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乡愁的插花

乡愁的插花

发布时间: 2022-03-23 01:52:07

A. 席慕容的《乡愁》全文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B. 李清照诗词乡愁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不会完结。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首词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

C. 席慕容的《乡愁》全文及诗意

一、席慕容的《乡愁》全文如下: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二、诗意赏析。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

1、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2、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3、第三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4、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D. 乡愁的意象

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简单的说,邮票表达了对远方母亲的思念。
船票是对妻子的思念
坟墓是对去世母亲的不舍
海峡是期盼祖国的统一。

E. 以余光中的乡愁的形式改写一篇描写花的诗歌

背上行囊, 踏上火车, 卧看着窗外的景色, 从熟悉, 到陌生... 我知道, 离开家乡已经越来越远了... 突然觉得应该有一点伤感, 但竟然还是挤不出一滴眼泪... 不是我已经沧桑到没有泪水, 只是, 我的眼泪似乎经常被媒体上的一个小小的故事骗取, 而当自己面对着生活时, 不论是残酷,还是悲伤, 我就知道, 我哭不出来... 也许, 真正的情感不需要泪水来做修饰吧... 家, 似乎并没有什么让我魂牵梦挂, 竟是那么漠然... 而家乡, 一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 平淡到不能再平淡, 却沉重得刻骨铭心! 即便是嘴上说着“家”, 但是心里想的还是那遥远的“家乡”... 很多朋友曾经跟我说过, 只有离开了家乡, 你才能真正了解你的家乡... 那时候, 我朦胧地记下了他们的话。 而今天, 我想回头把这些话告诉还留在家乡的每一个人... 家乡, 在我心里, 淳朴到像风中焦草的味道, 简单到像海滩上风化的贝壳, 甚至是一句乡音, 一缕茶香, 都好美好美,好甜好甜... 都幸福得近乎奢侈, 都眷恋得濒于疯狂... 我常常自豪地问我新认识的朋友, “你见过海吗?” “你品尝过工夫茶吗?” “你吃过美味的牛肉馃吗?” “你知道什么是‘营’老爷吗?” ...... 每次说起家乡的海, 家乡的美食, 我都是面带着自信的微笑, 滔滔不绝... 每次听完, 对面的人总是头上顶着N个问号, 脸上挂着羡慕的神情, 嘴边悬着长长的沫丝... 我最后撇下一句, “这个春节回去一定要吃个够!” “我也想去...” 这就是家乡带给我们的财富啊... 所以, 永远不要因为自己的出身地而感到自卑! 山里有城市没有的无边的绿, 憨厚的邻里乡亲, 清澈的缓流激湍, 滋养出你淳朴的天性... 大漠有江南没有的壮阔的黄, 奔放的马上生活, 漫天的滚滚黄沙, 煅烧出你滚烫的热血... 嗯... 家乡哪... 离家的游子对你有着抹不去的爱, 怀揣着抹不去的思念...

F. 余光中的《乡愁》每一节诗的画面

(1)阅读《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G. 乡愁的现代诗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乡愁

--------------------------------------------------------------------------------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小时侯

乡愁是一房不大的蓝天

我呆望着

忘记了时间

长大后

乡愁是一个温暖的肩膀

我静靠着

一直到落夕

后来啊

乡愁是一长绿色的机票

我俯视着

离开了祖国

现在啊

乡愁是一面庄严的国旗

我感叹着

时间的推移

H. 乡愁的诗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

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全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8)乡愁的插花扩展阅读:

《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热点内容
布艺山茶花制作 发布:2025-09-20 15:46:21 浏览:307
樱花之都动漫磁力链接 发布:2025-09-20 15:42:43 浏览:618
七夕童子鸡 发布:2025-09-20 15:23:09 浏览:704
梅花女表价格 发布:2025-09-20 15:19:10 浏览:437
谷里镇盆景 发布:2025-09-20 15:16:56 浏览:286
万一朵花 发布:2025-09-20 15:11:43 浏览:420
盆栽和地栽的区别 发布:2025-09-20 14:56:53 浏览:742
兰花古镇 发布:2025-09-20 14:56:39 浏览:452
绿植的种发 发布:2025-09-20 14:55:35 浏览:69
情人节美团酒店预约 发布:2025-09-20 14:53:43 浏览: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