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流河鲜花节
① 湖北新洲旧街的传统节日——二月花朝
花朝节,(发音:huā zhāo jié)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正月的花神是柳梦梅,二月的是杨贵妃。
(1)沙流河鲜花节扩展阅读:
关于花朝的日子,由于被春分所替代,民间对古祭日的概念并不是十分确定,这并不像中秋,与满月这样非常明确的信号,因此日期有很多,但都在仲春,有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二月十四、二月十五四种说法。准确应是二月十五望日,因为从对应的角度上。
虽然不是明确的女儿节,但也在民间被成为姑娘会,女孩在这一起也借此相聚玩耍,互相认识结交朋友。未出阁的女子最爱赏红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祷自己像花一样朝气与美丽。赏红一般与拜花神连为一体,清以前贵族士人也赏花剪彩,祭花神,到了后来逐渐变为女儿的专利。
② 广州芳村岭南花市的鲜花是从哪里来的
迎春花市,源于古代广州的花市、夜花市。当年,岭南人“彩缕穿花”的故事源自于陆贾出使南越国时的发现。南汉时期,海珠区(俗称“河南”)一带被称为“花馨斜”,是一个专门养植花木的地方,现滨江路有“花洲古渡口”石碑为证。而买卖鲜花、花木的最大最集中的市场,便是每年除夕前三天举办的广州迎春花市。
迎春花市又称年宵花市,其时,搭起了一排排展卖鲜花鲜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人们称之为“花街”。花市源于明万历年间,当时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为花木产区。后来在今中山路和北京路交界处出现夜间花市。
每当迎春花市开放之际,只见花街上盆盆金黄色的四季橘、柑橘、柚子、柠檬果、吉庆果树,果实挂满枝头,深受人们的喜爱。迎春花市于除夕晚深夜二时左右结束。
[广州的花街]
解放以后,市属八区除夕前三天均在一条主要街道上摆设一条花街。如越秀区的西湖、教育路;东山区的东华南路;荔湾区的荔湾北路,海珠区的江南西路;黄埔区的大沙地;天河区的天河南路;芳村区的花地;以及白云区的各个镇的马路。与此同时,越秀公园、广州文化公园、烈士陵园、流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等广州各大主要公园,也都举办迎春花会和菊花展。
广州的迎春花市,早就名扬五洲,饮誉四海,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每年的迎春花市,分别在广州市的八大花街举行,一是越秀区的西湖、教育路花市;二是东山区的大沙头三马路花市;三是荔湾区的荔湾北路花市;四是海珠区的江南西路花市;五是天河区的体育中心花市:六是黄埔区的大沙地花市;七是芳村区的花地花市;八是白云区的新市大街花市。广州花市一年举行一次,每次由春节前年廿八开始,至年初一凌晨结束。
广州的花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广州独有的传统民俗。这与广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传统不无关系。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1.7℃,年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广州地区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繁花似锦,素有“花城”之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各种花卉的成长提供了极佳的生长条件。
广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文明历史。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历来交通贸易十分发达,万商云集,经济繁荣,是一个鲜花需求量很大的市场。早在西汉时期,陆贾出使南越国时,看见岭南人士爱种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后厅堂房内也都摆满了花,便赞誉广州人都是“彩缕穿花”的人。相传在五代十国的南汉时代,南汉王的宠姬素馨是珠江南岸庄头村的种花女,进宫后还一直爱好种花。王姬的爱花,带动了王宫贵族的好花,进而又带动了百姓们种花养花,并形成岭南地区的民风。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王姬,就把岭南特有的一种茉莉花称为素馨茉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贬谪岭南时,非常惊叹这里的景色,挥笔写下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如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的诗句。由此可见,自古以来,花文化已经在岭南的历史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促进了鲜花种植和销售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广州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当时广东罗浮山的药市、东莞的香市、广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称为广东“四市”。特别是广州的花市,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游客之多,举国无双。“夜有花市,游人如蚁,至彻旦云”。这都说明历史上广州花市规模之大,还形成了夜市,并有了相对固定的地点。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期,分散的花市基本上固定在春节前几天,这就出现了“除夕案头齐供养,香风吹暖到人家”的景象。
广州大规模的除夕花市定型于1920年以后。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至除夕深夜12时。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人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对花的追求更高。广州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花市的分布越来越广。在除夕前一个星期。广州定点花市的主要街道就实行交通管制,有关部门开始为花农搭棚架摊档售花。这些花架一层层沿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每个花市的出人口处,还搭起绚丽辉煌、雄伟壮观的迎春花市牌坊。花农预早几天就开始把一些大盆的花木陆续运来。腊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开始,那时十里花街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
广州人自古以来就有种花、养花、赏花、易花的习惯。花,历来被誉为美的象征。因而广州人屋前屋后种花,厅堂房内摆花,开业志庆送花篮,男女婚嫁坐花车,甚至探亲、访友、相亲也送鲜花。花已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花已成为广州民俗传统中不可缺少之物
进入“迎春花市”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的牌楼,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条望无边际的花的长廊。花市的花,按包装形式,可分为三大类:枝头、盆头、散花(又叫花脚)。枝头主要有桃花、银柳花、吊钟花等。
广州人家里喜插桃花,寓意“大展鸿图”。广州话中的“桃”与“图”同音,“红桃”即意为‘鸿图”,有人迎红桃(鸿图)回家是祈望来年转鸿运;还有男青年因今年尚未找到朋友,插上一枝桃花,明年就会走桃花运,找到漂亮可爱的伴侣。
吊钟花是花市最常见的品种。“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就是指吊钟花,其花白里透红,形似吊钟,故称吊钟花。家里插吊钟花,表示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一年美好生活的降临,还表示“金钟一响,黄金万两”,在新的一年里发财致富之意。
花廊中段一般摆放盆头。因为每棵花的下面都有一个盆所以这一类花叫盆头。盆头有茶花、兰花、芍药、月桂、玫瑰、含笑、牡丹、水仙、海棠、蟠桃、金橘、橘红、大红柑、大红橘、四季橘、朱砂橘、金蛋果、代代果、热带肉质植物等。
四季橘摆在家里表示四季吉利。四季橘的果呈圆形,酸甜各半,别有风味。
茶花色呈粉红,花形饱满,像一个个娇妍的绣球铺满在碧玉立。家里摆放茶花,取其美满富贵之意。
金橘树形虽小,一般连盆带树不足70厘米高,但却果实累累,大多有数百个之多,把枝叶压得弯弯的,椭圆形的小果实金灿灿。它象征发财吉利,非常逗人喜爱。金橘可吃,香脆甘甜。春节过后,有些人用蜂蜜把金橘浸泡起来,可用以治疗哮喘。
红橘是广东的特有橘种,其果形较圆,表面长满了白白的茸毛,非常可爱。寓意大红大紫,银粮满仓。 ジWīnɡγ 2008-02-14 19:41 检举
③ 五一国庆两大节日常用的草花有哪些
五一、国庆节常用花有一串红、矮牵牛、鸡冠花、孔雀草和彩叶草。
(1)一串红:常见的品种有野火、红霞、火娃、红娘、皇帝、火焰、皇后、太阳神、展望、红孩儿、红宝石、莎莎、红景、瑞迪、沙哈拉沙漠、烈火2000等品种。一串红有9个变种,有一串白、一串紫、丛生一串红、变色一串红等。花色更是多变:有纯色的玫红,红冠白萼的桑格力亚,白冠白萼的阅兵典礼,淡紫色的串紫,蓝白双色的蓝带,复色串红莎莎,花冠花萼媚红色的一串粉等。花期5~11月。从现蕾到开花20~30天,单花4~7天,严格自花授粉花卉。壮苗应该是分枝多,节间短,茎秆粗壮,叶色正绿。
如果要五一节开花,能生产出矮壮、花枝多、花穗多的一串红,技术性很强。一般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在大棚内播种,幼苗6片真叶时留3片叶摘心,待新芽长到5~6片叶时第二次摘心。播后40天上盆,盆径10~20厘米。如果是要国庆节开花,4~6月(江淮地区在6月中旬)播种,在防雨棚加遮阳网越夏,最后一次摘心在8月上旬。
一串红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和酷暑,喜阳光充足,忌干燥。生长适温20~32℃,发芽适温20~25℃,高于30℃会落花,低于10℃会黄叶。播种期4~5月或9~10月,12~13天出苗,种子喜光,不覆土,幼苗6片时留3~4片叶摘心。5~6叶后再留2叶摘心,可摘心2~3次,促使分枝,气温15℃以上,6~7月结合打头取条扦插(穗长6~10厘米),15~20天生根,上盆时一盆多株。
一串红花期长,需肥料较多,生长期每隔7~10天施一次粪肥水,到现蕾时,增加磷钾肥(0.02%磷酸二氢钾)。对水分很敏感,水多会徒长,久湿久旱会黄叶。浇水秋天3~5天一次,夏天1~2天浇水一次,要防积水,防烈日高温灼伤叶片。高温时喷水降温,适时转动花盆。注意疫病、花叶病、红蜘蛛、蚜虫、粉虱的危害。
(2)矮牵牛:如需五一节开花,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温室播种,因种子较小,发芽温度20~22℃,6~7天发芽,基质用园土与泥炭按1∶1或泥炭+椰糠+珍珠岩2∶1∶1比例混合,1%高锰酸钾消毒,密闭48小时后通风待用,用浅盆或温床育苗,穴播,每穴种子一粒,如播在苗床上培养土厚15~20厘米,将基质喷湿后用种子与细沙按1∶20掺匀撒播,覆草木灰,盖遮阳网,小苗长到6~8片叶时上盆,基质用沙壤土与泥炭按2∶1移栽上盆,大棚中温度保持18~25℃,7~10天追肥一次,多施磷钾肥,每次追肥每盆复合肥1~2克,放在盆内沿边处,矮牵牛喜干怕湿,需充足水分,夏季保持盆土湿润。常用的品种有玫瑰红、大红、梦幻兰、国旗红、纯白等株矮早花的品种。如果国庆节用花4~5月播种,25℃温度7~10天出苗,真叶4~5枚时移植一次,间距5厘米×5厘米,此时进行摘心,经2~3次移植后可上盆。这时要注意用防雨棚加遮阳网遮阴,使其安全越夏。其他管理同上,矮牵牛一般不摘心,有些品种,可在苗高5~6厘米时摘心,常用品种有黄金时间、小鹰、跳圈、交响乐、名誉、大风车、阿拉丁、幻想、霜、佳期、棱柱、极美、流畅、疯狂、地毯、超越、花王、彩虹、风云、狂欢节、荣光、庆典、蓝摩林、林波舞、沙漠、绿洲、冰橙、冰红、甜蜜的惊喜、黄色极品、急速阳光、晏波、波浪及漫步系列等。矮牵牛亦可用扦插育苗,一般在花后取顶端嫩枝,长2~3节,去掉下叶,大叶剪去一半,用根太阳生根剂400倍蘸插穗基部,基质用粗沙,温度20~25℃,插后8~10天可上盆。
(3)彩叶草:市场上有奇才、墨龙、水彩、猎豹、佳人、微波、关老爷、王妃、天鹅绒、航路等品种,叶彩色斑斓,有黄、红、褐色、黄白色等不规则斑纹,株高30~50厘米。圆锥花序,花朵小,淡蓝色或带白色。元旦、国庆、春节用花。露地栽培夏秋开花。温室栽培元旦、春节开花。
彩叶草性喜温暖湿润和向阳的环境,怕水涝。生长适温15~25℃,种子发芽适温18~20℃,越冬温度15℃左右,土壤pH:4.5~5.5。种子在11~12月温室或3~4月露地播种,基质用腐叶土、腐殖土、山泥、河沙及堆厩肥等量混合,覆土以盖住种子为度,10~15天发芽,3~5片叶分苗,6~8叶定植于12~15厘米花盆中。3~4月气温15~18℃扦插,成活率高。
要有好株形,高30~40厘米,苗高10厘米第一次摘心,并追复合肥壮苗,第二次6月中旬进行二次摘心。从新芽萌动,每周施6~8∶1的有机肥,夏季施减半的磷钾肥,秋季施全元素复合肥。彩叶草喜湿润,不耐旱,春秋1~2天浇1次水,夏季早晚浇水,冬季保持盆土干润。
(4)鸡冠花:头状鸡冠花有亚美高、绣球、阿迷哥、红顶、东方2号、波浪、娃娃、宝盒、珊瑚、满堂红、黑美人、二乔、新世界、红云及重奏等品种。羽状鸡冠有新目、和服、城堡、世纪红叶、飘逸、潮流、红色火焰等品种。要求株形矮壮紧凑,分枝多、花大、色泽鲜艳纯正,浓淡适宜,外观新鲜,生长健壮,叶片排列整齐,匀称、形状大小完好,色泽正常,无褪色,无病虫害、折损、擦压伤、冷害、水渍、斑点和药害。
鸡冠花原产印度,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20~32℃,幼苗生长温度15~20℃,开花温度25~32℃,夜温15~18℃。五一节开花在11月上旬、十月一日开花在6月下旬播种。4月上中旬播种,8~9月开花,基质用腐叶土、山泥、园土、堆厩肥3∶2∶3∶2配制而成。20~25℃7~10天出苗。苗高5~8厘米,5~6叶时定植。露地栽培株行距20~30厘米×60厘米。生长期每10~15天追一次6~10∶1的有机液肥,孕蕾开花期行浑水浇花。地栽不要浇水,盆栽盆土见干,土表发白,用手指按压有硬度时,把水浇透,最好施肥前松土,施肥后浇水。盆花一定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莳养。
(5)孔雀草: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株高30~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淡黄、杂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而繁多。开花时,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常见的品种有金门、浪花、迪阿哥、鸿运、探险男孩、巡游、杰妮、曙光、英雄、小英雄、吉娃娃、归燕、曲鸣蝉、春晓及夏令营等。
孔雀草原产墨西哥、喜阳光,但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南方,它的开花期为3~5月及8~12月。
孔雀草的繁殖,用播种和扦插均可。播种11月至翌年3月间进行。冬春播种的3~5月开花。播种可在庭院直播或盆播,大面积用穴盘播种。盆栽的,播种后约1个月即可挖苗上盆定植。扦插繁殖可于6~8月间剪取长约10厘米的嫩枝直接插于庭院,遮阴覆盖,生长迅速。直接插于花盆亦可。夏秋扦插的8~12月开花。扦插不论插地或插床(盆)均可成活。
由于一串红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温,又经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状态。因此,孔雀草已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
最近引入白孔雀草,又名硬枝满天星,姿态优美,四季开花,种植条件简易,经济效益高。原产美国,地上茎高0.2~1米,多分株,幼茎嫩绿色,花后茎枯,地下茎生蘖芽。幼株近基部叶片较大,披针形,花茎向四方分枝,花圆锥形,每枝有花150多朵。
白孔雀草,适应性强,喜冷喜光,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短日照植物。
用扦插、分株繁殖。小苗4根丛植,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前期薄肥勤施,以氮为主,7天一次。从生长旺盛期,到花芽分化及现蕾期,要重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50千克,每周喷叶面肥一次,现蕾后停肥。秋后,白孔雀草不会长高,作切花用在栽后一个月加100瓦灯泡加光4小时,连续40天。切花最佳时间在顶蕾约开10朵时。
④ 河水清澈见底 节日 鲜花 填上合适的词语
节日欢天喜地,鲜花五彩斑斓
⑤ 景颇民俗节日
1、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极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
只要有场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进行目瑙纵歌,它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集体歌舞。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最隆重的民族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目瑙纵歌节已成为景颇人民欢庆丰收的歌舞娱乐的民俗节日。
2、能仙节
能仙节: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种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
3、新米节
新米节:在每年农历的七至八日,要分别过两次“新米节”。七月,早稻开始成熟,过第一次“新米节”。佤语叫“朋奥”或“波奥”。
八月,稻谷大量成熟,第二次过“新米节”。它又称“吃新米”,佤语叫“朋挺”或叫“奥瓦”。“新米节”这一天,主人早起准备好过节的鸡、猪、牛肉,然后背背箩上稻谷地采新谷。
(5)沙流河鲜花节扩展阅读
2018中国德宏景颇族国际目瑙纵歌节3月2日开幕
2018年3月2日,2018中国·德宏景颇族国际目瑙纵歌节在云南省德宏芒市开幕,来自国内外的宾朋与景颇族群众共庆盛会。
云南省政协、国家民委、中国侨联、国家林业局有关领导,各省及省内友邻州市代表团,美国、英国、缅甸、菲律宾、新加坡、韩国、越南等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侨团侨胞,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摄影专家、景颇文化学者和著名的艺术人士等各界人士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目瑙纵歌节以“开放、合作、团结、发展”为主题,是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德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彰显民族团结的一次盛会。
通过本次目瑙纵歌节,德宏州将全方位展示各少数民族,特别是景颇族的民俗文化、民间文艺、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
目瑙纵歌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景颇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德宏州各族人民大团结、大联欢的盛会,素有“万人之舞”的美称。
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目瑙纵歌节硕果累累,成功创下了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已经成为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对外交流合作的国际性交流活动。
⑥ 世界各国“花的节日”有哪些
也是网上找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阿尔萨斯花节 法国东北部的阿尔萨斯花节,把人们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鲜花世界。节日里,无论是在公园,还是在街头广场,都会看到用鲜花、绿叶组成的动物造型和其他造型,许多居民家中、庭院或房舍外摆放花盆。节日里用各种鲜花装扮的花车多彩多姿,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声,沿着城镇的街道缓而行,吸引游人驻足观赏。 俄罗斯的花节 俄罗斯一年有3次花节,除"三八妇女节"这天是俄国的花节外,在5月有两次花节,一次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人们以郁金香和石竹花互赠,表达友情和祝愿幸福。第一次花节是在5月9日,此日是苏联人民打败法西斯德寇的纪念日,人们用红郁金香、红石竹花、红玫瑰扎成花环、花篮,敬献在烈士墓前,寄托哀思。 厄瓜多尔的“妈妈节” 厄瓜多尔有个“妈妈节”。节日清晨,从城市到乡村,所有已婚妇女都要戴上面具去游行。其中有一名妇女装扮成黑妈妈,头上戴满玫瑰花,脸上涂满油彩,嘴唇高兴得向两边咧开,一副快乐的表情。未婚男女单列一队,男孩向姑娘怀中投红石榴,表示爱慕之情。 居住在厄瓜多尔的印第安人,在新人结婚时,亲朋友好友将鲜花撒入河中,表示祝新婚夫妇的生活像鲜花一样美好。 菲律宾的的五月花节 茉莉被誉为爱情和友谊之花。菲律宾语把茉莉称作“山吉巴达”,意思是“我们发誓”,这是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话语。所以茉莉在菲律宾又叫“誓爱花”。菲律宾的五月花节是这个国家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因它在百花盛开的5月份举行,所以叫五月花节,并选出花后。 荷兰郁金香节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每到暮春时节,郁金香盛开,晶莹修长的叶片,像装满了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让人心醉。郁金香节是在最接近5月15日的星期三,节日里人们用五颜六色的鲜花扎成形状各异的花车。欢乐的人们头戴花环,挥舞花束,簇拥着"郁金香女王",载歌载舞,穿街过市,形成鲜花的长河。每年郁金香节,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众多游客观花度节。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赞美郁金香:"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他的名著《黑郁金香》给郁金香又添上一层罗曼蒂克的色彩,引起更多神往。 吉卜赛 吉卜赛人对花有各种独特的解释。如以向日葵表示对某人的敬慕,则用大叶玫瑰作为爱情天使来传递。茉莉表示和蔼亲切,红玫瑰表示幸运、美丽。他们用黄百合讽刺别人虚伪,用杏树表示轻佻,而蝴蝶兰为大喜之兆,紫罗兰为永远美丽,波斯菊表示愉快。而用凤仙表示诡诈多变,一品红表示懦弱无用,绣球花表示勤奋成功。而野丁香则有劝戒朋友谦逊一点的含义。 美国的母亲节 美国的母亲节,在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在这天,美国人佩戴石竹花,并向健在的母亲献红石竹花,向已故的母亲献白石竹花,母亲节也成了石竹花的盛大节日。美国夏威夷花环节,在每年5月1日举行,节日里人们佩挂着象征美丽和友谊的花环互相致意问好,举办饶有风趣的花环比赛,为被选为"花环皇后"的姑娘举行加冕礼。 欧洲 欧洲人送给新婚夫妇的鲜花,多选用五爪龙长春藤、麦蘖等组成的花束,以祝愿新娘、新娘恩恩爱爱,白头偕老。探视病人,选用红罂粟与野百合组成的花束,其含义是愿你早日恢复健康。送别亲朋好友多选用杉枝、香罗勤、胭脂花组成的花束,表示一路平安,万事如意,友谊长在。欧洲人认为石南花象征思念,风信子象征永恒,白樱花代表真切,雏菊意味赞美,木兰代表深沉,蒲公英含义勇敢。珍珠花和千曲菜被称为调停之花,人们相信,吵了架的夫妻,若把珍珠花的嫩枝放在枕下睡一觉,就会一夜间重归于好。 日本 在日本,花圈写作“花轮”人们用于喜庆活动的花圈是“祝花轮”,用五颜六色的花和叶编织,样子美丽鲜艳。用于悼念的是“祭花轮”,用黑色或白色的花叶编制,样子庄严、肃穆。 "萨巴基他"花节 "萨巴基他"花节,是菲律宾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花节。"萨巴基他"为菲律宾的国花,它的形、味酷似茉莉花,洁白而芬芳。人们常把它作为纯洁爱情的象征,好客的主人也常把它献给尊贵的客人,以表示真挚的友谊和美好的祝愿。 英国 在英国,玫瑰、月季、蔷薇招人喜爱,这3种均属蔷薇科,人们常因分辨不清,而将此3种花混称玫瑰,所以这3种花都是英国国花。英国历史上发生过的"蔷薇战争",又叫"玫瑰战争",就是以此花为名。英国的百合花和玫瑰花日,是在每年5月21日,伦敦塔下伊顿公学和国王学院的学生代表,手持百合花和玫瑰花,举行传统仪式,纪念这两所学校创始人亨利六世。.
⑦ 中国传统的节日里,通宵,花朝,四月八日浴佛这三个是什么节日有哪些民俗
花朝节日期:农历每年二月十五日,今年为2006年3月14日
古玩市场中偶见用竹木牙角等材质雕琢、飘然似仙似娥的古旧持花女子像,通常被藏友称之为持花仕女。然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古人雕琢的意愿并非作仕女摆件观赏之用,而是古时百姓与花农家中供奉祭拜的花神像。民俗史上有花朝节之说,亦称花日,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各地花朝节的定日虽各有异同,但均在农历二月中的某日。如洛阳风俗,以二月初二为花朝节;苏吴之地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日;而浙越民间风俗多以“仲春十五”(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节(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但不管将何日定为“花朝节”,共同的是到了那一天,百姓与花农都要贺花神和祭百花祈求庇佑。如明末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的小说中就有描写一位花神惩治恶霸、救扶花农的故事。故古时各地,尤其是长三角一带多建有花神庙或花庙,而花农家中亦多供奉着花仙神像。常见的花神像多为女性,糅合着古代仕女与古人臆想中的仙女那婀娜妩媚的风姿。其手中通常以持百花之王的牡丹和芍药居多;也有手提花篮,内盛牡丹、芍药等花魁之状。图中一尊高18厘米的晚清象牙雕,一手持折枝牡丹,一手持芍药的花神像,是为旧时吴越花农宅中之物。她可是古人挥别冬寒之后对明媚春光的向往,及昔日花农寄托着四季花繁似锦、花市昌盛、岁月平安的美妙情感的外衍与幻化的自然之神。
我国浴佛的日期,古来即有多种的说法。在古印度,浴佛并不专在佛诞生日举行,例如唐义净所译《浴佛功德经》即只称日日澡沐尊仪,可获得大利益,并无固定日期。浴佛传入中国,情况则有所变化,逐渐固定在佛诞日浴佛,赞宁于《僧史略》上“浴佛”条曾解释道:“然彼日日灌洗,则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热,僧既频浴,佛亦勤灌耳。东夏尚腊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为佛生日也。”但关于佛诞日,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古印度亦因传承不同而有不同规定。因此,浴佛时间亦有多种规定。仅从我国历史的记载来看,情况就相当复杂多变。后汉时笮融的浴佛日期未见明记;北朝多于四月八日浴佛。(在敦煌石室遗书中发现的诸多写卷,均明确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而自梁经唐至于辽初,又大抵在二月八日;宋代北方改用腊八,南方则用四月八日。据梁代《荆楚岁时记》记载,二月八日为佛诞日;《续高僧·释玄琬传》卷二十二说:“琬以二月八日大圣诞沐之辰,追惟旧绪,敬崇浴具。每年此日,开讲设斋,大会道俗。”另《辽史·礼志》卷五十三记载,辽时以二月八日为佛诞日。至宋代,佛诞日多定为腊月八日。宋赞宁《僧史略》卷上“佛诞生年代”条称:“今东京(宋都开封)以腊月八日浴佛,言佛生日。”但也有称腊月八日为佛成道日而浴佛的,如宋《丹霞淳禅师录·腊八上堂》说:“屈指欣逢腊月八,释迦成道是斯辰,二千年后追先事,重把香汤浴佛身。”而宋代在江南一般又多以四月八日为佛诞浴佛之日。据《岁时杂记》称:“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故用四月八日灌佛也。今但南方皆用此日,兆人专用腊月八日,近岁因圆照禅师(1020-1099)来慧林(禅院),始用此日行《摩诃刹头经》法;自是稍稍遵(之)。……其后宋都开封诸寺,多采用四月八日浴佛。”另《东京梦华录》卷八亦说:“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及至元代,著名的《幻住庵清规》和《敕修百丈清规》均定四月八日为释迦诞辰,这样中国佛教才算有了统一的浴佛日期。
⑧ 南浔区有个蚕花节是哪里的
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市,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是我国著名的蚕乡。1958年在湖州市南郊钱山洋出土的距今年前的丝织残片,是我国讫今为至发现的最早的丝织品。 从古至今,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一直是湖州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织成部分,其生丝以及丝织品的产量与产品质量,在明、清时代,已臻至巅峰,名声远播世界各地。与此同时,伴随这些生产活动而产生的蚕事风俗也异常的丰富多彩,如祭蚕神、清明踏青、轧蚕花、赛快船、打拳船等。清明节含山踏青、轧蚕花,千年相属,久盛绵延,是湖州城乡众多蚕事民俗活动中最为生动、参加人数最多、场面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一项活动。 含山镇位于湖州市东南,隶属于湖州市南浔区,九九年与善琏镇合并,南通杭州、西接德清、东连桐乡,水陆交通便利。 京杭大运河从含山镇穿境而过,运河畔有座含山,高不过百米,但“兀然独立四野平涛之上,方圆百里而不相属。”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含山周围便是我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 每年清明,含山四周各乡数万蚕农贴身背负自己培育的蚕种包,涌上含山,祭拜蚕花娘娘,祈祷求赐蚕花廿四分(意为双倍好收成)。然后带着蚕花殿中的“蚕花”高高兴兴回家。年复一年,形成了含山独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清明“轧蚕花”。据考证,大约是西施从越国到吴国,路过含山,西施送蚕花一直流传至今。而民间传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年清明日,蚕花娘娘来到含山上空,看到蚕农们祈祷观音菩萨保佑他们获得蚕花廿四分,蚕花娘娘扮作村姑,将蚕气传给蚕农,使蚕农家的蚕花获得好收成,从此卖蚕花这一风俗流传了下来。 含山顶上有座含山塔,含山塔又称笔塔。清代沈国治《韵香庐诗钞》中有诗记: 含山塔影细于针, 含山淡翠学眉纤。 侬家遥对含山住, 亲缚银毫染胜尖。 《湖州府志》、《练溪文献》等古籍也有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村有含山颠,浮图其卓昭笔。”又载:“含山有塔,故出笔工。俱出善琏村,含山西去十里。” 相传,秦代大将蒙恬在善琏制成笔。为了纪念蒙恬制成湖笔的历史功绩,建造了这座笔塔。 含山塔始建于宋代元佑年间(公元1086~1094年),德清县新市人姚明鼎在山颠建造。重建于明朝正统辛酉年(公元1441年),复修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塔高38米,直径6米,上下7层。塔座为须弥座,砖木结构。每层有拱门;交错相间。塔呈八角形,每只角上挂有铁铃。 民间也有传说含山塔是三国时东吴孙权之母吴国太修缮。传说中的笔塔修缮时间,比历史记载建造日期要早700多年。 抗日战争时间,日本侵略军在含山顶宝塔傍修筑雕堡、建炮楼,含山塔遭到日寇的严重破坏。文革时期,宝塔又一次遭到浩劫,楼梯楼板大都拆毁,千孔百疮,游人只能爬到二层,三层以上已无法拾级登塔。1984年8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将含山塔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0月至1994年3月再一次拔款重修。并重建了蚕花殿、观音殿,修建了蚕丝博物馆等。 含山塔形如一支巨笔,直插蓝天白云之中。 含山顶有蚕花殿,蚕花殿是祭蚕神的场所,祭蚕神是含山蚕花节的一项主要活动内容,历史渊源深远,一般分藏蚕种包,祭蚕花娘娘、抬阁表演3道程序。 早先蚕农养蚕是自已养蛾产卵育种。蚕农们在自家的墙壁或大门上挂着用阳光消过毒的纱布,让飞蛾去产卵,凡能爬在纱布上产卵的都是体质健康之蛾,为优质品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蚕农们,每年春节一过,就用一层薄薄的丝棉裹着蚕种,怀端在妇女的胸口,用女性的体温催蚕子成蚁。清明节早上,蚕农们跑上含山与蚕花娘娘见面,保佑蚕种出得好、出得齐,同时在蚕花殿前上香点烛许愿,这就叫“祭蚕神”。蚕神塑在蚕花殿的正堂,是一个姑娘和一匹白马,亦称马鸣王菩萨。祭祀用的供品也比较简单,有茧圆(用米粉揉成圆圆的团子)、棕子、芽麦塔饼、米酒等。藏蚕种包和祭蚕花娘娘一般由蚕农的主要劳力或当家人为操办,也有全家出动的,更有一些大户人家抬着全鸡全鸭讲排场的。
⑨ 想知道: 泰州市 兴化市油菜花节 在哪
2013年江苏兴化油菜花节开幕时间已经确定,第五届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将于2013年4月3日至月3日举行,为期一个月。
兴化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带,全市总面积2393平方公里,人口155万, 千岛菜花风景区
1987年撤县建市,是江苏里下河地区的一颗明珠。
古城兴化已逾两千多年历史,是战国时期楚将昭阳的食邑,《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明“嘉靖七子”之一宗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奠定了兴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兴化生机焕发,总体经济实力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雄居全国之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工业经济呈加快发展势头。一个新型的开放型的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兴化地居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征。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累年平均温度15℃左右,降水量1024.8毫米,日照2305.6小时,无霜期227天。境内地势低洼,形如侧釜,河港纵横,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水生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多种经济作物及水产品的生长、养殖。
兴化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郑板桥故居、刘熙载故居、施耐庵陵园、拱极台、文博中心、乌巾荡风景区、水上森林公园、体验式的茅山号子等令人流连忘返。
兴化享水土之利、得资源之厚。兴化人民热切期望与国内外客商携手合作,兴办实业,观光旅游,共创辉煌。
千岛菜花风景区
垛田素称 '千岛之乡',全镇耕地面积2.25万亩。境内河沟纵横交错,如水网平铺,垛岸星罗棋布,似千万小岛荡漾于水面之上,千岛之镇由此得名。垛田历史上就以种植蔬菜为主,50年代曾有“垛田油菜,全国挂帅”之誉。全镇年产蔬菜26万吨,为此,垛田又有'蔬菜之乡'的美称。垛田镇水产品资源丰富,有水面养殖面积3.1万多亩,97年建成了江苏省万亩青虾养繁基地。“九夏芙蓉三秋菱藕,四围香菜万顷鱼虾”是垛田田园风光的真实写照。每到春季油菜花开,'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旖旎景色令许多中外游客和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垛田气候温和,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及钙、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垛田境内大气、水源无污染,达到了生产绿色食的环境要求。垛田镇主导产品“垛田香葱”色泽鲜绿、质地柔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且有中药功效。1999年“垛田香葱”的价值得到了南京农科院有关专家教授的肯定。垛田龙头芋生长期间无虫害,秋冬时节食用,更是口感细腻,香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
1999年,兴化市政府在垛田镇境内建设了兴化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占地面积10063亩,园区内实现了路、桥、渠、水、电等达标配套建设,各项设施达到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的技术要求。园区年蔬菜种植面积可达3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10万多吨,年产值1.1亿元,该园区已列为省级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从20世纪60年代创办第一家蔬菜加工企业以来,全镇至今已形成了以蔬菜脱水加工为主要特色的产业模式,目前全镇已有80多家蔬菜加工企业,其中有一定规模的68家,固定资产总额达5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4800人。以'垛田香葱'为主导产品的脱水蔬菜打进了英国、日本、韩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福酱菜'荣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使用权证书。全镇基本上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结构。
垛田镇加快发展工业的同时,不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境内水陆交通便利,投资环镜优越,创业气氛浓烈,垛田文化事业繁荣,是泰州地区唯一被省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垛田以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资环境,纯朴的文化氛围,热忱欢迎各界志士前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花黄。万亩花海、水乡民俗、人文景观等多种特色旅游将亮相旅游节,为游客奉上一场由“兴化元素”组合而成的盛宴,一条生态之旅、文化之旅、美食之旅的兴化旅游线路图。
船在林中行 云在水中漂
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杉树,屹立在纵横的小沟边;一片片洁白的云朵,在清澈的河水中漂浮……
这里是位于李中镇的水上森林公园。采用垛林沟鱼的立体模式,水杉、池杉参天,树梢益鸟欢聚,沟内鱼儿跳跃,是江苏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体现了水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更是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去处,每年吸引游客达20万人次以上。
李中水上森林占地1500亩,其中水上森林面积1050亩,遍布水杉、池杉等树木,白鹭、黑杜鹃、野鸭等鸟类常年栖息其中。随处可见的“树梢鸟巢”更是园中一景。园内水系丰富,形成了“林中有水、林中有鸟、水中有鱼”的水乡景观。池杉原产北美,据传李中的池杉种子还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随团工作人员带来的。
为了让游客体味水乡的特别景致,公园还开发了野鸭放飞、鱼鹰捕鱼等趣味项目。
坐上木筏,戴好斗笠,在水上漂流一圈,会让您流连忘返。
再到林边的小木屋品尝一番水乡的河鲜,您会感到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