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节是哪个
Ⅰ 请问什么是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这是纪念百花的生日。
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在那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但到了宋代,花朝节的日期有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的。
这一传统节日后来日渐消亡了。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我国广西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除此之外,花朝节已鲜为人知、很少有人提及了。
Ⅱ 鲜花节,火把节是几月几日(阳历)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举办就是看阴历,阳历你自己看下不就知道了么?
Ⅲ 践花节是什么时候
《红楼梦》中写的是四月二十六,芒种节,这一天花神退位,人间女儿要做轿马,举行“饯花节”。
实际上这个节日是曹雪芹虚构的。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考证,农历四月二十六是曹雪芹的生日,他以这个日子虚拟了饯花节。后来的文学作品有沿用这一节日的。
Ⅳ 鲜花节是什么族
怒族的鲜花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怒族人民的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鲜花节。
Ⅳ 鲜花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朝山节又叫转山节,是丽江永宁乡摩梭人朝拜格姆女神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七版月二十五日在泸沽湖权畔举行。具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
花山形状像一头雄狮的格姆山,屹立在泸沽湖畔,所以又称狮子山,民间传说它是格姆女神的化身,保佑着摩俊人的幸福平安。是摩梭人的最高保护神,对她十分崇敬,世代敬献祭祀。
(5)鲜花节是哪个扩展阅读:
举办地点
形状像一头雄狮的格姆山,屹立在泸沽湖畔,所以又叫狮子山。民间传说它是格姆女神的化身,主宰着永宁地区的兴衰祸福,保护着人民幸福平安,让摩梭妇女健壮美丽,庄稼茂盛,牛羊兴旺。
她不仅十分漂亮,而且聪明过人,是周围的众山神之首,是摩梭人的最高保护神,所以摩梭人对她十分崇敬,世世代代敬献祭祀。
Ⅵ 践花节是什么时候
《红楼梦》中写的是四月二十六,芒种节,这一天花神退位,人间女儿要做轿马,举行“饯花节”。
实际上这个节日是曹雪芹虚构的。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考证,农历四月二十六是曹雪芹的生日,他以这个日子虚拟了饯花节。后来的文学作品有沿用这一节日的。
Ⅶ 鲜花节是哪个名族的节日
怒族的鲜花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怒族人民的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鲜花节。
在怒族人民的传说中,鲜花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都和一位他们热爱的仙女有关,所以鲜花节也叫仙女节。仙女是一位聪明、勤勉、善良、漂亮的怒族姑娘,她的名字叫阿茸。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由于气候不好,怒族人生活的地方遭受旱灾,田地干枯、山野荒芜,人们生活十分艰难。阿茸姑娘挺身而出,她不畏艰险劈开悬崖,在高黎贡山上凿出一个大岩洞,将泉水引入怒寨。人们有水喝了,土地也湿润了,草绿了、树活了、庄稼也长好了。怒江岸边的荒山变成了沃土,披上了绿装。阿茸姑娘的名字传遍了怒江两岸,人们都称她为仙女,并且
十分崇拜她。阿茸的美貌让可恶的头人起了坏心,头人想霸占阿茸。阿茸只好躲进深山,藏到山洞里。头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要阿茸姑娘出来嫁给他。阿茸姑娘没有答应他。就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头人放火将阿茸姑娘烧死在山洞里。阿茸姑娘虽然死了,但是人们怀念她,满山遍野的山花也为她开放。后来,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鲜花节,因为阿茸姑娘是人们心目中的仙女,所以这一天也叫仙女节。
鲜花节这一天早上,怒族人家都早早地起来准备去参加节日的活动。人人都认真地打扮起来,特别是姑娘们都穿起了他们民族的节日盛装,然后带上她们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要的各种食物,手捧一束束的鲜花,一家家、一伙伙地从家里出来,从寨子里出来,翻山越岭到捧打乡吉母登寨附近的仙女洞或丙中洛乡附近的贡当崖仙女洞。各个村寨的人都来了,仙女洞前好不热闹。
人们一家家或亲朋好友围坐在山坡上,将准备好的食物摆在铺有松针的地上,吃喝起来。他们边吃边喝边唱,兴起时又踏起欢快的舞步,山坡上充满了古朴而隆重的节日气氛。晚间,青年男女们燃起篝火。在篝火旁,他们对唱情歌、欢快地跳舞,通宵达旦。
Ⅷ 什么是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花朝,即百花的生日。真个是:“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年年二月凭高处,不见人家只见花。”吴自牧《梦梁录》载:“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此日帅守、县宰率僚佐出郊,召父老赐酒食,劝以农桑,告谕勤劬,奉行虔恪。”据说唐宋时,洛阳周围和洛河两岸,花连阡陌,满城飘香,这一天人们竞相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