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劇場茶花女
1. 北京除了國家大劇院歌劇院能看歌劇,還有其他什麼地方嗎
中山音樂堂,10月27日,19:30,第十六屆音樂節「威爾第迷你音樂周」威爾第三幕歌劇《茶回花女答》(情景歌劇版)
保利劇院,10月29日,18:30,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全新製作瓦格納歌劇《帕西法爾》中國首演
去大的票務網上看看有沒有票,但位置好的票肯定早訂完了。也可以在網上搜搜有沒有轉讓票的。
2.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的教學劇目
《原野》
作者:萬方 詞 金湘 曲
《傷逝》
作者:王泉、韓偉 詞 施光南 曲
《錢學森》
作者:曹勇、王專曉嶺 詞 唐建平屬 曲
《宋慶齡》
作者:曹勇、楊啟舫 詞 程大兆 曲
《浮士德》 Faust
作者:Gounod
《卡門》 Carmen
作者:Bizet
《波西米亞人》 La Boheme
作者:Puccini
《拉美莫爾的露琪亞》Lucia di Lammermoor
作者:Donizetti
《弄臣》 Rigoletto
作者:Verdi
《阿依達》 Aida
作者:Verdi
《茶花女》 La Traviata
作者:Verdi
《女人心》 Cosi Fan tutte
作者:Mozart
《唐璜》 Don Giovanni
作者:Mozart
3. 王威的演出經歷
1996年8月在北京國際藝園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10月參加中法國際聲樂比賽獲得第一名。1996年9月在北京保利劇院參加普契尼歌劇《圖蘭朵》演出,1996年12月參加院里新年音樂會的演出。1997年9月由文化部公派到法國馬賽參加第六屆世界歌劇比賽獲得第二名(一等獎空缺).1998年1月在北京展覽館參加文化部舉辦的中國獲獎藝術家新年音樂會。1998年5月參加德國新聲音國際聲樂比賽獲得第二名,10月在北京音樂廳參加威爾第歌劇《茶花女》的音樂會歌劇演出。12月與中國交響樂團合作,在北京音樂廳演出亨德爾清唱劇《彌撒》並擔任女高音領唱。1999年7月出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音樂會的巡迴演出,獲得獲得極大成功。9月參加澳門國際藝術節演出威爾第的著名歌劇《阿依達》《仲夏夜之夢》,12月與中國電影樂團合作參加四川成都電視台新年音樂會。2000年 2月應中央電視台邀請赴廈門參加公安部春節聯歡晚會。6月在保利劇院演出王洛賓經典音樂會, 7月參加中國中央歌劇院在21世紀劇場演出的著名作曲家王世光的歌劇《馬可波羅》。8月在天津劇院成功的演出中國歌劇《江姐》,11月參加中國文化部在上海舉辦的國際聲樂比賽國內選拔賽獲得優勝,並參加在上海音樂廳舉辦的獲獎者音樂會,12月與河北省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並擔任女高音唱。
2001年9月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出法國作曲家比才的著名歌劇歌劇《卡門》。10月參加澳門藝術節威爾第的歌劇《奧賽羅》的演出。12月與中國廣播藝術團合作,在北京國圖音樂廳演出新年音樂會 。2002年 5月參加中國音協舉辦的留學澳大利亞的聲樂選拔賽獲得第一名。6月與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多明哥、卡雷拉斯在北京紫禁城同台演出三大男高音音樂盛會,轟動一時,並被三大男高音的經紀人魯道斯和導演庫提選為著名普契尼歌劇《圖蘭多》中的女主角柳兒。7月赴法國巴黎歌劇院舉辦的大師班學習。8月在北京天橋劇場參加中國國際第二屆金嗓子杯國際聲樂比賽獲優秀獎 ,9月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出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並擔任女主角伯爵夫人。 12月參加文化部春節聯歡晚會及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元宵晚會的演出。
2003年 1月赴陝西省電視台參加春節聯歡晚會。7月參加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在中央歌劇院舉辦的大師班,並舉辦優秀學員音樂會,獲得指揮大師的高度評價。9月在上海大劇院與德國歌劇院合作演出歌劇《漂泊的荷蘭人》。12月與上海樂團在上海東方大劇院合作演出新年音樂會。2004年 2月赴深圳演出十場新年音樂會 。5月赴義大利參加弗萊尼大師班學習並獲得專家的贊賞。6月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演出藝術歌曲精品音樂會。7月參加紅星照耀中國中央歌劇院紅色經典歌七一專場音樂會。8月參加新疆克拉瑪依第五屆水節開幕式既慶祝歌舞晚會。8月在哈爾濱劇院參加中國旅歐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劉克清和他的朋友音樂會。12月與北京交響樂團在中山音樂廳合作演出新年音樂會。 2005年 1月參加上海慈善基金會舉辦的「藍天下的至愛」之夜2005新年音樂會與著名音樂歌唱家劉秉義,耿蓮鳳同台演出。 6月 參加新疆克拉瑪依第二屆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既慶祝克拉瑪依油田勘探開發50周年文藝晚會。7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劇院演出慶七一紅色經典歌曲音樂會。7月在北京保利劇院與法國導演及指揮合作演出法國著名歌劇《霍夫曼故事》並擔任女主角朱麗葉塔。7月赴重慶參加中國文化部舉辦的第七屆文華獎聲樂比賽榮獲三等獎。 8月在北京長安大劇院演出歐特克中國之夜。10月在人民大會堂演出反法西斯抗戰勝利六十周年音樂會。12月參加中國石油直屬單位新年音樂會。
2006年 1月赴深圳、汕頭、潮州與中國電影樂團合作演出新年音樂會。2006年2月參加新疆克拉瑪依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3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研究生。4月赴上海美琪大劇院與上海愛樂樂團合作演出松江新城之夜唱響中國大型交響音樂會。 5月參加新疆克拉瑪依市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既首屆特奧音樂會開幕式文藝演出。2006年6月與深圳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莫扎特的歌劇《唐璜》,飾演劇中女主角安娜。6月赴香港參加香港中華文化總會主辦的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與著名老泥車四重唱同台演出的中國經典歌曲音樂會獲得極大成功。12月參加河北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2007年1月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參加新年音樂會。7月參加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大型文藝演出。8月參加《和諧的旋律》2007藝術人才電視選拔比賽獲青年組聲樂專業特等金獎。9月參加「義大利羅維娜第三屆國際聲樂比賽」榮獲特等獎。11月赴重慶武漢等地參加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20餘場。12月赴深圳廣州參加新年音樂會。2008年4月在中國國家大劇院承辦的「中法文化之春之際」演出法國作曲家拉羅的大歌劇《伊斯國王》,飾演女主角瑪格麗特。2008年7月在國家大劇院演出中國旅美著名作曲家譚盾的歌劇《茶》,飾演女主角蘭公主,被譚盾譽為中國最具世界明星潛質的女高音歌唱家。2008年8月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奧運會重大演出項目之一的《世界新三大男高音音樂會》的演出。2008年10月1日參加香港沙田馬場「國慶賽馬日」開幕式重大演出。2008年底在國家大劇院演出莫扎特的著名歌劇《唐璜》,飾演女主角安娜。2009年9月,在山東煙台參加張裕葡萄酒節大型演出,12月,在深圳音樂廳參加為中國女高音喝彩八大女高音音樂會。2010年8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參加草原之夜——密境阿拉善原生態大型歌舞慈善義演,12月在國家大劇院演出莫扎特歌劇《費加羅婚禮》飾演女主角伯爵夫人。同月出訪美國,在密尼蘇達州、洛杉磯、舊金山等地巡迴演出,獲得巨大成功。
4. 演員孫一諾的詳細資料,有誰知道呀,謝謝
籍貫:山東復
身高:制160cm
體重:44kg
星座:獅子座
畢業學校:黑龍江大學外語部
培訓學校:中戲表演進修班(2006級)
北京廣播電台播音主持電台特訓班
獲北京廣播電台普通話等級測試:一級乙等
電視劇: 《博客奇譚》飾白勤
《抗日英雄馬本齋》飾 護士
北京台欄目劇: 《家 春 秋》 飾 孔春英
《媽媽的愛》飾 媽媽劉潔
《恩與情》飾 梁燕
《還債》飾 崇燕
《消失的賀禮》飾 小雪
《為愛痴狂》飾 陳娟
《我為什麼是黑戶》飾 袁菲
廣告作品: 百威啤酒 奧運宣傳片 北京消防安全公益片
學校作品: 《日出》飾陳白露
《北京人》飾 愫芳
《培爾`金特》飾 母親
《茶花女》飾 馬格麗特
5. 關於北京歌劇的由來資料
一、中國歌劇產生的獨特歷史背景 眾所周知,歐洲大歌劇是在16世紀末形成於義大利,從18世紀到19世紀,歌劇在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在義大利、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而我們中國的歌劇,卻是到20世紀20年代才處於萌芽狀態,並且是從一種兒童歌舞劇的模式開始的。 20世紀初,在中國也曾有過歐洲大歌劇的演出,後來也有中國的藝術家試著創作過歐洲模式的大歌劇。但是,那時候中國的經濟和文化,都不具備發展歐洲大歌劇的土壤,更缺乏觀眾基礎。所以當時歐洲模式的大歌劇,在中國僅僅是曇花一現。 中國歌劇的萌生和發展,主要是由於社會變遷和群眾的需要而產生的。20世紀初,為了宣傳白話文,音樂家黎錦暉創作演出了一種兒童歌舞劇,這就是中國歌劇的萌芽。到三、四十年代,那時為了宣傳抗戰,中國的藝術家們創造了許多載歌載舞的音樂戲劇演出,例如秧歌劇的盛行。一直到1945年大型歌劇《白毛女》問世,才開始被稱為中國歌劇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被稱之為「民族新歌劇」的音樂戲劇模式。 實際上,「民族新歌劇」是在群眾運動中誕生的,更確切的說是為了宣傳的需要而產生的。因為中國傳統戲曲,不適合現實內容的表達,而中國觀眾又最喜愛並習慣於載歌載舞的戲劇形式,藝術家們才創造了一種嶄新的音樂戲劇形式「民族新歌劇」。「民族新歌劇」既不是西方傳統歌劇在中國的翻版,也不是中國戲曲的延續。 「民族新歌劇」的特點,首先是以戲劇為主體,有了劇本之後再配以音樂。其次是不但注重歌唱,更加註重道白和表演。它的演唱是基於自然的發聲方法。繼承民族藝術傳統,是它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同時又借鑒歐洲大歌劇的創作技法,來創造一種新的音樂戲劇模式。所以稱它為「民族新歌劇」,又主要是為了區別於「舊戲曲」。 歌劇《白毛女》的成功,在於當時它以全新的內容、全新的形式、全新的視角、全新的音樂以及全新的演唱,創造了一種為廣大群眾非常喜聞樂見的音樂戲劇品種。特別是由於它的大眾性,與群眾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它的演出效果在當時恐怕是任何音樂戲劇所難以比擬的。其演出場次和觀眾不計其數。 以上就是「民族新歌劇」誕生的歷史背景。 二、中國歌劇曾有過一個繁榮的時代 歌劇《白毛女》一問世,「民族新歌劇」便如雨後春筍,接連涌現出大量新劇目,諸如《血淚仇》、《赤葉河》、《王貴與李香香》、《長征》、《打擊侵略者》等等。從而《白毛女》便成了民族新歌劇的代表作品,不但在中國廣泛演出,還到東歐和前蘇聯巡迴演出,也曾被蒙古國家音樂劇話劇院翻譯演出,後來又被日本改編為芭蕾舞劇,成為中國現代最有影響的舞台劇目之一。直到現在,仍然是我們中國歌劇舞劇院的保留劇目之一。 然而,中國的藝術家是清醒的,深知「民族新歌劇」的產生,僅僅是中國歌劇道路的起步,所以在1953年,成立新中國第一個最大的歌劇院時,就取名「中央實驗歌劇院」。這「實驗」兩個字意味著,歌劇《白毛女》模式不應該是中國歌劇唯一的模式,中國歌劇需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新。 建國後許多從國外歸來的音樂家參加了歌劇隊伍,藝術家們對中國歌劇發展的方向曾產生過激烈的爭論。為了更好地發展中國歌劇,中央實驗歌劇院於1956年分為兩個歌劇團,歌劇一團是堅持「民族新歌劇」的道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二團是更多地以學習西方傳統歌劇的模式和演唱方法為主,來創演中國歌劇,也就是現在的中央歌劇院。 當時的中央實驗歌劇院雖然基本是沿著「民族新歌劇」的道路發展的,但創作題材開始大大的拓寬,不但有現實題材,也有歷史題材、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題材的。特別是音樂創作和聲樂訓練,也越來越多地吸取西方傳統歌劇的技巧和方法。 中央實驗歌劇院除多次加工演出歌劇《白毛女》外,還曾經創作演出了《小二黑結婚》、《劉胡蘭》、《草原之歌》、《槐蔭記》、《竇娥冤》、《春雷》、《紅霞》、《紅雲崖》、《嘎達梅林》、《望夫雲》、《阿伊古麗》等一大批歌劇新作,還引進了《茶花女》、《奧涅金》、《蝴蝶夫人》等歐洲經典歌劇,使50年代的中國的歌劇舞台十分繁榮。 1958年,中央實驗歌劇院帶著《劉胡蘭》、《草原之歌》、《槐蔭記》三部中國大歌劇,赴前蘇聯莫斯科、聖彼得堡、新西伯利亞和伊爾庫斯克等城市訪問演出,均受到熱烈的歡迎。 1964年,中國文化部領導認識到,中國歌劇需要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發展道路,決定把中央實驗歌劇院的兩個歌劇團徹底分成兩個大歌劇院,即現在的中國歌劇舞劇院和中央歌劇院。並希望兩個歌劇院「分別發展,殊途同歸」。 現在看來,這種分頭以實踐和發展為指導思想的決定是有道理的。即使是西方模式的歌劇,也是在不斷發展中逐漸形成的。當時,其他各省市和部隊歌劇院團也推出了一大批非常受歡迎的大歌劇,諸如影響較大的《洪湖赤衛隊》、《紅珊瑚》、《江姐》等等,所以那時中國歌劇的發展非常之快。 那時候我院有自己的劇場,每當劇院有新的歌劇上演,觀眾便在劇場前排起長隊爭先購票,為能觀賞歌劇,人們無論嚴冬還是酷夏,徹夜排隊守侯在售票處前,劇場經常出現爆滿現象。據有人統計,當時的歌劇是北京上座率最高的舞台演出劇種。不只是在北京,劇院每年到其他省市的巡迴演出,無不場場爆滿。建國後十七年,幾乎走遍了全國所有的大中城市,甚至還到了邊疆和農村,引起各地觀眾的極大關注。那時候不只是各省市的歌舞劇院上演歌劇,連許多縣城也有自己的歌劇團。可以這樣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曾經有過一個空前繁榮的歌劇時代。 三、中國歌劇的斷層與復甦 文化大革命經過了整整十個年頭,中國歌劇的發展完全中斷了。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文革」結束,中國文藝才得以復甦。但是歌劇人才已經嚴重流失,歌劇隊伍也逐顯老化。歌劇工作者們毫不氣餒,重整旗鼓。 劇院先是恢復過去的一些保留歌劇劇目,接著便啟動歌劇新作品的創作工作。特別是80年代接連不斷的全國歌劇匯演,催生了歌劇新作品的涌現。僅我們中國歌劇舞劇院,便接連推出了一大批歌劇新作品。諸如《星光啊星光》、《韋拔群》、《救救她》、《賀龍之死》、《月娘歌》、《古蘭丹姆》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歌劇《傷逝》和《原野》的問世,開始突破了民族新歌劇原有的模式,翻開了中國歌劇新的一頁。 80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敞開了久久封閉的國門,港台文藝和國際文化交流的展開,使歌劇藝術家們打開了眼界。無論是創作方法、藝術風格,以及審美取向,都有了極大的改變。特別是輕歌劇和音樂劇的引進,使新創演的劇目均在原有的藝術模式上迅速突破,這就自然地使「民族新歌劇」的稱謂不再被沿用。當時所創演的歌劇新作,無論是《白毛女》模式,或西方歌劇模式,或輕歌劇模式,以及音樂劇或歌舞劇模式的作品,統統被稱之為中國歌劇。當然,這種「中國歌劇」的概念,還只是一種相對的統稱。不過這種發展,已經是十分可喜的了。 如大型歌劇《原野》,就是一部比較有代表性的當代中國原創歌劇。《原野》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民族新歌劇」。作曲家以宏觀全劇的龐大氣魄和完整的音樂結構,使戲劇沖突一層層展現。如序幕墳場的「原野大合唱」,是管弦樂與人聲的交響組合,合唱沒有劇詩,甚至沒有明顯的旋律,卻是痛苦、悲憤的呼號與獰笑的交響。使觀眾感受到一種毛骨悚然的震撼,把人吃人的黑暗時代表現得入骨三分。特別是「閻王殿」一場戲前的大段獨立樂章,為仇虎復仇前後的心理巨變作了生動的描述。劇中無論是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以及道白,都嚴密而有機地組合在戲劇矛盾發展的完整交響結構中,整個歌劇一氣呵成。因此普遍認為這是中國歌劇音樂創作的一大收獲。該劇主要演員赴美國參加奧尼爾戲劇中心「歌劇、音樂劇年會」,進行了三場「舞台閱讀」演唱,引起那裡藝術家們的矚目。歌劇《原野》還獲得慕尼黑第三屆國際研究會「特別榮譽證書獎」。1991至1992年由美國肯尼迪中心華盛頓歌劇院完整地上演歌劇《原野》共11場。1993年在台北由台灣省立交響樂團排練上演10場。1997年歌劇《原野》首演於歐洲。 《原野》在國外演出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德國評論界稱「作曲家寫出了人類共同的感情,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幸福的渴望」、美國《今日美國》稱「《原野》是20世紀以來,世界歌劇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美國《華盛頓郵報》稱「《原野》將成為在國際保留劇目佔有一席之地的第一部中國歌劇」、美國《紐約時報》稱「金湘先生曲折的創作道路,使他正好立足於當今美國佔主導地位的新浪漫主義的主流中」、瑞士古典音樂節主席阿蘭奇稱「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原野》的音樂讓我們的心靈相通。《原野》征服了瑞士」等等。此後,《原野》便成為我們劇院經常上演的保留劇目,並被譽為「世紀經典歌劇」。1999年,歌劇《原野》在國慶50周年展演中獲優秀演出獎。2000年,歌劇《原野》榮獲文化部第九屆「文華大獎」。 至今,《原野》仍在不斷演出,特別是在政府舉辦的「歌劇進校園」的活動中,歌劇《原野》在各地高等院校的大量演出深受師生們的歡迎。
6. 誰知道歌曲《北京歡迎你》里演唱者玉霞阿姨的資料
只有王霞,沒玉霞~~~~~
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劇院獨唱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第十屆、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婦聯執行委員、中國文聯第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世界傑出華人基金會常務理事、中國綠色環境保護基金理事、中國紅十字會「愛心慈善大使」、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愛心慈善大使」、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市精神文明標兵。
王霞的演藝活動始於1976年。1979年至1983年在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後赴日本桐棚大學聲樂系攻讀研究生。1983年至1988年在解放軍總政歌劇團擔任獨唱演員。1988年調入中央歌劇院。
1985年,剛剛畢業就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中擔任合唱作品《祖國頌》的領唱。還曾在歌劇《托斯卡》《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蝴蝶夫人》《藝術家的生涯》《一滴泉》等中外歌劇中飾演主要角色。1997年應拉脫維亞歌劇院邀請,赴拉脫維亞與該劇院合作演出《圖蘭朵》,成功地飾演了女主角圖蘭朵公主,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第一個扮演圖蘭朵的演員,因此獲得了「亞洲第一公主」的美稱,同年應澳洲國家歌劇節邀請,前往澳大利亞與世界各國歌劇藝術家交流歌劇藝術,英國皇家歌劇院的導演聽過她演唱的《圖蘭朵》中的詠嘆調後,激動地說從來沒聽過這么漂亮的嗓音。2001年,參加了在北京紫禁城廣場為申辦2008奧運會舉行的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會,以首席女高音的身份與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一同演唱了歌劇《茶花女》中的《飲酒歌》,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億人通過電視和廣播收看和收聽了這台演唱會。2002年,在香港成功地舉辦了《王霞慈善音樂會》,這是專為中華文化知識達標工程所舉行的一場歌劇獨唱音樂會,這也是中國美聲歌唱家首次以個人的名義舉辦全部美聲曲目的音樂會。為了准備這場音樂會,王霞放棄了春節前去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的機會。
王霞的演唱充滿激情,音色純正甜美,有著金屬般的穿透力;對人物的詮釋真實貼切,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她不僅在歌劇藝術方面有很高的造詣,而且是一位在綜藝舞台上也十分活躍、極具影響力、深受音樂愛好者和廣大觀眾喜愛的歌唱藝術家。多年來,她一直是國家級慶典晚會和各種大型演出活動中的主要演員,曾先後參加14次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15次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在香港和澳門舉行的回歸慶典及回歸周年慶典晚會;在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中央電視台舉行的國慶五十周年慶典演出;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元旦、國慶、中秋晚會及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赴祖國各地的演出;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演唱主題歌;還參加了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慶典晚會、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天安門廣場慶典活動和奧運倒計時100天太廟慶祝活動、《鼓舞中華奧運歡歌》北京奧運會徽「中國印」大型摩崖石刻揭幕慶典儀式;在中宣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聯合舉辦的《2008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愛的奉獻〉》晚會上,王霞毅然將自己准備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的50萬元捐給汶川地震災區。
王霞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在燦爛陽光下》《祖國不會忘記》《我和我的祖國》《為祖國乾杯》《祖國真大》《新中國》《東方有一個夢》《共產黨人》《相聚北京》《花神》《明天》《男兒情》《人民大會堂之歌》等。其中,《祖國不會忘記》(MTV)是2003年非典肆虐時她自籌資金拍攝的,以表達對抗擊非典的白衣天使們的崇敬之情。
王霞曾獲得多項獎項,主要有:1990年日本橫濱國際聲樂比賽一等獎;1994年全國「登喜路杯」聲樂比賽二等獎;1996年第二屆全國歌劇觀摩演出「優秀演員獎」;2000年中國音樂電視MTV大賽金獎;2002年匈牙利布達佩斯國際藝術節優秀演員獎;2002年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等,其演唱的《相聚北京》獲得了第一屆北京奧運歌曲徵集活動第一名。
作為一位知名度相當高的演員,王霞非常樂於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以自己的歌聲為大眾帶去愉悅的藝術享受。她參加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演出,走過的地方不計其數。2003年在抗非典的過程中,她參加了兩大電視台的大型文藝演出,還到北京醫院、積水潭醫院、解放軍三零一醫院參加慰問演出,也把她的歌唱到了天壇、長城和中華世紀壇。為表示對「希望工程」的支持,她認領了兩位少年的撫養權,包下了他們的生活費和學費。在演藝界,王霞早有「公益大腕」之稱。
2008年4月30日晚,與梁詠琪、羽泉、成龍、任賢齊、蔡依林、孫楠、周筆暢、韋唯、黃曉明、韓庚、汪峰、莫文蔚、譚晶、閻維文、戴玉強、李雙松、廖昌永、林依輪、張娜拉、林俊傑、阿杜、容祖兒、李宇春、黃大煒、陳坤、謝霆鋒、韓磊、徐若瑄、費翔、湯燦、林志玲等百名歌星在太廟,參加中央電視台、奧組委主辦的「奧運倒記時一百天主題曲」——《北京歡迎你》的演唱和錄制,晚會在中央電視台1套、3套、4套及奧運頻道(體育頻道)進行現場直播,另外,還進行了該作品的音樂電視MV拍攝錄制。
7. 老北京五子指什麼
地小人多,只賣半天,過去老北京有句俗語:沙鍋居的幌子,過午不候,說的就是它...前一篇:老北京城裡的五子行之戲園子 後一篇:老北京城裡的五子行--窯子
8. 老北京特色工藝品作文70字
老北京的民間玩意
撥浪鼓
撥浪鼓
我國最傳統、最古老的玩具之一。據史料記載,早在周朝時期就已問世;至今仍被人們所喜愛。
鬃人
鬃人
用膠泥、秫秸、棉花、綵衣、豬鬃製作而成。鬃人身高約9厘米,都以皮影戲和京劇中的人物為角色,塑造出不同的形象。玩時把鬃人放置在一個銅盤中,輕輕敲擊銅盤,鬃人會伴隨著銅盤聲有節奏地轉動。鬃人的轉動藉助於底座粘有一圈長約二、三厘米的豬鬃,鬃毛具有彈性且排列角度的不同和敲擊銅盤力量的大小,鬃人可以正轉或反轉。因它有趣的象一楚楚戲劇,故老北京人親切的稱它為「盤中好戲」。
面人
面人
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在加入各種顏色,捏出不同造型的人物。在老北京街頭,尤其是在白塔寺、護國寺、東岳廟等較大的廟會上都有賣的。是當時人們最喜歡的一種小巧玩賞品和陳設品。現在故宮內仍然收藏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當時玩賞的麵塑。
草編玩具
草編玩具
這是過去北京兒童常玩的一種用草編的玩具。是用一種名叫馬蓮草編成,因此又稱馬蓮玩具。
長槍
長槍
一種木製的玩具。其外形以古代兵器長槍為模子;採用木料製成。此類玩具簡捷、輕便又不傷人,是老北京城男孩子普遍喜愛的玩具。至今仍被保留。
風箏
風箏
又稱「紙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削木為鵲乘而放之的記載。古時風箏多為戰爭服務,成為一種有效的通訊聯系工具,風箏作為一種民間娛樂工具,最早見於宋代畫家蘇漢臣的繪畫作品中。到了明、清時期,每逢清明前後人們都要走出戶外去放風箏。當時北京最有代表性的風箏是「黑鍋底」和「瘦腿子」。
空竹
空竹
以竹木為材料製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與空鍾混稱,俗稱響葫蘆;江南又稱之為扯鈴。以北京、天津所產的最為著名。 空竹分為單輪(木軸一端為圓盤)和雙輪(木軸兩端各有一圓盤)。雙輪空竹比單輪空竹容易操作。圓盤四周的哨口以一個大哨口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為高音孔,以各圓盤哨口的數量而分為
提起劇院、劇場,源遠流長——按照《辭海》的「劇場」詞條,在公元前的西漢時期就已有出演樂舞雜技的露天廣場,這已是露天劇場的雛形。在《晉書·樂志》中記載,當時京都洛陽有一座名叫「平樂觀」的古樓,就常有百戲在那兒表演,平樂觀可稱為我國古代較早的劇場。
隋唐時百戲繁榮,當時表演都設於寺廟之內,各寺院中的「戲場」及後世的「廟台」,都成為演出百戲的劇場。《隋書·音樂志》載,公元606年正月,隋煬帝曾下令把各地百戲集於洛陽匯演,在皇宮外搭起「看棚」供帝王貴族觀看。這種較為雅緻的室內劇場,當時稱為「舞筵」、「錦筵」。到了宋代,戲劇進入發展新時期,技藝成熟,劇目繁多,開始出現營業性出演的劇場,稱為「邀棚」、「勾欄」或「瓦肆棚子」,也就是用欄桿隔起來的簡易劇場。
在遼、金、元時期,老北京的戲台大都設在廟宇內,門口高掛紙榜,寫明當天要上演的劇目。當時的戲台已建成前面突出,可三面圍觀表演的舞台,台前有帳,台後有牆,並有上下場左右兩扇門出入,已經具備了我國傳統劇場的基本形式。到明末的北京,臨時性的劇場已被固定性的劇場所替代,這種劇場舞台結構,成為後世劇院建築的源頭。
在清朝時期,劇場的建築規模已較大,劇場內的裝飾和布置也更加精美。在皇宮紫禁城內,寧壽宮有暢音閣戲台。慈禧為她六十壽誕,花費71萬兩白銀在頤和園還興建了德和園大戲樓,宏偉壯麗的三層大戲樓和扮戲樓、頤樂殿、看戲廊等,前後三進院落,佔地三千八百多平方米。
戲台設計造型獨特,上有天井、下有地井、台上有滑車,演戲時能「天降神仙」、能從地底「鑽出鬼怪」,在當時頗為神奇。在這個戲樓,宮內太監的戲班和宮外的譚鑫培、楊月樓等的三慶班、同春班經常演出,慈禧則愛看《黃鶴樓》、《定軍山》、《群英會》、《四進士》、《金山寺》等。相傳慈禧是個大戲迷,常住在頤和園,整日在德和園內看戲,終日無倦容,她在十三年裡,竟看過不同內容的戲二百多出。
民間從清朝早期起,北京城已經出現有戲劇演出的茶園、茶樓戲園子和在會館內戲台上出演的戲劇。當時,按不得影響皇宮王府貴族安靜生活的規定,一律設在外城,所以戲園大都集中開設在前門外繁華的鬧市裡。
在清代三百年的早、中、晚期,都有當時所謂的「四大名園」:早期的為太平園、四宜園、月明樓、查家樓;中期的為方壺齋、蓬萊軒、昇平軒、與廣和查樓;晚期的是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戲園。
所謂查家樓、廣和查樓、廣和樓,就是最早、最著名的「查樓」。查樓原是明末鹽務臣商查氏的花園,《宸垣識略》書中雲:「查樓在肉市,明代巨室查氏所建的戲樓」。最初查氏後人把花園兒改成茶園,建了個小型戲台,邊賣茶邊有藝人說評書、演雜耍。後於清同治年間易主,由北京東郊務農的「白薯王」王靜齋經營,改名「廣和樓」,增大戲檯面積,經常邀來好的戲班來演出,成為老北京最早對平民百姓公演戲劇的劇場,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袁世海等,都先後在這兒演出過。
最初廣和樓和其他戲園的布置,都是有茶點供應的「茶園」式:台前是兩根大台柱子,戲台前是一條長桌或幾張八仙桌,兩旁是大板凳,桌上可以放茶壺、茶碗、食品,人坐著要側著身子看戲。兩廊下和後排則是散座的大條凳,樓上前排全是包廂,包廂後面全是散座兒。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戲園座位才改為一排排的長椅子,也從最初女眷不能進戲園,逐漸改為男的坐樓下,女的坐樓上,最後發展為男女可一起合座看戲。
那時戲園子里除有捧角兒的亂喊叫外,前台還出現了「三行」,即茶水行、小賣行、手巾把行。正像侯寶林先生相聲里所描述的,那時戲園里沏茶倒水、賣煙卷花生瓜子的、扔手巾把的,一片嘈雜,一直到壓軸戲開演,才稍靜下來。
民國以後提倡文明新風,破除封建傳統舊習,在京城首開劇場的夜晚演出,文明看戲,也開創了女伶可與男演員同台出演等新風氣。先後在內城外城開設了新型劇場,如長安大戲院、吉祥劇院、開明劇場、第一舞台、華北戲院等,演出反封建爭取民主自由的新京戲、新評劇、話劇等文明戲,著名坤伶劉喜奎等女伶,在華北戲院出演的新時裝戲曾轟動京城,曹禺的《雷雨》、《日出》等,也曾在長安戲院、北京飯店等地由北平劇社演出。
會館戲樓則從另一側面反映了北京劇場和戲曲發展的歷史。清代在城南地帶建有很多會館,正乙祠銀號會館、湖廣會館等會館都建有戲台,以戲曲等節目宴請同行同鄉,聯絡感情以利於經商交易。最早1667年在前門外西河沿的正乙祠銀號會館,戲樓雖不大,但其庭院、戲台、台柱等卻古色古香,成為老北京時獨特的會館戲樓,經常有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余叔岩等大師出演京昆戲曲、曲藝、雜耍或辦堂會。如今,正乙祠銀號會館,改名正乙祠戲樓,仍有對外戲曲演出,是老北京戲園中保護最好的古代劇場。
解放後,城內新建了首都劇場、天橋劇場、人民劇場、北展劇場等大型現代化劇場,原有的長安大戲院等也大修搬遷擴建。原來的劇團合並成中國京劇院、中國評劇院、北京京劇團、北京曲藝團等演出團體,堅持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古今並舉的方針,多年來公演了眾多京劇、評劇、話劇、歌劇、曲藝、歌舞節目,各劇場成為不可缺的文化陣地。首都劇場和原青年宮,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較早地公演了《龍須溝》、《長征》、《屈原》、《雷雨》等優秀話劇。
各京劇評劇戲曲名家,也創新整理演出了眾多新舊劇目,天橋劇場經常上演歌劇《白毛女》、《茶花女》等歌劇和歌舞節目。現在,北京的劇場、戲園以及劇院團體的設施建築、舞台技術設備,隨時代與時俱進,日臻先進,出演節目多姿多彩,各劇場、戲院已成為文化建設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地。另外,國家大劇院也即將建成,將成為高科技的國家最高藝術殿堂,今後會公演高藝術品位、受中外注目的芭蕾舞、交響樂、戲劇、歌舞等優秀節目。國家大劇院的建成,不但為藝術家和觀眾提供了一個展示藝術、欣賞藝術的舞台,同時也將是首都中心地區最大的文化休閑廣場,和北京一道靚麗的風景。
9. 有幾個80後在北京說相聲呢,聽說叫什麼嘻哈什麼的,說的相聲也不錯,把他們的一個相聲給我說說吧,要台詞
嘻哈包袱鋪《我開始努力了》
乙:感謝朋友們的支持,這會~
甲:您好。
乙:你好。
甲:你好。你們好,你們都好啊。
乙:你怎麼了。
甲:我是一個充滿不幸的人。
乙:為什麼?
甲:上小學的時候我害怕考試。
乙:年輕人都怕考試。
甲:做夢都是考試。
乙: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甲:就連惡夢都夢見考試。
乙:太緊張了。
甲:醒來的時候,真的在考試。
乙:考試睡著了。
甲:壓力太大。
乙:你好好復習啊。
甲:所以我發奮學習,往上考。我拿到了學士學位。
乙:這就不低了。
甲:我又考上碩士。
乙:很不錯了。
甲:接著考上了博士。
乙:可以了。
甲:我在往上考,他們叫我鬥士,我在往上考他們叫我聖鬥士。
乙:考傻了。
甲:最後我什麼都不是。
乙:啊?
甲:我拿了這么多證書,在社會上什麼都不是。
乙:也不能這么說,你拿了這么多證書不容易。
甲:是啊,這些證書花了不少錢啊。
乙:花錢買的啊。
甲:上學花了很多錢,我不能這樣碌碌無為了,我要干大事,干驚天動地的大事。(手伸進衣服里)
乙:你要幹嘛?
甲:沒幹嘛啊。
乙:沒幹嘛你這干嗎呢?
甲:癢癢,撓撓。
乙:瞧著寸勁。
甲:我真的要干大事。
乙:什麼大事?
甲:申請低保。
乙:這么年輕就申請低保。
甲:年輕,年輕讓我迷茫與彷徨。
乙:為什麼?
甲:你知道我是什麼人嗎?
乙:什麼人?
甲:我吃過小豆冰棍,也吃過冰激凌新地,小時候用過糧票,長大了也用過信用卡,我穿過棉衣棉褲白球鞋,也穿過傑克瓊斯耐克阿迪。我學過唐詩宋詞,也讀過韓寒郭敬明,我玩過魂斗羅超級馬莉,也玩過任天堂PSP,我喜歡過四大天王林志穎,也喜歡過周傑倫東方神起超級女生,知道我什麼人了?
乙:什麼人?
甲:80後。
乙:矛盾的一代。我也是80後就沒有你那麼悲觀。
甲:人和人不一樣,我們的理想也不一樣,我的理想是當個飛行員,你的理想是當個燒鍋爐,我的理想是當個有錢人,你的理想是當個要飯的,我的理想是開個大飯店,你的理想是當個刷碗的。
乙:誰這理想啊,同是80後,你就比我高一頭,你得有個好的理想。
甲:我有好的理想,就是到模里西斯嘎巴琉璃球族當族長。
乙:你想點現實的。
甲:現實的就是當個企業家。
乙:這靠點譜。那你有錢嗎?
甲: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乙:沒錢你干什麼企業?
甲:企業不一定要求錢。
乙:那你干嗎?
甲:我當房地產開發商。
乙:那你有地嗎?
甲:有啊,大地方。
乙:哦,北京!北京很不錯啊,
甲:上邊
乙:河北!河北開發的也很好啊
甲:上邊
乙:蒙古?草原環境好
甲:上邊
乙:那可就是北極了。
甲:北極干嗎啊,平時抬頭就能看見的。
乙:哪呀?
甲:月亮
乙:月……你等會,你要開發哪?
甲:開發月亮。
乙:先開發你的智商吧。
甲:我的智商很正常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到。
乙:那你可真敢想。
甲:我要建一個月亮之城!
乙:名字挺美。
甲:環境更美,左邊是環形火山,右邊是乾枯的河道,抬頭就能看見嫦娥一號。你的鄰居是嫦娥,你的寵物是月兔,你的保安是吳剛,每天都能看著地球上山下山~
乙:等會,地球累了。
甲:在建造一個28萬層的摩天大樓,在修兩個地鐵直通太陽與銀河。在把地球上所有美麗的景色拷貝到我們月亮上,建造一個天空花園,騎著旋轉木馬,唱著兒時的歌謠,欣賞著宇宙的浩瀚。
乙:太美了。那你們這邊房子得多少錢一平米呀
甲:1快錢
乙:1塊錢!地球現在都好幾萬一平米呢!
甲:這就是我們的優勢,你看看現在地球,環境差,人口多,隨隨便便一個房子就好幾百萬,過去說一百萬就足以一輩子無憂無慮,現在一百萬連住的地方都弄不到,不像你,有錢,100多平的房子說買就買,多少錢買的?
乙:180萬呀
甲:180萬呀,是現金嘛,這得數到什麼時候?
乙:你先把嘴裡襪子拿出來。
甲:人家太有錢180萬的房子自己說買就買,到銀行,把裝錢的大麻袋往地上一扔,買房!開發票!寫辦公用品!
乙:您等會吧,寫辦公用品呀!我是貸款買房。
甲:貸了多少錢?
乙:沒多少錢?180萬。
甲:這叫全額貸款吧。得還多少年?
乙:180年啊。子子孫孫還下去,一直還到28世紀。
甲:你是新世紀的好房奴!
乙:每天收到1萬條銀行祝福簡訊,祝福我千萬別死了,你要是死了我們全得下崗
甲:那這銀行倒霉點,你看看我這,一塊錢一平米,都不用貸款,多好
乙:那像我這樣的買什麽樣的房合適呀
甲:您這種情況就買一個小戶型就行。
乙:多少平米?
甲:5000平米。
乙:5000倒是不貴啊。可這路費不便宜啊。
甲:你還想回去啊,住這多好,我們還有特別贈送,每年八月十五的時候您的住房面積會擴大一倍!
乙:對!月圓了嗎!
甲:所以我要努力實施我偉大理想。月亮上見。
乙:再議,挺敢想,有志者事竟成,祝福他。
甲:同學,同學。
乙:怎麼回來了?
甲:你說我行嗎?我當企業家你同意嗎?
乙:同意啊。
甲:你同意,我還不同意呢。
乙:怎麼了?
甲:我當個企業家,然後就有錢。
乙:這不挺好嗎。
甲:我不想有錢。
乙:為什麼?
甲:有錢容易學壞。我媽說了,讓我做個好孩子,我要是有了錢就對不起我媽了。
乙:還是一個聽媽媽話的好孩子。
甲:我媽從小喜歡讓我當兵,我當兵,我當軍事家怎麼樣?
乙:軍事人才也是我們國家需要的人才啊。
甲:對,我要當一個現代戰爭指揮員!
乙:你怎麽開始呀?
甲:先學習,我要學習《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戰國史冊》《六韜五略》學習「海登大師的一指禪」「東方不敗的葵花寶典」
乙:那你犧牲大點。
甲:不怕犧牲!我還學習現代戰爭,學習南斯拉夫內戰,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
甲:還要學習開汽車,開火車,開飛機,開坦克,開導彈。
乙:導彈也開啊。
甲:導彈開不了,我要學習現代戰爭作戰方法。我要用QQ發射導彈,我要用MSN控製作戰。虛擬作戰,先從冷兵器時代練起。練練魔獸爭霸。練練現代戰爭,紅色警報,再練練未來戰爭,星際爭霸。學習信息戰爭,就是網路作戰,我要拿黑客黑他們,給他們屏幕全圖黑了,在放200個熊貓燒香。
乙:活不了!
甲:我還要學習開炮,人間大炮一級准備,人間大炮二級准備,發射!奧特曼!
乙:奧先生,醒醒吧,該下導彈了。
甲:未來戰士嘛~還得學。
乙:祝你成功。
甲:謝謝。(敬禮)
乙: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軍官。
甲:Go,Go,let`s go
乙:也可能成為一名神經。
甲:同學我當軍事家你同意嗎?
乙:同意啊。
甲:你同意,我還不同意呢。
乙:又怎麼了。
甲:我要是當兵走了,我怕我媽想我,我覺得我這樣特對不起我媽。
乙:想守在媽媽身邊。
甲:對,我其實最適合當個文學家。
乙:又想當文學家。
甲:怎麽了!我看書多,我看過《水滸》《聊齋》《西遊記》《孟子》《老子》《西廂記》《三國演義》《石頭記》《蠟筆小新》《機器貓》《幽幽白書》《七龍珠》。
乙:這就看混啦!
甲:我還要看看周樹人的文章,看看魯迅的文章,看看老舍的文章,看看舒慶春的文章。
乙:說半天就倆人!
甲:再看看西方文學,黑格爾的哲學,弗洛伊德心理學,小仲馬的《茶花女》雨果的《巴黎聖母院》莫波桑的《羊脂球》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不但看書,我還要寫書,高爾基寫了一部《我的大學》我寫一部《我的幼兒班》
乙:越活越抽抽!
甲:奧斯特羅夫斯基寫了一部《鋼鐵怎樣煉成的》我寫一部《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乙:哪樣練成的呀!
甲:海明威寫了一部《老人與海》我寫一部《小孩與河》楊志軍寫了本書叫《藏獒》我寫一個《京巴》姜戎寫了本書叫《狼圖騰》我寫個《狗相片》,天下霸唱寫了個《鬼吹燈》我寫一個《今沒電》
乙:倆全黑的!
甲:我要當個偉大文學家~
乙:停,別說了,越聽我越來氣,像你們這種人,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我們80後不是溫室下的花朵,而是蒼天的雄鷹~
甲:對,我要做蒼天的雄鷹。我現在就去~
乙:干嗎去?
甲:問我媽去。
乙:別說了~
10.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閉幕式上那位演唱英文歌的歌手是誰
奧運閉幕式時間是:2008年08月日
閉幕式時間和地點:2008年8月24日20:00 國家體育場
表演嘉賓:宋祖英 貝克漢姆 多明戈 陳佩斯 譚晶等
奧運會閉幕式五大看點
看點一:大腕合唱 成龍領銜
閉幕式上將有一個豪華版的明星大合唱,68人的演唱組合囊括了活躍在中國大陸、香港、以及台灣的演藝明星,成龍將是這次68大合唱的核心人物,那英、孫楠、韓雪、汪峰等都有資格入選。至於所唱的歌曲,外界推測是已經紅遍全國的《北京歡迎你》。
除大合唱外,一直被媒體看好的台灣歌手周傑倫也有望打破自己不願合唱的魔咒,領銜一個4人小合唱,而曲調風格將突出中國古典韻味。
看點二:動態煙花 空中作畫
與開幕式相同,周日夜晚,另一場精彩的煙花表演又將綻開。屆時將通過空氣發射、膛壓精確發射系統,實現空中動態焰火構圖。不過,閉幕式上的焰火表演究竟會呈現什麼樣的動態畫面,希望還是「把精彩留到最後一刻」。
看點三:熄火方案 高度機密
與開幕式點火一樣,閉幕式熄火方式又是一個高度機密。被張藝謀稱之為閉幕式「最亮點」的熄火方式到現在仍是懸念。據悉,張藝謀考慮的是,開幕式更多的是要表達一種期待,以及精確充分表達奧林匹克精神、中國文化歷史優秀精華。閉幕式同樣是舉世矚目的,但是風格上和開幕式完全不一樣。
看點四:少林小子演繹東方龍
如果說奧運開幕式上2,008個太極小子演繹了中國武術,那閉幕式上將由少林小子用「彈龍跳」再現出199條中國龍,給世界又一個震撼。來自少林寺塔溝武校的199名少林小子,將在腿上綁上特殊器械,上演一場5分鍾的「彈跳龍」,以特殊的表演動作來展現東方龍的神韻,龍的英姿。湖南省雜技團和上海雜技團聯袂演出的雜技節目,也將在閉幕式上一展風采。
看點五:國歌合唱團再度登場
8月8日晚8時,奧運會開幕之際,在鳥巢主旗桿之下,224位青少年身著民族盛裝,與全場觀眾共同唱響國歌,讓億萬觀眾為之振奮。閉幕式上,這支合唱團將再度登場。這個200多人的合唱團里有公務員、警察、教師、演員、牧民……代表了56個民族。200多人身穿各自的民族服裝,將於閉幕式再度現身「鳥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