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卉研究所
1. 我想知道种植蝴蝶兰 需要去什么地方采购
到一些大的蝴蝶兰公司采购种苗或者成品花.国内300家蝴蝶兰生产企业供您参考:
西安鼎天集团
天保苗木繁育中心
西安市现代化综合苗圃
陕西省苗木繁育中心
三易公司
临洮顺美园艺
甘肃绿鹏
雅胜园艺
陇海园艺
宁夏甜菜研究所
银川花木公司
银川神龙示范园
向阳花卉
新疆美馨
沃尔曼集团
成都月怡
成都华奕
成都维生
英明花卉
上海大地花卉公司
绵阳市绿化队
重庆市园林局花卉中心
贵阳农水局
贵阳绿化局
贵阳新纪园花卉公司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圣瑞恩兰花
金苑花卉中心
农业学校花木中心
红春园艺场
北京市植物园
杉友兰业
健路登花木中心
蔬卉科技公司/王梅/王玉林
北京市金地园艺中心
北京航天桥花卉市场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人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华乐
天津育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超群花卉
天津冬乐花卉技术公司
天津立特比兰业
天津皇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安德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东丽区张贵庄路123号
天津大顺
天津花卉示范中心.西青区杨柳农场柳青路
鑫星花卉有限公司
霞晖花卉
唐山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省河县农林局花卉中心
保定市高新农业科技园
省林科院国林花卉研究开发
新天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翠芳花卉
大草原兰业
土默特左旗沙尔沁乡沙尔沁村百花园艺
山西种苗站
机场大道高薪农业示范园
山西农科院
山西太原宇美花村
民丰花卉科技有限公司
榆次城区
高薪农业园
济南澳利花卉园艺.农业高新开发区.长清区平安枕潘村
济南地矿局
济南世珍花卉
山东济南百合花卉公司
济南圣苑花卉公司
绿圣兰业花卉有限公司
青州铭园艺有限公司
圣园花卉公司
科隆园艺有限公司
寿光市万芳园艺
鑫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潍坊锦绣园
育丽花卉
济宁大方花卉有限公司
百秀园艺场
青岛智勇
青岛民航园林
青岛金卉
青岛民航园林
登海种业集团花卉研究所
招远市沁园春花卉公司
烟台农科院
鲁苑花卉公司
泰瑞花卉兰业有限公司
莒县个体
临沂盛能
莒南个体
日照科技示范园
日照市科技示范园
绿苑花卉有限公司
黑龙江嫩江农科所
华盛花卉
哈尔滨农科院
哈尔滨市农业科研所
东方花卉公司
哈尔滨农垦花圃
长春林木公司
大连恒育
辽宁福龙
沈阳农科院
上海宝馨
晶莹兰业有限公司
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浦东新区孙桥农业区环东路
上海欧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松江新桥马汤村
上海欣怡花卉有限公司(宁德)
上海交大农科新桥花木有限公司
上海中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百绿园艺有限公司
上海耕旺
上海都市维生
美晨兰业
南京珊超园艺有限公司
南京汤泉洋兰有限公司
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
苏州盈年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玫瑰园园艺有限公司
吴县金星园艺科技公司
坂田种苗(苏州)有限公司/太仓市城厢镇南郊区
昆山三维园艺有限公司
昆山新华联合
苏州农业职业学院园艺
苏州维生种苗
泰州晨凯精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组培)
泰州久九生物
天香兰花园艺
佑翰泰州洁西卡精致农业有限公司
杨平园艺
南京军区联勤部镇江副食品基地
仙蒲园艺
巧集园艺
浙江发展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德清新天地
杭州绿茵花卉/萧山宁围镇盈二村
杭州兰苑
浙江建德阳光园艺场/新安江街道新华村(新马机场)
浙江省杭州市湖滨花圃
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杭州园林实业花卉科
甘棠生物
杭州绿森
杭州绿展
浙江大学家业研究示范中心
温州欣怡
温州纪元
温州仰义
浙江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浙江环太湖花卉
浙江绍兴县园艺学校/绍兴县漓渚镇
安德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台州绿源花木园艺场
台州市农科所园艺场
海宁花卉良种引种中心.长棣路228号
嘉兴七彩兰花繁育公司
金华绿源珍稀树种研究所
临安浙西大峡谷花卉公司
浙江海盐县花卉种苗中心/武原镇三角子路17号
萧山发电厂花卉公司
萧山临江
浙江萧山锦科花卉园艺场/诚乡镇步干街道
紫翠园艺
宁波旺旺
慈溪竹萱
新皇冠(慈溪)
欧杰花卉有限公司.海曙区恒春街176号
江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江西南洋农业
国鸿实业有限公司
湖南省林木种苗繁育示范中心
湖南立达人生物农业公司
焯煌园艺有限公司
岳阳君山生态园
株洲天元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枣阳市神农生物技术工程/枣阳市襄阳路79号
武汉麦琪鲜花有限公司
明飞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汉阳七里庙桃花岛城市花园后
武汉薏莱园艺发展公司
湖北省园林植物研究所
华艺兰业.包河区义城镇南徐小学北200米
安徽龙大
兰君园艺有限公司
三禾兰业有限公司.江山路农大示范园对面
农大示范园
河南百合园艺公司
宇人花卉.罗河南街村集团
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晶莹兰业蝴蝶兰基地.中原西路
北方花卉集团.县城3公里311国道北侧
濮阳市波头集恒花卉
龙乡花卉兰花基地
周口市川汇区经贸委
平煤花卉有限责任公司
商丘市梁园区东丽花场
新安金土地农业科技示范园.310国道磁涧收费站东
三宝园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
灵宝百卉园艺
八方兰业有限公司.芳村龙溪中路花博园海中北路8号
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天河五山
广州天河富来临花场
广州华南植物园
广州花鸟市场
翁远大和
广州兴华
广州丰收山庄
芳村华强园艺
七巧园艺
雅奇兰园
兴顺花场
伟顺园林绿化工程
芳村广兴
广州美林
花都天下
花都永山
花都弘茂(台资)
永盛园艺
广州市高山花卉园艺/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北路
广州电信实业花卉/增城市荔湾镇增正路2号
新茂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广汕路金坑森林公园旁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花卉中心/天河五山华农业生物花卉中心
番禺花花世界/广州番禺石基镇
广州富缤花卉场/广汕公路12公里一环段、黄陂公路上围村
花卉研究中心花卉示范基地/广州花都区镇花港大道73号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广州市芳村大道珠江桥段14号
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市天河区乐意居
碧绿园
广东省农科所
陈村兰花市场(全美)
深圳莲花北
深圳安德鲁
仙湖兰园/深圳罗湖区林果场仙湖兰园
深圳盛意
深圳科苗
深圳华美绿公司
深圳先科四季青公司
深圳绿宝轩园艺公司
深圳新安福利园林花木
科苗园艺实业有限公司.宝安区公明镇塘名公路边
名艺花园
汕头中蔬
汕头华诚
澄海市腾飞花园
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潮汕路59号
振世兰花企业
卉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惠城区三栋镇木沥村演达路
广东省惠州农业学校
惠州晶莹兰园
吴川市良苑园艺公司
汉宝兰园
玉山兰园
众生园
东莞农垦生物工程公司
富之春高新农业开发司
湖光农场金都花场/广东湛江湖光农场科技园区
顺德粤北
新会古兜
广庆兰业有限公司/高要市回龙镇花果山农场
岭南花市
岭南花市
岭南花市
大地兰园(驻岭南)
珠海机关事务管理局
珠海园林科研所
珠海锦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绿聚隆花卉种苗有限公司.三水区辑罗上东村
世华花卉科技有限公司.陈村花卉世界
陈村花卉研究所
广和园艺有限公司/陈村镇花卉世界千红路14号
怡华花卉
陈村维生
陈村日光
蔚山兰园
宝祥花卉
巨杨蝴蝶兰
陈村老顽童
陈村木川
金桂圆(陈村)
陈村芊美
宝乔(陈村)
南海景业
陈村大汉
今日景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陈村皇达
三水陆仕(组培)
三水千佳
三水萍萍
三水桥鑫
花之星实业有限公司
南靖芊姿兰园
昌雅艺园.丰田兰花园.牛崎头往龙岩线800米
厦门华侨亚热植物引种
厦门旺农科苗有限公司
厦门市景堂兰园
厦门中美兰园
厦门园林植物园
厦门澳法生物科技公司
菩提花卉有限公司
厦门格林美农业高科
厦门和晟
厦门航空港
福建闽西古田花卉公司
福建福兴兰园
龙岩新中
龙岩心怡蝴蝶兰园
方圆花卉有限公司
龙岩永昌花卉有限公司
漳平市永富花卉公司
连城兰花有限公司
兴华兰业有限公司
福建龙岩市农科所
福建闽南花卉有限公司
漳州杰腾(组培)
漳州振宇生物科技公司
福建太子花卉有限公司
福建省热带植物研究所
漳州青亚园林开发公司
高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宏盛花卉
靖南县生物工程公司
弘祥花卉
顺新园艺研究所
漳州泰吉
福建漳平
漳州市靖城食用菌服务中心
漳州景堂(台资)
福辉兰园
漳州富圣兰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土楼道兰苑
漳州市南靖靖城铺子
福建集冠花卉公司
福建上杭县兰花研究所
福建省鑫闽种业有限公司
福建日怡花卉公司
福州大道园艺有限公司
漳平霞溪兰园花卉公司
惠安县螺阳花木研究所
福建泉州
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局
中美支南世博教大农业科技/昆明官渡区六甲乡六甲村小康路
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崇明咸杨桥乡军马场大城村
昆明庆城花卉有限公司
中国千卉生产公司.呈贡县斗南镇殷联居委会六祖
昆明恒阳
英茂生物农业公司.安宁太平镇
明珠花卉
广西林业局
南宁农科所
三亚大地兰园有限公司
海南临春兰园/三亚市宁东区临春兰花基地
三亚新大
三亚云峰
三亚新大地
三亚博云
三亚景丰
海南博大
2. 中国的胡萝卜种质资源有哪些
自从胡萝卜引入中国以来,经过长期的演化和栽培,适应了不同的气候及土壤环境,形成了大量的不同生态类型,包括野生的和栽培的。另外,通过与国外胡萝卜种质资源的交流,还先后引进了不少新的胡萝卜种质资源,有些已成为国内的主栽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跋涉全国各地,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胡萝卜野生种质和地方品种资源。目前,保存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的胡萝卜种质资源就有400余份,其中389份来源于中国29个省(区、市)(表3-1),尤以河南、湖北、陕西、贵州和山东等省收集的种质资源居多,约占到389份的50%,另17份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9个国家引入(《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第一册,1992;第二册,1998)。
表3-1 中国胡萝卜种质资源的收集数量和分布状况
尽管中国胡萝卜种质资源较为丰富,但中国胡萝卜种子资源的研究仅处在收集、更新水平上,对其有用基因资源的开发研究较少。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夙芬等人对胡萝卜地方品种资源的基本农艺性状和主要营养品质指标(β-胡萝卜素含量、总糖含量、干物质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胡萝卜种质资源材料存在广泛的多样性。其中黄色胡萝卜占总数的18.1%,橘红色的胡萝卜占30.9%,红色胡萝卜占12.8%,其他材料兼有不同颜色或为中间过渡色。同时还筛选出总胡萝卜素含量每100g超过9.0mg的种质资源13份,主要有江苏省扬州三红(18.2mg)、南京长红(10.3mg),贵州省安顺胡萝卜(11.3mg)、安徽省铜陵胡萝卜(10.0mg)、浙江省杭州丁香红(10.5mg)、湖南省会同胡萝卜(10.9mg)等。大多数种质资源总糖含量在5.0%~8.0%之间,其中有12份含量高于8.0g,主要有河南省邓县红胡萝卜(9.4%)、四川省汉源胡萝卜(9.1%)、辽宁省盖县蜡竿(8.2%)、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红胡萝卜(8.2%)、陕西省三原鲁桥胡萝卜(8.4%)、陕西省透心红胡萝卜(8.4%)、吉林省紫胡萝卜(8.4%)等。大部分胡萝卜种质资源的干物质含量在11%~15%之间,其中有29份干物质含量高于15%,主要有江苏省泰州胡萝卜(18%)、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红胡萝卜(17.9%)、江苏省吴江胡萝卜(16.9%),陕西省汉中乌缨子(16.9%)、黄龙胡萝卜(16.4%),江西省新建圆头胡萝卜(16.4%)等。
庄飞云等(2005)通过对上述4个主要数量品质指标进行分级,统计各材料的频率分布,总糖含量的频率分布呈现为正态分布,而其他3个数量性状的分布均表现为非正态分布。基于其他9个农艺性状的观察,初步构建了15%~20%的核心种质资源样品,不同取样比例的核心样品分布与总体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图3-6)。
图3-6 核心样品与总体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各等级频率分布
A.β-胡萝卜素含量 B.总糖含量 C.干物质含量 D.维生素C含量
3. 樱桃树怎么种植
樱桃树苗的种植方法
樱桃栽植要采用“小坑深栽浅埋法”,传统的挖大坑的果版树栽培法权不适于樱桃,因为樱桃根浅又不耐涝,如大坑栽培,坑内土较坑周土松,雨季易引起内涝,严重时会出现死苗。“小坑深栽浅埋法”即挖出三四锨土,施二锨土杂肥,将坑边的土刨一刨与坑内的土杂肥拌匀,然后置放苗木(选根系发达的粗壮苗木),覆一层浅土仅使其埋住根部原土痕。再将土稍压实,使根颈低于地面15厘米左右,在苗下形成一个小树窝。这样“深栽”降低了苗木重心有利于抗倒伏,“浅埋”又利于根呼吸而使苗木缓苗快,生长好。
拓展资料:先试栽后发展
大樱桃喜温暖,不耐寒,不耐旱,不耐涝,怕大风,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0℃~15℃的地区栽培。实践证明,年平均气温高于15℃时,大樱桃往往开花多坐果少。引种发展大樱桃,不仅要看当地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无霜期等因素,还要认真分析当地的小气候特点,先试栽,后发展。
4. 中国印度南瓜主要优异品种有哪些
1.金瓜
又名鼎足瓜或香炉瓜。果形奇异,花痕部很大,显著突出成“脐”,并有“十”字形深沟,成四足状。果面光滑,呈灰绿色或橘红色,“脐”部为灰白色。肉色黄或深黄,味甘,肉厚,极耐贮存。
2.印度大南瓜
东北、西北各地均有栽培。较晚熟。植株生长健壮,蔓长6~8m,叶肾圆形,绿色。第一雌花在主蔓的14~15节。瓜长纺锤形,或呈葫芦形,颜色多为灰、灰绿,或粉黄色,并间有粉白斑纹或条斑,瓜面光滑。瓜肉粉黄色或淡黄色,质地松软,水分多,微甜,适宜作饲料用。种子大而扁平,多为白色。单瓜重7~10kg,大者达25kg以上,产量45000~52500kg/km^2。
3.白皮笋瓜
北京地区有少量栽培。晚熟。植株生长势旺,在主蔓第10节上着生第一雌花。瓜圆筒形,瓜面有纵棱沟。瓜皮白色,光滑。瓜肉甜面,肉质细嫩,品质较好。单瓜重5kg左右,较耐贮藏。
4.黄皮笋瓜
北京地区有少量栽培。早熟。植株生长旺盛,主蔓分枝性强,第5~7节着生第一雌花。瓜长椭圆形,瓜皮光滑,嫩瓜皮淡黄色,老熟瓜为白色。单瓜重1~2kg,品质中等。
5.尖头笋瓜
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地区。晚熟。蔓较短,叶绿色,心脏形。瓜中等大小,短圆锥形,皮厚,瓜面光滑,灰蓝色。肉质致密,深黄色,甜面。
6.厚皮笋瓜
从欧洲引进,云南省昆明地区栽培较多,因其外皮厚硬而得名。植株生长势强,蔓长5~6m。叶绿色。瓜纺锤形,瓜皮厚、光滑、深绿色,上有黄白色纵条纹。瓜肉色暗黄,质细腻,味甘甜,耐贮藏。单瓜重约2.5kg。
7.腊梅瓜
山东省济南市地方品种。较早熟。茎蔓性,分枝性强。主蔓第6~10节着生第一雌花。瓜圆筒形,嫩瓜灰绿色,老熟瓜有灰白条纹。瓜表皮有浅棱,无蜡粉,单瓜重6kg左右。较抗病毒病和白粉病。
8.白玉瓜
又名白笋瓜,北京市地方品种。中早熟,以老熟瓜供食。植株茎粗叶茂,生长势强。叶片心脏形,绿色,叶缘缺刻浅。主蔓第10节上开始着生第一雌花。瓜扁圆球形,单瓜重2.5~3.5kg。嫩瓜乳白色,老熟后转为黄白皮,瓜表面有10条宽纵棱和棱间的线状沟,并附有一薄层白粉。老熟瓜肉质较软,含水分较多,味淡,品质中等。
9.五星彩瓜
山东省桓台县地方品种。中熟。茎蔓生,分枝性强,主蔓第12节以上着生第一雌花。瓜扁圆形,橙红色。瓜表面棱较浅,无蜡粉。单瓜重约3kg,较抗病毒病、白粉病。
10.方瓜
山东省昌乐县地方品种。早熟。茎蔓生,分枝性强。雌花出现于主蔓第6~10节。瓜扁圆形,黑绿色,瓜表面棱较深,无蜡粉。单瓜重3kg左右。不抗病毒病和白粉病。
11.京绿栗南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由国外引入的小型西洋南瓜中选出的自交系选配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旺盛,坐果能力强,每株可坐果3~4个,丰产。极早熟,从播种至采收嫩瓜仅需50d,到采收老瓜需85d。瓜扁圆形,嫩瓜表皮光滑,绿色带少量白斑,老瓜皮墨绿色。瓜肉极厚,肉质紧密,既粉又甜,味似板栗。耐寒,遇雨时不易落花落果或裂果烂果,抗病力强,可与瓜类连作。单瓜约重1.5~2kg,产量45000kg/km^2。
12.吉祥1号南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早熟、长蔓类型。喜光、喜温,但不耐高温。植株生长势较强。瓜扁圆形,瓜皮深绿色带有浅绿色条纹。瓜肉橘黄色,肉质细密,粉质重,口感甜面。瓜型小,单瓜重量1~1.5kg。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9~12节,以后隔3~4节再生一雌花,但也有连续数节发生雌花后,隔数节再连发生几个雌花的情况。在主蔓上还可以产生一、二级侧枝,侧枝的第3~4节发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5~6节再发生雌花。适宜在早春露地或大型温室、日光温室及大棚中作长季节栽培。
13.京红栗南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一代杂种。全生育期80d左右,果实发育期28~30d。植株生长势稳、健。叶片中小,叶色浓绿。坐果习性好,第一雌花着生在7~9节,此后每隔2~4节便连续出现1~2朵雌花,易坐果,坐果整齐,单株可结2~4个瓜,单瓜重2kg左右。瓜厚扁圆形,皮色金黄,瓜面光滑,果脐小,丰满圆整,外观靓丽。瓜肉橙红色,肉质紧细,粉质度极高,水分少。既可作嫩果炒食,又可作老熟果食用,具有板栗风味,品质极佳。极耐贮,老瓜还可供观赏之用。种子棕黄色,千粒重210g。产量37500kg/km^2。
14.京银栗南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优质南瓜一代杂种。早熟。瓜形扁圆、肩较高,瓜皮灰绿色。瓜肉浓黄色且肉厚,粉质,味极甜,适口性非常好。单瓜重约1.5kg,开花后28d左右始收,适宜温室栽培。
15.锦栗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瓜类研究所育成。全生育期98d。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第6~8节。瓜扁圆形,瓜皮为深绿底带浅绿色散斑,果肉橙黄色,肉质致密,粉质度高,食味良好。单瓜重1.5kg,产量30000kg/km^2。
16.银星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极早熟,生育期82d。植株长势中等,节间短。叶片小、叶色绿、叶柄长。主蔓第6~7节着生第一雌花,此后每隔2~5节着生一雌花。瓜扁圆形,横径16~18cm,纵径8~10cm,老熟瓜皮灰色。瓜肉橘红色,肉厚2.5~3.0cm,粉质,含糖量15.9%,口感好,干面、甜、栗子味,含水量79.1%,加工、鲜食兼用。单瓜重1.2~1.5kg。产量30000~37500kg/km^2。适宜早熟栽培。
图17-2 印度南瓜部分种质资源
1.香炉瓜 2.巨型南瓜 3.白皮笋瓜 4.黄皮笋瓜 5.白玉瓜 6.腊梅瓜 7.京绿栗 8.吉祥1号 9.东升南瓜 10.京红栗 11.金星 12.京银栗 13.尖头笋瓜 14.京欣砧3号 15.京欣砧3号嫁接西瓜
17.红栗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瓜类研究所培育。早熟。植株生长势较强,连续坐果能力好。瓜扁圆形,老熟瓜皮橘红色,果肉金黄色,粉质。从开花至成熟35d。
18.短蔓京绿栗南瓜
前期矮生,为密植型品种。早熟,全育期85~90d。植株生长势强,蔓长0.8~1m,茎粗可达1.5cm左右,茎近圆形,节上易生不定根。叶色深绿,叶缘缺裂较浅,叶面无白色斑点。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在第5~8节,可连续出现雌花,连续坐果,从开花到瓜成熟40d左右。瓜扁圆形,果形指数0.6,果柄短而粗,花痕部直径小,瓜皮深绿色且带淡绿散斑。瓜肉橙黄色,肉厚3.5cm左右,肉质致密,粉质度高,味甜,风味佳。种子淡褐色,千粒重187g。单瓜重1.5kg,最大达3.5kg。对土壤、气候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除适宜各地保护地特早熟栽培和春夏露地栽培外,还适宜华南各地秋延后栽培。
19.寿星
安徽省丰乐农业科学院育成。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全生育期90d。始花节位第8~10节。瓜扁球形,瓜皮为绿底带浅绿色散斑,单瓜重1.6kg,瓜肉橙黄色,肉质致密,粉质度高,品质佳。
20.金星
安徽省丰乐农业科学院育成。早熟。植株生长势较强,全生育期80d。始花节位第8~10节。瓜扁球形,瓜皮金黄色,单瓜重1.8kg。瓜肉橙黄色,肉质致密,粉质度高,水分少,品质佳。产量22500kg/km^2左右。
21.谢花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植株蔓生,长势中等,分枝性中等。叶色深。第一雌花着生于第6~8节。成熟瓜扁圆形,墨绿色带白条带。瓜肉甘甜,味佳。单瓜重1~1.5kg,生育期90~100d。产量22500kg/km^2左右。
22.冬升
台湾农友种苗公司育成。早中熟。植株为长蔓类型,易结果。第一雌花着生于第11~13节,从播种至采收90~100d。瓜近圆球形,成熟瓜橘黄色。瓜肉厚,粉质、风味好。耐贮运。开花后40d可采收。单瓜重1.5kg。产量22500kg/km^2左右。
23.无杈南瓜
黑龙江省桦南县白瓜子集团选育。籽用型。植株长势中等,分枝能力弱。叶色灰绿。第一雌花在第10节左右。从播种至采收需110d左右。瓜以扁圆形为主,成熟瓜灰绿色。单瓜重2.5~3.5kg。种子千粒重350g。子粒长2cm,宽1.2cm,雪白色。种子产量975~1350kg/km^2。
24.银辉1号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系选育。籽用型。中早熟。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性中等。叶色浓绿。第一朵雌花在主蔓第8~10节。从播种至采收需110d。瓜扁圆形,成熟瓜灰绿色。单瓜重2.5~3.5kg。单瓜产籽250~350粒,雪白色,种子长2cm,宽1.2cm,千粒重320g。种子产量900~1125kg/km^2。
5. 芹菜有哪些优良品种
(1)玻璃脆:开封顺城街菜农从当地芹菜的自然杂交株中选出,属于本芹。根群发达,长势强。株高90~100厘米。叶柄黄绿色,实心,粗壮,纤维少,质脆,不易老,色如碧玉,透明发亮,故得名玻璃脆。耐寒、耐热,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定植后3个月即可收获。更适宜露地秋季和保护地秋冬季生产。单株重可达0.5千克,667米2产量5000~7500千克。
(2)津南实芹1号:该品种是天津南郊区双港乡农业科技站,从当地白庙芹菜中选出的,属于本芹。长势强,株高80~100厘米,叶柄长而宽厚,实心,呈黄绿色,基部白绿色,纤维少,质地脆嫩、味香,口感好,抽薹晚,单株重0.25~1千克,667米2产量高达5000~10000千克。该品种适应性广,推广面积大。在保护地、露地栽培均表现良好。
(3)白庙芹菜: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纯复壮的优良品种,属于本芹。植株长势强,株高80~90厘米,叶深绿色,叶柄长而肥大,最长叶柄可达70~80厘米,实心,纤维少、质地脆嫩,香味浓,无药味。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4)佛罗里达683:该品种从美国引进,属西芹。植株长势强,株高60厘米,叶柄深绿色,基部宽5~6厘米,实心,质地柔嫩,纤维少,品质优,适口性好。单株重1~2千克,667米2产量10000~15000千克,在保护地栽培下表现更好。
(5)FS西芹1号:河南农业大学引进的绿色类型西芹新品种。植株长势中强,叶柄肥厚,光滑,茎秆实心,口感爽脆。平均株高70厘米,第一节长30厘米。喜肥水,抗病性好。适于春秋露地及保护地栽培,河南、山东、河北多用于秋冬茬大棚及温室栽培。667米2栽8000~15000株,单株1千克以上,有的可达2.5千克,667米2产量10000千克以上。
(6)FS西芹2号:河南农业大学引进的黄绿色西芹新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叶色绿,叶柄绿白色,基部宽4厘米,第一节长30厘米以上,叶柄抱合紧凑。品质脆嫩,纤维极少,抗病性好。从定植到收获80天左右。单株重1~1.5千克,667米2产量10000千克。河南、河北、山东多用于秋冬茬温室大棚栽培,表现很好。
(7)意大利冬芹:意大利品种。叶片深绿,茎秆实心,平均株高70厘米,单株250克。能耐0℃以下低温,高温季节也可正常生长,可四季栽培。667米2产量5500千克左右。
(8)美国芹菜: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特点。生长势强,株高70厘米,叶柄宽而肥厚。组织细密,质脆,实心,品质极佳。单株重0.7~1.5千克,667米2产量7000~12000千克。
6. 樱桃树的种植条件
一、适宜砧木选择
大樱桃砧木的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国樱桃中的莱阳矮樱桃和大叶型草樱桃(又名"大青叶")、毛把酸、马哈利和考脱等。实践证明,大叶型草樱桃对土壤适应性强,最适宜在沙壤土或砾质壤土生长;对根癌病有良好的抗。
与大樱桃品种嫁接亲和力强,根系分布深,粗根多,嫁接的大樱桃长势健壮,固地性好,不易倒伏,易丰产。故生产中宜选用大叶型草樱桃作为繁育大樱桃的砧木。
二、圃地选择
1、适宜圃地繁育大樱桃优新品种的苗圃地,最好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不重茬、不积涝、排水良好,又有水浇条件的中性壤土或沙壤土。
2、圃地整理育苗圃地,要在冬前按5000-6000克/平米撒施基肥,施后深刨。翌春育苗前,再耕翻一遍,耙平整细,作畦。
(6)安徽花卉研究所扩展阅读:
一、分布范围
中国樱桃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辽宁、南至云南、贵州、四川,西至甘肃、新疆均有种植,但以江苏、浙江、山东、北京、河北为多。东北、西北的寒冷地区种植的多为毛樱桃。此外,还有辽宁、烟台等地引进的个大而甜的欧洲樱桃。但历史比较短,只有一百多年。
二、形态特征
樱桃树为蔷薇科,李属,是落叶乔木或灌木丛生。樱桃又名莺桃、含桃、牛桃、朱樱、麦樱、蜡樱、崖蜜等等。樱桃树蔷薇科梅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
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7~12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缘有大小不等重锯齿,齿间有腺,上面无毛或微有毛,背面疏生柔毛。
花白色,径约1.5~2.5cm,萼筒有毛;3~6朵簇生成总状花序。果近球形,径1~1.5cm,红色。花期3月,先开花再长叶;果5~6月成熟。
7. 优良的早熟灯笼椒类品种主要有哪些
(1)中椒3号甜椒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日本杂交一代新甜椒的后代中,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品种,199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高约59厘米左右,开展度46厘米左右。第一果着生在主茎7~9节。果色深绿,灯笼形,纵径8.5厘米,横径6.2厘米,果柄下弯,心室3~4个,果肉厚0.5~0.6厘米,胎坐极小,可食率达94.4%,味甜质脆,品质好,单果重100~200克。极早熟,定植后30天开始采收。较抗烟草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适于各种类型的保护地栽培。667米2产3000~3400千克。
适于北京、天津等地栽培。每667米2栽植4500~5000穴。(2)中椒5号甜椒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5~61厘米,开展度47厘米。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10节,果大、灯笼形、绿色,果面光滑,心室3~4个,果肉厚0.43厘米。味甜,质脆,品质优良,单果重80~118克。中早熟,定植至采收约32天。抗烟草花叶病毒病,耐黄瓜花叶病毒病。连续结果性强,适应性广,为陆地和保护地兼用品种。667米2产4000~5000千克。
适于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广东、广西、山东、浙江、云南等地栽培。每667米2栽植4500~5000穴,播种量125克。(3)中椒7号甜椒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4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5厘米,开展度60厘米。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9节上。果灯笼形、绿色,纵径9.3厘米,横径6.9厘米,果面光滑,果肉厚0.48厘米,心室3~4个。味甜,质脆,品质好,单果重100克左右。早熟,定植至采收32天左右。果大、肉厚,耐贮运,耐病毒病和疫病。适于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667米2产4000千克左右。
适于北京、河北、山西、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栽培。大棚内每667米2栽苗4500~5000穴,播种量100~125克。(4)通椒1号辣椒江苏省南通市蔬菜种子公司以南京早椒为母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35~40厘米,分枝性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10~11节,果长灯笼形、绿色,果顶凹陷,果基部花萼平展,果面有棱沟,心室3~4个,果肉细嫩,水分多,质脆,微辣,单果重35~45克。早熟。前期生长快,坐果多,耐寒,耐湿,较耐热,较抗病毒病、炭疽病。适宜春季早熟保护地栽培。早熟保护地栽培667米2产3500~4000千克,小拱棚覆盖栽培667米2产3000~4000千克。
适于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露地栽培每667米2保苗4000~4500株,小拱棚覆盖栽培,每667米2保苗4500~5000株。(5)江蔬5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
中早熟品种。植株较紧凑,株高50厘米,株幅55~58厘米。始花节位9~10节,分枝能力强,坐果较集中。叶披针形,绿色,果实灯笼形,果面光滑,光泽好,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纵径8.2厘米,果肩横径6.34厘米,肉厚0.33厘米,平均果重71.8克,味甜,每百克鲜重含VC142.1毫克,品质佳,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平均667米2产2538千克。
适宜推广地区:江苏、广东、江西、山东、河北、北京、辽宁、陕西等省(直辖市)。南方大棚多层覆盖种植,667米2栽4200株;北方露地栽培,单穴双株,667米2栽4500穴。(6)姑苏早辣椒江苏省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以吉林省的沙河椒为母本,上海甜椒854株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199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约34厘米,开展度37~46厘米,生长势较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10~11节。果方灯笼形、深绿色、有光泽,果实较大,心室3~4个,单果重55~66克。微辣,品质好,较抗病毒病。中早熟。前期产量高,约占总产量的30%~40%,商品性好。适宜露地及大棚栽培,667米2产2300~3600千克。
适于江苏省及华东部分地区种植。塑料大棚种植,行距50厘米,株距27厘米。(7)苏椒6号辣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50~55厘米,开展度50厘米左右,分枝性强,结果较集中。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9节,果长灯笼形、深绿色、有光泽,果长8~9厘米,果肩宽3.9~4.5厘米,平均单果重35克,大果重可达60克,味较辣。早熟,耐热性、抗病性强,适于保护地或露地栽培,早期产量高,每667米2总产量3000~4000千克,高者可达5000千克。
适于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等地区种植。(8)早丰1号辣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市蔬菜所和南京市雨花台区红花乡,利用南京早椒和上海茄门甜椒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198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株高70~75厘米,开展度70~80厘米,株型较开张,生长势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7~11节。果长灯笼形、绿色,单果重25~35克,最大果重50克。味微辣。早熟,着果力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露地和保护地在栽培,露地667米2产2000~2500千克;大小棚栽培,667米2产3000~4000千克。
适于黄河以南及长江流域种植,每667米2栽苗4000~6000株。(9)通椒2号辣椒吉林省通化市园艺研究所以吉林3号辣椒为母本,四方头甜椒为父本杂交,经后代分离系统选育而成,198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55厘米。植株半开张,生长势较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10节。果灯笼形、绿色,果面光滑,心室3~4个。味辣,单果重100克左右。早熟,定植后25天左右采收青熟果。较耐病毒。适宜露地栽培,667米2产2500千克。
适于吉林省通化、四平、浑江、辽源等地种植。露地栽培,单株栽植行距60厘米,穴距20厘米;双株栽植行距60厘米,穴距30厘米。(10)通椒3号甜椒吉林省通化市园艺研究所用四方头甜椒作母本,上海甜青椒作父本杂交,经后代分离系统选育而成,198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高50厘米左右,株型半开张,生长势较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9节。果长灯笼形、绿色,纵径10~11厘米,横径7~8厘米,果肉厚0.3厘米,心室3~4个。味甜,单果重70克左右。早熟,从定植到始收40~45天。对病毒病抗性较强。适宜露地栽培,667米2产2500千克左右。
适于吉林省各地种植。双株种植行距60厘米,穴距30厘米;单株种植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11)吉椒2号甜椒吉林省蔬菜研究所从“朝天椒×世界1号”杂交后代中,经系统选择育成的新品种,199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高60~70厘米,开展度60~65厘米,株型半开张,生长势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9节,果方灯笼形、绿色,纵径12~13厘米,横径8~9厘米,果肉厚0.3厘米,心室3~4个。味甜、质佳。早熟,从播种到始收105~110天。抗病毒病能力强,丰产稳定。适宜露地栽培,一般栽培条件下667米2产2500~3000千克。
适合于吉林省各地种植。双株种植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单株种植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12)吉椒3号辣椒吉林省蔬菜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经多代系选取而育成,199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60~65厘米,开展度55~60厘米,株型半开张,生长势强,分枝能力强,坐果多。第一果着生于主茎10节。果方筒锥形、深绿色,果长11~13厘米,横径5.5~6.5厘米,心室3~4个。果肉脆,有辛辣味,商品性好,单果重80克左右。中早熟,从播种至青熟采收需114~119天。抗病毒病能力强。适宜露地栽培,667米2产2400~3000千克。
适于吉林省各种植。露地栽培,垄作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栽单株;畦作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栽双株。(13)农大8号甜椒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育成的一代杂交种。
该品种具有早熟、抗病、丰产等优良特性,坐果率高,连续结果性能好。果灯笼形、绿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肉厚,心室3~4个。味甜,质脆,品质好。商品性状优良,单果重100克以上。早熟。适于塑料大棚和温室栽培。在南方地区也可作露地早熟栽培,667米2产3500~4000千克。
适于北京及华北部分地区种植。华北地区塑料大棚栽培,每667米2种植4500穴,每穴2株。(14)洛杂1号早甜椒洛阳市郊区辣椒研究所育成的早熟甜椒新品种。
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45~50厘米,株型紧凑,2~3杈分枝,坐果率高,可连续结果10个以上。果灯笼形、翠绿色,果肉厚0.4厘米,单果重80~100克,最大果重200克以上。早熟,早熟丰产性突出,始收后20天内667米2产3500~4000千克,667米2总产可达5000千克以上。适于大棚保护地栽培和露地地膜覆盖早熟栽培。
适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种植。保护地栽培,每667米2栽苗4500穴,每穴2株;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每667米2栽苗5000~6000穴,肥力好的地块可采取单株栽植,每667米2栽苗6000~6500株。(15)洛椒1号甜椒洛阳市郊区辣椒研究所从齐齐哈尔甜椒的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
株高45~55厘米,2~3杈分枝,节间较短,株型紧凑。叶片较小、深绿色。第一果着生于主茎9~10节。门椒多为两个,节节坐果6~10个,最多15个。果方灯笼形、翠绿色,果面光滑,单果重80~100克,最大果重220克。中早熟,定植后35~45天即可收获。较耐病毒病,耐贮运。适于早春保护地或春季地膜覆盖栽培,667米2产4000~5000千克。
全国各地均可种植。大棚栽培行距40厘米,穴距40厘米,每穴双株,每667米2栽苗8000株;露地地膜覆盖栽培,行距40厘米,穴距33厘米,每穴双株,每667米2栽苗10000株。(16)洛椒6号辣椒河南省洛阳市郊区辣椒研究所用早熟甜椒和粗牛角椒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
节间短,株型紧凑。2~3杈分枝,叶较小,深绿色。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10节,门椒多为2个。果长灯笼形,嫩绿色,果长8~10厘米,横径6~7厘米,果肉厚0.4厘米。微辣,质脆,单果重80~100克。早熟,开花后20~25开即可采收。前期产量集中。为塑料大棚和改良型日光温室的专用品种。667米2产6000千克以上。
全国各地均可种植。改良型日光温室栽培可于8月上中旬育苗,9月上旬定植,翌年元旦、春节期间采收上市。塑料大棚栽培,翌年3月上中旬定植,4月下旬始收,5月盛收。(17)同丰16甜椒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蔬菜研究所从巴彦椒与大同菜椒中选育出的常规辣椒品种,1987年通过山西省和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植株高60~65厘米,三杈分枝。第一果着生于主茎7~8节。果方灯笼形、绿色,纵径8.5厘米,横径7.5厘米。果肉厚0.4厘米,心室3个。味甜,质脆,品质好。单果重125克。早熟,耐热、耐涝,较抗病毒病和炭疽病。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667米2产2000~2500千克。
适于山西、天津、内蒙古等地种植。露地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3厘米,每穴单株或双株。(18)津椒2号甜椒天津市蔬菜研究所用86-02作母本、87-16作父本育成的杂交种,1991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高67厘米,开展度62厘米,株型较直立,分枝性中等。第一果着生育主茎8~10节。果灯笼形、绿色,纵径9.5厘米,横径7.1厘米,果顶向下,果面微皱,果肉厚0.4厘米,心室3~4个。味甜、质脆,平均单果重82.6克,最大果重121克。早熟,定植到始收约40天,坐果率高,连续结果性能好。抗烟草花叶病毒病,耐黄瓜花叶病毒病。适宜春季温室,大棚及露底早熟栽培。667米2产3000~4000千克。
适于天津、北京及华北部分地区种植。塑料大棚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米23300株;露地早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或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双株定植。(19)津椒3号辣椒天津市蔬菜研究所以87-16为母本,86-31为父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1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高65厘米,开展度60厘米,分枝性中等,植株较直立,生长势中等。叶绿色,叶面较皱缩。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10节。果灯笼形、绿色,果顶向下,果面稍皱褶,心室3~4个。果实口感脆,微辣,单果重约87克。早熟,定植至始收约35天。抗烟草花叶病毒病,耐黄瓜花叶病毒病。适于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667米2产3000~5000千克。
适于天津市郊区种植。大棚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米2栽苗3300株。露地早熟栽培,单株定植,每667米2栽苗53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双株定植,每667米2栽苗40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20)海丰1号甜椒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80厘米左右,生长势中等。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10节,果长灯笼形、绿色,果面光滑,果肉厚0.35厘米,心室3~4个。味甜,风味好,质佳。单果重75克。早熟,耐病。适于春季大棚早熟栽培,667米2产3000~4000千克。
适于北京地区春季大棚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7厘米。(21)海丰2号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中早熟,第一果一般着生在主茎10~11节处,坐果率高。果实长方灯笼形,商品果深绿色,果肉比较厚,微带辣味;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50克左右,丰产性好。抗病、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比较适合保护地栽培,为山东省潍坊市冬季温室辣椒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22)哈椒2号甜椒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蔬菜研究所从双富辣椒混杂群体中系统选育成的常规品种,199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高55~60厘米,开展度50~55厘米。第一果着生于主茎7~8节。果近方灯笼形、绿色,纵茎好,单果重100~150克。早熟,从播种到始收115~120天。要求中等以上肥水条件。耐病毒病,较抗落叶病,抗炭疽病。适宜春季露地早熟栽培,667米2产2000千克左右。
适于黑龙江省各地种植。露地栽培,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每穴2株,每667米2保苗8000~9000株。(23)龙椒2号辣椒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矮椒为母本,铁皮椒为父本,杂交后系统选育成的常规品种,198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55~60厘米,开展度约55厘米,株型较开张,生长势强。叶片肥厚、深绿色。第一果着生于主茎9~10节。果长灯笼形、绿色,有光泽,果面光滑,心室3~4个。味辣,质脆,平均单果重120~150克,最大单果重250克以上。中早熟,从播种至采收青熟果约125天。喜肥水,抗病毒病、炭疽病、落叶病。适宜露地早熟栽培,平均667米2产1250千克。
适于黑龙江省各地种植。露地栽培,行距50~6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双株,每667米2保苗7500~8000株;大棚栽培,垄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单株栽植。(24)辽椒1号辣椒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外引进地方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品种,198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60~70厘米,生长势中等。腋芽萌生力较弱。第一果着生于主茎7~8节。果扁灯笼形、绿色,果面不平整,有4~6道沟,果基部凹陷,心室4~6个,果肉较厚。味辣,脆嫩。早熟,生育期100天左右。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适宜早春覆盖栽培,667米2产4000千克左右。
适于辽宁省各地种植。露地栽培,每667米2保苗9000~10000株。(25)辽椒3号甜椒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新疆引入的地方品种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辣椒品种,198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60~70厘米,生长势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9节,果大、方灯笼形、深绿色,纵径13.6厘米,横径11厘米,果面有坑洼,基部凹陷,果肉厚0.4厘米,心室3~4个。味甜,脆嫩,品质好,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460克。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适于露地栽培,667米2产4000~5000千克。
适于辽宁、山东、河北、陕西、云南等省种植,露地栽培每穴双株,每667米2栽苗4000~5000穴。(26)辽椒4号辣椒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自选3号椒自交系为母本,自选甜椒12号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199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60厘米左右,生长势较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9节,果方灯笼形、深绿色,果面不平整,果基部凹洼,心室3~4个,果肉较厚。味微辣,脆嫩,单果重200克左右。早熟,生育期110天左右。抗病性较强,适于露地或保护地栽培,667米2产4000~5000千克。
适于辽宁省各地种植。露地栽培,单株栽培每667米2栽苗6000株,双株栽培每667米2栽苗8000株。(27)沈椒3号辣椒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作母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约37厘米,开展度34厘米,生长势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10~11节。果灯笼形、绿色,果长8~9厘米,横径6~7厘米,果面较光滑,果肉厚。味辣。单果重55克左右。早熟,定植后35天采收青熟果。抗病性较强,适宜地膜覆盖或小拱棚栽培,667米2产4000千克左右。
适于辽宁省各地及湖北、安徽、吉林、江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部分地区种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行距57厘米,株距15~20厘米。(28)沈椒4号辣椒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一代杂交种。
株高约38厘米,植株矮健。第一果着生于主茎10节,果长灯笼形、绿色,果长11~12厘米,横径6~7厘米,果肉厚0.35厘米,可食率83%以上。果实稍有辣味,品质好,单果重60克左右。早熟,果实膨大速度快,定植后30天即可采收,前期产量高。适于塑料大棚、小拱棚栽培,也适于地膜覆盖栽培,667米2产3100千克左右。(29)沈椒6号辣椒沈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
植株长势强,早熟。第一果着生于主茎10节,采收期118天。株高50~58厘米,株幅45~55厘米。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果实长灯笼形,果长8.94厘米,果横径6.07厘米,果肉厚0.32厘米,平均单果重69.7克,果色绿,果面皱褶,微辣,品质好,每百克鲜重含VC109.5毫克。平均667米2产2667千克。
适宜推广地区:辽宁、山东、河北、北京、江苏、江西、陕西等省(直辖市),保护地667米2保苗4500株,露地保苗6000株。(30)格鲁西亚(Gracia RZ F1)
该品种引自荷兰瑞克斯旺种子公司,一代杂交种,无限生长型。植株开展度大,生产力强,节间短。果实大,长方形,在正常温度下,果实长度14~16厘米,横径8~10厘米,外表光亮,平均单果重250~300克,最大单果重500克以上。果实生长快,味道鲜美,商品性状好。果壁厚,耐贮运。耐低温能力强,适应性强,适合于日光温室和早春塑料大棚种植,也适合早春露地种植。抗辣椒锈斑病和烟草花叶病毒,产量高,日光温室每平方米产量可达25千克以上。
北方温室栽培,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每株保留2~3个生长健壮的侧枝,每枝留果3~4个后,每枝上再留两侧枝,结2~4个果;摘完椒后,再留侧枝结2~4个果。栽培期间应加强疫病防治。
8. 结球甘蓝的抗逆种质资源包括哪些
甘蓝抗逆性主要包括甘蓝种质对寒、热、旱、盐、碱等逆境以及未熟抽薹的抗、耐能力。在中国原有的地方品种中,有一部分尖球形品种如大鸡心、小鸡心、牛心等表现出较强的耐寒、耐未熟抽薹能力,而部分扁球形品种如黑叶大平头、黑叶小平头等表现出较强的耐热能力。优良的抗逆材料是育成抗逆甘蓝新品种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证。近1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陕西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承担了国家“九五”至“十五”期间科技攻关课题,先后育成了20-2、02-12、24-5等一批耐热、耐寒性强、耐先期抽薹性好的育种材料,为甘蓝抗逆新品种的育成提供了良好的基因资源。
(一)早熟及中早熟耐寒、耐未熟抽薹种质资源
“九五”期间,全国甘蓝攻关课题组育成耐未熟抽薹材料3份。表现耐未熟抽薹能力强,比正常播种期早播15d后未发生未熟抽薹,8~9片幼叶经4℃处理45d后,未熟抽薹率不超过3%(表10-4)。
表10-4 耐先期抽薹甘蓝材料室内低温处理(4℃)后田间抽薹率
此外,在中国各地方品种和育成的新品种中,有一部分表现出较强的耐寒、耐未熟抽薹能力,该类型多数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叶球尖球形,熟性较早,耐寒性强,适宜春季栽培而不易未熟抽薹。其代表品种有:
1.金早生
原辽宁省蔬菜试验站于1953年由旅大金县地方品种中选出。株高约30cm,开展度40~50cm,外叶数少,11片左右,深绿色,叶柄短。叶球牛心形或近圆形,叶球重0.5kg左右。早熟,耐寒性及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适宜早春栽培。极早熟。产量30000kg/km2左右。
2.鸡心种
(别名:小鸡心)上海市春甘蓝地方品种。植株开展度40cm,外叶少。叶呈卵形,长30cm,宽25cm,叶尖钝圆,深绿色,叶面蜡粉多,中肋绿白色。叶球尖头形,纵径20~23cm,横径15cm,浅绿色,叶球重0.5kg左右。耐寒性及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
3.绍兴鸡心包
浙江省绍兴市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绍兴县斗门镇和越北区海涂地。株高35cm,开展度55~60cm。外叶倒卵形,灰绿色,全缘,长33~35cm,宽22~25cm,叶面蜡粉中等,有外叶9~10片。叶球鸡心形,顶端较钝,绿白色,纵径15~30cm,横径14.5cm,叶球紧实,叶球重0.4~0.5kg,中心柱高8~9cm,粗2cm。品质较佳。早熟,可春秋两季栽培。抗性强,适应性广,不易未熟抽薹。
4.牛心种
(别名:大鸡心)上海市春甘蓝地方品种。植株开展度50cm,外叶较多。叶呈卵形,长45cm,宽35cm,叶尖钝圆,绿色,叶面蜡粉少,中肋绿白色。叶球尖头形,高26cm,横径18cm,浅绿色,叶球重1.0kg左右。结球略松,品质中等。宜春季栽培,抗寒力及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
5.顺城牛心
河南省开封市地方品种。植株开展度40~50cm,外叶12~16片,深绿色。叶球牛心形,单球重约0.7kg。叶质较硬,品质一般。叶球内中心柱极短,仅3cm左右。耐寒性及冬性强。头年10月下旬播种,露地越冬后,翌年春季收获前也很少发生未熟抽薹。
6.牛心甘蓝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甘蓝地方品种。植株开展度60~65cm,外叶15~20片,较直立,深绿色。叶球牛心形,球重1.5kg左右。冬性强,不易未热抽薹。长江流域一般在头年10月中下旬播种,幼苗露地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采收,产量37500kg/km2左右。
7.郑州大牛心
河南省郑州市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郑州市郊区。株高40~45cm,开展度60~65cm。叶片近圆形,叶长41cm,宽40cm,灰绿色,表面皱缩,蜡粉多。叶球长圆锥形,纵径32cm,横径18cm,球顶较疏松。叶球重1.5kg。冬性较强,春季不易抽薹,适宜越冬栽培。
8.郑州小牛心
河南省郑州市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郑州市郊区。株高26~30cm,开展度40~50cm。叶片近圆形,灰绿色,叶面较皱,蜡粉多,叶长31cm,宽30cm。叶球牛心形,纵径17cm,横径13cm,球顶较疏松。叶球重0.65kg。冬性强,不易抽薹,适宜越冬栽培。
9.开封牛心
河南省开封市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株高26~30cm,开展度50~55cm。叶片近圆形,叶长29cm,宽26cm,叶面平滑,全缘,叶色灰绿,蜡粉少。叶球牛心形,纵径18cm,横径14cm。叶球坚实,球内中心柱短。叶球重0.8kg。冬性较强,较耐寒。
10.春丰甘蓝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1983年育成的一代杂种。1986年起先后通过江苏、安徽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植株开展度70cm左右,株型稍直立。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外叶数12片左右。叶球桃形,球形指数1.2,叶球重1.2~1.5kg。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栽培。耐寒性强,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产量45000kg/km2左右。
11.春蕾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植株开展度65cm,株高28cm,叶色绿,蜡粉较少,叶缘平,叶微皱。叶球圆形,肉质脆嫩,味甘甜,叶球重1.5kg,产量45000~52500kg/km2。耐寒,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薹,适宜全国大多数地区栽培。
12.春风00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2006年获植物新品种权。植株开展度58cm左右,叶色绿,蜡粉中等,外叶数9片左右。叶球矮尖形,球形指数1.18,叶球重1.2kg左右。产量45000kg/km2。极早熟,耐寒性强,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栽培。
13.争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叶球紧实,优质高产。叶球圆球形,球重1.4kg左右,早熟,冬性强,不易先期抽薹。上海地区10月5日至10日播种,翌年4月下旬至5月收获,产量30000~40000kg/km2。
(二)中熟及中晚熟不易未熟抽薹种质资源
该类型的主要特点是叶球扁圆,冬性强,春季栽培不易未熟抽薹。其代表品种有:
1.大平头
原名成功甘蓝,1926由年原金陵大学从国外引进栽培,然后传播到华东、华中等地。植株开展度70~80cm,外叶18~20片,绿色。叶球扁圆,球重1.5~2.5kg。不易未熟抽薹,中晚熟。产量60000kg/km2左右。
2.大乌叶
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品种。株高30~35cm,开展度70~80cm,外叶18~24片,浓绿色,蜡粉少,叶脉粗,叶片阔卵圆形,长38cm,宽36cm,深绿色,叶缘微波状,叶面平滑,叶脉粗,蜡粉多。叶球扁圆形、平顶,纵径20cm,横径31cm,绿白色,叶球重3.5~4kg。叶球紧实,质细嫩,味甜,品质优良。中晚熟。耐寒和耐热性较强,抗病性也较强,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产量75000kg/km2左右。
3.襄垣65天茴子白
山西省襄垣县城关镇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株高19~22cm,开展度50~55cm,外叶15~20片,叶呈卵圆形,叶缘有浅缺刻,叶色深绿,叶面较平,蜡粉少。叶球浅绿色,近圆球形,纵径15cm,横径17cm,叶球紧实,球内中心柱高6.4cm,叶球品质较好,球重1.2kg。早中熟。春季定植较耐寒,冬性较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耐热性较强,对病毒病、黑腐病的抗性也较强,耐藏性也较强。
4.四月慢甘蓝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株高30cm,开展度约54cm,外叶12片,叶呈卵圆形,全缘,叶色深绿,叶面平,蜡粉较多。叶球近圆形,纵径16cm,横径18cm,叶球较松,中心柱高5~6cm,叶球质地柔软,品质较好,球重1.2kg左右。中熟,耐寒性强,抽薹晚。
5.河北二平顶
(平顶二桩)开展度40~50cm,株高25~30cm,外叶16片左右,叶色灰绿,叶面较平滑,蜡粉较多。叶球浅绿色,扁圆形,纵径13cm,横径25cm,叶球较紧实,中心柱高4cm,叶球重1.5kg。包心较坚实,味微甜,品质较好。中熟,适宜春秋栽培。耐寒性强,较耐热,也较耐贮藏,抗黑腐病和病毒病中等。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
6.壶关75天茴子白
山西省壶关县城关镇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株高25~30cm,开展度68~73cm,外叶11~15片,叶呈倒卵圆形,叶缘较齐,叶色绿,叶面平,蜡粉少。叶球浅绿色,扁圆球形,纵径15cm,横径21cm,叶球紧实,中心柱高9cm,品质较好,叶球重1.8kg。中熟。较耐寒,冬性较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耐热性较强,对病毒病、黑腐病的抗性也较强,耐藏。
7.榆次75天茴子白
山西省榆次市小东关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株高35~38cm,开展度74~78cm,外叶14~18片,叶呈倒卵圆形,叶缘齐,叶色绿,叶面平,蜡粉少。叶球浅黄绿色,扁圆球形,纵径18cm,横径26cm,结球较紧,中心柱高9.2cm,品质好,叶球重2.7kg。中晚熟。较耐寒,冬性较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较耐热,对病毒病、黑腐病的抗性较强。较耐贮藏。
8.六月黄甘蓝
青海省地方品种。植株开展度65~70cm,外叶15~20片,绿色,蜡粉少。叶球扁圆形,球重1.5kg左右。中熟。产量45000~52500kg/km2。冬性较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
9.京丰1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合作,于1973年育成的国内第一个甘蓝一代杂种。20世纪70年代中以后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均有大面积栽培,是目前中国各地种植最普遍、栽培面积最大的甘蓝品种。株高30~35cm,开展度70~75cm,外叶12~15片,叶片近圆形,全缘,深绿色,叶面平滑,蜡粉较多。叶球浅绿色,扁圆形,纵径约14cm,横径约28cm,较紧实,中心柱高约6.5cm,品质较好,叶球重约3kg。抗寒性较强。对病毒病、黑腐病的抗性中等。春季栽培冬性较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
10.西安灰叶
陕西省西安市地方品种。植株开展度48~53cm,外叶12~13片,外叶灰绿色,叶面平滑,蜡粉较多。球叶浅绿色,叶球近圆形,纵径16cm,横径20cm,叶球紧实,中心柱11cm,品质较好,叶球重1.8kg。中早熟,适宜作春甘蓝栽培。耐寒性强,耐热性较差,贮藏性较强,抗黑腐病较差,冬性强。
9.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怎么样
应该是不错吧。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的基础上更名扩建、学科调整,于2008年11月经安徽省编制委员会(皖编办[2008]253号文件)批复成立,主要职责是开展农业机械装备、农业节水工程和农艺、农机、农技配套集成等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2009年10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职能及部分人员划入农业工程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业工程研究、规划、设计和建设任务,并承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后勤公共服务职能。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前身是原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座落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根据国家“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科技发展战略,经皖政办[1995]53号文件批准成立的集核农学科研、开发、对外服务于一体的新兴现代化研究所。
原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研究内容涉及农学、分子生物学、环境、园林、核技术应用等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水稻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研究,农用超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辐射合成,果蔬、水产品辐照保鲜技术等方面都有所建树,获得省级科研成果6项。其中,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44篇。2002年被安徽省直机关文明委命名为2001年度省直“三优”文明单位,2008年被中共安徽省直工委命名为2002~2007年度省直“三优”文明单位。
农业工程研究所2009年主持承担的项目有13项,其中,安徽省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NK抗旱保水新材料中试”1项,农业部项目子专题“核技术农业应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安徽省财政科技项目“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优化设计示范”、“农业工程规划设计平台建设”、“村用沼气集约化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等7项,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加拿大园林彩叶植物品种及其专用育苗技术的引进”1项,安徽省国际科技培训项目1项,安徽省引智项目1项,安徽省农引推项目1项。
2009年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在职职工49人,其中,科技人员26人,(高级职称 7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7人),工人23人;退休职工1人。学历:硕士9人,本科11人,大专7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3人。中共党员30人。
10. 李春涛的简介
李春涛 性 别: 男 单 位: 林学与园林学院 专业名称: 风景园林学 研究方向: 园林规划设计及园林工程 技术职务: 副教授 1972年10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兼任安徽农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安徽省花卉协会理事,合肥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等方向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等奖,获省农村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辅导03级刘鸣同学获得全国第十届“挑战杯”全国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