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杨贵妃插花

杨贵妃插花

发布时间: 2022-04-12 06:49:00

1. 求,与古代美女相关的内容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句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句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句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王昭君
西元前33年,匈奴贵族呼韩邪单于到长安与汉元帝要求和亲。但宫女们都不愿意;有个宫女叫王嫱,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没有昭君本人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裏去听候挑选。因王昭君不愿送那画工礼物,所以他没把她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便把那画工杀了。
王昭君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之后,匈奴和汉朝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昭君最后在匈奴生了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貂蝉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有倾国倾城之貌。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杨贵妃
唐代蒲州永乐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著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父兄均因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如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及其堂妹杨贵妃。最后贵妃被缢死於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7106488.html
都是传说,甚至是戏说,正史是没有的。
传说我国古代有四大美人,杨贵妃、西施、貂蝉、王昭君。她们的美可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据说她们每个人也有不足:杨贵妃腋下有狐臭,所以不得不浓施粉黛;西施有心绞痛,就露出了以手捂胸的病态状;貂蝉是个吊肩膀,穿衣只好垫肩;王昭君一只脚大一只脚小,平时只好长裙曳地,不露双脚。

另外,毛嫱应该是“沉鱼”的原始形象。毛嫱其人,史书上并无专门记载,只知她是春秋时一代霸主越王勾践的爱姬,大致与西施、郑旦年龄相当。但我们仍可以从后人对她的称道赞美中知晓,她才是最初人们心目中美的化身与象征。“沉鱼落雁”这个成语,源出自《庄子·齐物论》中的“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庄周的本意是指无论像毛嫱、丽姬那样人们公认的绝色美女,鱼与鸟是不懂得去欣赏的,面对美妹,它们照样或沉入水底自游,或高高地飞翔着。庄周以此说明天地万物齐一。

后来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鸟惊人松萝,鱼畏沉荷花。”此后世人便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成为古典小说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语。故原始的“沉鱼”和“落雁”应该是指“毛嫱”和“丽姬”,而并不是“西施”和“ 王昭君”。当然,《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了西施,说“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大意是丑陋的女人与美貌的西施,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从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还在《庄子·天运》中讲了“东施效颦”的故事。

再看后人对美女的赞颂中,凡同时出现毛嫱、西施的,大都是毛嫱居前、西施断后。《韩非子·显学》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管子·小称》中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淮南子》则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说“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均也。”

可见毛嫱一直居西施之前。后来由于开篇所说的特殊背景,毛嫱逐渐不为人知,西施则在世人的一片惋惜与同情声中成为美的象征,并位列古典“四大美女”之首。

2. 贵妃醉酒讲的是什么意思

《贵妃醉酒》的内容简介:

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各齐御筵候驾,但是,唐玄宗车驾竟久候不至。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江妃即梅妃,江采萍)。杨贵妃闻讯哀怨自伤,借酒浇愁。

原剧写杨贵妃酒入愁肠,三杯亦醉,于是春情顿炽,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

剧目角色

杨玉环(旦):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

高力士(丑):唐代宦官,幼年入宫,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剧中高力士为了讨好皇上与贵妃,卑躬屈膝,不遗余力地讨好杨贵妃。

裴力士(小生):宦官,剧中伺候杨贵妃,劝阻贵妃注意身体。

3. 美人在古代除了被称为“姬”,还被称为什么

1、 婵娟:姿态美好的意思,后用来指美女。

2、丽人:光彩照人,指美貌的女子。

3、佳人:指美人。

4、玉人:用来称谓美丽的女子。

5、淑女:指温和善良而美好的女子。

6、尤物:指美貌的女子。尤,奇异之意。

7、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

8、大家闺秀:旧时指有地位的大户人家的秀丽女子。

9、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10、二八佳人: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古代著名的美人有潘安、董贤、龙阳君、慕容冲、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等。

(3)杨贵妃插花扩展阅读

美人的标准:

一、乌发蝉鬓

乌发就是头发乌黑油亮,蝉鬓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头发,要薄如蝉翼。乌发一词早在《左传》中便已出现,至于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其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

二、云髻雾鬟

这里所指的鬟,都是环形发髻的意思,髻则指束在头顶的发结,所谓云髻雾鬟,便是美女所梳的发髻状如云雾。据传发髻最早的由来,是创自女娲身旁的一名仙女,便经常束起发髻。

三、娥眉青黛

娥眉是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把眉毛剃掉,再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眉毛化妆,早在西周时已十分流行,在《诗经》和《楚辞》中,便已出现这个形容词。

四、明眸流盼

眼睛是灵魂之窗,明眸便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便是流转目光观看之意,一对美丽而又流转生辉的眼睛,自古以来都视为美女的标准。

五、朱唇皓齿

顾名思义,朱唇便是红唇,皓齿便是雪白的牙齿,红唇能够显得牙齿洁白,雪白的牙齿又能衬托朱唇,两者缺一不可。

六、玉指素臂

古人对女性的纤纤玉指非常重视,美女的手指必须纤细而柔软;素臂便是指白皙的手臂,手臂不但要白,还要圆润及充满弹性,这便是玉指素臂。

七、细腰雪肤

虽然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是身材丰满的美女,但国人还是偏好纤瘦型美女,细腰便是腰肢幼细;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相传赵飞燕便是细腰雪肤的佼佼者。

八、莲步小袜

莲步是指美女的脚步,更指缠过的小脚。小袜则指缠足女性所穿的袜子;小脚步伐如莲,再穿上小袜,便成为美女的一种美态。

九、红妆粉饰

红妆指女子盛妆,就如今天在腮上涂上胭脂。胭脂据说由匈奴人发明,其后才传入中土;另外粉饰便是在脸上涂抹白粉,这种化妆品在商末周初,已开始为宫中美女使用。

十、肢体透香

女性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亦被视为美女,这种香气并非来自某种香水,而是天然的体香;除了清代著名的香妃外,据说西施亦是浑身散发香气的美女。

4. tvb经典古装大剧江华向海岚《杨贵妃》中演梅妃的是谁

吴美珩
英文名:Melissa Ng Mei Heng
广东话拼音:NG Mei Heng
普通话拼音:Wu Mei Heng
昵称:Melissa、吴美人
出生日期:1972年5月5日
星座:金牛座
婚姻:已婚
身高:172厘米
国籍:美国
籍贯:广东中山
信仰:天主教
特别技能:中国舞、现代爵士舞、插花
教育程度:三藩市市立大学国际关系学士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配偶:王华麟
出生地:中国广东省中山市
成长地:美国三藩市
活跃年代:1997年至今
经纪公司:TVB
嗜好:瑜珈、高尔夫球、游泳、所有户外活动
家庭 :父母、两姐一妹 、老公(王华麟)、女儿
喜爱的:卡通人物 -- Winnie The Pooh
颜色 -- 黑、白、米
歌手 -- 张学友、张惠妹
好友 : 郭可盈、李浩林、袁彩云、吴启华、谢天华、吴家乐
入行经历:参选1996国际华裔小姐夺得亚军后加入TVB
语言:国语、粤语、英语
职业:演员
[编辑本段]奖项
全美华埠小姐选举冠军
1996年华裔小姐亚军
2000年壹电视大奖最完美肌肤艺人(5914票)
2003年叁周刊颁奖至尊人气女艺人
2003年叁周刊颁奖最玲珑曲线体态大奖
2004年壹电视大奖官燕栈新一代女性大奖
电视剧
1997年 刑事侦缉档案III 于小愉
1997年 鉴证实录 谭慧欣 (与陈慧珊、林保怡合演)
1998年 天地豪情 甘凤欣(Joe) (与罗嘉良、郭蔼明、黄日华合演)
1998年 烈火雄心 程青雅 (与王喜、李子雄、关咏荷合演)
1998年 聊斋 (贰)之“花醉红尘” 花妖梦姬 (与谭耀文、梁小冰、李家声合演)
1998年 大澳的天空 唐淇 (与陈松伶、吴启华、陈妙锳、阮兆祥合演)
1998年 冤家宜结不宜解 游真琴 (与吴启华、郭可盈、阮兆祥、江欣燕合演)
1998年 齐天大圣(贰) 女娲
1999年 刑事侦缉档案IV 周若玫/林永恒(与古天乐、陈锦鸿、宣萱、佘诗曼、李珊珊、向海岚合演)
2000年 真情 罗生肖 -
2000年 杨贵妃 梅妃 (与江华、向海岚合演)
2000年 雷霆第一关 鲍纪君 (与汪明荃、王喜、宣萱合演)
2000年 新鲜人 冼佳君 (与林保怡、冯德伦、容祖儿合演)
2000年 碧血剑 温仪/温倩 (与林家栋、欧子欣、江华合演)
2001年 廉政追击 Anna -
2001年 街市的童话 严美珠 (与罗嘉良、伍咏薇合演)
2002年 情牵百子柜 姜心悦 (与郭晋安、佘诗曼、李浩林合演)
2003年 九五至尊 岑日爱(岑家四小姐) (与江华、张可颐、林韦辰合演)
2003年 下一站彩虹 潘宝玲 (与谢君豪、胡杏儿、陈敏之、李彩桦合演)
2003年 点指贼贼贼捉贼 容小典 (与温兆伦、蒙嘉慧、邓萃雯、杨怡合演)
2004年 楚汉骄雄 虞姬 (与江华、郑少秋、张可颐合演)
2004年 凤舞香罗 冷香泠 (与江华、陈豪、黎姿、向海岚合演)
2005年 开心宾馆 翁家文 (与陶大宇、黎耀祥、汤盈盈、胡枫合演)
2005年 妙手仁心III 叶淘(Sarah) (与吴启华、黎姿、林保怡、陈豪合演)
2005年 人间蒸发 黎筱/莫慧姿 (与苗侨伟、陈国邦、廖碧儿、马国明合演)
2006年 女人唔易做 高志玲(高Ling) (与邓萃雯、林峰、谢天华、马国明合演)
2006年 爱情全保 谷若曦(Hazel) (与陈锦鸿、江芷妮、马国明合演)
2008年 太极 桑青/容若芊 (与赵文卓、林峰、胡杏儿、马国明、李诗韵合演)

5. 杨贵妃是哪里人

(一)关于籍贯的论订 一、唐代遗碑 记述杨贵妃事迹最早的是唐天宝四年四门助教许子真所写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据《元一统志》载:“杨妃容县碑记,在普宁县东一百二十步。”后为《永乐大典》所援引。碑文不长,现抄录如下:“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逢一术土,忘其姓名,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惜太低,生女亦贵’。妃母怀娠十二月始生,初诞时,满室馨香。胎衣如莲花,三日目不开。夜梦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开。眸如点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绝伦。后军都督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父,求为女。妃家素窭,不得已与之。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日夜同坐,听其诵读。渐长,通《语》、《孟》,康夫妇惜如珠玉。时杨长史琰摄行帅事,闻之,左右令其母皆来。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此女姿质异常,貌有贵相,吾二女远弗逮也。’遂给以金帛与康,求为女。康不从,乃胁取之。举家号泣送去。居无几何,长史秩满,携归长安,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后进入寿王宫。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1) 然而,有许多说法却与此不同。《旧唐书·杨贵妃传》说:“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2) 没有明确提出籍贯。《新唐书·杨贵妃传》说得较清楚: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徒籍蒲州 (即永济,今山西蒲坂),遂为永乐人。”(3) 《杨太真外传》则说是“弘农华阴人,后徙居蒲州永乐之独头村。”这里说到村,算是较具体的了。后来又说到:“其父元(玄)琰蜀州司户,贵妃生于蜀。”(4) 因此后来又有杨妃是四川人之说。而《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杨元(玄)琰传》则说杨元(玄)琰是虢州阌乡人,即现在的河南陕县人。此外,还有说杨贵妃是湖南醴陵人的。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种种的说法,究竟应以哪一种较为可靠呢?笔者认为应以许子真的碑记为最可靠。理由有四:一、碑文内容有根有据,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而且细节翔实。文中虽有某些传奇色彩,这正同史传上的许多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事迹,多少附带有某些传奇甚至是迷信色彩一样,不足为怪。二、碑记是杨贵妃同时代的人所撰,是此历史的权威见证。其它一切杨妃籍贯的歧说,均远后于许子真的人所作,许子真是杨贵妃生活时代最有资格的发言人。三、这是一块确确凿凿的碑文,它有着一般书本文字所没有的特殊的文献价值。这总是先有其人其事并有其缘才能有其碑,唐当代的人对于一位贵妃,是不能随便以伪说勒石铭碑的。这是人们常识以内的事。四、许子真当时任四门助教,是有地位的学门教长。四门学唐代前原为大学,隶属于国子监,以传授儒家经典为职责。到了唐朝“始合于太学”,助教为三人。据柳宗元在《四门助教壁记》中说:“四门学之制,掌国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孙之为胄子者,及庶人之子为俊士者, 使执其业而居其次,就师儒之官而考证焉。”(5)因此,许子真是当时有颇高地位的人,撰这样的碑文是要负责的,决不会凭空捏造。 古例,生不立传,所以此碑应系作于杨妃死后。碑文体例,传后必加评赞,正文之后必勒作碑年月,此碑独无;其纪事至入宫封贵妃,亦无结束语,可见并非全文,其后必有缺佚。碑文说杨贵妃“进入寿王宫”,再“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是历史的正面记载。对杨妃入寿王邸后,成了寿王的妻子,玄宗父夺子妇,先令她出家当道士,号太真,到天宝间再册为贵妃这一乱伦的丑行,碑文只隐约其词,没有挑明,这也是“为尊者讳”的缘故。 至于许子真碑记之外的各种杨妃籍贯的歧说,既有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南的分歧,又有南方的四川、湖南等地的涉及,内容简单,毫无细节。其依据,都是沿着杨玄琰的家族一脉相承来分说,不是随从“高祖令本”而出,就是跟着杨玄琰和杨玄璬的迁居与宦游而定,莫衷一是。那一家都没有说清楚杨贵妃的具体来历。更应指出的是,这些都是后人的编述,五代刘昀编旧《唐书》时,距杨妃之世已一百八十多年;宋太宗朝乐史作《杨太真外传》时,更已在杨妃既死二百八十多年之后。年代久远,材料间接,因而各自说法混乱,根本不能同当时许子真亲身经历的实录碑文相比。就是时距杨贵妃死后五十年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以及陈鸿写的《长恨歌传》,都没有明确肯定杨贵妃的籍贯。《长恨歌》只说“杨家有女初长成”,但没有谈到这个杨家女从何而来,生父是谁,家在何方。因此,我们不能作出贵妃是杨玄琰亲生女的结论。《长恨歌传》也只说“得弘农杨玄琰女子于寿邸”(6)。实际上这个弘农(今河南灵宝县)是唐代的一个郡, 是杨玄琰被封为弘农郡公时的爵邑,并不是他的故里,以此作为杨贵妃的籍贯是错误的。 二、后世的记载 说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并不单是许子真一家。从唐代到清代,不少文人学者加以撰述,许多史章典籍为之详加记载。自许子真碑记被作为历史文献载入元史乘类书《元一统志》与明网络全书《永乐大典》、史乘类书《大明一统志》之后,在明代,还有曹学佺的《广西名胜志》,魏浚的《岭南琐记》,以及邝露的《赤雅》等书志,他们都有经过调查以后的发言权。曾学佺说:“杨山在县(容县)西云凌里,唐杨贵妃产于此。”(8)邝露还从他的家乡广东深入到容县去调查,在杨贵妃的出生地参观了杨妃井,并品尝了井水。在清代,有关记载也很多,有权威性的是康熙年间钦命编撰的大型丛书《古今图书集成》。书中明确肯定:“贵妃姓杨,容州云凌里人, 小名玉环。”(9)与此同时,浙江名学者曾任桂林通判的汪森,在《粤西丛载》里引用了《梧州府志》也证实杨贵妃是“容州云凌里人。”(10)汪森为了编写《粤西通载》(包括粤西文载、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又称三载),曾经穷年累月,遍搜广西、浙江等地的文史资料,埋头研究,终于大功告成,是公认的研究广西问题的专家,有“广西通”之称。到嘉庆年间,学者董浩等更把《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收进了有影响的《全唐文》。(11)在决定收录之前,董浩曾数度与寓居北京的容县文士周耀昌面谈,得到证实后始行收录。对此,周耀昌在他的《玉峰漫笔》中说:“贵妃,亦妇人耳。嘉言懿行,书无著录,而为后世关注如此,迨亦悲其遇乎?”此外,出于广西的地方志如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广西通志》和《梧州府志》,以及《容县志》等等,记述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就更多了。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妇女人物,得到历代这么多的重要史章典籍的纪录和权威学者的关注考订,是不多见的,也绝不是偶然的。即使其中有人受到许子真碑记的影响,但如果碑记不可靠,权威的学者是绝不会盲从的。 三、历史的赋咏 不仅如此,历代还有许多骚人墨客,在他们的吟咏中确认杨贵妃系生于容县。明代诗人徐棻在《梧州怀古》七律中写得好:“王孙芳草自天涯,把酒凭高眺落霞。云冷玉环妃子宅,春残金谷美人家。丹砂寂寞送瑶岛,斑竹扶疏渺翠华。惟有苍梧城上月,年年清影照凄鸦。”(12)诗中的颔联,不仅描写了生在北流江(绣江)边的杨贵妃,而且旁及了生在南流江边的梁绿珠。我国四大美人中的两个都生在广西梧州府的辖区之内。据《广舆记》载:当时的梧州府管辖苍梧、容县和玉林、博白等十个县。(13)以此,可具见此诗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幽深的内涵。明代进士出身的浙江诗人彭清,于永乐十六年任容县知县时,曾写有《容县八景诗》,汪森的《粤西诗载》收了四首,其中的《云凌斑竹》咏的就是杨妃故里民间传说的遗迹。诗云:“云凌竹,何斑斑?云是玉环幼时泪,挥洒点缀成斑斓。迩来千有百余载,犹自脍灸于人寰。天上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至今杨山麓,苍翠交林木。凤不下兮鸾不凄,只作琅玗耀人目。”(14)诗人悲叹杨妃的幼年被卖:“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但又指出竹因杨妃洒泪成斑乃是无稽之谈:“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诗人说的完全正确,“云凌斑竹”无疑出于附会,但也表明了杨妃确系生于容县。因为其地要是没有杨家“天生佳丽”其人,没有“父母生兮不自保”其事,也就不会有“云凌斑竹”的传说。凡属于附会的传说,必先有所附,然后始能牵合成词。不是出于对杨妃这个本地人怀有感情,容县人大概是不会编出这个传说来的。主编《永乐大典》的解缙也写诗证实过杨贵妃出生于容县。他在《勾漏访古》中写道:“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笼玉楼。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青竹满罗浮。杨妃井塌风烟古,葛岭寺(应为葛令寺)荒草树秋。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15)解缙是受贬而到容州北流来的,他经容州时看到了已湮废的贵妃井,所以有此吟咏。现在这首诗还刻在北流县勾漏洞内。这个井是指杨贵妃故里井,在容县杨皮村饶家屋角石堆下,附近有黄皮果树,离溪边村道不远。后来由于风水先生说此井不利,村人每多口角;又谬说饮井水生美女会惹事生非,因而乡人用一大石坂把井口封盖住。 对于杨贵妃的籍贯,在诗歌中表达得最明确的,莫过于清雍正浙江诗人商盘的《杨妃井歌》了。诗曰:“范阳战鼓边尘起,雨湿梨花葬妃子。杨氏当年掌上珠,生长容州普宁里。戚晚消亡历劫沙,行人犹自访杨家。倾域丽质归宫禁,隔代遗踪汲井华……此井炎云瘴雾中,古波不动虾蟆伏。君不见、梁家鬻女珠盈斛,坠楼不惜埋金谷。一勺泉留双角山,萋萋蔓草含情绿。”(16)这首古体诗同样拿杨贵妃来与绿珠相比,说明古代诗人对我国这两个古代美人出生在南北流二江很感兴趣,而且对其惨遭不幸深表同情。此外前人从容县这一地方落墨为杨妃题咏尚多,在此就不能—一列举了。 四、古迹佐证 在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不但有许多诗文的记载,而且有名胜古迹可资考证。除了上述的杨妃井和云凌斑竹之外,还有梳妆台、杨妃山和杨妃庙等。梳妆台在容县城东门外唐代遗迹经略合真武阁附近,相传那是古代容州官暑所在。杨贵妃被杨康和杨玄琰递相买养以后,都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后人即名之曰梳妆台。可惜年代久远,加上天灾人祸,建筑物早已无踪了,但地基尚可辨认,人们的题咏尚在。清代容县诗人王维新唱道:“内殿春风扫十眉,名牵长史迹纷歧。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汨汨温泉无锦槛,萧萧斑竹有荒祠。书生吊古如亲见,忧化初承恩泽时。”(17)诗的第二、三、四句,乃系针对杨妃籍贯的歧说而发。说由于杨妃名义上为杨玄琰(长史)的女儿,遂至对她的踪迹(指出生地)产生了纷歧的说法。绣江旁边明明摆着她的遗迹,竟也使她的出身事迹成了疑案。诗的后半首还举出斑竹、杨妃庙两古迹为证,说使他这个本地人(书生)“吊古如亲见”,亲切之情,跃然纸上。清代江西诗人赵德湘在《容县杨妃梳妆楼》一诗的首联中,也说得很清楚:“群峰拔黛引游船,生长杨妃艳此邦。”(18)杨妃山在杨皮村附近的金牛岭上,又名狮子山。这就是碑记中杨贵妃父亲说过的那座坟山所在地。上面葬有杨贵妃的祖先,其坟叫“王母点兵”,名堂很别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杨贵妃祖籍容县,也是无可置疑的。杨妃庙在杨皮树,保存时间最长。该庙又叫娘娘庙,规模相当可观,除了正殿还有附属廓屋,山前山后还有杨妃庙的园林地。庙的左右两厢,历代文人的题辞碑刻很多,其中一幅中间写着李白《清平调》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旁有一首意境绝俗,脍灸人口的联语:“莫道空山环珮寂,犹闻古井石泉香。”庙内还供有一块银牌,上面刻着杨贵妃的生卒年月。此外,庙内还保存有不同年代的石碑数幅,只因保管不得其法,碑文剥落甚多,殊为可惜。无疑地,这些古迹都自然而然成为杨贵妃出生于容县的佐证。1950年笔者在容县地委工作期间,曾听下乡到杨皮村工作的同志回来说过杨妃庙的情况。痛惜一场浩劫,现在听说已经荡然无存了!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都有著名的同她们的出生地相关联的名胜古迹。如西施的故里浙江县有浣纱石、浣纱亭和西施谷;王昭君的湖北兴山县有昭君村、昭君井、望月楼、妃台山和梳妆台;绿珠的广西博白县有绿珠井、绿珠祠和绿珠江;而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也有贵妃井、杨妃山、贵妃庙、梳妆台和云凌斑竹等。杨贵妃同王昭君一样,与其相关的名胜古迹都是最多的。这都是因人而设的景物,是因人而流传下来的古迹,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佐证。“西子院遗石,贵妃生有村。香泉红泪在,曾照马嵬魂。”(19)清代湖南诗人周志勋的五绝,多少道出了这个古迹的参证价值。对此,民国初年广西诗论家梦秋,在《桂海百一诗话》中也有过肯定的论证。他在列举了绿珠、王昭君、西施和薛涛各在其家乡有其名字所冠的古迹之后,接着说:“容县有杨山、杨妃井,盖取美人出处为名。”(20) 五、家乡的嘉果 杨贵妃酷嗜荔枝。本来,爱吃荔枝的人,不一定就是产荔枝的岭南的土著。苏东坡、白居易都盛赞荔枝,他们就都不是岭南人。但是,也有人因四川也产荔枝(质颇差),便以此证明嗜荔枝的杨妃是四川人,所以这里也就特地说一说。而且,从前人的诗文中,也可于此窥见杨妃生于容县的端倪。荔枝是亚热带的特产,以广东、广西、福建最著名。其中尤以广州附近增城一带出产的挂绿和黑叶等品种至为名贵,这在汉晋朝代就是朝廷钦定的贡品。五代时,南汉状元梁嵩的《殿试荔枝诗》,就说明了杨贵妃与岭南荔枝的关系。诗曰:“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21)梁嵩是平南县人,同杨贵妃故里毗邻。杨贵妃的家乡容县,也是产荔枝的所在,县西离现在汽车站约三公里有村名荔枝根,就是古代有名的出产荔枝的地方。杨贵妃进宫以后,唐玄宗为了取悦这位宠妃,于是下令广东进荔枝。在每年荔枝季节,便通过驿道,日夜兼程,一站一换人马,从广东远送荔枝到长安宫中。关于这件事,史学家司马光的名著《资治通鉴》写得最为确凿:“杨贵妃方有宠,每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高力士,广东高州人,家距容县甚近)……中外争献器服珍玩……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驿地致之。比至长安,味色不变。(22)但,历来有不少人怀疑此事是否属实。因为,荔枝一经摘下,“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则色、香、味俱尽矣!”(白居易《荔枝图谱序》)不论如何快的驿马,不论如何日夜兼程,也决不可能在三数日内把摘下的荔枝从广东运到长安。然而,古人自有办法,故宫刊物《紫禁城》对此有档案资料。那办法很简单:把将熟的荔枝大枝大枝地斩下,以容器盛水,好似插花那样养着,然后装运。路上还要不时往叶上洒水散热,减少水份蒸发。用此办法,路上当然也还会坏掉不少,但总有一部份可以保鲜运到。当时广东曲江人唐玄宗朝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章,任岭南经略使,贡荔枝就是由他筹划运送的。他因积功得加三品,并升迁为光禄大夫。就连认为“妃生于蜀”的宋代乐史,在《杨贵妃外传》中,也曾多次提到荔枝是由南方的广州送去的。说杨贵妃“尝荔枝,南海荔枝胜于蜀者,故每岁驰驿以进。”(23)杨贵妃缢死的时候,唐玄宗还叫高力士用岭南送来的荔枝祭奠。可见杨贵妃同岭南荔枝的关系是多么的深!然而苏东坡却说是由涪江送去的。他在《荔枝叹》诗中说:“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于涪。”(24)不知何据?《唐诗故事》曾说:唐代的荔枝“四川产的大多是早熟种,质量最差,果肉薄而酸,即使是最佳者,也只相当于福建下等品种。”(25)既然杨贵妃爱吃“美味水果荔枝”,岭南荔枝又是历来的贡品,决没有从涪州送去“质量最差”的酸荔枝的道理。早在唐代,就有名诗人号称郑鹧鸪的江西人郑谷作过明白的解说。他在《荔枝》诗中写道:“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枉教生远处,愁见摘来稀。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26)诗中说的“生远处”,“瘴日威”和“南荒”、“忘归”等等,无疑地都是贵妃与荔枝同生于岭南的写照。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曾任广西经略安抚使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矣!”(27)这说明惟两广的荔枝才能“晴欺瘴日威”。清代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阮元,是江苏有名的学术权威,曾对苏东坡作过不太伤雅的嘲笑,他在《岭南荔枝词八首》的二首中写道:“岭外书传唐伯游,风枝露叶汉宫秋。如何天宝年间事,欲把涪州换广州?”(28)如果苏东坡尚在,真不知作何答复。阮元接着写道:“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这里不但明确地肯定了岭南荔枝为贡品,而且清楚地说明了杨贵妃和高力士这两个两广人,在贡荔问题上的密切关系。好一个“最将风味念家乡”!何止是高力士,杨贵妃更是思念着品尝家乡的风味——两广的荔枝。苏东坡后半生的最大不幸,是远贬广东的惠州和海南岛儋县以及广西的合浦。但他在不幸中却尝到了名闻天下的岭南佳果荔枝,他大快朵颐之余,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然涪州的荔枝堪为贡品,他何不“归作涪州人”呢?“最将风味念家乡”,杨贵妃之为容县人,是前人所确认的。 六、阿蛮何所指 杨贵妃的名字很多,她小时叫玉娘;成长后,取名为玉环;到了入宫修道,号曰太真。但在宫中,她却被呼唤为玉奴和阿蛮。唐诗人郑隅在《津阳门》长诗中说:“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玉奴琵琶龙女拨,倚歌促泪声娇悲。”(29)这个三郎指唐玄宗,玉奴就是杨贵妃。奴,本是女子的卑称,但在当时的宫廷内,却含有爱称的意思。这个玉奴,就是玉娘的变称。至于称呼叫阿蛮,就更说明杨贵妃是广西人的问题了。两广,古称蛮夷之地。西汉南越王赵佗,据有两广,他写信给汉文帝,就自称“蛮夷大长”。唐代光化中尚书左丞狄归昌在《题马嵬驿》一诗中说:“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鸾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30)就是明确地把杨贵妃称为阿蛮的。当时唐明皇宫中除了杨贵妃之外,还有一个宫女叫谢阿蛮。因为她是广东新丰县人,所以也叫阿蛮。唐明皇帝为了讨好这两个阿蛮,还在宫禁戏称自己为阿瞒,以表示谐音名字的亲昵。 我国晚清大词人临桂的况周颐,在他的《蕙风簃二笔》一书中,对这个问题也作过了明确的论证。他在援引《鹤林玉露》所载上述狄归昌的诗以后,肯定地说:“玉环一名阿蛮,可谓粤产佐证。北人概称南省曰蛮也。”(31)接着况周颐又援引了《永乐大典》所载的许子真碑记,最后他下结论说:“许子真与妃同时所记,得诸咫闻,必无舛误,而妃为粤产无疑矣!”(32)人们称杨贵妃为阿蛮,显然是因为她来自南方。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便是。东晋范晔的《南蛮志》有过说明。在唐代也有好几个诗人写过广西是南蛮的诗,如宋之问的《过蛮洞》,刘禹锡的《蛮子歌》,以及项斯的《蛮家》等等。当然,这是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和僻远边民的辱称,但人们之称杨贵妃为阿蛮则与此不同,因她曾被唐明皇所宠遇,阿蛮之名又是首先从宫里叫开去的,所以辱称也就变成了爱称。 七、辩疑驳议 从上面所列诸多资料来看,说杨贵妃出生广西容县是有充分的事实根据的。可是光绪二十三年本《容县志》以易绍惠、王永贞等人为首的编纂者,在记载许子真碑记的同时,又在附录后对杨妃生于容县说加按语道:“其荒诞似不足深辨。”并说“题咏流传、渐成故实;作庙立祠,其惑滋甚”,(33)这是唐许子真碑记、于元代见诸典籍,杨妃生于容县的事实为人所公认后,历时五百五十余年,又第一次被人斥为荒诞。但是斥之者举不出任何荒诞之处,只含糊其词说“似不足深辨。”他们不敢碰到许子真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也不敢涉及历代史章典籍的记载。只死抱住《杨贵妃外传》不放,说“妃生于蜀”,并振振有词认为《杨贵妃外传》的作者乐史是“唐史官”应该没有错。对此,容县清举人刘荆山(也作京山、耕山)曾经有过评论:“其人(指上述作按语者)除帖括(应考科举的八股程式)外即不知有学问,于彭(清)、王(维新)诗乃不知所云!”(34)意谓写上述按语的人学识谫陋,连彭清的《云凌斑竹》和王维新的《梳妆台》两诗也没有读懂,以为彭、王也认为杨贵妃生于容县之说无稽、可疑,所以就发出了“其荒诞似不足深辨”、“为惑滋甚”等论调。刘荆山与编纂《容县志》诸人同代而较年轻,熟知其人及编写情况,他的话是足够说明上述按语的来由的。彭清的诗有“定将遗迹说杨家,以事朦胧莫可考”两句,县志撰人以为是说杨妃生于容县是无稽之谈,他们没有理会诗题是“云凌斑竹”,句中的“遗迹”即指此。句中的“此事”乃指杨妃洒泪于竹成斑这一传说,昧乎此,于是对诗作出了南辕北辙的理解。其实彭诗前面“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两句,就是据许子真碑所载杨妃幼年被卖事,认定了杨妃系生于当地杨家了。对此他们也没有理会。王维新诗有“镜匣芙蓉惝怳疑”之句,他们以为是王维新也怀疑说杨妃生于容县,在此梳妆是否有其事。其实恰恰相反,王诗正是指斥那些杨妃生于容县以外的歧说。词的第二句“名牵长史迹分歧”即明确指出这些歧说是由于杨妃挂上了杨玄琰这个养父而产生的。接着“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两句对歧说作了驳斥:“杨妃的遗迹就分明摆在绣江旁边,竟也要怀疑她是否在此居住梳妆过。”彭、王两诗并不难懂,如果真如刘荆山所说“不知所云”,则其人的学问也就可想而知。最笑话的是《容县志》的撰人竟把《杨太真外传》的作者乐史说成“唐史官”!稍通文史的人也不至于闹这样的笑话。乐史,字子正,江西宜黄人,是宋太宗朝的著作佐郎,后知凌州,召为三馆编修。他是一个著作家,写过四百余卷书。名气很大。《容县志》撰人对之懵然。刘荆山说他们“除帖括外即不知有学问”,并不过份。还要指出的是,《杨太真外传》并不是史书,它是一部小说,是《顾氏文房小说》的一部份,不能作为正史,要说是史,也只能是野史。试问:有虚构成分的小说怎能拿来作为历史重要人物籍贯的依据呢?据此而作出的推论,也就当然站不住脚。作为一个县志的编者,怎能够张冠李戴,轻率地去否定唐代见证人的碑记,再把宋人牵扯作唐人,奉之为权威证人呢?这些编者还把苏东坡《赠川妓杨姐》的诗:“须信杨家佳丽种,洛川自有落妃池”(35)用为“妃生于蜀”的依据。这个洛川就是导江,即现在的灌县。那里是传闻有“落妃池”。即使传闻属实,那是杨妃跌落过的地,也只能说明杨妃曾随杨元琰在四川住过,并不能证明杨妃生于四川。苏东坡的诗,只是即兴赠川妓杨姐的酬酢之作,可见其中的戏谑程度。以此作为掌故,似欠严谨,也难笃信。除了苏东坡,就再也役有多少人吟咏过这件事了。就算是一个依据吧!也是仅此一端,别无佐证。比起杨贵妃出生地容县历代琳琅满目的诗文和众多的遗址古迹来,那是差得太远了!翻阅现在流行的各种辞类书,如《中国历史名人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辞源》和《中文大辞典》等等,也没有哪里是记载“妃生于蜀”的。这些辞类书宁可沿用各有说法的新旧唐书的观点也没有取宋乐史“妃生于蜀”的说法。因为那是出于《杨太真外传》这本小说的东西,而小说和野史都不能作为正史看待的。 杨贵妃并不是杨玄琰的亲生女,仅是一个养女。养女隶籍于养父,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杨玄琰为什么讳言养女呢?很明显,是因为杨贵妃生得聪明伶俐,美丽标致,既“通语孟”,又“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是一宗可居的奇货,是可以换取高官厚禄的无价之宝。因为养女一旦为皇家所看中,就可以女荣父贵,全族享福无穷了。历史的发展,充分证实这一点。因此,杨玄琰一把养女杨贵妃带回了长安,就成了杨家的千金,与杨玄琰的两个亲生女等同一体,这不仅瞒过了皇家贵族,而且欺骗了唐代以后的一些史官和历史小说作者,以及一些地方志的编纂者了。但这事瞒过了别人,却是瞒不过杨贵妃的,因为她被卖时已有三岁多,卖后又在容州官署住过一段时间,长到好几岁才带去长安。入宫以后,更得到玄宗的宠爱,可以想象,她总是要说出这些心里话的。玄宗在宫中叫她为“阿蛮”,也表示他知道杨妃的来历。

6. 贵妃醉酒整个剧情

天宝年间,天下太平。唐明皇耽于声色,遂派高力士到全国各地采选美女。

高力士自湖广至两粤,倒是选了一些,但不甚满意。无意间听说闽中兴化县有个少女名叫江采苹,不仅貌美无双,而且对诸子百家、涛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高力士让当地官员派专人护送,火速进献京城。唐明皇见江氏果然美如天仙,聪明伶俐,才思敏捷。于是喜动天颜,大赏群臣,三天没有上朝。江采苹自幼喜爱梅花,自号梅芬。来到皇宫,明皇赐名梅妃,并在后花院专门修了梅园。各州府为了逢迎,将上好的梅花快马进呈宫中,好让皇上和梅妃开心。
一日,明皇在梅园宴请诸王。酒过三巡,忽闻宫中笛声嘹亮,仿佛从天上飞来一般。明皇见太子和诸王惊讶不已,于是很骄傲地说:是我新选的梅妃在弄笛。为了在儿子面前显示老子的艳福.他命高力士去请梅妃来和诸王相见。不多一会儿,梅妃如风摆杨柳一般来到梅园。明皇称赞说:梅妃是梅精。她吹白玉笛作惊鸿舞,能使满座生辉。诸王说,那就让我们开开眼吧。

明皇命梅妃起舞。于是梅妃在园中飘飘曼舞起来。果然如紫燕翻飞,如海棠花飘,如梅朵轻盈。舞毕,诸王拍手叫好,纷纷向她敬酒。明皇十分得意,欣赏儿子们那一双双艳羡的目光。

这时,宁王已经喝得大醉。当他向梅妃敬酒时,有意无意间踩了梅妃的绣鞋。梅妃不悦,拂袖向宫中而去。明皇不知何故,怎么也没能挽留住梅妃。

梅妃一脸怒气而去,把个宁王惊得魂不附体。回到王府,他越想越怕。调戏父皇的爱妃,罪该万死。倘若梅妃在父皇面前说他的不是,你就是有千张嘴也辩不清楚。他猛地想起驸马杨回足智多谋,又颇得皇上宠信。宁王马上差人去请杨回来密议。杨回不愧是智多星,他的脑瓜子转了两转,小眼睛眨巴了几下,伸出两个指头,在宁王耳边低声献了两条妙计。

第二天早朝,宁王双膝跪于殿前,向明皇请罪说:’父皇,昨日因不胜酒力,失错踩了梅妃娘娘的绣鞋,请父皇饶恕。”

明皇正为昨晚梅妃生气而纳闷,此刻听宁王这么一说,心里大不痛快。他看了杨回一眼,平静一下情绪,说:“我若计较起来,天下人会说我看重色貌,而轻于人伦。你既无心,这事就算了,以后多加小心就是。”

宁王叩头谢恩。驸马杨回趁机说:“皇上,我见宫中嫔妃不少,怎么见高力土又在各地选美?”明皇说:’嫔妃是不少,但中意的不多。”杨回说:’我听说寿王妃杨玉环,生得花容月貌,姿色盖世,非人间之女。”

明皇听了不觉愣了一下。寿王真的有此女?可从未听说过。按辈份论,寿王是他的儿子,杨氏是他的儿媳妇。但是,好色之心压倒了人伦之理。明皇一听大喜,立即差高力土到寿王府去取杨玉环。

圣旨难违。寿王不管多么不愿意,只好拱手奉送。杨玉环并不愿侍候皇上,她和寿王十分恩爱,情深意切。寿王和玉环抱头痛哭。谁都知道这一去,夫妻情份从此了断;这一去是生离,也是死别。不过寿王仍抱着些许侥幸:若父皇看不中,杨妃不就回来了吗!

寿王想错了。杨玉环参见明皇时,正值阶前月影横空,宫中银烛高照。在灯月之下,明皇定睛细瞅玉环,就见她肌肤雪白,容光夺魄,丰满而不胖,胜似越国西施。真个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朝想美人,暮想美人,美人果真在眼前。明皇大喜,他决意留下 这个儿媳妇。但他既要堵外人的闲话,又要杨玉环心里转过弯来,于是他让高力土将玉环送往宫中的太真观,去当女道士。明皇赐她道号太真。由于宁王和杨回给他推荐了一个可心可意的美人,明皇重赏他俩。宁王诡计得逞,既免了自己的罪过,又满足了父皇的色欲;而直接受到伤害的,自然是那个无辜的倒霉蛋寿王。

不久,明皇为寿王又娶了一房,算是对他的安慰。这个时候,他才心安理得地将杨玉环接到宫中,册封“太真宫女道土为贵妃”。那天傍晚,明皇命乐队奏霓裳羽衣曲,亲授她金钗钿盒,五天没有上朝。有时玉环早妆,明皇亲自给她描眉插花,薄施粉黛,哂笑玩乐,愉悦无比。
宠了杨妃,自然疏了梅妃。一天,梅妃问高力士:“高公公,皇上这些日子怎么没到我宫中来?”高力土不敢隐瞒,说:“娘娘,你还不知道吧,皇上新纳了寿王的杨妃,宠幸无比哩。”

梅妃很有见识。她让宫女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迳直来到皇上的寝宫。只见明皇独自在花阴下站立。梅妃上前见了,说恭喜皇上另有新人。

明皇笑着说:“我偶惹闲花野草,何必提她。”梅妃说:“可叫出来让我们姐儿俩相见。”明皇不得已,一再嘱咐说:“杨妃来时,你可不要生气呀。”梅妃点头。明皇遂让杨妃出来参见梅妃。

明皇为了讨好两个爱妃,便设宴款待她们。美人相见,互为仇敌。先是客气一番,称赞一番;后来两个吟诗作词,暗中讥讽。你笑我太瘦,我骂你太肥。渐渐地,两个人的脸色不那么好看。明皇装着没看见。高力士一个劲儿地在旁边打圆场,讲笑话,也没能把两个美人逗乐。明皇一手挽着梅妃,一手挽着杨妃说:“我今日得了二位美人,正是我们取乐之时,二位见面为什么一定要争吵呢!”

由于梅妃才华出众,性傲情柔,不像杨妃那样会哄会逗,于是杨妃常在皇上面前说她的不是。明皇终日让杨贵妃陪伴,听曲跳舞,饮酒赏花,欢乐无比。

一天,明皇闲步梅园,忽然想起了梅妃。梅妃之美,美在雅,美在文;杨妃之美,美在会哄人,柔情似水,随心可意。好久没见梅妃了,他让高力士着快马去把梅妃接来,并叮嘱说:“你须悄悄地去,不要让杨妃知道了。”

杨贵妃同样精明得很。这些日子,皇上每晚必招她去侍寝。这天,她一直等到深夜,一直等到天亮,始终没见高力士来招她。她问宫女,有知情宫女说:听说昨晚皇上把梅妃接到了寝宫。

杨贵妃十分生气。她同样打扮得花枝招展,怒气冲冲直闯寝宫。大小太监见了,一个个惊得鸡飞狗跳,想拉不敢拉,想拦拦不住。杨玉环自恃娇宠,当面指责皇上,辱骂梅妃,并将皇上所赠的金钗、翠钿扔在地上,扬长而去。

爱之深则惧。明皇既对杨玉环无比宠爱,当然就有几分惧她。他只好让人先送梅妃回,他去劝哄玉环。杨玉环只让皇上宠她一个,不让他身边有第二个女人。她仗着父兄俱为高官,便常常驱使大臣们为她办事。她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权倾朝野;还有边将安禄山认她为干妈;她的两个姐姐皆被封为一品夫人,随意出入后宫,和明皇关系暖昧;她爱吃荔枝,明皇传令岭南官府不分昼夜快马传来。唐明皇排行老三,杨玉环常私下叫他“三郎”。正是这样,当时大诗人白居易说杨玉环是三千宠爱集一身。

这天,明皇嘱咐太监高力士、裴力士在百花亭中摆宴,特邀杨贵妃去陪他赏月观花,抚琴赋诗。

杨贵妃十分高兴,等不到黄昏,她又是洗澡,又是喷香,又是更衣,收拾打扮的时间,比平日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她早早地来到百花亭,满心欢喜地去陪皇上。她漫步在百花丛中,其实心不在花上,不时冲那边张望,看皇上来了没有。那边一有动静,她会快步走去迎接的。

她立在玉石桥上,抬眼眺望天幕,就见一轮明月初上,皎洁如冰轮。桥下有鸳鸯戏水,玩耍自由;一条金鱼朝她游来,摇头摆尾张嘴吹泡,仿佛在向她问好。玉环常见得花儿们鱼儿们比她快乐,比她自在。它们不需要逢迎谁,不需要侍候谁,更不会像她这么孤零零地等人。忽然间,闻得一阵雁叫声。举头看,一队大雁正从头顶上飞过。雁声凄切,哀婉悲鸣,动人情怀。杨玉环心中不免升出天涯此时的愁惆来,要是在寿王身边,决不会有这等苦楚。

见贵妃早早地来了,高力土、裴力士颠儿颠儿地跑过来。贵妃问宴席准备好了没有,乐队到齐了没有,还特别嘱咐说,一会儿圣驾到来,务必早早告诉她,好让她去迎驾。”于是,她继续到各处赏花,眼睛不时瞅亭子外面。玩的时间不短了,夜幕深了,可是还不见皇上的人影。她很焦急,也很纳闷。平日这个时候,皇上该来了;即使被什么事拖延住了,也会派太监来报个消息。怎么今天既不见人来,也没有消息。
贵妃对高力土说:你去瞧瞧。去了半个时辰,高力士终于打听清楚了,他说:“娘娘,万岁爷到梅妃那儿去了。”杨贵妃心里咯噔一下,不相信地问:“你可打听清楚了?”高力士说:“我不仅打听清楚了,还见了皇上停在那儿的宝辇。”

杨贵妃心头涌起一股酸楚,与其说是醋意,不如说是悲哀。每一代皇上即位后,都要派人到各地选美。宫中嫔妃数干,而像她杨玉环这么受宠的,只有她一个。而其他女子,从进宫到老死,恐怕一辈子也难得见到皇上的面。从这一点来说,她是幸运的。但比起普通人家的女子,能和丈夫朝朝暮暮,耳鬓厮磨,为人妻为人母,她当然感到不满足。身享荣华富贵,但心里没有安全感,说不定哪天会被冷落。而那个当皇上的,想宠幸谁就宠幸谁。夫妻本该举案齐眉,可嫔妃们还得向他下跪谢恩……

想到这里,杨玉环把酸楚进出眼外,为了不让两个太监看到自 己的眼泪,便对高力土和裴力士说:“既然这样,我也回宫去了。”

高、裴二人说:“娘娘,要是皇上一会儿来厂,您不在,如何向皇上交待?”

杨玉环转念一想,也是,他能自由,我可自由不得。这样,难免会连累两位太监。女人就是命苦。干脆,我一面自个儿饮酒,一面等他李三郎。于是她说:“暂且不走了,你们给我斟几杯酒来!”

高力士和裴力士不敢怠慢,让宫女端莱,他们进酒。玉环喝了几杯,不觉头晕脑胀,心里混沌一片。先是儿子的老婆,后为老子的宠妃。人们奉承她,巴结她,走她的门子。她锦衣玉食,身价不菲,可到头来有什么用?其实人生是一场梦。

酒力发作,浑身发躁,她把凤衣脱去,又端起大杯来喝。高力士和裴力士劝她不要再喝了,可她不听,干脆自斟自饮,决心喝它个一醉方休。这时她真地醉了,摇摇晃晃,还要太监们扶她去赏花。什么牡丹花、玉兰花、海棠花、兰花、月季,还有那香气扑鼻的桂花。看鲜花,想自己。观花自怜,满腹愁绪涌上心头。

杨玉环要边赏花边饮酒。高力土和裴力土明白,贵妃娘娘此刻一肚子气,谁也不愿做她的出气筒。他们小心侍候,不敢大意。果然,贵妃一会儿说酒太凉,一会说酒太烫。备的酒都被她喝光了,可她还要,一个劲地催太监们进酒。

高力士和裴力士劝她不要再喝了,小心喝坏了身子。她骂他们是狗奴才,给了他们一人一耳光。她让太监把桌子移到高处,说皇上来时,她能第一个看见。就这样,杨贵妃一直喝到半夜。她真地太醉了,心里苦得很。可她趁着酒兴,要像男人们一样找乐。她摘掉高力士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脱掉裴力土的靴子,穿到自己脚上,学着皇上的样子,大摇大摆地走路。昂首挺胸,目中无人。

一直闹到明月西转,晨星将出,自己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夜冷、身冷、心冷,她恨不能大哭一场。在太监和宫女的搀扶下,她一步三摇地回到宫中。一路上,她脚下踉跄,心里翻腾着无限哀怨,口中抛出串串醉语:“李三郎,你,你太不够意思了。”

7. 杨贵妃代表什么生肖

你好,答案是羊,肖羊的人,个性比较被动,但却相当可靠,通常不会主动积极处理事物,要推一下才走一步,相当保守,缺乏独立自主能力,所以不适合担任主管。女性则保守可靠,会是一位安分守己的太太,她的思想中心就是一个家,所以会用心地想菜单、学烹饪、学插花、学装饰,把家处理得很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8. 杨贵妃墓的陵墓设置

杨贵妃墓是唐代第七个皇帝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的墓葬,距今已有1200多年,位于西安以西63公里处的马嵬坡,它以其“古冢留香,诗碑放彩”的独特魅力而驰名海内外。
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80年对外开放,2008年5月升格为博物馆,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整个墓园依山而建,呈阶梯状,气势雄伟。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民国二十五年陕西省府主席邵力子所题的七个金色大字“唐杨氏贵妃之墓”。
园内仿唐献殿现作为“唐代妇女生活展”展室对外开放,通过唐代丧葬礼俗遗物展现了唐代女性生活的部分方面,共分“审美情趣”、“发髻绰姿”、“面靥倩影”、“服饰新潮”、“出行常度”、“翰墨风流”、“乐舞春韵”、“农家浅露”等八部分。
杨贵妃墓原是一个土冢,相传墓上封土香气宜人,游女纷纷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带走,为保护墓葬而砌成现在这风格独特的青砖冢。
在墓葬的东西两侧为清代风格的碑廊,陈列着唐以后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题写的珍贵诗词刻石三十八通,这些碑石中既有唐僖宗、李商隐、贾岛等唐代著名人物的作品,又有近代林则徐、赵长龄、于右任等的题咏,珍贵的碑刻,字体不同,风格各异,各抒其见,不一而足。
登上最后一层,高5.8米的贵妃插花汉白玉雕像耸立于中,含情脉脉,侧首西望,仿佛把历史的场景从千年前拉回到眼前。仿唐二层太真阁、集30幅绘画为一体的长恨歌画廊、16米高的望都亭、观音殿等建筑错落有致,景景相接。园区绿草掩映,古树参天,清静幽雅,漫步游园,使您尽情领略贵妃遗韵。

9. 关于莲花的知识

莲花叶呈圆形或近圆形,或卵圆形,而有些品种呈披针形或箭形;叶全缘,但热带睡版莲的权叶缘呈波纹状;叶正面绿色,光亮,背面紫红色,某些品种的页面有暗褐色斑点或斑驳色;叶脉明显或不太明显。

花朵由萼片、花瓣、雌雄蕊、花柱、心皮、花柄等器官所组成。花单生,为两性。其萼片4~5枚,呈绿色或紫红色,或绿中带黑点,形状有披针形、窄卵形,或者矩圆形。花蕾呈长桃形、桃形;

花瓣通常有卵形、宽卵形、矩圆形、长圆形、倒卵形、宽披针形等,瓣端稍尖,或略钝。花色有红、粉红、蓝、紫、白等。花瓣有单瓣、多瓣、重瓣。因而花瓣的大小、形状、颜色均因品种而异。

(9)杨贵妃插花扩展阅读:

喜阳光,通风良好,所以白天开花的热带和耐寒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

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可正常生长,最适水深25~30cm,最深不得超过80cm。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

花后结实。10~11月茎叶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

热点内容
水生绿植烂根 发布:2025-09-26 20:52:35 浏览:616
南充花卉基地 发布:2025-09-26 20:51:06 浏览:320
哪个盆栽花 发布:2025-09-26 20:37:54 浏览:465
办公室绿植一般多少钱一平米 发布:2025-09-26 20:36:15 浏览:849
百合加山楂的功效 发布:2025-09-26 20:29:35 浏览:660
阿芙玫瑰果油价格 发布:2025-09-26 20:23:55 浏览:735
荷花牌山羊 发布:2025-09-26 20:23:53 浏览:59
茶花粉是热的 发布:2025-09-26 20:18:33 浏览:1000
完美关系荷花 发布:2025-09-26 20:18:27 浏览:661
如何辨别荷花烟真假 发布:2025-09-26 20:15:30 浏览: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