花”,怎能将“春”“秋”看成主语,说“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呢?其次,如果这样解释,便与下面的“谁知林栖者”二句无法贯通。再次,统观全诗,诗人着重强调的是一种不求人知的情趣,怎么会把兰、桂抬到“使春秋成为美好季节”的地步呢?根据诗人的创作意图,结合上下文意来看,“自尔为佳节”的“自”,与杜甫诗句“卧柳自生枝”中的“自”为同一意义。至于“尔”,应该是副词而不是代词。与“卓尔”、“率尔”中的“尔”词性相同。“佳节”在这里也不能解释为“美好的季节”,而应该理解为“美好的节操”。诗人写了兰叶桂花的葳蕤、皎洁,接着说,兰叶桂花如此这般的生意盎然,欣欣向荣,自身就形成一种美好的节操。用“自尔”作“为”的状语,意在说明那“佳节”出于本然,出于自我修养,既不假外求,亦不求人知。这就自然而然地转入下文“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诗的前四句写兰桂而不及人,“谁知林栖者”一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感。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便运用这一典故,使诗意更为含蓄委婉、情意深厚。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又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意却另辟蹊径,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其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实际上,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当然,不求人知,并不等于拒绝人家赏识;不求人折,更不等于反对人家采择。从“何求美人折”的语气来看,从作者遭谗被贬的身世看,这正是针对不被人知、不被人折的情况而发的。“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乃是全诗的命意之所在。全诗句句写兰桂,都没有写人,但从诗歌的完整意象里,读者便不难看见人,看到封建社会里某些自励名节、洁身自好之士的品德。
(5)秋遇花卉扩展阅读:
《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诗人谪居荆州时所作,含蓄蕴藉,寄托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过积极的作用。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高在《唐诗品汇》里指出:“张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
F. 秋天可以种什么花 秋季适合种植的花卉有哪些
秋天适合播种的花卉
旱金莲
福禄考,学名小天蓝绣球(Phlox drummondii),又称雁来红、金山海棠,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5-45厘米。性喜温暖,稍耐寒,忌酷暑。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庭园有栽培。
福禄考植株矮小,花色丰富,可作花坛、花境及岩石园的植株材料,亦可作盆栽供室内装饰。植株较高的品种可作切花。
(6)秋遇花卉扩展阅读:
矢车菊
矢车菊的花语是:遇见和幸福。
细致,优雅.也代表幸福
传说
吉祥之花
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的母亲路易斯王后,在一次内战中被迫离开柏林。逃难途中,车子坏了,她和两个孩子停在路边等待之时,发现路边盛开着蓝色的矢车菊,她就用这种花编成花环,戴在九岁的威廉胸前。后来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仍然十分喜爱矢车菊,认为它是吉祥之花。矢车菊也启示人们小心谨慎与虚心学习。
眼睛保护神
德国民间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伟大的古代英雄阿尔米纽斯(Arminius)在一次出征中,不幸双眼染疾,一天夜里,战神阿瑞斯来到了阿尔米纽斯的梦里,告诉他清晨盛开在路边的蓝色小花可以治好他的眼睛。次日阿尔米纽斯果然在路边找到蓝色的小花,并把它捣碎敷眼。很快,阿尔米纽斯的眼睛康复了,并凯旋而归。于是他称矢车菊为“眼睛保护神”,并将它广泛传播。
G. 金菊遇秋花,枯木逢春。这是什么意思啊
你好,梁武帝时,谏议大夫韦恕被贬为驷马监的判院。一天梁武帝的“照殿玉狮子”跑了,韦恕的手下沿着雪上的马蹄印找到张果老的瓜园,韦恕带全家去拜谢张果老。张果老看上韦恕的18岁的女儿,韦恕顺从天意将女儿嫁给80多岁的张果老 枯木逢春,佛家禅林用语,本意是指枯木逢到春天又有生机,又要开花,语出《五灯会元·卷十四含珠哲禅师法嗣》:“僧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大乘山和尚)曰:‘世间希有。’”意思是说,有人问“枯木逢春”是悟道的内容吗?大乘山老师说:是的。真如佛性道理不是世俗之理,是出世间之理,就象枯木逢春那样为世间稀有。如果将枯木比喻为佛性的话,那么逢春则是随上了机缘,开花则为妙用。“枯木逢春”和“铁树开花”是同类比喻,都是说明真如佛性随缘而生妙用之理。
H.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主要说的是什么
感遇·其一》来
作者:张九龄源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评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
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
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
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I. 女生发秋遇+冬熟+春疏+夏离+不知不觉一年了怎么回复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