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纸雕花卉龙

纸雕花卉龙

发布时间: 2021-02-26 03:57:32

Ⅰ 剪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剪纸是由古代在其它物质材料上剪刻花纹演变而来的。最早见于战国刻花在银箔装饰品上内,到了西汉时期容已剪刻出了精美的金银饰片,真正的实物剪纸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宋代之前剪纸主要作为迎春的装饰品,除迎春外,劳动人民在剪纸中,还寄托了追求幸福生活的炽热感情,盼望风调雨顺,祈求五谷丰登。当然,民间剪纸的发展与古代的迷信活动是分不开的,如:巫者给人治病戴纸花高帽,执纸雕龙虎彩旗,以此驱邪。

Ⅱ 纸雕花卉的简单方法

这个我也没实际上看似简单。但是可以说并不简单的。毕竟这种花卉实际上也很难

Ⅲ 宫灯的藁城宫灯

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纱圆灯、罗汉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等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珑玲世人叹,艺绝神仙惊”。藁城屯头宫灯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传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此地,见到工艺精湛的灯笼爱不释手,遂命待从精选数盏,悬挂宫中,屯头的灯笼自此得名“宫灯”。其工艺世传而不绝。
1990年,藁城人民在传统宫灯的基础上,开发了大型电动彩灯,并自主研制了国内独创的旅游纪念品“中国民间纸雕彩灯”,已获得国家三项技术专利,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指定为对外交流礼品。其主体用高档玻璃卡纸敷彩,手工刻制而成,框内画面系著名的蔚县民间彩色剪纸。主体框架有龙凤、鱼水、熊猫、雄鹰、花卉、中国结、松鹤等,成为新一代宫灯的代表。 藁城宫灯的传说有两个,普遍的说法是明代藁城县屯头村李师傅手工制作的纱灯,以美观明亮、耐风耐用为特色,遐迩闻名,州府县署、豪门富户多有悬挂。及至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目见其灯,喜其工艺精湛,遂命侍从精选数盏,悬挂宫廷。宫灯因此得名,生意愈发兴隆,其艺传世而不绝。
还有一种说法:清代雍正年间,屯头村有一个老汉,此人心灵手巧,酷爱民间工艺,有一套做灯笼的手艺,每到年节,他都要做几对鲜艳夺目的灯笼挂在自家的门前,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祥和、喜庆的气氛,每年都吸引众街坊邻居围观欣赏。有一年老汉做了几对灯笼到藁城集上来卖,恰巧被游集散心的县太爷看见了,便把所有灯笼都买下,挂在府邸整日观赏。灯笼做工别致,富丽堂皇,县太爷视为珍品,爱不释手。这年又到向皇上进贡日期,县太爷正苦思冥想送什么物品来取悦皇上,有人指点他送几对灯笼试试。县太爷虽有点舍不得,但为讨好皇上只得忍痛割爱。果然,皇上一眼看中,龙颜大悦,重赏藁城知县,并把灯笼定为贡品。后来皇宫内外到处挂上了这大红的屯头灯笼。屯头灯笼被定为贡品取名贡灯,成为皇宫专用品,后来人们把“贡”字换作“宫”字,就成了我们常说的“宫灯”。
关于宫灯的传说,屯头村绝大部分人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程建华说,村里人更愿意相信前一个传说。不管怎么说,屯头村的宫灯已经成为一个招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传统工序56道
传统宫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共有56道工序,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样样靠手工作业。过去一般老艺人思想比较保守,手艺基本不外传,所以时间长了,会做宫灯的艺人越来越少,生产量也不多。
现代工序
现代宫灯主要以钢丝为骨架,塑料成型的上下座,和空心铁杆为支撑,颜色绚丽的布料为主要原料手工制作完成。
1.将特制的钢丝上下两头插入上下两个塑料座多个小孔内,骨架初见雏形。
2.将两根铁杆穿入刚做好的骨架上下两个塑料座的两个大孔内,尺寸合适后用气钉枪固定一端的铁杆与塑料座,骨架制作完成。
3.将布料裁剪成类似长椭圆形的布片,将布片绣花、烫金或者彩印出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再将几个片布的边缘用缝纫机扎好,这样灯笼套就完成了。
4.将灯笼套套入骨架,再把骨架向下压,听到“咔”的一声,说明灯座已经被铁杆的铁销卡住了,此时把灯笼套上每片布片拼接起来的缝推到钢丝上,把所有的钢丝按一样的距离拨整齐,宫灯已经初见原型了。
5.把刚支起来的宫灯躺在支架上用手工操作的金条机在布料上每根钢丝上履上带有白乳胶的金条,然后晾干。
6.金条晾干后接着在灯笼的上下座的周围贴上金色祥云图案(当地人俗称云子),然后晾干。
7.灯笼晾干后用钳子将灯杆上的铁销按下,灯笼就合起来了。在灯座与灯笼套交接的地方再缠上一圈金色胶带,灯笼制作完成。
8.做好的灯笼可以直接在下座上粘上黄色排须就是一个较完整的宫灯了,也可在上下的灯座上配上大圈,上圈贴金色镭射胶带,下圈带上一圈绣球,这样做的宫灯更加的美观。
9.最后再把挂灯笼的铁丝按在灯杆的最顶端,一个漂亮的宫灯就完成了。 藁城屯头宫灯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自1981年开始,屯头村宫灯老世人李老硕再展其技,与村民一起,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研制开发。当年该村制作宫灯户发展为150个,以后其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至90年代初期,屯头村形成宫灯生产专业村。如今全村95%以上的农户从事宫灯生产经营,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对。其品种主要有圆宫灯(门灯)、六角宫灯(室内灯)、走马灯、花灯四大系列,规格齐全。小的如一个核桃,大的像一栋房子。屯头宫灯以其独特工艺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还出口俄罗斯、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
传统工艺制作的藁城屯头宫灯,工艺复杂,效率低下。将现代工艺嫁接到传统宫灯制作中的是屯头村村民李洛硕,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与乡亲一起,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研制开发,开始了系列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使屯头村成为“大江南北独一村”的宫灯生产专业村。
宫灯不仅让屯头人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还让屯头人在全国各地出尽风头。村民李小军扎的宫灯挂到了中南海的新华门上,他本人也连续多年负责为新华门维修宫灯。宫灯大王苏振英制作的产品,一对灯笼每只高9.8米,直径8.6米,挂在山东淄博市张界公园,迄今为止是全国之最,
村民们说,集剪纸、宫灯、纸雕三项工艺为一体的全手工“藁城纸雕彩灯”,已正式被推荐为2008年奥运会专用礼品及纪念品。在程翠霞家做工的秦永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村里人每每想到2008年奥运会,都很振奋,因为所有人都感到,在村子里流传了几百年的宫灯,一旦和奥运连在了一起,将会是商机无限。
当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发展宫灯产业,振兴藁城经济”的精神鼓舞下,现以一跃成为宫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居全国第一,每年春晚用的挂的喜庆的灯笼就是藁城生产的。全国宫灯销量第一的宫灯产业基地。藁城宫灯远销国外。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质地上,藁城宫灯都独占鳌头,因此每逢过节需要挂灯笼,人们都会从市面八方亲自去藁城购买灯笼。

Ⅳ 纸浮雕花卉简单制作

纸雕,又称纸浮雕。首先要自己划好纸雕的范围,留好边缘地带,在自己找素材画在牛皮纸上。

画好后耐心的用工具将多余的部分刻下,留下素材部分,注意与边框连接(此处我刻的是另一张画)这里小伙伴要细心,因为一失手就会前功尽弃,而且注意保护手,就用硫酸纸粘在牛皮纸背后。整个四面已经刻完也粘上硫酸纸了,之后就用硬纸板或者雪糕棒粘在画的四周边框那里固定,这里我用的是硬纸板,为颜色一样我用的硬纸板又粘了一层牛皮纸,大家可自行选择。

之后将四个面粘成一个长方体样式,粘的过程中用一次性筷子加固稳定。四周都要用一次性筷子加固。加固以后就安装灯,这里的灯有很多种选择。接着在顶部放上最后一张纸,过程和前面刻纸粘纸一样,美观就好。

纸雕是古老的纸雕艺术主要孕育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发展缓慢却从未间断,形态虽无变化万千,却不失创新精神。其中民间韵味浓厚的纸雕彩灯在借鉴宫灯艺术造型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纸雕艺术的经典篇章。纸雕,也叫纸浮雕。

归根结底,纸雕是以一种特殊纸质为制作材料的手工艺品。据介绍,纸雕最早是用一种叫“纸莎草”的植物制成的草纸制作,后来人们开始用家畜的皮代替这种草纸,但这也无形中使这种手工艺品价钱昂贵。再后来人们做出了类似的纸张代用品,而且这种纸张既坚固又有柔软性,价格也较为便宜,因此这种既厚又透明的纸浮雕用材也就诞生了。

Ⅳ 剪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年剪纸、贴窗花的习俗,红色的剪纸艺术品,盛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幸福的期许。古人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早在纸尚未出现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它们的出现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西周初期,成王将梧桐叶剪成玉圭图像,赠给其弟姬虞,封他到唐国(今山西西南部)去当诸侯,恐怕这就是有关剪纸的最早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已有经镂刻的金银箔剪纸形式制品,镶贴到铜镜、漆器、木器上作纹饰。

剪纸,是用镂空透雕来创造美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有了美的观念,并且产生了对镂空透雕美的追求。例如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豆,它的圈足就是镂空的花纹。

真正用纸剪成的剪纸,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北朝时期的作品。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古墓葬中,先后出土了5幅剪纸。其中有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菊花形团花3幅,层次交错、变化繁复、颇有韵律感。另两幅更为复杂,在几何形内圈之外分别剪出一圈对马和对猴,将动物很巧妙地组合在图形的画面中,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其艺术表现之成熟,决非萌芽原始状态。

中国剪纸发展到宋代,已经在民间普及,并出现了专业剪纸艺人。明代剪纸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到清代,剪纸走出民间,进入宫廷,初登大雅之堂。

Ⅵ 装饰画有哪些种类

画装饰画、动感画、木制画、金箔画、摄影画、丝绸画、编织画装饰画是一种并回不强调很高的答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装饰画的起源可以追潮到新石器时代彩陶器身上的装饰性纹样,如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确切的讲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帛画

Ⅶ 江南的风俗有哪些!!

江南风俗。江南文化即吴(越)文化。

农历七月三十,苏、浙一带民间有插棒回香答的风俗。棒香,是用细的竹梗或木梗做芯子的一种香。七月三十晚上,人们将点燃的棒香和蜡烛,插在家门前的阶石间和场地上,谓之"插棒香”。

插棒香的风俗有两种说法。一说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焚香燃烛插于地上,是"插地藏香",带有迷信色彩。另一说也比较流行,称插棒香为"插狗屎香",这有个由来。相传元末张士诚举兵起义,据姑苏称吴王,深得民心,后被朱元璋击败,城破被俘而死,时为七月三十日。百姓为感激他生前的功德,于是每年在他死期的晚上,用焚烧棒香的方式来纪念他。因张士诚小名"九四",特取名为"九思香";又恐触犯明王朝,就以"九四"的谐音托名"狗屎香"。

插棒香这一风俗,似乎成为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晚上,村村庄庄,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手捧点燃的棒香,插到自家门前的地上。这时,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星火点点,光彩闪耀,宛如一条条火龙,煞是壮观。爱玩的大孩子,还在场中心把棒香造成正方、长方、圆圈、多角等图形;有的把棒香遍插在几个大南瓜上面,安放在春凳上,好似一盏盏彩灯。

有的地方还有吃南瓜籽、糖馄饨的习俗

Ⅷ 美术作品制作一条龙需要些什么材料

美术制作一条龙要看你想要体现的作品是属于那种美术门类或者形式才能决定内你所需的容材料是什么呀。就雕塑而言,是泥塑还是纸雕或其他材质的雕塑。就服装而言需要的布料以及材质都大不相同。就绘画而言是素描还是色彩。等等,不同的作品形式所用到的材料都大不相同。所以请明确你美术作品的形式再进行提问。

热点内容
堂本刚一朵云照片 发布:2025-05-15 11:32:23 浏览:339
药材山海棠 发布:2025-05-15 11:31:44 浏览:872
有名的国外花艺师 发布:2025-05-15 11:31:41 浏览:634
百合网实体店地址电话 发布:2025-05-15 11:30:23 浏览:50
植物花卉租摆 发布:2025-05-15 11:22:33 浏览:589
七夕的梦泪 发布:2025-05-15 11:21:00 浏览:149
少年木绿植 发布:2025-05-15 11:07:01 浏览:540
洛阳牡丹五大洲 发布:2025-05-15 11:06:10 浏览:229
中药三兰花 发布:2025-05-15 10:50:40 浏览:912
2015花千骨全集爱奇艺 发布:2025-05-15 10:48:05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