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愛吃梅花
① 如何飼養梅花雀
【飼養管理】因梅花雀體型小,選籠時首先要注意籠條間距要小,不能超過1.2厘米。觀賞籠宜為小型竹籠,也可用山雀籠或綉眼鳥籠。繁殖巢需用箱形籠,尺寸以40厘米×30厘米×40厘米為宜淺內放入一般設施和小型壺狀草巢或金山珍珠鳥的巢箱。
梅花雀的飼料由小米(穀子)6份、稗子3份、黍子l份混合而成,飼料添加劑主要為骨粉或牡蠣粉、葉菜及水果,砂粒也必不可步。繁殖期可加飼雞蛋小米。
【繁殖】梅花雀繁殖期從8月到翌年2月,多數在9-10月產蛋。因原產於熱帶地區,故繁殖期一定要保持溫度,室溫至少要達到20'C。只產卵不孵化、不育雛,需用白腰文鳥或金山珍珠鳥作「保姆鳥」代孵代育。
梅花雀又叫珍珠鳥、紅珍珠、紅梅花雀、紅雀。屬雀形目、文鳥科。分布於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南洋及我國雲南、海南島等國家和地區。世界各國皆喜歡飼養,此鳥小巧玲瓏,姿態優美,雄鳥叫聲多變,屬於形、聲兼優的小型籠養觀賞鳥。容易人工飼養,我國這方面的工作剛剛起步。
【形態特徵】梅花雀體長10厘米,為文鳥科中籠養鳥的最小者。雌雄羽色明顯相異。雄鳥除翼、尾羽稍帶暗褐色,翼、暄的兩側有明顯的白點外,通體深紅色;雌鳥頭至翼暗褐色,尾羽黑褐色、覆羽暗紅色,胸腹部褐黃色而無白斑,翼上有雙列白點。
【生活習性】梅花雀喜群居,生活在潮濕地區的蘆葦叢、草叢及林區。主要採食植物種子、雄鳥喜鳴。
② 喜鵲與梅花的寓意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喜鵲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徵,自古有畫鵲兆喜的風俗。
喜鵲登梅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一,也是徵兆吉祥的雕刻題材。民間常把喜鵲登梅的作品陳列家中,以兆好運。喜鵲叫聲婉轉,在中國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徵,象徵好運與福氣。梅,古代又稱「報春花」。
(2)鳥愛吃梅花擴展閱讀:
喜鵲傳說
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徵。關於它有很多好聽的神話傳說。傳說喜鵲能報喜,有這樣一個故事:貞觀末期有個叫黎景逸的人,家門前的樹上有個鵲巢,他常餵食巢里的鵲兒,長期以來,人鳥有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冤枉入獄,令他倍感痛苦。 突然一天他餵食的那隻鳥停在獄窗前歡叫不停。他暗自想大約有好消息要來了。果然,三天後他被無罪釋放。
是因為喜鵲變成人,假傳聖旨。有這些故事印證,畫鵲兆喜的風俗大為流行,品種也有多樣:如兩只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中加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一隻獾和一隻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叫「歡天喜地」。流傳最廣的,則是鵲登梅枝報喜圖,又叫「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