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百科
① 插花是怎么兴起的起源于何时何地
插花艺术起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已学会用兽骨来装饰自身,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后,人们将好看的花朵折下来,插于发际或戴在身上,还将各种花朵的纹样绘制在陶器、织锦上,进而将花枝插入容器中,来美化环境,用花枝花环馈赠亲友或敬献神灵。这些原始的花卉应用形式伴随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插花艺术。
关于插花艺术起源地,目前一致公认的是东西方二元说,即东方插花源于印度或中国;西方插花源自古埃及。
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法老贝尼哈桑的墓壁上绘有睡莲瓶花的图案,以及公元前2400年至1800年间的五口插花容器。这些最早发现的人类插花作品与容器说明古埃及是西方插花艺术的发源地。
关于东方插花艺术发源地,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起源于印度。众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佛前供花是佛教的主要供奉法式之一。
其二是起源于中国。据《诗经》、《楚辞》记载,在周初至春秋战国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折枝花(切花)已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礼宾或祭祀用的花束,装饰仪容佩戴的头花、襟花以及将花朵用于花屋、花船、花车、花旗等等。这些都出现在3000年前原始插花的记述中,远远早于东方各国,且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所以说中国是东方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国。
(1)花艺百科扩展阅读
插花的类型
1、根据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
礼仪插花是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的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来供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
2、根据艺术风格可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现代自由式插花中国式插花。
(1)东方式插花有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国花艺从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当代。特质:依花草树木之自然生态,掌握季节之变化。日本式插花要旨:奉献,有如大自然界将花和树最美的一面无私地献给人类。
(2)西洋式插花,形式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线条为原则,非形式插花即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讲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调色彩,传统式适合特殊社交场合,自由式适合于日常家居摆设。
3、根据所用花材的不同分为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鲜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鲜花进行插制。它的主要特点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绚丽、花香四溢,饱含真实的生命力,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应用范围广泛。其缺点是水养不持久,费用较高,不宜在暗光下摆放。
(2)干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干花或经过加工处理的干燥植物材料进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组合,插制后可长久摆放,管理方便,不受采光的限制,尤其适合暗光摆放。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十分盛行干花作品。其缺点是怕强光长时间暴晒,也不耐潮湿的环境。
(3)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制的各种植物材料,包括绢花、涤纶花等,有仿真性的,也有随意设计和着色的,种类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艳丽,变化丰富,易于造型,便于清洁,可较长时间摆放。其缺点是缺乏自然美,整体效果显得过于生硬。
② 花艺师大概要学多久
10-15天左右。
从初级花艺课程来说,从第一天的花艺基础理论开始,整个学习系统用时十天结束。课程内容包含花艺基础理论、圆形花束的基本手法、花束的包装技巧、花盒的制作、花篮的制作、开心花篮的制作、基础花艺造型、婚礼花艺的学习与制作、花店经营、毕业作品制作与典礼。
(2)花艺百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婚礼花艺布置技巧,花型要大:花朵的体量要大,二指花朵的开放度要大,即要选择处于盛花期的花朵。
色泽统一:在婚礼现场所选用的花色要尽量统一,主次有序,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婚礼主题。
婚礼当天要注意花朵的新鲜程度,蔫了的花朵会给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新人与花艺师的沟通事项,花艺师负责会场所有的布置工作。在与花艺师进行沟通时,要让花艺师了解婚礼主题、用花要求等,然后根据季节来进行花材的选择。
③ 插花的有寓意的名字
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视为清净高洁,称为净友,常用于佛前供花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称为“花中之王”,是富有和显贵的象征,是唐代宫廷插花的主要花枕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
桂花,是官运亨通、文思长进和中秋团圆的象征;竹,是虚心和忠诚的象征;松,是威严与长寿的象征等等。另外,一些品高韵胜的花材组合一起,或根据它们的习性、或按照它们的名称的谐音,赋予一定的寓意。如玉兰、海棠、牡丹组合一起,名为“玉堂富贵”。
松、竹、梅,名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等。民间还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习俗,这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花材使传统插花作品在花材自然美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更多精神上的意义,从而更增添了作品的美感,使作品更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魅力。
(3)花艺百科扩展阅读
保鲜技巧
山茶花:插入淡盐水中,可以杀菌,让花期延长。
郁金香:数枝扎束,外卷报纸再插入瓶中,花瓶中不用加水。
水仙花:插养在浓度为千分之一的淡盐水中,可保持花形。
百合花:插入糖水中,可以保持百合花的甜香感觉。
蔷薇花:其剪口容易被细菌感染,所以在其剪口处用火烫一下,再插入瓶中。
杜鹃花:切口用锤击扁,然后在水中浸2个小时。
芍药花:先用热水浸切口,然后再插入冷水中。
梅花:剪口切成十字形,浸入水中,可以促进花朵对养料的吸收。
秋菊花:在其剪口处涂上少许薄荷溶液,可以杀菌。
莲花:折下后用泥塞住气孔,再插入淡盐水中。
白兰花:晚上用湿布包裹,白天揭开,可使花的凋谢时间推迟2-3天。
芙蓉花:先插入热水中1-2分钟,再插入凉水。
栀子花:在水中滴入1-2滴鲜肉汁。
④ 插花证和花艺师证有什么不同吗
1、定义不同
花艺师又称花艺设计师,所谓花艺师是通过花材的排列组合让花变得更加的赏心悦目,更可以体现花种蕴含的微妙心思,小到插花、造型、植物的摆放,大到酒店大堂、大楼中庭、小型庭院的设计,无不体现着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形成花艺的独特语言,让欣赏者解读与感悟的花艺设计者。
“花艺”就是广义的插花。更确切地讲,就是用剪切下来的各种花材和其他装饰性材料进行艺术造型的创新活动,也可称为切花艺术造型。因此,它与插花艺术的创作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基本相同。
插花师通过艺术构思和设计,将不同材质的(鲜、干、人造)植物材料,加工制作成花卉艺术品,以装饰环境、烘托气氛、表达情感。
“插花”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故称其为插花艺术。
2、职业能力不同
花艺师可以分为“自由花艺师”和“职业花艺师”二大类,自由花艺师一般是没有固定的工作,也不是专职为那个公司服务,而是以兼职为主,属于那里需要就服务那里的花艺师。
插花师在具备花材选择、加工、制作、保鲜能力基础上,具有造型艺术设计、配制、插制和环境布置能力。
3、适用行业不同
花艺师一般是使用于空间花艺装饰设计主要以高端婚礼策划、名流宴会活动策划、时尚家居花艺、高级花店装饰、橱窗花艺设计、展览展示、节日庆典、样板间、体验馆、生活馆……
中级插花员:了解插花礼仪基本知识,了解礼仪花材的形态、特征、加工技巧,掌握色彩学基本知识,掌握花篮、花束、饰花、花车等常见礼仪用花的设计、插作、装饰与保养。职业环境在室内外花艺制作室和被布置的现场。
⑤ 插花艺术名词解释
插花艺术,常简称为来插花源,,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⑥ 插花的来历
起源:插花起源于佛教中的供花。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
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
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6)花艺百科扩展阅读
艺术造诣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⑦ 中国花道的特点是什么
用花量少,四平八稳,线性构图
⑧ 什么是插花作品的意境
中国艺术插花的意境
插花艺术从其特点和艺术形式上通常分为东方插花艺术和西方插花艺术两种。西方插花侧重于以大量的花材插成装饰效果好的图案式,突出人为的理性的整齐的造型。
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主要以体现花材的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目的,其中意境的创作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根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国诗、画的文化内涵。
因此,意境的美是中国插花艺术对世界插花艺术的贡献,也是中国插花设计创作中的难点。意境的深浅又是衡量中国插花艺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一、意境的诠释
中国艺术插花的重点就是意境的创作,按照现代《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因此,可以将艺术插花中的意境理解为:插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按照主题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构成艺术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插花人人可为,而作品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在我们所能欣赏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让人看了印象深刻,流连忘返;而有的作品却不能给人留下印象。有的作品自然朴实,简单、素雅,却能让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虽然五彩缤纷,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也即意境的差别所为。
一件优秀的插花作品,必须有创新的造型。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艺术家钟玉冰所说的插一盆好看的花并不难,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将一些没有艳丽色彩或特殊形态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则须花更多心思。
做到这一点还只能算插花造型的优秀设计,更深层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题引导下让人产生与作者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甚至受到启迪,产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正如《瓶史》中论及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不能解,划然示我意象之表也,就是对艺术插花中意境的最好的诠释了。
二、意境的形成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知之越多,爱之越深。因此,研究中国艺术插花中意境的形成,除了了解其文化根基外,必须了解其诞生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插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六朝时的史书已有关于佛前供花的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的插花记录,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插花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包括早期的佛教插花、民间插花,之后的宫廷插花及文人插花。
其中,文人插花以其深刻的含义,结合清雅优美的线条造型,确立了它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
文人插花不单把花材看成是表现形式美的要素,而是以花传情,借花明志,让花成为表达情感意趣的传递者。插花作品也不仅是一件装饰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自由充沛的心源和外界接触时突然的领悟。
中国历史上许多的诗人、画家都涉猎过插花领域,如南齐的画家谢赫、唐代诗人李白,宋代诗人杨万里、陆游,明代造园家计成等都留下有关的诗句、绘画及理论著作。
对东方插花形成作出杰出贡献的、有名的插花专著《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则分别由明代的戏曲家高濂、画家张谦德和文学家袁宏道完成,书中对花的含义、花的养护、插花的造型、手法都有详细的说明,并由此奠定了中国插花早期较系统的理论基础。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介入,中国插花一开始即按诗、书、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
三、意境的创作
意境,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是与生活形象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插花创作被称之为艺术创作,就是因为作品内涵之深远,意境之深邃。
中国的艺术插花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不仅重视花材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耐人寻味和遐想。
中国文学中直接与花有关的内容很丰富,古人常赋予花一定的精神含义。如用菊花临秋独放、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征着毫无畏惧的品格;兰花高洁幽香,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征名士的高风亮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邪;松柏挺拔坚强,代表一种坚贞不屈、顽强向上的精神;报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满园,春光明媚;君子兰代表君子之交,友谊万古长青等等。
如将梅、竹、菊、兰组合用到插花中借以表达内心不畏严寒、高风亮节、洁身自好的感情,是古代文人非常喜好的。现代人赋予花的一定的语言,通过合理组合或谐音表达意境,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中国民俗常喜欢吉祥,花意常伴吉利,如用百合寓意百年好和、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洁;桃花预示好运将至,有大展宏图之意;大丽花是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的含义;万寿菊象征健康长寿;常春藤寓意白头到老;勿忘我乃花中情种;万年青比拟青春常驻;富贵竹为大富大、贵好运不断等等。
艺术的境界在于美,所以中国艺术插花创作时,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插出美的造型才能体现出美,表达出完美的意境。
创作者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基本上应对将要完成作品的造型的雏形在头脑中有个初步的形象,此时可再经过细致的形象思维,运用绘画原理在大脑中构图,调整出花材最佳的比例、位置。最后定形整个作品的细部,然后可将具体的造型,以白描的方式画到纸上,也可直接插做。
艺术插花一般只是作者艺术修养的凝聚和反映,所以创作的内容方向,不需要过多考虑环境和用途,重要的是作者想要表现什么,能够表现什么,能够表现得多深,从而决定所能创作作品的意境的深浅。
所以对于有一定插花技艺的创作者而言,创作方向的准确定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最终决定作者是否能创作出意境奇、高、远作品的重要的一步。
根据中国艺术插花意境的内涵,创作方向的确定可以主要从文学所包含的内容里、现实中的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里及构成插花的花材、器具等方面考虑,通过对它们的运用或从中得到的启发激发创作的灵感。
(8)花艺百科扩展阅读
艺术造诣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