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上的插花
① 半导体工艺流程中的前段(F)后段(B)一般是如何划分的,为何要这样划分
芯片的制造过程可概分为晶圆处理工序(Wafer Fabrication)、晶圆针测工序(Wafer Probe)、构装工序(Packaging)。
测试工序(Initial Test and Final Test)等几个步骤。其中晶圆处理工序和晶圆针测工序为前段(Front End)工序,而构装工序、测试工序为后段(Back End)工序。
按照其制造技术可分为分立器件半导体、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存储器等大类,一般来说这些还会被再分成小类。
此外,IC除了在制造技术上的分类以外,还有以应用领域、设计方法等进行分类,最近虽然不常用。
但还有按照IC、LSI、VLSI(超大LSI)及其规模进行分类的方法。此外,还有按照其所处理的信号,可以分成模拟、数字、模拟数字混成及功能进行分类的方法。
晶圆处理工序:本工序的主要工作是在晶圆上制作电路及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容、逻辑开关等),其处理程序通常与产品种类和所使用的技术有关。
但一般基本步骤是先将晶圆适当清洗,再在其表面进行氧化及化学气相沉积,然后进行涂膜、曝光、显影、蚀刻、离子植入、金属溅镀等反复步骤,最终在晶圆上完成数层电路及元件加工与制作。
(1)晶圆上的插花扩展阅读:
(1)元素半导体。元素半导体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半导体,其中对硅、锡的研究比较早。它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固体材料,容易受到微量杂质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目前, 只有硅、锗性能好,运用的比较广,硒在电子照明和光电领域中应用。
硅在半导体工业中运用的多,这主要受到二氧化硅的影响,能够在器件制作上形成掩膜,能够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利于自动化工业生产。
(2)无机合成物半导体。无机合成物主要是通过单一元素构成半导体材料,当然也有多种元素构成的半导体材料,主要的半导体性质有I族与V、VI、VII族;II族与IV、V、VI、VII族;III族与V、VI族;IV族与IV、VI族。V族与VI族;
VI族与VI族的结合化合物,但受到元素的特性和制作方式的影响,不是所有的化合物都能够符合半导体材料的要求。这一半导体主要运用到高速器件中,InP制造的晶体管的速度比其他材料都高,主要运用到光电集成电路、抗核辐射器件中。 对于导电率高的材料,主要用于LED等方面。
② 晶圆上的金属焊位作用是什么
晶圆上的金属焊位是牢固作用。
③ 关于IC的晶圆和裸片的问题
晶圆是指从来IC制造厂家出来源的一整片未进行切割的IC,裸片是对晶圆进行切割、挑粒、装盒,客人购买以后可以直接进行绑定的IC ,还可以对晶圆进行切割封装,TX2/RX2C还有SOP封装和DIP封装两种!仅供参考!
④ 密封的晶圆外包装被拆开,晶圆还有用吗
一些更为复杂的晶圆厂工具集成了来自数十家供应商的超过 50000 个零部件。
⑤ 晶圆的加工工艺
去找专业的网上查吧!这里应该没什么人知道哦
⑥ 怎样让芯片从晶圆上分离开来
你是说封装的时候是如何将晶圆切割开的吧?封装前芯片会减薄到一般200um左右,然后会把圆片贴在一张蓝膜上,再进行划片;再经过装片工序,装片时用顶针将芯片与蓝膜分离并将芯片固定到封装框架上。
⑦ 晶圆是用来做什么的
制作芯片。
晶圆是基本材料,根据需要在上面蚀刻出需要的电路,然后分割成小块的芯片
⑧ 晶圆是什么
晶圆是微电子产业的行业术语之一。
高纯度的硅(纯度,99.99.....99,小数点后面9-11个9),一般被做成直内径6英寸,8英寸或者容12英寸的圆柱形棒。
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把这些硅棒用激光切割成极薄的硅片(圆形),然后在上面用光学和化学蚀刻的方法把电路、电子元器件做上去,做好之后的每片硅片上有大量的一片片的半导体芯片(小规模电路或者三极管的话,每片上可以有3000-5000片),这些加工好的圆形硅片就是晶圆。
之后它们将被送到半导体封装工厂进行封装,之后的成品就是我们看到的塑封集成电路或者三极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