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姑娘花卉
⑴ 球根类花卉美人焦(美艳蕉、兰蕉)的培育方法是什么
1.形态特征为美人蕉科落叶球根类花卉,在华南亚热带地区为常绿花卉,可周年生长。地下具肥大粗壮的多节块茎,块茎横卧生长,外被褐色皮膜,内部为海绵状纤维,能贮存水分,并具有较强的分枝能力。茎直立,株高1~1.5米,全身被白霜。叶大型,互生,长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长椭圆形,叶基具短粗的叶柄。花顶生,数朵或十几朵簇生在一起。花被3片,柔软,先端向外翻卷。花色因品种不同有乳白、米黄、亮黄、橙黄、橘红、粉红、大红、红紫等花色。花心处的雄蕊有的瓣化成花瓣,其中一枚常外翻呈唇状,其它呈旋卷状。种子球形黑色。花期6~10月(图46)。
2.变种和品种除根据花色进行品种分类外,叶色也有草绿、深绿、紫褐之分。还有矮秧品种,株高仅50~60厘米。
3.习性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喜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四季常青,在长江流域以及冬季土壤不结冻的地区,冬季落叶后块茎可在土中越冬,北方需贮存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蔽荫处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
4.繁殖方法用分割地下块茎的方法进行繁殖。美人蕉的块茎粗壮并有分枝,芽眼着生在节部,分割时用利刀自分枝的基部切开,每个分割下来的块茎先端应带有圆头生长点。也可在3月上旬用湿沙将整墩块茎埋入大盆进行催芽,20天后可陆续抽叶,当幼叶长到10厘米左右时把块茎提出来,以每簇叶丛为一个分割单位,将下面的块茎切开,单另栽种。
5.栽培和养护多在庭院花池中进行地栽,株距不得小于60厘米,栽前施些有机肥料,栽后保持土壤湿润。矮秧品种也可用30厘米口径的大盆栽种,用加肥培养土上盆。其它管理均粗放。
秋末花谢后停止浇水,待叶片和花梗枯黄后自地面向上约10厘米处把株丛剪掉,在气温降到5℃前把块茎挖掘出来,带上土团用湿沙埋入木箱或大盆,移入不结冻的室内和楼道贮存。盆栽的不要脱盆,连盆贮存。
⑵ 常见的建兰花卉品种有哪些
建兰的品种就是建兰一种,它的花也就一种,好花是从其中普通常见花中挑出极少的那种与众不同的那就是奇花异草,而品种还是建兰
⑶ 蓝色的花卉有那些
蓝玫瑰(蓝色妖姬)
蓝蔷薇.
英国红
绿绒蒿
蓝色郁金香
鸭舌草
蓝鸢尾版
兰花
勿忘我(补血草)权
牵牛花(蓝色)
桔梗
风信子(天蓝葡萄风信子)
蓝色凤仙花
天蓝苜蓿
盛丹炉
马兰端。
蓝色长春花
鸭跖草(蝴蝶花)
白英
牡荆
紫藤
滨紫草花
神香草
薰衣草
三色堇
常山
紫露草
通泉草
叉叶蓝(又名银梅草)
蓝边八仙花
土丁桂
彩叶草
菊苣
绿绒蒿
马先蒿
蝴蝶花
蓝雪花
蓝色瓜叶菊[见图]
⑷ 花卉蓝色妖姬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蓝色妖姬是出于荷兰的!是真的蓝色不是人工染的,因为技术和费用的问题,就没有引进到中国。也有从荷兰发到中国的!但那价格实在是太高了!100多一只。所以现在市场上的都是人染出来的!
⑸ 兰科花卉分类有哪些
根据兰花的生活习性,将兰花分为三类:
1、地生兰:
最为常见,与其他普通植物一回样生长在地面答上,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兰花一般也属这一类.
•常见栽培的种类有:兰属、白芨属、兜兰属、虾脊兰属、鹤顶兰属等。• 世界上兰科兰属的植物约有50余种,我国有31种,还有许多变种和品种。兰科兰属的地生兰称为中国兰花(Cymbidium)。
2、附生兰:
附着生长于树干或石上,广布于热带地区,具肥厚且带根被的气生根,根系多裸露于空气中,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附生兰又称热带兰、洋兰,常见栽培的种类有:卡特兰属、万带兰属、蝴蝶兰属、石斛属、贝母兰属、虎头兰属等。
3、腐生兰:
生长在已经死亡并且腐烂的植物体上,从这些残体上吸取营养物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为非绿色植物,这类兰花植物中最有名的是天麻。
⑹ 兰花开花了有什么寓意
兰花的花语: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
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版的观赏权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置几盆兰花,点缀室内,顿觉生意盎然,花开之日,清香阵阵,会使你感到生机勃勃,心旷神怡。 兰花香气清洌、醇正,兰花多用于茶,也可用来熏茶;还可做汤等菜肴。
(6)兰姑娘花卉扩展阅读:
修剪
兰花生长期修剪以及花期后修剪都属于兰花正常的修剪,每年都需要对其进行修剪。
对于兰花花期后的修剪而言,我们主要针对花期过后的残花以及花期后的花茎,在开完花之后及时的进行修剪,也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为其下一次开花做准备。
正常养护兰花的过程中,要求每隔1~2年对其进行一次换盆处理,兰花的换盆除了要为其准备新的土壤以及花盆之外。我们还需要观察植株的根部,发现老根、弱根以及腐烂的根部同样需要及时的剪除,确保植株有一个更好的生长。
⑺ 大花蕙兰属于哪种草本花卉
大花蕙兰又称虎头兰、西姆比兰,是兰科兰属中大花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花卉。根版肉质,淡黄色,权假鳞茎卵形。叶线形,直立宽长、叶脉清晰。花茎近直立或稍弯曲,总状花序,高30~80厘米。花大型,花色有白、黄、绿、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性喜凉爽高湿的环境。
⑻ 常绿木本和藤本花卉白兰花(把儿兰、缅桂)的培育方法是什么
1.形态特征为木兰科常绿乔木,株高可达8米,分枝多斜向生长。单叶互生,长椭圆形,长15~22厘米,质地薄略有光泽,用于搓叶片后有香味。花单生于侧枝的叶腋间,花瓣6~12枚,长披针形,排列成2轮,长3~4厘米,开后向外翻卷,乳白色,具浓香。花期长,可从5月一直开到10月,如果冬季室温高可继续开花(图59)。
2.习性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及马来半岛,除华南亚热带地区可露地栽种外,其它地区只能盆栽于室内越冬。喜阳光,但不能忍耐北方的日光暴晒。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及富含腐殖质和排水、通气都相当良好的酸性沙质土;属肉质须根系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旺盛,在含碱和捧水不良的土壤中根系容易腐烂,叶片黄化而落叶死亡,更怕水涝。
3.繁殖方法扦插繁殖不易生根,多采用高枝压条和嫁接来繁殖花苗。高枝压条应在6月份进行,60天后即可生根,剪离母体后连同泥球一起上盆。也可用木笔的扦插苗做砧木进行靠接,5月下旬靠接成活率高。
4.栽培和养护华南地区可栽在住宅小区的道路两侧或庭院中,夜间芳香四溢。其它地区盆栽时应调制酸性培养土,最好用松针土加泥炭和河沙相混合,不要施入碱性肥料;如果没有松针土和泥炭,也可单纯使用面沙上盆。盆底的排水孔要凿大,多垫碎瓦片和豆石,让多余的水快速排出以防烂根。
春、夏两季应放在室外疏荫下养护,经常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盆土必须间干间湿。5~6月可追施麻酱渣水,一旦发现叶片变黄应立即浇灌硫酸亚铁500倍液。立秋后如果雨水多可移到阳光下,秋季不要追肥,以防徒长而降低抗寒能力;越冬室温不要低于10℃,并应多见阳光。春季出室后对侧枝进行短截,可使株形丰满,防止树膛中空。
⑼ 兰科花卉有哪些种类
兰花广义上是兰科花卉的总称,狭义上仅指国兰。全世界约有700万属2万种,分布极广,主要产于热带地区。
按其生态习性分类
⑴地生兰
根生于土中,通常有块茎或根茎,部分有假鳞茎。
(2)附生兰
附着于树干、树枝、枯木或岩石表面生长。通常具假鳞茎,贮存水分与养料。原产于热带,少数产于亚热带。常见栽培的有指甲兰属、蜘蛛兰属、石斛属、万代兰属、火焰兰属等。
(3)腐生兰
不含叶绿素,营腐生生活,长有块茎或粗短的根茎,叶退化为鳞片状。园艺中无栽培:
2.按东西方地域差别分类
中国兰
中国兰又称国兰,是指兰科兰属的少数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主要原产于亚洲的亚热带,尤其是中国亚热带雨林地区。一般花较少,但芳香。花和叶都有观赏价值,主要为盆栽观赏。
中国兰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兰花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并当成艺术品收藏,对其色、香、姿、
形上的欣赏有独特的审美标准。如3枚萼片,中间一枚为中萼片,俗称“主瓣”,两侧各有1枚侧萼片,俗名“副瓣”,以绿色无杂色为贵。两枚侧萼片的着生情况在观赏价值上具有重要意义[2] 。两枚侧萼片若向下侧垂,俗称“落肩”,不能人选;两枚 萼片若排成一字,名为“一字肩”,观赏价值较高;如两枚侧萼目片向上翅起,称为飞肩”,极为名贵。花色不带红色的称之为 素心,带红色的称之为彩心,以素心为贵。
(3)洋兰
洋兰是对中国兰以外的兰花的称谓,主要是热带兰,常见栽培的有卡特兰属、蝴蝶兰属、兜兰属、石斛兰属、万代兰属的花卉等,一般花大、色艳,但大多数没有香味。热带兰主要是观赏其独特的花形,艳丽的色彩,可以盆栽观赏,也是优良的切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