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似共梅花语

似共梅花语

发布时间: 2021-03-04 15:16:03

⑴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各题。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


小题1:因为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作者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
小题2:“着意闻时不肯香”中“不肯香”写出幽兰的独特个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强求,“香在无心处”进一步表明“无心”领略反而可以闻到兰花的幽香,抒写了作者甘于寂寞坚守节操以及不受束缚、对自由自在的隐居 生活的向往之情。

⑵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

出自曹组的卜算子 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专恨凭谁诉?似属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此为咏空谷幽兰之词。全词咏幽兰,多以淡墨渲染,结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⑶ 关于梅兰菊竹的诗句有哪些

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处:宋代卢梅坡的《雪梅·其一》翻译: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处: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翻译: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3、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出处:宋代曹组的《卜算子·兰》翻译:春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萝笼罩在阵阵寒气之中;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处:清代郑燮的《竹石》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5、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出处:唐代元稹的《菊花》翻译: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⑷ 宋词鉴赏

●卜算子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拆?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无心处。

曹组词作鉴赏

此为咏空谷幽兰之词。全词咏幽兰,多以淡墨渲染,结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上片起首一句写兰花幽处深谷,与松竹翠萝为伴,先从境地之清幽着笔。句意化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空谷”、“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等语,借人喻花,不即不离。“迟日江山暮”,紧承上句,从时间着笔,和煦的春日黄昏,幽兰的倩影更见得淡雅清绝。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幽兰于春天吐芳,故以“迟日”暗点节候。

此句用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但易“丽”为“暮”,即化艳阳明丽之景为苍茫淡远之意,令人想见空山暮霭中的幽兰情韵。这两句均点化老杜诗意,而浑然天成,语如己出,分别从时地两方面为空谷幽兰烘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

三、四两句首一“芳”字,先为兰花淡描一笔,然而“幽径无人”,兰花的芳馨无人领略,其芳心幽恨之欲诉无由亦可想而知。这两句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意味,也透露出知音难觅的惆怅。这里是作者借花寓意,抒写志节坚芳而寂寞无闻的才人怀抱。

过片“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说的是既然无人欣赏芳馨,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堪共语了,但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与梅花共语,是抒其高洁之怀。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此词开头写“松竹翠萝寒”,已拈出松、竹,这里又写与梅花共语,正以“岁寒三友”来映衬幽兰坚芳之操。然而作者又复寄意于人间的“寻芳侣”,这也是古代士人夫知识分子渴望得到甄拔而见用于时的心声。“着意闻时不肯香,香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写出幽兰这所以为幽兰的特色,其幽香可以为人无心领略,却不可有意强求。

此词既写出了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又以象征,拟人和暗喻手法寄托作者对隐士节操的崇仰,流露出词人向往出世、归隐的心志。

⑸ 兰花自悠闲,香在无心处的下一句

关于兰花的诗词,我最欣赏宋代词人曹组(字彦章)的卜算子
松竹翠萝寒,迟日内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容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最后两句“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真是把兰花的那种阵阵幽香描写得活灵活现。

⑹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出自曹组的卜算子 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专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属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此为咏空谷幽兰之词。全词咏幽兰,多以淡墨渲染,结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⑺ 描写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诗句有哪些

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处:宋代卢梅坡的《雪梅·其一》

翻译: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出处: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翻译: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3、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出处:宋代曹组的《卜算子·兰》

翻译:春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萝笼罩在阵阵寒气之中;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

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处:清代郑燮的《竹石》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5、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出处:唐代元稹的《菊花》

翻译: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⑻ 关于“幽径”的诗句有哪些

1.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鲁山山行

宋代: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4.卜算子·兰

宋代: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

8.冈为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高沽内的节操。容作者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
9. “着意闻时不肯香”中“不肯香”写出幽兰的独特个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强求,“香在无心处”进一步表明“无心”领略反而可以闻到兰花的幽香。抒写了作者甘于寂寞坚守节操以及不受束缚、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热点内容
钱相关的绿植 发布:2025-05-26 11:37:31 浏览:920
海棠熟透啦 发布:2025-05-26 11:08:54 浏览:51
牡丹鹦鹉生病 发布:2025-05-26 11:08:06 浏览:969
坟后种茶花 发布:2025-05-26 11:07:28 浏览:142
情人节男友没表示该不该生气 发布:2025-05-26 11:00:10 浏览:953
玫瑰枸杞茶的功效与禁忌症 发布:2025-05-26 10:45:13 浏览:3
西兰花有减肥的作用吗 发布:2025-05-26 10:45:12 浏览:45
碗莲花一朵花能开多久 发布:2025-05-26 10:44:33 浏览:692
素描静物花卉 发布:2025-05-26 10:43:04 浏览:358
实地玫瑰庄园最新房价 发布:2025-05-26 10:38:52 浏览: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