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女特徵

茶花女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2-07 18:49:30

1. 《茶花女》中的人物特點

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是一個性格鮮明、思想明朗、感情純真而又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一個姑娘。雖然命運和生活把她推進了另一種境界,成為風塵女子。但是,她純真的本質沒有改變。為了高貴的愛情,她寧可失掉一切,寧可受盡屈辱和誤會。最後,為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茶花女的遭遇和悲慘結局,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對被侮辱、被殘害者的冷酷無情,批判資產階級虛偽的道德觀念。

《茶花女》就是根據小仲馬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這是是發生在他身邊的一個故事。小仲馬出生於法國巴黎,他的母親卡特琳娜·拉貝是一個貧窮的縫衣女工,他的父親大仲馬當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抄寫員,後來在戲劇創作和小說創作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重要代表。隨著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不斷改變,他的父親大仲馬越來越瞧不起縫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貝。他混跡於巴黎的上流社會,整日與那些貴婦人、女演員廝混在一起,把小仲馬母子倆忘得一千二凈。可憐的縫衣女工只好一個人起早貪黑辛苦勞動,勉強維持母子兩人的生計。小仲馬七歲的時候,父親大仲馬通過打官司從卡特琳娜·拉貝手中奪取了對兒子的監護權,而那位勤勞善良的縫衣女工則就此失去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重新成為一個孤苦伶仃的人。這使小仲馬從小體驗到了人世間的殘酷和不平。使得小仲馬熱切地期望著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揚名於文壇。於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素材。

《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這是是發生在小仲馬身邊的一個故事。1844年9月,小仲馬與巴黎名妓瑪麗·杜普萊西一見鍾情。瑪麗出身貧苦,流落巴黎,被逼為娼。她珍重小仲馬的真摯愛情,但為了維持生計,仍得同闊佬們保持關系。小仲馬一氣之下就寫了絕交信去出國旅行。1847年小仲馬回歸法國,得知只有23歲的瑪麗已經不在人世,她病重時昔日的追求者都棄她而去,死後送葬只有兩個人!她的遺物拍賣後還清了債務,餘款給了她一個窮苦的外甥女,但條件是繼承人永遠不得來巴黎!

現實生活的悲劇深深地震動了小仲馬,他滿懷悔恨與思念,將自己囚禁於郊外,閉門謝客,開始了創作之程。一年後,當小仲馬24歲時,寫下了這本凝集著永恆愛情的《茶花女》。名妓瑪麗·杜普萊西嚮往上流社會生活,和小仲馬母親卡特琳娜·拉貝被大仲馬拋棄,同時反映當時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拜金現象,批判當時資本主義的黑暗。

2. 《茶花女》里對茶花女的描述

在一張流露著難以描繪其風韻的鵝蛋臉上,嵌著兩只烏黑的大眼睛,上面兩道彎彎細長的眉專毛,純凈得猶如人屬工畫就的一般,眼睛上蓋著濃密的睫毛,當眼簾低垂時,給玫瑰色的臉頰投去一抹淡淡的陰影;細巧而挺直的鼻子透出股靈氣,鼻翼微鼓,像是對情慾生活的強烈渴望;一張端正的小嘴輪廓分明,柔唇微啟,露出一口潔白如奶的牙齒;皮膚顏色就像未經人手觸摸過的蜜桃上的絨衣:這些就是這張美麗的臉蛋給您的大致印象。

黑玉色的頭發,不知是天然的還是梳理成的,像波浪一樣地鬈曲著,在額前分梳成兩大綹,一直拖到腦後,露出兩個耳垂,耳垂上閃爍著兩顆各值四五千法郎的鑽石耳環。

3. 《茶花女》是怎樣集中體現了威爾第歌劇創作基本特點的(四)

在歐洲,威爾第的名字家喻戶曉,以他為代表的義大利歌劇享有盛譽。1813年10月10日,威爾第出生在義大利北部一個小城鎮里,他的父親是位農民,開了個小客棧。威爾第曾被米蘭音樂學院拒之門外,但他沒有灰心喪氣。他拜著名指揮家拉威尼阿為師,日以繼夜地努力學習,很快就綻放出天才的光芒。威爾第所處的年代正是義大利最為動盪的時代。他的成名作《納布科》影射了奧地利對義大利的殘酷統治,因此受到了義大利人民的極度歡迎,取得了轟動性的成功。從《納布科》開始,威爾第踏上了輝煌的征程,他的歌曲插上了金色的翅膀,飛遍了義大利的山山水水。

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威爾第的創作進入成熟階段,他的三大名作《弄臣》、《游吟詩人》、《茶花女》相繼問世,他又陸續寫出一批很受歡迎的歌劇:《西西里晚禱》、《西蒙·波卡涅格爾》、《假面舞會》、《命運的力量》、《唐·卡洛斯》、《阿依達》。

1847年,威爾第在巴黎與他8年前相識的女友、女高音歌唱家斯特拉波妮再度相聚。同居兩年之後,他在一度祖居的義大利的一座小城聖阿加塔買下了一所大宅院。他們倆在小城裡的同居生活招惹了當地不少流言飛語,也招來了威爾第前岳父的一封譴責信。威爾第回了一封簡訊:「我的行為准則是,未被邀請就決不幹涉他人的事,所以希望他人也別干涉我的事。」《茶花女》的情節與威爾第這段生活經歷大體一致,歌劇《茶花女》的創作即由此促成。與《茶花女》的悲劇結局不同的是,威爾第與斯特拉波妮於1859年結婚。婚禮規模不大,但是他們幾乎形影不離地又生活了約40年,直至她去世。

在個人生活上,威爾第自己是位想要付出父親的愛,卻被剝奪了機會的悲劇人物。就在威爾第的第二部歌劇上演前不久,他的兩個幼子相繼死亡,緊接著他的太太也暴亡。終其一生,威爾第再也沒有機會真正付出父親的愛。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威爾第是在歌劇作曲家中,少數能將父親的愛深刻地描繪出來的原因,因為他想藉以抒發其豐富的情感。

威爾第僅用了4周時間就寫出了《茶花女》這部歌劇的總譜,但當時威爾第正在為另一部歌劇《游吟詩人》的首演做准備。他一面忙於指導排練,一面埋頭創作《茶花女》。終於在同年,這部歌劇在威尼斯芬尼司大劇院首次上演,可當時演出情況十分糟糕,就像羅西尼的《塞維利亞的理發師》1816年在羅馬的首演一樣,遭到了慘重的失敗。當然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原因是角色選擇不合適。如劇中女主角薇奧列塔的扮演者健壯如牛,形象不適合。還有這部歌劇對當時的觀眾來講還是一部現代劇,巴黎的沙龍與別墅代替了通常歌劇中出現的中世紀宮廷與城堡,穿現代服裝的男女代替了披袍掛劍的王公貴族,一時不太適合觀眾的口味。盡管觀眾反應不佳,但威爾第本人對自己的音樂卻充滿信心,他在首演次日給一位朋友和學生的信中寫道:「昨夜《茶花女》慘敗,是我的錯還是演員的錯?時間將會做出結論。」果然,一年後《茶花女》在同一劇場再度上演時獲得成功。兩年後的1856年,《茶花女》在倫敦、聖彼得堡、紐約上演,並在巴黎再一次上演。從此,《茶花女》站穩了歌劇舞台,並成為最受世人歡迎的義大利歌劇傳統節目。

1901年,處在世紀之初的音樂天才威爾第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世界音樂長河中又少了一位多產的作曲家,而多了一位令人懷念的人物。

《麥克白》是威爾第34歲時所寫的第十部歌劇,由皮亞威撰寫劇本,經由馬菲的潤飾,於1847年在佛羅倫薩歌劇院首演。後來,威爾第在法國出版商兼經紀人愛斯庫狄爾的建議下將原劇內容做了部分修改,並於1865年在巴黎抒情歌劇院重新推出。威爾第一向很喜歡在文學領域內研究探討,而他最崇敬的大師就是被人尊稱為「西方戲劇之父」的莎士比亞。他為了盡全力使《麥克白》重現莎翁筆下所描述的戲劇效果,在人物性格上做了更深入的音樂描繪,展現一種舞台語言的新風貌。因此,本劇就當時的歌劇而言,是空前的嘗試與體驗,而對作曲家本人,更是由通俗歌劇走向威爾第式的樂劇的新里程碑。

歌劇《阿依達》是義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威爾第為慶祝蘇伊士運河通航而創作的。100多年來,該劇在世界歌劇舞台上常演不衰,是舉世公認的十大經典歌劇之一。《阿依達》描寫的是交戰國雙方國王的女兒在她們同時深愛著的一位戀人之間所做的生死選擇的故事:古埃及法老王時代,東非大陸的埃及和努比亞戰事又起,埃及王手下戰將拉達默斯率部出征,迎戰努比亞國王阿蒙納撒羅。此時,埃及王女兒阿姆尼麗斯公主正在犯「單相思」病,她愛戀著拉達默斯,而拉達默斯的心上人卻是阿姆尼麗斯的女奴阿依達,這位女奴不是別人,正是努比亞國王阿蒙納撒羅的女兒——原來阿依達也是一位公主。這部歌劇是應埃及總督之約而寫的。1871年12月24日,該劇在開羅首演大獲成功。一個半月後,威爾第親自指揮這部歌劇在米蘭斯卡拉劇院上演,義大利國王蒞臨觀看,劇場內外盛況空前。《阿依達》使這位大師登上了藝術創作的頂峰。

4. 茶花女 的介紹

http://www..com/s?tn=ytxe_pg&bs=%B2%E8%BB%A8%C5%AE&f=8&wd=%B2%E8%BB%A8%C5%AE+ppt

這里全是人家做的PPT,需要下內載一下容。

5. 《茶花女》主人公瑪格麗特與阿爾芒的性格特點

<<茶花來女>>人物分析

瑪格麗特 小說的自主人公,阿而芒的戀人,美麗純潔,善良無私,文雅端莊.她雖落風塵,但仍然保持一顆純潔的心靈和獨立的人格,嚮往真正的生活和愛情.

阿爾芒 小說的男主人公,瑪格麗特最忠誠最心愛的情人,對瑪格麗特忠貞不二,但愛沖動嫉妒心強.由於不明真相,他對離開了他的瑪格麗特百般挖苦,嘲諷使瑪格麗特身心遭到沉重的打擊.

6. 《茶花女》是怎樣集中體現了威爾第歌劇創作基本特點的(三)

拜在歌劇《茶花女》的腳下

多年前就聽說過歌劇《茶花女》,說它如何別具一格,如何大膽創新驚世駭俗,如何享有盛譽。如今終於有機會一睹它的風采,沒想到就是這部歌劇使我跟歌劇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痴迷於此。後來又從歌劇延伸到器樂,逐漸進入古典音樂的大門。

如果我們希望別人愛我們,我們必須先愛惜自己。如果我們要別人尊重我們,我們也要懂得尊重自己。如果你喜歡聽西洋歌曲,看得懂西洋歌劇、俄羅斯芭蕾、弗拉門戈西班牙舞,那麼你更應該懂得威爾第,更要會欣賞他的歌劇《茶花女》。如果你不喜歡,甚至厭惡,認為沒看頭,那麼我要說,你根本不懂得音樂,你只是白活一場。我對這部歌劇確實情有獨鍾,它雖不是我聽過的最偉大的作品,但確實是最動人的作品。

小說、話劇、歌劇和電影我全部看過了,無一例外地感動。但威爾第的歌劇又是其中最為純粹的,只為了展現這種感情,因而特別具有感染力。歌劇《茶花女》是人生活的寫照,人生百態的細述,是對各階層人物生活的反映。它和小說、話劇、電影等形式不同,這種不同在於它綜合了音樂、戲劇和美術等各門類藝術的體裁,是各門藝術的總匯,也是歌劇藝術的巔峰。沒有文學劇本這個基礎,就無從產生歌劇的音樂。沒有戲劇表演,就不可能生動而明確地體現出情節和人物的關系。沒有美術,也不可能完整地表現出歌劇劇情所發生的環境。歌劇《茶花女》是綜合了聽覺和視覺的藝術,在聽到美妙音樂的同時,你還能夠感受到舞台上演員的形體表演。歌劇講究的舞台設計,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服裝,甚至是劇場里的氣氛,這對於我們理解歌劇《茶花女》是有極大幫助的。歌劇《茶花女》中的世界也是非常迷人的,不過,最終你還是得從音樂這座橋上走過去,要想弄明白音樂作品,聽,永遠是第一位的。

我想在對歌劇《茶花女》的賞析上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切入點和契機,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一段故事,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都在向一個目標靠近——為歌劇《茶花女》,為音樂,為藝術,為美。(付永清)

7. 茶花女身上有哪些最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特徵

《茶花女》一部愛情題材的小說,沒有很多華麗的句子,卻把愛情真正的模樣版描繪的非常的權清晰。這部著作中有那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徵呢?

她的善良和對愛情的忠貞在這時候體現的很多,當瑪格麗特患有肺病的時候,在她被迫重操舊業的時候,阿而芒卻帶著別的情婦當面羞辱她,而她卻選擇什麼都不說,最後只想著用死來解脫這一切。

《茶花女》後面的結果可以說是很悲劇,但這並不是全部是瑪格麗特的原因,當時腐朽的階級社會,人情冷落的世態讓她失望了

8. 茶花女人物描寫

記得我過去經常在香榭麗舍大街遇到瑪格麗特,她坐著一輛由兩匹栗色駿馬駕著的藍色四輪轎式小馬車,每天一準來到那兒。她身上有一種不同於她那一類人的氣質,而她那風致韻絕的姿色,又更襯托出了這種氣質的與眾不同。
這些不幸的人兒出門的時候,身邊總是有個什麼人陪著的。
因為沒有一個男人願意把他們和這種女人的曖昧關系公開化,而她們又不堪寂寞,因此總是隨身帶著女伴。這些陪客有些是因為境況不如她們,自己沒有車子;有些是怎麼打扮也好看不了的老婦人。如果有人要想知道她們陪同的那位馬車女主人的任何私情秘事,那麼盡可以放心大膽地向她們去請教。
瑪格麗特卻不落窠臼,她總是獨個兒坐車到香榭麗舍大街去,盡量不招人注意。她冬天裹著一條開司米大披肩,夏天穿著十分淡雅的長裙。在這條她喜歡散步的大道上盡管有很多熟人,她偶爾也對他們微微一笑,但這是一種只有公爵夫人才有的微笑,而且也唯有他們自己才能覺察。
她也不像她所有那些同行一樣,習慣在圓形廣場和香榭麗舍大街街口之間散步,她的兩匹馬飛快地把她拉到郊外的布洛涅樹林①,她在那裡下車,漫步一個小時,然後重新登上馬車,疾馳回家。

的確,瑪格麗特可真是個絕色女子。
她身材頎長苗條稍許過了點分,可她有一種非凡的才能,只要在穿著上稍稍花些功夫,就把這種造化的疏忽給掩飾過去了。她披著長可及地的開司米大披肩,兩邊露出綢子長裙的寬闊的鑲邊,她那緊貼在胸前藏手用的厚厚的暖手籠四周的褶襇都做得十分精巧,因此無論用什麼挑剔的眼光來看,線條都是無可指摘的。
她的頭樣很美,是一件絕妙的珍品,它長得小巧玲瓏,就像繆塞①所說的那樣,她母親好像是有意讓它生得這么小巧,以便把它精心雕琢一番。

在一張流露著難以描繪其風韻的鵝蛋臉上,嵌著兩只烏黑的大眼睛,上面兩道彎彎細長的眉毛,純凈得猶如人工畫就的一般,眼睛上蓋著濃密的睫毛,當眼簾低垂時,給玫瑰色的臉頰投去一抹淡淡的陰影;細巧而挺直的鼻子透出股靈氣,鼻翼微鼓,像是對情慾生活的強烈渴望;一張端正的小嘴輪廓分明,柔唇微啟,露出一口潔白如奶的牙齒;皮膚顏色就像未經人手觸摸過的蜜桃上的絨衣:這些就是這張美麗的臉蛋給您的大致印象。
黑玉色的頭發,不知是天然的還是梳理成的,像波浪一樣地鬈曲著,在額前分梳成兩大綹,一直拖到腦後,露出兩個耳垂,耳垂上閃爍著兩顆各值四五千法郎的鑽石耳環。
瑪格麗特過著熱情縱欲的生活,但是她的臉上卻呈現出處女般的神態,甚至還帶著稚氣的特徵,這真使我們百思而不得其解。
瑪格麗特有一幅她自己的畫像,是維達爾①的傑作,也唯有他的畫筆才能把瑪格麗特畫得如此惟妙惟肖。在她去世以後,有幾天,這幅畫在我手裡。這幅畫畫得跟真人一樣,它彌補了我記憶力的不足。

我第一次是在交易所廣場絮斯商店①門口遇到她的。一輛敞篷四輪馬車停在那兒,一個穿著一身白色衣服的女人從車上下來。她走進商店的時候引起了一陣低低的贊嘆聲。而我卻像被釘在地上似的,從她進去一直到她出來,一動都沒有動。我隔著櫥窗望著她在店鋪里選購東西。我原來也可以進去,但是我不敢。我不知道這個女人是什麼人,我怕她猜出我走進店鋪的用意而生氣。然而那時候,我也沒有想到以後還會見到她。
她服飾典雅,穿著一條鑲滿花邊的細紗長裙,肩上披一塊印度方巾,四角全是金鑲邊和絲綉的花朵,戴著一頂義大利草帽,還戴著一隻手鐲,那是當時剛剛時行的一種粗金鏈子。

在這個女人身上,有某種單純的東西。
可以看出她雖然過著放盪的生活,但內心還是純潔的。她舉止穩重,體態婀娜,玫瑰色的鼻翅微微張翕著,大大的眼睛四周有一圈淡藍色,表明她是一種天性熱情的人,在這樣的人周圍,總是散發著一股逗人情慾的香味;就像一些東方的香水瓶一樣,不管蓋子蓋得多嚴,裡面香水的味兒仍然不免要泄漏出來。
不知是由於她的氣質,還是由於她疾病的症狀,在這個女人的眼裡不時閃爍著一種希冀的光芒,這種現象對她曾經愛過的人來說,也許等於是一種天啟。但是那些愛過瑪格麗特的人是不計其數的,而被她愛過的人則還沒有計算呢。
總之,這個姑娘似乎是一個失足成為妓女的童貞女,又彷彿是一個很容易成為最多情、最純潔的貞節女子的妓女。在瑪格麗特身上還存在著一些傲氣和獨立性:這兩種感情在受了挫傷以後,可能起著與廉恥心同樣的作用。我一句話也沒有講,我的靈魂似乎鑽到了我的心坎里,而我的心靈又彷彿鑽到了我的眼睛裡。

9. 《茶花女》表現了一個什麼樣的主題

1848年發表小抄說《茶花女》,隨後他本人把它改編成戲劇,一舉成名。作品通過出身貧困的名妓瑪格麗特和稅務官之子阿芒的愛情悲劇,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塑造了一個不甘墮落、心地善良的茶花女形象,忠實地再現了七月王朝時期的社會現實。是法國戲劇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演變時期的優秀作品。

小仲馬像

10. 茶花女的主要性格特徵及形成原因

找論文去維普 自己不知咋弄的話 可以去QQ空間看相關文章 就是關於如何在網上找論文的

熱點內容
偷了一朵雲 發布:2025-09-13 11:53:33 瀏覽:866
牡丹江至上海特價機票 發布:2025-09-13 11:38:23 瀏覽:892
姐妹一起過情人節的祝福語 發布:2025-09-13 11:35:59 瀏覽:941
梅花王旗袍紅 發布:2025-09-13 11:21:03 瀏覽:720
蘭花強有力 發布:2025-09-13 11:01:50 瀏覽:171
公司會議室桌長的綠植 發布:2025-09-13 10:33:24 瀏覽:285
浪花一朵朵名句 發布:2025-09-13 10:22:41 瀏覽:877
菠蘿種植盆栽圖片 發布:2025-09-13 10:20:07 瀏覽:261
情人節網名 發布:2025-09-13 10:12:50 瀏覽:169
舞蹈大賽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發布:2025-09-13 10:12:48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