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花卉
❶ 谈论五代(唐宋元明清)中国花鸟画各时期代表人物艺术特点~
唐朝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地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使其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这个时期的花鸟画主要体现了画家们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旺盛的创造力,尤其以鞍马为主的动物类题材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韩斡的《照夜白图》、《牧马图》,韩混的《五牛图》以及戴嵩的《斗牛图》
宋代是花鸟画大发展的时期。从北宋初始到真宗、英宗时期,花鸟画仍承袭黄家的工笔体制,有名的黄派画家还有夏候延祜、陶裔、李符、李怀等人。黄氏父子之后,工笔花鸟大家当推赵昌,他精于写生,设色技巧极精,不同踪迹,近于黄筌、徐崇嗣富贵丰艳一类,在他同期还出现了擅画獐猿的易元吉,他们二人竞出新意,使北宋绘画开始出现一些新颖的局面。至宋神宗、哲宗时,崇尚工笔、讲究形似的黄家画风渐渐衰败,以崔白为代表的新派花鸟画得到宫廷的承认,他注重写生,不打草稿,以当时较为豪放苍劲的水墨山水画法来画背景,追求简淡冷峭的意境,从而取代了百年一贯的黄家画派。
在北宋的画坛中,除了宫廷画家和民间职业画家,许多文人学士也开始进行绘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各成体系,被当时的人称为“士夫画”,即后来的“文人画”。其间以苏轼、文同、黄庭坚、李公麟、米芾等人最为活跃。苏轼是第一个真正从理论上阐述“士夫画”的人,他以评诗之法评画,强调绘画要有诗的意境,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主张即性创作,要求达到“得意忘形”、“象外传神”的境界,要与职业画工有所区别。文人画多以简单的水墨挥写梅兰竹菊等物,将花木的自然特征,比之于人的道德情操,常带有寓意,其间以苏轼的枯木与文同的墨竹最为有名。北宋后期的宋徽宗赵佶是花鸟画集大成者,当时的宣和画院在他的倡导下十分兴盛。
元代文人画中以墨 竹、墨梅最为盛行。当时画竹名家之多,作品之盛,在历朝历代都是无与伦比的。其中有被誉为“写竹之圣者”的李衍、创写“晴竹新篁”的管道畀,擅写风竹的顾安,“擅画双钩竹,几成绝响”的张逊,以及柯九思、吴镇、倪瓒、高克恭等名家 。画梅著称的有王冕、邹雷、陈立善等人,都讲究“以神求貌”、“以逸为上”的文人风格。
进入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也日趋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 与流派。纵观整个明代花鸟画艺术的演变,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从洪武至弘治时期,基本上按两个方面发展,其一为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多以竹石为题,名家有王绂、夏杲、姚绶等;其二为宫廷 院体画,尤其在宣德年间,画院兴盛一时,主要师从两宋院体,却极少受元代的影响,徐黄二家,各有所承。当时边景昭、吕纪都为工笔花鸟大家,名重一时,但后继乏人同,工笔花鸟颓势自此已不可避免,所以同在画院的林良、范暹独辟路径,追求水墨之趣,从而确立了写意画派的风格。明代中叶以后,“院画”势力日微,纯粹工整艳丽的画风几成绝响,活跃于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开始兴起。其代表人物沈周、文微明、唐寅、仇英又被称为“吴门四家”,皆为绘画全才,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通。其中沈周的花卉技法,师从法常,风格纵逸,意态生动,结合诗文题跋,益臻妙境,影响最大,为明代后期写意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号称“白阳”的陈淳,师从文微明,淡墨欹毫,纵横豪宕,创出清新隽雅的新一派大写意花鸟画。明代后期,徐渭的出现,将大写意花鸟画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与前期的陈淳相为呼应,笔墨更加纵放,大胆创新,“不求形似求神韵,”以不同的风采与杰出成就树立了文人画在花鸟画方面的典范,与陈淳一同被后人称为“青藤白阳”,成为百代宗师。而周之冕的“勾花点叶”技法,孙克弘兼工带写的花卉画法,以及“武林派”蓝瑛、陈洪绶等人奇绝古趣的用笔,使当时的花鸟画呈现百花齐放之态。
清代是写意花鸟画最为发达的时期,继元、明以来的趋势,画家更加追求笔情墨趣,在风格技巧上争奇斗艳。派系林立,竞争之烈,前所未有。清代的花鸟画是在“正统”与“反正统”两股潮流中,相互竞争,相互补充而向前发展的。前者是以有名的“清初六家”中的恽寿平的“常州派”为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徐崇嗣的没骨法,结合了徐、黄两派的技法,创造出一代新的没骨技法,被誉为“写生正派”,其明丽秀润的特色与宋代的工笔画有着不同的意趣。其后的著名花鸟画家王武、蒋廷锡、邹一桂、沈铨等,均受常州派的影响,但创造性不大,终不能振兴工笔花鸟画自明代以来的颓势。与此相反,写意花鸟却呈现的勃勃生机,名家辈出。江南“四僧”中的原济(石涛)和八大山人(朱耷),师法林良,、陈淳、沈周、徐渭等写意派名家,所作花鸟笔意恣纵,别开生面,尤其朱 在艺术上已达到了“笔简形骸”、“形神毕具”的境界,对以后的“扬州派系”及“海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代中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从而也出现了新的艺术潮流,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以革新的面貌出现于画坛。郑 、金农、李鲜、黄慎、李方膺等人,寓情于“梅兰竹菊”四君子,充分发挥了写意花鸟画的手法,形成与正统画派格格不入的奇绝之风。另外,此画派名家中,华曲的花鸟画也颇负盛,他的小写意画法清新秀俊而又率意粗宕。加之高凤翰的奔放纵逸,阎贞的沉雄稳健,边寿民的水墨写生等等,都使写意花鸟在这个时期大放异彩。同时起源于清初的指画,在高其佩的发展下也形成了“指画派”,可谓独树一帜。而这个时期的宫廷画除了前面所提的以恽派手法为主的工笔画法之外,由于西方传教士供奉内廷,带来了西洋绘画中的明暗及**法,并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画风,其中以郎世宁、艾启蒙、王致诚等最为有名。
❷ 九江花卉市场在哪里,有几个
九江市区的花卉市场只有1个,在京九大市场的对面,乘坐12路公交车可以直达。
❸ 北京黄氏庄园花卉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位于顺义区赵全营镇的北京黄氏庄园花卉有限公司,是赵全营镇的重点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答,公司现有员工80余人,其中技术骨干6人。
法定代表人:黄刚
成立时间:2002-12-17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1300519524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
❹ 连城县的文化
姑田游大龙:姑田游大龙,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每年元宵节,连城县姑田镇民间都要举行游大龙的民俗活动,祈福人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其规模和神龙的形象,历史上最长的大龙为二百三十六节共计一千余米长,创吉尼斯世界记录。2002年元宵节的大龙,龙身有237节,加上龙头、龙尾,整条龙长达950米,被誉称为“姑田大龙甲天下”、“天下第一龙”。不愧为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苗。2012年,大龙的长度为771.9米,并打破了世界纪录
河源十三坊进公太:进公太为福建(简称闽)闽西一带留传的民俗盛世,以祭祀开闽王王审知为主题。河源十三坊即祭祀公太的十三个区域集体,主要是位于闽西连城、长汀两县交界处的十三个村落,其中又以连城县内的朋口镇、宣和乡居多(过去宣和全乡叫上河源,朋口镇管辖的其中五个村叫下河源,统称河源里)每个区域集体举办一年,以十三年为一个轮回,故活动相当盛大,而举办的十三个区域集体有“河源十三坊”之说。十三坊的群众每年农历二月初三都要举行纪念开闽之王王审知的庙会即“进公太”,连城县文亨的湖峰、莒溪的璧洲、长汀县的钟屋村等邻近乡村也参加河源十三坊的入公太。
罗坊走古事:据传,昔日连城罗坊常闹旱、涝灾,当地举人把流传于湖南的“走古事”移植乡梓,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自此流传延续至今有几百年了。走古事实际上是一场具有娱乐性质的盛大狂欢,被称为“中国山村狂欢节”。
林坊大龙:林坊游大龙是林坊林氏家族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遗产,发轫于明朝初,已有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清朝年间,四房桐德在湖南洪江县做工时,潜心学到了扎龙和制作技术。后经过几代先辈对龙制作技术改进,林坊大龙别具一格,彰显特色。龙头高大威武,雄壮秀丽,色调和谐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龙头口中含着红彤彤的龙珠,头上虎鼻、鹿角、腰间鹰爪拔出,身披龙须,龙更显龙蟠虎踞,生龙活虎,气势凌人。至今每年正月十三日至元宵节定为游龙庆丰收迎新春的庆典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01年林坊大龙代表龙岩市参加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在古田的演出活动。
芷溪花灯:芷溪花灯,由苏州引进,以宫灯为主灯,分二层结构。外围配上花篮、纱灯、牡丹灯、鳌鱼灯,画上字画或装制罗汉、古装人物等,多达99盏小灯。点灯用特制玻璃灯装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每个花灯要12人抬护,元宵节芷溪按姓氏轮流出灯,曾出过110多个花灯长队。花团锦簇,琳琅满目,配以苏州锣鼓和十番乐队,十分壮观,有纸包火的奇迹之称。
北团游大粽:农历一月初六至十三,是福建省连城北团上江坊一年一度的“游大粽”客家民俗活动。从初六起,村民们开始用上万片粽叶缝制粽衣,1个粽用120斤糯米,制作成1.6米高的大粽。初七晨大粽下锅,蒸煮4天4夜,十二日用金箔,吉祥纸花等妆粉大粽,供奉于宗祠。十三日出游,村民们抬着1个个大粽,鸟铳、鸣锣开道,彩旗花伞引路,一路吹打,浩浩荡荡,沿村道游行。热闹完毕,大粽则分给村民,保佑各家五谷丰登、五业兴旺。节日一过,春耕大忙就开始了,民间习俗仍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憧憬。
犁春牛:中原传入连城南部地区,尤其盛行于芷溪、新泉两地,约五百多年历史。每年立春前后,以家或片为单位,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整个队伍,由七人的锣鼓队开道,二位童男女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利灯。牵牛僮牵着用红绸布扎花絮披头的健壮耕牛,后接犁田、送饭、钓鱼、挑柴、抬农具、读书、担牛草、挑谷子及抬松明火等二十余组成。牵牛僮和犁田者扮丑角,即兴表演,伴以嘿、嘿的喝牛声。他们卷袖、赤脚、戴斗笠,男的扎腰、女的系围裙。观众多时还要唱山歌,俨然是一幅模拟春耕劳作的热闹非凡的春耕图。
连城拳:明洪武年间(1385年),南田(连城县隔田村)黄氏千七郎公之妻张氏四娘,与本县巡检张绣是河南同乡,素为戚谊之交。巡检张绣任职届满,请张四娘的长子黄张生挑运行李随其回河南,到河南后,张绣便推荐黄张生到河南登封少室山(即嵩山少林寺)拜蔡、董、孙三位僧人为师,练习少林诸般武艺达三年之久。虽时间有限,但黄张生依然学得三位师傅的精髓要领。黄张生返回家乡后,将其所学尽数教授给族人,因此隔田武术得以沿袭不衰。后经黄观杰等人在实践中删改后精益求精,使武术套路更加精炼、充实完善。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堪称武林奇葩。连城拳有南田黄家拳和洋地巫家拳两种。
提线木偶书法:连城木偶历史悠久,五十年代初,著名的木偶表演艺术家徐传华,曾赴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表演节目,并应邀赴前苏联、波兰、捷克等国访问演出,被誉为中国木偶表演艺术大师。他的嫡传弟子李明卿,从事木偶表演艺术21年,他的木偶书法被国际新闻媒体和艺术界同行们赞誉公认为世界首创神州一绝,此项表演节目已申报世界吉尼斯之最。 连城红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连城乡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很适合这种红心地瓜生长。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营养丰富,远销东南亚和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连城的两大特产红心番薯干和黑丫头连城白鸭均驰名中外,有“土藏萌番薯,水游黑丫头”的美誉。
在福建和江西等地,番薯因为憨厚大个的体态,老一辈还称其为懵番薯,伴随动漫文化的热潮和卖萌搞怪元素的流行,现在大都改称萌番薯。番薯高产,红军当年打游击时物资匮乏,饥一顿饱一顿。后来从山区农民那得知种番薯可有效应对饥饿,便和山区农民朋友一起房前屋后种些番薯,军民们还有口号“土藏萌番薯,吃饱不辛苦”。
连城白鸭:连城白鸭出产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全身羽毛洁白,因为黑色的脚丫和头部,当地又称“黑丫头”。“全国唯一药用鸭”,“鸭中国粹”。清代《十药神书》记载,连城白鸭治咯血、虚痨等病症,是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食品,中医和民间对鸭均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小儿麻疹、肝火、无名低热高烧和血痢,对癌症患者具有缓解病痛、辅助治疗作用。清朝道光年间被列为珍品、贡品。经厦门大学生物系和省农科院中心室试验测定:连城白鹜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10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极低。连城的两大特产红心地瓜干和黑丫头连城白鸭均驰名中外,有“土藏萌番薯,水游黑丫头”的美誉。
捆板:亦称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连城南部地区,几乎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街头小吃摊上也时有出售。
九门头:连城传统火锅名菜,别名焖九品。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俗称“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已列入全国名菜谱。
芋子饺:芋子饺皮呈玉色,形如半月,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是连城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传统名食,在连城已有数百年历史。据传,早期制作的芋子形如“米桃”(寿桃),俗称“桃子”,又因芋饺上席后须趁热食用,放凉后则香味流散,故又有别名“赶烧”(趁热之意)。
四堡漾豆腐: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是福建闽西连城县客家的特色佳肴。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与明清时期四堡的印刷业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据说,当时印刷工场的工人日夜劳作十分辛苦,家人就专门烹调出一些清心润胃、滋阴养元的菜肴给他们补身体,漾豆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菜。以四堡当地特产的一种“五月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嫩白滑爽,滋味香鲜。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就是以四堡产的豆腐为原料制作的。
雪花鱼糕:连城群众喜爱吃鱼,不仅因为鱼肉鲜嫩可口,营养丰富,且“有鱼”象征“富足有余”的好兆头。连城菜中有多种多样的淡水鱼菜肴,其中尤以“雪花鱼糕”制作精细、造型新颖、鲜嫩可口,成为宴席中的上等菜肴。“雪花鱼糕”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将鱼肉捣成鱼泥,肥猪肉剁成肉泥,投人地瓜粉、味精、胡椒粉、盐、姜汁、葱汁等搅拌均匀,装人圆盘中,放锅中蒸熟后出锅划成菱形片,再把蛋清抹在蒸后划成片的鱼糕上,回锅蒸3分钟即可上席。
“雪花鱼糕”又称雪花银片、烊鱼,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喜庆宴席中,人们常以出不出这道名菜作为宴席是否丰盛的标准,以至有“不出烊鱼不成席”之说,在闽西首届“山茶花节”评比中,此菜获风味小吃第一名。 连城兰花:连城植兰自宋始,以朋口镇桂花村最为有名,百余户人家几乎家家种兰,有100余个品种。20世纪80年代末朋口农民联合成立了兰花开发公司,在镇所在地建起了近万平方米的兰花辅。1994年第四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朋口农民栽培的建兰新品种“三友梅蝶”“南斗素”“阳生素”,分获银奖和2项铜奖。全县现有养兰户2000余户,栽培以素心建兰为主的130多个品种,并曾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
连史纸:连城宣纸具有纸质薄韧、颜色洁白、吸水力强等优点,所以是精装印刷、复制描绘、书画装裱的好材料。连城在姑田镇建立了皮宣纸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到日本和东南亚。许多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把连城的宣纸当作馈赠亲友的佳品。因此,连城宣纸不仅为连城创汇,也为国家争了光。
连城根艺:连城根雕始于宋末元初,历史悠久,艺人辈出。前人的作品大局限于神像或神案上摆设的吉祥动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连城的根艺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作品种类不仅有人物、花卉、动物,还有花插、几、案等。涌现了一批技术精湛、造诣深厚的根雕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的以古朴浑厚见长,有的以飘逸典雅取胜,有的师从造化形神兼备,有的构思精妙匠心独运。
❺ 化龙镇水门村龙门桥历史
基本概况
化龙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北部,与广州黄埔新港、广州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有13公里长的珠江岸线。镇以驻地名。
历史沿革
传说宋末黄氏迁此开村,其子黄龙于村南建龙山寺,乡人称祖“化龙归天”,自此村名为化龙。 1956年设化龙乡。1958年成立化龙公社,1986年置镇。截止至2006年底,全镇面积53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及1个居委会,人口30808人,是广州南拓发展的重点镇。
经济
化龙镇2006年实现全镇社会总产值53.35亿元,同2005年比(下同)增长17%。工农业总产值47.33亿元,增长17%。GDP(国内生产总值)13.47亿元,增长15%。
工业
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12亿元,增长17%。引进外商投资企业3个,迁入的外商投资企业有2个。工业增加值7.05亿元,增长16%。外向型经济工业总产值占全镇总额的76%;工业增加值占全镇总额的70%;实交税金占全镇工业总额的80%;出口值30916万美元,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37721万美元,增长24%;实际利用外资223万美元。CAV、一江化工、韦士泰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出大的项目不断发展壮大。一江化工公司的“一江”牌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粤皇食品公司的“粤皇”获广东省著名高档产品称号。
农业
采取“控蕉,扩花”策略,使花卉业成为化龙镇发展较快、效益较高的龙头产业,2006年该镇花卉面积已达13739亩,价格稳定,销路畅通。该镇的爬柱类观赏植物“绿萝”成为广州地区的花卉品牌,“公司+农户+基地”的集约化、产业化生产模式不断发展,全镇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有19家,种养大户422户。
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指导思想,结合化龙镇的实际情况,运用国家有关的农业政策,对现有的农业结构作适度的调整,以市场信息为手段引导农民向以规模、生态、“三高”为特征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逐步建立“以花卉种植为主导,畜牧、水产养殖为辅助”的农业新格局。
2007年,全镇花卉种植面积14387亩,水产养殖面积11287亩,畜牧业生产中生猪出栏36972头,三鸟出栏354.4万只[1]。
特色产业
花卉已成为化龙镇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农业龙头产业。2007年全镇花卉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值2.4亿,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50%。化龙花卉研究中心、盛丰园艺、绿兴源花场、裕丰花场等花卉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销售带动等形式辐射带动了一大批农户适时调整生产布局,投身花卉生产。镇政府、花卉协会通过组织大户、专业户外出参观学习,让其逐渐了解花卉产销形势,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花卉。从2002年起,该镇花卉种植迅猛发展,花卉种植户已达到500多户的规模。
花卉种植品种除了棕榈科、榕树类、绿萝、绿宝石、绿巨人、竹芋、玛丽安、白掌等几十个传统品种以外,山海带、白雪公主、金心也门铁、大白掌、巴提雅、金钻蔓绿绒等新品种通过引进、示范也被逐渐推广种植。
化龙荫生观叶植物已形成自己的品牌,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闻名的荫生观叶植物生产基地。2002年,“绿萝”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名优农产品;白雪公主、金钻蔓绿绒和芭提雅分别夺得第二、三、四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金花奖”;散尾葵、山海带、金心也门铁等产品亦多次获奖[1]。
基础设施
积极推进农业基础建设。按标准化完善农田路网基础设施,2006年完成全镇13个村共计14272亩的标准化农田建设,完成沙亭、柏堂、水门、塘头、草堂、东南等村范围的运河涌、五涌围内总长7907米清淤,完成复苏3.5公里达标海提,莘汀砖厂、沙亭东围总长2640米的水利工程,沙亭水闸、七沙水闸890米的清淤工程。完成了林相改造工程3000亩,种植苗木约10万株。疏伐速生桉、台湾相思等低级树种,改植三角枫、凤凰木、木棉等乡土名木。
重点建设项目:京珠高速公路、广州地铁四号线,东二环高速公路、珠江黄埔大桥、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广州LNG燃气管道、广南500KV高压供电线路、广州大学城预留发展用地、番禺现代产业园、金枫大道等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在该镇顺利开工。
在上级的支持下,2006年该镇投入800多万元配套资金,开展了农田路网标准化建设,在沙亭、莘汀、东南、塘头、水门、复苏、明经、潭山、眉山等10条村建设农田路网近10万米。水利工作,重点抓11公里河堤达标建设,沙亭、四沙七沙水闸维护、清淤,各村内河清淤。四山片河涌清淤工程顺利完成,清淤工作已初见成效[1]。
科教文卫体
2006年10月顺利通过广东省专家组的创省教育强镇的验收。一年来投入近1000多万元完善化龙中学、中心小学。增建化龙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及配备,化龙二小、东沙小学的教学设备设施;投入近200万元配备教师办公电脑;复苏村投入250万元新建复苏小学综合楼、配备教学设备设施以及修善校园环境;潭山村将投入1200万元新建潭山小学。
2006年市、区、镇投资400万元对屈氏大宗祠维修已启动,投资200多万元的化龙文化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投资300多万元的楠山画居,即将投入使用,潭山村参加全国飘色大赛,勇夺山花奖。2006年12月24日,承办全国民族学会在该镇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考察研讨会,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学者40多人云集化龙,考察镇村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包括屈氏大宗祠、龙门桥、炮楼、金面盆、石街等。
医疗卫生部门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病人满意度达95%以上;爱卫部门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水门、塘头的水改申请水改费100万元。增加环卫硬件设施,扩大保洁队伍,环境卫生面貌有新改善,居住质量有新提高,东南、柏堂塘头、莘汀、水门村等被评为广州市卫生村。
2006年,投入50多万元组织各项体育竞技活动和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分别举办春节游园会、迎春足球大赛、“商会杯”篮球赛,参加区“五一”象棋赛获团体第一名,柏堂村龙船队还在5月份举办的“莲花杯”获银奖第二名,6月3日夺2006年广州国际龙船赛第六名。
精神文明建设
“双百共建文明村”的创建硕果累累。2006年,向区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多项,其中50多项已完成,投资总额达1700多万元,区、镇拨款近700万元。柏堂村、复苏村、潭山村被评为区文明示范村,柏堂村被评为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
❻ 古今中国字画最贵十大黄氏艺术家都有谁
书声孕育黄门代代才俊,朝廷进士、留洋学士是黄氏曾经的荣耀。社会变迁,观念更新,“十年寒窗苦读”的指向,不再是唯一的“金榜题名”。黄氏的后世们,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以崭新的姿态尽情挥洒他们的才智。他们根据自己志向择业立身,当年的书香门第,后来又走出一个个声震国内外艺坛的文化精英——“黄家艺术”可谓中国艺术界一个非常独特的家庭。
其实,古今中国黄氏艺术大师何止二十人:黄氏艺术代代人才辈出,这二十位只是我随心挑选出来而已。
黄筌 (约 903-965)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五代·后蜀〕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早以工画得名,擅花鸟,师刁光胤、膝昌苑,兼工人物、山水、墨竹。山水松石学李升,人物龙水学孙位,鹤师薛稷,撷诸家之萃,脱去格律而自成一 派。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
黄筌 传世作品有《写生珍禽图》现藏故宫博物院《雪竹文禽图》册页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庭坚《砥柱铭》2010年以4.368亿元成交,成为中国书法历史最高拍卖纪录。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人。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庭坚笃信佛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画最著盛名的画作之一
黄公望(1269年~1354年)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全真派道士。本姓陆(有待考证),名坚,汉族,平江常熟人氏;后过继永嘉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后入 “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道藏》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诀》一卷,阐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同时,他著有《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等传世。
黄慎(1687-1770后),字恭懋,躬懋,一字恭寿,菊壮,号瘿瓢,东海布衣等,福建宁化人。擅长人物写意,间作花鸟、山水,笔姿荒率,设色大胆。为“扬州八怪”中全才画家之一。有《商山四皓图》、《伏生授经图》、《芦鸭图》等传世。著有《蛟湖诗钞》。
黄遵宪(1848-1905)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朴人,别号予向、虹庐、虹叟,中年更号宾虹,以号著称,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代山水画画家。能诗文、书法,兼长金石文字、篆刻等艺术。对于画论与画史均有研究,见解精辟。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中国画学史大纲》、《宾虹草堂藏印》等,编有《黄宾虹画语录》,并与邓实合编《美术丛书》。1955年3月25日病逝,现在杭州栖霞岭下设有黄宾虹纪念馆,在金华建有黄宾虹艺术馆。
黄宾虹 目前最贵书画《花卉12条屏》2004年以1650万人民币成交。
黄君壁 中国画家。(1889-1991)本名韫之,别名允瑄,号君翁、君璧。1898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广州,1991年卒于台湾台北。1919年毕业于广东公学,后从师李瑶屏学国画。1955年获第一届中华文艺奖金美术部门首奖;1968年获纽约圣若望大学金质奖章;1971年获南朝鲜庆熙大学最高荣誉大学奖章 。1960年巴西国家美术院授以院士衔。他擅山水,师承渐江、夏圭,有极深的传统功底。曾设白云堂授徒,被尊为"多士师表"。作品长于飞瀑、流泉、风帆、霜林。笔墨氤氲,苍劲有力,气势雄壮。亦能作工笔仕女和花鸟。
黄君壁 目前最贵书画《雄狮》《云山飞瀑》《丹崖翠壁》2011年分别以701.5万368万和322万元成交。
黄少强 (1901~1942年)原名宜仕,字少强,号止庐。官窑群冈小江村丰湖里人。少时,母孔氏教他习艺,并搜罗名人画卷供他赏玩。后从刘博文学西洋画,从此“爱画入骨髓”。9岁,值辛亥革命前夕,有感于民间疾苦,写了一幅《无告人》以表志。他先后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黄少强被誉为“中国梵高”
黄养辉(1911—2001)别名黄旭晨,笔名黄易,曾担任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秘书前后长达20年之久,悲鸿大师曾评价其“于艺卓然有所树立,开中国绘画新境界,知名当世”。在徐悲鸿的影响下,黄氏长期刻苦勤奋、努力不懈,不仅精于中西方绘画,而且在书法篆刻及美术评论、诗文等方面都功深力厚,蹊径独造,可谓徐悲鸿最得意弟子之一。
黄苗子(1913~2012.01),广东中山人。当代知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华中学,8岁师从邓尔雅先生学书法。先后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曾担任过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据黄苗子个人官网授权方百雅轩消息,文化老人黄苗子于2012年1月8日11点27分在北京朝阳医院辞世。
黄均(1914.6—)别名懋忱,北京人,系清末台湾四大翰林之一黄彦鸿第五子。擅长中国画。1944年毕业于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历任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讲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有《心花怒放》、《文姬辨琴》、《天女散花》等。1987年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古都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中山书画社顾问、东方书画社顾问及中国口岸协会书画研究会顾问。
黄秋园(1914-1979),江西南昌人,名明琦,字秋园,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1914年生,1979年5月逝世,自幼爱画,后到银行工作,其书画创作全在业余进行,他聪明好学又功底深厚,成就极大,1970年后将全部精力投入书画创作,达到他一生艺术创作的高峰;逝世五年,他的作品公诸于世,震撼整个中国画坛;一代宗师李可染先生叹出:"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追聘秋园先生为名誉教授;中国画研究院追聘秋园先生为荣誉院委委员;1987年在南昌建立"黄秋园纪念馆";"黄秋园故居"列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纯尧(1925--2007),1925年1月生于成都。师承徐悲鸿、黄君璧、谢稚柳、傅抱石、陈之佛诸先生,1947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后来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生活在南京。20多年前,他离休后回到成都,先后任教于四川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在成都生活了20年。2005年因身体原因,他又回到南京。
曾任南京师大教授、江苏美协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四川省诗书画院艺术顾问、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英国国际人物传记中心顾问委员会荣誉委员,美国国际人物传记学会成员。
出版有《黄纯尧画选》、《黄纯尧画集》、《黄纯尧山水画集》。传略收入国内和日、英、美等国辞典,并获美国人物传记学会杰出人物奖。出版多种画册及题画诗、论文集。
黄胄(1925.3—1997.4.23),著名中国画画家、收藏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原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黄胄 目前最贵书画《欢腾的草原》2013年以1.288亿元人民币成交。
黄永玉(1924年—),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贤安,中国画坛名家黄养辉最子,艺术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当代画坛百名杰出画家。1948年11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省无锡县,以画马著称。现为中国美协江苏会员、中管院江苏分院东方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华东书画院副院长、南京梅花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等。
黄文寿,1951年生,黄氏雕刻世家第三代传人。福建木雕领军人物之一。平生绝技为大型,超大型神像创作。现任福建木雕委员会会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中国木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礼仪用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等等。出身木雕世家,又经院校深造;为继承传统工艺,发扬创新精神,他身先士卒;创作大型武将,可谓世界称冠;1982-1989完成乌尤寺、伏虎寺、善觉寺、鹅翎寺、雪峰寺、广化寺、南少林寺、西禅寺等几十个中国著名禅寺的几千尊佛像(包括大型雕像)雕塑。
黄文寿木雕作品
黄孔新,1952年生。笔名:路遥。广西藤州书画院院长,他是一位书画怪杰,一位获得过海外、国内50多个大奖的,才华横溢的大师级书画艺术家,桃李满天下。
黄琦,字太极,号万年,另署天岸马、醒狮堂主人等。男,汉族,公元1964年生于中国河北。实力型书画家。擅长书法、花鸟画、山水画及篆刻,兼修诗文,并粗通音律。
公元1981年考入河北无极师范学校,有幸得到恩师刘岩森先生教诲。毕业后转益多师,先后受到李明久、钟志宏、全祝明、吴守明、龚定平、辛晋瑛、李可染先生等省内外方家教益,大器渐成。书画作品力融哲理思辨、力呈雄强奇恣与纤巧浑朴兼容之风貌。
自1987年即开始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书画及篆刻作品,[1] 《河北教育》(月刊)、《河北日报》[2] 、《羲之书画报》[3] 都曾分别予以刊介,入编[4] 《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典》、[5] 《中国书画家作品精选》、[6] 《太行书画选》等多部辞典。一贯主张和注重以作品说话、让历史见证!兼任中国书画家苏北老区联谊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特邀书画师、黄琦艺术工作室导师、博宝艺术网加盟书画家等职务。
黄泽金,1979年生,云南红河州人,哈尼族。笔名爱国者,号中国国盛。廖静文、侯一民、
吴冠中等大师弟子。画坛称有“中国第一爱国艺术大师”。至今唯一一位要画笔画完中国23个
省城、四大直辖市、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家。被前国家主席称为”有志青年黄泽金“。作品创
作主要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他常常自称画画不是为了迎合谁,而是迎合自己这颗中国人
的心,迎合要迎合时代、迎合人民、迎合祖国。他的艺术思想和爱国精神值得提倡学习。
作品有:《中国红》《中国崛起》《我是中国人》《我的中国心》《中国大吉大利》
《中国二十三个省》《中国四大直辖市》《团结和谐的中华五十六个民族》
《家国和为贵》《祝中华夫妻恩恩爱爱百年好合-愿天下夫妻互敬互爱幸福美满》
《愿天下老人都长寿》《祝祖国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愿华夏儿女龙马精神马到成功》
《中国梦一帆风顺-中国人一路平安》《平安中国天天平安-和谐中国人人和谐》
《春暖中华牡丹开-和谐中华富贵来》《中华父母寿比南山-华夏儿女福如东海》
《祝愿子孙都成龙-如愿天下父母心》《为民富国强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等。
部分作品被前国家主席、国务院领导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
日本等国内外友人收藏。
黄泽金 目前最贵书画《我是中国人》2014年以2.988亿元成交。成为中国最贵健在画家。
❼ 广昌县黄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昌县黄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2015-10-30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版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旴江镇建权设东路建设大厦一楼。
广昌县黄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61030MA35F96YXX,企业法人胡雪容,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昌县黄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白莲、水稻、食用菌、中药材(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限制的除外)、花卉苗木种植、销售;畜、牧、水产养殖、销售;农产品加工、销售;酒、饮料、茶叶销售;卷烟、雪茄烟、预包装食品(不含冷藏冷冻食品)零售;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农业基础设施施工,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网上经营农产品(食用菌、白莲、泽泻、蔬菜果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广昌县黄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❽ 请问九江的花卉市场在哪里
在长虹北路,京九大市场(黄氏干菜批发大市场)对面,不过那边只是一个小规模的花卉市场,如果你是要做大规模的苗木的话,去莲花洞那边,路边都是苗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