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图册书

花卉图册书

发布时间: 2022-03-27 13:38:46

A. 今日歌的作者简介


文嘉,公元1501年生,1583年逝世,字休承,号文水,文徽明之子。湖广衡山(今江苏苏州)人。吴门派代表画家文徵明的次子,兄文彭。是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师。文家后来还出了位名气极大的人:文震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嘉精于鉴古,临古之功也深,画风传乃父衣钵,惟所闻古人名迹至多,故下笔能脱去习俗,颇不易得。
文嘉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继承家学,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迳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兄,画得征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贞评:“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文徵明)一体。”詹景凤亦云:“嘉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径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然,文嘉一生一直在追求,王世懋在《跋文嘉书古诗十九首》后称:“休承晚年书奇进,几不减京兆。”
传世作品有嘉靖十九年(1540)作《山水花卉图册》十开,现藏广东省博物馆,二十年(1541)作《垂虹亭图》卷藏苏州市博物馆;万历元年(1573)作《寒林钟馗图》轴藏南京博物院;《江南春色图》卷藏沈阳故宫博物院;《水亭觅句图》轴、《设色山水图》轴藏辽宁省博物馆;《秋塘红藕图》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石湖小景图》轴、《夏山高隐图》轴、《琵琶行图》轴、二年(1574)作《溪山行旅图》轴藏故宫博物院;《沧江渔笛图》、《曲水园图》卷藏上海博物馆。著有《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
享年八十三岁。

B. 怎样才能识别常见的树木和花卉

中国常见野花200种原色图鉴(汉竹)田间地头,路边公园,轻松叫出野花名
是一本书,网上有的买

C. 秋菊图的介绍

《秋菊图》是李流芳的《山水花卉图册》中的一幅作品。《山水花卉图册》共十三开,以水墨写生山水花鸟。从《秋菊图》可以尽见李流芳俊逸豪纵、笔墨粗简的风格特点。秋菊有草书行笔的特点,用笔疾劲爽利,韵足意长,神似天成,为大写意花鸟画的佳作。

D. 花艺零基础需要看什么书

这几年市面上的花艺书层出不穷,国内国外都有,但是要说真正适合零基础的读者的,就屈指可数了。

爱好花艺、但是零基础的读者,如果想从书本开始启蒙,什么样的花艺书适合他们呢?

个人以为,首先要有入门的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其次是简单的造型指导,另外,如果能在设计上有较好的审美引导,就更好了。

本着这些前提,我从已读过的60本花艺书中,选择了3本书。风格上都是偏西式的。

1 《神保丰的花艺基础课:零基础也能独自完成专业级插花

充满花艺理论知识的一本书。

全书共分5个章节,第一、第二章从最基本的工具介绍和说明,到花材的相关知识、处理技巧,罗列了制作层面上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三、第四章是从设计层面出发,大致阐述了花艺设计中几个要素,比如点、线、面等,并配以图片说明,对于零基础的读者也是比较简单易懂的。

第五章则是几个基础造型的插花演示,有最基本的古典造型,也有略带设计感的作品。

从目录即可看出,这本书理论知识覆盖的面比较广,循序渐进,内容也很专业,非常适合零基础的读者对花艺有大体并正确的了解。

这本书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实际例子的说明比较少。没有相应的实践做同步支持,所以仅仅看理论也许会有无法完全理解的地方。

2 《花艺秘谱——美国新锐花艺工作室自然风插花106》

与上一本书的正统学院风正相反,这本书更关注于插花实践。

同时西式花艺,美国人的风格,相比欧洲,少了一份精致,更狂野自由一点。

作品没有太大技巧性,很多都是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的。比较适合零基础爱好者自学模仿练手。

这本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对于花材有逐一的标明,认真看完,对市场上的花材一定可以认识地比较完整了。

3 《Flower Work Textbook》

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目前好像还没有中文版,仍然想推荐给大家。

如果说上一本书是照着图片找花艺感觉,那么这本书就是更正规的造型教材。全书一共37个造型,涵盖了基础造型、节日造型、桌花、婚礼,很是全面,还带有制作步骤,对于零基础而言能够十分系统地了解西式花艺造型。

除此之外,所有造型的设计亦十分值得一看。

花艺就是美,审美至关重要。零基础也许对此还一头雾水,觉得有花即是美,无法具体判断好坏。

这本书的作品无论是色彩还是花材搭配,以及技巧上的精细,都可以给到零基础读者一个良好的花艺审美启蒙。

以前第一次推荐此书时,已经有很多人问何处有买,我是在日本的书店直接购买的,大家可以去某宝网搜索看看。

以上3本,个人觉得比较适合想自学的零基础花艺爱好者。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ヾ(=・ω・=)o

E. 有介绍玫瑰品种的书么最好是带图的

有,昆明情义插花培训中心就有一本《花卉图册》,上面就有各种鲜花的名称及图片,你可以电话咨询一下他们0871-5652686

F. 写意花鸟画的历史画派

五代黄筌、徐熙并起,渐成两大系统,以后继续衍生。明代花鸟画演变成四大系统,一为边景昭、吕纪的黄氏体,二为林良、徐渭的大写意体,三为陈淳的简笔水墨淡彩小写意体,四为周之冕的勾花点叶兼工写体。《国朝画征録》卷下则把花鸟画归纳为三派,称“花鸟有三派:一为勾染,一为没骨,一为写意。勾染,黄筌法也;没骨,徐熙法也。后世多学黄筌,若元赵子昂、王若水,明吕纪,最称好手;周之冕略兼徐氏法,所谓勾花点叶是也。……其写意一派,宋时已有之,然不知始自何人。至明林良,独擅其胜,其后石田、白阳辈,略得其意,若其全体之妙,非大有力者学之必败”(李来源、林木编《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40页)。
五代黄筌、徐熙两大系统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的画派衍生。明代花鸟画的四大系统,亦是考察中国花鸟画派衍生之变的重要窗口。边景昭,字文进,博学能诗,擅画花鸟,继承两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作品妍丽堂皇,精细工致,韩昂《图绘宝鉴续编》称其作品“不但勾勒有笔,其用墨无不合宜”。传世之作有《竹鹤图轴》、《竹鹤双清图轴》(与王绂合作)、《杏竹春禽图轴》、《三友百禽图轴》等。上海博物馆藏《杏竹春禽图轴》以杏花竹报春讯,以春禽寄春意,满目春光,生机勃勃。吕纪画花鸟画十分出色,他近学边景昭,远师南宋画院体格,敷色绚烂,为明代院体花鸟画家代表之一。上海博物馆藏其《浴凫图轴》作品,很好地处理了浴凫与流水的关系,构图大胆,笔墨流畅,设色雅淡,气息清和,体现了明代花鸟画家的娴熟技法和时空营造能力。林良的花鸟画注重写意,墨气豪放,对于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建树,具有启迪意义。他擅画水墨花鸟,上海博物馆藏其《双鹰图轴》,气势磅礴,鹰目炯炯,枝叶穿插,墨色淋漓,反映了明代院体画之十足神采。徐渭的大写意体用笔简练,不求像物,重在写其意趣性情,故称“写意”。他的画较之以前的减笔写意画更为简约概括,放逸豁达,故谓“大写意”。徐渭十分推崇陈淳、谢时臣、陈鹤。他关注陈淳的写意花鸟之道,曾跋《陈白阳卷》曰:“陈道复花卉豪一世。”在《徐文长文集?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中赞赏谢时臣的山水劲笔多墨,称“吴中画多惜墨,谢老用墨颇多,其乡讶之”。而对陈鹤的水墨花卉则叹之“滃然而云,莹然而雨,炫炫然而露也,殆所谓陶之变耶”。(明徐渭《徐文长文集·书陈山人九皋氏三卉后》)徐渭的作品题材囊括花卉、草木、瓜果、鱼虫、走兽、山水和人物,尤以花卉著名。上海博物馆藏其《花果图卷》用笔放纵,水墨酣畅,诗画并茂,画坛称颂。上海博物馆所藏《牡丹蕉石图轴》、《拟鸢卷》,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墨竹卷》、《写生图卷》,南京博物院所藏《杂花图卷》,故宫博物院所藏《墨花十二段图卷》、《四时花卉卷》、《墨花九段卷》,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杂花卷》,云南省博物馆所藏《水墨花卉卷》等,都是难得的传世之作,从中足见徐渭大写意的精彩笔墨。陈淳,字道复,他的简笔水墨淡彩小写意在画坛占有重要地位。他于晚年创作的花卉长卷颇有特色,有时以四季为序,有时时空交叉,颇见水墨组合的视觉冲击力。上海博物馆所藏《墨花十二种图卷》,画了梅花兰花、玫瑰、百合、月季、紫薇、秋葵、桂花、芙蓉、菊花、水仙和山茶,姿态各异,繁花烂漫,写意抒情,水墨淋漓。上海博物馆所藏《花果图卷》、《山茶水仙图》、《花卉图册》等也属陈淳水墨华章,令人驻足。其实,说陈淳的花鸟画贵于简笔水墨淡彩的小写意,这只是注重从沈周的水墨写生至陈淳的水墨写意的飞跃而言,实际上陈淳在晚年的花鸟佳作中已呈现泼墨大写意的体貌。徐渭的大写意笔墨就得益于陈淳。世称“青藤白阳”,其实青藤亦源于白阳。论及周之冕的勾花叶兼工写作品,也是探索明代画派衍生之变的必然落笔之处。周之冕的“勾花点叶”源于孙隆、沈周和陈淳之法,他是集大成而用之,推陈而出新。王世贞曾对明代中期三位写意画家陈淳、陆治和周之冕作了评价,所谓“道复(陈淳)妙而不真,叔平(陆治)真而不妙,周之冕撮二子之长”。南京博物院藏《桂子图》和故宫博物院藏《花卉图卷》都是周之冕的代表作。上海博物馆藏周之冕《花鸟图册》的花鸟传神,“勾花点叶”,写意中兼工笔,墨韵中见色彩,从中可以洞察明代画派衍生的脉胳。
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史上,尽管画派林立,技法有异,可是在注重写生这一点上,却形成共识,绵延后续。宋徽宗赵佶重花鸟写生,流传诸多佚事。他要求画月季花和牡丹花时仔细观察,能画出不同时间的变化。一次,众画家写生孔雀,只重生动富丽,画孔雀升墩为先举右脚。赵佶告知需细心体察,发现孔雀升高时必定先举左脚,被传为画坛佳话。赵佶重视写生,使创作极受裨益,他的作品被邓椿誉为“妙体众形,兼备六法”。上海博物馆藏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尽得高雅之气,柳叶低垂,吟鸦自在,芦雁嬉水,一派休闲清景。其中神韵之妙,不能说和平时重写生、察细微无关。元代水墨写生画的高手当推陈琳、王渊和张中。陈琳借助写生,突破了传统工笔重彩画技法,以水墨淡彩法描绘物象,形成了富有艺术个性的勾、刷、点、染之法,造型严谨,笔简意高,其《溪凫图轴》为花鸟画史论所褒扬。王渊从写生中得清淡之气,其佳作《花竹集禽图》和《花竹锦鸡图》对后世影响很大。张中在当时被人称为“写生第一”,采用水墨晕染,深得文人写意之神韵,上海博物馆藏其《芙蓉鸳鸯图》,出笔清新典雅,鸳鸯与水极富动势,堪称从写生中赢得生机。陈淳绘画也看重写生,其《漫兴花卉图册》自跋中曰:“古人写生自马远、徐熙而下,皆用精致设色,红白青绿必求肖似物物之形,无纤毫遗者,盖真得其法矣。”他还谈到少年时就“有心于此,既而想造化生物万有不同,而同类者又秉赋不齐而形体亦异”。周之冕则善于观察禽鸟生活动态,落笔皆有生意。其绘画成就自然得写生之妙。清代任颐的画风清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重视写生,善于捕捉生活感受。平时他留意观察花鸟、家畜,往往聚精会神,十分专一。有一次他爬出天窗,翻到屋顶上细察猫儿打架,全神贯注勾画速写,客人来了,不知其去处,最后竟在屋顶上见到他。上海博物馆藏任颐《花鸟册》极富生气,实是其对物象感受的笔墨定格。当然,古人之所谓写生,有异于今天西画中的写生。“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祝允明语),生和意密不可分,写生和写意难以分离。不言而喻,写生就是写物之生气、生意。写生之法推动中国花鸟画生机勃发、绵延发展。

G. 昨日歌的作者简介

文嘉,公元1501年生,1583年逝世,字休承,号文水,文徽明之子。湖广衡山(今江苏苏州)人。吴门派代表画家文徵明的次子,兄文彭。是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师。文家后来还出了位名气极大的人:文震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嘉精于鉴古,临古之功也深,画风传乃父衣钵,惟所闻古人名迹至多,故下笔能脱去习俗,颇不易得。文嘉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继承家学,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迳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兄,画得征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贞评:“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文徵明)一体。”詹景凤亦云:“嘉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径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然,文嘉一生一直在追求,王世懋在《跋文嘉书古诗十九首》后称:“休承晚年书奇进,几不减京兆。”传世作品有嘉靖十九年(1540)作《山水花卉图册》十开,现藏广东省博物馆,二十年(1541)作《垂虹亭图》卷藏苏州市博物馆;万历元年(1573)作《寒林钟馗图》轴藏南京博物院;《江南春色图》卷藏沈阳故宫博物院;《水亭觅句图》轴、《设色山水图》轴藏辽宁省博物馆;《秋塘红藕图》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石湖小景图》轴、《夏山高隐图》轴、《琵琶行图》轴、二年(1574)作《溪山行旅图》轴藏故宫博物院;《沧江渔笛图》、《曲水园图》卷藏上海博物馆。著有《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享年八十三岁。

H. 明日歌 赏析

明日歌 (清) 钱鹤滩

--------------------------------------------------------------------------------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注释]

1. 复:再,又。

2. 何其:何等,多么。

3. 待:等待。

4. 蹉跎:错过机会,虚度光阴。

5. 世人:一般的人。

6. 苦:苦于。

7. 累:牵累,妨碍。

8. 日西坠:太阳向西落下。“水东流”“日西坠”都表示时间过得极快。

9. 百年:指人的一生。

10. 几何:多少。

[译文]

明天又明天,明天何等多!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那么势必虚度光阴,一切事情就会错过机会。一般的人苦于被明日牵累,春去秋来衰老将到。早晨看河水向东迅速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瞬息坠落。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明天?请您听取我的《明日歌》。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作者]

钱鹤滩:生卒年不详,清朝人。

I. 今天每日闲情图片巜花卉图册·页三》指什麼生肖吗

摘要 你好,答案是羊,此种人具有相当的忍耐力,同时也有柔顺静穆的温雅仪态,里外有点差异,常会一动不动地显得温柔老实,事实上,内心有一股强大生命力和意志力,也有进取个性,对任何事情都顾虑周到,静静地在脑中分析事物,放在心上,所以处理事情不冲动,会圆满完成工作。

J. 明日歌,歌词以及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①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注:①此处“若”又作“苦”。

当代音乐家谷建芬根据《明日歌》谱了曲,其歌词改编为: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堕。
百年明日能几何?
听我明日歌。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堕。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老将至。
间奏】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堕。
百年明日能几何?
听我明日歌。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堕。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3]

以下是粘贴过来的,原文见

明日歌
网络名片
《明日歌》是明代著名才子文徵明的儿子文嘉所作。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目录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作品简析
作者简介
同名古文原文
译文
改编歌词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作品简析
作者简介
同名古文 原文
译文
改编歌词
展开 编辑本段作品信息
名称:明日歌 朝代:明朝 作者:文嘉(钱鹤滩) 体裁:诗歌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①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注:①此处“若”又作“苦”。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①复:又。 ②何其:多么。这句说:明日是何等的多啊。 ③待:等待。 ④蹉跎:光阴虚度。以上两句说: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⑤累:牵累,妨碍。使受害。这句说: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若:一作“苦”。 ⑥悠悠:漫长。 ⑦几何:多少。 ⑧请君:请诸位。 ⑨朝:早晨 (1)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一切事情都会错过机会。一般的人苦于被明日牵累,春去秋来衰老降到。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人一生有多少个明天?请你听取我的《明日歌》。[1] (2)总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光,永远一事无成。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明日是无穷无尽的,但人却越来越老。从早到晚,一天天就像这滚滚东流水一样,飞逝而去,从古至今的漫长岁月,就是随着落日西下,慢慢过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编辑本段作品简析
这首诗七次提到“明日”,反复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诗歌的意思浅显,语言明白如话,说理通俗易懂,很有教育意义。 这首《明日歌》给人的启示是: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1]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关于《明日歌》的作者,有两种版本。一为明代的钱鹤滩。明代的文嘉,其实是《今日歌》的作者。 文嘉像
文嘉 (1501~1583)明代画家、诗人。字休承,号文水,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之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画得徵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作花卉。传世作品有《山水花卉图册》、《垂虹亭图》、《寒林钟馗图》、 《江南春色图》等。著有《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2] 钱鹤滩 钱鹤滩,又名钱福(1461—1504),字与谦,号鹤滩。明朝 华亭(现在上海松江)人,是学者。著有《鹤滩集》。 传世作品是《明日歌》。 为明代状元,生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卒于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字与谦,松江华亭人。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取号为“鹤滩”。少时勤奋,天资颖悟。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中进士第一,庚戊科状元。官翰林修撰。福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著有《鹤滩集》《鹤滩遗文》等著作六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编辑本段同名古文
原文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⑩,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cuō)跎(tuó)⑾。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译文
年轻人每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我不会做”。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对了。凡事只要去做也就学会了,不做又怎么能会呢?还有,有些人每当要做一件事,就总是推脱说:“姑且等到明天再做吧!”这种想法也是非常错误的。凡事要做就做,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 我们家族中有一位钱鹤滩先生曾作过一首《明日歌》,非常好,我顺便把它抄写在这里:“一个明天啊又一个明天,明天是多么多呀!我们这一生如果只等明天,那么一切事情都会被白白耽误了。世上的人都苦于被明天所拖累,一天一天,春去秋来,不知不觉晚年就要来到了。每天早晨看着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着太阳向西边落下去。日子就像这流水和夕阳一样日日夜夜地流转不停。就算能活到100岁,又有多少个明天可以指望呢?请各位都来听听我的《明日歌》吧!
编辑本段改编歌词
当代音乐家谷建芬根据《明日歌》谱了曲,其歌词改编为: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堕。 百年明日能几何? 听我明日歌。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堕。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堕。 百年明日能几何? 听我明日歌。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堕。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3]

热点内容
touch2016白色情人节 发布:2025-09-22 05:38:35 浏览:394
淘宝韭菜盆栽 发布:2025-09-22 05:37:59 浏览:499
油茶花诗 发布:2025-09-22 05:23:38 浏览:515
彩铅花卉圆形 发布:2025-09-22 05:13:14 浏览:857
荷花和水画 发布:2025-09-22 05:07:31 浏览:22
樱花兔绑 发布:2025-09-22 04:55:47 浏览:771
怎样栽培兰花 发布:2025-09-22 04:54:11 浏览:323
一朵儿花儿 发布:2025-09-22 04:54:11 浏览:317
百合职位表 发布:2025-09-22 04:34:21 浏览:208
沈阳2015七夕情人节 发布:2025-09-22 04:34:20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