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散文花卉

散文花卉

发布时间: 2021-03-15 18:06:26

❶ 关于描写花的散文有哪些

一、养花

我喜欢花,也喜欢养花。在我的院子里错落有致的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争妍斗奇,葱茏翠滴,无论是近观还是远望,那真叫一个美。

花草之美,美在这份葱茏,美在这份生命;养花之乐,乐在这份情趣,乐在这份性情。

我不养什么名贵的花,也不养南方的花,每一株花草都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宠着她,爱着他。那些名贵的花草都需要温室里的特殊照顾,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如果一不留意让她生病了或是枯萎了,我会很悲哀,我不愿意悲哀难过。所以我大多养些容易成活,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像菊花,海棠,滴水观音,君子兰,茉莉,探春,迎春之类的花草。它们容易养活,生命里有个性旺盛。

养花是一种情绪,一种生活的态度,花草皆是有灵性的,你用一种怎样的心态和情绪去侍弄它,它就会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回报你。

一朵朵黄色的小花,五个瓣,吐露着花蕊,一串串,一簇簇绽放在青绿色的枝条,极显生命的顽强和不畏严寒强势的高尚品质。我特意的把它摆放在书桌的案头,读书之余,多看几眼那种赏心悦目不是一个不爱花惜花的人所能感受的。

说到迎春,我是个性钟爱,我从父亲那里得到一盆迎春花,它有三十多年的花龄了,能称得上是盆景中的品。它古朴苍劲,风姿优美,造型独特,加之配上椭圆形的花盆,真是让我对它情有独钟。每到隆冬到来,大雪漫天,别的花草大多都进入休眠期,唯独迎春花风姿绰影,竞相开放。

有时候工作累了或是心里烦闷,我便会到院子里看看花草,侍弄一下。每一株每一盆都像会说话似的与你交流,只要你有心,它们就毫不吝啬的向你打开心怀,吐露芬芳。有的含羞不语却也楚楚动人,有的热情绽放,尽情地彰显生命的张扬,也有的无花无果,但也青翠逼人,摄人心魄。无论你有怎样的情绪,总有那么一两株会融入进你当时的感情,你也会情不自禁的随着花草的吐露而融入其中,最终会以美的享受乐在其中。

二、梅花

梅花,是极平凡的。

有人赞叹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欣赏广阔无边的天空,有人称赞耸入云霄的树木,也有人感慨琳琅满目的特产。而我,却喜欢这默默无闻的梅花。

梅花不及牡丹的国色*天香,月季的娇艳浮华,玫瑰的姹紫嫣红,荷花的高贵典雅。但是,我却更喜欢这凌霜傲雪的梅花。

冬天,寒冷把雪花带到人间大地上,光秃秃的山白了,落光叶子的大树白了,门前的大路也白了。只有远处的寒山上,一棵棵梅树依稀可见,结出了一个个花骨朵,等待着寒风含苞欲放。

雪依然下着,风依旧刮着,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只有梅花傲然怒放。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白的像雪,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的如霞……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冰心玉骨。细细一闻,一股香气不禁迎面扑来,馨香阵阵,淡雅清新,顿时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梅花的是凛冽的寒风;照耀梅花的是寒冬的残;滋润梅花的是残雪的雨露。但屹立在山顶的梅花又是那样的芳香馥郁,雍容典雅。

春天,百花齐放的季节,当各种花朵搬出温盆时,梅花却凋谢了,但它为人类献上了可口的梅子,为人类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然而,梅花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却更令我赞叹。自古以来,它和松、竹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体现了梅花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不正是人们要学习的吗?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战斗在荒天雪地的塞北开发者,他们像青松,像秋菊,却更像这腊梅。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难道他们不具备梅花这样的品质吗?没有他们,哪会有我们这天的发展?

想着想着,一股对梅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我家的兰花

那株兰花是比我走之前光鲜了许多!

生命往往就是这样的,如果能够遇到一个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每一条生命都将会美不胜收。

我想,当初抛弃这株花的人必定是个灵魂极度贫乏的人,他竟没有任何潜力给予一条奄奄一息的生命一点施舍。即便这施舍仅是一个残缺不全的花盆,抑或是一方极度贫瘠的土地。不懂施舍的人是可怜的,因为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也是富有的。

我母亲把它捡回来以后就把它丢在院子里。我不清楚母亲当时是出于怎样的思考才把它带回家的,我也不明白母亲为何对她所拯救的一条小生命如此不负职责。也许仅是因为母亲当时的一点恻隐之心,这株被人丢弃的兰花才得以来到我家,又因为母亲工作的繁忙,这株兰花才被母亲忘却的。

着这株兰花干枯的根,我不明白它是否还能活过来。它那以前翠绿翠绿的叶儿,如今也透出了暗灰色。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它的根须已脱了水。人们常说,花草的生命力是顽强的。然而,我却从这株兰花身上看不出半点顽强的影子。

出于比较我弱小的生命的怜爱,也出于我对花的喜爱,我从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个残破的花盆。因为我父亲在我出生那年就辞掉了在苗圃的工作,所以,像以往那样在我家随处可见的花盆如今也成为稀物了。随着我家的花花木木一棵棵地在自然的、非自然的因素下一一死去,我家的花盆也逐一消失了。就用这只残旧的花盆,我东拼西凑地找来了一小抔土,把这棵兰花的根葬在花盆里,浇了些许清水。我之所以用葬这个字是因为我不清楚,凭它单薄的身子是否足以与死神相抗争。

简单处理之后,我把它放在一个石阶上,总想让它多汲取些阳光。也许,这样它存活的期望会大些。兰花是极容易被忽略的植物。它长得并不特殊,没有姣好的姿容,也少有花开。即便是扭扭捏捏地开出一小朵雪白的花,也是不足以惹人眼目的。即便是这样,我的兰花也是一向很认真地生长着,从不怨天尤人。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这么一个期望,期望这个世界是公平的。遗憾的是,总有一些不公平会降临给一些可怜的生命。这些生命对于它们所承受的不公无以抵抗,只得任由它们去侵蚀自己卑微的生命。没有人会在意一株兰花的存在。几天后,我渐渐忘却了那株兰花。不知不觉中,父亲嫌它放在那儿碍眼,就把它丢到了一个阴阴的角落里。我无意间又从角落里发现了它,看到它刚恢复的叶儿又黯淡了许多,我又怎能不为它悲哀呢?

就在我离家去外地上学之前,我把那株兰花又摆在原先的那个位置,如今因中秋回家过节,我又看到了我的那株兰花。它似乎已完全脱离了死亡边缘,已看不出它是大病初愈了,很是为它欣慰。一条生命如果拥有了对自己生命的坚持,我们只需为它带给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它就会生活得很好。

想想我们竟不如一株兰花那样容易满足。我们拥有选取,然而,我们却往往对自己的选取不满。花儿无法选取自己的环境,它们所能做的只有好好地生活。尽管如此,它们却能珍惜自己的生命,从不向它所处的环境要求点什么。

在这个社会上,强者压迫弱者已成为理所当然。那些处于被压迫阶级的往往是两种人,一种是甘于这种受难,愿做命运的奴隶,正因为有了这种人,才滋长了那些所谓的“强者”。而另一种则是,怀疑自己的命运,认为自己有必要成为所谓的强者,反身从被压迫者变成压迫者。这两种人都不懂得生命的可贵,他们整日混沌于压迫与被压迫之间,不懂享受生命之美。只有那些真正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不会以压迫为乐,才会很认真地活着,不去怨天尤人。

给他人一个生存的空间,也给自己留下一个享受生命的空间,这才是生命与生命的和谐。

四、牵牛

上班的路边有很多牵牛花,在有些寂寥的深秋开得热热闹闹的,它们的狂热吸引了我的眼球,每次飘过,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向这些小精灵行注目礼。

我发现有的牵牛花长在瓦砾堆里,它们找不到能够攀援的物件,于是,它们就固执地匍匐在地上,执着地延伸着茎蔓,竟至覆盖了整个瓦砾堆!这些夹缝中生存的牵牛花,不光活下来了,而且活得格外精神,它们全然不顾过往车辆和人群的喧嚣,竭尽所能地舒枝展叶,迎接阳光,沐浴月华,然后悄然绽放生命绚丽的颜色。还有的牵牛花长在灌木脚下,它们机灵地将困境转变为拥有,柔韧之躯攀援而上,攀爬到灌木头顶。成片成堆玲珑的小喇叭花燃烧着激情,粉的清纯,红的奔放,蓝的端庄,紫的深沉,这一簇簇的牵牛花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灵动着日渐萧条的晚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腊月的风刀雪剑里,孤傲高洁的梅花赚足了文人墨客的赞誉,以至于开到了豪华的厅堂。晚秋里的牵牛花和腊月里的梅花神思相通,傲骨相随,自然也有众多的骚人墨客折服其高品之下,宋杨万里曾云:素罗笠顶碧罗檐,脱卸蓝裳著茜衫。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一幅牵牛绕篱的清新图画跃然眼前;宋危稹也曾歌咏牵牛: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着处芳。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诗人想象奇特,鼓手奏乐,天孙插花,声形并茂,妙趣横生。

接连多日的和牵牛花擦肩,不止一次的品悟着她们的高洁,我不禁敬慕起这些小精灵了,不屈服于舛错的命运,不迷失于世俗的喧嚣,不放过追寻阳光和完美的机遇,不刻意张扬自己的妖娆,就这么静静地为自己开放,为秋天开放。联想到我自己,我以前抱怨命运的不公,以前迷失于世俗名利,在逃避困难时错过了很多挑战的良机。在一次次的迷惘中就告别了青春韶华,跨入了中年之列。中年是思考的年龄,是成熟的年龄,牵牛花提醒我,活出自己才是真正的生活。

五、花蝴蝶,我不是你的歇息地

其实,你的想法很早的时候我就明白了,我明白你想听我说在一齐,但是我却迟迟没和你说对不起,并不是我不愿和你说对不起,只是还没找到一种叫大家都能够理解的方法。怕把话说得太僵硬了,之间就都难堪。

到此刻,我还是不懂得去处理这些事情,不懂得如实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明明是在乎,却不明白怎样去在乎;明明无谓,却不明白怎样去无所谓。

一向以来我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过得简单,表面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自己说是什么样的,就怎样去做。

感谢你对我所有的想法,虽然我还是不会去处理情感方面的事情,但是,别忘了,我熟悉人情世故的。所以你的每句开头,我都能够猜出下文。只是,我不懂得如何拒绝罢了。

记得你好几次问过我的,你问我身边有没有人陪伴,你问我要不要找个伴,你问我要是以后找不到伴该怎样办。关于你的这些问题,我其实作过很是明确的答复的,只但是每次你都把我的认真回答当作玩笑。

花蝴蝶,请原谅我不是你的歇息地,不管我身边有没有人陪伴,也不管我心中是否在做等待,你,永远不是我的选取。何况我已经开始等待。

其实,我只是一株没有气味的常青,一年四季都不会换下衣裳。你,一向在寻密,一向找停靠。而我的枝头却永远不会盛开鲜艳的花朵,所以我无法衬托出你的美丽,无法教你翩翩起舞。

最美的枝头在下一处,愿你能够找到只属于你的玫瑰芬香。

六、桂花又开了

今年桂花又开了,它总是和往年一样又引起了我淡淡的遐想。我总觉得桂花的香味,有一种不可言喻的浪漫和暧昧,仿佛是第三者插足的感情,爱得那么浓烈却又大胆。

桂花是小朵花的簇拥,淡淡的黄色,显得那么柔弱而惹人爱怜。但如此娇嫩的花朵,居然能散发出如此浓郁的香味。有时觉得它真有点招摇,甚至象个貌美而放荡的妓女,开得那么放肆而夸张。它放弃了兰花的含蓄和内敛,梅花的淡雅和清幽,牡丹的高贵和华丽,把自己的香味传送得沸沸扬扬,期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让我忍不住吟上一首《祭桂花》:

八月桂花香韵浓,

暗香浮动惹人忧。

有心堪摘香一缕,

一掊净土掩风流。

其实我是比较喜欢芳香花卉的人,也许正是因为桂花的香味太浓烈了,太惹人注意了,所以在它面前,我时常有种不安全的心理,仿佛我闻到的这缕香气,也会遭人嫉妒,被人抢去。所以我给予它放荡、轻浮、夸张的头衔,可能是由于它的出众特色而让我甚至也产生了嫉妒。

桂花的香弥漫在校园里,象征着少年张狂的青春,和萌动的感情,使我想起了大学时光所有的浪漫和心醉,仿佛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意境,不来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就是对它的极不尊重和怠慢。桂花飘散着它瑰丽的芬芳,青春的脸庞在绽放知识的力量和成熟的代价,在桂花最为浓烈的时候,也成就了桃李满天下的安慰。

桂花一年一年地开着,犹如我工作了一年又一年,哪些工作的酸甜苦辣,犹如它开了又败,败了又开。如此周而复始,把整个心成熟得如落地的熟桃。

我看见桂花的花瓣飘散在风中,香消玉损,顿时有种怜香惜玉的冲动。我想我此刻已经能够完全诠释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豪举,也体会了男人保护心爱女人的与生俱来的柔情。飘吧......桂花......飘吧......桂花......让所有的激情为你燃烧,让所有的依恋为你绽放,让所有的指责和嫉妒来衬托你的大度和,浪漫和自由自在无所畏惧。

我期盼桂花飘香的时节,期盼浓郁芬芳的人生!

❷ 关于描写花的散文

我喜欢那些美得扎实厚重的花,像百合 、荷花、木棉,但我也喜欢那些美得让 人发 愁的花,特别是开在春天的,花瓣 儿菲薄菲薄,眼看着便要薄得没有了的 花,像桃花、 杏花、李花、三色堇或波斯菊。 花的颜色和线条总还比较“实” ,花的香味却是一种介乎“虚”“实” 之间的存在。 有种花,像夜来香,香得又野又蛮 ,的确是“花香欲破禅”的那种香法, 含笑和白兰的 香是荤的,茉莉是素的,素得可以 及茶的,水仙更美,一株水仙的倒影简 直是一块明矾, 可以把一池水都弄得干净澄澈。 栀子花和木本株兰的香总是在日 暖风和的时候才香得出来,所以也特别 让人着急,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 树上的花是小说,有枝有干地攀 在横交叉的结构上,俯下它漫天的华美 ,“江边一 树垂垂发”、“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那里面有多层次、 多角度的说不 尽的故事。 草花是诗,由于矮,像是刚从土 里蹦上来的,一种精粹的、鲜艳的、凝 聚的、集中 的美。 散文是爬藤花,像九重萝、茶靡 、紫藤、茑萝,乃至牵牛花和丝瓜花、 扁豆花,都 有一种走到哪里就开到哪里的浑洒 。爬藤花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 个季节之后回 头一看,倒也没有一篇是没有其章 法的——无论是开在疏篱间的,泼撒在 花架上的,哗 哗地流下瓜棚的,或者不自惜的淌 在坡地上的,乃至于调皮刁钻爬上老树 ,把枯木开得 复活了似的……它们都各有其风格 ,真的,丝瓜花有它自己的文法,牵牛 花有它自己的 修辞。 如果有什么花可以称之为舞台剧 的,大概就是昙花了吧。它是一种彻底 的时间艺术, 在丝帷的开阖间即生而即死,它的 每一秒钟都在“动”,它简直严格地遵 守着古典戏剧 的“一 地”、“一事”,使我感动的不是那一 夕之间偶然白 起来的花瓣,也不是那偶然香起来 的细蕊,而是那几乎听得见的砰然有声 的拆展的过程。 文学批评如果用花来比喻,大概 可以像仙人掌花,高大吓人,刺多花少 ,却大刺刺 地像一声轰雷似的拔地而起——当 然,好的仙人掌花还是漂亮得要命的。 水生花的颜色天生的好,是极鲜 润的泼墨画,水生花总是使人惊讶,仿 佛好得有点 不合常理。大地上有花已经够好了 ,山谷里有花已经够好了,居然水里也 冒出花来,简 直是不可信,可是它又偏着了邪似 的在那里。水生花是荷也好,睡莲也好 ,水仙也好,白得令人手脚无措的马蹄莲也好, 还有一种紫簌簌的涨成满满一串子的似 乎叫做布袋莲 的也好,都有一种奇怪的特色:它 们不管开它几里地,看起来每朵却都是 清寂落寞的,那种伶伶然的仿佛独立于时间空间 之外的悠远,水生花大概是一阕属于婉 约派的小词吧, 在管弦触水之际,偶然化生而成的 花。

❸ 花草树木的散文诗

春暖花开(散文诗)

——写在三月末四月初

(一)

阳春三月,木棉花在枝头红艳、挺拔。在不同树丛中,褐色的虬干,火红的顶盖像云朵,在绿叶盎然的掩映中分外耀眼。紫荆花也有白色的,远看像梨花,树下一例都有落红和落雪,红的是木棉,白的是紫荆。还有高大的葵树,也开花,不认真抬头真是看不见。走在树下,有声音一粒粒掉下来像丝丝春雨。却不是,阳光正好呢。站在地上,认真俯身看下去,是米黄色的一粒粒,像桂花粒又不是。有些掉在了宽大的叶子上,几十粒躺在一起。而叶子并不一定是齐整的,有残缺的,便漏了,掉在地上。在地上,在水泥地上,一大片金黄的。这条小径,真不忍心将脚放在上面踩,每踏一步, 便有声音发出,头顶上一粒粒掉下来。花不管人来人往,只管在春天自然开放,是一种人闲桂花落的感觉。

(二)

三月末四月初,万物正是蕴育含苞绽放时节,樱花此时也在武汉和昆明等地盛开着呢,南北的唱和,趁着春风,沐着春雨,迎着春日都把生命的力量释放。芒果树的香味香得好,花开得旺。枝头一大片一大片密密的花儿,树下便是落花无数,小小的、细细的、香香的,让人迷醉,甚至比吃了芒果还甜呢。鸟儿在枝头轻快地唱,把人的什么烦恼都唱走了。春天里歌唱的个个都是夜莺,一展歌喉。雨的天气冲淡了都市的尘埃,校园里,读书的、散步的、打球的,各自在阳光下做着有益身心的充实的事。大人带着小孩花枝招展的。还有绿色的草、刚吐绿的垂柳,这个时候拿本书、拿台相机、拿支笔,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定格美好瞬间。

(三)

一花独放不是春。
樱花、紫荆、油菜、木棉是三月末四月初的四朵金花。
白色或绛红、金黄色、红色。
五颜六色的花各自争艳。
和谐开放,装点春天。
桃花也来,梅花也开。尽情地向人们展现生命的自然美。
年年岁岁春相似,年年岁岁花会开,岁岁年年人不同。
春天总是给人感觉不一样,花开总是给人感觉不一样。
我们不去注视花,花不会因为我们不注视不等候而不开。
我们不去关注春天,春天不会因为我们的淡忘而姗姗不来。
等我们恍然梦醒,春已将生命的所有的角落覆盖。
我们把尘封一个冬天的门打开,我们把琐事困扰的心灵之窗打开。一切皆可冰释尘去。
阳光是春天的最好使者,同行的还有沉默了一年的花笑花开……(于杜鹃)

❹ 名家描写花的散文有哪些

名家描写花的散文有:郭沫若的《石榴》、叶灵凤的《夏天的花》、汪曾祺的《花》、季羡林的《海棠花》、冰心的《樱花赞》、林语堂的《孤崖一枝花》、林徽因的《蛛丝和梅花》等。

《石榴》是1942年郭沫若所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选自郭沫若文艺散文集《丁东草》。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地追求。

(4)散文花卉扩展阅读:

这些以“花”为题的经典散文均收录在《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花》中,作者是黄芳、陈子善,在2014年6月1日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花》共收编以花为题的名家经典散文55篇。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湛凝练,名家又皆首肯之。

因此,在时下“图像时代”或曰“速食文化”的阅读气氛中,重读散文经典,便又有了感觉母语魅力的意义。 本着这样的心愿,我们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了重新的分类编选。比如,春、夏、秋、冬,比如风、花、雪、月……等等。

这样的分类编选,可能会被时贤议为机械,但其好处却在于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似乎也更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 这套丛书将分批编选出版,并冠之以不同名称。选文中一些现代作家的行文习惯和用词可能与当下的规范不一致,为尊重历史原貌,一律不予更动。

网络-石榴 (郭沫若的作品)

网络-樱花赞

网络-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花

❺ 花草散文的意境

花本无罪

一花一世界。

一朵盛开的花,是一株怒放的生命。

花开无度,花落无声,暑往寒来,草木知秋,面对人世的悲欢,花无言,花尽知。

就象人心永远不会满足于现实,鲜花也永远不会满足于温室。同那“野火烧不尽”的小草一样,花,本属于大地;花,也本该盛开于大地。哪怕在风雨中凋零,哪怕在瞬息间寂灭,至少,曾经来过;至少,曾经怒放;至少,曾经活过真实的自我。

经过人为的修饰、改良,温室里的花,比野花更显娇艳,也更加使人意乱神迷。在种花人的悉心浇灌、细心呵护下,从野外搬进温室、经过培育的花,可以开出各种颜色、各种样式,制造出人为修饰的美丽;更可以打破大自然的规则,不管秋风萧瑟、不管冬雪飞舞,仍然可能欣赏到这份人为制造的美丽。

曾经想到关于百花之首——牡丹的一个传说。一代女皇武则天有一次想在寒冬腊月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面对武则天甚为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领命赶紧准备。第二天,武则天游览花园时,看到园内众花竞开,却独有一片花圃中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违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也因此得名。

今日之花,比古时牡丹也许要幸运的多,至少没有被婪烧、流放。在温暖的大棚里,用混合了化学肥料的泥土栽培,用溶解了生物添加剂的流水浇灌,用熟练简单的手法修剪,在“科学”的护理、精确的计算下,生根发芽,花开花落,成为一套固定的流程,花开的美丽,花谢的意境,都可以通过流水线生产出来。

生长在田埂沟边那些不知名的野花,要比温室里的花艰难的多;生存的过程,也丰富的多。有时,它们要忍受烈日的烘烤;有时,它们要挺住暴雨的冲刷;有时,它们要惨遭铁蹄的践踏;有时,它们要经历浴火的重生。在常人看来无法生存的环境,它们依然生生不息,它们依然快乐成长;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精彩,要向人间绽放一丝春色,要向大地回报一缕芬芳。

野花的美,虽无声无息,却自然生动。花开无序,本色淡然,高低错落,漫山遍野;从未计较脚下的土地是贫瘠亦或富庶,从未在乎头上的天空是晴朗亦或阴沉,在平凡的生命中,透着无比的坚韧顽强。“不抛弃,不放弃。”在沉默与坚持中绽放生命之花。

花本无罪,却在人为的修饰中,失去自然之美,变得娇嫩、做作;我本善良,却在生活的杂念中迷失自我,蜕化了原始的本真。

❻ 写花卉世界优美的散文

念人有一篇专写花卉世界的优美散文《别了,梦园》,文笔优美简洁,词句流畅,值得一读。有空点击看看,大有眼福。

❼ 关于花草树木的散文

红花与绿叶
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自己优美的诗句赞美花的美丽!苏东坡写道:只恐夜间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宋代的周敦颐有:“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于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代散文家杨朔有:“那一片茶花,红得象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在一个春暧花开的日子里,我来到了花海里徜徉,花繁人众,群趣盎然,春花千姿万态,奇葩怒放。然而,我为一位长者写生所吸引,我走近一看,他画的不是花,而是绿叶!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画花?”长者慢条斯理地回答说:“我画了一辈子的花,却没有好好地画一下绿叶。我现在是在补这一课。”我听后心里不禁一颤:人们往往对花高声咏叹!而忽略了绿叶。但是仔细一想,如果没有绿叶,那红花又怎么样?记得在中学时学生物,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营养,把养份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绿叶?那来红花!千百年来人们赞美红花却忽视了绿叶!红花还需绿叶扶!
诚然,当那一朵朵光彩照人的红花开放时,引来蝶飞凤舞,引来篇篇赞词,曲曲颂歌!这些也是需要的。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绿叶的作用。从那位长者画绿叶中我们得到启示:没有绿叶?哪来红花?由此我想到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正是他们不辞劳苦,辛勤耕耘,才创造了美!美就是这样创造的。应该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用辛勤劳动创造生活的人。正是他们才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❽ 以某种花为题的著名散文

迎春花开
今日在公园散步,突然发现迎春花开了。顿时,一股春流来袭,思绪万千。
春寒料峭之际,迎春花开了,春天也就来了。也许就在昨夜,伴随着满天星晖,伴随着万家灯火。
迎春花,别名又叫小黄花、金腰带、黄梅,落叶灌木丛生。因其在百花之中最早开放,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明媚春天而得名。
相传,“迎春花”本是大禹的荆藤腰带,治水时送与了涂山的一位姑娘,相约治平洪水后再相聚。几年以后,洪水归海,人民安居,大禹回来找心爱的姑娘。可是,那姑娘却早已在对他的守望中化成了石像。她的手和荆藤长在了一起,她的血浸着荆藤,荆藤竟然变青、变嫩,发出了新的枝条。大禹上前呼唤着心爱的姑娘,泪水落到石像上,霎那间荆藤竟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儿。大禹为了纪念这位心爱的姑娘,就给这荆藤花起了个名子叫“迎春花”。
迎春花,穿越千年的时空,日夜诉说着她的思念、她的向往,她在痴痴的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
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我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在我国,迎春花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诗中均有记载。唐代“诗魔”白居易的《代迎春花召刘郎中》:“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宋代词人韩琦的《迎春》:“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十二钗中,有贾府二小姐名唤“迎春”,此女落落寡合,不喜与众钗黛为伍,颇类迎春花凌寒独开之禀性。看来,古人也并不嫌弃这并不起眼的迎春花,难怪我省鹤壁市已将其作为市花。
初春时节,迎春花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山涧沟壑,在田间地头,在道路侧旁,随处可见,绽放着一串串黄色的小花,如璀璨的星星缀满枝头,其间夹杂着嫩嫩的泛黄的花蕾,迎风摇曳,随风起舞。虽然没人浇水,没人施肥,可她还是凭着一种执着,突破严寒,划开积雪,一路开来。迎春花尽管没有牡丹之富贵,没有玫瑰之艳丽,没有梅花之清雅,没有月季之娇美,平平常常的颜色,简简单单的花形,不高傲,不娇贵,却能绽放美丽,吐露芳香,扮靓大地,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带给人间,让人们在春日最早的时间里感受到春的气息。
于是,在迎春花深情的呼唤下,春风来了,轻轻的,柔柔的,暖暖的;春雨来了,细细的,润润的,绵绵的;春燕也来了,双双的,剪剪的,啾啾的。
乍暖还寒时候,迎春花开了。那缕缕枝条仿佛祖国建设中的条条战线,朵朵花儿犹如条条战线上的各族人民,而那单一的黄黄花色不正是中华儿女信念如一的集中体现么?正是这些许许多多像迎春花一样的人们,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把最美丽的笑容绽放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妆扮着人间美好的春天。
迎春花开了,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春天还会远吗?转自http://www.lemonba.com/jingpinsanwen/2016/0927/24609.html

❾ 急需歌颂树木花卉的散文

雨后黄昏,燕语掠空。此时,山城郊外,林荫道中草地,一片幽静正是悠闲信步神游的佳境。当你的脚步无意惊落几滴含羞的露,冰凉冰凉的,让你止步一愣时,在心静神凝之际,你将会感到丝丝缕缕的清香飘然入怀,在令你微醉之际余,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周围,除了疏落有致的树林之外,便是起伏的桩庄稼绿了。而此时又非稻香季节。虽然这香有如自远而来的桂花,但举目四望,就连桂花的影子都难得一见,更没有奇花异草可杂,那么,这究是什么样的花香呢?尚若你留心寻觅,便会很快发现,这花香其实来自你脚下不远的土地。而且这带来清香的花,仅有分币大小,并且像在地上打着滚儿似的,袖珍气球一般。要不是在特定情境下给人以缕缕清香,谁也不易发现她,更不会去欣赏她。她们枝叶似乎很弱,柔柔的,紧贴大地,枝瘦而叶茂之状,有如秋菊。远望呈白色状,仔细一看,却透着一层淡淡的蓝,如梦如幻,又如儿童天真南明略带疑惑的眸子。我们因此叫她淡蓝色的野菊花。 这是一种极平凡极普通的花,她不论是花、是枝、是叶,都很不起眼。田边、地角、路旁、沟畔、荒郊、野外,处处都有她们身影,如蘑菇似地分布着,又错落如村庄。花开成片之处,酷似点缀着小花的绿毯。盛夏晴朗的傍晚,你若往上一躺,你就会感到一种幽香迷人的舒适与清新。只是,对于你的陶醉,那忙不知返的小蜜蜂常会嗡嗡地提出抗议。 假如你因此而直一步认识这种花的话,那么,你将会知道她是一种生命脉力气极强的花。她只需要大地一点微薄的理解,就会虔诚地固守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真如那些勤劳朴实的农民,不论风雨、烈日、冰霜,其枝叶总是在自我更新中顽强地保持着生命脉的本色。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她们花期总是绵延不断。如果你在注意中乘兴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朵小花均由若干针状的花蕾组成,且由外向里渐次盛开,每开罢一层,便如微型小伞似地收起一层,末等一批开罢,另一批花朵紧接着揉揉眼,伸伸腰,又舒展开来。这就是淡蓝色的野菊花,在不断的繁衍生息中毫不卑贱地用缕缕清香。这是一种可爱的花,她没有引人注目的外表,也没有迷人的风采,而且常常被周围的虚伪与浮华所淹没。但是,在她极其平凡的生命脉中毫无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报怨自卑之色,一片片、一簇簇,总是洋溢着生命的执着!

❿ 有关于花草树木的散文(短的)

红花与绿叶
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自己优美的诗句赞美花的美丽!苏东坡写道:只恐夜间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宋代的周敦颐有:“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于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代散文家杨朔有:“那一片茶花,红得象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在一个春暧花开的日子里,我来到了花海里徜徉,花繁人众,群趣盎然,春花千姿万态,奇葩怒放。然而,我为一位长者写生所吸引,我走近一看,他画的不是花,而是绿叶!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画花?”长者慢条斯理地回答说:“我画了一辈子的花,却没有好好地画一下绿叶。我现在是在补这一课。”我听后心里不禁一颤:人们往往对花高声咏叹!而忽略了绿叶。但是仔细一想,如果没有绿叶,那红花又怎么样?记得在中学时学生物,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营养,把养份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绿叶?那来红花!千百年来人们赞美红花却忽视了绿叶!红花还需绿叶扶!
诚然,当那一朵朵光彩照人的红花开放时,引来蝶飞凤舞,引来篇篇赞词,曲曲颂歌!这些也是需要的。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绿叶的作用。从那位长者画绿叶中我们得到启示:没有绿叶?哪来红花?由此我想到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正是他们不辞劳苦,辛勤耕耘,才创造了美!美就是这样创造的。应该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用辛勤劳动创造生活的人。正是他们才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热点内容
三亚海棠湾万达影城 发布:2025-07-28 02:06:37 浏览:24
酒店大厅绿植图片 发布:2025-07-28 02:05:49 浏览:335
情人节蜡烛浪漫图片 发布:2025-07-28 02:04:15 浏览:232
胶枪做盆景 发布:2025-07-28 02:02:57 浏览:481
韩式玫瑰妆 发布:2025-07-28 01:59:17 浏览:42
温州的七夕 发布:2025-07-28 01:57:36 浏览:402
新型樱花 发布:2025-07-28 01:57:35 浏览:705
小学小荷花 发布:2025-07-28 01:41:24 浏览:617
白宫玫瑰花园 发布:2025-07-28 01:38:31 浏览:327
五律咏海棠花 发布:2025-07-28 01:20:10 浏览: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