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簪赏析

花卉簪赏析

发布时间: 2022-05-01 22:09:36

❶ 玉簪花的定义和用途!!

玉簪花,苗高尺余,叶生茎端,淡绿色,六、七月抽茎分歧,生数蕊,长二、三寸,清香莹白,形如冠簪,故名玉簪花也。至秋作荚四瓣如马蔺子,其实若榆钱而狭长也;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甘,凉,有毒。
①《纲目拾遗》:微毒。
②《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凉。
③《重庆草药》:甘微苦,性温平。
【功能主治】
治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

❷ 玉簪花的花语

玉簪抄花的花语是脱俗、袭冰清玉洁。

玉簪花,又名白萼、白鹤仙,是百合科,玉簪属的多年生宿根植物。叶基生,成簇,卵状心形、卵形或卵圆形。

花葶高40-80cm,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单生或2-3朵簇生,长10-13cm,白色,芳香。蒴果圆柱状,有三棱。花果期8-10月。

玉簪叶娇莹,花苞似簪,色白如玉,清香宜人,是中国古典庭院中重要花卉之一。在现代庭院中多配植于林下草地、岩石园或建筑物背面。也可三两成丛点缀于花境中,还可以盆栽布置于室内及廊下。

(2)花卉簪赏析扩展阅读:

生长环境

玉簪属于典型的阴性植物,喜阴湿环境,受强光照射则叶片变黄,生长不良, 喜肥沃、湿润的沙壤土,性极耐寒;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在露地越冬,地上部分经霜后枯萎,翌春宿萌发新芽。忌强烈日光暴晒。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 ℃,冬季温度不低于5℃。入冬后地上部枯萎,休眠芽露地越冬。

玉簪原产中国及日本,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及广东等地。欧、美各国也多有栽培。

❸ 古代女子的发簪有什么讲究

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满族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

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使用制作发饰的最好材料首选为东珠。两百年后渐渐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3)花卉簪赏析扩展阅读

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名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❹ 女子古风簪钗名称有哪些

南荣雪儿 | 五级
【钗/步摇/花钿/其他】
蝴蝶钗
碧玉瓒凤钗
碧玉瓒凤钗
梅花琉璃钗、
八宝翡翠菊钗、
珍珠钗
蜜花色水晶发钗
金丝八宝攒珠钗
镂空兰花珠钗
朝阳五凤挂珠钗
金雀钗
缠枝钗
三翅莺羽珠钗
镂空雕花水晶钗
五凤朝阳挂珠钗
宝蓝吐翠孔雀吊钗
白玉嵌红珊瑚珠双结如意钗
花穗钗,
缠枝钗,
金雀钗;
镏金点翠钗,
点翠嵌宝大发钗,
珐琅银钗,
双凤纹鎏金银钗,
累丝珠钗,
宝蓝点翠珠钗,
五凤朝阳桂珠钗

珍珠碧玉步摇
蝴蝶步摇
镂空飞凤金步摇
蝙蝠纹镶琉璃珠颤枝金步摇
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
金累丝红宝石步瑶
海棠珠花步摇
双凤衔珠金翅步摇
鎏金穿花戏珠步摇
金凤出云点金滚玉步摇
凤凰展翅六面镶玉嵌七宝明金步摇
孔雀银步摇,
四蝴蝶银步摇,
富贵双喜银步摇,
云鬓花颜金步摇,
丽水紫磨金步摇,
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
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球形珍珠步摇,
金海棠珠花步摇,
水晶步摇,
玉垂扇步摇,
玉蝴蝶纹步摇,
镏金点翠步摇,
银质四蝶步摇,
鎏金穿花戏珠步摇,
菊花纹珐琅彩步摇,
金累丝红宝石步瑶

碧玉龙凤夹子
飞蝶搂银碎花华胜
赤金宝钗花钿
蝴蝶流苏
翠翘
四蝶穿花碧钿
蕉叶碧玲珑翡翠流苏
攒珠青玉笄
烧蓝镶金花钿
金镙丝童子戏珠头花
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
金丝香木嵌蝉玉珠;
翡翠扁方;
翠镶碧玺花扁方,
金镂空蝠寿扁方,
白玉嵌珠翠扁方;
烧蓝镶金花细,
赤金宝钗花细;
赤金凤尾玛瑙流苏;
溜银喜鹊珠花;
金累丝托镶茄形坠角儿,
茄形粉碧玉坠角;
玉搔头;
玉笄;
紫金翟凤珠冠;
落英缤纷翡翠头花,
方壶集瑞边花(鬓花),
瑶池清供边花;

【发簪】
发簪
珊瑚翡翠宝石琉璃蝴蝶型大凤簪
银鎏金模印花卉带陈永和双款大银簪
银花卉绞丝小发簪
银鎏金掐丝点翠花卉小簪
鎏金模印百花蔓草如意头大发簪
老铜镂空金钱花卉细长钩簪子
铜模印花鸟争艳如意头带款云簪
掐丝银鎏金带款蝴蝶花卉簪子
紫鸯花簪子、
蝴蝶钗、
珍珠碧玉步摇、
梅花白玉簪、
碧玉玲珑簪、
淡紫色簪花、
水晶蔷薇花簪子、
薇灵簪、
金厢倒垂莲簪、
白玉响铃簪、
血红桔梗花簪子、
镂空金簪、
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
珍珠碧玉簪子、
白玉响铃簪、
碧玉棱花双合长簪
金崐点珠桃花簪
莲花簪
紫玉簪
紫鸯花簪子
银凤镂花长簪
珠花簪
金簪
玉簪
蝴蝶簪
吉祥如意簪
玫瑰晶并蒂莲海棠修翅玉鸾步摇簪
金镶玉蜻蜓簪
金镶玉簪
镂空金簪
水晶蓝宝石簪
玉镶红宝石簪子
蓝水晶簪子
镶珠宝鎏金银簪
鎏金银簪
银镀金镶宝石碧玺点翠花簪
白玉孔雀簪
披霞莲蓬簪
碧玉卧龙点翠金簪
龙凤簪
喜鹊登梅簪
白玉响铃簪
海水纹青玉簪
白玉兰翡翠簪
合菱玉缠丝曲簪
累丝嵌宝银凤簪
碧玉棱花双合长簪
鎏金银簪,
镶珠宝鎏金银簪,
镶宝玉寿星鎏金银簪,
镶宝石凤蝶鎏金银簪,
镶宝双层花蝶鎏金银簪,
镶宝石蝶戏双花鎏金银簪,
凤蝶鎏金银簪,
鎏金龙纹银簪,
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银簪,
镂空金簪,
云凤纹金簪,
梅花形金簪,
花丝金龙金簪,
镶宝金龙金簪,
镶珠宝蝴蝶金簪,
嵌宝蜘蛛形金簪,
镶宝鹿鹤同春金簪,
镶珠宝宝塔形金簪,
嵌绿松石花形金簪,
累丝双鸾衔寿果步摇金簪,
西池献寿簪,
万年嵩祝簪,
天保磬宜簪,
卿云拥福簪,
绿雪含芳簪,
翡翠盘肠簪,
珊瑚蝙蝠簪,
喜鹊登梅簪,
五蝠捧寿簪,
檀木箜篌簪,
事事如意簪,
梅英采胜簪,
景福长绵簪,
日永琴书簪,
仁风普扇簪,
万年吉庆簪,
吉祥如意簪,
日月升恒万寿簪,
银镀金嵌宝蝴蝶簪,
蝴蝶流苏簪曲形蝴蝶簪,
累丝嵌宝石金凤簪,
双翔凤簪子,
梅花步摇簪,
玫瑰晶并蒂莲海棠的修翅玉鸾步摇簪,
玛瑙簪,
珠花簪,
金镶玉簪,
金镶玉蜻蜓簪,
金镶翠挑簪,
白玉孔雀簪,
檀木箜篌簪,
蓝水晶簪子,
五彩翡翠簪,
水晶扇形簪,
水晶蓝宝石簪,
年琪玥珠钗簪,
珐琅彩花卉簪,
银凤镂花长簪,
白玉嵌珠翠玉簪,
秋蝶无笙琪霜簪,
珍珠玲珑八宝簪,
云脚珍珠卷须簪,
玉镶红宝石簪子,
金崐点珠桃花簪,
灵芝竹节纹玉簪,
银镀金嵌宝福禄簪,
银镀金镶宝石碧玺点翠花簪,

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牡丹首饰 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银簪 宝蓝点翠珠钗 云脚珍珠卷须簪 赤金凤尾玛瑙流苏 景泰蓝红珊瑚耳环 金累丝托镶茄形坠角儿银凤镂花长簪 白银缠丝双扣镯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❺ 古代女人为何有发簪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早就有了关于发簪的记录,发簪是指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唐代画迹中也有众多满头插簪的妇女形象。《宋书.行志》记载:“宋代元嘉六年民间妇女结发者,...头上有花插簪梳等饰”。宋代陆游《入蜀记》记载当时西南一带的女子头饰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慈禧最爱的牡丹发簪发簪古代男女发式,以挽髻为主,发髻挽成之后,就要设法将其固定,最常用的绾髻之具是发簪。在上古时期,发簪被称作“笄(ji)”。在男子盛行带冠之时,发笄还有固冠作用,以免滑坠。古代妇女所插的发笄,在考古发掘中也常有出土。如1978年秋,从山西襄汾新石器时代的古墓中出土一具人骨,在人骨的头顶,即插有一根骨笄。 在中国封建时代,女子插笄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笄礼源于周代。 据 《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还没有许嫁或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则仍然保持原来的发式,两者区别十分显著。女子行过笄礼之后,不仅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方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因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甚至连去世之后的丧事,也可按成人的规定办理。

❻ 《枯枝与鲜花》的赏析 急求!!!!!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内欢乐来。这是什容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起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❼ 为什么玉簪花是江南第一花

玉簪花又名白萼、白鹤仙。因其花苞质地娇莹如玉,状似头簪而得名。碧叶莹润,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香花。

玉簪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属百合科。玉簪花色洁白如玉,花香浓郁芬芳。其叶片为宽心脏形、色泽鲜绿,别具特色。玉簪是赏叶、观花、闻香具佳的花卉之一。

玉簪花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宋朝黄庭坚的一首名为《玉簪》的诗中写道:“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本。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这首诗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玉簪的神话故事:九天仙女参加王母在瑶池举办的宴会后,好像一块美玉般飞身登上了紫云本。头上佩戴的玉簪掉落在人间,化成了一株美妙的花,得名玉簪花。郭沫若先生对玉簪的描述更加生动:“乳白的花簪聚在碧雪梢头,一花谢了,一花又开,昼夜不休。扇形的绿叶把香风扇得和柔,保持清白,骄气、娇气都不敢有”。

洁白优美的玉簪花,花开在七、八月份,似一身着白衫的仙女,悄然立于一片绿云之上,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为炎热的盛夏带来一丝清凉甘爽之气。将玉簪花送与亲友表达亲切的问候。尤其适合送给生肖属兔的朋友。

❽ 提供唐代簪钗图片及风格流变

发饰、耳饰、颈饰、臂饰、手饰等装饰品统称首饰。汉代曾将冠冕、镜梳、脂粉等都算作首饰,宋代又将首饰局限在“头面”的范围内;其定义或宽泛,或狭窄,均与现代习惯上所说的首饰不同。

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制作各种首饰装饰身体。如河北阳原虎头梁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穿孔贝壳、钻孔石珠、鸵鸟蛋壳和鸟骨制作的扁珠,若干扁珠的内孔和外缘相当光滑,说明曾长期佩带。至新石器时代,首饰的品种更为增加,束发的骨笄从黄河上游到长江下游的各遗址中均有出土,但以仰韶文化遗址中最为多见,仅西安半坡一处就出土了700多件。在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中,陶臂钏也大量出现。山东兖州王因墓地出土之人骨,有的双臂佩带十余对陶钏。细骨珠穿成的串饰在首饰中也很突出。甘肃皋兰糜地岘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有一具人骨在颈部就绕了五圈骨珠,计1000粒左右。陕西华县元君庙一幼女墓出土了骨珠1147颗。陕西临潼姜寨一少女墓出土了骨珠8721颗。串珠多饰于颈部,但也有饰于腰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长江下游的大汶口、良渚文化遗址中,骨、陶首饰减少,石、玉首饰增加。特别是在良渚文化中,珠、管、坠、钏等玉饰的数量既多,制作亦精。江苏新沂花厅16号墓出土的玉串饰,由2枚琮形管、2枚冠状饰片、23枚弹头形管、18颗鼓形珠组成,洁白光润,极为工致。

商周在中原地区的出土物中,首饰的种类不多,殷墟发现的首饰主要是笄,有骨笄、铜笄和玉笄,笄头上刻出鸟头或兽头。西周仍沿袭这一传统,1955~1957年在陕西长安沣西曾出土了700多件骨笄,有的骨笄上刻出重叠的鸟形,有的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顶端另加一个笄帽。挂在颈部的串饰东周时才再度繁荣。春秋前期的河南三门峡上村岭1052号虢太子墓,墓主颈部有鸡血石串饰。同墓地1820号墓的墓主为一妇女,其颈部的串饰由鸡血石珠101颗、鳞形石饰10枚、椭圆形玉饰1枚、小石饰2枚组成。战国时代的河北怀来北辛堡燕国墓,墓主颈部也有用264枚绿松石组成的串饰。

汉代男子的首饰一般只用笄。妇女除笄以外还用钗和。汉钗的形状比较简单,是将一根金属丝弯曲为两股而成。山东沂南与河南密县打虎亭所出画像石中的妇女,头上往往插有发钗10余支。的形状像窄条形的梳子,长度为1汉尺左右。长沙马王堆1号墓墓主发髻上就插有玳瑁质、角质和竹质长3支。此外,汉代妇女的发饰还有金胜、华胜、三子钗等,皆绾于头部正面额上的发中。

汉代妇女还戴耳。这时的多作腰鼓形,一端较粗,常凸起呈半球状。戴的时候以细端塞入耳垂的穿孔中,粗端留在耳垂前部。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出土的跪坐木俑,耳垂贯有竹棒,即代表耳,可见战国时期已戴此式。汉代的耳还有在其中心钻孔穿线系坠饰的,这样的耳饰名珥,珥上的坠饰则名。出土的和珥有金属的、玉质的,也有用玻璃制作的。

南北朝妇女最华贵的发饰是步摇。《续汉书·舆服志》说汉代后妃已戴步摇,其下端有黄金制作的“山题”;上有“桂枝相缪,一爵九华”,但汉代的实物未见。从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中看到的步摇,是以两枚并排,戴在发前,上面有许多枝状物。辽宁北票房身2号墓出土的一例,形制与《女史箴图》所绘者基本相同。这种步摇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茂旗曾出土有两对金质的,唯“山题”作成鹿头状,桂枝则作得有如鹿角,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这里出土的金项链,缀有各种小兵器模型,与干宝《晋纪》“元康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以当笄”的记述相近。

由于东西交通的日益发展,在南朝或北朝,还都出土了一些带有西方色彩的首饰。南京象山东晋大族王氏墓地中的7号墓,出土了一枚镶金刚石的银指环。中国当时不产金刚石,这枚指环应是西方传入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出土了一枚镶有雕刻鹿纹之青金石的金指环。青金石在古代是阿富汗一带的特产,其鹿纹的构图也与中国的风格不同,故亦应为自西方传入之物。

与李希宗墓所出指环上的镶嵌物相似,在西安潘家村隋李静训墓出土的金项链上也有刻鹿纹的青金石。这条项链除扣饰和垂饰外,主要由28枚金球组成。每枚均由大小金圈拼焊而成的多面空心球体,金圈中原镶有珍珠,已大部脱落。这种金球在广州先烈路龙生岗东汉墓地曾出土,它的形状和中国的六博之博相近,特别是山东临淄西汉齐王墓陪葬坑中出土的错银镂孔铜也是空心的,更与之肖似。所以李静训墓所出金项链上既有外来的成分,也包含着中国固有的因素。此外,李静训墓还出土了带活扣嵌玻璃珠的金钏和金发钗,发钗由花饰和钗股两部分连接而成,还不是一个整体,可以视为由汉晋的双股钗向唐代花钗过渡的中间类型。

唐代很重视发钗顶端的花饰。唐代前期,在永泰公主和懿德太子墓石线雕中的女侍,已有戴海榴花形钗和凤钗的,但每人只戴一枚或二枚,以后花饰愈做愈大,几乎与钗股等长。西安惠家村与广州皇帝岗中、晚唐墓所出者,有凤形、摩羯形、花鸟形、缠枝花卉形等多种花钗。运用模压、雕镂、剪凿等方法制成。唐代后妃、命妇所簪“花树”就是较大的花钗。它们往往是一式二件,花纹相同,方向相反,以多枚左右对称插戴。钗为双股,单股的笄这时称作簪或搔头,它也在顶端作出花饰。湖北安陆王子山唐吴王妃墓出土的金簪,顶端用细金丝扭结盘屈成几层图案,边缘再缀以金箔剪成的小花。在唐代,这类簪的数量远比花钗为少。

梳本为理发具,盛唐时妇女开始在发上插戴。起初只在髻前单插一梳。以后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晚唐妇女盛装时,有在髻前及其两侧共插三组的,同时,梳背的装饰亦日趋富丽。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的錾花金梳,梳背镂刻出极细的对凤和缠枝卷草纹。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金梳背,用金丝和金粒掐焊出花纹。浙江临安唐水邱氏墓出土的一把玉背角梳,也在玉背上琢出花朵和凤凰。

宋辽宋代妇女的首饰大体沿袭唐制,仍以钗、梳为主,唯顶端带花饰的簪增多。南京幕府山宋墓出土的金梳背,龙凤金簪,江西彭泽宋易八娘墓出土的银梳和金簪,工艺均极精湛,可视为当时的代表作。在北方的辽国,因妇女发式不同,钗、簪、梳都较少使用,而项链、耳坠、臂钏等特别发达。如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项链,以银丝串起500余颗珍珠分5股组合而成,下方中间缀以琥珀圆雕。红白相间,色彩鲜明。公主的耳坠是用金丝将4枚琥珀雕成的龙舟与6颗大珍珠、11颗小珍珠串连而成,龙舟上还刻出摇橹之人。辽代契丹妇女喜戴耳坠,在辽宁建平张家营子锦州张扛山、朝阳前窗户村及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等地的辽墓中均有出土。这和唐墓中几乎未出土耳坠,宋墓中出土的耳坠不多的情况是不同的。陈国公主双臂各戴两副金钏,钏体中部较宽,两端较细,弯成椭圆形。其中一副饰缠枝花,末端为两兽头相对,一副饰双龙,末端为两龙头相对。这种钏式大体仍沿袭唐代以柳叶形金银片弯成臂钏之制,其钏端饰龙头相对的作法,为后世长期仿效。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一种旋绕多圈的套钏,在上海宝山宋墓、安徽望江九成坂宋墓、安徽安庆元墓等处均有出土。

明清民间的首饰有素面的,很简洁;贵族妇女的首饰造型复杂,图案繁缛,且广泛采用镶嵌宝石、垒丝、点翠等技法,使首饰的华丽程度胜过前代。江西南城明益端王墓出土的凤簪,用粗细不同的金丝编结缠焊而成,结构虽极纤巧,凤形却很英俊。同地明益庄王墓出土的9件仙人楼阁金簪,以垒丝法编结出重楼复阁,仙人于其中奏乐起舞,周围环绕着嘉花异草,工艺甚为精细。这类首饰在清代继续得到发展。北京西郊小西天的一座清代贵妇墓中,出土的钗簪达33件之多,有凤簪、岁寒三友簪、万事如意簪、二龙戏珠簪、花瓣簪、麒麟簪、朵云簪、连喜金钗等,大都镶嵌珍珠或红宝石。清代的其他首饰,如点翠串珠的钿子、勒子、发罩、指甲套等,种类繁多。至于指环,汉晋以降各代均有,式样一直变化不大,清代亦然。

❾ 中国古代饰品(簪子手镯等),服饰,用品,金银珠宝等华丽丽的名称

1.首饰类:金丝香木嵌蝉玉珠
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牡丹首饰
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银簪
累丝珠钗
宝蓝点翠珠钗
碧玉滕花玉佩
云脚珍珠卷须簪
烧蓝镶金花细
红翡翠滴珠耳环
赤金嵌翡翠滴珠护甲
赤金凤尾玛瑙流苏
赤金宝钗花细
景泰蓝红珊瑚耳环
溜银喜鹊珠花
金累丝托镶茄形坠角儿
镂金菱花嵌翡翠粒护甲
银凤镂花长簪
白银缠丝双扣镯
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2.服饰类:金罗蹙鸾华服
绯罗蹙金刺五凤吉服
玫瑰红蹙金双层广绫长尾鸾袍
木兰青双绣缎裳
桂子绿齐胸瑞锦襦裙
翠蓝马面裙
粉霞锦绶藕丝罗裳
累珠叠纱粉霞茜裙
青缎掐花对襟外裳
五色锦盘金彩绣绫裙
玫瑰紫牡丹花纹锦长衣
曳地飞鸟描花长裙
藤青曳罗靡子长裙
铁锈红撒亮金刻丝蟹爪菊花宫装
烟霞银罗花绡纱长衣
莲青色夹金线绣百子榴花缎袍
晚烟霞紫绫子如意云纹衫
镜花绫披帛
玉色绣折枝堆花襦裙
月白蝶纹束衣
锦茜红明花抹胸
3.器具类:攒金丝海兽葡萄纹缎盒
银白点朱流霞花盏
缠枝牡丹翠叶熏炉
青花底琉璃花樽
青鹤瓷九转顶炉
攒金丝弹花软枕

❿ 古代发簪,头饰的图片与名字,急求

1、笄(jī)

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饰物,是簪、钗的鼻祖。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


(10)花卉簪赏析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男子头饰

1、束发冠笄

在中国古代,男子的头饰被称为束发冠笄。而冠有不同的形式,如高冠、弁、梁冠、笼冠、小冠等。另外与之相符的便是各种冠帽,如大帽、圆帽以及我们熟悉的乌纱帽。

2、幞头与帽

幞头实则是由头巾和包首结合而成。是从周武帝开始,知道中唐后期才使用幞头。现在的幞头的形式主要有圆顶、方顶之分,有软裹,硬裹之别。刚开始的软裹巾是由贵族所使用,后来渐渐地文人雅士也开始佩戴。甚至后宫之中的妃子也会女扮男装,并使用它佩戴。

3、乌纱帽

乌纱帽是中国古代比较常见的头饰,是一种硬壳帽。它的内部是由铁丝编织而成,后部高高隆起,内衬黑纱。这种乌纱帽多事官宦人士佩戴。另外据相关史料记载,古代的皇帝也曾佩戴使用。

热点内容
花卉竹藤 发布:2025-10-01 23:30:24 浏览:242
海丰花卉工人干什么 发布:2025-10-01 23:30:23 浏览:98
昆明金殿茶花 发布:2025-10-01 23:30:12 浏览:158
牡丹江钓鱼台 发布:2025-10-01 23:25:52 浏览:804
公司购买的绿植计入什么费 发布:2025-10-01 23:07:40 浏览:450
樱花之吧 发布:2025-10-01 23:05:19 浏览:698
盆栽苹果怎么种 发布:2025-10-01 23:04:28 浏览:790
木兰花古词 发布:2025-10-01 23:04:16 浏览:92
盆栽不能供佛 发布:2025-10-01 22:58:07 浏览:517
梅花的养法 发布:2025-10-01 22:54:31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