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测湿仪
⑴ 古代为了测量温度与湿度制造了哪些仪器
温度与湿度是热学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但不同物质的变形程度又是不同的。所以古人在此中也得到了不少有关的知识。
我国古代不仅对温度和湿度有了一定的观察和记载,而且制造了一些测温、测湿仪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温、湿度计量的热忱。
⑵ 花卉土壤测量仪养花好用吗测土干湿的,
其实呢,养花浇水的原则就4个字“见干见湿”,不干就不浇水。
⑶ 桉树一般用木材测湿仪器用哪个模式
有专门的木材测湿仪器 前段是尖的可以插进木头里 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深圳华仪
⑷ 微波水分测定仪和微波测湿仪一样吗
微波水分测定仪 这个名称比较专业,而微波测湿仪就显得没有那么专业的词,所以不完全相同,所以在仪器方面要详细说明需要使用的范围
⑸ 有关中国古代测湿仪
世界上最早的测湿仪是中国汉朝初年发明的天平式湿度计,比欧洲出现类似的温度计早1600多年。
湿度计,是一种测量空气内含水分多少的仪器。世界上最早的湿度计,大约是汉朝初年在中国出现的。那是利用天平来测量空气的干燥或潮湿的天平式湿度计。
在《史记.天官书》中,曾提到把土和炭分别挂在天平两端,以观测挂炭一端天平升降的仪器。《淮南子》指出了这种仪器的意义。说天气干燥了炭就轻;天气潮湿了,炭就重。还说,湿气到来的时候,人是看不见的,但是炭已经显示出沉重了。这就进一步阐明了这个测湿仪器起到测量看不见的水气多少的作用。
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天平式湿度计是世界上最早的湿度计。它比欧洲制造的类似的湿度计要早上1600多年。
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它们是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制的。
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
指南车: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刻漏:刻漏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为了获得恒定的流量,首先应使漏壶的水位保持恒定。其次,向受水壶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积必须固定,水管采用“渴乌”(虹吸)原理,便於调整和修理。有两种保持水位恒定或接近恒定的方法,均见於宋代杨甲著《六经图》(刊於1153年)中的“齐国风挈壶氏图。“唐制吕才(约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壶上方加几个补偿壶,“今制燕肃(1030)定”刻漏采用溢流法,多馀的水由平水壶(下匮)通过竹注筒流入减水盎。燕肃创制的漏壶叫莲花漏,北宋时曾风行各地。
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参考资料:网络
⑹ 这是什么仪器
欣宝科仪数字式木材水分测试仪
数字式木材水分测试仪
MD812
望采纳,查资料也不容易
数字式大屏幕液晶显示器
测试范围:5%~40%
分辨率:1%
具有读数锁定功能
电源:单个9V碱性或碳锌电池
低电压提示,可选择两针和四针方便使用
无需打开机壳便可更换测试针,方便日常维护
(配有测试针备件)
尺寸:130x64x32mm
1、何谓木材含水率? 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不同的树种,不同部位变化较大,如红松生材的含水率心材达70%,边材可达200%。不同产地材种亦有差异。
2、木材含水率应降到多少才能深加工? 木材置于一定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下的平衡含水率。等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是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木材水分含量较高时,将会造成胶接不牢,加工后变形等。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木材自然平衡含水率一般都在7%~18%之间,因此,此范围可视为多数木制品生产工艺上的测控标准。此外,一般可凭经验用木材测湿仪在您认为符合工艺要求含水率的木材上测出其水分含量,再去对被检木材进行测量,即可作出比较其水分含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3、什么是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ZUI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4、含水率测量方法有几种? 测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有烘干法、电测法、干馏法、滴定法和湿度法。生产实验中一般采用烘干法和电测法。烘干法就是计量木材试片烘干前和烘干后(绝干)含水量差异来测出含水率的方法,此方法精度高,但费时繁琐,一般适用于实验室。电测法是根据木材的某些电学特性与含水率的方法,快速方便,精度不如烘干法,但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适合大批量木竹制品生产等方面
5、不同厂家、不同类型是水分测量仪结果为何有差异?由于不同树种、不同温度、不同地域的木材对木材电参数影响较大,而多数袖珍测量仪又不能分设各树种、湿度等修正档,故只能以某一树种、湿度为基础。不同仪器基准不同必然导致测量结果有所差异。
⑺ 测湿仪木材和粮食有什么区别
木材测湿仪和粮食测湿仪有很大区别,主要原因是测量介质不同导致的测量方法不同。比如测量木材湿度,可以用FD-100木材水分仪和HK-90木材水分仪;如果测量粮食的水分,用PM-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
⑻ KT-50B型水分测湿仪如何调整归零
木材测湿仪和粮食测湿仪有很大区别,主要原因是测量介质不同导致的测量方法不同。
比如测量木材湿度,可以用FD-100木材水分仪和HK-90木材水分仪;
如果测量粮食的水分,用PM-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