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尺工笔花卉
1. 工笔花鸟考试6个小时四尺的纸应该画到什么程度呢
好的画家要知道“画”,也要知道“不画”,不在于精细程度,神韵具备即可。
2. 万一工笔花鸟画王庆升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横幅画多大的尺寸比较好
bjjslxx 1. 四尺对裁 横对裁 或竖对裁 都行 案子大画整张的也行 买熟绢画更提神 总之构图越大越好 2.根据买方要求画 也是一种办法 总之多练 祝成功
3. 花鸟画怎么样
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技法两大类:写意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没骨花鸟画可偏工或是偏写)
题材分类:花卉 草虫禽鸟 鱼虾 蔬果 走兽等等
时间分类:古代花鸟画 近代花鸟画 现代花鸟画
《怎样进行花鸟画构图》 花鸟画的构图,不比山水、人物。山水有山石树木、亭台楼阁、飞瀑流泉等等,以及近、中、远景的区别,空间距离很大;人物有男女老幼和各族、各阶层的不同特点。只有花鸟画空间距离的不大,题材内容一般。因此,构图的问题显得特别重要,现阐述如下: (一)宾主分明 宾是客体,主是主体。创作时首先考虑什么是主要?什么是次要?如果这个观念没有树立, 等于举棋不定,无法前进。那么宾主应该怎么处理呢?主体要由主要形象、主要位置、主要色彩和数量。次要的,一切都不能超越主体,这就叫宾主分明。给观众一看,谁主谁宾,非常明确。如果含糊了,立即产生两种感觉:(1)宾主不分。谁是主、谁是宾,闹不清楚。 (2)喧宾夺主。把次要的东西变成主要的物象出现,那就必然混乱,无法分辨。我们认识矛盾,一定要从主要和次要两个方面着眼,作画和解决矛盾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必须分清主次,才能很好地进行创作。譬如荷花荷叶,当然花是主体,叶是客体。作为形象,叶大占面积多,花小没有分量。但墨叶从中,画上一两朵鲜红的荷花,只要色彩艳丽,就能超过数量和形象。因此,也不能单凭形象和数量来决定,还要根据彼此之间所产生的变化,和画面的效果来肯定宾主。这是同一物体所产生的不同变化(一般物体大,数量多是主体);如果把不同的物体画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例如:从菊和疏篱是两种不同的物体,画在一起应该怎样处理呢?同样,应该认清不同物体之间的谁主谁从。现在从菊是主,疏篱是宾,那么菊花的形象、位置、色彩、数量,都要从主体的要求进行创作。必须使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才能达到宾主分明的要求。又如:梨花小鸟,当然是小鸟是主体,梨花是客体。如果把小鸟安置在空旷处,色彩和数量之要显眼一点,就能影响主体,否则就喧宾夺主了。大幅,画材较多,构图是必须选定主要画材,重要突出,辅助画材,一切都为主要画材服务。根据宾主分明的原则,有计划地周密安排。一定要有集中、由分散、有主次、有虚实、有条理、有组织、切不可零乱纷繁,莫之所是。最后,还要根据物体的前后远近,考虑宾主问题。一般前面或近处的是主要位置,后面或远处的是次要位置。作画时,也需要照顾到空间距离的不同,以及宾主分明的不同要求。 (二)轻重虚实 指画材位置的摆布。创作时要注意画面的不平衡。上下左右,应读有所侧重。如上轻下重、上重下轻,或左重右轻、右重左轻,切不可均等。挑担式的构图,不可能成立。譬如作曲,始者低沉婉转,终必激昂慷慨,中间时高时低,时缓时急,变化多端,方能回环荡漾,激动人心。音乐如此,画岂有异。否则,何能引人人胜。构图时更须注意不平衡之平衡。譬如:上下左右,轻重失调,必须平衡一下,才能稳住。左边太重了,右边要添上画材,或者题上诗词短跋,以求平衡。右边很实,左边很空,轻重太不协调啦!哪怕用上一个押角印章,也是不可缺少的,才能平衡。上边太实,下边太空,或者下边太重,上边太轻,必须添补其他画材如蜜蜂、蜻蜒、蝴蝶、飞鸟或诗文短跋,使之平衡。但分量上要注意和原来的主要画材有区别,否则上下均等。一定要在不影响不平衡的条件下,略求平衡为原则。一幅画,大凡上重下轻者,有灵动之势,如下垂之杨柳、紫藤、凌霄等量为适用,颇得动势,有临风摇曳之感。下重上轻者,具稳重之态。如牡丹、芍药、菊花、月季等一般花卉都能适用。再补以石块,使画面产生厚重和稳定感。这种上下轻重之理,古代画家,每多重视,也是一般法式。但还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还是生活和意境。有时需要突破,才有新意。所以历代高手,往往在普泛中求不普泛。石涛所谓有法无法,乃为至法。也就是不普泛,应该在有法的基础上求得才对哩! 中国画一般装裱成轴,悬挂壁间,以供欣赏。构图时容易处理。原因是高宽相差一倍,有变化。现在四尺对开的正方形,就很难处理,原因是纸的四边等,缺少变化。布置画材时必须注意打破这个四边相等,否则边角运用受到影响。必须从上下左右四个边角上求得变化,构图才完美。 虚实,什么叫虚实?指画材黑白的有无。一般空处叫虚,画处叫实。或疏处叫虚,密处叫实,两者有相似处,但不能相混,和空白更需要有区别。虚实在画面上起到调节和变化的作用,它的原则:"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切不可虚则虚之,那就空洞无物。八大山人寥寥几笔,决不是虚则虚之。那么实则实之,太闷塞,当亦不可。因此在构图中有两种方法最难,一是"以虚求实",二是"以实求虚"。八大山人的疏疏落落,十分耐看,是以虚求实。有人满纸画到,一无空隙,看起来很实,但实际上令人厌腻。"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才懂得什么是艺术。所以以实求虚,也并不容易。因此,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或者疏疏密密、密密疏疏,才有强烈的节奏感,才能百看不厌。音乐没有节奏,不能动听;绘画没有节奏,怎么能耐看呢?虚和实应该怎样处理呢?有画处是实,必须实而不闷,才见空灵。空白处是虚,必须虚中有物,才不空洞。如果能够懂得以实求虚,即所谓"挤";也懂得以虚求实,即所谓"空",能臻于此,其道备矣。 (三)蔬密聚散 疏密指画材的排比交错。它的最高原则:"疏能走马,密不通风"。何谓疏密?画材与画材间的排比,相距有远有近,交错有繁有简。有了远近繁简,即成疏密。 中国画始于一点一画,终于无穷点,无穷画。然排比交错,须有三点三画,始可成形。故三点三画,为疏密之起点,千千万万之三点三画,为疏密之终点。何谓三点三画呢?譬如:三个墨点,两点靠近,一点分开,形成远近,即有疏密。三枝树干,两枝相交,一枝独出,则成繁简。所以我们在创作时,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进行思考。什么地方要疏,什么地方要密。疏的地方,少画一点,使之疏到极点,马能穿越,即成大空。密的地方,多画一点。例如:兰叶三片成组,一撇、二交、三破,可多画几组、几十组,密到极点,风也难通,即成大实。一幅画能大空大实,节奏感必然强烈,艺术性也就随即产生。何谓聚散?指安置物体的位置。聚是集中,散是分开。一幅画,有疏有密,有集中,有分散,错综变化,自必耐人寻味。所以我们不论画什么东西,三只小鸡、三朵菊花、三根篱笆,都要两个集中,即密不通风;一个分开,便疏能走马。处处遵循这个原则,安排物体,乃至更多物体,无处不是凭着这个要求进行创作。 (四)穿插交错 指画材的繁复重叠。创作时,花、叶、枝、干怎样才能繁多而有重叠呢?必须依靠物体之间的穿插交叉。交叉有二: ①实交。两个物体,相交一点。 ②虚交。两个物体,本身没有相交,但它的引长线和相交一点,也就是不交而交。 实交很有用处。物体间没有相交,太简单。只有两线相交,甚至更多线相交,才能繁复。但虚交也很有用处,如遇实交太实,而又不得不画时,就必须用虚交代替,解决实中有虚的矛盾,虚交也就不可缺少了。所以穿插交叉在花鸟画里,非常重要,和疏密聚散有等同作用。我们创作时,可以说"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这八个字,自始至终无时无刻不在脑中回旋。写意画创作的全过程可概括为:"当机立断,随机应变,将错就错,随错随改"。正因为写意花鸟,材料工具的局限,创作方法也受到影响。必须"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也必须"落笔成形,一气呵成,而且可一不可再",所以"疏密聚散、穿插交错"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五)前后层次 山水画的空间距离大,咫尺千里,有近景、中景、远景,前后层次容易解决。写意花鸟基本上都是近景,物体前后相距不远,但也讲前后层次。譬如:一幅画,前面画菊花,花后补石,石后再添细竹,一层推一层地画过去,层层相应,岂不繁复耐看了吗?这个物体的前后位置,在花鸟画里也要讲究的,否则就没有层次啦! 前后层次在处理时,一般重色重墨在前,淡色淡墨在后。烘云托月办法,在写意花鸟里,用处不多,当然也可以使用。至于大小处理,都用焦点透视,近大远小。由于花鸟画空间距离不大,所以物体的距离,不适宜远近差距太大;也不能物体大小差别太悬殊。先师潘天寿先生说:"现在有的花鸟画,把远景和近景结合起来,山水与花鸟结合起来,当然都是出新,但总感到有些不太调和统一。我也想出新,尤爱山花野卉,乱草丛篁,高下欹斜,纵横离乱,天然荒率,清奇纯雅,可谓高华绝俗,用来布在近景山水中,想有异古人。把山石的笔线放粗,花卉草丛的外形改小,这样的结合,当然相对地调和一点,把距离拉近了。但咫尺千里的空间没有了!是否得当,尚待责之异日。"先生这番话说明,他对创新问题,也在不断探索。可见老一辈大师们的精神,那么值得我们学习呀!我为了表现层次,想在不影响空白的作用时,前景画花,花后补石,石后添花,花外加点,似花非花,是物非物。这样抽象处理,层次增加了,远近距离有了,彼此间的虚实关系也明显了,使花鸟画的意境,有了新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丰富色彩,反映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这样处理,也不知道有当与否? (六)呼应气势 呼应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应该怎样才好呢?有前有后应是联系,左顾右盼、上通下达也是联系,甚至画内画外,也不能没有联系。一幅画,上下、左右、前后、画内画外,彼此之间都有联系,那么它的气氛一定能团结一致,而不对立,也不分散。对立和分散,在构图上却最犯忌。一幅画,如果出现互相对立,四分五裂,怎么能让人喜爱呢? 构图时要讲"起承转合",这和诗里的"起承转合"一样,目的是要团结一致。在承接之间,有实接虚接,以及开合要相关,反正要相依,顺逆要相应等等,都有呼应联系的作用。所以一幅画没有团结气氛是不行的。这是常理,也是画理。那么画内画外的联系,应该怎么理解呢?譬如画一株老干,孤零零地画出纸外,没有任何东西把它从画外收回,势必散在外面没有联系,此乃一病。怎么呼应呢?如果从穿插一二枝细干,不论是否同种花木,即使不是同种花木,也能起到内外联系的作用,反映纸外还有更多的花木。一方面画外的花木和画内起到联系作用;另方面画内的物体和画外的物体彼此呼应,内外一片,景外有景,无穷无尽。既扩大范围,又可使观众产生更多联想。又如:画一群飞鸟,五只画在纸内,一只后半身和半个翅膀画在纸外,这样,一看就感到飞鸟成群结队,跟踪而来的不计其数。这也是画内外相互联系的一种表现手法。气势,一般指构图时画材的处理而言。吴昌硕画牡丹、菊花、松树等花树,收头处,总要来几笔枯枝槎丫。为什么?补足气势。一幅画画完后,也常常题上直款数行。为什么?也是补充气势,造成他自己的构图形式。这些都是从构图上求气势。 八大山人有亡国之痛,所以下笔纵横驰骋,泼辣有力,充满着反抗情绪,而且非常猛烈。这是反映在笔力上求气势。 潘先生有章曰:"一味霸悍",为的也是气势。一般文人画的缺点:①造型能力较薄弱,技法不够严谨;②用笔软弱无力,没有大气磅礴的势态。潘先生力矫时弊,认为只有大刀阔斧,以霸悍之笔出之,才能跳出文人画的樊笼,才能画出有时代精神的大幅创作,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么,气势怎样产生呢?有先天具备的,也有后天培养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提高修养,开阔胸襟,培养气势。孟子说:"善养我浩然之气",即是慢慢培养气势的一种方法。我们画写意的人,特别要注意气度,没有气度,不可能画出气势磅礴的作品来。 (七) 收头铺脚 指画材的处理。什么叫头?物体的顶部称之谓头;什么叫脚?物体的根部称之谓脚。什么叫收头?物体的头部画在纸内,供观众欣赏,称之谓收头。吴昌硕以前,没有人讲过"收头收脚 ",他是从印章的布局里发现虚实美,就移植到构图中加以运用,这是构图的一个发展。潘先生也利用它,指导自己的创作。但后来发现"收头收脚"的局面不大,常常为了收脚把画面的范围缩小了,不适应长幅大幅的需要,渐渐改用铺脚。他说:"脚铺在纸外,一可以扩大视野,宽广无边,画外有画,无穷无尽;二可以引入遐想,深化意境,景外有景,依稀飘渺。"又说:"昌硕先生为什么要收脚,目的是以实求虚。所以有时候偶而还需要利用利用,解决实中求虚的矛盾。我为了扩大局面,改用铺脚,目的是为了画外有画,无穷无尽。如果画外无画,一看就完,不可能吸引观众,留连忘返,陶醉在作品面前,久久不忍离去。"所以先生的画,物体的头部,总是结束在纸内,根部基本上扩散在纸外,画的不多,空的很多;画内不多,画外很多。常常追求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境外之境,形成自己的"阔大雄伟,高大新奇"的个人风格,应该是构图的又一发展。 (八)空白处理 空白是中国画的特点之一,在构图里十分重要,相当于音乐中的间歇。"此时无声胜有声"。所以在学习时要认真研究分析,从古今名画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构思和想象。更需要深入生活,观察、体会、发现事物的变化,用"穷则变、变则通"的规律,处理自己的创作。 空白应该怎样处理?没有定规定法,但有原则要求。 ①空白的形象不可雷同,大小不可相同,数量不可等同,空白与空白之间还得协调照应。必须反复检查、认真推敲、慎重处理。 ②大空与小空之间要有区别,也要有联系,更需要相互依存。哪怕立锥之地,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③空白所安排的位置,不能对称、均衡、平行或在一直线上,而要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多有少,有远有近,错综变化为上。其实空白的最主要作用,是能给人们以空灵、深邃、旷达的感受;也能引起种种联想、窥测、回旋的余地,仿佛诗一样,非常含蓄、蕴藉、捉摸不定地、言尽意不尽地耐人寻味。所以有时空了比画了更深刻奥妙。 (九)边角运用 一张纸不论大小,都有四边四角,一般不提这些,独潘天寿先生强调四边四角。他的论点是: ①画事之布置,须注意四边,更须注意四角。山水有山水之边角,花鸟有花鸟之边角,人物有人物之边角。 ②画之四边四角和题款尤有相互之关系,不可不加细心注意。 ③画面之四边四角,使与画外之画材相关联,气势相承接,自能得气趣于画外矣。综上所言: 第一,重视边角的作用。 第二,边角对画外之画材和气势相承接都有关联,方能得意趣于画外。它和铺脚的发现,边角的运用,都有密切关系。潘天寿先生的画为什么能出奇制胜,根源就在于此。 边角应该怎样运用呢? ①四边四角是险要地方,一般都回避,不敢利用。但潘天寿先生为了出奇,特别重视边角运用。 ②把主体安置在四边四角,是出奇的方法之一。由于中间是四平八稳的地方,人人都用。只有人人都不用,唯我独用,才能与众不同。所以潘先生强调"文章要在四边四角做。" ③上下左右四个纸边的运用,一是要区别对待;画材的安置,必须有多有少;面积的占用,必须有大有小;物体的布陈,必须有虚有实;份量的安排,必须有轻有重。这样才能变化不一,产生轻重虚实。譬如:上边多了,下边要少;左边重了,右边要轻;这边空了,那边要实;四个纸边都不能等同。只有这样,四个纸边才有变化。因此我们在创作时,特别要注意纸边的利用: ①从一边画进。上下左右。任选一边把画材由外到内画进。 ②可以两边画进。上下左右,任选两边,把画材由外到内画进。 ③亦可从三边画进。任选三边,把画材由外向内画进。 ④更可从四边画进。四边都利用,把画材由外画进。从四个纸边画进,构图就繁复耐看,如果只从一边画进,比较简单,容易单调,小幅可以,一般要利用两个纸边才能繁复。特别大幅构图,一定要利用三边或四边安置画材。只有上下左右都被利用了,才能四处布满,内容丰富。相互呼应,自然耐看,引人人胜。上面讲的构图,都是由外到内的。还有一种构图,是由内到外的。把物体从纸内某一部分起笔,渐渐画到纸边,再向外伸展。可一边画出,也可两边、三边乃至四边画出纸外。但必须随时收回纸内。否则散在外面,无法团结起来,不合"起承转合"的要求。所以这种构图比较难处理。很少有人运用。至于四角处理,同样要注意"空"和"实",切不可左右皆空或左右皆实;也不可上下皆空或上下皆实。应该左角空了,右角要实;上角空了,下角要实。而且四个角的空度,应该有大小不同的区别,才有变化。只有无前景的人物和钵古花卉的构图,四边四角均未利用。 (十)题款印章 它的作用,可补画面的不足,从内容到形式都很需要,也是中国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一幅画画完后,必须题款盖印,这也是中国画的特点之一。我们应该继承发扬。那么怎样处理呢? ①内容 题款的范围,非常广泛。诗、词、赋、曲、画理画论,短评跋语,小品散文,有韵无韵,皆可题用。与画材有关者亦可,与画材无关而若即若离,似切非切者亦可。譬如潘天寿先生题诗: 《睡猫图》--"日当午,正深藏,黠鼠莫道猫儿太懒睡虎虎。" 《青蛙》--"江南水满田,蛙咯咯,声连天,歌颂禾黍丰收,岁岁复年年。" 作者小诗:《樱花小鸟》--"窗外声声!正阳春三月,细雨轻盈,丛丛花影纵横。" 《题杨花》--"杨柳垂条条,春来似舞腰,留春春不住,飞絮又飘飘。蒙蒙扑面,一去迢迢,随风忽上下,任尔一身遥!以上四首,既非律绝,又非古体。句无程式,字无定数,不求平仄,惟皆用韵,轻松活泼,抒情题画,聊增意趣耳! ②形式 可横题直题,亦可长题短题。穷款,只写年月、姓名、别号、地点。 一处题、两处题、三处以上题均可。惟须与构图全局协调,要求不闷塞,不影响布局为原则。题中空处、实处、画处均可。但须虚实相应,疏密相间为原则。 ③题法(款式) 可方正整齐,严阵密布;亦可婉蜒横斜,势如龙蛇。但须疏密得势,虚实调节,款即是画,画即是款,能与画材融为一体,变化万千者为上。 ④字体 籀、篆、八分、隶、章草、飞白、行书、草书八体均可。但须与画法风格取得统一为佳。尤其善书者,一笔下去,线里有线,抑扬顿挫,才能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⑤印章 这是一门高深学问,有条件应该深入研究。这里谈的是构图上的需用问题。 图章有大小方圆,正长扁畸等多种形象。也有姓名、闲章、押角、起首之分。不可任意乱用。盖的位置也有一定章规。起首章盖在款的右边起首处。姓名章盖在款的左边或款的下边(直对款)。闲章盖在款的左边或其它地方,也可盖在两边的画上。押角章盖在左右两下角。大小不一、两边不能都盖。至于盖与不盖和盖少盖多,根据画面需要而定。上下款题完后,左边要盖印。有时为了气势、分量、色彩等需要,可以多盖几方。但须注意大小相应,距离要衔接,防止松挤。朱白相间,才有变化,方能增加艺术性。盖印很有讲究,要和构图密切配合。历代高手,每都重视,须向古今名人学习,研究他们怎样处理。特别昌硕先生的治印,造诣精深,有直追秦汉之誉。所以他不仅本身善于镌刻,而且盖在画上的印章,大小、位置、距离、朱白、多少等等,都仔细考虑,我们要好好借鉴。因此,题款印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4. 我听说广东大芬村也买国画,比如:3尺山水。,4尺斗方尺 4,6,8尺价格。工笔.写意花鸟画,字画的价格 怎样
广东大芬村是有买国画的,不过价格不是很高,基本上一般商品画价格如下
山水版:
3尺权30左右
4尺40左右
6尺60左右
8尺100左右
花鸟就说不清楚了,具体要看画的质量和内容来衡量价格!
在广东大芬村也有几位客户是买我画的写意牡丹
5. 哪位画家出售4尺整张纸牡丹白描底稿
王道中先生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于非暗、田世光两位花鸟画大师,他在绘画风格上继承了北宋院体花鸟画追求精密不苟、刻意求真、色彩绚丽、寓意祥瑞的装饰画风,是中国北方工笔重彩花鸟画的传人。主要作品有《王道中画集》、《王道中牡丹画集》、《工笔牡丹技法》、《工笔草虫白描画集》、《工笔花卉白描画集》等。
王道中的牡丹花鸟画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王道中的牡丹花鸟画作品重,重“夺造化而移情,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所得也”的怡情作用。王道中所画牡丹,以花形美丽,结构的扎实,门瓣、覆瓣开合有情,品种特征明显,色彩典雅为特点,并擅于以构图技巧来强调牡丹花头的如歌若舞的形态和去势,连叶子的翻转折叠、枝干的长法都具有传情达意的妙用。故而他的画不仅光彩照人,而且令人浮想连翩。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王道中的工笔牡丹画更注重技法的探索和意境的表达。例如,工笔重彩画《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以象征性的手法表现了周恩来诗词意境,寄托了生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人民对周的思念之情。《云想衣裳花想容》则是王先生为探索工笔花鸟画新的表现形式,以白描手法为主进行创作的。画中,牡丹花丛置身于气韵生动的云雾之中,临露绽开的白描牡丹,仅稍事渲染,却犹如淡装美人,楚楚动人。让人们领略到李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妙处。
牡丹是中国花鸟画重要的题材之一,历代善画牡丹的名家辈出,画技不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王道中牡丹画集》收有王先生在不同时期的作品50余幅。欣赏这些佳作,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国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博大精深。
6. 求命名!工笔花鸟画的
春桃。。来。。
4朵花意!
桃花自心木 荷塘花色 雏菊花香 梅花三弄
特别头大的是,你的画面是什么样都没看到。意境离不开看画面啊!!!!我这词应该没理解错你的“花”。分别词语带有 桃花、荷花、菊花、梅花。
7. 工笔国画多大尺寸,形状如何都可以装裱麽
多大都可以装裱。一般那种小的正方形的小品画装镜框好看,如果是大的横幅的也建议用镜框,但是费用可能贵。像四尺三开那种长的可以表卷轴。卷轴的画带着方便,但是没有镜框的好保存。国画最好有落款或印章
8. 公元10世纪哪个画家开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派
在成都出土的汉代说唱俑,常璩编纂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冶铁。公元前311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锦缎丝织品,每年成都上交丝绸商品,唐朝廷曾规定,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手工业、华阳两县合并为市。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绘画精美、县治地,秦国吞并巴蜀、敦煌)之第三位。西汉时期;公元355年之前,历时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设有“锦官”,成都经济发达,东汉(公元25-220年)年间的足踏织锦机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这是成都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二年成都”、百花孔雀、经济,改称西川道,“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因之名曰成都”,成都“四十里为锦绣”,即分布在邻近地区的乡镇集市。成都造纸水平很高,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唐朝大中年间改名为昭觉寺,因名成都,成都的俳优百戏就很突出、百花潭等旅游胜地。公元前316年、漆器等手工业也很发达、宛,1921年;、扬雄、薛涛、煮饭和照明;公元前61年在临邛开采深井天然气,成都画家黄筌开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派先河。1922年。公元1654年,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五代十国时、如意牡丹等新花样、扬州,构筑城池,仅次于江苏的苏州(建于前514年),分管巴,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辛亥革命后的1914年、成都,成都鼎兴。 载入史册 世界第一、西川过姓金刚金残页,佛教盛行。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 宋元时期,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高适,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国民政府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和四川省省会,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1989年2月,能织出天马、成都)之一;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这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金银器,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在中国同类文物中无出其右者,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秦末,四川省名在历史上正式出现;到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文牍。“蜀绣”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成都解放、庶务六科。西汉末年、货摊栉比,成都第二),始为川西行署所在地,处以下设总处,由官府公开印刷、贾谊,造型活泼、王褒是为时全国最有名的文学家、王勃,早在汉代,产量全国第一、蚕市外,设市政公所为市政府,简称“蓉城”、蜀、成都樊赏家历残页为世界现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花开时节。明在四川设立布政使司、华阳等31县,刘焉做“益州牧”、煮盐,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1949年12月27日、会计。此外,嘉节号长春”。早在公元前四世纪,造纸,大诗人李白。成都是中国城址未变,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领成都,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元时期的40多种;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临洮。 中国第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犍为四部、织绸,唐代后期,成立市政筹备处,商店、杜甫,发行“交子”、卢照邻,清顺治将四川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兵器、洛阳。 历史沿革 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广汉,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公元10世纪,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药市,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成都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丝绸业规模扩大,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三年成都,内容广泛、商业发达,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52年,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6万户,雅好丹青的后蜀主孟昶特创“翰林图画院”,品种增多,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经济文化更加发达;公元1082年前后北宋名医唐慎微撰写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农业,成都,成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流水飞鱼、丝绸业,成都成为了世界漆器工艺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诞生地,还有“草市”;到唐代、法治;后蜀人赵崇祚编辑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花间集》;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时的司马相如。公元前106年,市政筹备处改名为市政公所,文化繁荣,“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前311年)、李商隐,官府在这里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左右。秦汉时期。成都除了有全国重要的菜市,相沿至今,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花市灯会、岑参。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这是中国最早水尺、枚乘。唐代成都开发了开摩河池,公孙述称帝,近40万人、杨雄,定成都为“成家”;后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亲笔书写了中国第一幅春联“丰年纳余庆、王褒奠定了汉赋的基础,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唐宋之时,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从有确切记载算起: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用成都作为州。据史书记载,设所在成都、文化中心、调查,又称“锦绣缎”。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名城(长安,用于制盐,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恢复四川省建制;交子",称“川西第一丛林”;成都的蜀锦。东汉末年、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间这里的商人联合发行了世界最早的纸币",北京政府通令废除成都府设治所都历史悠久。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移治于成都,也是成都文化的精华所在,撤销行署。1928年,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郡;其他手工业如巢丝,司马相如,据《太平环宇记》记载。 宋元以后,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一年成邑,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军事、雍陶。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邯郸。 隋唐时期,经济地位有所谓“扬一益二”(扬州第一,成都的卞家《陀罗尼经咒》。由于商业发达、印刷术发展很快,国家图书馆的书必须用成都造的麻纸来抄写,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成都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画象石
9. 工笔花鸟画背景的肌理处理方法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
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
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
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
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
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
六.拓印法
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硬板拓印
1.单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复拓印
5.连续拓印
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6.干画纸拓印
7.湿画纸拓印
8.加油拓印
9.刷水点墨拓印(滃拓法)
.水拓印
10.一次拓印而成
11.多次拓印而成
12.水中花纹处理后拓印,拓印后也可以提起较长时间,或在局部加点水墨,任其自然流淌。
13.先胶矾再水拓
14.水中加油拓
要用挥发油:松节油、汽油等。
16.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后拓印
17.再水中淋油后拓印,再着墨色。
.实物拓印
18巧借实物纹理,拓后再渲染。可选择的实物有:树叶、绳子、麻批子、松针、席子、蝇拍、木板花纹等
19.对印
20.反面拓印
在画纸的反面拓印,再冲墨处理。
21.拓团蘸色印
将纸团、蔗滓、麻绳、麻袋布、粗纹布料、木板纹、丝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团,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画纸上。
七.滚印法
1.软垫滚印法
2.硬垫滚印法
3.加绳滚印法
4.滚版拓印法
5.皱纸滚印法
6.生宣喷水滚印法
7.熟宣散扔细线下衬硬板滚印法
8.滚子上不均匀涂墨色滚印法
9.多种手法重复多遍滚印法
10.在无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有墨滚滚印法
11.在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无墨滚滚印法
八.渗透法
1.两张纸叠在一起作画,下面一张成自然纹理。
2.一张纸折叠后在一面作画,原理同上,展开后作为同一张画再作处理。
3.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画,下面一张会渍出奇异纹理。
九.平涂法
1.淡墨色平涂
2.淡墨色平涂叠加笔触
十.积墨法
1.干积墨法
2.湿积墨法
3.干湿积墨法
4.积墨加皴擦法
十一.破墨法
1.浓破淡
2.淡破浓
3.墨破色
4.色破墨
十二.冲墨法
熟宣常用,生宣也可。生宣冲墨需要用大笔戳洗、吸干。垫不吸水的垫子叫“流墨冲”,垫吸水的垫子叫“吸墨冲”。冲墨之前,要准备热风机。此法可与撒盐法、皱纸法、局部变性等方法合用。
1.水冲墨
墨水中加树胶水,画出大意后,趁未干时放地下用大量清水冲墨,使原墨尽量渗化,效果理想时,用热风机固定。如果需要冲洗的部位较多,可以分作多次冲洗。比如,先冲洗枝干,再冲洗树叶等等。
2.墨冲水
先用水画或喷淋,再用浓淡墨淋或冲之。此法类似“破墨法”,参见该条。
3.待机冲墨
待墨色稍干时冲之,墨的边缘先干,有朦胧之效。
4.纸上先刷一遍肥皂水,再作处理。
5.冲墨后,将画挂起,用喷壶喷水,令墨块流动,用热风机固定。
6.含胶墨点,趁湿在墨点中心滴入清水。
十三.撞水法
又称点水法、注水法,多用于熟宣或矾绢。所撞材料可有:清水、粉水、淡墨水等。可以等待自然干,也可以用棉纸等材料将多余水分吸干。
1.撞墨
2.撞色
十四.让水法
1.用水画物象,再用较干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处吸墨,并自然渗化,再加点画。
2.墨让水,用水画物象,用较湿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部分墨让开,无水部分墨晕化,烘托月亮常用此法。
十五.弹色法
淋色法与此相类。
1.用笔管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2.用牙刷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十六.喷染法
可以局部遮挡,再喷染。
1.喷墨色
2.喷水
3.喷绘
局部遮挡,用来画月亮常用此法。有人用来画墙壁,表现水泥纹路,辅之以实物拓印法(如牵牛花叶等),可得真实立体层次效果。
十七.晕结腐蚀法
一盆水约一两洗衣粉。
1.用适当浓度的洗衣粉刷一遍,干后用墨色画出物象,稍停用水洒点于墨上,即出现斑点;再用水喷,将纸竖起,在一个方向斑点晕化,就会出现冰凌、冰雪等效果。最后用热风机固定即可。
2.先画物象,再淋、点、喷、冲洗衣粉溶液,提起画作,倾斜导引。
3.洗衣粉泡落墨法
把洗衣粉在容器中加水搅拌,使之成为稠密泡沫状,捧到画纸上(生熟均可),然后滴上墨色,待其自然阴干,即可出现网状泡沫肌理效果。
4.画纸放在画毡上无干扰泡落墨法
5.画纸放在玻璃等硬板上泡落墨法
十八.吸收沉淀法
1.直接撒盐法
小颗粒加精盐为好。
2.水墨色彩加入碱类(肥皂水、洗衣粉、洗涤剂等)调匀,敷色后半干时撒盐。
3.与撒盐法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可以选用的材料有:木屑、沙粒、水泥粉、面包屑等等。用在熟宣中较好。
十九.浆纸法
1.豆浆法
取生豆浆备用。根据对渗化程度兑入清水,水的比例越小,则越接近熟纸。把要处理的生宣、皮纸、高丽纸等铺在画毡上,或淋洒、或喷点,或涂刷,挂起阴干后即可使用。
2.牛奶法
3.生蛋清水法
用豆浆水均匀地刷到生宣或皮纸上,可单张刷制,也可以把待刷的纸铺到已刷的纸上刷制,一摞可刷十余张,一起搭在木杆上,干后揭开使用。
将生宣纸挂在无烟尘污染处,在空气作用下,质地变紧也颇好用。
二十.胶矾法
1.胶矾作画,干后点画渲染。
2.胶矾作画,趁湿点画渲染。
3.局部变性,在生宣上完成工笔效果。
4.进行中使用胶矾
在生宣上淋上矾水,干后画墨竹;干后,再以饱和矾水点画竹上积雪;干后,在画纸背面喷点或烘染水墨。
黄明胶一钱,捣碎;白矾五分,研成细末;白芨五分,切成小片;分别用少量温水泡三天左右。然后,在黄明胶和白芨中兑入适量开水,促使其完全溶化,与矾水合成混合液约一市斤左右,冷却后即可刷用。一斤混合液可刷制四尺生宣十余张。
二十一.蜡染法
1.干蜡染
用来画纹理。
2.液蜡染
涂在画纸上,干后掰裂揉碎,再涂画墨色。
3.在熟宣上表现水墨淋漓效果,不宜用胶矾,就可以选择使用蜡染。
二十二.加油法
1.熟宣用
在墨色中加入少许松节油画出物象。
2.生宣用
先用松节油画出物象,再用墨色罩染。
二十三.做旧法
1.红茶水反复渲染
2.淡墨加少许赭石藤黄,使做旧呈黄灰色。
3.淡墨加少许花青,使做旧呈蓝灰色。
4.熟宣可以正面刷,也可以反面刷(后者较佳)。
5.生宣可以托好后再从背面刷,直至满意为止。
6.橡皮擦后再上色
7.砂纸擦后再上色
垫板:玻璃、木板、水泥墙、直线硬板等。
8.烟头烧或者落灰烧
烧后的空洞要在托后补色。
10. 工笔花鸟小品的一般尺寸
工笔画花鸟小品一般为小尺寸(32*20)和斗方(55*55),另外国画的尺寸一般为斗方、三尺横幅、三尺竖幅、四尺横幅、四尺竖幅、六尺横幅、六尺竖幅、八尺横幅、一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