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花花语
㈠ 紫色的 类似苏子叶的花 叫什么名
该是\“紫叶酢浆草”。紫叶酢(cù )浆草也叫红叶酢浆草,三角酢浆草,多年生宿根草本,花期4-11月。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果实为蒴果。果实成熟后自动开裂,要及时采摘。花、叶对光敏感。晴天开放,夜间及阴天光照不足时会闭合。喜温暖湿润环境。在肥活而湿润的土壤中生长旺盛,叶片肥大。较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0℃。
㈡ 紫苏子的植物文化
紫苏的栽培历史和文化
紫苏原产中国,中国两千年前解释词意的专著《尔雅》中就有紫苏的记载。西汉扬雄《方言》(公元前1世纪)记有:“苏… …其小者谓之)。据宋代地方志《赤诚志》卷三十六《物产蔬之属》记载:台州常见上市的蔬菜有苏 (紫苏、花苏、板苏)等。
而西汉枚乘在其名赋《七发》中即开列了“鲤鱼片缀紫苏”等佳肴。李时珍说“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日做熟汤饮之”。紫苏子原名苏,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引苏颂说:苏,紫苏也,处处有之,以背面皆紫者佳。
夏采茎叶,秋采子。《本草纲目》载: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巨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嫩时采叶。……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荆芥穗。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并载: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此记述与现今市场所售紫苏子的形态特征和功效相符。
本草纲目还载:今有一种花紫苏,其叶细齿密纽,如剪成之状,香色茎子并无异者,人称回回苏云。
㈢ 苏子花是什么
http://ke..com/view/245805.htm
网络
㈣ 紫苏草的花语是什么
紫苏草的花语是平凡。
锦紫苏的花语是无望的爱。
而属紫苏科的花都具有一种强烈和刻骨的含义,如薰衣草。
此外只记得凡高有画过一幅《花盆里的锦紫苏》,色彩神秘。
————
紫苏
英文名:Perilla
科属:唇形科紫苏属
分类:1年生草本
花期:6个月-7个月,果期7个月-9个月
株高:50-80cm
香味特征:清凉芳香。
生长特性:有特殊香味,茎直立,四棱形紫色或绿紫色。叶对生,先端突出或渐尖,边缘有粗圆锯齿,两面紫色,或表面绿色,背面紫色。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紫色或淡红色,种子椭圆形,细小。
功效:有散寒、缓解感冒症状的功效,其对海鲜有很强的解毒功能,还能帮助消化、调整肠胃。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
也可以参考这里的资料~http://ke..com/view/895309.htm#4
希望能采纳~谢谢~
㈤ 苏子粉是什么
苏子抄磨成的粉。
苏子主产于东南亚、台湾、中国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以及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印度、尼泊尔也引进此种,而北美洲也有生长。
(5)苏子花花语扩展阅读:
苏子含脂肪油和维生素B1.苏子油芳香,可以制上等肥皂,亦可供给医药上使用.从苏子油中可以提取紫苏精.紫苏精比蔗糖甜 200倍,但无营养价值.种子和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9种黄酮甙,2种黄酮和5种花色素甙.果实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鞣质等。
紫苏所含的挥发油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占总量的50-60%,是紫苏油浓郁气味的主要来源。其他主要的萜烯类物质包含柠檬烯、石竹烯以及金合欢烯。
苏子成分为脂肪油45.3%,亚油酸42.6%,α-亚麻酸22.4%,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
㈥ 苏子怎么种什么节气种
以4月上中旬为宜,撒播或条播的,每亩播量0.5公斤。覆土3厘米左右即可。为防止播种后遇雨造成土壤板结,可采用柴草等覆盖。
当幼苗长到5厘米左右定一次苗,防止苗荒,苗高15厘米时可以完苗。我省渭北旱塬每亩留苗8000~10000株为宜。如果育苗移栽,水肥条件较好的,每亩地栽植3000株为宜。
苏子栽培技术:
1,播种
苏子属月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110天左右,积温2200℃,亩保苗2000-3500株,亩产100-175公斤,适于各种土壤栽培。
苏子适宜在冷冻的温带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村边、地头、房前屋后均可生长,大面积种植最好选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土壤肥沃湿度大的田块幼苗徒长,结实晚、产量低、品质也差。苏子可纯种成套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苏子播种不宜过早,否则由于温度低,发芽慢,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也长、营养生长旺盛,结实率低。但播种过晚、发芽快、生长也快、没有充分的营养生长就转为生殖生长,产量也不会高。所以播期要适当。
2,整地施肥
灭茬破垄夹肥亩用二铵10kg后起垄,直播天旱要造墒,下种时要坐水,像种大白菜一样点种,株行距为35×60cm,岗地密植,洼地平地肥沃地宜稀植,棵太密影响棵杈造成减产。
3,育苗移栽
将种子用50℃温水烫一下,搅凉浸种10小时后捞出沥干,播在做好的畦子上,2平方米可栽一亩地。苗高10cm后蹲苗,啥时下雨啥时栽,连阴效果最好,可分期拔苗移栽,如坐水旱天移栽开沟不超10cm深,成活率高,苏杆可生不定根,此方法不与种大田抢农时。
4,田间管理
直播田5?6片叶定苗,留大苗打单棵,间掉杂色苗,缺苗可雨后补栽,移栽田要及时铲趟,株高70cm以上叶微黄时,喷二次丰产素,促进籽粒成熟。
5,虫害
苏子虫害少不得病,有时出现蚜虫,可用乐果和敌杀死混合喷洒,促进苏叶完整新鲜,提高出售时商品价值。
6,采收
为避免鸟害和散落种子造成减产,在苏子植株顶端刚有成熟,整株发黄有部分落叶马上收割,捆成捆,撮在一起阴干促进后熟增产。待全干后,在水泥地或苫布上用木棒敲打脱粒,达到无土无杂风净,装入编织袋,迎风干燥处保存。
7,收获标准
茎秆变黄,摇动植株时籽粒有少量晚落即可收获。过早收获籽粒成熟不好,千粒重低,含油率也低。收获过晚极易脱粒造成产量损失,一定要把握好收获期。
收获时从根部割下捆成捆。摊开晒干用棍棒或镰架槌打即可。苏子的病虫害较少,病害多为锈病,易发生在苗期,感病子叶背面有橙黄色的斑点,扩大后子叶破裂,严重时落叶、影响结实。虫害以蚜虫为多,如有发生,用普通的防蚜药剂均可防治。
(6)苏子花花语扩展阅读
苏子含脂肪油和维生素B1.苏子油芳香,可以制上等肥皂,亦可供给医药上使用.从苏子油中可以提取紫苏精.紫苏精比蔗糖甜 200倍,但无营养价值。
种子和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9种黄酮甙,2种黄酮和5种花色素甙.果实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鞣质等。
紫苏所含的挥发油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占总量的50-60%,是紫苏油浓郁气味的主要来源。其他主要的萜烯类物质包含柠檬烯、石竹烯以及金合欢烯。
苏子成分为脂肪油45.3%,亚油酸42.6%,α-亚麻酸22.4%,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
㈦ 东北的农作物 苏子的学名叫什么
苏子又名荏、紫苏、苏、白苏、桂荏(《尔雅》)、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huò)麻、聋耳麻、苏菜叶、孜(zī)珠、兴帕夏噶(gá)(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
苏子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叶对生,被长节毛,叶下面有细油腺点,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花萼钟状,花冠唇形,果萼较小。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可食用也可榨油,以白苏种植为多。
主产于东南亚、台湾、中国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以及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印度、尼泊尔也引进此种,而北美洲也有生长。
(7)苏子花花语扩展阅读
紫苏子的鉴定方法
1、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2、药材显微鉴定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被角质层。中果皮为2~3列薄壁细胞,有维管束散在,其内为1列色素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棕色,其下为1列内果皮异形石细胞,长120~140μm,直径30~40μm,石细胞顶端有8~10个柱状突起,外壁有圆钩状突起,孔沟细窄,木化。
果皮的内表皮细胞壁微木化,有密集的小单纹孔。种皮外层为1列壁呈条纹或网纹增厚的细胞,表面观圆形或椭圆形,前者直径40~52ym,后者长径48~80μm,短径36~48μm,其下为2~3列薄壁细胞。子叶含油滴。
㈧ 苏子开花早了什么原因
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2 苏子种植技术
施肥
苏子耐瘠薄,需肥量较少,一般每公顷施纯氮40.5kg、纯磷54.0kg、纯钾37.5kg即可满足苏子生长发育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区最好每公顷施有机肥30t。以总肥量的2/3作基肥,1/3作种肥,生育期一般不用追肥。可以使用以色列沃叶功能肥。
田间管理
a.查田补栽 出苗后应及时进行苗情检查,如缺苗要利用田间多余的苗进行坐水补栽,也可等雨后移栽,雨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b.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 出苗后及时深松,增温放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当幼苗5~6叶时,结合铲地进行人工间苗,留大苗打单棵,间掉杂色苗,并按株距30~35cm进行定苗,以每公顷保苗4.5~5.2万株为宜。头遍铲趟后,隔12d再铲趟1遍,并于开花前封垄,生育期做到一松二铲二趟,确保田间无杂草。
c.水肥管理 苏子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一般不用追肥,可在开花期喷施2遍 沃叶 叶面肥。苏子苗期抗旱性较弱,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
d.病虫害防治 苏子的抗病虫能力较强,一般不发生病虫害。生育期有时出现蚜虫,可用乐果和敌杀死混合喷洒,促进苏叶完整新鲜,提高出售时的商品价值。
㈨ 苏子与芭蒿是不是有种植物
资料:
苏子,别名众多,如:紫苏、白苏、桂荏、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茎直立,叶对生,被长节毛,叶下面有细油腺点,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花萼钟状,花冠唇形,果萼较小。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苏种植为多。
芭蒿,学名藿香,中医可入药,民间常用作调味料或直接食用。
藿香,别名排香草、土藿香、芭蒿、野苏子等,唇形科藿香属植物。在我国许多省区都有分布,主要生于山坡、林缘、山沟溪流旁或灌木丛间,野生或半野生,为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多用作配菜和炖菜调味。
分析:
紫苏,在唇形科紫苏属。
芭蒿,在唇形科藿香属。
结论:
紫苏与芭蒿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植物。
㈩ 苏子叶开花结子是什么样的
苏子叶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常1米余;茎绿色或紫色,方柱形,有4钝棱,被长柔毛。叶对生,草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3厘米,宽4.5~10厘米,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阔楔尖至圆,边缘有撕裂状粗锯齿,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紫绿色,被疏柔毛,下面被伏贴柔毛;叶柄长3~5厘米。花秋季开放.紫红色,排成腋生、密花、偏侧的总状花序;苞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4毫米,生有红褐色腺点,无毛;花萼钟形.直伸.长约3毫米,10脉,被长柔毛和腺点,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较小.下唇2裂.长于上唇;花冠长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钟状,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几与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显增大.长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小坚果球形,径1.5毫米,褐色,有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