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樁文場

梅花樁文場

發布時間: 2021-02-09 05:43:00

『壹』 梅花拳文場師父過世後壇面香爐往下怎麼傳承

梅花拳文場師傅過世後,她的相往下

『貳』 樁基礎採用梅花樁及方格樁布置的區別

樁基礎採用梅花樁及方格樁布置的區別是樁位置不同,方格就是每個交叉點布樁,梅花樁每排樁錯一樁位布置,方格樁一般用於框架結構,梅花樁一般用於支撐底板。
樁基礎由基樁和連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台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特點:

(1)樁支承於堅硬的(基岩、密實的卵礫石層)或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群樁承載力,足以承擔高層建築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偏心荷載)。
(2)樁基具有很大的豎向單樁剛度(端承樁)或群剛度(摩擦樁),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並確保建築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范圍。
(3)憑借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大直徑樁)或群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其整體抗傾覆能力,抵禦由於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保證高層建築的抗傾覆穩定性。
(4)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於穩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於基岩,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基憑靠深部穩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從而確保高層建築的穩定,且不產生過大的沉陷與傾斜。常用的樁型主要有預制鋼筋混凝土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鑽(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鋼管樁等,其適用條件和要求在《建築樁基技術規范》中均有規定。

『叄』 梅花樁不像梅花為什麼叫梅花樁

梅花五個瓣,梅花樁有大順拗小敗五個姿勢,二者相呼應。你看到的少林梅花樁不知道為什麼也叫梅花樁,我們練的梅花樁是內家拳

『肆』 哪位師傅有或知道哪有賣梅花拳香理、文場書籍,在此多謝,

梅花拳香理沒有賣的。都是師徒相傳的

『伍』 這是什麼梅花樁要詳細的正確答案。

梅花樁是一個拳派的基本內容,武功則主要是由功法、套路和拳理所組成的。梅花拳是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一種拳術,我們從它運動的特點和拳法的特殊結構就可以看出: 一、梅花拳是沒有固定的拳術套路。它的基本拳路稱為「架子」。「架子」的構造就很特殊,它有五個基本的拳勢稱為「樁步五勢」,它們在練習時要靜止站樁。此外就是運動變化迅速的「行步」。「樁步五勢」和「行步」的練習要在拳場中走遍東西南北各個方向也稱為「四門八方」。這種串連起來的拳路可按一定路線周而復始的循環練習。初學者可以先學基本的和變化簡單的,隨著功力加深和練功時條件的不同再不斷補充和不斷變化各種拳勢和動作。梅花拳的對練拳路「成拳」除了必須要在「四門八方」各個方向上練習外,它的抓拿摔打的動作和拳勢皆可以因人而異,隨時編造。到了梅花拳的更高級的對練拳路「擰拳」時,更是「手無定手、腳無定步,勢無定形、見勁使勁、引進落空、見空按豆,隨勢而布。」這種「架子」、「成拳」、「擰拳」的變化和不定的形態,使得它們的內容可以靈活多變,無窮豐富。這種拳法結構的特點反映了宇宙萬物千彎萬化,無窮無盡的基本特性。梅花拳文理中說的:「拳無拳,藝無藝,無藝之中是真藝。」有拳、有藝,有了一成不變的套路就不是真正的武藝了。正如「道無形」之理,真正的武功是變而不變,有而無的,它也是「無形」的。不懂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辯證思維方法,就無法理解梅花拳的這種特殊結構。 二、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中有「樁步五勢」和「行步」。練拳時「樁步五勢」要站樁,要靜止不動:「行步」是不斷變化的動作要迅速輕靈,這一動一靜兩種極端的情況要在一個拳路中交替出現,這真是一種奇特的練法。

『陸』 三國志11威力加強版梅花樁農場和梅花樁市場造在一起會有多少加成以前

1,所謂的梅花樁,抄核心在於中間的造幣廠或谷倉,會給相鄰的市場或農場增加50%的產量。市場和農場之間的混搭是沒有加成的。
2,建了市場怎麼可能沒有收入呢?超級難度確實會降低收入,但也不至於到沒錢的地步吧。

『柒』 梅花拳的梅花樁武功

武功是一個拳派的基本內容,武功則主要是由功法、套路和拳理所組成的。梅花拳是受漢民族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一種拳術,我們從它運動的特點和拳法的特殊結構就可以看出:
一、梅花拳是沒有固定的拳術套路。它的基本拳路稱為「架子」。「架子」的構造就很特殊,它有五個基本的拳勢稱為「樁步五勢」,它們在練習時要靜止站樁。此外就是運動變化迅速的「行步」。「樁步五勢」和「行步」的練習要在拳場中走遍東西南北各個方向也稱為「四門八方」。這種串連起來的拳路可按一定路線周而復始的循環練習。初學者可以先學基本的和變化簡單的,隨著功力加深和練功時條件的不同再不斷補充和不斷變化各種拳勢和動作。梅花拳的對練拳路「成拳」除了必須要在「四門八方」各個方向上練習外,它的抓拿摔打的動作和拳勢皆可以因人而異,隨時編造。到了梅花拳的更高級的對練拳路「擰拳」時,更是「手無定手、腳無定步,勢無定形、見勁使勁、引進落空、見空按豆,隨勢而布。」這種「架子」、「成拳」、「擰拳」的變化和不定的形態,使得它們的內容可以靈活多變,無窮豐富。這種拳法結構的特點反映了宇宙萬物千彎萬化,無窮無盡的基本特性。梅花拳文理中說的:「拳無拳,藝無藝,無藝之中是真藝。」有拳、有藝,有了一成不變的套路就不是真正的武藝了。正如「道無形」之理,真正的武功是變而不變,有而無的,它也是「無形」的。不懂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辯證思維方法,就無法理解梅花拳的這種特殊結構。
二、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中有「樁步五勢」和「行步」。練拳時「樁步五勢」要站樁,要靜止不動:「行步」是不斷變化的動作要迅速輕靈,這一動一靜兩種極端的情況要在一個拳路中交替出現,這真是一種奇特的練法。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認為:「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據,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陰變陽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運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在梅花拳的「架子」中,「動為陽,靜為陰」,在「樁步、五勢」中的「大,順,拗,小,敗」五熱又與「金水木火土」五行相對應。五勢之變化「本陰陽之理,太極之功」,「按五行相生相之理不斷變化衍生」。其餘如「剛柔」,「起落」,「進退」皆可謂陰陽。梅花拳「架子」的結構和變化,正是一幅「太極圖」的景象。梅花拳若要練好,就必須在練「架子」時「動靜」要互根;「剛柔」要相濟;「起落」「進退」要靈利。這也就是「陰陽不測之謂神」使拳法出神入化變化莫測的道理。
三、在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和對練拳路「成拳」中都必須要在「四門八方」各個方向上練習。何謂「四門八方」?即八卦的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方位,也稱為四正四隅。此外在梅花拳的掌法,拳法和腿法中也要有「九宮之變化」九宮也就是四正四隅八個方位及中一點,拳術的變化也是人體的一種形體的動動。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八卦思維是一套直觀的形式化系統,它具有巨大的可納性。梅花拳把各種拳法的變化和應用都在八個方位上考慮,或者都要符合「九宮」之數,使得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可以根據八卦爻變道理使其拳法有無窮的變化。
四、在梅花拳的「架子」中因有「樁步五勢」和「行步」的不同練法,「樁步五勢」可練全身之氣。練時要凝神,聚氣,調息,懂聚氣之法,這顯然是在「練內」。而「行步」是練步法法之輕靈迅速,這主要是「練外」的,因此它是「內外兼練」的。
不論在練「架子」或「成拳」中都要一氣貫串,一氣呵成,不散不亂,內外一體。自始至終都要練形,練氣,練神。先要「形氣合一」再「神氣合一」達「精氣神一體」即「渾元一氣」。
梅花拳拳法中也把人體看做一個小天地,本「天人合一」之理。練拳必須知「四時行功加減」及「易筋經」之道理。梅花拳練拳之目的是要「先固根本」即:「仙煉之則為內丹,武煉之則為外丹,然內丹未有不借外丹而成者。動靜互根,溫養有法,自有結胎還原之妙。內丹既成,靈妙莫測,自成金剛不壞之體,則超凡人聖上乘可登,若雲制敵猶其小焉者也。」
上述精神就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觀,正如朱熹說的:「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實際上若細心觀察,在梅花拳的「架子」中兩手的動作都在空間全方位上劃出了一個個的太極圖。
由上述討論的梅花拳武功的四個基本特點就可看出,梅花拳拳法的指導思想就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八卦變易之理、渾元一氣的整體觀等。如果不懂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思維方法也就無法理解梅花拳的拳理,也不能煉好梅花拳武功。梅花拳弟子們都知道,梅花拳是很有文化素養的一種拳術,在武功鍛煉過程中拳法理論的指導作用是很重要的。常常要一邊練功,一邊學習拳理,還要在鍛煉過程中對拳理不斷地體會,領悟。因此,梅花拳武功的鍛煉過程也就是一個傳統文化思維方法的學習和訓練過程。
當梅花樁武功練到高級階段時,就要懂得煉神、煉氣之法,對此就要進行修心養性的文練。如前面所說,內丹養成,除武練外丹之外,還要用溫養之法,也就是文練的方法。因此文功實際上就是武功的高級階段。文理,是梅花拳文場中比拳理更高級的理論。它是指導梅花拳拳派一切活動特別是文場活動的理論和依據。文理主要以手抄本經書的形式世代流傳下來,也有一些輾轉抄錄的另散文字和圖譜。它們都被奉為比生命還貴重的至寶,被嚴密收藏,絕不輕易示人。我們在調查中經多次艱苦地說服工作,才看到和抄錄了其中一部分,雖未詳盡,但也看出了梅花拳的主要指導思想及其文場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文理主要取材於佛、道、儒三家學說及周易,但其內容主要是與修心養性,煉氣煉神有關部分。雖然其中仍保留一些神、佛、仙、道等宗教詞語,但其含意已經變了,成為煉神煉氣的功法所使用的名詞了。就連儒家學說和易經中的語句也是如此。例如:「三綱五常」,在討論修心養性時,人的精氣神謂之三綱,心肝脾胃腎謂之五常;在討論拳法和練體時,天地人稱為三綱;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就是五常。在梅花拳的任何拳法和功法中對方向都很重視,又如:在易經中艮卦的:「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是指文煉中的兩種功法(艮背)與(行庭)能止念凝神忘形的境界等。在文理的經書中也有一些神佛傳道的故事,但這都是有所指的,主要是指導梅花拳發展、流傳的歷史,並給於對梅花拳的發展、傳播有卓越貢獻的祖師某些尊稱,以示紀念。梅花拳祖師怕弟子們學文理時看不懂經書中隱語和借用的詞語,還有一段文字說明。「講道不離身,打鐵不離砧,大道分明在人身,迷人不知向外尋,泥胎木象都是假,鐵打銅鑄也不真,修行不遇名師點,枉費徒勞一片心」。這里所說的「道」、「大道」、「修行」當然都是指導煉功了,明確指出文理的內容不是宗教迷信,而是修心養性的功法。此外又能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這里所說的「佛」是指(長生之道),而「靈山」「靈山塔」就是指的(心)了。注意,煉功中的「心」可不是心臟,而是指導的產生意念的神經中樞,大腦皮層。梅花拳文場主要是煉文功,也就是修心養性,煉神煉氣。煉文功必須要心靜,清心寡慾,摒除一切雜念,清靜無為。文理中就吸收了很多佛、道兩家在修行時這方面的理論和方法。如佛教中的「三皈五戒」,即皈佛——元神;皈法——元氣;皈僧——元精。五戒——殺、盜、窯、酒、妄。道教中的「三寶五行」,即三寶——精氣神;五行——有仁慈——屬木利於肝;有義氣——屬金利於肺;有禮讓——屬火利於心;有智慧——屬水利於腎;有信實——屬土利於脾,等等。文理中還有很多內容是談功法的,如:「由凡希聖聖希天,反轉洛書參靜禪」、「要知性命在何方,離坎爻中是祖鄉」,「去妄存滅悟本空,正心反內守靈宮,希賢希聖希天容,一念不生萬法通。一條大道少人奔,尋至玄關始入門,養性靈台身有主,神存至善魄成魂」。以上都是修心養性,入靜調息之法又如:「修行不論行往坐卧,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專意觀看書,神不外游,氣不耗散,久久鍛煉自然心空,心空發朗體卦虛空,久而行之自然金丹成就。見性明心忽然惺悟,認得元性從何而來,往何而去,脫離生死返本皈源」。以上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根本大法。注意這里不僅談的是功法,還有些煉功時的感受體會。又如:「我大道言面壁非有別件,端疊生閉雙目如同泰山,去不追來不想不生一念,恐不視懼不驚不開一言,。無天地無日月無桉無殿,無飛禽無走獸無水無山,無人相無我相無紛無亂,無壽者無眾生無火無煙,知止定定後靜靈光閃閃,如此辰居其所龜息綿綿,心忘形性忘心真靈不散,靜之久忽然的元神出關,見天地和三光百般景現,這乃是身內道顯發外邊」。這是一個靜坐修行的功法,這里不僅是功法還有練功者的感受和思維活動。注意文煉之人當功夫達很高境界時,常常引發出人體的特異功能,因此他們的思維和感受是一般人很難理解體會的。這也是文理非常深奧,一般配人很難懂的一個原因。在文理中常把煉功者稱為修道之人或佛門弟子,把求得長生或練習文功,武功之理稱為無字真經,如:「金檁金梁金廟台,紅門落鎖無人來,你說你是佛家真弟子,為啥不帶鑰匙來?蓮為鑰匙性為簧,無字真經法內藏,真性打開三簧鎖,一條明路到家鄉」。這里說的梅花拳文功的要點:一個是「蓮」—即舌抵上齶,使內氣做周天循環;一個是煉性,煉成「真性」,這也是「性命」雙修的意思。
梅花拳根在平鄉,花開四方。自清初以來,以平鄉為中心,梅花拳遍布冀、魯、豫,輻射全國十數省市區及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今平鄉縣253個行政村,村村習練梅花拳,有梅花拳班(隊)的村莊佔70%,其中大班幾十人,多者百餘人,小班十幾人。在二十世紀80年代經常習練梅花拳者多達6萬餘人,其中在班練習者萬餘人,散練者五萬人。廣宗、威縣、巨鹿、南和、雞澤、永年、巨野、嘉祥、沛縣等縣市習練人數也較多,其中廣宗有65%的村莊習練梅花拳,弟子達到4500人。自1991年以來,平鄉縣共舉辦中國*平鄉梅花拳聯誼會16屆每逢正月十六日全國各地及國外20個國家的弟子、弟子到後馬庄鄒氏墓群尋根祭祖、切磋技藝、交流研討,十幾年來,平鄉縣多次組織梅花拳武術隊參加省市及亞太武術交流會,並多次獲獎。

『捌』 梅花拳的內黃梅花拳

梅花拳是一個源遠流長、古老而神秘的優秀傳統拳種。習練時以五種姿勢進行,並且呈梅花狀,故稱梅花拳。內黃梅花拳是明末清初由梅花拳第四代傳人鄒志剛、孟友德傳入內黃。他二人一個傳拳,一個傳掌。清朝順治年間,內黃後化村的王登榜、內黃丁庄的楊炳先後拜梅花拳四代傳人鄒志剛,蔡光瑞為師,正式習練梅花拳,同出一門、情同手足的王登榜、楊炳師兄弟,經常在一起交文習武,切磋技藝,拳術長進極快。楊炳得梅花拳真傳後,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練就一身好武藝。《內黃縣志》和《彰德府志》稱楊炳「虎項猿臂,技勇絕倫,作文雄壯,下筆立就」。具有文韜武略之才的楊炳,起初並無仕途之意,他傾其所藝,在內黃廣為傳授梅花拳法。許多得意門生學成之後,便到附近地區創辦武場收徒傳藝。眾徒知其先師楊炳是內黃縣人,所以稱自己習煉的梅花拳為內黃梅花拳。
內黃梅花拳自開創以來,有「文場」、「武場」之分。而且「文場」指導「武場」。其「文場」以佛、儒、道和周易理論為指導,教育門內弟子遵「三綱」沿「五倫」、襲「八德」,修身養性,練神練氣。「武場」以古代兵法思想、軍事謀略為指導,要求門內弟子刻苦練功的同時,以靜止動,避實擊虛,敢打必勝,膽氣為生。內黃梅花拳動作結構對稱,緊湊動靜分明,剛柔相濟,連打帶拿,一氣呵成,一切動作以柔順為上;強調內練氣,外練形,內外兼練。因其招式朴實,變化多端,攻防技擊性強,既可養身健體,又可開發人的智慧,因此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康熙五十一年冬,楊炳在壬辰科武殿試中被康熙點為武探花。後授其為御前侍衛兼京營都司。後因政績突出,又加封為通議大夫。楊炳得中探花進京後,將內黃梅花拳術在京傳授。但沒有公開拳名,至今,北京梅花拳習練者還稱其練的是「老楊拳」。
乾隆初年,楊炳辭朝返鄉,侍奉老母。為使內黃梅花拳永代相傳,發揚光大,規范發展。已近70歲的楊炳在乾隆七年(1742年)寫了梅花拳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論著《習武序》。《習武序》汲取了中國古代兵法精華,又揉進去了儒家、佛家、道家、易學的深奧思想和法則,具有獨特的理論特色,被包括內黃梅花拳在內廣大梅花拳習練者奉為瑰寶,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廣為流傳,為義和拳運動打下了思想基礎。楊炳同時在運河西岸廣收弟子,趨庭施教,為義和拳運動奠定了組織基礎。例如義和拳運動的發祥地——河北咸縣沙柳寨,山東冠縣梨園屯等梅花拳的故鄉,拳民還稱他們的拳術是「楊炳師爺傳授的」。梅花拳發動並領導了清末的義和拳反帝愛國運動,為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其中,楊炳和他的《習武序》功不可沒。
由於梅花拳弟子從政者極少,文字記載也很少。只有楊炳一人競技而勝獲探花,加之其著《習武序》流傳很廣,因此,楊炳是梅花拳史上具有文字記載最早的一代宗師。
內黃梅花拳,花開四方,香逸萬里。自楊炳始創以來,以內黃為中心,遍布冀、魯、豫等地,輻射全國數十個省市自治區。至今內黃縣531個行政村,村村習練內黃梅花拳,多者百餘人,少者十餘人。自1990年以來,先後有加拿大、新加坡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內黃梅花拳弟子來內黃尋根祭祖,切磋技藝,交流研討。

『玖』 梅花樁來源

廣泛流傳在我國河北、山東、河南廣大農村的梅花拳【古稱梅花樁,由於在100根樁陣上鍛煉而得名】是一個源遠流長、古樸而神秘的拳派,它是在明末農民起義的戰亂中公開傳授並興盛起來的。早在1988年之前,我國歷史學家就從文獻和歷史傳說中發現梅花拳在清末義和團反帝斗爭中是發動者和主力。這種觀點立即引起了國內外史學界的注意,但真正能深入了解梅花拳奧秘,卻是1988年年底以後。著名歷史學家路遙教授與梅花拳弟子燕子傑教授等人合作,對河北、山東、河南義和團反帝斗爭激烈或農民起義活躍的地區多次深入調查之後,大量事實證明義和拳就是梅花拳。這個拳派的弟子和許多著名拳師都是歷代封建王朝的造反者或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這個拳派能在歷史上發揮如此重大的作用並不是偶然的。梅花拳有文場、武場之分,文場敬祖師,研究拳理,他們集佛、道、儒三家學說、周易之理為一體,有豐富的文化典籍世代相傳,修身養性,煉神煉氣,稱為文功。文場老師領導拳派的整個活動,負責教育門內弟子;武場主要進行武功鍛煉,其武術內容豐富多彩,有獨特的練法和風格,一切都與當前流行的武術套路完全不同。它不僅有明顯的強身健體作用,還有極強的技擊實戰能力。他們練武的目的是練形練氣,由外及內,再由內而外,達內外一體,精氣神合一,最後上升到文功。我們調查中就親眼所見,各地許多梅花拳師不僅武藝高強且精通文理,善用陰陽八卦,能行醫治病,他們雖都是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但體健神旺、思路敏捷,能審時度勢,且有一定的人體特異功能。梅花拳組織嚴密,信仰堅定,內部團結,有許多優秀的傳統。如:不準稱王稱霸,仗勢欺人;不準打拳賣藝,賣弄炫耀自己。雖然尊敬祖師,但提倡平等互敬,能者為師,經常交流文理拳藝互通有無。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在廣大農民反對歷代封建王朝斗爭中,梅花拳自然就成了起義軍的核心工具和主要力量。上述社會歷史調查的成果已被人稱為「近代史研究中的突破」,引起了國內史學界、哲學界、醫學界、武術界許多人的密切關注,其部分研究成果我們已寫成專著,在1990年10月召開的「義和團運動國際學術會議」上披露。《梅拳秘譜》是繼梅拳第五代祖師楊炳【清康熙1712年的武探花】所寫的《習武序》【1742年】之後的又一梅花拳武功方面的重要文獻,它的主導思想與精神是和《習武序》一文一脈相承的。由《秘譜》看出,梅花拳武功一開始就要煉神、煉氣、煉形,要求形氣合一、神氣合一,內外兼練。梅花樁的拳法、器械中都要注意陰陽變化、五行相生相剋之理,梅花樁的步法是其武功的精華。無論其拳法器械皆有八方變化,對人進行易理八卦思維的訓練。《秘譜》中所講的內丹,實即梅花拳之文功。關於梅花拳文功與武功之關系,《秘譜》說:「仙煉之則為內丹,武煉之則為外丹,然內丹未有不借外丹而成者也,蓋動靜互根,溫養有法,自有結胎還原之妙。」可見武功為文功之基礎。武功鍛煉的目的是「練形以合外,練氣以實內,內外合一堅硬如鐵,自成金剛不壞之體,則超凡入聖上乘可登,若雲制敵猶其小焉者也。」因此武功鍛煉主要還是修身養心,先固根本。《秘譜》精闢論述了梅花樁的健身與技擊、和與戰的關系。《秘譜》說:「積精以化氣,積氣以化神,結於丹鼎,會於黃庭,靈妙不測,剛勇莫敵,為內丹之至寶,氣力之根本也。」又說:「氣無形屬陽而化於神,血有質屬陰而化於精,神虛故靈明不測變化無窮,精實故充塞凝聚堅硬莫敵,神必藉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氣力乃成。」在梅花拳門內由武功鍛煉基礎上所提煉出來的文理,被稱為是培養「大將」之才的學問。梅花拳弟子們常說:「拳打腳踢小把戲,唯有文理通天地。」《秘譜》認為:「天地之道不外陰陽,陰陽轉結出自天然。」人秉陰陽之氣以生乃一小天地,拳勢之一陰一陽轉結承遞無不合陰陽造化之理,故能生生不窮,無有止息。梅花拳拳法「本陰陽之理、太極之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一氣貫串,剛柔相濟,步隨身換,氣隨意發,蓄勁如開弓,發勁似射箭,知寬知窄,隨高就底,靜之如山嶽,按之有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動之似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圓耀如三光。」梅花樁之八方行步疾箭躥跳,拗步斜身,橫走豎撞,左右翻轉。前後掃蹬,靈活多變,包羅萬象,正如《秘譜》所說:「走如風,站如釘,仰之彌高,俯之彌深,進之則長,退之則促,隨東就西,聲左則右,知己知彼,則百戰百勝。」以上所述拳法如此,陣法、兵法亦是如此。如此鍛煉怎能不啟迪人之深思,開發人之智慧?《梅拳秘譜》雖系民間手抄本拳書,卻是本才華橫溢的佳作,不但其文字精美,可順口成章,且寓意深遠意味無窮,足見作者不但武功高超,也精通梅花樁文理。否則,不可能有此過人的才智和坦盪的胸懷。《梅拳秘譜》雖以氣論為主導思想,但在其主要篇章中,如《渾元論》、《聚氣論》、《聚精會神氣力淵源論》等及其他篇章的某些論點中,其理論的深度早巳超出了以太極學說為基礎的氣論水平,成了今天指導練功者使拳法進入神化之境的理論基礎。在《梅拳秘譜》的《收肉變色論》一文中說:「收肉原本作咽肉,近日問之同鄉,皆雲萇先生吸氣則頃刻大瘦,故曰咽肉也。」可以知此秘譜是清乾隆年間,與當時著名武術家萇乃周同鄉之人所作。據近代歷史學家考證,清乾隆年間梅花樁已傳至第五至八代,其弟子及影響已遍布河北、山東、河南一帶的廣大農村。因此萇乃周之萇家拳也是梅花樁武場中之一支,因其沒有文場共存,而漸不知梅拳之事。梅花拳在清代一直是被封建統治者鎮壓的,因此該派拳術也一直是在民間秘密流傳的,這也是梅拳的理論一直不能與世人見面的重要原因。《梅花拳秘譜》是梅花樁武功的重要文獻,我們正在學習它、研究它,望梅花拳弟子們對前輩師爺們留下的這一寶貴財富盡力珍惜、愛護。

『拾』 梅花樁有幾根樁

梅花樁沒有幾根樁的說法,是把很多樁埋在地下看起來像梅花 ,所以叫梅版花樁權。

梅花樁是用來練梅花拳的,是立於樁上練習的一種拳術,梅花樁所用木樁,直徑3~5寸,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高出地面3尺3寸,樁與樁之間的距離前後為3尺,左右為1尺5寸。

隨著功夫不斷增進,樁要不斷加高,有的加高到5尺;也有人以磚塊代樁,先在平磚上練習,再站橫磚,進而站立磚。

(10)梅花樁文場擴展閱讀:

自古以來梅花樁就有文場和武場的活動,它的流傳和發展也是「文武齊全」的。

文場敬祖師、掌管著世代流傳的經書、輩譜,文場老師在拳派內都是德高望重、文武兼備的老前輩,平時能醫、會算,為人排憂解難,教化弟子、維護拳派的團結和優良傳統,用文理的精神指導整個拳派的活動。

武場的活動就是練習武功,由於梅花樁武功是「無字真經」,它練神練氣、開發智慧,有教育人的作用。所以,梅花樁武功是梅拳弟子們的入門和基礎。

梅花樁文理也就是提高到哲理層次的拳理,由於它深刻而基本,能適用於萬事萬物。它不但是梅花樁拳派的指導思想,也是梅花樁拳法的最高理論和真正精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梅花樁

熱點內容
盆景取名字大全 發布:2025-09-13 01:09:07 瀏覽:580
當年櫻花開 發布:2025-09-13 00:59:10 瀏覽:549
鐵樹圖片盆栽 發布:2025-09-13 00:55:57 瀏覽:377
情人節給男朋友做飯作什麼 發布:2025-09-13 00:50:20 瀏覽:380
什麼淡月失梅花 發布:2025-09-13 00:40:04 瀏覽:476
櫻花綠盒水彩 發布:2025-09-13 00:35:10 瀏覽:801
餐飲空間當中綠植的作用 發布:2025-09-13 00:19:19 瀏覽:749
星星紙折玫瑰花圖解 發布:2025-09-13 00:19:10 瀏覽:120
紙浮雕花卉 發布:2025-09-13 00:13:27 瀏覽:900
情人節送的花圖片 發布:2025-09-13 00:12:45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