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能做什麼

梅花能做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0 14:24:42

A. 梅花能比做什麼

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
她象徵:
一、隱者林逋有詩——專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屬浮動月黃昏
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家住寒溪曲,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丹唇
三、高風亮節的人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
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徵。一是快樂,二是幸福,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和平。梅花的五片花瓣,分別象徵著吉祥。

B. 梅花可以比做什麼

松、竹、梅是三君子,我就知道這些。

C. 梅花有什麼用

有象徵意義、觀賞價值、葯用價值、食用價值等等。

象徵意義: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它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其中有一首古詩是這么寫的: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骨氣的花!幾千年來,它那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梅花高風亮節。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象徵我們龍的傳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

食用價值:
梅花果為核果,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干、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葯。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鹽、甘草在一起腌制後曬干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梅是我國特有的傳統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應用歷史。《書經》雲:《若作和羹,爾唯鹽梅。"《禮記·內則》載:「桃諸梅諸卵鹽」。《詩經·周南》雲:"縹有梅,其實七兮!"在《秦風·終南》、《陳風·墓門》、曹風·鸕鳩》等詩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書的記載說明,古時梅子是代酪作為調味品的,系祭祀、烹調和饋贈等不可或缺東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就已開始引種馴化野梅使之成為家梅---果梅。1975年,我國考古人員在安陽殷墟商代銅鼎中發現了梅核,這說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觀賞價值:
梅花的總品種達300多種。適宜觀賞的梅花種類包括大紅梅、台閣梅、照水梅、綠萼梅、龍游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色、粉色、紅色、紫色、淺綠色。中國西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2至3月,華北地區3至4月開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在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蒼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梅塢等。梅花冰清玉潔,純貞高雅,是冬春之季觀賞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叢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環境。
觀賞梅花的興起,大致始自漢初。《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朱梅,姻脂梅。"這時的梅花品種,當系既觀花又結實的兼用品種,恐屬江梅、官粉兩型,而在梅子一邊灑上紅暈。西漢末年揚雄作《蜀都賦》雲:"被以櫻、梅,樹以木蘭。"可見約在2000年前,梅已作為園林樹木用於城市綠化了。
到了南北朝(公元420一589年),藝梅、賞梅、詠梅之風更盛,"梅於是時始以花聞天下"(南宋楊萬里《和梅詩序》)。《金陵志》載:宋武帝(即劉裕,公元420一422年在位)女壽陽公主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額上,拂之不去,號梅花妝,宮人皆效之。"此時文人詠梅、寫梅的甚多,如宋代的鮑照有《梅花落》詩,梁代的蕭綱(簡文帝)有《梅花賦》,何遜有《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等詩,陰鏗有《詠雪裡梅》等詩,陳代的蘇子卿、北周的庚信,也都有詠梅之作。
隋(581一618年)、唐(618一907年)至五代(902一963年),是藝梅漸盛時期。
據說,在隋唐之際,浙江天台山國清寺主章安大師(56·1-632年)曾於寺前手植梅樹。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賦》有"獨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貸語。而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等,也多有詠梅名詩。根據詩文記載來看,隋、唐、五代時的梅花品種,主要屬江梅型·官粉型。在四川,唐時始有硃砂型品種出現,當時稱"紅梅"。《全唐詩話》載:"蜀州郡閣有紅梅數株"。今日崇慶縣(即古蜀州)硃砂型品種既多且好,顯然是有其歷史根源的。
宋,元400年(960一1368年),是我國古代藝梅的興盛時期。除梅花詩詞及梅文外,梅畫·梅書也紛紛問世。同時,藝梅技藝大有提高,花色品種顯著增多。宋代梅詩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別出"梅花"為一類。梅詞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鶴,號稱梅妻鶴子"。其梅花詩詞甚多,而"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的詩句,更是傳神佳句。余如北宋的蘇試、秦觀、王安石等,南宋的陸游、陳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詩詞傳世。商宋范成大著《梅譜》(約1186年),搜集梅花品種12個,還介紹了繁殖栽培方法等,這是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藝梅專著。書中除介紹江梅型、官粉型、硃砂型外,還介紹了前所未有的"玉碟型"(即"重葉梅")"綠萼型"、"單杏型"。屬杏梅系杏梅類)、黃香型(即百葉湘梅,屬黃香梅類)和旱梅型(花期特早,國內已不多見),等等。此外,周敘《洛陽花木記》(1082年),記載了硃砂型(紅梅)等品種。而張磁的(功甫)《梅品》(1185年)與宋伯仁《榜花喜神譜》(1239年)等,則為有關梅花欣賞與詩。畫的專著。
元代有個愛梅、詠梅·畫梅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植梅千株。其《墨梅》畫、詩,皆遠近聞名。趙孟兆、楊維楨、謝宗可、僧明本等,俱有名詩詠梅。現昆明溫泉對岸的曹溪寺內有一株700多年前生的元梅·老態龍鍾,虹曲萬狀,仍年年開花、結實。
明、清時;藝梅規模與水平續有進展,品種也不斷增多。明王象晉的《群芳譜》(1621年),記載梅花品種達19個之多,並分成白梅、紅梅、異品3大類。劉世儒的《梅諸》,汪怠孝的《梅史》,皆記梅花,資料甚豐。明代詠梅之風有增無減,楊慎、焦宏、高啟、唐寅諸名家,俱有梅花詩;徐渭、姚淶、劉基等,則均有梅花文賦。清陳昊子的〈花鎮》(1688年),記有梅花品種21個,而其中的『台閣』梅、『照水』梅,均為前所未有的新品種。當時蘇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以植梅成林而聞名。龔自珍(1792一1841年)的《病梅館記〉雲:"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重修成都縣志》(1873年)記載『旱梅』、白梅、官春梅、『照水』梅、『硃砂』梅、『綠萼梅等甚詳。當時,詠梅的書、文、畫,爭相出世,"揚州八怪"中詠梅、畫梅的名家,如金農、李方膺,為世人知曉。

葯用價值:
《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葯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明代著名葯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仆,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由此可見梅的葯用范圍很廣。近代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發生。
此外,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據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海澄人善蒸梅及薔薇露,取之如燒酒法,每酒一壺滴露少許便芳香。」古人根據芳香油與水的沸點不同,利用分餾技術,將芳香油提取出來,用作食品的添加劑。

另外,果及樹皮還可製作染料;樹乾材質優良,紋理細膩,是用於手工藝雕刻的重要材料。

D. 可以用梅花做的美食有哪些

1.梅花番茄湯

原料

梅花10朵,番茄400克,番茄醬250克,麵粉100克,雞清湯2000毫升。炸麵包丁150克,黃油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將梅花摘去花蕊,取下花瓣,洗凈,控干,入盤。

(2)再將黃油放入炒鍋內,在微火上燒至七成熱,下入麵粉,用木鏟攪炒,隨炒隨攪拌,待麵粉成黃色時,下入番茄醬,炒出紅油,倒入少許雞清湯,攪拌成糊狀,然後,慢慢地將湯全部倒入,隨下隨攪,攪時要用力,隨之放入味精、精鹽,調好口味。

(3)把番茄洗凈,用開水一燙,去掉皮、籽、蒂,切成小丁,放入湯內,微開,放入梅花瓣,見開即可。

(4)炸麵包丁小碟單跟。

(5)按10份計算,每份375克。

特點與效用

呈淺紅色,梅花細嫩,味酸而鮮,和胃消食。

2.梅花龍眼綉球

原料

肥瘦豬肉500克,黃胡蘿卜20克,梅花10朵,白蘿卜20克,青蘿卜20克,紅蘿卜20克,水發海參20克,雞蛋10個,蔥15克,姜10克,濕澱粉25克,番茄沙司150克(瓶裝),蛋清2個,葡萄酒25克,香葉1片,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把肥瘦豬肉去皮,切成綠豆大小的丁;雞蛋煮熟,去皮;蔥姜切細末;黃胡蘿卜、白蘿卜、青蘿卜、紅蘿卜、水發海參均切成4厘米長的細絲,待用。

(2)梅花擇去花蕊,取下花瓣,洗凈,入盤,待用。

(3)將豬肉丁放入瓷盆中,加蔥薑末、2個雞蛋清、葡萄酒、精鹽、味精、濕澱粉及5朵梅花瓣,攪拌均勻,上勁後做成10個大肉圓,稍按扁一些,每個肉圓嵌進一個熟雞蛋,滾上拌勻的五絲,即成梅花龍眼綉球。

(4)炒鍋上火化豬油,燒二成熱時,逐個放入梅花龍眼綉球,煎上色,撈出,濾油。

(5)取大魚盤一個,先放入姜蔥末、香葉1片墊底,再緩緩放入龍眼綉球,加雞清湯,番茄沙司、葡萄酒、胡椒粉、味精,入蒸鍋蒸20分鍾,取出。

(6)潷出原汁加雞清湯,餘下的番茄沙司和5朵梅花瓣片,燒開,煨濃,澆在梅花龍眼綉球上即成。

特點與效用

煎蒸結合,外脆里嫩,梅花溢香,易於消化,補充營養。

3.梅花牛肉扒蛋

原料

牛肉200克,梅花6朵,炸土豆條75克,雞蛋2個,蔥頭末15克,煮胡蘿卜條30克,煮紅菜頭30克,牛奶50毫升,生菜油200克(實耗20克),黃油10克,少克肉汁25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將牛肉洗凈,去筋膜,用刀剁成泥茸,與蔥頭末、1個雞蛋液、牛奶、梅花片瓣、胡椒粉、精鹽攪拌均勻,用手擠成球,手上蘸雞蛋,把牛肉球壓成寬12厘米,厚5毫米的圓餅。往煎盤放入生菜油,下入肉餅,在旺火上煎上色,潷出生菜油,放入黃油稍煎,入爐烤熟。

(2)往小煎盤放入生菜油燒熱,把1個雞蛋先磕入碗內,再倒入煎盤,隨煎隨撩油,避免蛋黃破裂。

(3)將少克肉汁倒入煎盤燒開。

(4)上菜時,將牛肉扒澆上原汁,上放炸雞蛋,周圍配上煮胡蘿卜條、煮紅菜頭、炸土豆條即成。

特點與效用

呈咖啡色,外焦里嫩,梅花味香,舒肝除煩,富含營養。

原料

梅花15朵,蘋果2個,鴨梨2個,橘子2個,去皮菠蘿1個,香蕉2根,生菜葉200克,馬乃司150克,鮮奶油50克,檸檬汁25克。

製作

(1)先把梅花摘去花蕊,取下花瓣洗凈,控干入盤。

(2)將蘋果、梨、香蕉、橘子、菠蘿均去皮,有的去籽,切成4厘米長、5毫米寬的薄片,與梅花瓣放入瓷盆內拌勻。

(3)鮮奶油、馬乃司與檸檬汁拌勻後,放入瓷盆內水果中,攪拌均勻。

(4)食用時,先在小碟里放上生菜葉墊底,上面倒入攪拌均勻的水果片。

(5)此沙拉宜與豬排、烤鴨、燜鴿子等葷菜配餐。

特點與效用

味香甜美,脆香爽口,開胃除煩。

5.梅花羊肉生菜

原料

羊肉500克,生菜600克,梅花10朵,檸檬汁25克,香葉2片(桂樹葉),茴香籽5克,麵粉50克,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把羊肉洗凈切成塊;生菜擇洗干凈,切方塊;梅花去蕊,取瓣待用。

(2)再把羊肉與生菜、梅花,按一層生菜,一層梅花瓣,一層羊肉碼好,每一層都撒些麵粉、鹽、胡椒粉、茴香籽、香葉及適量水,然後,用大火燒開後,小火慢慢燜熟,即可裝盤食用。

(3)每份2塊羊肉及生菜,食用時,每盤再撒少許餘下的梅花瓣。

特點與效用

肉爛花香,咸鮮清嫩,味濃不膻,開胃舒肝。

6.梅花白汁魷魚

原料

鮮梅花10朵,水發魷魚300克,白汁200克,雞清湯500毫升,精鹽、胡椒粉、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作

(1)水發魷魚放入清水浸泡1小時,用清水沖凈,去掉頭尾另用。將魷魚塊切成4厘米寬,2厘米長的方塊,再平片成均勻又極薄半透明的片,放入瓷碗里,用五成熱的水淘洗後,再用清水浸泡,使魷魚呈白色、透明、質軟,待用。

(2)將鮮梅花摘去花蕊,取下花片瓣,洗凈,控干,待用。

(3)製作白汁:將100克黃油倒入炒鍋,化開燒五成熱,下麵粉100克,在微火上炒出香味(炒時注意火候,邊炒邊攪),然後放入50克蔥頭丁、25克火腿丁、5克丁香及鹽和胡椒粉,與牛奶500毫升、雞清湯500毫升攪拌均勻,煮開,用凈紗布扭榨出白汁,約出白汁1000毫升。

(4)取白汁200毫升,兌入500毫升雞清湯稀釋後,入炒鍋,燒開後,放入魷魚片,燒熟透後,放少許精鹽、胡椒粉、味精,調好口味,撒入梅花片瓣,攪勻,淋入少許麻油,出鍋,入湯盤即可。

特點與效用

色白味鮮,花香魷魚嫩,易於消化。

E. 梅花能做什麼食物

1、梅花粥

梅花粥是一款美味菜譜,屬於粵菜菜系,是廣東省傳統的名小吃。回主要原答料有梅花、粳米等,這道菜能疏肝理氣,激發食慾。

2、梅花雞湯

主要材料有熟雞塊、蘑菇、豌豆和梅花瓣。此湯有補益作用,讓人神清氣爽。

3、梅花湯餅

功效:開胃理氣、清肺熱按語:此食譜為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中所記載。梅花理氣和胃、檀香清肺止痛,兩者相配更增加開胃理氣和清肺熱的作用。梅花湯餅在檀香的郁香中又透出梅花的幽香,再加上雞湯的鮮美,常一食而不再忘梅也。

(5)梅花能做什麼擴展閱讀:

中醫認為,梅花氣清香,味酸澀,性平,具有疏肝、和胃、化痰、解毒的功效,主治梅核氣、肝胃氣痛、食慾不振、頭暈、瘰癧瘡毒以及精神抑鬱等。梅花與綠茶搭配具有理氣疏肝、和胃止痛的功效,常常用於肝胃不和證,證見兩脅脹痛,胃脘脹痛,郁悶不舒,食納減少等。

因此,多愁善感的女性朋友不妨適量飲用此茶。對於一天到晚坐在辦公桌前、缺乏運動、不思飲食的白領朋友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梅花粥

人民網-賈母最愛梅花養生茶 梅花有3種吃法

人民網-梅花:賞食俱佳解肝鬱

網路-梅花湯餅

F. 梅花能做成什麼

個人:書簽·飾品
別的:梅花糕,梅花沐浴露(我同學有的)梅子能入葯

G. 梅花的用途有哪些

l、梅花可以提取芳香油。使用它有清神思、添雅緻的作用。

2、梅花近成熟的果回實稱為烏梅,古代做羹湯時使用答,猶如今日烹調時的醬油、醋。葯用可以斂肺生津、澀腸殺蟲,對大腸桿菌、傷寒、痢疾、霍亂、綠膿桿菌等都有明顯的壓制功效。

3、梅花沖水可代茶。梅的花蕾可以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對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等有治療功效。

4、梅花可以當做美食。如梅花酒、梅花飲料、梅花糕、梅花粥、梅花糊、梅花元宵等。

5、賞梅能醫治俗病。梅凌寒獨放、淡雅孤傲,正可以陶冶堅貞的氣魄與高潔的情操,呵呵。

H. 梅花有什麼用途

梅花除了可以觀抄賞,還有其他襲的功用
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1、梅花可以清肝護肝,對於頭疼眼熱的症狀有顯著療效。梅花還對人們的胃有保護作用,可以治療胃氣痛導致的食慾不振、頭暈眼花等症狀。不只是肝和胃,對於人體其他的內臟器官來說,食用梅花製成的相關產品,都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

2、梅花還能入葯使用,可以有效地減輕白細胞下降的症狀,具有活血化瘀的顯著療效。對於人們來說,梅花帶來的葯理作用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去珍惜利用的。

3、梅花還能製成清香撲鼻的梅花粥,不僅能點綴粥的樣子,還能疏肝通氣,醒腦明目,起到健脾開胃的作用。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