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均溪插花庙

均溪插花庙

发布时间: 2021-03-03 11:17:53

A. 阜阳市插花镇有个算命先生,听说特别准,请问具体在插花镇哪个地方有

公元25年6月,刘秀复登基称帝,派人到制“吕家铺子”寻访这位村妇,以报救命之恩。钦差大臣来而复返,如实向刘秀禀报村妇已仙逝,老百姓为感恩于她,在当地建庙、塑像、供奉。刘秀听罢,有所感悟:爱民必受民爱,好人必有好报!于是传旨:“赐金花一朵,令邓禹择吉日替朕前往‘插花庙’为‘插花娘娘’塑像佩带金花。”钦差大臣于公元26年,农历2月19日,在“插花庙”前举行盛大的插(金)花仪式,昭示天下,以示敬仰。在这场举行盛大的插(金)花仪式之后,“插花庙”名声远扬,致使“插花庙”的名称取代“吕家铺子”延用至今;每年农历2月19日约定俗成地成为“庙会日”。

B. 对于虞姬墓都有哪些说法

灵璧县之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把虞姬墓定在安徽省灵璧县。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奔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

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00米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

在今天的灵璧,人们仍能看到传说中虞姬的墓碑,上面还刻有“巾帼英雄”4个字。对这种说法,古人也曾多次质疑,认为是后人附会的。

安徽和县说法

第三种说法是虞姬墓在安徽和县。清代道光年间,安徽省和县的《和州志》中记录了这个说法:美人虞姬当年自刎后,项羽将她的头系在马脖子上突围奔骑。经过一座山下时,原来插在虞姬头发上的兰花失落。于是,后人把这座山改叫“插花山”,山上建有“插花庙”,也叫“鲁妃庙”或“虞姬庙”。

直至今天,每年的3月3日,当地群众都要戴着野花到插花山的虞姬庙里祈祷求子。

江苏省江浦县说法

这种说法使虞姬墓定在了江苏省江浦县。今天江浦县南25千米有一个“兰花乡”,在兰花乡南3500米桥林镇西,还有一座“失姬桥”。

相传项羽垓下突围后,到达今天江浦县的兰花乡,遇到汉兵的围追,虞姬酷爱兰花,她头插的兰花曾失落在塘埂上,从此,这塘埂附近的山坡便长满了兰花。人们就将这口塘称为兰花塘,这个地方就称为兰花乡。

虽然流传种种,但是虞姬墓地到底在哪里,至今还无法确定。

传说中的虞姬墓

C. 为什么说虞姬墓地

虞姬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因为她作为著名历史悲剧《霸王别姬》的主人公,千百年来,已经随着各种文艺体裁的广泛传播而家喻户晓了。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这一出历史悲剧外,可能对她的其他事情了解不了一二,而且,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关心她的其他事。但是,作为历史学家,对虞姬这样一位曾在中国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当时可能决定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人产生过影响的女性,是不可能不给予相当程度的关注的。

可是在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历史学家却一直无法回答,虞姬的墓在哪里?

实际上,并不是后人没有发现虞姬的墓。恰恰相反,是发现了几处不同地理位置的虞姬墓,每一处都有相应的传说证明它是真的虞姬墓,这就使人们无法确定虞姬墓到底在哪里了。

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刀兵四起,转眼之间秦王朝就在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的反抗声中土崩瓦解了。在新的政治、军事力量中,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是称雄一时,几乎就成了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可惜,由于他的狂妄自大,不善于使用人才,转瞬之间就在政治、军事斗争中,由优势变为劣势,被原来不被他放在眼里的“弱者”刘邦打得一败涂地,所以,才和他的妻子虞姬演出了千古悲剧《霸王别姬》。虞姬眼见着项羽兵败,大势已去,为了不再拖累项羽,在突围途中自刎身亡。

虞姬死后到底葬在哪里呢?现在大体有4种影响较为普遍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当然是接续着《霸王别姬》这一出悲剧,因为虞姬自刎之处,据传就在今天安徽省的定远县境内。所以,这种说法就是:定远县是虞姬的殇丧之地。今天的定远县内,已经不能再找到虞姬墓了。可是,这种说法依然流传。而且,在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史籍《史记》中,也引用了《括地志》的记载: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

第二种说法是把虞姬墓定在安徽省灵壁县。在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灵壁的地方志上记载着:“在灵壁城东十五千米,与泗县交界处有虞姬墓。”在今天的灵壁,人们仍能看到传说中虞姬的墓碑,上面还刻有“巾帼英雄”4个字。另外,还有两句联语诗:“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凄凉之中点明了悼念虞姬之意。

对这种说法,古人也曾多次质疑,认为是后人附会的。

第三种说法也和霸王别姬的传说上下相联。清代道光年间,安徽省和县的《和州志》中记录了这个说法:美人虞姬当年自刎后,项羽将她的头系在马脖子上突围奔骑。经过一座山下,原来插在虞姬头发上的兰花失落。于是,后人把这座山改作“插花山”,山上建有“插花庙”也叫“鲁妃庙”或“虞姬庙”。直到今天,每年的3月3日,当地群众都要戴着野花到插花山的虞姬庙里祈祷求子。

还有一种说法使虞姬墓定在了江苏省江浦县。与之相对应的传说则有别于《霸王别姬》的情节。

这里流传下来的说法是:项羽从垓下突围后,逃到了今天江浦县的兰花乡。在这里又遭遇到韩信的堵截,于是双方混战到了一起,虞姬也手舞双剑,跟在项羽身后厮杀。一不小心,虞姬头上的碧玉兰花簪子掉落在塘埂上,从此这里就开满了香气袭人的兰花。而这口塘也因此被后人称做“兰花塘”,这个地方也就随着被称为“兰花乡”。

项羽带着虞姬等人冲破堵截后,走了仅三四千米,在一座小桥旁就地宿营。此时的项羽面对自己的惨景心如刀绞,悲愤难忍。虞姬见此情景,便舞剑给项羽解忧。舞着舞着,她说了句:“大王珍重龙体,妾先去……”话未说完,便自刎身亡。项羽大惊,泣不成声。此时,汉军又来了。项羽无奈,只好把虞姬埋在小桥西边的田野里,带兵突围而去。后来,人们称这座桥为“失姬桥”。

“失姬桥”、“兰花乡”至今还是江浦县的两处地名。

D. 虞姬的墓地在哪

虞姬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因为她作为著名历史悲剧《霸王别姬》的主人公,千百年来,已经随着各种文艺体裁的广泛传播而家喻户晓了。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这一出历史悲剧外,可能对她的其他事情了解不了一二,而且,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关心她的其他事。但是,作为历史学家,对虞姬这样一位曾在中国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当时可能决定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人产生过影响的女性,是不可能不给予相当程度的关注的。

可是在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历史学家却一直无法回答,虞姬的墓在哪里?

实际上,并不是后人没有发现虞姬的墓。恰恰相反,是发现了几处不同地理位置的虞姬墓,每一处都有相应的传说证明它是真的虞姬墓,这就使人们无法确定虞姬墓到底在哪里了。

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刀兵四起,转眼之间秦王朝就在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的反抗声中土崩瓦解了。在新的政治、军事力量中,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是称雄一时,几乎就成了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可惜,由于他的狂妄自大,不善于使用人才,转瞬之间就在政治、军事斗争中,由优势变为劣势,被原来不被他放在眼里的“弱者”刘邦打得一败涂地,所以,才和他的妻子虞姬演出了千古悲剧《霸王别姬》。虞姬眼见着项羽兵败,大势已去,为了不再拖累项羽,在突围途中自刎身亡。

虞姬死后到底葬在哪里呢?现在大体有4种影响较为普遍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当然是接续着《霸王别姬》这一出悲剧,因为虞姬自刎之处,据传就在今天安徽省的定远县境内。所以,这种说法就是:定远县是虞姬的殇丧之地。今天的定远县内,已经不能再找到虞姬墓了。可是,这种说法依然流传。而且,在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史籍《史记》中,也引用了《括地志》的记载: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

第二种说法是把虞姬墓定在安徽省灵壁县。在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灵壁的地方志上记载着:“在灵壁城东十五千米,与泗县交界处有虞姬墓。”在今天的灵壁,人们仍能看到传说中虞姬的墓碑,上面还刻有“巾帼英雄”4个字。另外,还有两句联语诗:“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凄凉之中点明了悼念虞姬之意。

对这种说法,古人也曾多次质疑,认为是后人附会的。

第三种说法也和霸王别姬的传说上下相联。清代道光年间,安徽省和县的《和州志》中记录了这个说法:美人虞姬当年自刎后,项羽将她的头系在马脖子上突围奔骑。经过一座山下,原来插在虞姬头发上的兰花失落。于是,后人把这座山改作“插花山”,山上建有“插花庙”也叫“鲁妃庙”或“虞姬庙”。直到今天,每年的3月3日,当地群众都要戴着野花到插花山的虞姬庙里祈祷求子。

还有一种说法使虞姬墓定在了江苏省江浦县。与之相对应的传说则有别于《霸王别姬》的情节。

这里流传下来的说法是:项羽从垓下突围后,逃到了今天江浦县的兰花乡。在这里又遭遇到韩信的堵截,于是双方混战到了一起,虞姬也手舞双剑,跟在项羽身后厮杀。一不小心,虞姬头上的碧玉兰花簪子掉落在塘埂上,从此这里就开满了香气袭人的兰花。而这口塘也因此被后人称做“兰花塘”,这个地方也就随着被称为“兰花乡”。

项羽带着虞姬等人冲破堵截后,走了仅三四千米,在一座小桥旁就地宿营。此时的项羽面对自己的惨景心如刀绞,悲愤难忍。虞姬见此情景,便舞剑给项羽解忧。舞着舞着,她说了句:“大王珍重龙体,妾先去……”话未说完,便自刎身亡。项羽大惊,泣不成声。此时,汉军又来了。项羽无奈,只好把虞姬埋在小桥西边的田野里,带兵突围而去。后来,人们称这座桥为“失姬桥”。

“失姬桥”、“兰花乡”至今还是江浦县的两处地名。

E. 阜阳插花庙里为什供俸观音菩萨。

因为好

F. 安徽插花镇

[编辑本段]1.基本概况插花镇是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的东大门,曾被誉为淮北一支花。距离阜阳市区17.5公里,距离合肥250公里,位于京九铁路编组站东侧。徐{州}阜{阳}铁路、在建的阜六高速公路、阜蚌公路穿境而过。主要水系有:茨淮新河、阜蒙河、总干渠、苏沟等,横贯全镇,茨淮新河可常年通航,水陆交通便利。 [编辑本段]2.历史沿革插花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原名叫吕家铺子。后来为何改叫插花庙,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东汉的创建者刘秀,当年在一次战斗中失利,被敌军追赶路过此地,人困马乏,口渴难忍,遂向井边汲水的一位头插鲜花的姑娘讨水喝,请求避难,这位姑娘就让刘秀进屋藏了起来,刘秀才躲过敌军的追捕。这件事不知如何被村里人传了出去,大家在姑娘背后风言风语,认为她未出嫁就与陌生男人来往,败坏了风气。在当时的封建礼教下,姑娘不堪忍受讥讽,投井自尽了。
后来刘秀当了皇帝,想感谢这位姑娘,派人来寻访姑娘,属下人汇报了姑娘已死的消息,刘秀心中甚感内疚,乃下诏在此地建座庙宇。庙里塑一位头插金花的村姑像,人们就改称此地为插花庙,建镇后叫插花镇。 [编辑本段]3.经济概况插花集镇现已由单纯的商业消费集镇变为农业服务的生产性集镇,是方圆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曾举办过全国长毛兔交易会,集市贸易活跃、日趋繁荣。古镇插花区域优势日益显现,日俱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几年来,插花镇党委政府把营造宽松外部环境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乡镇企业稳步发展,主要有水泥厂、磷肥厂、颍东建安公司、面粉加工厂、电力标准件厂、汽车修配厂等。2003年,实现产值12892万元。
农业生产,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种植高产、优质等多种经济作物,鼓励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积极提供小额农业贷款,定期举行农业讲座,搞好服务。以期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就。2003年引进项目5个,实施项目4个,签约合同资金2216万元,到位资金1258万元。我们要用活省级示范镇的政策,为外来投资人以丰厚回报。 [编辑本段]4.插花总况插花镇镇域面积110.18平方公里,辖5个居委会。24村委会。总人口79200人。插花集镇面积3.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21900人。年财政收入790万元,人均GDP289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870元。2003年由于自然灾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08元。耕地面积8.3万亩,是传统优质小麦的主产区、商品粮基地。有5万吨省级地方粮食储备库一座。
全镇现有完中一所,初级中学三所,初级职业中学一所,小学25所,幼儿园3所。插花小学为省级农村实验示范学校。初中入学率达98.7%,小学入学率100%。
集镇设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有线电视台和地面卫星接收站。插花医院医疗科室齐全,为一级四等医院。镇直部门齐全,设有派出所、法庭、刑警中队、交警中队、税务分局、工商所、交管站、交通稽查站、石油公司、银行、信用社、变电所、电信支局、邮电支局、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单位,新建成三峡电厂华东输变站。去年成功引进江苏盐城客商对老自来水厂改造,实现全天24小时供水。集镇建成区面积达3.1平方公里,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初具小城镇规模。
该镇于1994年12月被国家确立为全国500家小城市试点镇。省委、省政府及省体改委皖发[1997]11号文件批准为综合改革试点镇。同时,被阜阳市政府确立为副县级加强镇、市级重点中心镇。2000年被省建设厅授予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G. 关于虞姬的墓地位置有哪些说法

现在大体有4种影响较为普遍的说法。

安徽省定远县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安徽省定远县是虞姬的殇丧之地。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霸王的爱妾虞姬墓,又称嗟虞墩,就位于该乡东北3000米处。

墓地为一大土堆,椭圆形,顶呈三瓣,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墓上草名为美人草。墓前原有一石碑,碑文为:

西楚霸王虞姬之墓

碑两旁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

横批:巾帼千秋

如今,定远虞姬墓历经千年,时坏时修。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人物造型极为生动。

虞姬柳眉杏眼,明眸皓齿;项羽气宇轩昂,刚强剽悍。塑像四周,诗词歌赋的石刻林立。

灵璧县之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把虞姬墓定在安徽省灵璧县。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奔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

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00米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

在唐宋年间,灵璧作为京师通往东南地区的必经之道,文人墨客往往三五成群到虞姬墓前凭吊览胜,然后吟诗填词以发思古之幽情。

在今天的灵璧,人们仍能看到传说中虞姬的墓碑,上面还刻有“巾帼英雄”4个字。

对这种说法,古人也曾多次质疑,认为是后人附会的。

安徽和县说法

第三种说法是虞姬墓在安徽和县。

清代道光年间,安徽省和县的《和州志》中记录了这个说法:

美人虞姬当年自刎后,项羽将她的头系在马脖子上突围奔骑。经过一座山下,原来插在虞姬头发上的兰花失落。

于是,后人把这座山改叫“插花山”,山上建有“插花庙”,也叫“鲁妃庙”或“虞姬庙”。

直至今天,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当地群众都要戴着野花到插花山的虞姬庙里祈祷求子。

江苏省江浦县说法

这种说法使虞姬墓定在了江苏省江浦县。今天江浦县南25千米有一个“兰花乡”,在兰花乡南3500米桥林镇西,还有一座“失姬桥”。

相传项羽垓下突围后,到达今天江浦县的兰花乡,遇到汉兵的围追,虞姬酷爱兰花,她头插的兰花曾失落在塘埂上,从此,这塘埂附近的山坡便长满了兰花。人们就将这口塘称为兰花塘,这个地方就称为兰花乡。

以上种种说法,似乎各有依据,但又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也就是说,虞姬墓地到底在哪里,至今还无法确定。若想解开这个谜底,还有待以后新的考古发现或其他证据证实,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H. 虞姬墓到底在哪里

虞姬是《霸王别姬》的女主人公,即是项羽的爱妃。据历史史料记载,虞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虞姬不仅长得美丽,舞姿也是楚楚动人,还有她的剑,也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

她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虞姬死后到底葬在哪里呢?现在大体有4种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

安徽省定远县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安徽省定远县是虞姬的殇丧之地。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霸王的爱妾虞姬墓,又称“嗟虞墩”,就位于该乡东北3000米处。墓地为一大土堆,椭圆形,顶呈三瓣,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墓上草名为美人草。墓前原有一石碑,碑文为:西楚霸王虞姬之墓

碑两旁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横批:巾帼千秋

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人物造型极为生动。虞姬柳眉杏眼,明眸皓齿;项羽气宇轩昂,刚强剽悍。塑像四周,诗词歌赋的石刻林立。

在唐宋年间,灵璧作为京师通往东南地区的必经之道,文人墨客往往三五成群到虞姬墓前凭吊览胜,然后吟诗填词以发思古之幽情。如今,在定远县内,已经找不到虞姬墓了。可是,这种说法依然流传。

灵璧县之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把虞姬墓定在安徽省灵璧县。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奔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

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00米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

在今天的灵璧,人们仍能看到传说中虞姬的墓碑,上面还刻有“巾帼英雄”4个字。对这种说法,古人也曾多次质疑,认为是后人附会的。

安徽和县说法

第三种说法是虞姬墓在安徽和县。清代道光年间,安徽省和县的《和州志》中记录了这个说法:美人虞姬当年自刎后,项羽将她的头系在马脖子上突围奔骑。经过一座山下时,原来插在虞姬头发上的兰花失落。于是,后人把这座山改叫“插花山”,山上建有“插花庙”,也叫“鲁妃庙”或“虞姬庙”。

直至今天,每年的3月3日,当地群众都要戴着野花到插花山的虞姬庙里祈祷求子。

江苏省江浦县说法

这种说法使虞姬墓定在了江苏省江浦县。今天江浦县南25千米有一个“兰花乡”,在兰花乡南3500米桥林镇西,还有一座“失姬桥”。

相传项羽垓下突围后,到达今天江浦县的兰花乡,遇到汉兵的围追,虞姬酷爱兰花,她头插的兰花曾失落在塘埂上,从此,这塘埂附近的山坡便长满了兰花。人们就将这口塘称为兰花塘,这个地方就称为兰花乡。

虽然流传种种,但是虞姬墓地到底在哪里,至今还无法确定。

虞姬墓

热点内容
为别人开一朵善良的花 发布:2025-05-23 08:47:05 浏览:96
鹿角海棠下面杆干了 发布:2025-05-23 08:36:00 浏览:872
荷花中丝 发布:2025-05-23 08:35:58 浏览:333
花卉阳绣球 发布:2025-05-23 08:20:59 浏览:170
乐牡丹茶花 发布:2025-05-23 08:20:59 浏览:513
水生植物盆景 发布:2025-05-23 08:12:39 浏览:700
关于情人节音乐大全 发布:2025-05-23 07:50:00 浏览:569
剑网3情人节活动 发布:2025-05-23 07:39:34 浏览:554
我的盆栽作文 发布:2025-05-23 07:38:44 浏览:734
百合花的气质 发布:2025-05-23 07:32:23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