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产区
❶ 中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在哪
河南省许昌市抄通过实施袭超常规的举措,已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和销售集散地,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产业升级。截至2011,全市花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1万亩,年产花木达22亿株(盆),已拥有绿化苗木、盆景盆花、草皮草毯、鲜花切花四大系列2400多个品种,花木年产值达26亿元。
❷ 花卉专业生产基地在哪里建立的
目前各省市建立了各自的花卉专业生产基地,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以满足市场版需求和占领市场份额如珠江三角洲权形成了观花类盆花和观叶类盆花生产销售和流通基地,生产量占全国70%以上;江苏浙江河南四川等是主要盆花盆景生产基地此外,北京的芍药,广东的金橘,天津的仙客来,云南的山茶,安徽马鞍山的君子兰,湖南的红枫,湖北的荷花桂花,江西的金边瑞香佛手,四川的木芙蓉兰花,甘肃兰州的大丽花等地方名花也都建立了规模化生产基地一批批盆栽植物的龙头企业正在逐步形成
❸ 国内大型花卉产地有哪些
中国最主要的鲜花产地为昆明、广州。
云南昆明有两个主要的鲜花市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鲜花产地,一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二是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这两个市场主要出产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满天星、情人草、勿忘我等几十种鲜花,大部分鲜花质量在国内属于上乘,同时,两个市场各有特色。
广州的鲜花市场位于广州芳村岭南,是目前国内的第二大鲜花产地,主要优势产品为菊花、剑兰及部分切叶、玫瑰,广州岭南花卉市场内同样有很多专业的鲜花代理商,为广大花店省去了不少麻烦。
另外,其他各地分布有零散的鲜切花基地,种植适宜各自气候的鲜花,如:海南是中国主要的切叶及热带花卉的产地,辽宁凌源出产优质百合、剑兰,上海有非洲菊、康乃馨出产,甘肃产有百合,郁金香等。
(3)花卉生产区扩展阅读
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平华称,云南有寒、温、热3个气候带7种气候类型,与非洲(肯尼亚)、南美洲(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并称为世界三大最适宜花卉生产的地区。
2017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156.2万亩,实现综合产值503.2亿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21.8万亩,产量110.3亿支,花农收入121.1亿元。
云南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地,鲜切花生产面积、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产值居全球第二。位于昆明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鲜花交易市场,在亚洲地区拥有产品定价权和市场话语权。
王平华补充说道: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是中国唯一一个产地型专业展会活动,在促进业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和贸易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❹ 高中地理 .1.昆明附近区域是我国著名的花卉生产基地之一,试分析当地花卉生产的有利条件 2.你是否赞
1,自然条件:四季如春,阳光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地广人稀,土壤肥力高。社会条件;有多年花卉生产经验,交通发达,方便运输。有广阔的市场。
2。同意。怒江地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交汇处水能资源充足。
❺ 云南花卉产地有哪些
云南因气候、生物、地质、地形等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云南土壤类型的多种多样及垂直分布的特点。全省初步划分有16个土类,占全国土类的1/4,其中,红壤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是省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土地资源,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得、外来的植物种类和类群都很多。在全国的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占60%以上,被誉为“植物王国”。云南树种繁多,类型多样,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故云南还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其中可供观赏的奇花异卉、美叶良木近2500多种。因此,云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这不仅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质基因库,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保障。云南是世界上许多著名花卉品种的原生地,如百合、山茶等,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野生花卉资源有待开发。
云南省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这使各种气候类型的花卉,无论是温带的,还是热带、亚热带的,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适生地。尤其是以昆明、玉溪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世界上主要的鲜切花品种在这里都能实现周年规模化生产,而且品质好,生产设施要求不高。
另外,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光照充分而且紫外线强度大、温差大等特点,这使引进的蝴蝶兰、康乃馨、玫瑰等很多花卉品种的栽培效果都好于原产地,在花朵硕大、色彩艳丽等方面超过了引进地。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始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政府扶持,云南花卉已取得较快的发展。从1994年开始,云南鲜切花产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的地位,目前云南省年产鲜切花13亿枝,占全国鲜切花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百合之乡——阿子营地处高原明珠滇池的源头——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距昆明30公里。百合花种植的最佳适宜区,已成为云南省最大的百合花生产基地,是中国夏秋百合的优势主产区之一。
晋宁位于滇池南岸,属昆明市郊县区,与玉溪市接壤,花卉栽种主要以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百合4大切花为主,种植品种有120多个系列品种。
呈贡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和昆明花卉拍卖交易市场,是全国一流的现代化花卉交易中心,“斗南花卉”于2007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滇西北的山茶、杜鹃品种多样,品质也出众。
云南省5万亩花卉生产基地布局为:以昆曲高速路沿线为主,建立5000亩花卉示范园区,吸引国内外企业到云南进行花卉产业开发;以昆明、玉溪为中心,温带切花生产基地达到 3.5万亩;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为中心的球根花卉生产及示范基地达到4000亩;西双版纳、元谋和元江等热带地区建立热带花卉生产基地达到5000亩;昆明地区建立兰花和盆花生产基地达到1000亩。
❻ 做花卉生产基地需要做哪些准备
无菌室是组织培养复技术上用的制。
最主要需要一流的栽培技术人才。
1 首先确定主要生产植物的种类与市场。
2 依据本地区的特点,确定生产展示这些植物所需要的条件,如果有必要,要建设温室。
3 确定栽培方式,对土样与水样做必要的分析,尤其是无土栽培。
4 多考虑特色种植。突破传统栽培管理技术。
5 配套设施建设。
❼ 我国的的花卉生产基地有哪些都生产那些花卉
(1)滇中地区优质花卉生产基地在呈贡、官渡、西山、晋宁、安宁、嵩明、澄江、江回川、通海、麒答麟等15个县建设3万亩以温带鲜切花、切叶、蝴蝶兰、盆花、盆景为主的优质花卉生产基地。 (2)滇南热带花卉生产基地在景洪、思茅、元江、金平、潞西等10县建设l万亩以热带兰花、红掌、鹤望兰、火焰蕉等为主的优质花卉生产基地。 (3)滇西北球根花卉生产基地在中甸、丽江2县建设l万亩以郁金香、百合、毛莨、鸢尾等为主的优质球根花卉生产基地。 (4)优质花卉种于(种苗、种球)繁殖基地。在昆明、玉溪、曲靖、丽江等地择优选择一批企业(基地),重点开展花卉的种子、种苗、种球生产。“十五”期间形成年产1亿株种苗、 2000万头种球和1000公斤草花种子的生产能力。
云南是全国最大的鲜切花基地,广州顺德观叶盆栽植物,福建漳州水仙仙人球,浙江萧山花木,江苏南京雪松,湖面浏阳红继木这家些都是地方特色做得最大的。山西没有。
❽ 我国各地区主要生产的花卉有那些
1.华北,一般常见草花有百日草、一串红、大丽花、万寿菊、凤仙、鸡冠花。
天津: 仙客来、积水洼地还生长有芦华、菖蒲、菱角、莲藕;
河北: 仙客来、火鹤、月季、金银花、大丽花;
河南: 牡丹、蝴蝶兰、菊花、玫瑰、;
山东: 杜鹃、菏泽牡丹;
山西: 一品红、凤梨、红掌、大花蕙兰;
内蒙古:天然野生花卉,有金莲花,芍药、乌头、野罂栗、白屈菜、报春花、玉竹、三七;
2. 东北,以季节性草花、药用花卉、球根为主。
辽宁:君子兰,凌源唐菖蒲、百合种球,大连鲜切花康乃馨、菊花、非洲菊、马蹄莲、唐菖蒲、百合、万寿菊、月季;
吉林:季节性草花、向日葵、长白山人参;
黑龙江:珍贵药用植物有人参、黄芪、刺艽加,季节性的草花,野生花卉。
3. 西北,季节性草花万寿菊、一串红、鸡冠花、孔雀草,野生花卉、药用植物。
陕西:鲜切花、盆花、盆景以及大型的常绿观叶花木;
甘肃:百合、剑兰、郁金香等球根类花卉;
青海:季节性花卉、野生草原花卉;
宁夏:野生花卉、中草药花卉,枸杞子、甘草、贡枣、麻黄、黄花菜、莲藕、向曰葵;
新疆:野生花卉;
4. 西南,花卉种类多,百日草、千日红、大波斯菊、万寿菊、雏菊、向日葵、蛇鞭菊、菊芋、马蹄莲、大丽花、大牵牛、矮牵牛、彩叶草、羽衣甘蓝、驱蚊香草、天竺葵、百合、鸡冠花、藿香蓟、中国兰、虎头兰、大花蕙兰、蝴蝶兰、凤仙花、令箭荷花、晷花、量天尺、芦荟、仙人掌、仙人球、金琥、莲花掌、红掌、勿忘我、仙客来、倒挂金钟、富贵竹
四川:万寿菊、三色堇、一串红、叶牡丹、彩叶草、重瓣非洲凤仙、兰花、富贵竹等各类盆花、草花;西昌市“中国花木之乡;
云南:各种鲜切花,玫瑰、百合、郁金香、康乃馨、满天星、非洲菊、仙客来、兰花、比利时杜鹃、重瓣天竺葵,各种盆花、草花等;
贵州:野生花卉、中草药花卉丰富,孔雀草、花毛茛、叶牡丹;
西藏:野生花卉多,剑兰、虎头兰、天竺葵、黄牡丹、大花绣球、玫瑰、思竹、格桑花、大百合花、卓玛花、杜鹃花;
5. 华中,草花以百日草、千日红、万寿菊、鸡冠花、一串红、三色堇、石竹、矮牵牛、非洲凤仙为主。
湖北:百日草、千日红、万寿菊、鸡冠花、一串红、三色堇、杂交石竹、矮牵牛、非洲凤仙;
湖南:草花、盆花、盆景、木本花卉种类较多;
江西:花木种类较多;
安徽:草花品种有一串红、菊花、三色堇、鸡冠花、彩叶草、叶牡丹等。山地和丘陵地带的野生草花也不少;
6. 华东,瓜叶菊、蒲苞花、报春花、仙客来、球根海棠、新几内亚凤仙、香石竹、非洲菊、勋章菊、大丽花、蝴蝶花、万寿菊、一串红、金鱼草、矮牵牛、四季海棠、三色堇、鸡冠花、羽衣甘蓝、天竺葵、小菊、大丽花、香石竹、美女樱、百日草、非洲凤仙、百合、郁金香、金鱼草、金盏菊、向日葵、千日红、飞燕草、紫罗兰、夕雾草、洋桔梗。
7. 华南,草花、盆花、鲜切花、盆景、观叶植物种类均丰富齐全。
❾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都有那些
区域化产业抄形成了以云南、袭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海南为重点的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江苏、浙江、上海为重点的长江三角州花卉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河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部花卉产区。
❿ 中国各地的花卉生产分布分析
花
卉业一直被看做朝阳产业和新的
经济增长点。伴随着改革开放后
经济的飞速发展,
近三十年来,
一直呈现
出持续、
稳定、
高速的发展态势。尤其是
近几年,
更是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008
年
11
月
14
日
农
业
部
发
布
的
2007
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显示,
2007
年
我国花卉生产总面积为
75
万公顷,
比
2006
年的
72.2
万公顷略有增加;
花卉销
售总额
613.7
亿元,
较
2006
年的
556.2
亿
元增加了
10.3%,
增幅明显。从数据中我
们可以看到中国花卉行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花卉业与世界发达国家,
甚至
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
距。我国素有
“园林之母”
的美称,
是一
个花卉资源大国。虽然这些年我们的花
卉业在稳步发展,
但与此美称相比还有
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国内外巨大的市场
需求也相去甚远。目前在全球花卉业竞
争十分激烈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
的花卉业产业化程度低、
产品质量参差
不齐的现象尤为突出。可以说,
我国的
花卉产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又拥有机会。然而,
花卉业要进一步健
康发展,
真正成为
“三高”
产业,
目前还
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花卉业的发展现状
花卉行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
1.
规模化生产程度低
近些年,
花卉的产销情况一直处于
稳步上升阶段,
但数量上的增加只是发
展的一个方面。和其他行业相比,
花卉
行业的经营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和个体
花农中,
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大多
数的小规模企业和花农只是凭借着多年
的栽培经验进行花卉生产,
同时由于设
施不齐备,
受气候的影响较大,
高投入低
产出的情况较多。分散的小规模生产造
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难以形成
规模效益。
近年来,
花卉种植、
销售的稳步发展
使我们看到了花卉产业光明的未来,
但
花卉产业不单包括这两方面,
花卉行业
中的其它组成部分其实更是大有可为。
企业对于新品种、
盆器、
生产设备、
销售
包装、
养护产品所需的材料、
工具等的开
发,
在企业获利的同时,
可以完善从研
发、
生产、
销售到售后服务一系列的花卉
相关产业的发展,
摆脱我国花卉业发展
对国外的依赖,
促进中国花卉业的整体
提升。
2.
缺乏行业标准
我国还没有启动花卉质量管理体
系,
多数花卉种植者还没有达标的意识,
管理部门没有贯标的措施。在生产中,
缺乏技术规程;
流通中,
对储存、
包装、
运
输等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交易中,
没有
市场准入制度。企业不掌握、
不熟悉质
量等级情况、
检测技术和测试指标,
在对
外贸易时只能听从进口国
(商)
的操纵,
经常遭到无理退货或压级压价,
造成重
大的经济损失。
3.
科技水平较低、
科技力量薄弱
花卉的种植曾经被认为是一个靠天
吃饭的行业,
和其他作物的种植没有区
别。虽然它属于农业范畴,
但要实现利
益最大化,
绝不是一块肥沃的土地、
简陋
的温室和一群有经验的花农就可以实现
的,
这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如
果能够实现流水线生产,
就可以节省人
力物力,
在产量大增的情况下实现标准
化生产。2009
年春天,
国内的八个省市
遭遇了重度干旱,
种植花卉所需的水资
源极度缺乏。如果在生产中应用潮汐式
灌溉或滴灌技术,
就可以使耗水量大大
减少,
这也方便了湿度的调控,
将病虫害
侵袭的危险降到了最低。
“科技兴花”
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由
之路。
世界花卉生产与贸易之间的竞争,
实质上是科技水平与人才的较量。大多
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对新品
种、
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较差。而
在花卉业发达国家,
不仅从业者普遍受
过中等专业教育,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
所占的比例也较高。花卉人才匮乏的问
题直接影响到花卉产业的发展。
另外,
现阶段我国花卉研究转化率
低。新品种、
新技术是花卉产业发展的
基础,
新的科研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生
产力直接影响着花卉产业的发展。一些
新产品、
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多集中于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与实际生产应用
还有一定的距离。缺乏对新产品开发的
投入,
长此以往中国花卉产业就会没有
自己的产品,
没有自己的特色,
成为无根
产业,
更谈不上今后的繁荣发展,
也不符
合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花卉资源的利用方式不佳
我国是世界花卉种质资源宝库之
一,
但每逢节假日装点城市的国产花卉
品种屈指可数,
一串红、
三色堇、
矮牵牛、
万寿菊等几种花卉用遍大江南北,
淡化
了城市的个性。
而一些国外城市如伦敦、
华盛顿、
巴黎、
东京等地,
则分别配置应
用着
1500
3000
种观赏植物。
相比之下,
我国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就逊色了许多。开发量少不仅影响了城
市景观,
更或多或少地挫败了科研工作者
培育新品种的信心。许多珍贵的花卉种
质资源很容易就被外人通过各种方式
“盗
走”
,
成为他人的育种材料,
育出的新品种
再返销回来。玫瑰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
子。玫瑰花由欧洲植物学家在
18
世纪
育种成功。而培育这些品种所用的
15
个原种中,
有
10
个原产中国。由于现代
月季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
如今我国产
销所需的玫瑰切花、
种苗等均须进口,
使
“玫瑰之乡”
的美名拱手让人,
令人遗憾。
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国花卉业区域
布局明显优化。
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广东、
云南、
辽宁、
四川和江苏为主的切花生产
区域;
以江苏、
河南、
浙江、
山东、
湖南为
主的观赏苗木生产区域;
以四川、
广东、
福建、
浙江、
湖南为主的盆景生产区域。
一些我国特有的传统花卉产区和产品,
如洛阳、
菏泽的牡丹,
大理、
金华的茶花,
漳州的水仙花,
鄢陵的蜡梅等,
得到了进
一步巩固和发展。
各地找到自己在花卉产业中的产品
定位固然重要,
但再次审视这些产销情况
排名前列的省市,
我们发现南方城市明显
多于北方,
东部发展明显好于西部,
特色
花卉产区数目屈指可数并且长年没有增
加。国内花卉产业发展主要受气候资源、
地理位置以及能源与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在激烈竞争中,
有的地区花卉业已经成为
支柱产业,
但有的地区发展较慢,
出现了
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但每个
地区都有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乡土植物,
将
其开发为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系列商品,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提高本土花卉
的市场竞争力,
扩大生产规模销往其他地
区,
不仅可以降低管理和维护成本,
还可
以让更多的人通过植物认识一个企业、
甚
至一个城市,
建立又一张
“城市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