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蜂什么花语

蜂什么花语

发布时间: 2022-03-21 17:16:18

⑴ 锦葵花的花语是啥

锦葵花的花语:讽刺;风味
花语——讽刺。活跃在古罗马帝国的讽刺诗版人——马鲁提亚力斯曾权说过:“锦葵提炼出来的茶叶,具有恢复疲劳的功效。”所以,锦葵就是讽刺诗人精力的泉源。因此,它的花语就是——讽刺。

锦葵花的意义

锦葵的果实具有落花生般的味道,它的别名又称为:妖精的起司、起司之床等等。因此它的花 语是-风味。 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一股不为人知的独特气质,必须让人细细品味才 能发掘其中的美。也许刚开始并不引人注意,但是经过几次的接触,很容易让人萌生想关心, 进而滋生爱苗的情欲。

在古代的基督教中,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通常 是以盛开的花朵来点缀祭坛所致。而到了中世纪后,在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 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把366天的圣人分别与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 所谓的花历。由于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于南欧地区,南欧又属地中海型性的气候,非常适 合栽种花草,各种花百花竟放,每一种花都有着丰富的含义。

⑵ 《蜂》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原文: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出处:唐代·罗隐《蜂》

(2)蜂什么花语扩展阅读

背景:罗隐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赏析: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

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

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⑶ 蜂的诗意是什么

《蜂》的诗意: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的劳动人民,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原文如下: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白话文释义: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3)蜂什么花语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作者罗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中第。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史称“十上不第”。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

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

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⑷ 蜂对什么字

  • 拼 音

    fēng

  • 部 首虫

  • 笔 画13

  • 五 行水

  • 繁 体蜂

  • 五 笔JTDH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

    2.比喻成群地:~聚。

  • 相关组词

蜂拥而至

[fēng yōng ér zhì]

像蜜蜂一样一拥而来。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来到。也作“蜂拥而来”。

蜂拥

[fēng yōng]

(动)像成群的蜂那样拥挤在一起:~而上|人们向广场~而来。

蜂起

[fēng qǐ]

(动)形容像蜂飞一样成群地起来:公司~|谣言~。

马蜂窝

[mǎ fēng wō]

(名)马蜂的窝,比喻难于对付的人或能引起麻烦和纠纷的事。

蜂巢胃

[fēng cháo wèi]

反刍类动物的胃常分四囊,其第二囊内壁构造襞皱如蜂巢,故称为「蜂巢胃」。

蜂蜡

[fēng là]

将蜂巢用沸水溶化,经粗滤然后冷却而得到的黄色到棕色的蜡,主要用于抛光剂、模型和图案制作

工蜂

[gōng fēng]

工蜂gōngfēng蜜蜂中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蜂,身体小,深黄灰色,翅膀长,善于飞行,有毒刺,腹部有分泌蜡质的蜡腺,两只后脚上有花粉篮。工蜂担任修筑蜂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哺养幼虫和母蜂等工作,不能传种

蜂鸟

[fēng niǎo]

动物名。鸟纲雨燕目。产在西半球,为最小的鸟类。羽毛细,嘴为管状,便于吸收花蜜。

⑸ 蜜蜂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蜜蜂的寓意和象征如下:

一、勤劳精神

蜜蜂象征着勤劳精神,“勤劳”二字对蜜蜂来说也是名副其实的,事实上在蜜蜂短暂的一生中几乎没有从工作中停歇过,数据表明在流蜜期蜜蜂的平均寿命只有30~40天,而过度劳累则是导致蜜蜂寿命短暂的主要原因。

五、自律精神

蜜蜂象征着自律精神,实际上蜜蜂群体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领导者,也没有所谓的“监工”等角色来监督蜂群的工作,不管是蜂王产卵还是工蜂采蜜几乎都不存在偷懒耍滑的现象,这一点对人类而言更是难能可贵的。

总结:蜜蜂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物种之一,自古以来便是勤劳敬业和团队精神的象征,除此之外还象征了奉献、务实、自律等精神,而蜜蜂能繁衍至今凭借的也正是这些优良品质。

⑹ 《蜂》的意思是什么

《蜂》这首诗的意思是:“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

⑺ 蜂是什么意思

蜂单个字可以理解为蜜蜂的意思,是一种昆虫来的

⑻ 蜂什么什么什么填成语

蜂攒蚁聚、蜂攒蚁集、蜂营蚁队、蜂腰猿背、蜂腰削背、蜂屯蚁杂、蜂屯蚁附、蜂屯乌合、蜂识莺猜、蜂扇蚁聚、蜂趋蚁附、蜂起云涌、蜂迷蝶恋、蜂迷蝶猜、蜂媒蝶使、蜂狂蝶乱、蜂窠蚁穴、蜂拥蚁聚、蜂拥而至等。

⑼ 《蜂》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蜂》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是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2、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这可算是一篇寓言诗.诗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他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可是劳动成果到头来却都被统洁者掠夺去了

⑽ 蜂 代表是什么

一、勤劳精神
二、团队精神
三、奉献精神
四、求实精神
五、自律精神

热点内容
七夕敖丙 发布:2025-09-20 09:29:46 浏览:309
百合撩妹文 发布:2025-09-20 09:26:54 浏览:693
茶花女告诉我们什么 发布:2025-09-20 09:19:15 浏览:256
情人节横幅 发布:2025-09-20 09:06:17 浏览:416
花语凄惨的话 发布:2025-09-20 09:05:32 浏览:632
玫瑰盆栽图解 发布:2025-09-20 09:03:15 浏览:837
花卉树木大全 发布:2025-09-20 08:43:55 浏览:228
樱花树图动漫 发布:2025-09-20 08:43:20 浏览:531
猫侍樱花 发布:2025-09-20 08:43:04 浏览:895
兰兰花花 发布:2025-09-20 08:41:04 浏览: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