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花卉
① 蒲公英花什么时候开花
3~8月份
② 蒲公英的花有什么作用
促进代谢润肠通便:蒲公英花中不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物质都可以促进人体肠胃蠕动,而它含有的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则能加快人体代谢,平时人们适量吃一些蒲公英花可以维持人体正常机能,加快身体内毒素的排出,也能减少肠燥便秘等不良症状发生。
预防湿疹皮炎:蒲公英花能清热利湿,清热解毒,而且它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还能促进人体皮肤细胞再生与代谢,平时经常服用蒲公英花能预防湿疹和皮炎,对于维持肌肤健康有很大好处,而那些患有湿疹和皮炎的人群,把新鲜蒲公英花捣碎,取出汁液以后涂抹,还能起到止痛止痒的重要作用。
预防伤口感染:蒲公英花能预防伤口感染,它的性质寒凉,能清热解毒,也能消灭多种病菌,当人们出现炎症和化脓性疾病时,及时服用一些蒲公英花,就能预防伤处感染化脓,另外人们出现外伤时,把新鲜的蒲公英研碎以后外敷在伤口上,也能预防伤口感染。
促进代谢润肠通便:蒲公英花中不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物质都可以促进人体肠胃蠕动,而它含有的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则能加快人体代谢,平时人们适量吃一些蒲公英花可以维持人体正常机能,加快身体内毒素的排出,也能减少肠燥便秘等不良症状发生。
拓展资料
蒲公英,又名黄花苗、黄花地丁、黄花郎、木山药、浆薄薄、补补丁、奶汁或苦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
生态习性:“花罢成絮,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每当初春来临,蒲公英抽出花茎,在碧绿丛中绽开朵朵黄色的小花;花开过后,种子上的白色冠毛结为一个个绒球,随风摇曳,种子成熟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安家落户,孕育新的花朵。
花语: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花语是‘传说的紫色’,属性暗;飞箭蒲公英:冠以飞箭之名的蒲公英,花语是‘瞄准弹珠’,属性风。
③ 蒲公英花究竟是什么颜色的
蒲公英花是黄色。
那白色的绒团不是花,而是蒲公英种子上的毛。有些急性子的蒲公英它早开花早结籽。一朵蒲公英花可以结许多粒细小的褐色的种子。为了让种子四海为家,每粒种子上都长着一簇白色的绒毛,以便它随风飘去。种子越多,这个白色的绒毛团就越大。
拓展资料: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④ 蒲公英花有什么功效
蒲公英的花语是“停不下来的爱”,就这样略带伤感或浪漫的植物,却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在其中。蒲公英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草本植物,一般在田野或路边都可以看见蒲公英的影子。其蒲公英味甘性寒,入肝、胃经,其中所富含的多种营养物质成分,极易被人体所消化吸收,带来很好的好处。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将积存脏腑内的毒素进行有效的排出,促进免疫力,起到清胃热、排肝毒的作用,对于胃火和肝毒旺盛所导致的口干舌燥、口臭、失眠多梦、长痘、口腔溃疡、内分泌失调等情况,得到改善和预防的效果.
蒲公英虽好,但是也不能多喝,对于本身就脾胃虚弱者来说,其蒲公英呈现于寒气,最好少喝,易导致病情的加重,若饮用蒲公英的过程中,出现了皮肤瘙痒、湿疹等情况,就需要停止饮用,可能是过敏,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为好。
⑤ 蒲公英花有什么作用
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108.8千焦。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详见网络可查!
⑥ 蒲公英的花到底是怎样的
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
Hand-Mazz)别名黄花苗、黄花地丁、婆婆丁
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1、植物学形态
蒲公英根为纺锤形或圆锥形,垂直生长,入土较深,单一或分枝。地上茎不明显,高10-25cm,全株被白色疏软毛,含白色乳汁。根出叶铺散,呈莲座状,叶片倒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15cm宽约5cm,大头羽裂或羽裂,袭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顶端稍钝头或尖,基部渐狭细成柄,无毛或有蛛丝状细软毛。春或秋开花,花茎比叶短或等长,但结果时则伸长,有蛛丝状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5cm,总包片草质、绿色,部分可带淡红色或紫红色,顶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蛛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顶端有红色细条,两性,雄蕊5
个,雌蕊1个,子房下位。瘦果倒披针形,土黄或黄棕色,长约4cm,有纵楞与横瘤,中部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喙长6-8mm,冠毛白色,成熟时黄褐色
⑦ 蒲公英花的成长过程
1)采收种子 蒲公英一般二年生就能开花结籽。野生5-6月份开花,有单株也有群落生长。蒲公英年龄越长开花越多,最多开花20朵以上。开花后种子成熟期短,一般13—15天种子即可成熟。种子成熟与否主要看花盘外壳由绿色变为黄色,每个花盘种子也由白色变为褐色,即为种子成熟期,便可采收。种子成熟后,很快伴絮随风飞散,可以在花盘末开裂时抢收,这是种子采收成败的关键。
花盘摘下后,放在室内后熟1天,待花盘全部散开,再阴干1一2天,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先端的绒片,然后将种了晒干。大叶型浦公英千粒重2克,小叶型品种为1—1.2克。
⑧ 蒲公英花是什么样子
蒲公英花:蒲公英,又名黄花苗、黄花地丁、黄花郎、木山药、浆薄薄、补补丁、奶汁或苦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
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
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整株植物匍匐于地上,叶如荠菜,只是稍大,无挺立茎,花从植株中心冒出。
⑨ 蒲公英花有什么特点
蒲公英,又名黄花苗、黄花地丁、黄花郎、木山药、浆薄薄、补补丁、奶汁或苦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整株植物匍匐于地上,叶如荠菜,只是稍大,无挺立茎,花从植株中心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