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葆桢花卉
『壹』 方凤富的简介
方凤富,重庆忠县人,1937年9月生。现为重庆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联合国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文物学会书画雕塑委员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理事,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 北京盘古艺术书画院名誉院长。
方凤富擅长中国花鸟画,授业于苏葆桢、李际科、郭克等教授,广泛吸收各大画家之所长,自成一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创新意,严谨朴实,清新典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所画的白葡萄和白藤花,将写意、勾勒、晕染相结合,有所创新,实有心得。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以忠县三汇中学初三年级考生,中榜进入西南师范学院音乐系(现西南大学)学习音乐,后因嗓子变声,一年后转入美术系学习造型艺术(5年制大专)。1960年我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学校领导叫他提前毕业留校。在美术系从事行政工作,先在系办公室,后到资料室(实际上就是从事一些打杂的事务性工作与其专业毫不沾边),1976年10月才正式走上教学岗位,从事他梦寐以求的艺术教学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自然灾害频繁。1960年下半年,学校调方凤富去搞生产劳动,白天在学校参加各种体力活,身心劳累且疲乏。晚上又被派去照看猪圈(简称守夜人,预防猪儿被偷),他与猪同睡一屋达4个多月(1960年10月至1961年2月),颇多感慨。冬天的夜晚,与猪作伴,寒风呼啸,粪臭扑鼻,风月相知。往事不堪回首,但君记忆犹新。方凤富刚留校,在美术系没有一点社会地位和话语权,并被边缘化。1961年3月,他又被下放到重庆西山坪农场劳动(本来小本子上注明的是系上另外一位老师,结果却将其名字划调,让他去顶替)。当时,很多人都看不起他,有位老教授还放话说:“方凤富不是画画的材料,顶多只能算一个劳动力”。这位先生的此番言论,对一位留校不久的青年助教来说,太艰酸,刻薄,有损人的自尊心。就是这句话,彻底刺激了他的灵魂。从此下定决心,非取得一点成绩,干出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已是绘画领域的可塑之材。文革时期(西南师范学院分别搬迁至粱平,忠县两地),这位老教授于忠县美术系召开的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当着众人之面,跪在方凤富面前承认错误,说自已当时话说过头了,请他谅解。方凤富说:大可不必,人要有尊严,别这样,并马上扶起这位老先生说:“我不但不恨您,反而要感谢您送我这句话,是它激励,鞭策了我,使我更加刻苦,,勤奋地求知,求学,做人”
由于方凤富从音乐系转入美术系只读了两年半,知识面窄,底子薄,技法差,且无创作能力。为弥补自已专业知识和国画技能的严重不足,他虚心向本系老教师苏葆桢学习,常借苏先生的范画临摹。1962年至1964年上半年,方凤富在2年多的时间内,几乎每天晚上都把自已关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配电房内,这既是他的宿舍又是他的画室。在此,不分严冬与酷暑,如饥似渴,挑灯夜战,连续追意临写苏葆桢,张书旗及宋元明清诸名家精品画作200余幅。主要以苏葆桢先生的画作为主,其中,他用了6个星期天及6个晚上,把苏葆桢创作的巨幅花鸟画精品《鸟语花香》(简称百鸟图)完整的临摹了一张(现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该画有9张半宣纸大,上百只鸟,十几种花卉,极为精彩(苏葆桢原画文革时已被烧毁),此画已成为一张弥足珍贵之作,亦展现出青年时期方凤富的临摹能力,及其基本功。
那时,美术系有关领导知道方凤富在跟苏葆桢学习花鸟画,就指派系上干部和学生,监督,阻止他跟其学习。说苏葆桢是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有历史问题,防止他腐蚀青年,要他与其划清界限。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他自学绘画的历程和处境多么艰难。当时,他非常苦恼,寂寞,沉默,很少说话。他的心在颤抖,其思想极为矛盾,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为了偷偷学画,遮人耳目。晚饭后,他一般都去音乐系琴房练习弹钢琴。10点钟后才打着手电筒或借着星空,悄悄地,匆匆地,回到那间标志形的配电小屋内。独自一人,默默地临习各类范画。方凤富在校读书期间和留校后,连续5个年头的寒暑假都没有回过一次家(但他无时无刻不思家)。我问方先生是什么原因?他沉默片刻说:作为偏远贫困的农家子弟,一是没有钱,二是想利用假期多补课,多学习。然后参加学校一些社会劳动,挣点小钱补贴家用。这是他真实不虚的想法,胸怀长远,心存艺术。
天道酬 勤。那时,方凤富年富力强,激情四射,每晚只睡3个多小时,时常熬通宵,披星戴月,夜以继日,拼命学习,很下苦功。从而,为他后来走上教学岗位及晚年变法,无疑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贰』 中国著名国画画家有哪些
境界最高的当然是唐伯虎,之后有齐白石张大千
『叁』 谁国画葡萄王之称号 国务院国礼
苏葆桢
他摈弃传统葡萄的“填写法”画法,利用水墨和生宣中棉料净皮纸的性能,采用“圈写法”,用精简的两笔完成葡萄的形状,利用墨色的淡浓和中间留出的高光,画出带光感和水分饱满的葡萄,并将葡萄组成一球球富有立体感的葡萄串,表现枝头葡萄的空间感。
不拘限使用水墨画葡萄,还运用花青、曙红、胭脂、藤黄相调配,画出紫色葡萄和绿色葡萄,并将紫、墨、绿三色画出不同颜色的葡萄串,配以篮子、盘子或各色花卉,表现不同情状下的葡萄。对葡萄藤叶和藤本的处理,采用了书法的运笔,显示其苍劲有力和新鲜茂盛。七十年代末以来,一幅幅构图精巧、设色秀丽、珠圆玉润、典雅端庄的作品相继问世,这些画富有昂扬的时代感,体现了焕然的生命活力,充满棉韧不屈的生机。人们为表示对他的创造葡萄画品的极大认同,冠以“苏葡萄”的美称。
苏葆桢(1916.5—1990.6),著名国画家,师从徐悲鸿、张书旗、傅抱石等大家,江苏省宿迁县南蔡乡埠子镇苏圩村人。西南师范大学教授(现西南大学), 硕士生导师 ,原重庆国画院副院长。
1939年考入设于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艺术
1986年苏先生在重庆南山写生系,获得艺术大师徐悲鸿、张书旗、傅抱石、陈之佛、吴作人等的教诲。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 。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并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荣1941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青国美展和国际画展。作品流传遍及亚、非、欧、美的许多国家。
『肆』 当代浙江书画家哪些最有名气
1、沙二海:原名徐国庆,别署徐谷庆,号庆翁,自在轩。生于1963年10月,浙江龙游县人;幼承庭训,爱好书法,喜临名家碑帖;出于他在书法领域和国家文化产业化进程中所做的贡献,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及部门的注意。
2、沙孟海: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3、凌近仁:晚号桥南老人、半僧。慈溪孝中镇(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曾受吴昌硕、诸闻韵、陆铁夫、钱罕诸人传授,善画山水、花卉。
4、沈元魁:名韦,号绮天卢。1931年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称其“笔法挺秀,章法疏朗”。作品发表于《书法》杂志、《中国书画报》,又编入《当代楹联墨迹选》、《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中国当代墨宝集》、《浙江书法篆刻选》等。
5、刘惜暗:出生于1909年,原名秾,字酉棣,又名以坊,号戌庵,慈溪洪塘(今属宁波市江北区)人。能诗善书,师事钱太希。
『伍』 中国画家中性徐的有几个
徐悲鸿 徐培晨 徐湛
徐邦达(1911-)浙江海宁人。长于书画鉴定,兼擅山水画、书法。现任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
徐启雄(1934-)浙江温州人。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画院一级美术师。
徐希(1940-)浙江绍兴人。中国美协会员。旅美画家。
徐乐乐(1955-)江苏南京人。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二级美术师。作品获七届全国美展金奖。
没有徐可什么的画家,有一位叫李可染的画家。
名家名单
B 白雪石 毕建勋 白伯骅 白庚岩 白云乡
C 程十发 陈葆棣 陈天然 陈佩秋 赵无极 陈玉圃 崔如琢 常朝晖
D 董寿平 杜滋龄 杜应强 戴卫 邓林 董希源
F 傅抱石 范曾 范光陵 方增先 费新我 冯大中 付以新 付梅影 付强 冯远
G 关山月 郭怡孮
H 黄永玉 韩美林 何家英 华其敏 霍春阳 何加林 黄山云 何水法
J 贾又福 贾广健 江文湛 蒋采萍 纪连彬 金树勇 姜宝林 金鸿钧
K 孔仲起 孔维克
L 李可染 黎雄才 龙瑞 李宝林 林墉 刘国松 刘文西 刘大为 刘勃舒 刘炳森 刘国辉 卢禹舜 林岫 陆一飞
M 马振声 梅墨生 苗重安
N 聂欧 尼玛泽仁
P 潘天寿 彭先诚 潘公凯
Q 齐白石 启功 启骧 瞿学鸿
R 阿老
S 石齐 宋雨桂 苏百钧 史国良 孙其峰 苏葆桢 沈鹏 史孟生 宋雨桂 宋玉麟 施大畏 沈启鹏
T 汤文选 唐辉 田黎明 唐勇力 汤小铭
W 吴冠中 吴作人 吴昌硕 魏紫熙 王雪涛 王成喜 王明明 王迎春 王有政 王为政 王西京 王子武 吴山明 吴东魁
X 徐悲鸿 肖朗 徐培晨 徐湛
Y 于希宁 杨晓阳 杨明义 于右任 杨延文 杨力舟 于志学 晏济元 喻继高 叶毓中 袁运生 袁武
Z 张大千 周思聪 张仃 张仁芝 周华君 朱理存 朱培尔 朱宣咸 赵振川 张海
郭味渠(1908~1971)名忻,以字行,潍县城里人。著名国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艺专西画系。1951年起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徐悲鸿纪念馆从事理论研究。196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在花鸟画的推陈出新方面,他融会中西,突出时代气息。
张振铎(1908~1989)
黄稚荃(1908~1993)常书鸿
吴作人(1908~1997)(1908-1997)原籍安徽,生于江苏苏州。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陆抑非(1908-1997)江苏常熟人。历任上海画院画师、浙江美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
何瀛海霞(1908~1998)(1908-1998)北京市人。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院一级美术师。
彭袭明(1908~20)
陈云彰少梅(1909~1954)(1909-1954)湖南衡山人。生前为中国美协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李琼玖(1909~1990)
陆俨少又名砥,字宛若。(1909~1993)(1909-1993)上海嘉定人。中国现代中国画家。生前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
张碧寒(1909~?)
黄镇(1909-1989)安徽桐城人。1925年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学习班。1927年毕业于新华艺术......
张枢辛稼(1909-1991)早年亦署星阶,晚号霜屋老人。江苏苏州人。自幼喜绘事,专攻花鸟,从临古入手,初师吴门画派,已文秀见长,二十多岁时即崭露头角。五十年代后受海上画派明丽画风的影响,并注重写生,作风为之一变。七十年代后形成个性风格,淡化了传统色彩,更巨时代气息。曾任江苏美术专科学校教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美协理事、苏州国画院院长。
蔡鹤汀蔡鹤汀(1910-1976)陕西人,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陕西美协常务理事。
应野平(1910~1990)(1910-1990)浙江宁海人。曾任上海大学美术系教授、美协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唐云(1910~1993)(1910-1993)浙江杭州人。生前为中国美协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上海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别号大石、药城、药翁,画室名大石斋。绘画,以花鸟为最出色,其次是山水、人物。晚年小幅山水册页,多信手拈来,以墨笔为主,颇有诗情。
谢稚柳(1910~1997)(1910-1997)江苏武进人。历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黎雄才(1910~2001)广东肇庆人。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美院副院长。陈之奋、
(1910~2001)顾麟士
(1910~2001)
吴青霞(1910-)江苏常州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一级教授,中国美协会员。
吴砚耕(1910~)生于扬州。女。中国当代花卉大师。
王式廓子容(1911~1973)西由街西村人,当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晋冀鲁豫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教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任率英(1911~1987)河北束鹿人。擅长中国画(工笔重彩人物)。原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工笔画家。著名连环画家。
张安治(1911~1990)
徐邦达(1911-)浙江海宁人。长于书画鉴定,兼擅山水画、书法。现任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
梁树年(1911-)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书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擅长山水。
林建同(1911~20)
黄养辉(1911-)江苏无锡人。中国美协\书协会员,金陵印社名誉社长,江苏国画院画师。
萧淑芳(1911-)广东中山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蔡鹤洲(1912-1971)陕西人。擅走兽、翎毛。
王叔晖(1912~199)
关山月(1912~2000)(1912-2000)广东阳江人。历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中国现代中国画家。
陈大羽(1912-)广东潮阳人。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江苏书协副主席。
郑乃珖(1912-)福建福州人。历任中国美协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州画院院长。
郭传璋(1912-)山东惠民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
启功(1912~20)满族北京人。
黄山独峰(1913~1998)号榕园。生于揭阳榕城。1931年就学广州春睡画院。
陈子庄石壶(1913~1976)四川永川县人。
张韶石(1913~1991)广东番禺人。1939年移居香港。香港画家。
溥松窗雪溪(1913~1991)北京市人。满族爱新觉罗溥佺“尧仙”、“健斋”。
杨善深(1913~2004)
慕凌飞(1913-)山东黄县人。拜张善孖、张大千为师。擅山水、花鸟、人物,中国美协会员。
于希宁(1913~)生于山东潍坊。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美协主席。花卉。
溥佺(1913-)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画院画师。
董希文(1914~1973)
黄秋园(1914~1979)(1913-1979)江西南昌人。擅长山水。中央美院名誉教授,中国美协会员。
陶一清(1914~1986)(1914-1986)上海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陈维信(1914~1990)字金岭,号陈实、诚斋,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济南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中国画研究会顾问。
黄均(1914~20)(1914-)北京人。长于工笔仕女画,兼及山水、花鸟。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教授。
卢光照(1914-)原籍河南汲县。师从齐白石。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顾问,北京美协常务理事。
秦岭云(1914-)河南汲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张其翼(1915~1968)
(1915~2000)
袁晓岑(1915-)贵州普宝人。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云南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云南美协主席。
华君武(1915-)江苏无锡人。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
白雪石(1915-)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魏紫熙(1915)江南遂平人。曾任中国美协理事,江苏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赖少其(1915-?)广东普宁人。生前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书协名誉理事。
潘洁兹(1915-)浙江武义人。现为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长。
俞致贞(1915-)北京人。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高冠华(1915-)江苏南通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教授。
崔子范(1915-)山东莱阳人。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
蒋风白(1915-)江苏武进人。苏州国画字教授,苏州工艺美术学校任教。
邹雅(1916-1974)江苏无锡人。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副社长,北京画院院长。
胡爽庵(1916-1988)湖北襄阳人。拜张善孖、张大千为师。好画虎。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
苏葆桢(1916~1990)
胡若思(1916~1990?)
田世光公伟(1916~19)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历任中央工艺美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委。
许麟庐(1916-)山东蓬莱人。齐白石弟子。为文化部中国画创组成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万一鹏(1917~1994)
宗其香(1917-)江苏南京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龙子铎(1917~20)
饶宗颐固庵(1917~20)(1917-)广东潮安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教授,当代著名书画家。
溥佐(1918-)北京人。1952年加入中国画研究会。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
刘继卣(1918-1983)天津人。历任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工笔人物画、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等。
刘继卤(1918~1994)
娄师白(1918-)湖南浏阳人。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
翁芝(1918~)
李斛(1919~1975)
石鲁(1919-1982)四川仁寿人。历任中国画研究院委员、陕西美协主席、陕西画院名誉院长。
冯亚珩石鲁(1919~1982)四川仁寿人。冯建吴弟。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原名冯亚珩,主要作品有《华山之雄》、《骄雪图》、《青青者长松》、《龟蛇图》、《峨嵋积雪图》、《荷雨图》等。1979年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陕西分会主席、陕西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古元(1919-1997)现代版画家。1979年任中央美院副院长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
邵宇(1919-1993)辽宁丹东人。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
宋文治(1919~1999)江苏太仓人。历任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美协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
陈子毅(1919-)广东新会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市文史馆副馆长。
高马得(1919-)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画院画师。
吴冠中(1919~20)
黎明(1919~20)黄咏贤
孙其峰(1920-)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学院顾问。
程十发(1921-)上海松江人。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上海交大教授。
程十发(1921~20)
齐良迟(1921~20)(1921-)湖南湘潭人。齐白石第四子,现为北京东方画研究社副社长。
齐良已(19)北京人。齐白石第五子,著名画家。擅花卉草虫。
苏天赐(1922~20)
李震坚(1922-)浙江缙云人。当代画家。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美协理事。
韦江凡(1922-)陕西澄城人。师承徐悲鸿。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画家,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方济众(1923~1987)(1923-1987)陕西勉县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院长。
陈佩秋(1923-)河南南阳人。上海画院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顾炳鑫(1923-)上海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中国美协理事。
孙克刚(1923-)中国美协理事,天津画院画师。
韦启美(1923~20)
王盛烈(1923~20)
伍霖生(1923~20)浙江瑞安人。中国美协会员,江苏国画院画师。
亚明(1924~2002)安徽合肥人。历任江苏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现为江苏美协名誉主席。
黄永玉(1924~20)湖南凤凰人。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黄永玉(1924年生)画家。湖南凤凰人。土家族。曾入厦门集美学校学习美术。1947年后任中华全国木
江兆申(1925~1996)安徽。从溥心畲学画,并精研诸家史籍。
黄胄(1925~1997)(1925-1997)直隶(今河北)蠡县人。河北蠡县人。1925年生于河北。原名梁黄胄。中国画画家。1942年从师学画。1949年参......生前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炎黄艺术馆馆长。
林曦明(1926-)浙江永嘉人。中国美协会员,上海中国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上海现代书画研究会会长。
张世简(1926-)浙江浦江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颜梅华(1927-)江苏苏州人。中国美协会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师。海上著名画家。
皮之先(1928~)生于河北。山东临沂画院院长。美协主席。山水。
周昌谷(1929~1986)(1929-1986)浙江乐清人。生前为中国美协理事,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王立业(1929~1999)山东著名书画家。花卉。
董辰生(1929~20)河北丰润人。中国美协理事,解放军画报社编辑。
钟涵(1929~20)
朱颖人(1930~20)江苏常熟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画院画师,中国美协会员。
杨之光(1930~20)广西揭西人。现为广州美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事。
全山石(1930~20)吴弗之
陈大章(1930~20)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方增先(1931~20)(1931-)浙江兰溪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浙江美学院教授,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
刘旦宅(1931~20)浙江温州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上海美协理事。
闻立鹏(1931~20)王贤﹝个簃﹞
傅小石(1932-)江西新喻人。傅抱石长子。现为江苏省美术馆画师。
刘文西(1933~20)古元
单应桂(1933~20)生于高密。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美协副主席。仕女
靳尚谊(1934~20)王福庵
张步(1934-)河北丰润人。现为河山画会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
徐启雄(1934-)浙江温州人。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画院一级美术师。
卢坤峰(1934-)山东平邑人。中国美院教授。得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等大师亲授。
卢沈(1935-)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朱乃正(1935~20)陆抑非
于志学(1935-)黑龙江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黑龙江分会副主席,黑龙江中国画研究会会长。
钱行健(1935-)江苏无锡人。上海外国语学院艺术教研室主任。
张仁芝(1935-)天津蓟县人。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山水画创作室主任。
张道兴(1935-)河北沧县。中国美协\书协理事。海军政治部艺术创作室主任。
刘勃舒(1935-)江西永新人。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韩美林(1936-)山东济南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理事,安徽画院副院长。
李宝林(1936-)吉林四平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院一级美术师,中国山水画会会长。
傅二石(1936-)江西新喻人.傅抱石次子,兼作山水画和人物画.
高彦励节(1936~20)广东省番禺人。剑父之哲嗣。
陈家泠(1937. 11-)浙江永康人.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师从陆俨少,中国美协会员。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潘天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系教授。
李行简(1937-)湖北武汉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金鸿钧(1937-)北京人。姓爱新觉罗。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副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
范曾(1938-)江苏南通人。曾任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
王文芳(1938-)山东招远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
石齐(1939-)福建福清人。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人物画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周思聪(1939~1997)(1939-1997)河北宁河人。河北宁河人。师事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等。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
张立辰(1939-)江苏沛县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北京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中央美院国画系主任。
杨延文(1939-)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
(1940~20)张肇铭周肇祥
(1940~20)吴征待秋
郭怡综(1940-)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国画系副主任。
刘国辉(1940-)江苏苏州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徐希(1940-)浙江绍兴人。中国美协会员。旅美画家。
邓林(1941-)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院画家,东方美术交流会会长。
张广(1941-)河北人。擅长人物、动物。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东方美术交流会常务理事。
吴山明(1941-)生于浙江浦江县。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叶毓中(1941-)四川德阳人。现任中央美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
舒春光(1941-)甘肃康乐人。新疆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新疆丝路书画院院长。
胡振昆(1941-)北京通县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员,北京画院专业画家。
薛永年,男,北京市人,1941年11月生。研究方向:明清美术史、书画鉴赏。学习经历: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美术史学师从王逊、金维诺、常任侠,书画鉴定从学于张珩、徐邦达。
石虎(1942-)河北徐水人。人物造形奇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萧平(1942-)祖籍江苏扬州。书画兼长。现为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李魁正(1942-)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任教于中央民族学院。
贾又福(1942-)河北肃宁县人。师承李可染。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院副教授。
杨正新(1942-)上海宝山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刘懋善(1942-)江苏常熟人。中国美协会员,现任苏州国画院副院长。
秦剑铭(1942-)江苏武进人。当代画家,擅山水,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副主任。68x45
张登堂(1944-)山东人。现为济南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王为政(1944-)江苏丰县人。中国美协会员,现为北京画院教授,一级美术师。
肖海春(1944-)江西丰城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白伯骅(1944-)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
毛国伦(1944-)中国美协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郭石夫(1945-)祖籍天津,生于北京。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
刘大为(1945-)山东诸城人。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国美协党组书记。
刘国华,男,1945年生,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山西太原,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高级美术师,副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会艺术委员,四川省文史包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四川省公安厅警察画院特聘画师,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支员。
霍春阳(1946-)河北清苑人。中国美协会员,天津分会理事,中国书协会员。
王西京(1946-)陕西西安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西安美协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
刘二刚(1947-)江苏镇江人。现为《江苏画刊》编辑,高级美术师。
聂鸥(1948-)辽宁人。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北京市美协理事。
吴静初(1948-)安徽歙县人。杭州画院画师。作品入选全国八届美展。
冯大中(1949-)辽宁本溪人。中国美协会员,当代工笔画协会理事。
方楚雄(1950-)生于广东汕头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常务理事。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暨南大学兼职教授。
施大畏(1950-)浙江吴兴人。中国美协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常进(1951-)江苏国画院高级美术师,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唐勇力(1951-)河北唐山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院副教授。
王明明(1952-)山东篷莱人。曾就教于吴作人、周思聪等。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事。
朱新建(1953-)江苏大丰人。南京艺术学院讲师,中国美协会员。1984年获全国美展银质奖。
田黎明(1955-)安徽合肥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国画系主任。
徐乐乐(1955-)江苏南京人。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二级美术师。作品获七届全国美展金奖。
黄少华(1956-)安徽人。安徽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
曾先国(1956-)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淄博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史国良(1956-)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画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首都师大客座教授。
何家英(1957-)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梅墨生(1960-)生于河北。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陈平(1960-)中国美协会员。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蔡若虹(19)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美术评论家。
郁文华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有郁牡丹之称。师从张大千。
『陆』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书画家
闫祥生,号艺天, 1963年生,祖藉广西桂林全州人,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书画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最具潜力书画家。97年参加过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代表作《艺天书画集》。自幼喜书爱画,勤苦治学,多临古人大家之作,集取众家之长,并予以创新,书卷气浓。其画虎马鹰竹子在充分吸取古代名家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多年努力,反复研究前人法理和自然神韵,独开蹊径,自成一家,几十年取众家之长,苦心修炼的深厚功力在虎马鹰的成就受到国内外名家的高度赞誉。艺天老师作为青年知名画家的代表,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个人书画展,作品入选全国美术展,获奖无数,并被国际瑞典皇室友人收藏,且被国际国内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天行健
『柒』 中国最有名的画家都有谁
例如:我国近现代的著名国画大师有:任伯年、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李苦禅、傅抱石、何海霞、陆俨少、石鲁、赵望云、林凤眠、陈半丁等。
近现代以及当代还有一批对中国美术有巨大贡献的国画大家如:吴冠中、黄胄、蒋兆和、潘天寿、丰子恺、溥心畲、吴作人、刘海粟、朱屺瞻、黄君璧、刘奎龄、吴湖帆、于非闇、张善孖、关山月、黎雄才、钱松岩、宋文治、叶浅予、启功、朱宣咸、亚明、梁树年、胡洁青、白雪石、田世光、俞致贞、刘力上、秦岭云、董寿平、赵无极、王雪涛、崔子范、方济众、魏紫熙、
程十发
、赖少其、唐云、谢稚柳、
陈佩秋、黄永玉、李斛、孙其峰、刘继卣、张仃、陈大羽、尹瘦石、苏葆桢、于希宁、关良、宗其香、黄苗子、郭传璋、高希舜等。
当代有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实力派国画家如:刘大为、臧伯良、周思聪、卢沉、
范曾、张凡、付强
王明明、张润生、薛宣林、宋涤、白启哲、袁晓岑、马振生、袁运生、袁运甫、李延声、石齐、史国良、李小可、冯远、于志学、刘文西、霍春阳、王为政、张立辰、何家英、李魁正、谢志高、:朱理存、王西京、李宝林、冯大中、宋雨桂、赵志田、韩美林、杨之光、方增先、贾又福、王子武、林墉、龚文桢
、喻继高、刘宝纯、秦剑铭、梁岩、一然、张道兴、郭怡孮、金连经、刘勃舒、纪清远、徐希、李燕、齐良迟、李行简、施大畏、金默如、田黎明
卢禹舜
周彦生
等活跃于美术界,他们为中国的国画创作与教育以及发展做出了巨大成绩。
『捌』 我有几幅字画,怎么出售
我有苏葆桢的一幅荷花,香远益清,落款乙亥大暑拟任伯年大意,真迹绝版,什么价?
『玖』 中国画家以哪些著名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还有哪些
张善子擅长画虎,徐悲鸿画马,张书旗画鸽,齐白石擅长画虾和草虫,任伯年擅长专画猫,属郑板桥擅长画梅兰竹菊,黄胄擅长画驴,李可染擅长画牛,吴作人擅长画熊猫,宋文治的写实山水画,凌立如擅长画鸡,李苦禅擅长画鹰,谢公展擅长画菊花,江载曦擅长画蝴蝶,苏葆桢擅长画葡萄。
拓展资料
中国古代画家沈周介绍:
沈周是明代中叶著名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亦作玉田翁,人称白石先生,江苏苏州人。沈周擅长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尤精山水、花鸟。
早年受王绂、杜琼的影响,后来则博采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中黄公望、王蒙、吴镇,又参以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形成了苍劲深厚、气势雄健、粗笔水墨的新风格,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沈周的作品多数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以此表现当时文人生活的悠闲意趣。
『拾』 关于中国竹帘画
杭州丝织书、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 永春纸织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竹帘,是我国的特产。它既实用,又是美化生活的装饰品。竹帘画,是在精编的竹丝卷帘上绘画,通常运用具有传统特色的国画技法。据记载,重庆竹帘,“细如毫发密如丝”。光绪年间就发展了油漆彩绘的画帘。这种画帘,是用光滑纤细的竹丝作纬线,蚕丝作经线编织而成,然后在帘子的幅面上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等国画,成为精美的壁饰和窗帘,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极富有东方色彩和民族气派。竹帘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很大发展,不仅受到国内外广大群众珍爱,而且还常常被选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和政府首脑,为国增光。
一、梁平竹帘画
"三绝"之一,梁平竹帘工艺制作历史已逾千年。史料记载:早在北宋年间,就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
《辞海》记载:"竹帘画,在细竹丝编织的帘子上加上画的工艺品,产于重庆梁平"。
竹帘系将竹片划为发丝一般的细丝,再编织成为织轿帘、灯帘、堂帘,各色俱备,极其精巧。
梁平竹帘以当地盛产的慈竹为原料,竹帘生产以民间手工技术为主,借助简单而巧妙的木结构机械,抽成细如毫发的竹丝,经过数数道工序的手工制作,织成薄如蝉翼、形似锦帛的独特竹帘工艺品,并结合书画、刺绣、植绒等多种表现手法,精工制作出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一件完整的竹帘画制品,从收取竹子到成品包装入库,要经过八十余道工序的流水作业,需要优秀的操作技术和密切的配合衔接来完成。曾多次作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礼品。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都有珍藏。多次被中国竹业协会、中国第四届竹业博览会授予信金奖。
梁平竹帘色泽典雅,工艺精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风韵,苏葆桢、黄胄等著名画家都曾来梁挥毫泼墨,创作了大量竹帘画作品。梁平竹帘也多次荣获中国竹业协会、中国竹业博览会等国家级金奖,是室内装饰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梁平竹帘,还因其小巧轻便,"怡静雅丽、堪以舒怀、且可卷折,携带、寄送均极便利,诚为馈赠佳品,非一般塑料或其他原料制品所能比拟。"
2006年10月下旬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于10月下旬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代表重庆参加全国竹文化节的梁平竹帘画《十二金钗》、刺绣竹帘画《熊猫图》在1000多件竹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双双荣获金奖。
梁平竹帘采用传统民间工艺手工制作,在干燥环境中悬挂展示,可完好保存上百年。
二、飞龙竹帘画
“竹丝绣画帘”起源于清末,为四川梁平画家方炳南(1880-1920年)所首创,他先在轿帘、门帘、窗帘等竹帘上作画,后将竹帘进行技术处理,将其漆成朱红色,中部堂心漆白,并在白色堂心上作画。竹丝画帘挂在客厅的粉墙上,显得清新古雅,独具一格,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这种时髦的民间艺术品当时只能进入家境殷实的富豪人家。
四川武胜县飞龙美术厂的“竹丝绣画帘”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竹帘上绘画的技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将刺绣工艺融入竹帘画中,形成了绣画结合的工艺特色,绣绘出形神兼备、姿态万千的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丰富了竹帘画的表现形式,使其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武胜飞龙竹丝绣画帘运用手工工艺将竹子拉成细如头发的竹丝,用蚕丝作经线织成竹帘,细密光泽如绢绸,在上面绣或画成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等传统中国画,融工艺与绘画于一体,以弘扬民族艺术为主题,有很强的观赏性。随着竹丝画帘的技术、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品种也日益多样化,从竹丝绣画帘、竹帘水彩画到丝绣手绢、丝绣围巾、玻璃画等,人们用其美化家居,馈赠亲友,收藏留念。这种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还被选作外事礼品,成为广安人民与外界联系的友好使者。
由于这一民间工艺奇葩在当地生根开花,惠及乡邻,武胜县飞龙镇1998年被四川省评为省级特色文化乡镇,该镇文化站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2000年该镇获文化部“全国民间艺术(竹丝画帘)之乡”称号。“竹丝绣画帘”这一独特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在广安这块沃土上,将会更加根深叶茂,璀璨夺目。
三、南充竹帘画
竹帘画是四川首创的工艺美术品种。南充竹帘画竹帘雅洁,图画富丽,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风味,被称为“精工画帘”。
竹帘画即指在精编的竹丝卷帘上绘画,通常运用国画技法。据《梁平县志》载,南充县所产竹帘,“细如毫发密如丝”。光绪年间就发展了油漆彩绘的画帘。早期多作轿帘使用;清末逐渐发展成为室内陈设画帘形式。品种有通景屏、单条、斗方、屏风、帐檐、对联、灯罩等百余种。
竹帘画的编织非常平整柔软,因有粉底堂心,诗画作于上有传统宣纸的感觉。最精湛的竹帘画是采用蚕丝与竹线作经纬交织,然后在帘子的幅面上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等,密不漏缝,如丝绢般精细润泽。
竹帘画的制作非常精细,首先是制作竹帘胚。成都竹帘画选用的是邛崃山脉盛产的特长节结的慈竹,去节去皮、破篾拉丝,再制成粗细均匀断面浑圆的竹帘胚丝。然后送到木制的人工织机上的贮丝筒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织帘姑娘巧手挥舞、以竹丝代木梭,左送右引、机杼声声、胚帘渐成。之后修边剪裁、装木枢、喷清漆、上堂心,遂成白竹帘。
将白竹帘送至绘画车间,画工们按照设计图稿要求,或白描或写意,或淡雅或艳丽,细心绘制,复经检验审核,才算大功告成。
在竹帘画的基础上,南充工匠们又加上蜀绣,绘制出竹绣帘。由于画绣结合,竹绣帘发挥了两种技艺的优势,也避免了各自的短处。如在熊猫图、猛虎图中,动物的毛发、人物的衣服等由于蜀绣的针法更加栩栩如生,质感极强,而脸部则采用绘画技法,其感觉表情更传神。
为了适应刺绣的需要,竹绣帘采用的竹帘胚经线密度大大高于绘画竹帘,因而竹绣帘的价格也就大大高于竹帘画了。
四、竹帘画名家
竹帘画的始创人是清末四川梁平县石柱砰人方炳南。方炳南出身于民间纸扎艺人家庭,尤其擅用细薄的竹丝编织竹帘、竹碗等工艺品,后来,方炳南自己琢磨出一套画法,即在纤细柔韧的竹帘上绘上花鸟,或写意,或工笔,在上边加杆,下边安轴,这样制作出来的竹帘不仅美观,而且十分好卖。方炳南晚年曾任成都、重庆和梁平等地“劝工局”(即手工业作坊)局长,也培养了不少工艺人才。渐渐的,绘制竹帘的工艺也就传开来,一直流传至今。
到了现代,竹帘画名家要算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耿月新了。耿月新是四川扬中市油坊镇良善村人,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边读书边学篾匠。高中毕业后辍学在家,打席筛,编箩筐,以此谋生。多年的篾匠实践,使他逐步感到编织日用竹器的单调,开始追求编织品种的多样化、艺术化。
耿月新先是编织富有地方民俗特征的饯席,他编的饯席图案,有“福”、“禄”、“寿”、“喜”等文字,也有《喜鹊登枝》、《南湖船》等图像。后来,他受到书法中堂画的启发,决心编织“竹帘画”。由于竹编功底深厚,又加上勤奋好学,他精心钻研出一套自己的技法,他把竹篾劈成丝,篾丝细如头发,再染上色,半隐半现地编在本色竹丝中,加上绘画和书法,立体感十分强。他不仅绘制精细,还独创采用双面竹编,其画作《孔子像》、《八仙过海》等栩栩如生,倍受赞誉,他也因此加载了《中国民间名人录》。目前,耿月新正在创编100个中国皇帝像、40个美国总统像和1个四龙抢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