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花溪区
『壹』 万花溪的花儿们与万花溪畔的花儿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万花溪的花儿们"范围更广,万花溪是一条溪,但在这里可以引申为一个地方,这个叫做万花溪的地方的花儿们.
"万花溪畔的花儿们"只是指溪旁边的的花儿.
『贰』 万花溪绕着我们的村子,流着,流着。它是点苍山的一条溪流。它的溪水里,永远漂载着好看的花瓣。溪水
1、示例:来和花朵说悄悄话源;花开季节的悄悄话;与花儿对话;万花溪畔的悄悄话:花儿,请听我说……(答案不唯一) 2、就花是红色与山茶花对话。作者把山茶花当成娇羞美丽的少女,把艳美的花朵跟灿烂的朝霞联系在一起,以奇特的想像描写,寄寓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意对即可) 3、不一样。“万花溪畔的花朵们”是指地面上的各种花,因为“溪畔,已经开满了鲜花”;而“万花溪的花朵们”还包括落入溪水的花朵、花瓣,因为“溪水里,永远漂载着好看的花瓣”。(意对即可) 4、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意对即可) 5、“略”。(围绕“蝴蝶”的形状、色彩,或赞或问,以想像丰富者为佳。) |
『叁』 在万花溪这篇短文中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
《万花溪》中最精复彩的句子是:我想制,你们一定是大地妈妈的儿女,只有大地妈妈,才有这么多,这么美丽的儿女呀!
这一句是精彩的点睛之笔,有了这一句,文章主题得到升华,由看似单纯写花写景,提升到歌颂祖国大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养育了以鲜花为象征的自然界美好事物的祖国大地的赞美之情。
(细加分析,文章前面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云南万花溪旁生机勃勃的各色花朵。花朵们色彩缤纷,喜气洋洋,纵情欢笑,打扮了飘香溢彩的溪流,妆点了美好的村庄,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令人喜爱,令人赞美。“我想,你们一定是大地妈妈的儿女,只有大地妈妈,才有这么多,这么美丽的儿女呀!”点明了美丽的鲜花是大地养育的,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是大地赐予的,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地的情感。最后这一句,使主题升华,使文章由看似单纯写花写景,提升到歌颂祖国大地,是精彩的点睛之笔。)
『肆』 贵州花溪导游词帮帮忙啊
不好好的学习,就知道泡妞,
十里河滩明如镜--花溪
花溪公园是贵阳市郊著名的景区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天然秀美。园内山环水绕,天然凝碧,竹树繁茂,四季花香。里面还有著名作家巴金当年与萧珊新婚度蜜月时的住处,历代文人和国家领导人留下许多诗词题咏。陈毅元帅1959年游花溪时,就兽赞美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生动逼真地把花溪公园的特点概括了出来。
花溪地区风景名胜很多,"四点一线"风景区,只是其中一部分,它包括花溪公园、花溪湖小三峡、镇山民俗文化村以及天河潭景区,整个行程12千米左右。在一天之内可欣赏到不同景色,领略到不同风光。 花溪湖上小三峡的最大特色是清幽秀美。湖上碧波荡漾,水鸟飞鸣,两岸峭壁高耸,造型各异。那里的三峡--鬼斧峡,巨猿峡,半边山,不但雄奇峻秀,而目缠绕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湖上泛舟,你可以体味"风过湖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趣。
镇山民俗文化村的最大特色,在于民族风情和自然生态的古朴淳美。村寨内有布依族古朴凝重的石头建筑群落,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还有风味别致的农家饭,使你享受到在城市中难以得到的乐趣。
天河潭景区的最大特色,是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的奇幻优美。景区内不但山水相连,水中有洞,洞中有谭,而且还有形形色色的钙华滩瀑布群和古老的水文化遗址。难怪游客说它"兼具龙宫的特色、织金洞的风采和黄果树瀑布群的韵律"。
以上四个景点像四颗明珠,被花溪河一线贯穿。是清澈碧绿的花溪河水,把天然秀美的花溪公园、清幽峻美的小三峡、古朴淳美的镇山民俗文化村、奇幻优美的天河潭串连在一起,成为一条美丽的珍珠链。欢迎大家来这里采珠。
1.花溪公园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中心17千米,交通十分方便,每年来这里旅游的人数都在百万人以上。如果把贵阳市比喻成一位健美的姑娘,那么花溪公园便是她秀发上的一朵鲜花。别处的公园,往往是"三分山水,七分打扮",而花溪公园,则是"七分山水,三分打扮"。它把天然秀美的风姿与巧妙浑成的人工装饰,结合得天衣无缝。花溪公园是"四点一线"风景游的第一站。
花溪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洁净,环境宜人,一年四季都可来游。花溪区人口有31万,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为10万,多种文化成分在这里交融。公园附近,环布着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委党校以及许多中小学校和科研机构,所以这里又是贵州省著名的文化社区。
也许有人会问,这里为什么名叫"花溪"?是不是因为花间有水潺潺流,溪边有花时时香呢?这也算一种解释吧。其实,花溪原名"花仡佬"。为什么叫"花仡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花溪在历史上兽杂居着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其中,仡佬族人特别喜欢着花衣,以族命名,所以这地方就叫"花仡佬"。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不是以族命名,而是以集市得名。花溪原来有个很大的苗族寨子,寨中苗族自称"花苗",后来其他兄弟民族陆续迁到附近,人口增多,这里便出现了一个购销两旺的牛马市场,人们就又把它叫做"牛场"。牛场在"花苗"语言中叫做"革略"。"革略"与"仡佬"发音相似,时间一久,便又叫做了"仡佬"。"仡佬"前面加上"花苗"的"花"字,所以就变成了"花仡佬"。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1638年曾在花溪旁边经过,他在日记中写道:"大溪自西南峡中来,至此东转,抵东峰(今大将山)下,乃折北而去。有九拱巨石梁,南北架溪上,是为花仡佬桥……"可见,至少三百多年前,这一带就叫做"花仡佬"了。
花溪风景区的开发,始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那时,当地士绅周奎父子,在这里依山建亭,堵水为潭,叠石为坝,广植花木,一些文人雅土常在此处流连赏玩。1937年,当时的贵阳县县长刘剑魂觉得"花仡佬"其名不雅,经与地方人士共议,决定保留花仡佬的"花"字,加上溪水的"溪"字,所以便更名为"花溪"。刘剑魂当年在济番桥(今花溪大桥)桥边书写刻石的"花溪"二字,现在已不能见到了,但他吟咏花溪的许多诗文,却留了下来。比如,他赞美花溪是"水中华阁连瑶栋,云里清溪绕翠峦。万缕夕阳红杏闹,一笠春雨绿蓑寒"。这与陈毅元帅写的"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正好前后映照。花溪公园虽然在解放前已粗具规模,引来过无数达官显贵,文入学士,但是真正得到扩建、保护和发展,还是解放后的事。如今,公园面积已达55公顷,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放鸽桥原名"放鹤桥"。20世纪30年代,刘剑魂就在诗中写道:"倚天亭下云归壑,放鹤洲间月过桥。"当时只是小木桥,解放后才建成了水泥桥。据说在50年代,前苏联专家常在此处放鸽,所以又名为"放鸽桥"。桥下这些花草茂盛的小洲,统称"芙蓉洲"。从花溪大桥到芙蓉洲,河水平缓,碧如翡翠,加上那岸边的绿杨,那河畔的水草,那水上的奇石,那水中的树影,既像一卷满纸清新的画,又像一组苍翠欲滴的诗。 我们面前这幢小巧别致的建筑物,是"憩园别墅"(原名"小憩",又名"东舍")。抗日战争时期,不少知名人土路经贵阳时,都来这里游览过。这"小憩"便是巴金和他夫人萧珊,1944年结婚度蜜月时小住过的地方。当年,这里还只是一个小小客栈,只能借宿,不供应饭食,巴金和萧珊常常往返于"小憩"和花溪小镇之间。就在这里,巴金写下了他的著名小说《憩园》。书名来源,也许便与这里的地名有关。告别"憩园别墅",前面要过的跳墩叫"百步桥",它旁边的那些小瀑布,叫"桃花滩瀑布"。这里水清如镜,游鱼、水草、砂石,历历可见。河水上游的那一段,两岸桃林成阵,花开时灿如云霞,花谢时落英续纷。那些瀑布水,宛如乡女浣纱,莹白如雷,轻柔似梦;那哗啦啦的水声,宛如荒纱女的欢笑。
麟山是公园的主峰,虽然只有54米高,但青石嶙峋,树木苍翠,好似一头绿毛纷披的麒麟,翘首云天,所以自古便有"云卷青麟"的美称。山半腰的那个小洞叫"飞云岫",洞边的亭子叫"飞云亭"。河对面的那山,叫龟山,它位于公园中心处。与龟山隔水相望的,便是凤山。这边起伏蜿蜒的几个小山岗,叫蛇山。麟、凤、龟、蛇,四座山峦,小巧玲珑,各有特色。
下山来到坝上桥,桥下激流飞泻,抛珠溅玉。下游的那一湾碧潭,是人们划桨泛舟和游泳的好去处。桥的这方,竹影轻摇,粉墙隐约,里面是建筑精巧的西舍。解放前,蒋介石、何应钦和一些国民党的要人,普在那里小住过或聚会过。解放后,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李先念、胡耀邦、董必武、***、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在那里下榻或游览过。这一带是花溪公园极富文采的一段,董必武副主席1959年就在游花溪诗中说道:"桥临坝上行观水,亭倚岩头欲近仙。"
公园中心在龟山脚下。这里花木扶疏,碧草成茵,游人常在此地品茶、下棋,闹中取静。请看这座棋亭和那块诗碑,诗碑上刻着陈毅元帅当年题写的诗句:"花溪棋亭位山腰,多人聚此费推敲;劝君让他先一着,后发制人棋最高。"龟山背后还有"牡丹园"和"竹莲池"等许多花圃园林。这些花圃园林,生长着数百种名花异卉,春天桃李争艳,夏天莲荷吐瑞,秋天菊桂飘香,冬天寒梅傲雪。好花引得彩蝶来。花溪的河边,山上,还盛产彩蝶,品类达200多种,其中,不少属于蝴蝶中的珍品。每逢阳春三月,花前树下,草地竹丛,蝴蝶成双成对,成群成片,给花溪山水又平添了另一番情趣。
花溪的山水这么美,有人说小鸟把它唱成了歌,蝴蝶把它描成了画,游客把它读成了诗,相信花溪公园的美已留在了朋友的心中。
2.花溪湖"小三峡"
花溪湖"小三峡"是"四点一线"的第二站。未到"小三峡"之前,可先去平桥和黄金大道看看。这好比欣赏一部精美的音乐作品,应该先有序曲,听过序曲再去欣赏小三峡,更能感受小三峡的清幽俊美。
平桥距花溪公园1千米,它在花溪河的上游。这里两岸垂柳依依,绿树婆娑,河水平缓得让人看不出它在流淌,是游泳爱好者的乐园。岸边岩壁上,那座掩映在碧树丛中的楼房,名叫"碧云窝"。碧云窝里羡深居,日月悠悠挂柳丝。它和花溪宾馆的其他建筑物,都隐藏在花木深处,以前是接待国内外重要宾客的地方。
脚下的这条林阴道,叫做"黄金大道"。两排法国梧桐盛夏时遮天蔽日,形成一条清凉的绿色通道,是天然的消夏避暑胜地;秋天它又成了一个金色长廊,黄灿灿的落叶驾着秋风徐徐坠地,人踩在上 面,好像踩在席梦思上,柔软而富于弹性。黄金大道与河流中央的那些小桥、亭阁、花洲、水草,构成一个静温而幽雅的世界,使你的脚步也情不自禁地变轻起来,生怕打扰了这种宁静。这一带,是情侣们常来寻梦、拾梦的地方,所以又被叫做"情人大道"。
攀上石梯来到花溪水库,这里也是小三峡的起点。这块地方,原来是狭长的河谷,20世纪50年代筑起大坝,就成了现在的花溪湖。陈毅元帅也曾有诗记载:"围寨水库已峻工,莲花山峰被削平;湖水碧绿三十里,夹岸桃花照眼明。"
大坝石边的山峰上,树丛里有座石营盘,那是一处古战场的遗址。传说那是三国时期南王孟获部下留下的;也有人说,它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引兵攻打贵阳时留下的。据史书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曾进入贵州,与本省的苗族起义军、汉族号军曾多次联合攻打贵阳,盲逼贵阳南郊,有一次还占据了离这里很近的中曹司一带。所以第二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还是难于断言。贵州的这类历史古迹很多,有兴趣的朋友以后可以作些专门研究。
上船游湖,航程全长8千米,沿途要经过三个峡:鬼斧峡、巨猿峡、半边山;直达民俗文化村--镇山村,领略山的峻秀、湖的清幽、民族风情的淳厚。两岸的那些山寨,多半是布依山寨。布依族的先民,来源于古代"百越"人中的一支,早在远古,他们就从东南沿海陆续向内地迁来。正因为从沿海迁来,所以布依族多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而且他们善于就地取材,房屋也多由石头建成。布依族的服饰多为青色、蓝色和白色,洁净淡雅,朴素大方。妇女的衣袖、裤脚大多绣着美丽的花边,腰间常系一条花围腰,并且喜欢戴手镯、项圈、头簪等银饰。 布依族节日很多,在花溪一带,最著名的节日是"三月三"和"六月六"。"三月三"是人们在春天共祭"神树",祈求丰收的节日。"六月六"是他们载歌载舞、谈情交友的盛大节日。
布依族民情风俗中,最有趣味的是对歌。他们的生产、生活,特别是恋爱婚俗,都与对歌分不开,俗称"男女结交歌为媒"。每逢赶场或节假日,男女双方常常通过"问姓歌"来相互认识;再唱"赞美歌",以加深了解;分别时再唱"约会歌",商定下一次的相会。请听这首情歌是这样唱的,女方唱:"有心爬树爬到巅,有心放水放到田;有心连妹连到老,莫学阳雀叫半年。"男方唱:"刺梨花开寨子边,天天想妹夜难眠;哥愿变颗小纽扣,永远缝在妹胸前。"布依族的情歌很美,和花溪湖的山水一样醉人。
好山,好水,还要有好心情来消受,否则,便对不起花溪湖了。你看这湖水,绿得多么痛快,绿得多么潇洒,绿得令人赏心悦目,绿得把你的一切烦恼、一切杂念都荡涤得无影无踪。还有这空中水鸟,湖上清风,或绕船而飞,或扑面而来,静温中又透出无限生机。回头看一看走过的山景,那座山峰多像一匹巨大的骆驼,头和驼峰都很逼真。即便是习惯了沙漠生活的骆驼,也还是羡慕山清水秀的地方。两岸岩石已变得陡峭起来……这就是小三峡中的第一峡--鬼斧峡。它怪石穿空,头角峥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任何语言形容都是无力的。
小三峡的第二峡叫巨猿峡。据说以前两岸原有不少野生动物,特别是猴子最多,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它们的踪迹了。两岸岩石形如只巨猿之头,它们一雄一雌,隔水相望,好像是要注释李白的诗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过,李白过的是长江三峡,顺流而下,壮哉,快哉;花溪湖小三峡是在平静的水中泛舟,优哉,游哉。这里虽没有长江三峡雄伟,但长江水绝对没有这里澄碧、清澈。
前方湖面有一处险岩,名叫老鹰岩,终年有老鹰在上空盘旋。传说古时候这里曾是天葬之地,所以老鹰云集。现在虽然没有天葬习俗了,但老鹰仍爱在此筑巢。鹰击长空,鱼跃深水,前者的形象已经写在那面白色岩石上了,后者则游动在我们的船前船后。花溪湖的鱼,肥嫩鲜美,朋友们可以在镇山村品尝。
这里是小三峡的最后一峡--半边山。岸边这面绝壁,倚天而立,陡如刀削,从不同角度观看,形状都各不相同。人们说它像雄狮卧湖,又像金龟望月;它有时还会挂一片云,缠几缕雾,那形象就又变样了……半边山的由来,流传着许多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嫌夜郎古国山多,阻碍了秦中央与西南夷的交通,于是,下令众山自动迁往东海安身,并且手持神鞭驱赶,派出大将日夜监督执行。但是,秦始皇"鞭长莫及",众山迟迟不肯听命。更有一座山峰,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丝毫也不肯离开故乡半步。
因此,惹得秦始皇大怒,一气之下,他亲自赶到这里,猛抽一鞭,只听得哗啦啦一声炸响,电光闪过之后,此山被劈成了两半,一半留在原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半边山,另一半却不翼而飞……那么,它飞到哪里去了呢?请看船后那粼粼碧波中的倒影,不正是半边山的另一半吗?原来它飞走以后,又悄悄回到这里。现在,它们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里,山与水相连,是那么依恋,那么缠绵。你听,那浪拍山岩的回声,正是它们说不完的喃喃细语,道不尽的离别相思……
其实,花溪湖两岸峭壁,是因为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亿万年前,花溪这一带原在洋之中,后来由于不断的地壳运动,使陆地升出海面,后来又下沉到海中,最后又升出海面,这样反复升降,岩层断裂下陷,加之地下水的溶蚀、切割和地表水的冲刷以及风化作用,所以就形成了这里的峭岩绝壁。
花溪湖"小三峡"之游,就到此结束。请看前面,掩映在绿荫丛中的半岛上,有一个美丽山寨,那便是镇山村,它是"四点一线"风景游的第三站。与半边山和镇山村隔水相望的是李村。李村是新辟的民俗文化旅游点,必须从悬崖峭壁间的石径--"一线天"攀登上去才能到达。
『伍』 万花溪的阅读答案
【答案】
15.和花朵说悄悄话、花开季节的悄悄话、与花儿对话万花溪畔的悄悄话、花专儿,请听我说…属…
16.就花是红色与山茶花对话.作者把山茶花当成娇羞美丽的少女,把艳美的花朵跟灿烂的朝霞联系在一起,以奇特的想像描写,寄寓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17.不一样,“万花溪畔的花朵们”是指地面上的各种花,因为“溪畔,已经开满了鲜花”;而“万花溪的花朵们”还包括落人溪水的花朵、花瓣,因为“溪水里,永远漂载着好看的花瓣”.
18.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19.“蝴蝶花”顾名思义就是像蝴蝶一般漂亮可爱,五彩的花瓣迷倒了人们
短文的感情色彩是?
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感情真挚有《边城》的风格.
让读者有一种对万花溪的憧憬之情.
『陆』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的分布及主要景物
五区三脉 两堤八景
按照规划,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分为“五区三脉”,即生态核心区、湿地科普区、花圃展示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湿地游览区,以及大将山山体生态轴(林脉)、原住民民俗体验轴(地脉)和花溪河高原湿地轴(水脉)。
今后,十里河滩将建成“两堤(春堤拂晓、秋堤沐晚)八景(芦花飘雪、烟雨柳湾、荷塘映月、故人田园、黔地往事、古村遗韵、稻花怡庭、湿地花田)”等生态旅游景观。
三类景观 尽显山水
贵阳市和花溪区还将按照原生态的理念 1、地质遗珍
主要指花溪碧云窝早三叠世中期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及溶塌角砾岩;碧云窝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钙质古土壤或钙结壳)和溶塌角砾岩记录了早三叠世中期海平面下降后,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变为陆地遭受地表风化,后又随着海平面回升变为咸化泻湖的历史。是研究地表风化的极佳地点。目前地质界专家研究表明,花溪区是世界三叠纪Nerrites相遗迹化石发育最好的地区。遗迹化石在环境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有的遗迹化石还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2、山景
(1)大将山:大将山是高原明珠—花溪的第一景,其名源于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连绵的山脉有如大将军威震此地,给老百姓带来吉祥平安之意。大将山脉是卡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整体呈南北走势,沿花溪河东岸蜿蜒分布,最高处海拔超过1300米。山体大连续,局部小山包相对独立,与花溪河呈互依互抱之势。山体连绵苍翠,山上植被完整,是花溪河优美的天然绿色屏障。大将山脉与花溪河互生互衬,构成了花溪优美独特的天然山水格局。
(2)麟山:位于花溪公园北侧,原名狮子山,长200米,宽100米,相对高度4185米,是花溪公园内的最高山。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把麟山定位贵阳名山。清人周奎曾作《麟山记》,将原名“狮子山”改今名。山上林木苍翠,古树参天,巨石嶙峋,峭壁入云。沿石级而上,山腰有“飞云阁”,依山而建,亭中可小憩观景。从“飞云岫”穿洞而出,可至山顶,在此鸟瞰四周,花溪景色尽收眼底。山顶矗立巨石,石壁上刻有“黔山一柱”,为贵州书法家王萼华墨迹。山麓有“生聚教训”摩崖,为刘剑魂先生1938年提撰。“麟山耸翠”已成为花溪公园富有特色的景观。游人游览花溪公园,也以一登麟山纵览花溪全景为快。
(3)龟山:位于公园西南侧,紧邻麟山。是一个长200米,最宽处40米,高仅95米的小山。锋山上苍松翠柏,浓荫蔽日。山上原建有“清晖楼”:古朴典雅,现存遗址。山麓紧连坝上桥头,建有“防空亭”,又称“观瀑亭”,于亭内可观坝上桥瀑流。
(4)蛇山:在凤山以南相隔仅数米。长有320米,最宽80米。形成四个小峰顶,原生植被良好。
(5)凤山:在麟山、龟山的河对面,三山成鼎足而立之势。是一座方圆约70*70米,高149米的小山峰,山顶有一小洞可通。
(6)姐妹峰:在花溪水库大坝左右两侧,非常秀丽的两座山峰,奇石绿树。山上植被保存完好。像两名美丽的少女迎接各方来客。 该区以花溪公园为中心,呈带状延花溪河弯曲展布。
十里河滩景区景色诱人,区内河水曲回,秀峰环抱,竹木夹岸,河中沙洲绿岛千姿百态,跌水深潭相间展布。其中花溪公园更是集自然山、水、洞于一体。
(1)团寨河滩景观:该景观由三级跌水以及石桥残部组成。上层水面开阔平缓,两岸柳木夹岸。旁边一小山包林木葱郁。
(2)上水河滩景观:该景观由蛇状河曲、河牛2个小岛及1个大岛、水辗、小桥、上水村寨、孤丘组成。河曲竹木夹岩,绿岛相间,上水村依山面水,孤丘(比高40米)屹立河畔,其衬景、对景效果好。
(3)董家堰河滩景观:该景观范围自董家堰高车至麦达新桥。景观组成以100~120米宽的河面为主体,内含绿孤岛2个,有老堰截河水形成同一级的4处跌水。
(4)麦翁河滩景观:景观范围上至麦翁桥,下至拦水坝,长约600米。景观组成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内含绿岛3个,大岛1个,河畔旁侧有依山面水的麦翁村,垂柳夹岸,水映青山绿柳,景观秀丽。
(5)济番州河滩景观:景观范围上至花溪公路大桥下,下至朝阳村,长约650米,景观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内含牛角、沙洲岛和小岛1个,历史悠久的花溪中学坐落于河畔旁侧。河中有跌水景观。
(6)花溪公园芙蓉洲:位于花溪公园东北部,也称放鹤洲。由沙洲、礁岛、石径、石桥组成。在平坦宽阔的水面上,一簇簇长满芦苇和木芙蓉的礁岛参差分布。夏日,岛上一片葱绿,野鸭、鸳鸯在水中嬉戏,一只只游船在岛间悠闲游动。秋日,岛上芦苇芦花与绿水相映成趣。蜿蜒的放鸽桥如曲折玉带将水中洲岛连成通道,横卧在怡静碧绿的溪水中。游人在桥上,若置身于水中,与蓝天、白云、绿树、碧水融为一体,鸟儿在空中翱翔飞舞,“鹤桥秋色”成为一幅秀丽图景。
(7)螃蟹井—穆家坝河滩景观:该景观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其间具有宾馆,螃蟹井、村寨、孤丘组景。该景观的原始风貌独具一格,河水碧绿迂回,两岸秀山并列,山涧螃蟹井水流涓涓,农田稻花滚滚,苗圃翠新,大有“穿花复绕水,隔岸闻花香”风光。在吉林宾馆一带。更是绿树成荫,草坪葱葱,姐妹峰则是古藤绕崖,螃蟹井布依农舍更反映了布依山寨特色。
(8)大坝溢洪道景观:溢洪道下面有被洪水长期冲刷裸露的基岩,其岩层层面和裂缝面清晰,基岩面高低凹凸不平,有“怪石嶙峋”之景观特征。平时无注能源消耗时时颇有气势的一幅枯山水,浑厚的巨石叠于水道中。开闸放洪时,则洪流翻腾咆哮汹涌澎湃下泻,如万马奔腾,形成一道飞瀑,异常壮丽。是十里河滩的最后一景。 1、园景
(1)花溪公园
该园雏形始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193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正式建设风景区。现有面积50.10公顷,其中山域面积占81.5%,年平均客游量80万人次。花溪公园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公园范围,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被誉为“高原明珠”。陈毅元帅游过花溪后,曾留下“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步农田”的诗句。秀美的小山峦,耸立与花溪河的两岸,山内多有溶洞贯穿,有暗河流淌其下。蜿蜒曲折的花溪河,清清流水婀娜多姿。河水贯山过崖,越桥撞壁,形成了许多小湍流、小瀑布、小湖潭、小河滩。沿溪两岸,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巧夺天工的楼台亭榭、步蹬飞桥、宾馆别墅,给这山环水绕、堰塘层迭、河滩十里的绮丽风光增添了醉人的情致。溪畔附近的麟山,高步过百米,远望恰似一座天然的大盆景。小山之上碧翠层岩、小径曲环、溶洞横穿,“飞云阁”巧建山间,游人登至山顶,可俯视花溪全景。另一座名为龟山的山峦与麟山相依,居于花溪河中心。山麓中有小桥飞架,河水奔腾,瀑布下落处河水碧绿,流速渐缓,形成带状小湖,游客可泛舟漫游,一览两岸瑰丽风光。“坝上桥”上方,绿树掩映之中有一幢红瓦白墙的小别墅,据说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在此指挥过抗战事宜。桥的下方有一棋亭,1959年陈毅元帅曾在此题诗云:“花溪棋亭位山腰,多人聚此费推敲。劝君让他先一着,后发制人棋最高。”立意清新,耐人回味。
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麟山、龟山、松柏园、碧桃园、牡丹园、竹莲池、棋亭、花溪小憩、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平桥、黄金大道。
(2)董家堰荷花池
位于董家堰桥南。原为盆景园。内有面积较大的荷塘,被木桥与亭房分割成三个大小不等的水面。塘中荷花葱郁茂盛,荷花丛中不时有水鸟现没,置身塘中竹亭,鸟鸣虫唱,荷香阵阵。
(3)牛角岛
紧邻花溪大桥,建于2005年。占地1.98公顷。是花溪区整治水土流失的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现已成为花溪公园的外延,是现代风格的市民生态开放活动广场。
(4)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绿地
在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沿花溪大道一侧河岸目前已修建园路与临水平台,目前有一临时管理用房,别无其他服务设施。无明显入口接驳点,游人不便进入,且内部未形成环路。
(5)阳光水乡观光农业带
建于2000年12月,位于花溪公园以西至洛平水库东,占地面积477亩。园区重点打造了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无公害果树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基地。内含荷花池110亩,果园区30亩,大鱼塘17亩,兰花棚2亩,温室塑料大棚栽种鲜花7个3亩,名特优物种多功能展示厅10亩,北片桃园区80亩。先后授予“贵州省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花溪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6)黄金大道
位于平桥上游至螃蟹井的西河段。
『柒』 花溪区香江路十二号榕筑鲜花广场内坐公交怎么去
公交线路:6路→9路,全程约10.6公里1、从东山公园步行约520米,到达阳明祠站2、乘坐6路,经过4站,到达纪念塔站3、乘坐9路,经过15站,到达锦江路口站4、步行约40米,到达土风豆米火锅店NO
『捌』 花溪大学城师大美食城有鲜花店吗
在花溪我们一般说的大学城是指贵安新区高校聚集区南区,共有9所大学:贵专州师范大属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和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贵州理工学院,因为建大学城...
『玖』 万花溪 阅读
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感情真挚有《边城》的风格。
让读者有一种对万花溪的憧憬之情。
『拾』 花溪公园比喻花的句子
花溪公园里盛开的鲜花就像孩子们张开的美丽的笑脸。
若仍有疑问或有不同的见解欢迎追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