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花语
① 关于莲的问题!!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莲的历史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药用 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古有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最能体现。同时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 药方:可用睡莲科植物莲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大花蕾。6~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将开发的花,阴干。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一千多年前结的莲子,到现在如不早已腐朽,也已变成化石,早已没有生命,怎能发芽开花?千年古莲子能开花听起来真像是《天方夜谭》里的神话,是难以置信的。然而,这竟是事实!多年来,我国报刊上曾多次报道,在辽宁省旅顺附近的新金县普兰店东五里处的泥炭土层中发现尚有生命力的古莲子。至今此古莲子的故乡被称为莲花泡。1923年,日本学者大贺一郎在我国辽宁新金县普兰店一带进行地质调查时,在当地泥炭层中采到古莲子,并使它发了芽。经我国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古莲子的发芽率可达90%以上。一般植物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的有效寿命为二三年左右。而埋在地下上千年的古莲子经过处理居然能活下来?这其实主要是因为莲子自身的结构特殊。莲子外表的一层果皮特别坚韧,果皮的表皮细胞下面有一层坚固而致密的栅栏状组织,气孔下面有一条气孔道,果实(莲子)未成熟时空气可以自由出入;果实完全成熟后,此孔道即缩小,因而空气和水分的出入受阻,甚至微生物也不易进入,使果皮内成了一个“密封仓”。种子失去生命的原因是由于种子里胚的原生质发生了凝固,如果种子的含水量保持不变,则种子的生命力就能延长。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便是温度。地面一米以下泥土中温度比地面空气中的温度低,且较稳定,这些条件也都有利于种子长期保存其生命力。普兰店一带气温较低,雨量又不多(湿度低),氧含量在泥炭层里又很多,因此古莲子能保持其生命达千年。
② 关于莲的诗句
描写莲的诗句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芙蕖》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采菱诗》南北朝·江淹
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采莲曲》梁元帝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夏歌》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③ 关于莲的古诗
1、《望海潮·东南形胜》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④ 谁知道有关莲的影视及俗语
莲花-清白.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示坚贞纯洁。
另一个说法: 莲花的花语是信仰.
还可以再具体些.
银莲花(Garden Star Anemone) 花语:期待(Expectation) 银莲花的希腊语是风的意思。银莲花的高度从十到二十公分左右,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开花时节,可爱的花朵迎风摇摆,就像在引颈期盼着什麽似的,所以它的花语是-期待。
白莲花, 象征惋惜怀念之情。
雪片莲Leucojumvernum石蒜科雪片莲属 花语:纯洁的心
为开白色钟形花的球根植物。花瓣边缘具绿色斑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风格清朗,正如雪片莲的花名。
雪莲花,十月十日生日花;花语;变节 这是被选来献给为了想当宣教师,而舍弃爵位的贵族圣法兰西斯保罗吉尔的花朵。因此,雪莲花的花语是变节。
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黄,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见,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
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莲花
唐 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明 熊卓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
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荷花
清 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游后湖赏莲花
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相和歌辞·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相和歌辞·采莲曲
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相和歌辞·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相和歌辞·采莲曲
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戎昱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
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
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春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相和歌辞·采莲曲
储光羲
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
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
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
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鲍溶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暑衣清净鸳鸯喜, 作浪舞花惊不起。
殷勤护惜纤纤指, 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莲去曷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
夏衫短袖交斜红,
艳歌笑斗新芙蓉, 戏鱼住听莲花东。
相和歌辞·采莲曲
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相和歌辞·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相和歌辞·采莲曲
僧齐己
越江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罗生碧烟。
相和歌辞·采莲归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莲》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绝句漫兴》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⑤ 关于莲花的资料有哪些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 小池
1.有关莲的花语
莲花-清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示坚贞纯洁。
另一个说法: 莲花的花语是信仰.
还可以再具体些.
银莲花(Garden Star Anemone) 花语:期待(Expectation) 银莲花的希腊语是风的意思。银莲花的高度从十到二十公分左右,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开花时节,可爱的花朵迎风摇摆,就像在引颈期盼着什麽似的,所以它的花语是-期待。
白莲花, 象征惋惜怀念之情。
雪片莲Leucojumvernum石蒜科雪片莲属 花语:纯洁的心
为开白色钟形花的球根植物。花瓣边缘具绿色斑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风格清朗,正如雪片莲的花名。
雪莲花,十月十日生日花;花语;变节 这是被选来献给为了想当宣教师,而舍弃爵位的贵族圣法兰西斯保罗吉尔的花朵。因此,雪莲花的花语是变节。
2.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黄,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见,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
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莲花
唐 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明 熊卓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
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荷花
清 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游后湖赏莲花
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相和歌辞·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相和歌辞·采莲曲
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相和歌辞·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相和歌辞·采莲曲
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戎昱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
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
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春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相和歌辞·采莲曲
储光羲
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
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
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
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鲍溶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暑衣清净鸳鸯喜, 作浪舞花惊不起。
殷勤护惜纤纤指, 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莲去曷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
夏衫短袖交斜红,
艳歌笑斗新芙蓉, 戏鱼住听莲花东。
相和歌辞·采莲曲
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相和歌辞·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相和歌辞·采莲曲
僧齐己
越江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罗生碧烟。
相和歌辞·采莲归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莲》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绝句漫兴》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⑥ 关于莲的知识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青阳渡 晋,乐府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采莲 南朝梁 吴均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寸金莲:缠足起源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于是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因此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宫嫔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
总之,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传入民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
成语 步步莲花
发音 bù bù lián huā
解释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出处 《南史·齐本纪下》:“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示例 若将曲直无颠倒,脚底莲花步步生。(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
口吐莲花是曹云金的相声台词
莲之可口已如前述,但以莲入馔,中国文人也吃得风雅。三国时,就有人用荷叶制成酒杯,使“酒味杂莲气”。清代乾隆皇帝用荷叶上的晨露来烹茶,叫莲露清茗。苏州人沈复的妻子,在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她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这是喝的雅韵,是“化世俗为非凡”的审美。沈复还饶有趣味地描写了培养碗莲的过程:“以老莲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捣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浮生六记》)美学哲理的深刻性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中的灵逸之气全在这娓娓叙写中自然流露出来。
植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原来荷的叶子具有一种独特的性能。荷叶表面的构造与其他植物叶子不同,荷叶的叶面密生细小的绒毛,覆盖有一层蜡质的粉,保护着叶面的气孔。当雨水滴在叶面时,由于细小绒毛的推动,会形成滚来滚去的水珠。当污物或灰尘沾染叶面时,由于叶面上细小绒毛的作用,不易被沾附,且极易被水冲刷掉或被风刮走。
现在环境科学又证明,莲藕独具一种解毒排污的“自净”能力,它可以神奇地过滤污泥浊水中的有害成分。莲藕在污染的环境里生长,能够吸收、转移多种金属元素,使淤泥中的铁、锰、锌、铝、镉等元素大量残留在莲藕中。特别是藕节,可以聚集毒性较大的镉元素。镉是造成“头痛病”的元凶。另外,莲藕对铅具有特殊的吸收功能,藕通过不定根从含铅的淤泥中吸收铅,就近贮存在藕节中,并通过地下茎向贮藏组织转移和疏散。由此可知,莲藕“出淤泥而不染”是它具有耐污染和抗污染的功能
⑦ 南京梧桐什么时候最好看
珍珠泉风景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定山西南麓。本景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位于浦口以西6公里处,现已建成南京地区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1400多公顷。相传明万历年间,金陵大旱,唯浦口以西一带因得益于珍珠泉水,农作物依然丰收,当地农民居然不知旱情。当时人认为这是龙王爷的保佑,纷纷捐资兴建龙王阁及其它园林建筑,以表示对龙王的感谢,这就是珍珠泉的由来。珍珠泉的泉眼,泉水从石缝中涌出,酷似成串的珍珠,因此得名。泉边石壁上有古人刻下的“万斛明珠”四字。泉眼前是一个水池,远远望去,池中水珠像雨点在水面跳溅,如同晴天细雨,故称晴雨泉。如在此鼓掌或唱歌,则池中水珠又随声音大小而变化,是极为罕见的自然声控喷泉,其状仿佛喜迎宾客,又称“喜客泉”。珍珠泉风景区依山傍水,明代建有以龙王阁为主体的楼、台、亭、榭30余座,形成了融山水、园林于一体的优美景观,被誉为“江北第一游观之所”,驰名大江南北。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长江北岸,东临南京长江大桥,西靠安徽滁河。公园占地8000公倾,森林覆盖率80%。山峦起伏,古木苍翠,秀竹林立。本景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景区四季景色宜人:春季桃红柳绿,夏季林木葱郁,秋季天……[详细]
8、高淳老街(高淳淳溪老街)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8
高淳老街(高淳淳溪老街)
高淳老街,又名淳溪老街,虽属南京市,但距离南京市区挺远,大概有100多公里车程,在南京南边,江苏省与安徽省的交界处。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建筑多为明清所建。高淳淳溪老街位于高淳的商业中心。它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如今那儿房屋新旧交替。现存的建筑物多为明清所建。这些建筑大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典型的建筑风格。淳溪老街因呈“一”字形,又称一字街。其全长345米,宽4.5-5.5米不等,中间用粉红色的胭脂石横向铺设,两边用青条石纵向围绕,整条街面色鲜艳,整齐美观,历经八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依然是“赤心未改”,坚固耐用。房屋大多是前店后宅,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桃檐斗拱,木排门板,镂花窗格,马头火墙,蝴蝶小瓦,典型的江南韵味,又揉进了徽派风格,使这些建筑博大精深、隽永持重。老街的店铺多为三间,纵深数进,两进之间有厢房连接,中间是天井,形成一个院落,这种结构就是江南古建筑中较为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房屋都为两层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青砖小瓦马头墙,白色墙壁,黑色屋顶,虽少几分华丽,却陡添了许多典雅与古朴。老街木构件上都有精美的木雕,或人……[详细]
9、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AAAA
推荐9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位于城北的红山,东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车站,南临玄武湖,北望幕府山,占地68公顷。园内地形起伏,山峦叠翠,环境优美,曲径通幽。这里不仅是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森林,还是镶嵌在都市中的一颗璀璨的绿色生态明珠,而且拥有来自国内外各地的各种珍稀动物300多种4000多余只。园中分布着鸟类区、猛兽区、灵长类区、大型食草动物区和大型动物表演场、动物摄影场、儿童动物园、狮虎山等37个场馆,依山就势,布局奇巧。红山森林动物园建于1998年,由玄武湖动物园迁移到此而建。现已建成小红山鸟类区、大红山猛兽区、放牛山食草动物和灵长动物三大展区,39个设计新颖的动物场馆依山营建,错落山间。狮虎区,猩猩、狒狒展区,熊山,大象馆,温顺可爱的大、小熊猫、松鼠猴、火烈鸟热带雨林馆、科普馆、两栖馆、水禽馆等聚集了大自然的万种风情。
⑧ 关于莲的知识,一一回答
1多年生长在水中。草本植物,具横走根状茎,即我们日常吃的莲藕。叶圆形,高出水面,有长叶柄,具刺,成盾状着生。花单生在花梗顶端,直径10~20厘米;萼片5,早落;花瓣多数为红色、粉红色或白色;多数为雄蕊;心皮多,离生,嵌生在海绵质的花托穴内。坚果椭圆形或卵形,俗称莲子,长1.5~2.5厘米。我国南北各省广为栽培。莲全身是宝,藕、叶、叶柄、莲蕊、莲房(花托)入药,能清热止血;莲心(种子的胚)有清心火、强心降压功效;莲子(坚果)有补脾止泻、养心益肾功效。莲藕可作蔬菜食用或提取淀粉(藕粉)。荷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莲原指其果实,俗称莲蓬;后花、实都泛称为莲。其地下茎的肥大部分称藕。中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武汉、杭州等地的品种尤多。
莲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 quoiagly plost 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根据栽培目的的不同,分为三大栽培类型,即藕莲、子莲、花莲。以产藕为主的称为藕莲,此类别种开花少;以产莲子为主的称为子莲,此类品种开花繁密,但观赏价值不如花莲;以观赏为主的称为花莲,此类品种雌雄多数为泡状或瓣化,常不能结实。
莲喜相对稳定的静水,忌涨落悬殊和风浪较大的流水,水深一般不宜超过1.5米。生长季茎叶最适温度为25~30℃。要求日照充足,不宜长期在室内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为宜。莲子寿命特别长,千年古莲子仍能萌发新株。莲以分株繁殖较常用,也可播种繁殖。均宜在春季转暖后进行。莲的主要病害有腐烂病、叶斑病等,虫害有蚜虫、金龟子等。
砌池植莲,并依水建立桥、榭,构成观荷景区,是中国式园林的传统手法,各地名胜风景,均广泛应用。也适用于点缀庭园水面,净化水体,或作盆栽。藕和莲子营养丰富,生食、熟食均宜。藕可加工成藕粉、蜜饯等。莲子有安神作用,常作汤羹或蜜饯,为中国民间滋补佳品。荷花花瓣、嫩叶可佐食。莲各部 分均可入药。
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2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3莲花-清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示坚贞纯洁。
另一个说法: 莲花的花语是信仰.
还可以再具体些.
银莲花(Garden Star Anemone) 花语:期待(Expectation) 银莲花的希腊语是风的意思。银莲花的高度从十到二十公分左右,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开花时节,可爱的花朵迎风摇摆,就像在引颈期盼着什麽似的,所以它的花语是-期待。
白莲花, 象征惋惜怀念之情。
雪片莲Leucojumvernum石蒜科雪片莲属 花语:纯洁的心
为开白色钟形花的球根植物。花瓣边缘具绿色斑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风格清朗,正如雪片莲的花名。
雪莲花,十月十日生日花;花语;变节 这是被选来献给为了想当宣教师,而舍弃爵位的贵族圣法兰西斯保罗吉尔的花朵。因此,雪莲花的花语是变节。
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黄,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见,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
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莲花
唐 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明 熊卓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
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荷花
清 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游后湖赏莲花
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相和歌辞·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相和歌辞·采莲曲
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相和歌辞·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相和歌辞·采莲曲
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戎昱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
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
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春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相和歌辞·采莲曲
储光羲
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
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
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
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鲍溶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暑衣清净鸳鸯喜, 作浪舞花惊不起。
殷勤护惜纤纤指, 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莲去曷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
夏衫短袖交斜红,
艳歌笑斗新芙蓉, 戏鱼住听莲花东。
相和歌辞·采莲曲
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相和歌辞·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相和歌辞·采莲曲
僧齐己
越江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罗生碧烟。
相和歌辞·采莲归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莲》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绝句漫兴》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4博斯腾湖阿洪口景 台南白河赏荷观莲 广昌县驿前镇姚西万亩太空莲基地
5莲叶防水和自洁、莲叶防水和自洁
⑨ 寻关于莲的古诗!
.有关莲的花语
莲花-清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示坚贞纯洁。
另一个说法: 莲花的花语是信仰.
还可以再具体些.
银莲花(Garden Star Anemone) 花语:期待(Expectation) 银莲花的希腊语是风的意思。银莲花的高度从十到二十公分左右,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开花时节,可爱的花朵迎风摇摆,就像在引颈期盼着什麽似的,所以它的花语是-期待。
白莲花, 象征惋惜怀念之情。
雪片莲Leucojumvernum石蒜科雪片莲属 花语:纯洁的心
为开白色钟形花的球根植物。花瓣边缘具绿色斑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风格清朗,正如雪片莲的花名。
雪莲花,十月十日生日花;花语;变节 这是被选来献给为了想当宣教师,而舍弃爵位的贵族圣法兰西斯保罗吉尔的花朵。因此,雪莲花的花语是变节。
2.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黄,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见,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
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莲花
唐 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明 熊卓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
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荷花
清 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游后湖赏莲花
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相和歌辞·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相和歌辞·采莲曲
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相和歌辞·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相和歌辞·采莲曲
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戎昱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
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
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春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相和歌辞·采莲曲
储光羲
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
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
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
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鲍溶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暑衣清净鸳鸯喜, 作浪舞花惊不起。
殷勤护惜纤纤指, 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莲去曷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
夏衫短袖交斜红,
艳歌笑斗新芙蓉, 戏鱼住听莲花东。
相和歌辞·采莲曲
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相和歌辞·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相和歌辞·采莲曲
僧齐己
越江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罗生碧烟。
相和歌辞·采莲归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莲》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绝句漫兴》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咏
白莲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
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嚬效半开时。
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
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一朝春雨碧满塘
胶州窦旭,字晓晖。方昼寝,见一褐衣人立榻前,逡巡惶顾,似欲有言。生问之,答云:“相公奉屈。”生问:“相公何人?”曰:“近在邻境。”从之而出。转过墙屋,导至一外,叠阁重楼,万椽相接,曲折而行,觉万户千门,迥非人世。又见宫人女官往来甚夥,都向褐衣人问曰:“窦郎来乎?”褐衣人诺。俄,一贵官出,迎见生甚恭,既登堂,生启问曰:“素既不叙,遂疏参谒。过蒙爱接,颇注疑念。”贵官曰:“寡君以先生清族世德,倾风结慕,深愿思晤焉。”生益骇,问:“王何人?”答云:“少间自悉。”
无何,二女官至,以双旌导生行。入重门,见殿上一王者,见生入,降阶而迎,执宾主礼。礼已,践席,列筵丰盛。仰视殿上一匾曰“桂府”。生局蹙不能致辞。王曰:“忝近芳邻,缘即至深。便当畅怀,勿致疑畏。”生唯唯,酒数行,笙歌作于下,钲鼓不鸣,音声幽细。稍间,王忽左右顾曰:“朕一言,烦卿等属对:‘才人登桂府。’”四座方思,生即应云:“君子爱莲花。”王大悦曰:“奇哉!莲花乃公主小字,何适合如此?宁非夙分?传语公主,不可不出一晤君子。”移时,佩环声近,兰麝香浓,则公主至矣。年十六七,妙好无双。王命向生展拜,曰:“此即莲花小女也。”拜已而去。生睹之,神情摇动,木坐凝思。王举觞劝饮,目竟罔睹。王似微察其意,乃曰:“息女宜相匹敌,但自惭不类,如何?”生怅然若痴,即又不闻。近坐者蹑之曰:“王揖君未见,王言君未闻耶?”生茫乎若失,忪罗自惭,离席曰:“臣蒙优渥,不觉过醉,仪节失次,幸能垂宥。然日旰君勤,即告出也。”王起曰:“既见君子,实惬心好,何仓卒而便言离也?卿既不住,亦无敢于强,若烦萦念,更当再邀。”遂命内官导之出。途中,内官语生曰:“适王谓可匹敌,似欲附为婚姻,何默不一言?”生顿足而悔,步步追恨,遂已至家。
忽然醒寤,则返照已残。冥坐观想,历历在目。晚斋灭烛,冀旧梦可以复寻,而邯郸路渺,悔叹而已。一夕,与友人共榻,忽见前内官来,传王命相召。生喜,从去,见王伏谒,王曳起,延止隅坐,曰:“别后知劳思眷。谬以小女子奉裳衣,想不过嫌也。”生即拜谢。王命学士大臣,陪侍宴饮。酒阑,宫人前白:“公主妆竟。”俄见数十宫人拥公主出,以红锦覆首,凌波微步,挽上氍毹,与生交拜成礼。已而送归馆舍,洞房温清,穷极芳腻。生曰:“有卿在目,真使人乐而忘死。但恐今日之遭,乃是梦耳。”公主掩口曰:“明明妾与君,那得是梦?”诘旦方起,戏为公主匀铅黄,已而以带围腰,布指度足。公主笑问曰:“君颠耶?”曰:“臣屡为梦误,故细志之。倘是梦时,亦足动悬想耳。”
调笑未已,一宫女驰入曰:“妖入宫门,王避偏殿,凶祸不远矣!”生大惊,趋见王。王执手泣曰:“君子不弃,方图永好。讵期孽降自天,国祚将覆,且复奈何!”生惊问何说。王以案上一章,授生启读。章曰:“含香殿大学士臣黑翼,为非常怪异,祈早迁都,以存国脉事。据黄门报称:自五月初六日,来一千丈巨蟒盘踞宫外,吞食内外臣民一万三千八百余口,所过宫殿尽成丘墟,等因。臣奋勇前窥,确见妖蟒:头如山岳,目等江海。昂首则殿阁齐吞,伸腰则楼垣尽覆。真千古未见之凶,万代不遭之祸!社稷宗庙,危在旦夕!乞皇上早率宫眷,速迁乐土”云云。生览毕,面如灰土。即有宫人奔奏:“妖物至矣!”合殿哀呼,惨无天日。王仓遽不知所为,但泣顾曰:“小女已累先生。”生坌息而返。公主方与左右抱首哀鸣,见生入,牵衿曰:“郎焉置妾?”生怆恻欲绝,乃捉腕思曰:“小生贫贱,惭无金屋。有茅庐三数间,姑同窜匿可乎?”公主含涕曰:“急何能择,乞携速往。”生乃挽扶而出。未几至家,公主曰:“此大安宅,胜故国多矣。然妾从君来,父母何依?请别筑一舍,当举国相从。”生难之。公主曰:“不能急人之急,安用郎也!”生略慰解,即已入室。公主伏床悲啼,不可劝止。焦思无术,顿然而醒,始知梦也。而耳畔啼声,嘤嘤未绝,审听之,殊非人声,乃蜂子二三头,飞鸣枕上。大叫怪事。友人诘之,乃以梦告,友人亦诧为异。共起视蜂,依依裳袂间,拂之不去。友人劝为营巢,生如所请,督工构造。方竖两堵,而群蜂自墙外来,络绎如蝇,顶尖未合,飞集盈斗。迹所由来,则邻翁之旧圃也。圃中蜂一房,三十余年矣,生息颇繁。或以生事告翁,翁觇之,蜂户寂然。发其壁,则蛇据其中,长丈许,捉而杀之。乃知巨蟒即此物也。蜂入生家,滋息更盛,亦无他异。
咏莲古诗词选辑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夏歌 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咏芙蓉 南朝·梁·萧纲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咏同心芙蓉 南朝·梁·朱超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莲花 唐·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为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曲池奇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采莲曲 唐·李康成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盆池 唐·韩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重台莲 唐·李绅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赋得芙蓉出水 唐.贾 谟
的舒芳艳,红姿映绿萍。
摇风开细浪,出沼媚清晨。
翻影初迎日,流香暗袭人。
独披千叶浅,不竞百花春。
鱼戏参差动,龟游次第新。
涉江如可采,从此免迷津。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莲 唐.温庭筠
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重台莲花 唐.皮日休
欹红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白莲 宋.杨亿
昨夜三更里,嫦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莲花 宋.文同
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
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
荷叶 宋.苏轼
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
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