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女的好書推薦

茶花女的好書推薦

發布時間: 2025-10-05 21:25:50

① 閱讀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

《茶花女》是小仲馬筆下最為勝利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在世人眼中骯臟的妓女與一位天真浪漫、涉世未深的青少的凄美 愛情 故事 。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閱讀小仲馬《茶花女》 讀後感 ,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閱讀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1

讀《茶花女》這本書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記得那時候是抱著一種隨便的心態去看這本書,但卻被男女主角的愛情給深深地感動,同時也痛恨那個時代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的冷漠與無知。

在讀這本小說之前,我一直認為是阿爾芒的父親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讀完全書我才發現,真正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的其實是阿爾芒的虛榮和猜疑。阿爾芒在巴黎讀完大學取得了律師資格之後,並沒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過著悠閑地生活,在電影院邂逅了瑪格麗特並對她一見鍾情,對她展開了追求。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在風月場中追求女人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錢,一種是用情。雖然阿爾芒在那個年代也算是有錢的小資,但是對於一個年花費十幾萬英鎊的妓女而言這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感情還是打動了瑪格麗特,她終究還是成為了他的情人,還讓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愛情。

但面對瑪格麗特的真情,阿爾芒卻不肯相信,去猜疑瑪格麗特。他向他的朋友炫耀,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佔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心大過對瑪格麗特的真情。就在瑪格麗特的真情與阿爾芒的猜疑中,他們度過了好多個年頭,直至阿爾芒父親的出現,他勸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瑪格麗特為了自己心愛的人的前途,聽從了他父親的話,離開了他,過回以前的生活。但失去阿爾芒的瑪格麗特,卻不再是以前的那個瑪格麗特了,知道最後鬱郁而終。

我們不能夠否認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愛情,那都是我們能夠看見的,只是他一直都不相信瑪格麗特會真正的愛他,他總覺得瑪格麗特是在戲弄他、踐踏他,他的心胸下載,與瑪格麗特無私的愛比起來,真的那麼的自私啊!世間上有多少情侶就是因為對方的猜疑而分開的呢?太多太多啦,所以如果你有心愛的人,請你相信他,哪怕結果會受傷害。

當然阿爾芒真的很愛瑪格麗特,因為愛,他才會害怕失去,才會在確認了瑪格麗特對他的那份真情後感到痛苦,感到後悔,寫出這篇感人肺腑的茶花女,只是這個懺悔有點遲了。所以希望所有有情人,要珍惜對方,千萬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

閱讀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2

瑪格麗特是珍珠的意思。那個手執茶花的美麗而又凄苦的女子,也只有這樣純潔的字眼配做她的名。

她身陷在那個人性幾乎泯滅的巴黎,賣笑為生;而我則擁有幸福的家庭,無憂無慮地成長著。我們之間並無任何相似,但她一直長久地震撼著我的心。

第一次讀《茶花女》是在九歲, 兒童 版,是她,第一次讓年少無知的我懂得了「不幸」的含義。以後的日子裡,我總是會回憶起她的故事,為她嘆息,為她憤恨。

而真正懂她卻是在十一歲。那一天,我恰巧沒帶書簽,又不忍心折壞書頁,便只好把全譯本的《茶花女》打開放在屜中,結果數學老師硬是說我在數學課上看書,把書拽出來,擲在地下。

心裡很委屈。俯身拾起書,想要分辯幾句,卻又瞥見教師臉上的怒色,攥著紙巾的手輕撫著封面,我突然間想起了阿爾芒的父親央瑪格麗特與阿爾芒分手的那一段。

靜靜聽完了老人的一大堆嚴厲的指責與苦苦的哀求後,瑪格麗特一字一顫地說:「那就請您轉告您那美好、純潔、可愛的女兒,說從前有個女人,她一生只有一個心願,但為了您的女兒,她把這願望砸毀,用兩只手把心搗碎,死了。」

說這些的時候,瑪格麗特是絕望的,放棄摯愛,就無異於縱身跳入剛剛逃離的火坑。這不是她的義務,可為了另一個女孩子的婚姻幸福,她甘願犧牲自己唯一的心願!這種委屈,莫不如鑽心剜骨一般痛楚!相比之下,我所受的委屈,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又有什麼資格為自己鳴冤喊屈、忿忿不平?

剎那間懂了瑪格麗特,懂了她的善良,懂了也的艱辛,懂了她全部的堅韌與偉大。

我與她,雖然有著太多的不同,但這並不妨礙我,成為一個和她一樣、充滿人性光輝的人!

淚,在那一瞬奪眶而出,晶瑩如珍珠。

閱讀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3

剛接到這本書的時候,看到了書名「茶花女」,腦海里便第一浮現出一位純潔、天真的姑娘在辛勤的摘取茶葉……可是閱讀一番後,才令我為「她」佩服得五體投地。

主人公瑪格麗特是位被世俗鄙視為放盪的,可是她卻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哪有什麼愛情啊。」「這些骯臟的人怎麼會有愛情呢。」「她們有什麼資格去愛別人呢。」……這是我們在心中不由得浮現在大腦的偏見,這也正是我們這個社會陰暗之處。

瑪格麗特,一位既可悲又可敬的美麗,她為了可以得到真愛,所以面對那些情人的到來。她使自己最小程度地受到「染污」,保護自己,可是正是因為真愛,她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可是這些許許多多的為愛努力,換來的是人們的不理解和排擠。甚至還有惡意中傷。這巨大的輿論阻力,使這對鴛鴦分開了,「誤會」使這對愛人隔離了,「誤會」使最愛的人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羞辱、離開她,這是何等之痛苦啊!

也許,在這樣的重重煩惱、困憂下,只有死亡才能夠使她解脫,是的,死亡拯救了她,她死了,孤獨離開了這個曾經令她過上奢華的生活,給她痛苦記憶,給了她……的世界,生前的奢侈生活,以前的情人也忘了她,可是她曾得到過一份短暫的真愛,所以她的靈魂也就此得到了凈化……

在著名作家小仲馬的筆下,以茶花女為由引出了:資本主義上流社會的人們,明明鄙視放盪,卻又要逼良為娼,如果瑪格麗特,沒有生在那個骯臟、虛偽、殘忍……的資本主義時代,或許她還會有一段輝煌的成就也說不定。

一個喜愛茶花的「茶花女」,希望下一輩子能夠遠離那些陰暗的牆角,能夠每天與陽光相伴,有個相愛的人,幸福生活,即使不再美麗,也別再重復前世的悲劇。

就是這樣,社會的另外一面,所以在整天與陽光相行的我們,也應像「茶花女」一樣擁有純潔的心靈,別觸碰那些不屬於我們東西。

閱讀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4

閱讀《茶花女》時,總會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容於角色中。讀完它後,心情始終不能平靜下來,仍久久陷在瑪格麗特和阿爾茫的`愛情中不能自撥。

如果不是那個時代,不是那個注重姓氏的時代,她與他的愛情會有結果嗎?假設把他們愛情放在21世紀的今天,如果他們要相愛,也必須需要很大的勇氣的。人畢竟是要活在現實生活中的,大膽的追求自己的愛情沒有錯,但如果這份愛是建立在周圍親人和朋友的痛苦上,那這份愛就不會是那麼 保險 了。

一旦這份真摯強烈的愛情降溫變成親情時,相愛的雙方就會回到現實的生活中,便會思考自己的處境,甚至會產生分歧,一旦感情有了裂痕,苦水只能自己咽,因為這是你「冒天下之大不韙」換來的愛情。如果不幸,換來的不是同情,而是嘲笑和幸災樂禍。

在最初特別憎恨阿爾茫的父親,因為他扼殺了一份美好的愛情。但仔細回味,他站在一個作為父親的立場上,他的想法並沒有錯。想想以阿爾茫多疑的性格,如果他和瑪格麗特結合後,一定會有隔閡的,因為她並不"純"。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因為他愛她太深,但這種愛情的可信度卻值得人懷疑了。阿爾茫最後報復瑪格麗特的手段有些卑鄙,縱使你有再多的理由,也不應該那樣對待你深愛的人。

其實如果阿爾茫肯動腦筋想想,他就應該從他父親變化如此快的態度上看出事情的蹊蹺,也應該從她的話中感覺到她的暗示。為什麼相信她真的變心了,因為是對他們的愛情並沒有自信,在內心深處還是不信任她,可他仍然執迷不悟,難道這是我"旁觀者清"?

我被他們真摯的愛情打動的同時,也為他們被埋藏的愛情感到惋惜。

記得以前讀它時,並沒有這種體會,或許下次再重拾它時會有另一番感受吧,也許這正是一本好書所帶給讀者的吧?

閱讀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5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有多種,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往往對他的一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有的人的生活方式是運動,因為他認為他每天最美好的事情就是運動,所以他就能在年級運動會上大顯風采;有的人的生活方式是 唱歌 ,因為他知道音樂可以抒發人的情懷,從而使人更高尚,所以他能在音樂比賽中大展歌喉;也有的人的生活方式是讀書,因為他理解「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他能在與同學和老師的交談中流露出知識的淵博,那我們就來談一談讀書吧!

讀書會使人充滿智慧,相信大部分熱愛文學的人都熱愛讀書,但讀的書也大不一樣,有讀名著的,有讀詩歌的,有讀小說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吧!我在假期期間夜讀書了,讀的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茶花女》,這本小說是十九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小仲馬根據自己的親生經歷完成的。書中描繪了女主人翁瑪格麗特·戈蒂埃,一位容貌俊美,姿色出眾的女子,受到許多富翁豪爵的追求,而成為他們的情婦,他們每天定廂房票看瑪格麗特的戲,而瑪格麗特每逢首場演出都會帶一束茶花,所以人們都稱她為「茶花女」,她因做過許多人的情婦而整日縱身於情色之中,導致身患疾病,可他一點也不在乎,還是整日尋歡作樂,直至病入膏肓才肯接受治療,可是一切已經來不及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就這樣香消玉損了。

其實,在瑪格麗特生前和阿爾芒曾經擁有一段純潔的戀情,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兩人分開了,後來阿爾芒知道瑪格麗特死亡的消息後悲痛欲絕,不久也離開了人世。

讀過了這本書後,我的心裡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既有對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的同情,又有對當時統治的憎恨,為什麼要對一對有情人苦苦相逼。同時,我對瑪格麗特,充滿了疑問:為何你的阿爾芒有意,還要與富翁豪爵整日尋歡?難道你不愛阿爾芒嗎?但是書上給我的答案是:瑪格麗特身患重病,而阿爾芒家境貧窮,沒有能力供他治病,所以,她只得通過出賣自己的肉體來獲取昂貴的醫葯費,這是一段多麼凄美的愛情故事!但是,如果瑪格麗特當初先調養身心,養好病,再和阿爾芒共度下半生,事情就不會變的這樣悲慘了!

《茶花女》這篇小說,它沒有磅礴的氣勢,亦沒有華麗的詞藻,然而它之所以這樣催人淚下,是因為它真實的並是小仲馬的親生經歷,由此我不禁想出一句;現實生活是藝術形象的真正源泉,其次,還要為自己的理想堅持到底,這樣才能夢想成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世態炎涼,本如此。天成後天各一半,何處惹塵埃!


閱讀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相關 文章 :

★ 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5篇

★ 小仲馬長篇小說《茶花女》讀後感

★ 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範文5篇

★ 《茶花女》讀後感作文範文精選10篇

★ 《茶花女》小說讀後感範文7篇

★ 《茶花女》讀後感

★ 茶花女的讀後感範文5篇

★ 關於《茶花女》讀書筆記6篇

★ 茶花女讀書心得5篇

★ 《茶花女》讀後感作文600字

② 好書推薦 |《茶花女》:即使會被愛情所傷,也請勇敢愛過

你喜歡什麼花?

有人喜歡玫瑰,因為它姣艷奪目。

有人喜歡牡丹,因為它雍容華貴。

有人喜歡蘭花,因為它清新脫俗。

可是你知道么?在100多年前,有一個名叫「瑪格麗特 · 戈蒂埃的年輕女孩卻偏偏獨愛山茶花。

因為除了山茶花,瑪格麗特從不佩戴別的鮮花,所以人們也叫她「茶花女」。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瑪格麗特會如此偏愛山茶花,但也許我們可以從《茶花女》這部小說中來找到答案。

提到《茶花女》,就不得不說它的作者亞歷山大 · 小仲馬。

雖然小仲馬的一生創作過像《克洛德的妻子》、《克萊芒索世界》、《半上流社會》、《金錢問題》等小說和戲劇作品,但最為世人熟知的還是《茶花女》。

胡適曾經這樣評價《茶花女》:

不但如此,《茶花女》還屢次被搬上舞台劇和大銀幕,足以可見這部小說是多麼受歡迎。

為什麼它會如此受歡迎呢?

除了這部小說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它抓住了人類永恆的話題——

愛情 。

那麼,在小仲馬的筆下,《茶花女》究竟寫了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呢?

瑪格麗特原本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女兒,但因為她出眾的美貌,在來到巴黎後,她吸引了許多貴族公子爭相追逐,很快瑪格麗特就成為了交際圈裡的「社交明星」,因為她的裝扮總少不了一朵山茶花,所以她被人們稱為「茶花女」。

在一次治療肺病的溫泉旅行中,瑪格麗特認識了一位喪女不久的老公爵,因為他和自己的女兒有幾分相似,而且也患有同樣的疾病,所以老公覺便收她做乾女兒,負擔她的所有開銷。

但後來有人告訴老公爵瑪格麗特的真實身份之後,公爵雖然受到了打擊,卻仍保證了瑪格麗特的日常開銷,條件是她要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

可是已經過慣了歡舞宴飲生活的瑪格麗特哪裡耐得住寂寞,她無法信守公爵的要求,於是公爵便將錢減少了一半,瑪格麗特也因此入不敷出,欠下了幾萬法郎的債務。

有一天,瑪格麗特的鄰居普呂當絲帶來了兩個年輕人來參加派對,其中一個年輕人叫做阿爾芒 · 杜瓦爾,他一直仰慕瑪格麗特的美貌,甚至在一年前,當瑪格麗特患肺病期間,阿爾芒還每天跑來打聽她的病情,而且一直不肯留下自己的名字。得知這一切後,瑪格麗特很受感動,尤其看到阿爾芒因為自己咳嗽而流淚時,瑪格麗特原本早已在社交場合磨煉得十分冷漠的心開始動了真情,她送給阿爾芒一朵茶,花以此表明心意。

阿爾芒真摯熱烈的心激發了瑪格麗特對新生活的嚮往,她決定和阿爾芒去郊外住一段時間,就在她准備獨自籌集一筆錢時,卻被阿爾芒撞見瑪格麗特過去的情人,他因此醋意大發,並誤會了瑪格麗特,但後來他還是得到了瑪格麗特的原諒。

經過努力,瑪格麗特終於和阿爾芒搬到了郊區,並租下了一間房子,得知此事後,老公爵斷絕了瑪格麗特的生活來源,於是瑪格麗特不得不背著阿爾芒典當了自己的首飾和衣服,了解了這一切之後,阿爾芒決定變賣母親留給自己的遺產,以幫助瑪格麗特還清債務。

就在這時,阿爾芒的父親出現了,他用調虎離山之計支開了阿爾芒,然後找到了瑪格麗特,他告訴瑪格麗特,自己的女兒找到了一個體面的人家,但那戶人家提出了一個要求:如果瑪格麗特不和阿爾芒斷絕往來的話,他們就要退婚。

為了阿爾芒和他的家庭,善良的瑪格麗特只得做出犧牲,她悲傷地給阿爾芒寫了一封絕交信之後,重新回到巴黎,回到過去那種奢華糜爛的生活中。

失魂落魄的阿爾芒來到了巴黎,他祈求瑪格麗特同她一起離開,但瑪格麗特因為要信守對阿爾芒父親的承諾而拒絕了阿爾芒的要求,這讓阿爾芒再次誤會了瑪格麗特,最終他傷心欲絕,獨自一人離開了巴黎。

瑪格麗特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她一病不起,債主們也紛紛向瑪格麗特來討債,在多重打擊之下,瑪格麗特給阿爾芒寫了一封充滿了思念的信之後,呼喊著阿爾芒的名字離開了人世。

交際場所的風塵女子,也會有愛情么?

小說的前半部分,是以「我」的視角來向讀者介紹瑪格麗特:

在那個時代,交際圈中的女性往往是沒有人看得起的,與她們夜宿的男子是不會公開承認和她們的關系的,更別提周圍人對他們的冷眼了,畢竟在當時,像瑪格麗特這樣的女孩子是不會被公眾所接受的——她們,又怎麼可能會擁有愛情呢?



因為一本書《瑪儂 · 列斯戈》,小說中的男主角阿爾芒 · 杜瓦爾找到了「我」,並講述了他和瑪格麗特的故事:

瑪格麗特雖然出身卑微,但姣好的面容使她受到很多男性的喜愛和追求,但瑪格麗特清醒地知道這些紈絝子弟並不是真的愛她,她在他們眼中無非是被包養的「金絲雀」,但在阿爾芒的眼中,瑪格麗特是那樣美麗純潔,就連她說話時略顯刻薄的語氣也是率性天真的表現,他不忍看到心愛的人因為長期遭受肺病的折磨,所以他在瑪格麗特咳喘吐血時會心痛落淚,也正是因為這種發自內心的關切,讓從未體會過真愛的瑪格麗特大受感動。

於是他們開始同居在一起,甚至還搬到郊區,過起了神仙眷侶的生活。那一段時間是他們最快樂的日子,阿爾芒甚至想到要變賣母親留給他的遺產來替瑪格麗特還債。

他所做的這一切只有一個原因—— 因為他是真的愛她呀!

不得不說,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愛是真誠的、熾熱的,但可惜的是,這份愛在現實面前是多麼蒼白和無力,而他的感情又是那樣幼稚和不成熟。

認識瑪格麗特之前,阿爾芒攻讀了法律,取得了律師證書,但他並沒有在律師界某個職位,而是收起了證書,像當時很多巴黎青年一樣過起了悠閑自在的生活,他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全是依靠父親的零花錢來接濟。如果沒有認識瑪格麗特這,些錢足夠他的日常開銷。

可是,在他和瑪格麗特交往期間,他的開銷就增多了,因為他們要去餐館里吃飯,去劇院里看戲,晚上還要宵夜,以一個沒有工作、全靠家裡幫補,而且家底並不豐厚的青年來說,這是難以負擔得起的。

難怪瑪格麗特的鄰居普呂當絲要勸他放棄:

但陷入愛河的阿爾芒哪裡聽得進這番話,他想要滿足瑪格麗特高額的消費,也想繼續和她在一起。

但阿爾芒並沒有利用自己的專業去謀求一份正當的工作,反而去鋌而走險,他開始賭博,所幸並沒有因此欠上一身賭債,但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並不好過。於是,阿爾芒想到了要變賣母親留給他的遺產來幫助瑪格麗特還債——毫無疑問,這真是一個深情但是又幼稚的男人啊!

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愛是真誠的,是發自內心的,他珍惜瑪格麗特純潔的心,他將她視為是人間聖潔的尤物,還心疼她嬌弱的身體,也會為她吃醋和發狂,但他卻無法給瑪格麗特一個安全的港灣——他還是太年輕了,他不知道只有愛情的生活說到底只是美好的幻想,甜蜜愛情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終究是不堪一擊的。

有人說,是阿爾芒的父親拆散了這一對恩愛的情侶,但我卻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阿爾芒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守護住自己的愛人,是他的幼稚毀掉了自己的愛情。

那麼瑪格麗特呢?

在我看來,瑪格麗特對自己的身份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

因為在聲色犬馬的世界裡待得太久了,瑪格麗特知道那些所謂的「追求者」無非是看重了自己的容貌,但要為他們付出真心,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早已有了家室,即使沒有,他們也不會為了她這樣一個出入於風塵場所的女子拋棄一切。所以她和別的年輕男子在一起時,難免會語氣略顯刻薄和傲嬌,這也算是她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而當瑪格麗特看到阿爾芒因為自己咳血而落淚時,她那顆早已麻木的心被深深打動:

對瑪格麗特來說,金錢和權貴已經不能夠使她動心了,她真正期待的,是一份真正的、與金錢地位都無關的愛情。

在世俗的觀念中,瑪格麗特是虛榮且拜金的,她的生活中離不開各種昂貴的消遣,以至於以往那些曾經追求過她的人到最後要不就是破產了,要不就是因為不堪沉重的經濟壓力而離開。

瑪格麗特真的這么崇尚物質么?

不,來自鄉下地方的她當然也過得了貧苦的生活,只是要一個沒有任何生存技能、也沒有家世背景的窮女孩在當時的巴黎生存下來,似乎也只有淪落於風塵這一條道路。她不是物質女孩,只是因為缺愛,才只能以揮霍物質乃至健康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阿爾芒的出現,讓這個缺愛的女孩找到了重新生活下去的力量,與其說是因為阿爾芒的細心照料讓瑪格麗特重獲健康,倒不如說阿爾芒讓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為了阿爾芒,也為了她的愛情,瑪格麗特願意洗去過往的浮華,和他回歸田園生活,她斷絕了和以往朋友的聯系,同她的舊習慣決裂,也舍棄了從前的揮霍。

在布吉瓦爾,瑪格麗特度過了這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她可以和心愛的男友朝夕相處,兩人可以在樹蔭下嬉戲,可以幸福地依偎在一起……這樣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是極為簡朴的了,但在瑪格麗特眼中,有愛人、有愛情,這就已經足夠了,因為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呀!

但是愛情在很多時刻是要面對現實的挑戰的,為了維持生活,瑪格麗特不得不典當她的物品以用來日常開銷,而為了阿爾芒和她那個已經找到好人家、即將結婚的妹妹,瑪格麗特更是只能做出犧牲,她強忍住內心的悲痛,和阿爾芒分手。

而重回巴黎交際圈的瑪格麗特彷彿心已經被掏空了一般,她不再愛惜自己的身體,而是變本加厲地沉醉於其中:是呀,對於她這樣一個弱小的女孩子來說,沒有了愛情,人間又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呢?

瑪格麗特是善良的,因為她為了心愛的人一家的幸福而做出了犧牲,在那個時刻,那可能是她唯一可以、而且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瑪格麗特也是卑微的,因為她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也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和愛情。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愛情至上」這句話是多麼脆弱無力呀——缺少了經濟支持,試問有誰可以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戀愛呢?

說到這里,我想很多讀者或許從來沒有留意過小說中的另一個女孩,雖然她在小說中並沒有真正出現過——她,就是阿爾芒的妹妹。

作為和瑪格麗特差不多年紀的女孩,阿爾芒的妹妹雖然有一個父親和哥哥,但其實她也算得上是一個悲劇人物,小說中雖然沒有說明她是否是自由戀愛,但是單從她即將結婚、卻被夫家告知「如果她的哥哥執意要娶一個社交圈的風塵女子,那麼就只有取消和她的婚事」這件事來看,她在婚姻中也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

嫁給一個「體面」的人家,是為了維護家族的聲譽;無力守護自己的婚姻,只能要求另一個女孩而犧牲掉自己的愛情,這樣的人生,又能好得到哪裡去呢?

有首歌叫做《原來愛情這么傷》:

在愛情中,最痛苦的,其實並不是那個愛得最深的人,而往往是無力作出選擇的那一個。

據說不同顏色的山茶花有不同的花語

白色山茶花的花語是「純真無邪、理想之戀」,而紅色山茶花的花語則是「謙讓、高級的理性」,瑪格麗特偏愛這兩種顏色的山茶花,我想,或許這兩種顏色的山茶花也暗示了她的性格:對愛情充滿了純真無邪的幻想,但也始終堅守著高貴的靈魂。

每年都1-4月,是山茶花盛開的季節,無論你在哪裡,希望你在看到這朵這種花時,可以想起一個叫做「瑪格麗特」的女孩,希望在這世間每一個執著又溫柔的女孩,都可以擁有如山茶花一般燦爛的愛情——

可以有勇氣大膽去愛,

也可以有底氣勇敢離開 。

③ 要推薦茶花女是本好書的推薦理由

《茶花來女》是一部世自界文學經典。《茶花女》是第一本流傳到我國的外國小說。
1848年小說《茶花女》的問世,以女主人公瑪格麗特·戈蒂耶的生活經歷為主線,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真實生動地描寫了一位外表與內心都像白茶花那樣純潔美麗的少女被摧殘致死的故事。作品藝術表達上獨特而新穎。組織情節時,用了追敘、補敘、倒敘,手法多變,生動有致。一個個懸念的設置,扣人心弦,使人不忍釋卷。特別是作品洋溢著濃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劇氣氛,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熱點內容
夏錦花卉 發布:2025-10-05 22:49:56 瀏覽:554
牡丹江飛臨沂 發布:2025-10-05 22:49:07 瀏覽:895
海棠書生 發布:2025-10-05 22:34:02 瀏覽:459
荷花酒瓶裝 發布:2025-10-05 22:23:38 瀏覽:313
英語諺語贈人玫瑰 發布:2025-10-05 22:12:47 瀏覽:259
油牡丹效益 發布:2025-10-05 21:45:02 瀏覽:411
瑞城名人酒店櫻花會所 發布:2025-10-05 21:34:51 瀏覽:737
金華花卉網 發布:2025-10-05 21:27:23 瀏覽:157
茶花女的好書推薦 發布:2025-10-05 21:25:50 瀏覽:425
中孔梅花扳手 發布:2025-10-05 21:25:03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