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爱花艺
Ⅰ 急需一篇插花艺术起源史的论文
找了一篇文章给你,可以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的哲学,凝聚了传统优秀文化的基本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的插花艺术的发展。插花不是一门简单的“手艺”,而是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艺术活动,它是一种文化,是人们世界观的艺术表达形式。中国的传统插花深受宗教、哲学、绘画艺术、民族审美与民俗等的影响,尤其深受哲学的影响。在不同的朝代,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流派,这些哲学流派都有不同的哲学内涵,插花艺术也呈现出不同的插贮理念,形成不同艺术风格的插花。这些风格各异的插花又从侧面反应了哲学对插花的影响。
1 汉魏六朝宗教花`初起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佛教的传入在某种程度上给当时的人们以精神的寄托之外,同时也产生了中国传统插花的雏形——佛教插花。佛门称花为“华”,花、华不二,献于佛菩萨前的称为“献花”,“借花`献佛”一词就源于此,散布坛场四周的称“散华”。佛教的十供养像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中又以香和花最为普遍。在坛场的供桌上,花更是重要的供品之一。佛经里有许多与花相关的典故和用语,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开见佛、舌灿莲花、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百鸟衔花、梦幻空华、镜花水月、莲华藏世界等,都使花的精神更加提升。`
另外,在东汉最初的佛教造`像艺术中,如江苏连云港市孔望山的东汉佛教造像`已出现了用莲花供佛的图像,在佛像之旁,一名高鼻深目的胡人右手执一枝三瓣莲花,用以供佛。东汉的康孟祥译的《修`行本起经》中写道`,“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从中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扎根的同时,佛教插花也传入了中国。佛教徒多在佛像前供花,或是在佛像出巡、佛经的讲授会堂上供花,主要有3种形式的供花:散花、皿花、瓶花。散花,就是用银线穿各色珠子以及莲花瓣、花形剪纸等,于佛像出巡或佛经讲堂时散下,以助其盛。东晋高僧法显在其《佛国记》中记载佛像出巡时:“门楼上夫人采女遥散众华,纷纷而下”。后秦的鸠摩罗什译的《金刚经》亦有“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华(花)香而散其处”。`故而在佛画中多见飞天散花的形象,多源于此。皿花,是一种盆碗状的器皿内放置花朵、花瓣,供于佛像前。瓶花,是以宝瓶插上莲花,供养佛像`,多喜用玻璃制宝瓶,象征光明、清净。在北魏时代的龙门石窟浮雕中,有一幅宾阳中洞的石浮雕画——《帝后礼佛图》,极为著名。此图表现北魏皇室成员拜佛之情`景。其中一名贵族妇女,手执花束,以一枝盛开的莲`花为主,两边各衬一枝比主花低的莲雷、莲蓬,比例恰当,十分美观,表现了当时插花供佛的情形。
南北朝时,以贮水容器插贮切花已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王子懋为其母求平安,献花供佛,众僧将所献的莲花插于铜罂之中,以水浸其根,使花不萎衰。《南齐`书》记载:“沙门于殿前诵经,武帝为感,梦见优悬钵花于经案。宣旨使御``府为铜花,插御床四角”。以铜为花,无萎谢之忧,插于床边,象征对佛教之信奉。汉魏六朝时期,道教插花艺术也已有雏形。在早期的道教仪式中,就有以花果祭`神的习俗,并用大`量的实有或幻想的花果代表着长生、成仙等愿望,这些成为道教插花的基础。早期的道教盛行神仙说,在汉代的画像石艺术中,多有西王母等神仙的画`像石。西`王`母身边常有仙人随`侍,手执嘉禾、灵芝,西王母本人手执嘉禾,如山东仓山县城前村画像。在当时,道教把西王母敬为善良的女神,故而以嘉禾、灵芝相伴。又如《`拾遗记》,记有青莲、素荷、冰荷等仙境之花。在佛教和道教的双重影响下,汉魏六朝时期的插花的类型主要以宗教插花为主,其特点是追求清静恬淡,庄严肃穆。花材也多以与宗教有关的莲、灵`芝、果实类等为主。
2 隋唐的院体花`在宫中流行
隋唐时期,国力昌盛,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园艺技术的进步,为赏花、插花的广泛流行提供了物质基础。隋唐时,思想界实行三教并尊,宗教哲学进入全盛时期。当时,`佛教中的禅宗盛行,禅宗六祖慧能,主张以顿悟之法领悟佛家真理。他喜爱梅花,所过之处常插梅花作为标志。隐含着佛理之喻,对后世禅家起到肇始之功。唐代卢愣迦绘的《六尊者图》中有缸插牡丹,为禅家花较早的图画记载。`在举世闻名的敦煌佛教壁画中,绘着人们去拜佛时多执花枝或皿花供佛。在许多窟中绘有的手执托盘的飞天,凌空飞起,正是佛家皿花的写照。在《西游记》中描绘的观世音菩萨就有手托宝瓶中插柳枝的造型。另外,在佛家的讲经法会上,也设有瓶花为装饰。一幅绘有唐代高僧玄奘讲经的《玄奘讲学图》上,绘有两`瓶莲花,花叶相称,成对装饰于讲经堂前,瓶中花`型对成,组织严谨,以正中一高枝为主,两边各配对成的花枝。道教以崇尚长生、成仙,多吟诵使人长寿的松、枸杞等植物,以表心意。`至于《八十七神仙卷》中诸位神仙手持的盘花、瓶花更是丰富的插花艺术资料。哲学上的兼容,促使了思想的一致,同时,隋唐时期,国家大一同,社会、政局较为稳定,呈现繁荣的景象。这种繁荣也影响着`艺术领域,雍容华贵`的气质、大气自由的精神贯穿于唐代的插花中。再加上盛唐时期,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唐代插花艺术提供了发展的涨力。在这种`背景`下,唐代的插花艺术更加注重形式美。盛唐主导“势壮为美”,“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在花材的选取上,讲究雍容华贵的气质,主要以花形硕大的牡丹、芍药为主,此外,还经常选用一些富含吉祥的花材,如用梅、竹、松、柏、山茶、水仙、瑞香、月季、天竺、剑兰等十种花材,寓意“十全十美”。在插花的花型上也是以富贵壮丽的风格为主,故此时期`的主要类型为宫体花,亦称院体花。宫体花,主要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宫廷中,花材以牡丹、芍药为主,体现富丽之感。此花形体硕壮,色彩艳丽,花枝繁盛,结构严谨,装饰味浓,充满宫廷煊赫堂皇的气势,`庄严大方。此种花型要求衬托平衡,避免过疏过密,花枝长度约为花器高度加半径之和。
3 宋元理念花、心象`花并蒂争辉
宋元时期,中国插花进`入了普及时期。宋时,国`力已不如唐时强盛,但毕竟结束了五代的割据局面, 经济文化更加进步。花卉如牡丹、菊等品种进一步丰富,而其观赏更具多样性。插花艺术因而得以继续发展。元代继承宋代插花之余绪,也显得绚丽多彩。宋代提倡理性,三教合一发展到了宋代被统称为理学。理学是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命名的,其中以朱程理学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认为应存天理,灭人欲,极为重视道`德思想;更进一步提倡阴阳互变,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要求人们静观万物,从中体会到时光变迁,宇宙奥秘。理学又是北宋以后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宋代的社会动荡不定,许`多文人士流为避现实多退隐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以表心意。正如周敦颐的学生程颢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对花开`花落等景`象更为敏感。因而,宋代花卉艺术更深入地倾注入作者的思想,表达着作者的高尚品德。宋代插花比之唐代插花更显得意味深长。理性内涵加清丽`外形,具有清纯美丽的形态。宋代的社会比不上唐代的博`大气概,文人不再狂放,而是内敛;不再激情汹涌,而是冷静地思考。宋朝的时代精神就是清雅、隽秀之气质。这种气质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细描绘,以花抒写理`性的主流。所以,在插花构图中,讲究线条美,常以梅花、腊梅等枝条来插制。这与唐代喜用牡丹的富丽不同。司马光《独乐园记》记述了他`迁居洛阳后,难与时人相同而独居独乐园读书游赏的`情趣。文中还记载了许多花卉,在其中独自逍遥“迁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宋代的儒士总是`把哲思与花木、与大自然相联系。所以,文人义士常以花材影射人格,在花材的选取上喜用松、竹、梅、柏、兰、桂、山茶、水仙等`寓意深刻的花材,表达`人生抱负、理想等。表`现在插花花型上,就是理性内涵加上清丽的外形,自有纯美的意境,因而,宋代的插花花型以理念花为主。理念花以瓶花为多,以理为`表,以意为理,或解说教义,或阐述`教理,或影射人格,或嘲讽时政。花材多用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素雅者。结构以清为精神之所在,以疏为意念之依归,注重枝叶的`线条美。
元朝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中后期,极为注重吸收以儒学为主`的思想文化,继承了宋代的理学思想。与此同时,在艺术领域也继承了宋代的绪统,尤其是花卉文化继承宋代之风流,同时又具有时代特色。元朝实行的种族歧视`制度,使汉族文人受到元统治者的歧视,落魄不得意,多追求闲适自在,不屑为官。所以,元代的艺术中有这种闲散、淡雅的味道。另外,还受到文人画和花鸟画的影响,插花多为借花消愁或表达个人心中`的追求,花材多以梅、竹、菊、兰等名花表现文人清雅、闲韵、伤逝等情感,从而出现了“心象花”。心象花,为文人借花消愁以舒`心中积郁所做,作品偏于狂怪孤`傲,或荒寒冷僻,表现出浪漫、无拘无束、轻巧秀丽和潇洒,表达个人内在之冥想。花型不定,多种多样,花器也古里精怪,瓶花吊花不一,纯属作者心`里的表达,他人不易领会其中之含义。这种花型与`院体花恰恰相反,常人多不采用。
4 明清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和`象形花竞相峥嵘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萌芽的壮大,花卉商业生产盛行,插花也向市民普及。在思想领域,明代的王守仁继承发扬了宋陆九渊开创的心学思想,完成了心学体系。明中期以后,心学几乎取代朱`程理学,在思想领域影响颇大。心学认为,“心外无`物,无外无理”,“身之主率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认为“心”与“物”二合一,不可分离。虽然这是一种主观唯心学说,但也表`现出当时的文士更注重于自我性灵的发展。将自我与宇宙万物结合起来,寄托着心性于山水花卉等事物之间,驾御着宇宙事物自由地`观照、思考自然与人生。诗人、花艺家袁宏道`便以此为依据,提倡在文章中抒发真形,不加矫饰。他的《瓶史》写及插花,构图、造型上也崇尚天然美、纯真美,远离名利等污浊之物。这`些思潮,都继承了老庄的哲学,又有时代之特征。明清时期的陈腐礼教,森严的等级关系,腐败的朝政,都促使这种思潮出现,产生了抵御黑暗的力量。而严重的思想扼制,没有言论自由的大环境,又是不堪忍受的`,这更促使人们转向自然,更加爱花,以花为伴侣,抒发真情,隐逸于其间。如明代的高启《寻胡隐者》诗:“渡水复渡水,看花复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有`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著名的《病梅馆》一文借用当时的人不爱自然之梅,偏爱病态的梅花,映射封建阶级严酷的思想遏制。所以,在花材的选取方面,注重木本花材的折取`,例如,松、柏、杉、柳、枫等情趣木本,还有一些`寓意深刻的花材,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等,主要目的是借花草抒情,影射人格,以寄心意。插花名家高濂、张谦德`、袁宏道、陈氵昊子等无不如此。在这种背景下,明清时期出现了4种插花的花型,主要是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以及象形花,贯穿于明清时期的插花艺术发展中,而这4种花型又不是相续发展,而是交错于其中的。新理念花盛行于明初,此类花型为院体花和理念花结合之产物。结构以中立型为骨干,花材有10余种,以瓶花为主,花器比例为二比一,有高大壮丽之特色。文人花,主要指文人人格花。文人插花不重排场,不为祈福,主要讲求情趣。所用的花器较为朴实,花材则以色彩素雅的“四君子”、“岁寒三友”等为主,借花明志抒情。`并注重陈设环境的衬托,使作品清雅脱俗。写景花,模仿盆景表现手法,描写赞美自然景观,诸如深山幽谷、小溪池畔、庭院一角等,达到具备风情雨露,精妙入神的境界,以盘花为多。在色彩选择上,`多采用绿色、棕色系统之色彩,如`深绿、浅绿、棕色、黄色、白色等。写景花仿照盆景之手法,但取材与盆景不同,花器用水盘、平盘、平板等,花材则可采用松、柏、杉`、柳、枫,或梅、竹、桃、梨、樱等树枝,以`及枯干、树根、苔木、苔藤、苔石等,再配以山野花草点缀,必能表达出山野景况,通过插花艺术这一巧妙的手法,“取得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效果”,可以解说教意,影射人格,`借境抒怀,或狂热潇洒,或孤僻冷漠。象形花,源于花材与古董的自然结合,以干材或疏果的外形和色泽为造型基础,进行设计布`置,根据时令、场所、个人爱好、时代特征`进行创作,往往籍著作者的想象,利用点、线、面、块的组合,予以技巧的运用。象形花名目繁多,应用极广,有的以花头编扎而成,有`的以常绿花、叶绑扎制作,有的利用瓜果、食物雕塑成形。形状有鸟、兽、鱼、虫、人物、亭台等。花材多用菊花、月季、桂花、黄杨、雀梅、山茶、石榴、葛藤等。
5 西南花艺培训学校小结
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是伴随`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而发展的,传统哲学在得以自身发展的同时,给予插花艺术以新的指导思想,从而使插花艺术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汉魏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带来了莲花净土思想,随之而来的还有佛教插花艺`术,中国开始了插花的漫长里程,此时期宗教花开始盛行;隋唐时期,统治者提倡三教合一,为插花的发展准备了思想准备,寺庙、宫廷竞相以插花`为乐,同时又由于隋唐国力昌盛、统一,在艺术上`注重壮势之美,因而大型的院体花流行于此,佛教和道教的插花也融入了这种时代精神在其中,花材的选取上也注重牡丹等花形较大的,花型也呈现`院体花的特征;宋元时期`,理学的发展为插花艺术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阴阳互变、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反映到插花艺术中就是虚实结合、俯仰呼应、高低有序、疏`密有致、顺应自然等插花原则的出现,加之`政局动荡,文人士流多避世,借花抒情,因而出现了理念花和心象花;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得以更加的发展,许多插花理论的专业书籍出`现,心学的发展为`插花艺术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平台,新的宇宙观又促进了插花原则的发展,同时在时局的影响下,插花的花型多为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和象形`花。
Ⅱ 这是什么花。
满天星
英文名字—Gypsophila
满天星
在中国主要是两种开多数小花的草本植物,即一年生的缕丝花(G. elegans,即丝石竹)和多年生的满天星(G. paniculata,即锥花丝石竹)。原产于欧亚大陆。缕丝花高达50公分(20吋);多分枝;叶狭,蓝绿色;广泛栽培,但具粗状的根状茎,花白色至淡粉红色;常见的品种有「密聚花」。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粗壮。茎单生,稀数个丛生,直立,多分枝,无毛或下部被腺毛。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2.5~7毫米,顶端渐尖,中脉明显。圆锥状聚伞花序多分枝,疏散,花小而多;花梗纤细,长2~6毫米,无毛;苞片三
角形,急尖;花萼宽。齿钟形,长1.5~2毫米,具紫色宽脉,萼卵形,圆钝,边缘白色,膜质;花瓣白色或淡红色,匙形,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平截
或圆钝;花丝扁线形,与花瓣近等长,花药排版圆形;子房卵球形,直径约1毫米,花柱细长。蒴果球形,稍长于宿存萼,4瓣裂;种子小,圆形,直径约1毫米,
红褐色,具整齐的钝疣状凸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花顶生枝梢,复伞房花序排列。小雪白色,数以千计均匀散布,清丽高雅,切花是插花上等花材,阴干后即成天然贴加干燥花。品种有半重瓣或重瓣种,重瓣种开花多且密集。全年均能开花,但由于耐暑性弱,平地夏季高温,必须在温室中栽培。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可见异型维管束2~3轮,多年矮小,有很强的苦涩气味,常充入银柴胡入药。茎细长而匍匐,
平铺地上成片,叶互生,呈圆形或肾形,直径0.5~3.5cm,不分裂或5~7深裂至中部,边缘有钝锯齿,上面绿色,光滑或有疏毛,下面通常有柔毛;叶柄
细,长0.5~9cm。单伞形花序与叶对生,生于节上,伞西风长0.5~3cm;总苞片4~10,倒披针形,长约2mm;每个伞形花序有花10~15朵,花无柄或有短柄;无萼齿,花瓣呈卵形。双悬果略呈心形,侧面扁平,光滑或有斑点,中棱略锐。花期为一个多月。
丝石竹(G. oldhamiana Miq.)别名:霞草。分布于甘肃、山西、河南等省份,多自产自销。根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0~15cm,直径2~
满天星
5cm,市售品多已除去棕色外皮,但纵皱的凹陷处有残余而形成棕白色相间的纹理。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可见异型维管束2~3轮;有强的苦涩味。常充银柴胡入药。
锥花丝石竹,中文别名:满天星、丝石竹、宿根霞草。科属:石竹科、丝石竹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90厘米,全株无毛,稍被白粉,性强健,多分枝,向四面开展,叶片对生,披针形至线。
形状
满天星,为常绿矮生小灌木, 每当初夏无数的花蕾集结于枝头,花细如豆,每朵5瓣,洁白如云,略有微香,犹如万星闪耀,满挂天边。如果远眺一瞥,又仿佛清晨云雾,傍晚霞烟,故又别名“霞草”。
茎叶
主要根粗壮茎簇生多分枝。叶长圆状披针形外至狭披针形长4~8厘米,宽5~12毫米,端尖,基部稍狭,微抱茎,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成锥圆状。
花
花较小,密集。苞片卵形,膜质,先端锐尖。花梗长2~4毫米。花萼钟状,长2~2.5毫米,萼齿5,卵状三角形,边缘膜质,有缘毛;花瓣5厘米,粉红色或白色,倒卵形,长4~5.5毫米;雄蕊10,比花瓣长;子房椭圆形,花柱2厘米超出花瓣。蒴果卵状球形比萼长;顶端4裂。[2]花期5—7月。
种子
种子近肾形,长约1.2~1.5毫米,浅灰色。
3生长环境编辑
锥花丝石竹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成长, 有较耐阴耐寒耐旱的特点。适合在排水良好、肥沃和疏松的壤土中生长。栽培土质以微碱性的石灰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根部容易腐烂。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盆栽满天星适温10-25℃。当植株高度已有20厘米以上时,灌水量要酌量减少,稍干旱能促进开花,尤其开花后排水不良或长期淋雨,根部易腐烂。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10~25℃,以播种繁育为主。
宿根霞草属长日照植物,花期6~8月。花芽分化需要13小时以上的日
粉红色满天星
照。随日照长度增加,花芽分化速度加快。不同类型的宿根霞草临界日照长度有差异,一般大花型品种比小花型品种对长日照敏感。在自然生长情况下,一般秋季种植,翌年5~6月开花。用无加温温室可于4月~5月上市。近些年有在3月~5月、10月~11月,或者第二年1月~2月的上市栽培,按周年生产。
满天星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原苏联高加索(欧洲、非洲北部及亚洲中、西部),非洲北部及亚洲中、西部的夏季干燥地带。性喜凉爽,在
采摘来的大束满天星
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适温为15~25℃,在 30℃以上或 10℃以下,水含量并不充足容易引起莲座状丛生,只生长根茎不开花。土壤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含水量适中,pH(酸碱值)7左右。[2]
满天星耐寒,忌炎热多雨。宜在向阳环境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壤土生长,生长适温为15~25℃,在
30℃以上或
10℃以下容易引起莲座状丛生,只长茎不开花。土壤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含水量适中,PH7左右,我国南方大多在秋天种植,每亩约种2000株左右。经
摘心后每棵保留4~6个分株,最终可产花5枝以上。如置于温室栽培,则更可调节花期,争取在春节前上市。由于其每枝售价比其它切花还高出数倍,故多数花贩
都把大枝分成细枝按质论价出售,有时供不应求。满天星商品化切花生产的,种苗繁殖以组培为主,也可以扦插繁殖,一些单瓣种可用种子的繁殖。
锥花丝石竹(4张)
4产地编辑
满天星原产地中海沿岸,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爱光照,怕积水涝害。产于新疆阿尔泰山区和塔什库尔干。生于海拔1100~1500
繁星般的满天星
米河滩、草地、固定沙丘、石质山坡及农田中。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西部)、欧洲(西部、中部和东部)、北美也有。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西伯利亚。满天星具有群生的特性,野生满天星在田圃或沟渠旁,经常可以见到它成群结队的景象,尤其盛夏来临时,纷纷抽出一根根长梗,缀著像小白花瓣。满天星不是本地植物,而是来自南美洲,二次大战之后,才来到中国。锥花丝石竹又叫满天星、霞草、丝石竹,石竹科一二年生草本,原产小亚细亚至高加索地区,喜冷凉气候。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地区。
5花期调节编辑
宿根霞草生长和开花的特性即生长发育特性。除了在长日照开花
满天星(21张)
和花芽形成之后花茎迅速伸长这两点自欺欺人的特性外,还有三点:即在秋季已莲座化的
植株、接受低温之后打破莲座、生长活性提高。活性提高后,即使在早春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也缓慢生长,在生长达到某种程度之后,温度若提高,则在长日照下形成
花芽,同时,花茎迅速伸长而开花。如果遇到夏季高温则降低生长活性,在秋凉、短日照条件下以莲座状态迎冬。如果形成莲座状态,在秋冬两季宿根霞草生长活性
极低,处于难以开花的状态。可以用高温和长日照处理防止莲座化的产生。
具体方法:用15~25℃的温度,16小时以上的日照(最好深夜照明)进行栽培,就能在秋冬或早春获得切花;或者,在7月中旬起,在2~3℃的条件下植株冷藏至9月中旬定杆,然后,在8℃以上温度长日照条件下栽培,12月开花;莲座化还可用激素来防止,在要形成莲座时,用氨基嘌呤(300×10-6)喷洒,或用赤霉素(300×10-6)喷洒,均可显著促进宿根霞草的伸长和开花。[2]
6植物用途编辑
满天星初夏时白色小花不断,花朵繁盛细致、分布匀称。犹如繁星
陪衬花卉
,朦胧迷人,又好似满树盖雪,清丽可爱,适宜于花坛、路边和花篱栽植,也非常适合盆栽观赏和盆景制作。满天星同样也是插花中必不可少的填充花材,一束花中插入几枝满天星,便平添了几分妩媚之美。满天星是清雅之士所喜爱的花卉,素蕴含"清纯、致远、浪漫、爱情"之意。数百朵玲珑细致、洁白无瑕的小花,微风吹过,清香四逸,更显温馨。
7绿化用途编辑
满天星分枝繁茂,富立体感,在插花艺术中作配花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满天星除作盆面装饰外,还可作为观赏植物单独盆栽,美化阳台与居室。亦可作地被植物,种于草坪或露地。
8插花用途编辑
用满天星作为插花的
衬材,可处理好插花作品中的轻重、疏密、藏露、俯仰、远近、高低等关系,使作品变得更有层次和深度,充分显示出立体感、朦胧感、蓬松感。比如单纯插几枝玫
瑰花也能显示其美感,但若加上一束满天星,那更能起到强烈的衬托作用,使主题和附体表现的十分融合和谐,气韵浑然。正如民间俗语所说,“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的道理。
9物语编辑
由于满天星长的样貌平平,不惹人注目,一直处于花开花落无人问
满天星
的状态。唯有盛产油榄的突尼斯的姑娘对它情有独钟。至19世纪初,欧洲许多上层人士兴起插花花艺热潮,才使越来越多的花迷爱上了这个“深闺淑女”。如今,满天星已跃居为世界十大鲜花之一,与玫瑰、郁金香、康乃馨等平起平坐了。
花色:白
花期:初夏
10观赏性编辑
美学意义
按照美学的原理,红与绿乃是强烈的对比色,尤其是红色更是具有刺激性的色调,而白色则为过度色,属可调和性的色调。使作品变得更有层次和深度,充分显示出立体感,那更能起到强烈的衬托作用,使主体和附体表现得十分融洽和谐,气韵浑然,达到实中有虚,虚中更实的深沉寓意。有位诗人形容这种景观为“红红绿绿家家树,白白青青处处烟”。这正如民间俗语所说:“牡丹虽好还得绿叶扶持”的道理,可见具有艺术素养的人士对满天星的喜爱并非偶然的。满天星与玫瑰搭配成花束赠予恋人,表示可以创造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漫天星星为证!
对比
按照美学的,红与绿乃是强烈的对照色,尤其是红色更是具有刺激性的色调,而白色则为过度色,属可协调性的色调。用满天星作为插花的衬材,将可处理好插花作品中的轻重、疏密、浓淡、藏露、俯仰、高低和远近等关系,使作品变得更有层次和深度,充分显示出立体感、朦胧感和蓬松感来。比如单纯插几枝玫瑰花固然也能表达其美,但若是加上一束满天星,那更能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据美国公认的花语是
:用红玫瑰配衬满天星表现“情有独钟”;用康乃馨配衬满天星表现“慈祥与温馨”;用剑兰配衬满天星表现“祝你宏图大展”;用勿忘我配衬满天星表现“友谊永存”……这些惯例不
必定都合适我国的民情,只供作参考而已。鲜花采收花枝小花有40~60%开放即可采收。用枝剪采收成熟花枝,枝条长度60~80cm,采后放入干净水中吸
水保鲜,回到包装间后最好将基部插入保鲜液中保鲜8~12小时。为了得到高品质的鲜花,还可以用灯光及催花液催花处理12~24小时。
11物种繁殖编辑
种植条件
一束满天星
1、生育适温
日温25℃生长最佳,若超过30℃以上,时间或日数太长,易造成畸形花的机率增高。夜温以10~15℃最佳,若低于10℃最佳,在低于10℃以下,再加上秋冬短日,易造成休眠态或簇化现。
1、对日照的需求性
多数商业品种,其开花的临界光周约界于12~18小时之间。长日处理本身只在于有效的诱导花穗的分化,而较多的长日处理则可获较多的花数。并且较长的光周不但能促进提早开花,且花朵亦较大。而Bristol Fairy对长光照的需求性,不像其他品种如Perfecta diamuna敏感,在12小时以光照即
满天星 (丝石竹)
可开花,此即为该品种成为台湾专业生产的主要品种的原因之一。
2、光度的需要性
光照对满天星的开花与否,有极深远之影响,尤其是在冬季更为明显。夏季的
满天星若给予照射80~24Klux照度,则所有的植株皆可开花,所不同之处在于植株所接受的照度愈少,著花数就相对的愈少。在冬季照射58Klux者,
植株可全部开花;而照射24Klux者,纵使连续给予24小时的全亮期,也不能开花。
3、对土壤的需求性
一般而言以排水良好之微碱性石灰质土壤或砾质壤土为佳。
4、对水分需求
苗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多,摘心后仍需充足水分及肥分,其植株才能从营养生长期渐渐转换成生殖生长期,亦就是说进入抽凸期(开花期)。直至小花穗抽出,花瓣长出来时水分应稍减之,以防切花品质及抽水性减低,又能促使尽朵开花整齐。尤其在夏季高温多湿的季节,水分控制适当与否,往往是决定满天星栽培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
技术方法
播种繁殖
发芽适温:15~20度。播种期:早秋-早春。幼苗定植成
满天星
活后摘心一次,促使其多分枝。待植株高度20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减少,稍干旱便能促进开花,一般于5月中下旬开花。寒冷地区宜春播,土壤不结冻地区可秋播。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21~22℃。7~10天幼苗出土。定植后长至8节左右时摘心,侧芽长至5~10cm时抹芽,去弱留强。定植初期勤灌水,花芽开始形成时适当控水。
扦插繁殖
生根率不太高,宜选用带4~5对叶片的插穗,用生根粉或其他生长素处理扦插于珍珠岩作基质的插床上,可不受季节限制,但以3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最佳时期。温度在15℃以上时,一般20天即可发根。
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生根粉或500毫克/千克萘乙酸后,在1:1的珍珠岩与砻糠灰为介质的苗床上进行扦插,保温保湿,约25~30天后生根。因扦插生根较困难,如今多用组培苗。
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施入充足基肥,每100平方米用氮10千克、磷7千克、钾14千克,基肥用量应占总肥量的60%~70%。定植宜浅植,以后要逐渐培土。定植株距50厘米左右。
侧枝。当侧枝叶片展开时,留3~4个侧枝,其余抹掉。苗期需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浇水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薄肥,以氮肥为主。苗期还应经常松土、培土,以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和根系发育良好。同时注意及时除草。
养殖技巧
满天星性喜凉爽,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适温为15~25度,在30度以上或10度以下容易引起莲座状丛生,只长茎不开花.土壤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含水量适中,pH7左右。
管理措施
栽种
满天星
首
先,得从栽培技术上说,种植田地得采用排水系统良好的。另外,田地里需把杂草清楚干净,翻土两次,对于土地不太肥沃的田地,应该提前施肥。采用宽
2.5~3米、长度不限箱式栽培为好,并打碎土粒,整平土面,以便管理。选用苗床株高15厘米左右小苗,2~3株为一丛,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移
栽,1亩栽8000~10000株左右,稍栽深一些有利根系增多,并选阴雨天或晴天下午移栽好,栽后浇水保湿,一般3~5天就会重发新根。以后根据天气情
况,结合浇水施1%~2%尿素或复合肥溶液,有利于快速生长。根据树形和生长高度加以修剪,增大冠径,一般6~8个月时间,可长成株高30厘米左右大苗,
即可用于绿化工程使用,株型、冠径越大,价格越高。
满天星可在大多数城市绿化布景,能保持300天以上开花期,这是其他品种不可相比的。它也是不可缺少的切花品种,市场前景广阔。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整地
在定植前应深翻土壤40~50厘米,施入足够的有机肥,并适当增施一些磷钾肥。酸性或中性土壤应适当施些石灰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作高畦,畦面高30~40厘米。
定植
每亩(1亩=667平方米)定植2
000~2500株,采用双条栽,行距50厘米,株距35~50厘米。定植前要灌足水,而后择阴天定植,定植后浇透水。定植时间:作为切花栽培,如在大棚
内生产,可在夏天或秋天甚至早春定植。这样,初秋直至初夏采花。采花后的植株应于6~7月挖起,然后经冷藏至8~9月,再定植。
肥水管理
满天星与其它草花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和“间干间湿,干要干透,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两个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定植后要分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水分管理要严格控制,过湿长势变弱,积水会引起根腐死亡。当植株长到30厘米时要控制浇水,特别是显蕾期更要小心,花期亦要干一些。多雨地区栽培要搭棚避雨。
12苔期管理编辑
6月至8月
抽苔期。此期间应重施肥水,并减少氮肥比例,增加磷、钾肥用量,同时多施一些硝酸钙、草木灰等速效肥。开花前45天(抽苔后期)应停氮肥,并控水,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每周一次。满天星需严格避雨栽培,浇水也宜干不宜湿,尤其怕涝,雨季更要注意棚内外的排水畅通。
花期为防止枝条软弱.要严格控水,并且控肥,可适当进行叶面追肥。梅雨季要防止疫霉病发生,夏季雨后及时用500倍的百菌清喷施以防治满天星常见的疫病、灰霉病,在高温干燥季节满天星易受红蜘蛛危害。
9月至12月
9月份后需借助人工电照补光以满足冬季产花的长日照条件,以诱导花芽分化,使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常采用通宵照明或深夜(22时至凌晨2时)照明的方法,并保证光照强度在50~100勒克斯。冬季产花还需保持15度以上的温度要求,10度以下的低温易产生莲座状叶丛生,不能正常抽
满天星以播种繁育为主。
发芽适温:15~20度。播种期:秋-早春 。生长适温:10~25度。开花期:5~7月。育苗:选疏松土壤做床,于9月播种,稍覆细土,约10天发芽,入冬前移至冷床越冬。栽培:翌年春天带土移植露地,幼苗定植成活后摘心一次,促使其多分枝。待植株高度25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减少,稍干旱能促进开花。于5月中下旬开花,本种也可于11月份上冻前露地直播或于早春播种。扦插繁殖为主。春季进行硬枝扦插,剪取上年的
成熟枝条10~15厘米长,插入沙床,一般30天左右生根。在梅雨季节可采用嫩枝扦插,选取当年顶端嫩枝扦插,插后2~3周生根。每年春季换盆时,增加新鲜肥沃土壤,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每2周施肥1次,促使多发枝叶,开花繁茂。秋天注意整株修剪,保持优良株形。
13养护方法编辑
季节
描述
春季
气温回升后生长迅速恢复,并且逐步进入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对肥水要求很大。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2~4天。进入结实期后,停止肥料供给。
秋季
播种苗上盆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要把肥水管理迅速跟上来。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3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清水——“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2~4天。进入结实期后,停止肥料供给。
冬季
虽然它继续生长,但偏低的气温会使它的生长速度放慢,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4~7天。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清水——“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2~4天。进入结实期后,停止肥料供给。
栽培土质以微碱性的石灰质壤土为佳,根部易腐烂。在开花的过程中,把残花带三片叶剪掉,
满天星
可以延长花期。
其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10~25℃。锥花丝石竹可周年开花。[3]
14病虫害防治编辑
由于该品种生长快,大大缩短培育时间。生长季病虫害少,在幼苗期如发现蚜虫为害叶片,可使用一般敌敌畏800倍液杀灭。该品种适宜四季栽培,一般以春、秋、冬为主,夏季阴雨天带土移栽-般不会死苗,成活率高。
满天星主要有叶斑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茎腐病、萎缩病是满天星的致命病害,定植前土壤要用甲醛溶液消毒;虫害有蚜虫、螨虫和红蜘蛛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或用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和杀灭菊酯1500倍液喷杀。
Ⅲ 深圳市花森堡花艺设计有限公司怎么样
深圳市花森堡花艺设计有限公司是2018-11-0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南山大道与南头街交汇处南山文体中心剧院216房。
深圳市花森堡花艺设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MA5FCTEB34,企业法人赵子墨,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深圳市花森堡花艺设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般经营项目是:花艺设计;办公、商铺、家居整体花艺绿植空间设计;婚庆、酒会、礼仪活动策划;鲜花、工艺礼品(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的销售;园林景观的销售与上门养护;在网上从事商贸活动;花艺培训;国内贸易(以上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是:。
通过爱企查查看深圳市花森堡花艺设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