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梅花山
⑴ 神遊仙境 作文 (400字左右)
一提起桃花源,人們往往會想到某些好的事物,可不是么,人間仙境般的桃花源啊!可你何曾真正的實現過。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對於樹木來說,充滿陽光的地方是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對於鳥兒們來說,茂密的樹林是自己的桃花源;對於白雲來說,晴朗的藍天是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可對於我來說呢? 我心中的那個桃花源。不只是因為自己的性格內向還是其他原因,我心中的桃花源是遠離了世間的喧囂與污塵。 那是一個晴朗的夜晚,,我獨自漫步在一片廣闊的草坪上,踏上去的每一步都是軟軟的。這個夜是出奇的靜,草在這時也睡熟了,於是我不忍心再向下走下去,便原地坐了下來,貪婪的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仰望天空,月亮笑得格外燦爛,高高的,被栓在了天上,我本想用手將它取下,留為紀念,但又縮了回去,不要太自私,要不別人也再看不到這月亮了。月亮,你是不是也怕驚醒了他們才不說話的呢? 同樣襯托在深藍色的夜空下的還有那群閃爍的星,小時候聽媽媽說星星是會眨眼的,我還不信,但現在終於相信了,你真會眨眼,像螢火蟲一樣即使你們不會到處飛淘氣的星啊,你怎麼也不說話了呢? 偶爾的一道流星緩緩的滑過視線中的天宇,爾後,留下了一道溫柔的弧線,但也隨著你的消失不存在了,這顆星從何出來,又從何處落,我也不知了,只見天又恢復為原來的寂靜。 那條長長的銀河啊!以前洶涌的他又變得平靜了,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我不由的又想起了牛郎和織女,兩人何時才能永遠相聚呢?那條銀河呀! 周圍沒有一棵樹,不雜亂,如同我現在的心思,沒有任何壓迫感。我本想在這時哼一首小曲,可又被這夜給下退卻了。 我剛發現我的腳邊還生長著的幾棵充滿生機的蒲公英,一陣微風拂過,那白色的種子像降落傘般悠然飄去。去吧,到你該到的地方去。 夜又變得異常的寂靜。 或許你會說我是一個辟世者,我也不知道。只是覺得遠離了已久的喧囂,傾聽「靜」的聲音,品味「靜」的味道。 回憶心中的桃花源,那顆流星會飛到何處? 在一片小樹林里,有鳥兒惋轉的歌唱;蜜蜂、蝴蝶輕盈的采蜜;花兒們爭紛斗艷,一個比一個開的鮮艷;草兒們都穿著翠綠的衣裳,桃花、海棠花、梔子花、梅花、桂花……一年四季都開的燦爛.有一間小木屋在草地上,在小木屋的四周有許多的野花.打開小木屋子的窗子就可以看見叮咚流淌的小溪,小魚在溪里嬉戲,還有許多的小動物:松鼠、猴子、小兔、馬兒…… 春天,桃花落英繽紛時,我在草地上與小兔玩耍,與馬兒奔跑.累了,躺在草地上休息,吹春天暖暖的風唱著親切動聽的歌,渴了,在小溪邊喝一口清澈而甘甜的溪水,餓了,在草坪上收割自己種的糧食. 夏天,梔子花飄香十里時,我在草地上與太陽捉迷藏,與知了一起歡唱,熱了,就用小溪水淋透自己,哼著清爽的小調,困了,在小木屋裡睡上一個甜美的覺,鳥兒為我唱入睡歌,太陽叫我起床,煩了,摘一朵梔子花聞聞它的香,便會使心情舒暢. 秋天,桂花花枝招展時,我在桂花樹下與桂花一起舞動,吹著涼爽的秋風,摘朵桂花插頭上,香氣撲鼻,好像可以招來蜜蜂蝴蝶. 冬天,梅花時,我在屋旁與動物們打雪仗,劃雪…….冷了,看看傲骨綻放的梅好像也沒那麼冷了. 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在這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春天與冬天.我,快樂開心,沒有壓力的在這兒與動物玩耍了一次又一次. 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地方,都有一個桃花源.只要你用心去打開它.你會發現其實
⑵ 幫忙找蘇軾寫山的句子。
江城子
鳳凰山下雨初睛,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若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浣溪紗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南鄉子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另外,《石鍾山記》是東坡的佳作,前後赤壁賦也應該算是和山有關的文章
【留題仙游潭中興寺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融讀書石室過潭而南山石益奇潭
上有橋畏其險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無泥,山木陰陰谷鳥啼。蜀客曾游明月峽,秦人今在武陵溪。獨
攀書室窺岩竇,還訪仙姝款石閨。猶有愛山心未至,不將雙腳踏飛梯。
留題延生觀後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無厭,上到巉第幾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鬢眉纖。
不慚弄玉騎丹鳳,應逐嫦娥駕老蟾。澗草岩花自無主,晚來蝴蝶入疏簾
【龜山】
我生飄盪去何求,再過龜山歲五周。身行萬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頭。
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游。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
【游道場山何山】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雲峰下幽谷。我從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陂
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瑤席。階前合抱香入雲,月里仙人親手植。
出山回望翠雲鬟,
碧瓦朱欄縹緲間。白水田頭問行路,小溪深處是何山。高人讀書夜達旦,至今山 鶴鳴夜半。我今廢學不歸山,山中對酒空三嘆
東坡寫山詩詞文章太多,不能一一列舉,見諒
⑶ 神遊太虛幻境 是什麼意思啊
神遊太虛幻境 其實說抄的是 聖地 福地 可以說是靈魂歸宿 也可以說是時空穿越 但是能做到這個 不是所有人具備的 但是每個人也會有 只是上蒼吧智慧散落人間 而你撐起了一把雨傘
在那個聖地 你可以得到一切你想要的 哪怕是十二級文明科技 或者是低級文明科技 但是你帶不出來 因為你的力量不夠
也能預測未來 其實不是與預測 而是你去過了未來
一切的前提你必須是你潛意思 也就是本能 具備 附帶 某種意思 吧那個意思帶進去 那麼一切就能實現 就如虛擬現實
其實很多道家的書 能解釋的很清楚
其次是看你如何分別善惡 網路上或者書上 有很多是不對的
自然是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一切在於你如何分辨
⑷ 九華山佛教聖地對聯
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
如能轉念,無須我大慈大悲。
——佚名題安內徽省九華山觀音庵容
心清水現月;
意凈天無雲。
——佚名題安徽省九華山天池庵
清凈庄嚴超眾聖;
慈悲善舍度群倫。
——佚名題安徽省九華山天池庵
天上人間,暮鼓晨鍾空黑障;
池旁澗側,春花秋月況紅塵。
——劉子蔭題安徽省九華山天池庵
⑸ 神遊太虛什麼意思.
中國人管天叫太虛。就是大而且空。 所以三國演義里有詩曰:仰面觀太虛獨嘆梅花瘦。 是說諸葛亮在隆中逍遙雪天過橋望風景。
⑹ 簡述『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與『金陵十二釵』的故事
在「寧府花園內梅花盛開」的時候,賈寶玉隨賈母去寧府游園賞梅,午休時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並體驗到了男女之事的愉悅。梅花開在何時?一般來說,梅花開在冬末春初。《紅樓夢》有兩處交待紅梅開的時間:一是在十月,第五十回寫道:「只見寶玉笑欣欣擎了一枝紅梅進來。」下面又有賈母說的「這才十月,是頭場雪」的話;二是正月,第五十四回有榮國府元宵夜宴時傳梅行令的描寫,這當然是在正月。到底故事發生在哪一年?究竟發生在上一年的年底還是在下一年的年初?此時的賈寶玉幾歲了?這正是人們要問的問題。第六回接著描寫了劉老老一進榮國府的故事。劉老老一進榮國府的時間是「秋盡冬初」。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的故事發生在劉老老一進榮國府之前,所以要麼發生在劉老老一進榮國府的當年年初,要麼發生在劉老老一進榮國府的前一年年底。劉老老在賈府看到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這就是賈蓉。看上去的年齡如果是准確年齡,那麼賈寶玉的年齡是十歲。如果故事發生在劉老老一進榮國府的當年年初,那麼賈寶玉應該十歲;如果故事發生在劉老老一進榮國府的前一年年底,那麼賈寶玉只有九歲,說一個九歲的小孩能試風雨情,還不如說那是一個十歲的小孩為好,實際上即使是十歲也是太早了些。
金陵十二釵」是《紅樓夢》里太虛幻境「薄命司」里記錄的南京十二個最優秀的女子。寶玉問道:「何為金陵十二釵正冊?」警幻道:「即貴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
⑺ 蘇軾浣溪沙 山色橫侵蘸暈露 賞析
蘇軾《浣溪沙》賞析
1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①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②。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③。
① 元豐五年(1082)三月謫居黃州期間作。《東坡志林》卷一載:「(余)因往(沙湖)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
聾,遂往求療。……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蘄水,今湖北浠水縣,在黃州東。蘭溪,出箬
竹山,溪兩側多生蘭草,故名。
② 蕭蕭,同瀟瀟,雨聲。子規,杜鵑的別名。
③ 休將,不要。白發,指老年。
這是一首觸景生慨、蘊含人生哲理的小詞,體現了作者熱愛生活、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上片寫暮春遊清泉寺所見之幽雅景緻。山下溪水潺湲,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夾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潔凈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杜鵑在瀟瀟細雨中啼叫著。這是一幅多麼幽美寧靜的山林景緻啊!首七字既點出遊清泉寺時的時令,也點明蘭溪之名的由來。「浸」字與「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楚辭·招魂》)中的「漸」字一樣,均有「蔓延」之意。蘭草此際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機勃勃,長勢很快,已由岸邊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鵑啼聲凄婉,本是易引發羈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際漫步溪邊,觸目無非生意,渾然忘卻塵世的喧囂和官場的污穢,心情是愉悅的。兼之疾病始愈,有醫者相伴遊賞,故杜鵑的啼叫亦未能攪亂作者此時之清興。總之,上片只是寫實景,其內心所喚起的應是對大自然的喜愛及對人生的回味,這就引出了下片的對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發感慨和議論。「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漢·《長歌行》)。「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江水的東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華只有一次一樣,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曾使古今無數人為之悲嘆。而作者此際面對著眼前西流的蘭溪水,卻產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為什麼不可以重新擁有青春年華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還童」,乃是說應保持一種年輕的樂觀的心態。因為人並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人所能改變的,僅僅是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詩有「誰道使君不解飲,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里朱顏看已失」諸句,乃嗟老嘆衰之詞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認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應有那種「黃雞催曉」、朱顏已失的衰頹心態,體現了作者在貶謫期間曠達振作的精神狀態。
全詞的特點是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致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於熙寧六年(1073)曾有詩雲:「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共白頭。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三)。乃是在錢塘潮來江水迴流時所生發的感慨,與此詞旨趣有相近之處。但當時作者是自請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館的頭銜到美麗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並不濃。此時則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黃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輕易可以擺脫的。因此,此詞下片所表現出來的對青春活力的呼喚,對老而無為的觀點的否棄,便顯得尤為可貴。可以說,這種在「命壓人頭不奈何」的逆境中的樂觀奮發的精神,是蘇軾之所以受到後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浣溪沙
蘇 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浣溪沙》這首詞是蘇軾43歲(1078)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那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組詞就是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簌簌衣巾落棗花」從棗花落到衣巾上的聲音開端,反映了一位關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對雨後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音是輕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卻是那麼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繰車」聲,說明作者聽得多麼認真,多麼細心,多麼興奮。「牛衣古柳」,作者換一個角度來寫他對蔬菜豐收的喜悅心情。三句話,三個畫面,似乎東鱗西爪,毫無聯系。可是用謝雨的路上這條線串起來,就讓人感到這幅連環畫具有很強的立體感。這一組畫面,不僅色彩美,而且有音樂美。無論是簌簌的落花聲,嗡嗡的繰車聲,還是瓜農的叫賣聲,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出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片寫的是農村生產勞動的繁忙景象,下片轉入寫謝雨途中行路的艱辛。走了一村又一村,這時已是日高天熱,人也走得口乾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來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試問」一詞用得十分講究,既寫出了作者滿懷希望想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的心情。信筆寫來,不事雕琢,但卻栩栩如生,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關系寫得親切自然。全詞有景有人,有形有聲有色,鄉土氣息濃郁,為宋詞題材開拓了新的天地。
「敲門試問野人家」,詞到這里就戛然而止了。詞人敲門的結果怎樣呢?喝到茶沒有?農民是怎樣招待他的呢?詞中未作一個字的交代,留給讀者去想像,更是餘味無窮。這就是古典詩詞中所講究的「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浣溪沙》詞中有「簌簌衣巾落棗花」一句,實為「棗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興》一詩中有「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原意為: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主賓倒置的同時,賓語「香稻粒」、「碧梧枝」還被拆開分屬主賓位置。對於古典詩歌詩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說:「詩家例用倒句法,方覺奇峭生動」。
⑻ 神遊太虛幻境 什麼意思
這是紅樓夢里的情節啦
賈寶玉觀賞會芳園的梅花後,在侄媳秦可卿的卧房裡睡午覺,專做了個神屬游太虛幻境的美夢。夢中,他遇到了裊娜翩躚的警仙幻姑。仙姑邀請寶玉到她居住的太虛幻境一游。到了那裡,忽見有一座牌坊,上書「太虛幻境」四個大字。進入二層門內,只見兩邊配殿內有「痴情司」, 「結怨司」, 「朝啼司」, 「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等諸司。寶玉在「薄命司」里看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入室,聞一縷幽香,品「千紅一窟」茶,飲「萬艷同悲」酒,聆聽《紅樓夢》仙曲十二支。仙姑又將其妹秦可卿許配給寶玉,並授以雲雨之事。寶玉與可卿柔情繾綣,軟語溫存,難解難分。次日,二人攜手遊玩,至迷津處,被雷聲驚醒。
額 如果說有什麼隱喻的話 嗯 就是 那啥 自看上面最後幾句
⑼ 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簡介300字
賈寶玉觀賞會芳園的梅花後,在侄媳秦可卿的卧房裡睡午覺,做了個神版游太虛幻境的美夢。權夢中,他遇到了裊娜翩躚的警仙幻姑。仙姑邀請寶玉到她居住的太虛幻境一游。到了那裡,忽見有一座牌坊,上書「太虛幻境」四個大字。進入二層門內,只見兩邊配殿內有「痴情司」, 「結怨司」, 「朝啼司」, 「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等諸司。寶玉在「薄命司」里看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入室,聞一縷幽香,品「千紅一窟」茶,飲「萬艷同悲」酒,聆聽《紅樓夢》仙曲十二支。仙姑又將其妹秦可卿許配給寶玉,並授以雲雨之事。寶玉與可卿柔情繾綣,軟語溫存,難解難分。次日,二人攜手遊玩,至迷津處,被雷聲驚醒。
⑽ 神遊太虛什麼意思
神遊太虛的意思是心神遊覽了空寂玄奧之境,彷彿親自去過一般。
神遊 [ shén yóu ]
謂形體不動而心神嚮往,如親游其境。
宋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詞:「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意思是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
太虛 [ tài xū ]
謂空寂玄奧之境。《莊子·知北游》:「是以不過乎 崐侖 ,不游乎太虛。」意思是:所以不能越過那高遠的昆侖,也不能遨遊於清虛寧寂的太虛之境。
(10)神遊梅花山擴展閱讀:
太虛 [ tài xū ] 詳細釋義:
1、謂空寂玄奧之境。
《莊子·知北游》:「是以不過乎 崐侖 ,不游乎太虛。」《紅樓夢》第一二○回:「太虛幻境,即是真如福地。」 清 陳夢雷 《去者日以疏》詩:「冥心歸太虛,天地與同壽。」
2、指天,天空。
《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太虛遼廓而無閡,運自然之妙有。」 李善 註:「太虛,謂天也。」 清 黃鷟來 《詠史》之二:「壯志彌激烈,氣欲凌太虛。」
3、謂宇宙。
南朝 梁 沉約 《均聖論》:「我之所久,莫過 軒 羲 ;而天地之在彼太虛,猶 軒 羲 之在彼天地。」 唐 陸龜蒙 《江湖散人傳》:「天地大者也,在太虛中一物耳。」
4、古代哲學概念。指宇宙萬物最原始的實體——氣。
宋 張載 《正蒙·太和》:「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四》:「太虛之精氣流動,充盈於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