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插花
Ⅰ 求郭德刚相声梦中婚的台词,要和于谦说的去保定的那个。
甲 现在是无论什么都在变化,并且变化得还挺快,一天一个样儿。您就拿我们这相声说吧,今天您听是这样儿,明天再听又是一样儿啦。
乙 怎么呢?
甲 改啦。人的思想也是一样,您就拿我说吧,过去我净想发财,现在我就不那么想啦,这就是变啦。
乙 对!
甲 过去那个想法就不对,净想发财,这叫什么思想呢?
乙 就是嘛。
甲 发财的思想我可没有。
乙 你比他们强。
甲 还是钱多点儿好!
乙 你还不如他们哪!
甲 就你们这种思想,要不要两可!
乙 也就你有这种思想!
甲 提起这发财来是个笑话。
乙 怎么?
甲 我发过一回财,这话在前二十多年了,大栅栏三庆戏院散夜戏,我捡了个手提大皮包。打开皮包我这么一瞧啊,中、交票子有五十多万!我是陡然而富,平地一声雷,转眼窝家翁。在旧社会有了钱讲究什么哪?讲究吃穿,讲究排场。穿衣裳得讲究,您想,我有了钱,一定要讲究。
乙 那是呀,您会穿吗?
甲 您算算,六月十三我就把西皮筒皮袄穿上啦。
乙 您先等等!六月十三穿皮袄不热吗?
甲 不热,使夏布吊面!
乙 那也不凉快呀!
甲 里边还有一身拷纱小棉袄裤哪。
乙 纯粹是搬汗哪!
甲 我一个人戴十七顶礼帽,老远一瞧跟烟筒成精一样。
乙 大串儿糖葫芦。
甲 我的包月车仨脚铃。
乙 人家都两个呀?
甲 我仨!一边一个。
乙 当中间那个哪?
甲 使文明杖戳着。我坐着比拉车的还累得慌。
乙 是呀!你手脚不时闲儿嘛。
甲 早饭吃烧?font color="#006699">甲诱旱愣舳垢?/p>
乙 有那么吃的吗?
甲 喝冰激凌,凉的不敢喝,得回勺热热,来点儿芝麻酱,加仨卫生球儿,搁四个鸡子儿,端上来……
乙 你把它喝了?
甲 我把它倒了!它不是滋味!
乙 没法儿是滋味。
甲 闹得我神经错乱,我跑到上海去了。
乙 你上上海干吗去了?
甲 到上海住在黄浦滩那儿最大的饭店,每天每间就六十块钱。我一个人留了八门。
乙 有两间还不够用的?
甲 不!八间都有用。饭厅一间,客厅一间,沐浴室一间,厕所一间,这就占去四间。
乙 还有四间哪?
甲 那四间轮流着睡呀。
乙 一屋睡一宿。
甲 不!这屋睡五分钟,那屋睡五分钟。睡的时候,拿着表。进门铺被窝,脱衣裳,钻进去。一看表还差一分钟,赶紧地穿衣裳,叠被窝,滋溜再跑那屋去。
乙 纯粹折腾!
甲 天天儿这儿走走,那儿逛逛。全好,就是一样不好,不懂方言。
乙 噢!不懂当地话。
甲 身在他乡思故土,到了上海又想北京。哎!遇见北京一个熟人,也是咱们说相声的,这人您认识。
乙 谁呀?
甲 XXX,这人心都坏了!
乙 怎么?
甲 那年他因在上海,走到广西路碰见我了:“xx,我到这儿找我们亲戚来了,没找着,他们搬了,我困在这儿啦,你能给我找个事吗?”我说:“我哪儿给你找事去呀?连我还在这儿位闲哪。你不就为吃饭吗?没关系,走!上我店里去。”当时给他剃头洗澡换衣裳,由头上换到脚下。
乙 够朋友!
甲 “你先来个狐腿儿皮袄。”
乙 这是几月呀?
甲 六月二十几儿。
乙 六月二十几儿穿狐腿儿皮袄啊?
甲 我这儿捂着,也叫他陪着我捂着。
乙 俩汗包!
甲 我把店里人全叫过来了。“我给你们介绍介绍。xx先生是我至近的朋友,他的即是我的,我的即是他的,出入谁也不准限制。”让您说,咱们交朋友怎么样?
乙 不含糊!
甲 唉!慈心生祸害。
乙 怎么了?
甲 那天我出去了,等我回来一瞧啊,我那屋里什么都没有了!我问店里的人,人家说:“您问不着我们哪,您说过,他出入不准限制他。”我问他上哪儿了?店里人说:“他把户口销了,说您有信儿要回北京。”嗬!这句话,我是说不出来,道不出来,吹气伤寒!手里剩了无几俩钱儿,那么大的饭店还住得起?
乙 怎么办哪?
甲 搬吧!搬到旅馆。旅馆也住不起了,搬到公寓。公寓也住不起了,搬到小店。后来一落千丈,跟乞丐同眠。先生,我都不愿意说了,说出来我心里难过!
乙 说出来也没关系。
甲 转眼间腊月二十几儿啦,我就穿着一件空心大棉袄。
乙 是啊!六月你都把皮袄穿过去了!
甲 那倒甭提。应名儿是棉袄还是三样儿。
乙 怎么三样儿?
甲 前边是夹袍,后边是大褂儿,就是袖口上有二两棉花。
乙 这种衣裳我都没瞧见过。
甲 哪儿都有好人,店里掌柜的看见我了:“XXX呀,看你这个样子,还是赶快回北京吧。”我说:“掌柜的,您净知道说了,我身上无衣,肚内无食,手里分文无有,我怎么回去呀?”“早就给你预备好了。”一开保险柜给我拿出两个大数儿。
乙 二百元?
甲 两毛钱!
乙 两毛钱哪!
甲 人家哪是给我钱哪,比打发要饭的强点儿。咱们在外边跑了会子这事还不明白?我说:“掌柜的你先等等,你给我两毛怎么算哪?噢,你拿我当要饭的了?告诉你,姓X的有钱的时候挥金似土,仗义疏财,三百五百我不在乎,你别瞧我,人穷志不短!”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不就你那两毛钱吗?”
乙 不要?
甲 “我拿着吧!”
乙 拿着啦?
甲 外行。到那时候一分钱谁给呀?买点儿烤白薯吃也是好的呀。
乙 这时候知道钱是好的了?
甲 你说人要倒霉吃白薯都不捧场。
乙 怎么?
甲 越吃越少!
乙 是啊,再吃还没有了哪!
甲 往北走走了好几天,下着大雪,上边淋着,底下踏着。身上无衣,肚内无食,冻得我上牙打下牙,前思后想越想越难过,我还活着干吗?不如跳井一死!你说人要倒霉,说话就应验,说跳井就有井。
乙 哪儿没并啊。
甲 一上土坡是个菜园子,当中间这么大一眼井(手势),三个人往里跳谁也碰不着谁。
乙 好大的一眼井呀。
甲 旁边儿有个窝棚,窝棚里有两个人正睡觉哪,甭问,一定是看菜的了。我一瞧四外没人,趁这时候人不知鬼不觉的——
乙 跳里啦?
甲 不能跳!
乙 怎么?
甲 你想,咱们是明人不能做暗事。我把看菜的叫醒了一个,我跟他商量商量,他让跳,我就在他们这儿跳;他不让我跳,我上别处跳去,没关系。
乙 我都没听说过,叫醒了人跳井啊?
甲 “二哥醒醒。”“你买吗呀?”“什么也不买,借您光,跳井。”吓得他颜色都变了,拉着我不撒手:“有什么为难事你只管说呀!我们这村子三百多口子就指着这眼井活着呢!你一跳里就完了。”他越拉我,我是越跳。
乙 真想死嘛!
甲 谁真死呀?我这是吓唬吓唬他,他一害怕,给我对付几十块钱,我不就活了嘛!
乙 您听,这叫什么行为!
甲 一嚷嚷,那个醒了:“第二的,嚷嚷吗呢?”“哥哥你快来吧,你看这人要跳并。”“撒手!要跳早跳了,还有叫醒了人跳井的!”
乙 人家这位明白。
甲 “我说,谁要跳井呀?”“借您光,我!”“就是你一人,还有别人没有?”这话可三青子,为跳井还拜盟把兄弟呀?“就是我一个人。”“就你一个人好办,咱这是自己的园子自己的井,开了三十多年了,一个跳主儿还没有哪,没别的说的,大兄弟你给开个张吧!”
乙 看你这回跳不跳!
甲 这地方他可厉害,他让我给他开张!“不为给你开张啊,还不叫你哪!死,就为死在明处,你说实话,这井甜水苦水?”
乙 你问这个干吗?
甲 找台阶儿好走。
乙 他说甜水?
甲 甜水我不死,我是苦命人不能送天行事,我找苦的去。
乙 他说苦水?
甲 苦水我不死,我是苦命人,苦了一辈子,临死还不喝口甜水!
乙 嘿!他都有的说!
甲 别管他怎么说我也不死。他冲我一乐:“你问咱这水?”
乙 甜的苦的?
甲 “半甜不苦!”
乙 喝什么有什么。
甲 二性子水。哪是二性子呀!你这是三青子!见死不救,你敢立逼人命?光脚的还怕你们穿鞋的?说好的不行了,我可真急了!
乙 打他们?
甲 我就给他们跪下了!跪在那儿跟他们说横话。
乙 说什么横话?
甲 “我饿了三天没吃什么了,您有什么剩吃儿给我点儿吃?我活了绝忘不了您的好处。”
乙 这叫横话呀?你这是央告人家哪!
甲 就把那俩唬回去了!
乙 人家那是心软了!
甲 “年轻轻的学点儿好,早说这个呀。拿跳井吓唬我们?第二的,给他拿去。”一会儿工夫给我拿来两个贴饼子,半沙锅小米粥。“得了,您连这锅给我得了!”
乙 要这锅干吗呀?
甲 要饭好有家伙呀。
乙 这回是饿怕了。
甲 又给我一捆柴火,半盒洋火。“去,上北边土地庙忍着去吧,那是我们公共的地方。”来到土地庙把X(左木右鬲)扇开开,掸掸供桌上的尘土,把柴火点着了,赶赶庙内的寒气。把锅坐上,吃完贴饼子,粥热了,把粥喝了。又把柴火灰搂扒楼扒搂在沙锅里头,抱着沙锅,把棉袄往身上一围,脑袋枕着香炉,我正在这么三睡不睡——
乙 似睡不睡。
甲 这怨我,我漏了一睡(税)!
乙 你漏税罚你!
甲 正在这儿似睡不睡,就听门外汽车响,噔!站住了。打汽车上下来两个人,一个说:“找找!”哪个说:“你甭着急,他走不远,一定是进庙了!”
乙 没准儿是逮贼的。
甲 要是逮砸明火的回头再把我枪毙了!一害怕,跳下来钻在供桌底下往外瞧着,进来这俩人不像当官差的。
乙 像干吗的?
甲 都是跟班的打扮,穿着皮外褂子,手里拿着电棒儿:“照照——在这儿哪不是,出来!”我说:“不是我。”这两人一拥而上,就——
乙 把你捆上了?
甲 就给我跪下了!叫得我这份儿好听就甭提了。
乙 叫你什么?
甲 “姑老爷,谁又把您得罪了?老太太给了我们三天限,分期第二天,明天再要找不着您,非把我们送县里不可!姑老爷,您跟我们回去吧!”
乙 您在这儿有亲戚呀?
甲 谁有亲戚呀?
乙 那怎么叫您姑老爷呀?
甲 人家认错了人啦。
乙 对啦。
甲 我得给个台阶儿:“您细细的看看有我这模样的姑老爷吗?”那个跟班的搭碴儿了;“姑老爷,我这话值您个嘴巴,由一小儿我把您抱大的,剩了皮连骨头我都认得。”这俩人纯粹是认错人了。
乙 唉!
甲 他认错了人,你说我跟他去不跟他去?
乙 那就跟他去。
甲 跟他去呀?看他找什么了,找儿子、侄子能跟他去,到那儿一瞧不是,你们凭什么白找呀?怎么也得给几块。一说我站老爷,到那儿一瞧不是,你瞧这顿打轻得了吗?
乙 那你就甭去。
甲 甭去?非饿死在这庙里头不可。
乙 你还有准主意没有?
甲 跟他打听打听,他们家男的多我就不去,男的打上没轻下儿。女的多没关系,打两下一央告一跑就完了。
乙 你这都不像话,你是人家姑老爷不知道人家有什么人?
甲 这地方就用着生意口了,拿我的话套他的话:“既然你们哥儿俩来了,回去跟他说,我决没有自杀的心!”
乙 根本你也没打算死呀!
甲 “你们看,我的衣服褴褛,就这样儿回去,你说我对得起谁呀?等明天我找同学换件衣裳再回去!”那个跟班的搭碴儿了:“姑老爷,您可真糊涂,您算算家里还有谁?老太太,是您的老家儿;小姐是您的人;其余我们都是您奴才,每月吃您稀的拿您干的,谁敢笑话您呀?”想不到是寡妇老太太带一个姑娘(露出很得意的样子)。
乙 你要干什么?
甲 头里走。夹着沙锅上汽车。
乙 您就把沙锅扔了吧!
甲 外行。扔了啊?到那儿一瞧,不是,轰出来再要饭去没家伙了!
乙 这回是给饿怕了。
甲 汽车开得还真快,拐弯儿到了。路北里广梁大门,四棵门槐,上下马石,拴马桩子。门口的电灯泡子这么大个儿(手势),都是八万四千六百多烛的。
乙 有那么大烛数的吗?
甲 照得跟白天似的。跟班的下车往里一喊:“接姑老爷!”由里边出来二百多口子。大做活儿的,小做活儿的,传达处,使唤丫头,老妈子,站这么两溜,闹得我不敢下汽车了。
乙 怎么?
甲 土地庙里黑,两个人四只眼睛,怎么都好蒙。这一说二百多人,四百多只眼睛,有一个瞧出来:“这不是咱们姑老爷呀!”麻烦了!不下?汽车到门口儿了!
乙 怎么办哪?
甲 我得耍耍派头,一夹那沙锅就跟夹着皮包似的,一甩袖子,一挡脸:“不要这个样子!”进去了!手一抢,把袖口儿那二两棉花给抢出去了!
乙 这回成夹袄了。
甲 一进二门,瞧见本家老太太由上房出来了。
乙 你认识?
甲 我不认识。
乙 那你怎么知道?
甲 有理由呀,俩老妈儿当中搀着的那位准是本家儿老太太。没有吃完饭老妈儿搀老妈儿满院遛的。
乙 没听说过!
甲 到门口一跪,用手一捂脸:“妈呀,我回来了!”
乙 你还害臊哪?
甲 谁害臊呀?
乙 那你挡脸干吗?
甲 我怕她瞧出来!
乙 对了。
甲 老太太说:“唉!再有两天找不着,你非倒卧在外边不可,早晚你得把我气死。屋里去吧!”没瞧出来!在外头冻得我直哆嗦,进屋就一身汗。
乙 怎么?
甲 四周围是暖气管子,八个大火炉子,都是这么高,这么粗,这么大炉盘,这么大炉眼(手势),八吨煤倒里头才半下儿!火苗子一冒九丈多高!
乙 嚄!那房哪?
甲 房上都有窟窿!
乙 没有窟窿就全着了!
甲 一照镜子,就牙是白的。“带姑老爷上沐浴室沐浴沐浴去。”
乙 家里还有澡盆?
甲 人家给我拿过六块胰子来,我吃了三块,洗了三块。
乙 干吗吃三块呀?
甲 这名叫里外见光。
乙 这……洗肠子哪!
甲 洗完澡,这边有个小门儿,上头写着“更衣室”,过去打开箱子我这么一瞧呀,里边都是湖绉、扣绉、花洋绉、咔啦、哗叽、鹅缎绸、官宁绸、摹本缎;里边没有粗布、蓝布、大白布,月白、灰市、浅毛蓝。
乙 这份儿贫哪!
甲 穿衣裳咱们会穿,穿出去不能叫人家笑话。
乙 当然了。
甲 软梢儿裤褂穿三身,夹裤夹袄穿三身,毛衣毛裤穿三身。穿上五丝罗大褂,纺绸大褂。驼绒袍,衬绒棉袍,棉袍外边穿大衣。大衣外边穿皮袄,皮袄外边套马褂,马褂外边穿坎肩。系褡包,戴草帽,穿毡趿拉。
乙 什么德行?
甲 我往沙发上一坐,老太太这份儿夸我就甭提了。
乙 还夸你哪?
甲 “真是人是衣裳马是鞍,姑老爷不刀尺不好看,这一刀尺——”
乙 好看了?
甲 “成狗熊了!”
乙 是成狗熊了!
甲 “吃饭了吗?”来到自己家里说话还不逞着点儿?
乙 吃了!
甲 “我三天都没吃什么了!”
乙 你倒是逞着点儿呀!
甲 它饿得难受哇。“给姑老爷摆西餐。”这可要了命了!
乙 怎么?
甲 西餐里没有筷子,净是刀子叉子,我也没使过。拿刀子在嘴里一和弄,把舌头也弄破了。
乙 你倒留点儿神哪。
甲 我正要喝酒,老太太叫老妈儿:“去!给小姐送个信去,说他女婿回来了,让他们见个面儿。”这可是个好机会,我得瞧瞧小姐。长得要是好看哪,我就跟她那儿忍着;要是长得还没我好看哪……
乙 那你就走?
甲 我也忍着啦!
乙 怎么也忍着了!
甲 这儿吃什么呀!
乙 就瞧见吃啦?
甲 一会儿的工夫,四个小丫鬟挽着小姐来了,一拉风门,嗬!我一瞧这位小姐呀!长得气死四大美人。
乙 您说说。
甲 笑褒姒,恨妲已,病西施,醉杨妃。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长得是摩其登,漂其亮,剪其头,烫其发!
乙 你还有法儿贫哪?
甲 一脚在门槛儿里头,一脚在门槛儿外头。瞧见我是先喜后忧,这劲儿让我难学!
乙 您学学?
甲 “噢!密司特儿X回来了?”
乙 这里还有英文哪?
甲 “谁把你得罪了?一来你走了,两来你走了,老太太在世还顾全咱们,老太太一死我们非跟你现眼不可!看你这路人,真是不堪造就,恬不知耻。讨厌得很,很讨厌,你太讨厌了!”
乙 你是够讨厌的!
甲 老太太说:“都别费话了,过年给你们完婚。”过年?八年都等!那个老妈儿在旁边给我说好话:“老太太,您可真是越老越糊涂了。姑爷一来一走也为了不完婚,小姐一来一病也为不完婚。您不如抓早儿办了就完啦。”老太太说:“好!查查皇历。”一查皇历,丁是丁,卯是卯,今儿的日子就好,就今儿了(露出得意的样子)!
乙 你要干吗?
甲 我又换了一身衣裳,十字披红双插花。大门二门悬灯结彩,拜完天地入洞房。到洞房我这么一看,糊得是四白落地,床上是闪缎褥子,问缎被卧,倚枕、靠枕、鸳鸯枕。小姐坐在床上,扑哧儿冲我一笑。我往床上一迈步,可了不得了!
乙 怎么?
甲 使的劲儿太大了,喀嚓的一下子,我由供桌上掉地下了,沙锅也碎了,棉袄也着了,把脖子也窝了!
乙 您不是完婚了吗?
甲 哪儿呀,我在庙里那儿做梦哪!
乙 做梦啊!
Ⅱ 请问康乃馨在室内怎样养
室内养来康乃馨要注意,室内要空气干自燥、通风良好、日照充足,气温为19~21℃为宜。盆栽康乃馨,应选内径较大的高筒盆,盆底先施足含钾、钙、氮、磷的基肥。晴天每天浇水一次,保持盆土潮润。因为康乃馨既怕水涝,也不耐干旱。
每天保证光照6~8小时。盛夏时,康乃馨正处于半休眠状态,这时应注意避免烈日曝晒。盆土忌积水,否则易烂根。为促其分枝,在株高15~20厘米时去顶。
(2)管子插花扩展阅读:
病害防治
康乃馨常见的病害有萼腐病、锈病、灰霉病、芽腐病、根腐病。可用代森锌防治萼腐病,5氧化锈灵防锈锈病。防治其它病害中用代森锌、多菌灵或克菌丹在栽插前进行土壤处理。遇红蜘蛛、蚜虫为害时,一般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杀除。
Ⅲ 花卉水葱和药用水葱一样吗
一样
水葱为莎草科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2米,茎杆高大通直,很像食用的大葱,但不能食用。在自然界中常生长在沼泽地、沟渠、池畔、湖畔浅水中。该植物的地上部分可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南京民间药草》:“通利小便。”此外,水葱在水景园中主要做后景材料;其茎秆可作插花线条材料,也用作造纸或编织草席、草包材料。
水葱的植物信息
名称:水葱
学名:ScirpustabernaemontaniGmel
别名:翠管草、冲天草
科名:莎草科
属名:镳草属
分布:产于中国东北各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河北、江苏、贵州、四川、云南;也分布于朝鲜、日本,澳洲、南北美洲。
习性:水葱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需阳光。自然生长在池塘、湖泊边的浅水处、稻田的水沟中生性强健,适应性强,耐寒、耐阴、也耐盐碱。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根状茎在水下可自然越冬。
水葱的药用功效
【别名】莞、苻蓠、莞蒲、夫蓠、葱蒲、莞草、蒲苹、水丈葱、冲天草、翠管草、管子草
【归经】膀胱经
【功效】利水消肿
【考证】出自《南京民间药草》。
【主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生态环境】生水边、浅水塘、沼泽地或湿地草丛中。
【各家论述】《南京民间药草》:通利小便。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功效分类】利水药。
【炮制方法】清水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鉴定】性状鉴别,干燥茎呈扁圆柱形或扁平长条形,长60-100cm,直径4-9mm,或更粗。表面淡黄棕色或枯绿色,有光泽,具纵光沟纹,节少,稍隆起,可见膜质叶鞘。质轻而韧,不易折断,切断面类白色,有许多细孔,似海绵状,有的可见淡黄色的花序。气微,味淡。
【性味】味甘;淡;性平。
【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水葱的地上部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出处】《中华本草》
Ⅳ 阳台下水管怎么包好看
阳台的下水管可以做成棕榈树或者椰子树等造型,这些东西家居建材城、家居饰品店或者卖塑料插花(塑料假花)店里面有的卖的。
Ⅳ 井陉拉花的风格特色
传统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范畴,但又有其显著的自身艺术特色。她以“ 拧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 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她舞姿新颖、舒展健美、屈伸大度、 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欢、情恋等各种不同的情绪。拉花道具繁多,内涵丰富,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风调雨顺;包袱——丰衣足食;太平板——四季太平;霸王鞭——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 传统井陉拉花表现内容主要有《六合同春》、《卖绒线》、《盼五更》、《下关东》等。其表演人数多少不等,原为4-11人,现在,少则2人,多则不限,可百人、千人。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还不乏浓厚的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色彩。它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其风格特征是刚而不野、柔而不糜、华而不浮、悲而不泣,突出特点是节奏鲜明。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现在的井陉拉花,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阵容庞大时,气势恢宏。队伍精炼时,特点突出。舞蹈语言多姿多彩,音乐旋律扣人心弦,更具丰富完美的情感容量和精彩动人的艺术张力。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传统拉花音乐多为宫、徵调式,其次还有商、羽调式,节奏偏慢,大多为4/4拍,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
艺人传说,拉花过去并没有自己系统的音乐,只是以一些简单的打击乐伴奏的,现在的吴家垴拉花就仍保留着这种特点。今天所听到的拉花音乐也并非专为拉花所配,至于这些乐曲的由来,艺人中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是南正村人武金,官至主持礼仪的太常寺卿,告老还乡带回了宫廷音乐,如南正已故老人张淮等介绍拉花曲牌中的万年欢、爬山虎等,据老辈人讲在元朝就流行了。《中国古代舞蹈史》中提到元朝宫廷宴乐起奏中就有万年欢,可见武金将宫廷音乐流传于民间也是可能的。另一种说法是由寺庙僧道所传。过去僧道擅长吹奏乐器,乐手多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或切磋技艺,或让他们收徒传艺。井陉南石门的拉花乐队便是罗钵寺的僧人培养的。小儿番这首曲牌便是寺庙做醮常用的曲子。
过去水平高的拉花乐队不仅服务于舞蹈,而且也独立地作为特定寺庙的朝拜神乐使用,而拉花的内容或欢或悲、或愁或喜,均采用一成不变的音乐,和谐中不无不和谐。有些村的拉花就是先从这个寺庙学会音乐,再从另一个地方学会舞蹈,最后合在一起的。所以,拉花的音乐和舞蹈并非并存并现的。这一点恰与《正定府志》中所述相吻合:古者,舞不与歌奏同时,……今文庙之舞与歌奏合一。故乐一奏,而声容兼备焉。可见,作为参加民间祭祀活动的拉花音乐也很可能是舞与歌奏合一后形成的特定音乐。 拉花的传统化装、道具、服饰均与当地的民俗事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所呈现的特点也就最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了。
梅开五福,竹报三多(传统对联)。旧时拉花男性角色的脸颊画有梅花,以寓五福,即寿、福、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书,洪范),也有的画菊(吉)花这样的吉祥之花的。他们的额心到鼻头之间画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中的形象,以希望能够以禳虫毒(吕种玉《言鲭、谷雨五毒》)。女角中的丑婆脸上以右眼眉旁经鼻梁向左斜至颧骨画一白色的斜线或点,以达到煞邪(斜)之目的。
拉花的道具多是流传在汉族民间舞蹈中通用的道具,如彩绢、彩扇、伞、鞭、太平板等。在此基础上各种拉花均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增设。如庄旺拉花货郎担,他表现的是货郎卖绒线的故事,就根据自己角色的需要而加入货郎鼓、货郎架。又如南平望拉花送美人,她表现的是护送美女入宫的故事,就加入化装匣以供美女梳洗打扮。但大多数的拉花中有着一种在其他民间舞蹈中不多见的道具--花瓶。
据《正定府志》载:花瓶为祭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祭器,以乞平安,现在仍可在民俗活动中见到,它何以作为道具出现,尚无依据,但却为拉花增添了几分美感。笔竿胡(也称滚胡)作为一种不在手中的道具,而是戴在男角的嘴唇上,可谓独具匠心,它通过上唇的撅起,带动笔竿滚动,从而夸张地表现出吹胡瞪眼的滑稽相。在跷子拉花的傻小子手中,手持红萝卜或莲花蕾之类的道具,这些道具的应用很明显为古代生殖崇拜的遗俗。
1934年成书的《井陉县志料》中印的拉花照片,属跷子拉花。他的服饰以戏装和清代平民服饰相杂,而井陉人酷爱戏剧,早在明末清初就已成风,那时的井陉村庄几乎没有一个村不建有自己的戏楼,装扮效仿戏剧中的人物盛行,《井陉县志料》也有解释:购置戏衣,岁时效伶人歌舞。后者,可能是买不起象样的戏衣,艺人只能穿日常生活服饰的结果。
地拉花的服饰大同小异,多沿用清代服饰,男的头戴瓜壳帽,上身穿偏襟长衫,前后下摆用针线撩起,罩坎肩,下身穿灯笼裤,腿扎绑带,腕扎扣袖,脚登云鞋,腰系彩绸,腰间且掖着两个绣工精美的钱袋。女角中的丑婆,大包头,扎绸子结花垂于右耳旁,上身穿偏襟大衫,腰系罗裙,腰扎彩绸,右肩斜背一包袱。其他女角,梳一根长辫垂于脑后,头上插花,身穿不过膝的偏襟长衫,罩镶边坎肩,下穿彩裤着彩鞋,腰扎彩绸,各角色均按所扮演老、中、青、少的年龄特征,在色彩上有所变化,即:青少要色彩鲜艳些,老中色彩需浅淡些。 拉花的乐器有大管、小管、膜笛、笙、龙头二胡、三弦、四股弦、敲琴、云锣、小镗子、小镲、扁鼓,乐队双管制达20人,现在多为单件乐器仅9人组成乐队。
拉花的乐曲由曲牌和民歌组成。它的曲牌约有十几首,如万年欢、春夏秋冬、爬山虎、小儿番、粉红莲、雁南飞、摸、八板等曲牌,八板这个曲牌被各村拉花普遍使用,艺人称踩着八板扭拉花。
古者所遗留的音乐,已很不适应舞蹈的表现力,一些村庄的拉花在发展中大量地吸收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达到十首之多,有的唱与舞的内容结合,如货郎谣、盼五更等。但大部分唱与舞的内容毫不相关,如摘椒、边关调、寡妇难、梁山好汉、有个包大人等,但很大一部分村的拉花,至今仍只有单调的三、四支乐曲。
拉花的音乐调式多为宫、徽、羽调,多为 2/4或4/4的中速节奏。
拉花的音乐演奏起来古朴典雅,优美动听,那抑扬顿挫的音调,抒发了舞蹈刚劲、沉稳、豪放的情怀,造成声容兼备,在听觉和视觉上高度统一,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拉花音乐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内涵、刚健、豪迈风格交辉相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给观众留下难忘的美感。
管子是拉花音乐中的灵魂,起领奏作用,在乐曲中时奏时停。那种淳朴、粗犷、浑厚、略带悲怅的音色,如泣如诉地将人带入往时井陉人民深重灾难之中,恰与舞蹈融为一体。小管的高亢,膜笛的滑音、颤音和花点与大管互相呼应,捧笙以三度、五度和弦将乐曲珠联璧合。云锣以其清脆悦耳的问答式的轮奏,复调旋律与大管配合。小镗子、小镲按花点击拍,严密的分工,紧密的配合,令人毫无齐奏乏味之感。管、笙、笛、云锣是拉花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主奏乐器,构成拉花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范畴,但她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她以抖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她舞姿健美、舒展大方、屈伸大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眷恋、爱情、行进的情绪。
拉花同其他汉族民间舞蹈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它载歌载舞,动作属于秧歌范畴,它借用道具以物抒情,扬起双臂,使扇子、伞、板、鞭等上下翻飞,色彩斑斓婀娜多姿。这也是汉族民间舞蹈特有的风格。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说: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拉花也没有脱离滑稽取笑的特色。如地拉花中的扫罗裙,跷子拉花中傻小子挑逗的低级趣味动作,男角的吹胡瞪眼皆起滑稽取笑作用,恐与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有关。除以上所说,拉花有着明显的个性,别具一格的特色,这同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们的欣赏习惯有关。它既来自人们的生活,动作必然是从生活中提炼、夸张、美化而成,她的韵律可概括为:猛和脆,拧和伸的内在力度弹性的对抗。
拉花的动作节奏多为两拍变换一个动作,动作之前皆有起法儿,这就是欲放先收。开始与衔接存在着时间差,强拍动作时要猛,爆发力要强,而动作过程象附点音符,象拉弓向外伸张,而在弱拍的后半拍干脆利索地收成衔接下一动作的准备姿态。艺人说扭拉花要蹬板,就是指合拍了没有,踩上了节奏就是板眼对了。拉花在起法时要急速吸气,给人明显的提气感,强拍后为呼气,随着动作的伸展将气慢慢舒出,气息运用影响着动作的情绪、动律和韵味,用得好,不仅风格特色鲜明,而且增强了艺术的魅力。
拉花既然处于开门见山、走路爬坡的自然环境里,爬坡则要迈步高抬腿,身体前俯,下坡则是双膝处于紧张状态,身体稍仰,因而,男性的舞步为起要跋,膝要屈,踩要稳。女性的舞步为进要弓,退要丁,脚外撇。屈膝是贯穿于动作的始终,即使是伸膝也是短暂的,每做一个动作主力腿皆随着动律起伏伸曲,而当双腿变换动作,就需借助力腿那踩地刹那用力一蹬去完成。尤其女性的舞步,犹如雨天蹬山,山陡路滑似的。艺人说迈步不过半块砖,后腿多以丁字步,促成了侧腰、进俯退仰的舞姿。
拉花的上肢动作与步伐是密切结合的。而上肢的肩是关键,肩的一顶、一耸、一拧、一压,最能突出拉花的风格。肩是臂肘手的发力点,肩带动臂而动作。如在左肩前顶左臂下垂向后抬勾腕,右肩耸起右臂曲肘在胸前勾腕,在强拍里左肩外拧,同时带起臂翻手甩至强拍抬扣。右肩又是下压,促使连锁反应带起臂和手的翻、拨、伸、收,使人感到内在力的对抗,富有弹性的伸与韧的张力。掌握拉花风格需细心体察肩、臂、手的韵律。 从表演形式上看,拉花可分为跷子拉花和地拉花两种。所谓跷子拉花即扮演女角者,脚踩跷子进行表演,代表流派是固地拉花,后来,还将跷子演化为一种犹如西方芭蕾舞中的立脚尖,以木削的戳跷捆绑于脚,且戳跷穿以鞋袜遮盖,犹如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表演时,演员只有始终保持立脚尖姿态才能表演。这种拉花中的女角虽为男扮女装,但因受戳跷的影响,使身体前倾、腆胸、塌腰、翘臀,移步娇媚,逼真地再现了古代妇女的神韵。
跷子拉花掌握难度大,经多时训练方能表演,俗有冬练三冬、春练三春之说,特别是脚绑戳跷的就更难。在井陉流传着一句固地的拉花--一片功'的歇后语,就是对戳跷难度的形容。清末明初,此类拉花进入鼎盛时期,被官方誉为井陉县的四大迎神赛会形式之三。随着妇女放足以及群众审美观的改变,这种拉花逐渐衰落。有的如南平望拉花从跷上解放下来,演变为一种不同于地拉花的地跷拉花。
地拉花顾名思义,是地上舞的拉花。由于这种拉花比跷子拉花没有杂技性,流传的也就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年来拉花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演出场地的扩大,许多舞蹈动作和阵形变化需要跑动才能完成,地拉花也就被广泛继承。到今天为止的南正、庄旺、南平望、长岗、庄子头、城关等拉花流派都属于地拉花。
从拉花风格的继承情况可以看出,继承本身就是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在继承的过程中,艺术也就不知不觉中发展了。
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能给我讲讲你故事吗
小时候,有个家伙总是欺负我的兄弟。
一次,我就偷偷拣了一块比拳头略小一点的石头,握在手里,别人刚好看不(晕,刚才少打一个“不”字)见我抓的是什么。等那家伙又来欺负我的兄弟,我就趁机把石头往那家伙脑壳上一扣,然后跑远,把石头丢掉。
回来一看,那家伙哭得跟个泪人似的。
后来那家伙把这件事告诉了我们班主任,我被班主任狠批了一通。
不过从那次以后,那家伙再也没有欺负过我兄弟,看到我也是远远地就绕道而行。
呵呵,文化不高,语文水平有限。故事讲得不好,还请见谅。
Ⅶ 有没有一项包括了诗书、舞蹈、琴瑟、茶道、书法、插花、谈吐、装扮的专业
好好学一样,样样通,不如一样精。
学好舞蹈可以当舞蹈演员呀,到艺术团等演专出,青春献给舞属台,退居二线后可以当舞蹈老师。现在社会,家长都很在意自己孩子的才艺,在城市或城镇开个舞蹈培训机构也很不错哦~~~
Ⅷ 梦见一坨屎,然后我用水管把它冲走了
梦见一坨屎,难得的创造性才华会在今天表露出来!如果有缝纫、编织、插花等手工活的话,你座人的灵巧心思会表现得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