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葡萄藤插花

葡萄藤插花

发布时间: 2022-04-13 16:44:00

Ⅰ 为什么葡萄园里会在每列葡萄藤前栽种一枝月季花

因为月季花生长中排出的废料恰好能促进葡萄的成长。

Ⅱ 日本花道常用花以及流派

日本花道常用花:樱花、蔷薇、百合梅花兰花、桃花、杜鹃花牡丹花、荷花等。花道中使用的材料也包括树枝、葡萄藤、树叶、草、浆果、水果、种子和花,当然也包括干枯的植物。 日本室町时期的挂花、吊花瓶插花法以及使用日常生活用具插花的技法在立花师傅中风行一时。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元禄时代又推出了一种新的插花法“投入花”。“投入花”是一种花道流派。提倡尽量保存花的自然样式。随着花道艺术的兴起,茶室内也讲究用鲜花装饰。多装饰茶室服务的投入花强调花枝弯折,向外伸展的插花格式。由于投入花较立花省工、省钱,所以很快在中、下层町民中间普及开来,并很快从茶道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体。
日本明和、安永年间以投入花为基础,相继涌现不少插花流派。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一种流仪花。根据它的流仪和理论,起名为生花(把带枝的花艺术地插在瓶里或盘里的一种插花艺术),亦称正花、活花。生花技术讲究保持草木的自然姿态,强调体、用、留、真、副、体的调和,体现了儒教道德求天、地、人三材调和的思想。由于以上原因,插花时花形整体必须呈^形即三角形。加之生花流仪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最正统的流派。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当年六角堂内的许多僧人都擅长专庆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别是战后建立了池坊学园。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养花道人材。与此同时,也开展对花道理论、技艺的研究。
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户初期由未生斋一莆(1761-1824)创立的另一个花道流派。今天,未生流派已发展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于花道知识的普及工作。如今未生流派内又相继出现了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嵯峨未生派、未生派中山文莆会、真养未生派、平安未生派、本能寺未生派、未生箢、大坂未生派、未生方云派、都未生派、洛阳未生派等等。未生派将儒家的天地人合作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统一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发挥。其作品的特点是明快、简洁。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云心自幼随父学习池坊的插花技术。后来云心发现池坊派插花术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术。接受自然影响的小原插花术以新颖的花型,为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小原插花术的诞生是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学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试一直受到正统派的指责。云心不同于其他流派逐个收弟子学艺,而是招收弟子在自己家进行集体教授。这种教学法在当时可谓划时代的创举。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义插花术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爱。
由使节河原苍风(1900- )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样。使节河原苍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传统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处理素材的新理论。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组织造形,将西方的艺术观点糅合于插花艺术之中。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辅助材料。今天尽管日本人对草月流派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实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Ⅲ 古代传统葡萄藤图案的寓意是什么

一串串果色艳丽的葡萄,画面唯美,给人一种五谷大获丰收的感觉,蕴含着人们对多子多福、年丰岁稔、青春永驻的期盼,可用来祝福世代绵延、多子多福、家道昌盛等,这便是一种对心灵的慰藉!试问:谁又不渴望“多子、多孙、多福、多寿”呢?

王建辉葡萄《硕果累累》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上,长长的、蔓延的葡萄藤往往寓意飞黄腾达、连绵不绝、久盛不衰、兴旺发达;成串的葡萄往往寓意丰衣足食、美满富足、硕果累累、多子多福等,正好贴近了人们祈盼子孙绵长、家庭兴旺的愿望,所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家居装饰题材!

Ⅳ 葡萄藤怎么让它生根。。

压条法是使大树上某部分枝条生根后离开母株的繁殖方法。
(一)水平压条可利用1-2年生多余的枝条,也可用当年生的新梢或副梢进行压条育苗。用1年生成熟枝条压条育苗,在头一年冬剪时,留下母株基部附近的萌蘖枝,翌春萌芽前进行压条。首先在准备压条的植株附近挖一深10一15厘米的沟,沟底施肥、深翻,使土壤疏松。然后将留用压条的枝条下部刻伤处理后,水平压在沟底,并用木权或铁钩固定后,盖上4-5厘米厚的土,土壤要踩实,保持湿润,以利发芽生根。当压条上芽眼萌发,新梢长到高15、20厘米时,基部要少量培土。当新梢高达40厘米以上基部半木质化时再次培土,将沟填平,促进生根。
用当年新梢压条称为绿枝压条。可选用植株基部生长出的萌蘖枝压条,使其副梢直立生长,下部节上生长新根,秋季副梢成熟后断成独立植株,即成压条苗木。具体做法:选好母株的萌蘖枝,长到1米左右长时摘心,并拉平促使副梢萌发和生长;当副梢长到20厘米时,在地面挖一深10一15厘米的沟,将拉平的萌蘖枝放在沟里,使副梢直立向上,然后填土压实即可。这时雨多气温高,副梢长到40厘米左右时,将沟填平,并对副梢之间下部的压条进行刻伤处理,促进副梢基部加速生根。
(二)波状压条与1年生成熟根蘖枝条压条方法相似,只是将压条在沟内上下弯曲呈波状,在向下弯曲处用木权或铁钩固定压入沟底踩实,以利生根。向上弯曲处有饱满的芽,萌发出新梢成苗。但在压条前要采用刻伤处理,以促进生根。
(三)空中压条 在春季末萌芽前,将1-2年生枝在权枝基部用塑料袋装土套枝,也可用租竹简、小花盆等,里边装好营养土,将枝套入、固定、浇水即可生根。一般在7-8月份后于花盆的下部,对套枝基部逐渐割断,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植株。空中压条也可用半木质化的新梢,方法与成熟枝压条相似。对压条长出的新梢,同扦插苗管理一样,主要是注意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根和新梢生长。

Ⅳ 怎么在葡萄架上开出百合花呢

早上起来,今天又是个好天气,走路上班吧。微凉的晨风拌着阵阵秋的味道,从耳畔拂过,让人感觉从头到脚的舒适。看来真的是入秋了。

感觉路上似乎比平时还要热闹些。可能是因为学校里开学了吧,多了很多学生模样的,成群结队,三三两两,煞是羡慕。只是当时自己也是学生时怎么就没有感觉到那份羡慕。学生时代的生活,是一个人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单纯,又有些冲动,懵懂的青春,对未来的憧景……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让人怀念的。

昨天下班回家后,闲着没事做,到街上随便逛了逛。可能那时还是有些早,来来往往的车流人群,一点都不舒服。经常经过的花店,却从来没有留意过里面都有些什么花,有些什么人。以前在学校里有段时间突然很想学插花,于是就去图书管里找书本看,跟同学逛街,有时候也会特别留意那些花店,总爱看看有些什么新鲜的花样。再后来,可能也只是因为一时的兴趣,渐渐地也便忘了。前些天又特别想买水培的植物来养,一直都没有发现好看的。今天看到这花店,想着反正也没事,就走进去看了看。店面不是很大,摆设也一般,有很多的百合,很漂亮。没记错的话,百合的花语应该是纯洁,高贵,祝福吧,也有百年好合之意,也就 多用作婚礼上。虽然不是属于非常名贵的花卉,给人的感觉 却是高雅,清新脱俗。记得以前也看过,关于百合其实还有很多传说。或者说也不是只是百合,每一种花都有它的美丽故事。

店里的主人倒很是热情,但我只想随便看看。看到喜欢的说不准我也买了。家里的花瓶空着好久了,呵呵。朵朵各种形态的百合,发出淡淡的清香,只是这香,不知道是否是因百合花开而散发的。比起这些没有了根茎的,我倒更喜欢山上的风中百合。只有摇曳的声响才能让它的芬芳传递,只有风动的形态,才能体现它的美丽和婀娜多姿。这温室里的百合,恐怕缺少了几分风的韵动,缺少了几分生命的生动。

说到百合,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金粉世家。清秋和七少爷的爱情是用百合铺成的。有句对白,清秋问七少爷:“我的爱情像百合花平淡而幸福,而你的爱情是热烈的向日葵,你认为冬天的葡萄架上能开出朵朵百合花么?”第二天清晨开满百合的葡萄架给了一个完美的回答。故事结局似乎还是有些悲伤的。但百合花般的爱情不知道让多少女孩子心动过?

转过身,百合对面,竟然就放着好些水培水草,这可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平时怎么就没有发现呢。心中暗暗欢喜,也有些许的悔意----早该来这里了。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店主竟然也不厌其烦的给我一一介绍。还教会了一些养植小方法。有大盆的,也有些小的水草。最后挑了一株绿箩,还有一株开运竹。后来问了才知道开运竹一般不会长得太大,或者长出新的枝节,有些小失望。因为我希望会有新的生命产生,那就每天都会有所期待了。绿箩是因为比较容易养活。喜欢看着透明的玻璃杯里,清澈的水中长着有生命的绿色。绿色,我觉得应该代表了生命力,也代表了平静,这是我的感受。希望杯中之绿能生生不息。

Ⅵ 葡萄藤怎么插栽

葡萄藤扦插插栽:
以扦插为主,也可压条或嫁接等。扦插,于冬季修剪时选用芽眼饱满的1年生枝条,经过沙藏,于翌年3月剪成具有2~3个芽的枝段进行露地扦插,5~6月间发根。当芽长到10厘米时留一壮芽,并立支柱,施以追肥,如侧枝发生即行摘心。入冬主蔓长1米以上者摘心,翌年早春定植。嫁接,多选用抗性强的品种作砧木,用扦插繁殖,经过1年培养后,于第二年春季枝接。压条,系将母株上的枝条埋于浅土中,可在3~6月间进行。移栽以春、秋两季为宜。栽培容易,主要是注意施肥、通风和透光。不同品种应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作观赏用的,应利用修剪、摘心来调整枝蔓分布。要加强土壤管理,不可水分失调,以免发生黄化落叶症、缩果症等生理病害。

Ⅶ 葡萄藤上怎么会开出百合花

俩个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人是有走到一起的可能,看过《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吗,这本书写的就是因为两个不同境遇人,对对方的生活产生好奇进行走到一起的。但是正如你所说,现实是那么的脆弱,因为俩人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文化中长大,要在一起生活就要克服很多问题,要对对方有所包容,才能长久的走下去。最后只有一句话:幸福需要自己争取,看到希望的果实一定要伸手摘,就算摘不到,努力过了,也没有遗憾

Ⅷ 日本花道文化习俗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因此,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最后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雅、返朴归真的氛围。另外插花的优劣还取决于插花的形态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如蔷薇花象征美丽与纯洁,百合花代表圣洁与纯真。梅花象征高洁与坚毅,兰花高雅,被誉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华贵,杜鹃花婀娜多姿,桃花妩媚芬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尚品德。而热爱大自然的日本人最爱的还是樱花,因为这是大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编辑本段花道内涵
“生花”(Ikebana)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日本花道艺术”,但是花道中使用的材料却包括树枝、葡萄藤、树叶、草、浆果、水果、种子和花,当然也包括干枯的植物。事实上,任何自然的物质都可能被使用。当代花道之中,甚至玻璃、金属和塑料都被人们使用。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花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象征语言和装饰概念;在花道中使用自然的、生命短暂的花卉和枝干使得时间维度成为创造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花道的实践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排列和布置的风格、容器的大小、形状、质地、容量和颜色、展示的地点和场合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500年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不同形式的花道艺术,从家庭里不起眼的点缀,直到浩大的景观和足以占据整个展览大厅的创新的雕刻作品。当代日本花道,一方面表现形式多样;另一方面人们还在继续研究,使用传统的形式。另外,花道被当作针对四季的变迁、时间和变化进行冥思的一种形式。花道的宗教根源和它与生老病死的自然周期的紧密关联,使得花道具备了深刻的精神内涵。编辑本段花道历史
来源
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变化明显,为花草生长提供了优惠的条件。春、夏、秋、冬都有大量应季的鲜花开放,为美丽的大自然增辉。对于日本人来说,在用鲜花装饰室内的习惯养成之前,他们就已同鲜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日本人的祖先对充满生命力的花儿抱有一种恐惧感。似乎花儿是神灵的再现。对花儿的这种认识至今仍反映在日本的祭祀仪式当中。如日本大神神社的镇花祭、京都今宫神社的安息祭就属于这一类。人们相信樱花是神的意志的表现,所以创造了诸如上面提到的民间祭祀。 人类本身具备美的意识,花儿的娇美,使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审美的一面。利用花儿的美丽装饰环境。花儿成为欣赏的对象。 佛教经典中有不少关于供花的记述。供花包括撒花、花蔓、玷花。撒花是印度人迎送 客人时的礼俗。花蔓用于头发装饰及脖颈装饰。传说释迦牟尼就是玷莲花传授佛教真谛的,可见佛教与花儿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已经十分密切了。供花成为建立功德的表现。衣械(将花卉插在宝瓶内)、宝瓶花(只插莲花等花枝)等插花法同佛教一道、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最初只是在寺院内流传。随着净土信仰的出现,供花的习俗也传入民间。可同时体现过去(结果实)、现在(开花)、未来(蓓蕾)的莲花成为供花的主要材料。鲜花除了作为神圣的供花以外,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欣赏之物。 日本室町时代至战国时代,以装饰壁画、书院、搁板为主的鲜花称为“挂花”。这些鲜花均摆放在日本人认为十分神圣的地方。一瓶鲜花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再现了大自然的风情,因此,阴阳和季节的感觉十分重要。日本天应年间,专应(人名)将插花的构想具体化。专应的后代专荣在整理茶花构成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真、副、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即“七种工具插花法”。日本天正年间至元和年间一直很有名气的第一代专好及宽永年间十分活跃的第二代专好又使插花枝艺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法更加复杂。在七种工具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扣、侗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第二代专好强调立花的基础为“真”。以“副”和“请”求对称。以“流枝”和“扣”求均衡。以“见越”和“前置”求远近。由于插花技艺的进步,使插出的鲜花比真花的姿态更富有变化,出于自然美又超出自然美。专好父子的插花技法经后人整理、发展,正式称“立花”。
发展
日本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古老的农业生活方式为日本花道的发展提供了背景舞台。在六世纪时,自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中就有向佛像和死去亡灵供花的风俗,它对日本花道的发展起到了尤其重要的作用。供花由三支花干以一种简单,对称的方式排列。但是,到了十七世纪早期,池坊宗的佛教弟子创造了一种复杂的供花造型“立花”。“立花”的字面意思为“站立的花”, 这种细腻的艺术形式往往需要高超的技术技巧,并在高高的铜花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代表着“天”或是“真理” 的主干通常先是非对称的伸向左或右方,然后弯曲着回到中心对称轴上;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和装饰功能的其他大量的枝干则从中心(整个花束的虚拟球心)伸出。作为一个整体,立花作品的整体造型即为整个宇宙的缩影。立花的重要特征 - 非对称性、象征性和空间深度 - 对于以后日本花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花”(chabana)则与“立花” 截然不同,它起源于十六世纪茶道(chanoyu)的一部分。“茶花”只需要一个小的花器和一、二朵花或花枝。在“茶花”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种新的自发的造型即投入花(nageire)。投入花 常常将少量的花材,随意的投入深深的花器中,利用巧妙的技术展示出一种朴素、诗意化的自然美。 “立花”和“投入花”对花道在其后的发展做了有些相反的限定:“立花”强调精细的技术方法、宏大的规模、象征主义和固定的风格; “投入花”的特点则是自发性、简单性、暗示性以及对材料的自然特性的尊重。这两种迥然不同的造型之间的矛盾将导致日本花道艺术中更多的革新。 在江户时代(1600-1868年),日本国泰民安,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曾经仅仅限于佛教弟子、贵族和王族成员的日本花道艺术,逐渐地在日本武士阶层、富裕的商人和包括妇女在内的其他人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这一时期,“立花”越来越显得呆板和公式化,而一种被称为seika或shoka(“生花”, 都用同样的汉字书写)的更为简单的造型出现了,并迅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虽然还是有点正式,但是已经在不对称的三角形的基础上,使用了三枝结构。 尽管许多新的流派创造了形态各异的造型,但是,其中传统的三枝干结构形式,逐渐被认为分别代表了“天(ten)”、“地(chi)”、“人(jin)”。 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渐渐成为所有花道教学中的基础,甚至在众多的现代花道流派中也是这样。 这一时期花道的另一重大发展,是一种新的排列方法,即“文人花”的出现(bunjin-bana), 这种样式的花道主要为了表现当时中国学者和画家的情调。 它对从“茶花”中发展出来的“投入花”造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文人花道传递的是个人的情感,这种排列方法不可避免的具有非正统性、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与茶室的严谨性和“立花”或“生花”的正规性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供花起源于中国,这就为日本花道增加了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文学韵味。
现代花道

花道比赛
明治时代初期(1868-1912年),日本面向西方敞开了国门。这种门户开放给日本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花道艺术方面,由小原流的创立者小原云心创造的花道造型“盛花”(moribana,字面意思是堆积花)给这门艺术带来了彻底的革命。在以前的所有传统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从花器的同一点伸出,而小原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支撑物,因而可以在“水盘”(suiban,一种阔而浅的花器)的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排列剪枝。这种方法使得与传统造型不相容的其他新的材料得以使用,同样也促成了景观造型(shakei)的出现。景观造型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而不是象征的手法描述了自然美。此段时期,另一位采用了“盛花”造型的重要的改革者是阿立曙(1887-1969年),他将他的造型描述为仅仅具有 “装饰性”。 伴随着许多现代化流派的出现,花道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草月流的创立者勒使河原苍风(1900-1979年),提倡花道作为一门现代艺术应该鼓励自由、创新的表达方式。战后期间,许多先锋派作品(前卫生花)吸收了抽象雕刻和超现实主义方法,扩大了作品的规模和使用材料的范围,这就大大加强了花道的表现力。另外,传统流派,例如:池坊流在保持自己经典造型以及对“立花”和“生花”做了现代改进的基础上,在课程安排上增加了更多新的花道手段,包括“盛花”等。日本当代的花道舞台由三个著名的流派所占有:池坊流、 小原流和草月流,每一派都拥有超过百万的弟子。除了这三个流派,日本还有成千个大大小小的花道流派。其中较大的流派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分会和学习团体。1956年, 代表各花道、各流派的利益的组织-花道国际-在日本东京成立,这一组织的成立促进了花道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在日本,花道艺术已经成为许多不属于任何特定流派的普通人士,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种花道造型装点着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和节日中,人们则采用某些特殊的材料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在新年,代表永恒的长青松,尤其受到插花者的欢迎,并且通常和竹子搭配使用,表达了人们青春常驻的美好祝愿;杏花则适合送与受尊敬的老人;三月三日,为日本传统的偶人节(“雏祭” ),也被称为女孩节,人们常把桃花和传统的木偶搭配在一起展示,表示内心的祝愿;在儿童节(五月五日)的花道造型中,多用蝴蝶花代表男性力量;七月七日,星星节的造型“棚机”是用竹子作为装饰的一部分;九月,人们集会赏月(“月” )时,用南美洲草来做花道造型,代表了萧瑟的秋天。
艺术形式

立花
(たちばな)是书院壁龛的装饰花,它起源于佛教的供花。供花由三枝花干以一种简单 、对称的方式排列。但是,到了室町时代,池坊宗的佛教弟子创造了一种复杂的供花造型——立花。立花的字面意思为“站立的花”,它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之所以称为立花,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态。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这种的细腻的艺术形式往往需要高超的技术技巧,并在高高的铜花瓶中得到充分展示。代表着“天”或是“真理”的主干通常先是非对称的伸向左方或右方,然后弯曲着回到中心对称轴上,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和装饰功能的其他大量的枝干则从中心(整个花束的虚拟球心)伸出。作为一个整体,立花作品德整体造型即为整个宇宙的缩影。所以,立花的重要特征是非对称性、象征性和空间的深度性。它强调精细的技术方法、宏大的规模、象征主义和固定的风格。立花是花道的核心,它对于以后日本花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花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1600~1868年),整个日本国泰民安,经济稳步发展。曾经仅仅限于佛教弟子、贵族和王室成员中流传的日本花道艺术,逐渐地在日本武士、富裕的商人和包括妇女在内的其他人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这一时期,立花越来越显得呆板和公式化。这时,一种被称为“生花”的造型开始出现,并且迅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所谓生花,就是使鲜花保持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方法。生花使用的全部是鲜花。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生花与盛花、投入花不同之处在于生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伸展开来的生命力。品格高尚,绚丽、端正是生花的特征。
投入花
投入花是一种自发的造型。这种插花法常常将少量的花材随意地投入深深的花器中,利用巧妙的技术展示一种朴素、诗意化的自然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吊在壁龛上、挂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龛下面。投入花的特点是强调自发性、简单性、暗示性以及对材料的自然特性的尊重。
盛花
盛花是将花材用一个针状的架子(剑山)排列在一个浅盆中,粗壮的枝干要呈对角线斜着剪下,使枝干的末端纵向分裂,这样便可很容易地插入到针状支撑物中。而花和其他比较柔软的材料最好是水平剪下,然后将它们垂直插入针状物中,再向前或后弯曲成所需要的角度。盛花是由小原流派的创立者小原云心创造的花道造型,字面意思是堆积花。盛花给花道带来了彻底的革命。在以前的所有传统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从花器的同一点伸出,而小原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支撑物,因而可以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排列剪枝。这种方法使得与传统造型不相容的其他新的材料得以使用,同样也促成了景观造型的出现。景观造型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而不是象征的手法描述自然美。明治末期,由于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的增加,才出现这种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插花法。可以说盛花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编辑本段方法技巧
选择合适的花材
插花中使用的植物必须有足够的水分才能维持尽可能长时间的新鲜。要保持植物的新鲜需要采用多种技巧。这些技术包括:对花茎根部进行挤、煮、烧等处理,或是使用各种化学试
花材
剂。但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水中剪掉花茎的根部(“水切”mizugiri),然后立即使用。为了恢复已枯萎的花朵和叶子的活力,可以在水中将它们剪切下,在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 当代的花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盛花”(moribana)和“投入花”(nageire)。 “盛花”是将花材用一个针状的架子(“剑山”kenzan)排列在一个浅盆中;“投入花”则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将花材排列在深瓶。 使用剑山时,粗壮的枝要呈对角线斜着剪下,使枝的末端纵向分裂,这样便可以很容易的插入到针状支撑物中。 而花和其他比较柔软的材料最好是水平剪下,然后将它们垂直插入针状物中,再向前或后弯曲成所需要的角度。对于比剑山上面的针还要细的花材,如草,常在材料的末端缚上同种或不同的其他材料以增大根部的半径。 为了将花材排列于高瓶中,针对许多种材料都需要采用弯曲(折留oridome)的办法。 茎干靠瓶口,弯曲部分置于花瓶当中、贴靠瓶的内壁,根部则或许伸到瓶底。粗枝干的花材多采用自我支撑的方法(kiridome):将花枝根部斜着剪下,直接插入花瓶中紧贴瓶子内壁。横插的方法(横割留voko-waridome)则是将花枝的根部水平剪开,将支撑物呈直角插入。横插植物应该稳稳当当地紧紧贴容器内壁。 为了使用竖式的支撑物(立割留tate-waridome),要使茎干的根部纵向裂开,以确保支撑物可以牢固的支撑住茎干的末端。 被支撑的茎干的底部应该可以接触到花器的内表面或是底部。
选择合适的花器
原则上,任何物品都可以作为花器。铜或陶花瓶、瓷器、及竹子的一部分,甚至是干葫芦都可以。但是,花器不仅仅只是用来插花,它也是花道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若使用阔而浅的碗状花器(水盘),则应该巧妙的利用水的特性-水的反射性和阴凉的视觉印象- 水的特性对花道作品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花道中常采用不锈钢、玻璃和其他各种材料制成的花器。若使用透明的玻璃花瓶,则在布置时要注意花器内可见部分的排列。无论使用何种花器,花材的根部都要保持洁净和并拢。若用的是高花瓶,还要避免花材塞满花器口。
突出自然美
任何一门艺术的精通都需要经过技术精湛的老师的长期指导,但是所有老师对于花道艺术的学习都积累了一些共同的认识和体会。首先,在做任何作品的起始阶段,插花者都必须了解每一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什么样子。 一旦植物被剪下,离开自然(温室)生长环境后,它们就成为具有个性的花道创作的材料。在选择花材时,要着重于花材的整体样子,而不要注重它那些迷惑人的细节。例如,在挑选山茶花时,最重要的是整枝,尤其是叶子,而不是花朵。因为如果花朵的位置不和谐,可以剪下,将它粘到更合适的位置。 对花枝弯曲加工不仅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曲线轮廓,而且这个办法也可以使弯曲的花枝直挺。 在做整体造型时, 除去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乃是一个关键的技能,修剪的目的是强调整体的线条美。除去樱枝、李枝和桃枝上多余的花朵不仅可以使作品的线条突出,还能突出其他花朵的美。 所有的自然材料都可以当作作品中的线、面、色和块来使用。例如,大的叶子叶面很大,但也可以在作品中作轮廓使用、表现为线条。花材中每一只花朵都具有“面孔”,是朝着一定方向开放的。所以,在花朵的处理中,插花者必须考虑到在整个作品中,花朵是面向前、作为侧影还要躲避观赏者。插花时,花朵与叶子搭配在一起,但是蝴蝶花和水仙花的叶子则常与主茎分开来使用、置于另外一个更为惹人喜欢的位置,这样与花朵搭配在一起,可以使整个作品看上去更加“自然”,并且作为作品的元素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
几大流派
挂花、吊花瓶插花

日本室町时期的挂花、吊花瓶插花法以及使用日常生活用具插花的技法在立花师傅中风行一时。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元禄时代又推出了一种新的插花法“投入花”。“投入花”是一种花道流派。提倡尽量保存花的自然样式。随着花道艺术的兴起,茶室内也讲究用鲜花装饰。多装饰茶室服务的投入花强调花枝弯折,向外伸展的插花格式。由于投入花较立花省工、省钱,所以很快在中、下层町民中间普及开来,并很快从茶道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体。
投入花
日本明和、安永年间以投入花为基础,相继涌现不少插花流派。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一种流仪花。根据它的流仪和理论,起名为生花(把带枝的花艺术地插在瓶里或盘里的一种插花艺术),亦称正花、活花。生花技术讲究保持草木的自然姿态,强调体、用、留、真、副、体的调和,体现了儒教道德求天、地、人三材调和的思想。由于以上原因,插花时花形整体必须呈^形即三角形。加之生花流仪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最正统的流派。
池坊花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当年六角堂内的许多僧人都擅长专庆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别是战后建立了池坊学园。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养花道人材。与此同时,也开展对花道理论、技艺的研究。
未生流派
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户初期由未生斋一莆(1761-1824)创立的另一个花道流派。今天,未生流派已发展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于花道知识的普及工作。如今未生流派内又相继出现了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嵯峨未生派、未生派中山文莆会、真养未生派、平安未生派、本能寺未生派、未生箢、大坂未生派、未生方云派、都未生派、洛阳未生派等等。未生派将儒家的天地人合作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统一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发挥。其作品的特点是明快、简洁。
小原流派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云心自幼随父学习池坊的插花技术。后来云心发现池坊派插花术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术。接受自然影响的小原插花术以新颖的花型,为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小原插花术的诞生是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学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试一直受到正统派的指责。云心不同于其他流派逐个收弟子学艺,而是招收弟子在自己家进行集体教授。这种教学法在当时可谓划时代的创举。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义插花术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爱。
草月流派
由使节河原苍风(1900- )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样。使节河原苍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传统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处理素材的新理论。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组织造形,将西方的艺术观点糅合于插花艺术之中。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辅助材料。今天尽管日本人对草月流派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实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日本文化很流行吗?

Ⅸ 葡萄藤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扦插

1、阳畦小塑料袋扦插蒲膜覆盖法。春季土温10~15oc进行扦插时,将鸡粪、锯木屑、河沙、菜园土按配比混合作培养土,装入底部有小孔的小塑料袋,使培养土高15厘米左右,而后将三芽一段的葡萄枝条用清水浸泡一夜,轻轻插入培养土中,上端留一芽在塑料袋外面。灵而将塑料袋埋入土中,举世足水后,上面加盖薄膜,至成苗为止。与露天插育苗相比,此法具有如下好处:成苗早,较露天扦插提早将近一个月;成活率高,达95%以上,而露天扦插一般仅为80%左右,节省浇水的劳力;占地少。 2、绿枝扦插。6月份从当年的新梢或副梢上,截取半木质化的2-3节长的枝条,进行绿枝扦插。除插条的顶端保留1片绿叶(叶片较大可剪去一半)、其他节留1段叶柄外,扦插与管理均与硬枝扦插相同。 3、水催根。6月,剪取当年生蔓(下端带一节或两节二年生蔓);插入盛大半瓶水的罐头瓶中,取牛皮纸或塑料薄膜剪成瓶口大小的圆形,并剪一刀至圆心,然后把葡萄蔓夹在剪口中间,再用胶布之类贴好;将插了葡萄蔓的瓶移入较暖和的房间或厨房,15天左右出根,便可移到肥沃疏松的土壤中。一般一年能催根2-3次,每次15天左右,一个罐头瓶能插8-10株苗,利用层架,一个房间可培育2000-3000瓶,可育苗1.6-2万株。 4、当年扦插育苗、当年压枝以苗繁苗。这是提高葡萄繁殖系数的一项新技术。扦插后加强肥水管理,使苗肥苗壮。当苗长到50厘米时,摘心壮株,促使副梢生长,每株保留3-5个副梢。7月中旬,待副梢长10厘米左右,进行压枝,将主梢压于土中5-10厘米,副梢直立在地面上生长。“白露”后至“秋分”前,再对副梢进行摘心,集中养分养苗,至此一枝副梢就长成一棵健壮的葡萄苗。也就是说,一条插条当年就可以培育3-5条根系发达、枝条充实、芽眼饱满的葡萄苗,而且繁殖系数比一般育苗法提高4-5倍。

Ⅹ 如何种葡萄藤

葡萄扦插繁殖方法,有不催根扦插和催根扦插两种:
一、不催根扦插
春季将贮藏的枝条从沟中取出后,先在室内用清水浸泡6~8小时,然后进行剪截。一般把枝条分别剪成有2~3芽的插条。插条一般长20厘米左右,节间长的品种每个插条上只留1~2个芽。剪插条时上端在芽上部1厘米处平剪,下端在芽的下面斜剪,剪口呈“马耳状”(剪口距芽眼近时易生根)。插条上部的芽眼要充实饱满,扦插后若第一芽眼受损害,第二芽眼即可萌发。
苗地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同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头年秋季土壤深翻30~40厘米,结合深翻每亩施有机肥料3000~5000千克,并进行冬灌。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耙地保墒。扦插分平畦扦插、高畦扦与垄插,平畦主要用于较干旱的地区,以利灌溉;高畦与垄插主要用于土壤较为潮湿的地区,以便能及时排水和防止畦面过分潮湿。无论平畦扦插或高畦扦插,在扦插前都要事先做好苗床。苗床大小应根据地块形状决定,一般畦宽1米,长8~10米,扦插株距12~15厘米,行距30~40厘米,每畦内插3~4行。扦插时,插条斜插于土中,地面露一芽眼,要使芽眼处于插条背上方(图4),这样抽生的新梢端直。垄插时,垄宽约30厘米,高15厘米,垄距50~60厘米,株距12~15厘米,插条全部斜插于垄上。插后在垄沟内灌水,若有条件采用覆盖地膜后扦插效果更好。无论采用哪种扦插方法,扦插时必须注意插条上端不能露出地表太长,同时要防止倒插和避免品种混杂。
扦插时间以当地的土温(15~20厘米处)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华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但华北北部4月中旬才可进行露地扦插育苗,而华中,华东地区2月中下旬即可开始进行露地育苗。
葡萄扦插后到产生新根前这一阶段一定要防止土壤干旱,一般10天左右浇1次水。黏重土壤浇水次数要少,如果浇水过多,土壤过湿,地温降低,土壤通气不良也影响插条生根。当插条生根后要加强肥水管理。7月上中旬苗木进入迅速生长阶段,这时应追施速效肥料2~3次。为了使枝条充分成熟,7月下旬至8月应停止或减少灌水施肥,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进行主梢、副梢摘心,设立柱桩或在育苗畦、垅内拉置铁丝,将苗木绑缚扶直,以保证苗木生长健壮,促进加粗生长。苗木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锄草,改良土壤通气条件,促进根系生长。
二、催根扦插
温床催根:在温床内用酿热物造成升温条件,促进生根。催根前,先在地面挖床坑,坑底中间略高,四周稍低,然后装入20~30厘米厚的生马粪,边装边踏实,踩平后浇水使马粪湿润,盖上塑料薄膜,促使马粪发酵生热,数天后温度上升到30~40℃时,再在马粪上面铺5厘米左右厚的细土,待温度下降并稳定在30℃左右时,将准备好的插条整齐直立地排列在上面。枝条间填入湿沙或湿锯末,以防热气上升和水分蒸发。插条下部土温保持在22~28℃。催根期间要保持沙或锯末的湿润,并注意控制床面气温,白天将覆盖温床的塑料薄膜揭开,利用早春冷空来降低床面温度,防止芽眼过早萌发。
火炕催根:一般采用火龙火炕,半地下式或地上式均可。炕宽1.5~2米,长度随需要而定。具体的修造方法,可先在炕床下挖2~3条小沟。小沟深20厘米,宽15厘米。小沟上面用砖或土坏铺平,这就是第一层烟道即主烟道。烟道出口处至入口处应有一定的角度,倾斜向上,再在第一层烟道上面用砖或土坏砌成花洞,即为第二层烟道。抹泥修成炕面,周围用砖砌成矮墙。火炕修好后,要先进行试烧,温度过高处应适当填土。在炕面各处温度均匀时(20~28℃)铺10厘米厚湿沙或湿锯末,上面摆放插条进行催根,并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插条失水干燥。
催根苗木至5月下旬可长出适合移植的根系,这时即可移植,以后逐步转入正常管理。管理方法与上述不催根扦插苗木相同。

热点内容
樱花恋舞蹈 发布:2025-09-27 04:43:14 浏览:853
红白牡丹翻译 发布:2025-09-27 02:50:51 浏览:646
四季茶花芽条 发布:2025-09-27 02:49:28 浏览:366
牡丹系茶花 发布:2025-09-27 02:49:28 浏览:390
苏州芊奇花艺 发布:2025-09-27 02:36:47 浏览:821
玫瑰玫瑰我爱你国语版 发布:2025-09-27 02:15:15 浏览:253
生蚝荷花 发布:2025-09-27 01:57:06 浏览:926
荷花图写意 发布:2025-09-27 01:27:08 浏览:233
百合葡萄汁 发布:2025-09-27 00:45:29 浏览:357
玫瑰摆放禁忌 发布:2025-09-27 00:44:01 浏览: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