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春天花苞
『壹』 茶花怎麼不打花苞冬季會打苞嗎
1、要適當的增加光照。光照是確保茶花不掉花苞的關鍵,只有光照充足,葉片才能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也才能提供充足的能量保證花苞健康的生長。所以,冬天茶花的養護環境最好是置於光照充足之處,一般只要光照充足,其他的日常養護也沒有問題,就不會發生掉花苞的情況。如果環境過於蔭蔽也許茶花勉強會開花,但可能會開一半就謝了。
2、注意保暖和通風。茶花生長適溫為18-25℃,日夜溫差過大會導致掉蕾。冬季必須要採取保溫措施,南方在室外養護的茶花,可以設置風障、搭建簡易暖室、套塑料袋等方法進行保暖。北方必須移入室內養護,在室內要放置在有陽光處,遠離取暖設備。要確保室內空氣的流動性,氣溫比較高的天氣,大家可以將窗戶打開,進行必要的通風換氣。要保持茶花葉片的潔凈,如果葉片上有粉塵出現,要及時進行清理,以免影響到茶花的生長。
3、澆水要適量。雖然茶花對水的要求比較高,但是在冬季一定要適當控制澆水,使土壤偏干一些,以利營養生長,尤其在冬季休眠或半休眠時更應控制澆水。如果此時茶花要開花,那麼就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濕潤,但是切不可過多的澆水或者盆土太濕,因為冬季茶花根部的吸水能力比較的弱,所以為了避免掉花苞的出現,一定要把控好澆水的量。茶花對空氣濕度要求很高,相對濕度以60%-80%為宜,若是空氣濕度太低容易造成花朵開放一半就停止開放,也會影響花色。空氣過干對於茶花的生長也極為不利,所以要適當的噴水,大家要定時的給茶花周圍或者葉片噴水,以維持茶花生長開花所需的濕度。
4、要合理補充養分。進入冬季之後,茶花的生理活動變得比較緩慢,對肥料的需求不大。但是茶花冬季要開花,對於肥料還是需求的,只不過需要的量較少,只要能滿足茶花開花用就可以了,切不可過多,以免導致掉花苞問題的發生。因此,給茶花施肥一定要施翠姆薄肥,薄肥更有利於被茶花吸收。
5、要適當舒蕾:茶花的花蕾不可過多,尤其快要開花的時候,一個枝頭留一個最好,不然就會出現因養分供應不足而造成掉花苞問題的發生。如果大家種植的茶花植株粗大,根系分布深廣,那麼花苞可以適當多留,以每枝1-2個花苞為好,這樣不僅保證了茶花的正常生長,同時還能夠開出比較大的花朵。
『貳』 看一下是茶花的花苞嗎什麼時候開花呢
好像不是花苞,照片看的不準過幾天就能看出來了。花苞很飽滿有紅色
『叄』 茶花有花苞怎麼樣施肥
山茶花非常漂亮,很多人對山茶花都是非常喜愛,但是山茶花也是比較嬌貴的花卉,山茶花生長速度慢,養護山茶花一定要有耐心,否則是養不好的。山茶花花蕾期的施肥,包括三個部分,花芽分化時期的施肥,蕾期施肥,和花期施肥,下面我詳細進行說明。
一、花芽分化時期施肥
上茶花從花芽分化到開花要經歷數個月的時間,從初夏5-6月份上茶花開始花芽分化,開花要等到10月以後。其中花芽分化期,也就是5-6月份施肥是非常關鍵的一次,關繫到山茶花是否能夠順利孕蕾。
5-6月份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齊頭並進的階段,施肥要保證氮磷鉀三種元素的平衡,施肥可用化肥也可用腐熟的有機肥。化肥用氮磷鉀均衡性的肥料,濃度不要過大,稀釋比例為0.2-0.5%,有機肥,可用餅肥水稀釋10-20倍,同時配合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二、蕾期施肥
花芽分化以後,茶花的花蕾是一個慢慢長大的過程,經過一個夏季的生長,到了秋季9-10月份,才能開到明顯的花蕾,這個時期的施肥主要是促進花蕾的膨大。
此時期施肥以磷鉀肥為主,可用高磷鉀的化肥,濃度和上面一樣0.2-0.5%。有機肥的話,建議用磷鉀含量較高的鴿糞,雞糞等稀釋的肥水,每隔半月施肥一次。直到花蕾顯色以後,停止施肥。
這個階段還要一項重要的工作,疏蕾。山茶花花蕾過多的話,會影響開花的品質,對於過多的花蕾要進行疏去,一般每隔枝頭保留1個健壯的花蕾即可。
三、花期施肥
山茶花的花期在冬春季節,此時期一般不建議施肥,如果花蕾長時間打不開,排除溫度,濕度等原因之外,可用磷酸二氫鉀噴施1-2次。
開花期間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溫度過高的話會誘發營養生長,影響開花,溫度過低會出現凍害,一般開花期間保持平均溫度10度左右。另外空氣濕度也會影響開花,空氣乾燥會出現僵化僵蕾的情況,花期要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
總結:山茶花的蕾期比較長,蕾期施肥從5-6月花芽分化,一直到開花之前。花芽分化時期施肥氮磷鉀要均衡,9-10月以後施肥以磷鉀肥為主,夏季高溫天不施肥。開花以後,也不要施肥,開花期間要注意溫度和濕度。
『肆』 什麼條件茶花才可長花苞
茶花開花有一定的花期,因為南北地區的氣候差異,以及北方部分地區暖氣版的影響,一般來權說在南方一般都在3~4月開花,當然有的品種開花早,有的開花遲,茶花開花最適宜的溫度是攝氏22~25度。
北方氣候較冷,開花可能要推遲。但是,室內溫度較高,有可能會提前開花,比如有的花友的茶花11月底就開始開花了!
總之要讓它自然開花,一般情況下不要用葯物去催花,如果花蕾太多,可以摘去一些,以便集中養分,開好花。
『伍』 茶花花苞期的養護的方法
1.萌芽初期施肥
春季抽枝展葉期間應施以氮為主的肥料,這是相當一部分茶花愛好者的習慣想法和做法。認為這樣能為茶花提供充足營養,茶花營養生長才能得以旺盛。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以筆者之見,並不是指施氮肥不對,而是指施肥的時機不妥。其實,施肥正確的時機應是茶花群體花期將近結束,新芽還未萌動這段時期內。因為開花消耗了植株大部分養分,萌發新芽又需要一定養分的積累,而且這時新根正待長出,這時施肥正合時機。它不但補充了開花消耗,又為新芽的萌發生長提供了保證;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茶花一般花後不休眠,有的品種花後即直接抽技萌葉。所以此時施肥用「雪中送炭」這句話來比喻是再貼切不過的了。萌芽初期不宜施肥,因剛剛長出的幼嫩肉質須根,難以承受哪怕是清淡肥料的澆灌,何況沒有經驗的對施肥濃度也難正確掌握,稍不注意極易燒根。本想給植株補充肥料的美好願望,因施肥時機不對而事與願違。所以春季萌芽期間施肥要掌握時機,植株才能生長正常。
2.展葉期間施濃肥
展葉期間施濃肥與上述講到的萌芽初期施肥不妥,看似矛盾,其實不然。筆者這里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茶花春季群體花期接近尾聲,新芽還未萌動這次施肥後,再次施肥最好待新葉展開後再過一段時間,一般掌握在10~15天,具體在新葉封頂前再施一到二次以氮為主的肥料。施時濃度要淡。施後第二天回水。5月份後不能再施氮肥,這次施肥目的是使新葉加速成熟,為下一階段的孕育花蕾作好准備。二是指萌前施肥與再次施肥最好施植物性肥料為好;如施經腐熟的菜餅、豆餅、花生餅等,它不但含有大量的氮,又含有一定的磷,更可貴的是pH值在6或6以下,屬酸性肥料。干施時肥料可慢慢揮發,水施時為速效性肥料,既可用作基肥,又可用來追肥。植物性肥料肥性溫和,對不耐肥的茶花比較適合。展葉期間最忌施「濃肥」。特別指家離類的糞便,例如,鴿、雞、鴨等糞便。這些肥料肥性強烈,施後茶花易發生肥害。展葉期間更是如此。肥害症狀為新葉葉尖發黑、褶皺、油亮、斑點、斑條(斑點、斑條其實是濃肥在新葉上產生的肥傷),展開度小、難以伸展。尤其是葉尖發黑、新葉上有斑點、斑條為診斷肥害的首要依據。現象發生在葉上,其實根源在根部。這是專門負責吸收的新發須根燒傷,新根發育有阻,可想而知新葉的生長發育就大打折扣了。一片葉子其正常的生理壽命為2到3年,這些發育不良、奇形怪態的葉片不論從哪方面講都有礙觀賞,所以展葉期間忌施濃肥其重要性也在於此。
3.新葉在成熟前噴尿素或波爾多液
新葉的成熟期一般是,從3月下旬開始萌發,到5月上旬左右封頂止(各地因氣溫不同有先後),前後1個月多一些。在這段期間內,筆者根據以往栽培管理的教訓得出,在新葉未成熟前最忌對葉部噴尿素或波爾多液。尿素屬無機鹼性肥料,在花卉栽培中多進行干施或撒施。施用於盆花時必須配比濃度低於0.1%稀釋液,否則會造成花木脫水而死亡。而波爾多液是一種自製殺菌劑,它是用生石灰、硫酸銅在使用前臨時配製而成的。其葯效在2周左右時間內有保護和殺菌作用,可阻止病菌的侵入,發病後可控制病菌的蔓延。由於對尿素的肥性及波爾多液的葯性不甚了解,只是片面認為茶花在抽技展葉的春季能為其提供速效的氮素肥料,加速新葉的生長發育,同時使新生葉片免受病蟲害的侵入,分別先後對葉片噴尿素和波爾多液。殊不知尿素的配比濃度有著嚴格要求,同樣波爾多液根據不同的花卉葉片和氣溫的高低,有採用等量式、倍量式與半量式幾種配比。結果噴施尿素後,新葉紛紛掉下,最後成光桿,植株不久死亡。噴波爾多液後,新葉發焦、萎縮、打皺,雖不至於死亡,但已嚴重影響了植株的正常生長。究其原因,噴尿素後(特別指未控制好濃度的),極易造成肥害。植株體內的細胞液反滲透,從而植株脫水而死。噴波爾多液後(指選用等量式配比的,配比是硫酸銅1份,生石灰1份,加水140~180份攪拌),因硫酸銅的作用而發生葯害。尤其對幼嫩的新葉危害更烈。所以筆者提醒各位愛好者在新葉未成熟前(即未封頂前),忌噴尿素或波爾多液(即便是在新葉成熟老化後為安全起見最好也不要向葉部噴施),可改施肥性比較溫和的植物性肥料,加強植株平時的養護管理,重要的是培養健壯的植株,這樣才能預防和減少病蟲害的入侵和感染。使植株營養生長旺盛,為下一階段孕育花蕾作準備。
4.夏季澆水不透
茶花夏季不休眠,花蕾又處於發育期。又因夏季炎熱、乾燥、少雨,不長花蕾的健康枝條還將萌發少量夏梢,所以夏季澆水最忌澆水不透(即上濕下干)。名貴品種的茶花家庭一般都鍾情於盆栽,盆栽用土有限,比不得露天種植。兩者相比,盆栽顯著的一個特點是容水量小,在炎熱高溫的夏季蒸發快,新陳代謝旺盛,盆土乾燥快。如果此時澆水不透,下部根系處於缺水狀態,根系會逐漸萎縮、乾枯,失去吸收養分、水分的功能。根系有損後,植株上部的葉片會慢慢自下而上乾枯、脫落,這是植株缺水的主要特徵。發現及時的還可以挽救,如時間過長,用手碰葉片時就紛紛掉下,枝條頂部新萌出的葉片垂下無精神,多半是根部因失水過久,根系特別是新發須根萎縮了,已失去活力。這時回天無力,只能作放棄處理。判斷植株澆水是否正常,只要觀看葉片就行。如葉片朝上,在陽光下也無垂下現象,一般盆土水分供需合理。這里要排除以下兩個因素:(1)在夏季如照常施肥從而發生的肥害,根部有損。一般夏季都忌施肥,這個因素可排除。(2)那另一個就是強烈光照下未及時遮蔭,有時葉片會暫時發生向下萎蔫現象,這時如搬至蔭蔽處,它能恢復原狀的就不是因缺水引起,為根系吸收與上部葉子蒸騰作用過強發生的不平衡所致。除去以上兩個因素,葉片朝下就是澆水不透的初期反應。如在此時能引起重視,及時澆透直至盆底出水,植株能慢慢恢復元氣,生理機能也就能得以恢復正常。所以夏季澆水早晨要一次澆透。晚上發現乾燥的要補澆一次。即使在炎熱的中午前後,發現個別特別乾燥的,也要打破中午不能澆水的規律,不但要澆並且要澆透。只是澆的方法有講究:「先搬到蔭處,向植株枝葉噴水,待莖葉挺起時,再澆足水」。夏季澆水不管你是一天澆一次、或兩次、多次,每次澆水都要澆透,這是經驗之談,已有前車可鑒。
5.勤換位置
花卉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需要細心的呵護。但什麼東西都有一個度,對花卉愛過了頭,就會適得其反。有的隨便把花盆搬來搬去,一天挪好幾個地方,搞得花卉不得不頻頻適應環境,打亂了正常的生長規律。長此以往花卉來回折騰,不是把花養得蔫頭蔫腦,毫無生氣,就是使花卉命不保夕,不死才怪。從筆者養護的實踐來看,茶花養護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生長環境(不單是茶花,其他花卉也有此要求),選擇位置擺放後,一般情況下不要輕易挪動它(除非遇惡劣天氣不得不搬動外)。茶花在穩定的環境下養護,生長自然就正常。反之,你如果今天放陽台,明天擺室內,想曬太陽就擺在陽光下,溫度太高又移至黑暗處。其實,茶花最忌溫度忽高忽低,光照忽強忽弱,迫使它頻頻適應環境,它自然會感到疲憊,生長不好了。打一比喻:這與人跑步一樣,一會兒快跑,一會兒慢跑,人感到特別吃力。如始終均速跑步,反倒能堅持下來道理是一樣的。還有一點你可能沒有在意,在你頻頻搬動盆花時,茶花的擺放位置你不可能始終與原來一致、必然也在頻繁變動方向,這樣原來的陽面有可能變成陰面,而陰面也就變成了陽面(陽面是指能接受陽光的一面,陰面相反),在光照強烈時有可能不適應而灼傷葉片。其實、茶花如在光照下作適應性養護,要在春季開始就要慢慢讓它接受陽光,使其適應在陽光下生長。一下子陰陽面轉換,特別在強光下自然要灼傷葉片,生長不好了。養護茶花最好「二固定」,即位置固定,方向固定(當然這種固定是相對的)。為了防止方向固定後茶花有可能偏向一面生長,間隔一段時間後可再適當在原處變換方向,但要注意間隔時間不能太短,以1個月為好。盡可能把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又能使茶花整株枝葉全方位接受光照,生長自然勻稱,提高了觀賞性。養護茶花宜相對固定,忌勤換位置,這是養好茶花的重要一招,已被實踐所證實。
6.春夏之交期間向枝葉噴水
向枝葉噴水在常人看來,這是極平常的事。有些人用噴水來替代清洗葉片或代替澆水大有人在,在夏、秋季節為滿足茶花喜好濕潤的習性要求,也時常用噴水來降低溫度,提高濕度,改善局部小氣候。但在春季要慎用,特別在春末夏初期間更要注意。出於這種考慮主要理由有兩點:(1)民間有說「春天生意實難做,一頭行李一頭貨」,說的是春季雨水多,說下雨就下雨,而且一天中斷斷續續可連續下幾次,空氣濕度本身就很高。春末夏初又是南方的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可以說已經飽和。(2)茶花的病害大多在高溫多濕的春夏之交頻發。影響茶花的病害基本有兩種:炭疽病,褐斑病,褐斑病又被稱作黑斑病。這兩種病的特點往往是在5、6月份開始發病,7、8月份為發病盛期,9月以後即停止發病。
這兩種病當氣溫上升到20℃左右時,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隨風雨飛散傳播病菌侵入到葉片組織,通過反復感染,病勢擴展加劇。一般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植株生長瘦弱等會促使發病。除以上所述原因外,有些喜歡用噴水來代替清洗葉片或替代澆水的人,至少在這段時期要停止,否則無疑給病菌入侵大開方便之門,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筆者有經歷、有教訓,望種養者加以重視和注意。所以,春季忌向枝葉噴水是減輕病害的一個有力措施。當然,環境通風、加強光照,也要緊緊的跟上,只有培養健康的植株,再加上科學的管理,植株才能根壯葉茂。
7.三個時期施肥
茶花三個時期忌施肥是指:「夏季施肥、花前施肥和冬季施肥」。夏季茶花雖不休眠,但天熱、氣候乾燥、盆土水分蒸發快,施肥易使肥料濃度加大,容易燒壞根系。這就是夏季不宜施肥的緣由。茶花花期一般大都在冬末春初時節,雖開花需要大量的養料,但重點應放在春、秋季節的施肥。花前施肥後往往會把碩大欲開的花蕾「頂」掉,導致僵蕾僵花。或花開後花瓣頂部發黑,花瓣展開度小,不能全方位開足。茶花冬季有休眠的習性,此時生長停止,施肥對它不起作用。與上述相反,茶花施肥要掌握三個關鍵時期:(1) 2~3月份施萌芽肥。即花後到萌芽前一段時間,以氮肥為主。(2) 5~6月份施孕蕾肥,以磷肥為主。(3) 10~11月份施花蕾肥,氮、磷、鉀復合肥料。花露色後不能再施(即12月份以後進入冬季不能再施了)。茶花施肥如能掌握三施三不施,肥料種類以植物性肥料為主,家禽類糞便肥料少施或不施。施時盡量清淡,寧可多次。這就是施肥的操作要領。可以說是在長期「吃一塹,長一智」的茶花養護中,摸索出的一條施肥方法。
8.嫁接無目的、無計劃
茶花嫁接一般大都指多品種嫁接。凡多品種嫁接都面臨一個接穗如何選擇和搭配的問題。雖然接穗的選擇由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所左右,但憑空想像、隨心所欲等幾種心態要不得,我們要抱著科學的態度,根據品種的資源進行正確的選擇,再從操作者的個人愛好進行合理的搭配,才能使被嫁接的茶花達到預期的效果。下面有幾種選擇供讀者參考,每種各有利弊。要揚長避短、有所側重,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才能心有所得,獲得成功。
(1)選品種株型、長勢力求相似:如果所選品種長勢不同,勢必有的品種發芽早,有的發芽晚。發芽早的養分充分、長勢好、抽梢多,發芽晚的品種因養分被早者耗盡而變弱。株型不同的品種嫁接在一起,有的直立、有的擴張。所以如果事先考慮不周,會使株型雜亂無章,有礙觀賞。
(2)選品種花期一致:出於這種考慮,在開花時可收到一樹多色、一樹多型的效果。但要達到如此效果也並非想像的那般容易。如都留有花蕾勢必造成母株養分消耗殆盡,以後數年生長不旺。正確的做法應是讓不同品種逐年分批分期開放,長勢旺的當年開,長勢弱的第二年再開。這有利於母株的復壯,保存有生力量。
(3)選品種、花期不一致:目的是讓母株的花期一批接一批開放,這其實也延長了花期,是我們所希望的,但這必須要在母株樹勢強勁有力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否則只能讓早花品種開放。晚花品種因養分不足往往開不出而胎死腹中。落花落蕾是它的必然結果。所以這種嫁接對母株提出了一定要求,如達不到只能讓其以營養生長為主。使它養精蓄銳,明後年再開。
(4)選花色、花型搭配要合理:花色、花型搭配的選擇這完全可根據各人愛好來定,有喜歡文瓣的,也有喜歡武瓣的。有喜歡紅色的,也有偏愛白色的,不可強求。如選同一種顏色的品種,花期或一片火紅,或一樹銀妝,效果都很壯觀。如有人認為一種品種過於單調,可將各種品種交叉接於一樹,屆時可達五彩繽紛的效果。
(5)選同一樹種的不同品種:這樣做的目的是樹勢協調、美觀。如一樹上分別接上茶花、茶梅,前者枝長葉大,後者枝細葉小。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花型也有大有小,不論從哪方面講都不足取。
所以茶花多品種嫁接要事先計劃、統盤考慮。不要心血來潮、武斷從事。否則將達不到預想的視覺效果,只能費時、費力,勞而無獲。
『陸』 怎樣描寫春天的茶花(顏色、大小、形狀、看聞摸)
1:走進了看,樹上的山茶花有的被嫩綠色的花托包住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全開了,露出了鮮紅的笑臉,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把自己鮮紅的笑臉藏在綠葉後面,偷偷地笑著。一陣微風吹過來,所有的山茶花都翩翩起舞。風過了,山茶花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樹上。這一束束山茶花就像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2:再看飽脹得裂了的小口子,剛剛綻開花苞的山茶花,猶如一個個朝天的鈴鐺.清晨的露珠沾在柔滑的花瓣邊沿,在陽光的照耀下,花朵更顯得嫵媚動人了。一陣風吹來,山茶花顫悠悠的,就像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少女在朝暉中舒展著柔美的身姿,可調皮的露珠卻滾落了。
3:犀甲凌寒碧葉重,玉杯擎處露華濃。何當借壽長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4:天空被夕陽染成了血紅色,桃紅色的雲彩倒映在流水上,整個江面變成了紫色,天邊彷彿燃起大火。
饒有興趣、耳濡目染、形影不離、天真無邪、容光煥發、琳琅滿目
5:她小小年紀的身體卻注入了太多成熟的血液。
6:山茶花的花瓣層層疊疊,它像嬰兒甜美的笑臉,許多花都和它爭奇斗艷哩!有的已經完全盛開了,小巧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它們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含羞待放,它顯得格外嬌艷。我最喜歡的是那幾株粉色的山茶花,遠遠看上去,有的同一株樹上有好幾種顏色,它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7:生命的盛開是一朵花,蘊藏著夢想。對母親來說,夢想在現實中破碎,飽受的是數不盡的風雨。這個過程沒有歡笑,只有苦難。她承受苦難,卻沒有放棄,堅持讓兒女們長大成人。這就是母親的信念,惟一支撐著母親的信念。
『柒』 茶花開花的時候,花苞最小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茶花,又名山茶花(學名: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