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花花语
⑴ 白木香是沉香吗
白木香是沉香。
白木香一般指土沉香。别称:香材、牙香树、女儿香、栈香、沉香。
土沉香是瑞香科,沉香属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暗灰色,小枝圆柱形,叶革质,圆形、椭圆形至长圆形,有时近倒卵形,上面暗绿色或紫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边缘有时被稀疏的柔毛;叶柄被毛。
伞形花序有花,花芳香,黄绿色,萼筒浅钟状,裂片卵形,花瓣鳞片状,着生于花萼筒喉部,花药长圆形,子房卵形,蒴果果梗短,卵球形,种子褐色,花期春夏,果期夏秋。
(1)白木花花语扩展阅读:
沉香多由瑞香科的白木香树产生,树在生长过程中意外受伤,如被虫咬后,其自身会不断分泌出一些物质去修补伤口,这一过程是沉香的结香过程,是沉香形成的开端,接下来,敷在树木伤口上的物质在特殊环境下会滋生微生物以吸收大自然的气息,经过若干年后,真正的沉香就形成了。
鉴别沉香的方法:
1、看。一般沉香呈黑褐色或暗青黄色,并非天生纯黑色,且其被人佩戴越久,呈现的颜色越黑亮。
2、摸。普通沉香周身好似裹有一层油脂,但摸上去的感觉却不油腻,更不会脏手。
3、沉水。真正的沉香放在水中都会下沉,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在市场上有通过人工处理使假沉香沉水的情况,所以不能单凭沉水说明其是真正的沉香。要想购买到真沉香,最好还是到正规商场购买。
⑵ 有关芍药花的资料
芍药花大且美,有芳香,单生枝顶;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一5月。古人评花:牡丹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因为它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
目录
形态特征
繁栽要点
栽培简史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及加工
生物学特性
功效作用
花茶喝法
历史记载
芍药花语
民间传说形态特征
繁栽要点
栽培简史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及加工
生物学特性
功效作用
花茶喝法历史记载芍药花语民间传说展开 芍药花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学名:Paenoia albiflora 英名:Common Peony别名:没骨花、婪尾春、将离、殿春花 科名:芍药科 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茎丛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花色有白、粉、玫瑰等色,少有淡绿色,花形变化多。
编辑本段繁栽要点
繁殖以分株为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间)进行。栽培以入土2厘米适宜。芍药邮票(3张)芍药(9张)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耐寒,北方可露地过冬,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长开花。喜向阳,但稍予庇荫,开花也佳。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洼及盐碱地均不宜栽种。 芍药2
湘云眠芍(10张)芍药国画(9张)不同形状的芍药花照片(20张)
编辑本段栽培简史
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诗经.郑风》(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最早见于晋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种。隋代已有园艺栽培,经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种增芍药花
多,宋代以扬州栽培最盛,元明时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陈子的《花镜》记载了88个品种。1949年后,各地栽培渐多,品种达200余。欧洲的芍药栽培,是从中国引进栽培品种后开始的。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宋代诗人陈师道均谱写过生动的、让人回味的咏芍药诗篇。由于芍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各地园林中普遍栽培,或形成专类的园中园,或用于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又适于作切花。室温18-28℃条件下,水养可维持4天-7天。如含苞待放时切取,置5℃条件下,可保持30天,成为当今普遍应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药。 芍药,一名白木。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编辑本段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早春松土保墒。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死苗。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安徽亳州常用“劈垄亮根”法,即在种植后第2年5月上旬,将芍株周围的土,轻轻拨开,让根部稍稍露出,晾5-7天,再培土拥根,可以提高地温,并杀虫灭菌,达到增产效果,但晾的时间不宜过长。 2.追肥 第2年起每年追肥3次,第1次3月下旬-4月上旬,施淡人粪尿,第2次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500公斤,第3次10-11月间,以圈肥为主,每亩1 500-2 00公斤。第3年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750公斤,腐熟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 000公斤;11月间施厩肥1 500-2 000公斤。第4年收获前追肥2次,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 000公斤,加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除磷肥外,按上述施肥量再施1次。每次施肥,宜于植株两侧开穴施下。 3.排灌 芍药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透1次水。多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 4.摘蕾 为了使养分集中供根部生长,每年春季现蕾时及时将花蕾摘除。
编辑本段病虫害防治
1.病害 叶斑病:常发生在夏季,主要危害叶片。病株叶片早落,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发现病叶,及时剪除,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 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锈病:危害叶片,5月上旬发生,7-8月严重。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芍药花
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分,开花后发生。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使叶片枯死脱落,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雨后及时清沟排水,田间通风透光;选无病芍芽作种,并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后下种;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1次,连续3-4次。 软腐病:病原菌从种芽切口处侵入,是种芽贮藏期间和芍药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病害。防治方法:种芽贮放要选通风处,使切口干燥,贮放场所先铲除表土及熟土后,用1%福尔马林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2.虫害 蛴螬和小地老虎,按常规方法防治。
编辑本段采收及加工
1.采收 白芍于栽种后3-4年采收。采收季节,浙江于6月下旬-7月上旬,安徽、四川等地于8月间,山东于9月间。过迟根内淀粉转化,干燥后质不坚实,质地轻泡。选择晴天,割去茎叶,挖出全根。除留芽头作种外,切下芍根,加工药用。一般亩产鲜根700-800公斤。 芍药花
2.加工 将芍根按大、小分开,在沸水中烫泡5-15分钟,烫时勤翻动,待芍根表皮发白,无生心,有香气时,迅速捞起放入冷水里浸泡,随即取出刮去外皮,切齐两端,依粗细分别晒干。也可先刮去外皮后煮,晒干。晒芍是加工的重要环节,如果晒得太猛,则外干内湿表层干裂,易发霉变质,一般早上出晒,中午阴干3小时,下午3点后再出晒,晚上收进堆起并用麻袋或草席覆盖,使芍根内部潮气渗出,次日再出晒,如此反复,直至内外干透为止。芍药煮后,如遇雨不能及时出晒可用硫磺熏(每100公斤芍药,1公斤硫磺)薰后,摊放于通风处,切忌堆置,否则,芍根表面变质发粘。如遇久雨,每天可用火烘1-2小时。如发现芍根表面起滑发霉,应迅速置于清水中洗刷干净,用文火烤干,到有太阳时再晒。
编辑本段生物学特性
芍药花
芍药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温14.5℃,7月均温27.8℃,极端最高温42.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芍药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这时是芍药甙含量最高时期。 芍药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种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
编辑本段功效作用
芍药花照片集锦(18张)药被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好。芍药的根仍称为“芍药”,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医药著作《本经》里,已有芍药的名称记载。南北朝杰出的医学家陶弘景开始把它分为白芍、赤芍两种。它们不同之处在于: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白芍为栽培品,经刮皮、水煮、切片、晒干而成,功效长于补血养阴。其中尤以浙江出产的芍药,品质最佳,称为“杭白芍”。 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在妇产科临床上,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肾并补。于血气亏虚之症,可少女发育偏迟,月经推迟,经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汤”,取芍、地为主药。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白芍配当归——补血和营,兼以安胎。临床对于血气不足,气血失调,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养血补血,和血敛肝,使营血充盈。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满意效果。 芍药花
芍药配川芎——守中有动,血畅气化。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盛者,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白芍味酸,号为敛肝之液,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二药均微炒),对气机不调,月经先后不均,来潮不畅者,能鼓舞气化,调整月事。如经期量多,则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药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遥散”这一古方。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 “逍遥散”以白芍养血以涵其肝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胜。临床上,我们还常以此二药配香附、八月扎、郁金、乌拉草、桔叶等用于经前乳胀、乳房小叶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应手。 此外,临床妇科还用赤芍配制大黄及清热破行之品,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术治疗肝、脾二脏失职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芍药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可以说,妇女一生的用药常见芍药,芍药真不愧为女科之花,妇女之良友。 性味归经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肋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编辑本段花茶喝法
芍药花的作用及功效: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泄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可以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黄褐斑、暗疮。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抑制脸上的暗疮,延缓皮肤衰老。养血柔肝,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功能。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 芍药花
注意事项: 芍药花的注意事项: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适宜搭配: 芍药花适合单泡,适宜搭配绿茶。 泡法喝法: 芍药花的泡法及喝法:一茶匙干燥的花瓣,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花言茶语: 芍药花象征惜别 害羞 忸怩。
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芍药栽培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盛产芍药的地区常随朝代的变更而变迁,隋唐后是扬州,极盛于宋。刘颁《勺药谱·序》说:“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即扬州)芍药,为相牟埒”。《本草》载:“芍药……处处有之,扬州为上”。周文华《汝南圃史》称述“扬州之芍药冠天下”。陈淏子《花镜》中也认为“芍药推广陵者为天下最”。 宋朝以来有关勺约的著作中都十分推崇扬州芍药,但是就在宋代,种植芍药之盛也不限于扬州。刘颁《芍药谱·序》里写道:“自广陵南至姑苏,北入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 到了明朝,芍药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毫州,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析津日记》记载:“芍药之盛,旧数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可见当时种植之盛。 [1]
编辑本段芍药花语
芍药花 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芍药花
芍药花
编辑本段民间传说
沉香亭,是唐明皇欢宴群臣,与杨氏姐妹纵情游乐的地方。不仅亭榭轩昂,而且终年花草树木非凡。圣上也常常诏命各地园丁到御花园种植,有成者赏,无功者罚。各地养花能手无不终日惴惴。 有个老者名叫宋单父,专养芍药,能将扬州芍药移植北方,色泽更鲜,花朵更大。宋单父也被召入宫中,在沉香亭畔种植芍药,有命须使牡丹开过芍药继之。白天有帝王嫔妃达官贵人游玩,老翁必须回避,只在三更之后才能耘植养护。宋单父准备夜辛劳,有明月星辰冷露寒霜作证。可是偏这一年阴阳不和,暖气不动,到了开花季节偏不见蓓蕾萌发,圣上就要加罪了。 芍药仙子们心田是极善良的,况且又夜夜得到宋单父的灌溉之恩,是一定要报答的,阳气不动而要呈芳艳必须要打破常规,于是众花仙议定,大家合力在天内各开放一株一茎,众力合一定能胜天。于是,在次日清晨芍药忽然天放,每一枝头开放两朵,姿态各异,在朝露煦风中皆呈深红色,宫内喧然,明皇、贵妃,文武官员,皆来观赏。正在赞叹不已时,天已正午,芍药突然变得深碧色,如同碧玉般,众人大奇,观者愈多。待到暮色降临,一片片芍药花瓣皆呈深黄色。明月升起了,月光之下,花儿又变成粉白色。随着色泽的变化,香气也各异。时而幽香,时而浓郁,众人如醉如痴。众芍药仙子在一日之内呈芳,自然把沉香亭畔装点得胜过瑶池。众嫔妃在芍药仙子映衬下黯然失色,自然不爽。圣上见此情此景便又嗔怪起来,说定是花妖作怪,有意将芍药刈除并降罪宋单父。芍药花
众芍药仙子深感不平,不生蓓蕾有罪,各色呈芳更有罪,真是人间帝王的淫威胜过天上玉帝。为救宋单父,芍药仙子也顾不得理论功过是非了。这一夜唐明皇与杨贵妃,醉卧华清宫。芍药仙子便连夜赴骊山开放。次日清晨皇与贵妃宿酒初醒,更是惊异不止,便携手并肩同赏芍药。唐明皇本是风流天子,杨贵妃正是专宠得意之时。明皇便亲折一枝芍药送到贵妃面前,贵妃含笑嗅其香,观其艳。唐明皇见爱妃如此怡悦,便说:“不只是萱草能使人忘忧,芍药的花香色艳更能醒酒。”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自从唐明皇一句话以后,用芍药花香来醒酒的风气便风靡一时,朝野上下,凡有宴饮必定将各色芍药折下,入在海盘之内,摆在餐桌中心。 为君王、嫔妃、达官贵人们一笑,芍药便沦到了劫难之中。 人们终日沉浸在传杯把盏、灯红酒绿的欢乐中,却忘了种花的宋单父,这位给人间带来万紫千红辛勤耕耘的老者,只是免于一死,便是最高的奖赏了。 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必定是有因果的。马嵬坡上的芍药、百花、百草,只是冷眼看着那帝王夫妇的生离死别了。
⑶ 什么是沉香白木
白木沉香树
图片
白木香属常绿乔木,幼枝有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黄绿色,芳香,花萼浅钟状,裂片5,两面均有短柔毛;花瓣10,鳞片状,有毛;雄蕊10,一轮;雌蕊子房上位,2室。蒴果木质,倒卵形,长2.5--3 厘米;种子基部有长约2 厘米的尾状附属物。花期3--4月份,果期5--6月份。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分布于福建、广东省、海南、广西省。
沉香为香料之王,《本草纲目》载有沉香可治风水毒肿,疗霍乱,清人神,补五脏,暖腰膝等功效。沉香能提神醒脑、开窍生慧。
古人对沉香使用价值的认识,起初就是作为药品应用于治病。
以中医的学说,沉香之香能开窍,有疏通经络之功效,对治疗脊椎或许有些许疗效。用来做枕头,其香醒脑提神安能入睡乎。
⑷ 白木沉香与沉香的区别有哪些
香味是沉香最独特的地方,是任何香料无法复制的。沉香树本身没有香味,所以白木沉香也是没有香味的。而沉香的香味众多,有六国五味之称,不同产区的沉香香味也有所不同,清甜、奶香、花香、甜中富有凉意等,香味都是淡淡的、一阵阵的,闻过之后非常舒服。沉香相关知识和资料太多了,还不如去买几本沉香知识的书籍。建议一本《破解沉香投资收藏谜中谜》,才系统的了解沉香知识,而且很多网上的资料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
⑸ 地栽白木香为什么不开花
地栽白木香不开花,有多种原因可以参考,一是树龄不够,一般会两至三年开花,而是光照不足,再有可能养分不足。
⑹ “白木”是什么树
印尼白木又称:东南亚白木,拉敏木,学名G.bancanus,棱柱木科,别名,马来西亚、印尼贸易合同称拉明,主要产地: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巴新。其木材珍贵,是生长在东南亚的热带硬木树,目前濒临灭绝,公约要求各国出口这类植物时出示许可证,这使各国管理这两种物种资源的能力增强。
⑺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花学名
大花白木香(学名:Rosa fortune's),为蔷薇科蔷薇属下的一个植物杂交种。
大花白木香为蔷薇科攀援灌木,有稀疏皮刺;小叶片3,卵状披针形,托叶早落,叶互生,小叶边缘有锯齿,枝条柔软。花单生于枝头,白色重瓣,花盛开后下垂,有浓香。一季开花,花期3到5月,寿命极长。
⑻ 白木沉香是什么树种
它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或沉香属等树木的干燥木质部分,是一种木材、油脂混合的物体,它既是木头又是树脂。世界上能够产出沉香和沉香木的树种叫做瑞香科沉香树,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中文名称为瑞香科沉香属。沉香能够形成,还需依靠沉香树,形成原因是由于本种树干损伤后被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作用下,使木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形成香脂,经多年累积而得。想要真正的了解沉香,仅仅从一段话、一篇文章学习了解是不够的。建议题主还是买本沉香入门书,系统学习一下。推荐破解沉香投资收藏谜中谜。
⑼ 春天有什么花开放都是什么颜色的
1、油菜花(黄色)
芸苔(Brassica campestrisL.)是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俗称油菜花,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叶柄宽,长2-6厘米,基部抱茎,总状花序在花期成伞房状,以后伸长。
花鲜黄色,直径7-10毫米;萼片长圆形,长3-5毫米,直立开展,顶端圆形,边缘透明,稍有毛。
2、白玉兰(白色)
园林观赏植物,玉兰原产中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玉兰另有药用价值。
已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类别。白玉兰也是春季时开花,由于洁白如玉、晶莹皎洁,开放时朵朵向上,溢满清香。
3、金盏菊(黄色系)
金盏花(Calenla officinalisL.),为菊科两年生草本,全株被毛。叶互生,长圆形。花黄色或橙黄色,花期4~9月,果期6~10月。喜生长于温和、凉爽的气候,怕热、耐寒。原产于南欧、地中海沿岸一带。
金盏菊植株矮生且密集,但花鲜艳夺目,有淡黄、橙红、黄等黄色系颜色,属于早春园林中常见的草本花卉,适用于中心广场、花坛等场所。
4、风信子(多种颜色)
风信子是多年草本生球根类植物,鳞茎球形或扁球形,有膜质外皮,外被皮膜呈紫蓝色或白色等,皮膜颜色与花色成正相关。未开花时形如大蒜。叶4-9枚,狭披针形,肉质,基生,肥厚,带状披针形,具浅纵沟,绿色有光。
自然花期是在3-4月份,根据花色可大致分为:蓝色、粉红色、白色、鹅黄、紫色、黄色、绯红色、红色等八大品系。
风信子的花语是:胜利、竞技、喜悦、爱意、幸福、浓情、倾慕等等,是一种可以带给人幸福的花卉,非常美丽的花种。
5、鸢尾花(紫黄白等)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块茎或匍匐状根茎;叶剑形,嵌叠状;花美丽,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花瓣状,有一长或短的管,外弯,花柱分枝扩大,花瓣状而有颜色,外展而覆盖着雄蕊;子房下位,胚珠多数,果为蒴果。
鸢尾花花序生于分枝的顶端或仅在花茎顶端生1朵花;花及花序基部着生数枚苞片,膜质或草质;花较大,蓝紫色、紫色、红紫色、黄色、白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芸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白玉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盏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风信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鸢尾花
⑽ 沉香白木的价值
白木香属常绿乔木,幼枝有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黄绿色,芳香,花萼浅钟状,裂片5,两面均有短柔毛;花瓣10,鳞片状,有毛;雄蕊10,一轮;雌蕊子房上位,2室。蒴果木质,倒卵形,长2.5--3 厘米;种子基部有长约2 厘米的尾状附属物。花期3--4月份,果期5--6月份。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分布于福建、广东省、海南、广西省。
沉香为香料之王,《本草纲目》载有沉香可治风水毒肿,疗霍乱,清人神,补五脏,暖腰膝等功效。沉香能提神醒脑、开窍生慧。古人对沉香使用价值的认识,起初就是作为药品应用于治病。以中医的学说,沉香之香能开窍,有疏通经络之功效,对治疗脊椎或许有些许疗效。用来做枕头,其香醒脑提神安能入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