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古樁
A. 杜鵑紅山茶有哪些優良品種
杜鵑紅山茶是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又名張氏紅山茶、杜鵑葉山茶、四季茶、杜鵑茶。花期從10月到來年4月,即使氣溫達到38℃的7~8月,依然滿樹紅花,十分可愛。葉狹長倒卵形至倒披針形,葉面深綠色,背面黃綠色,葉片全緣無鋸齒,形狀、密度、著生角度與杜鵑花相似。樹形好,嫩枝紅褐色,無毛,老枝光滑,黃褐色。蒴果卵球形,長2~2.5厘米,徑2厘米,3室,每室有種子2粒,果皮厚,表面光滑,種子半球形,褐色,無毛。是茶花育種的好親本。
抗逆性強,冬季能忍耐-5℃的低溫,華東地區可露地栽培,夏季能耐38℃的高溫,是製作茶花盆景的好材料。花鮮艷紅色,花期又長,嫁接在茶花老樁、古樁上,很快就成活成形。幾年後就是一盆花多,花期長,樹形美的茶花盆景。
重瓣杜鵑紅山茶是杜鵑紅山茶的芽變。花色稍淡,外大瓣10枚,形狹長、大,瓣先端捲曲,中心細瓣密集整齊,開花時間長,單花壽命10天以上(一般茶花花期3~5天)。葉片比原生種要平展,稍小,花型為寶珠型。
根據溫州雲峰山茶研究所的試驗,以華東山茶「紅露珍」和青島「耐冬」作砧木,成活率可達90%以上。
(1)長瓣杜鵑茶 花鮮紅色,花瓣6~9枚,長7~8厘米,寬2~4厘米,倒卵至披針形,先端略凹,基中離生,中脈凹平,單生或聚生於枝頂,花密。葉濃綠,狹長,先端圓形,基部楔形,葉較大,葉緣光滑,無毛。
(2)寬瓣杜鵑茶 花比長瓣杜鵑茶紅色稍淡,花型單瓣平型,花瓣6枚,長5厘米,寬3厘米,先端凹,基部連生,花柄短。葉濃綠,中長。
(3)雙瓣杜鵑茶 花色艷紅,花瓣短寬,6~8枚,呈兩輪排列,基部與雄蕊連生,筒狀,雌雄蕊發育正常,能結實。
(4)寶珠杜鵑茶 花色稍淡,花型托桂型,外一輪為大花瓣,平伸,花瓣中心的雄蕊幾乎全部瓣化,成球形凸起,色形具佳。葉濃綠,較小,正面中脈凸起,先端凹。
(5)粉杜鵑茶 花粉紅色,花瓣,花型、葉片與長瓣杜鵑相似,少數葉片黃斑。
(6)復色杜鵑茶 花鮮紅色瓣上灑白色斑塊和條紋,部分葉片黃斑。
栽培管理與山茶花相似。
B. 山茶盆景與盆栽山茶有什麼區別
山茶盆景是我國獨特的一種盆栽造型藝術,它是我國盆栽山茶逐步發展到一定階段,然後升華為盆栽技術與造型藝術巧妙結合的產物。
山茶盆景與盆栽山茶的含義不同。盆栽山茶指的是將山茶不經過藝術造型,直接種於盆中的形式。而山茶盆景則是將山茶經過嫁接處理或直接進行藝術造型,合理布局,栽植在合適的盆景盆中,成為觀賞價值更高的山茶盆栽藝術的活的藝術品。山茶盆景和其他花木盆景一樣,它是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有機結合,是一個節奏和諧的整體。
山茶從野生到人工栽培,是山茶文化發展的一個轉折點,而山茶從人工地栽到盆栽,則是山茶文化發展又一轉折點。為了飽賞山茶生態自然之美,人們將山茶移植於盆缽之中,構成高不盈尺的盆栽,用於布置廳堂走廊,或陳設於明窗凈幾之上。這就是盆栽山茶的由來。隨著人們對盆栽山茶審美要求的提高,盆栽技藝相應有了發展,山茶盆景也終於誕生了。據筆者所知,近幾十年來,浙江、四川、江蘇、嶺南、上海的山茶盆景發展較快。近代著名盆景專家胡煥章、周瘦鵑對發展和開創蘇州盆景獨特的風格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也包括了山茶樹樁盆景。而無錫的中國著名蘭花藝術家沈淵如,在20世紀30年代,對山茶自然叢生式盆栽加以藝術造型,製作出盆樁型式山茶,獨具魅力。四川的山茶樁頭盆景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古樁除主幹造型外,又有枝盤的變化。浙江金華的山茶盆景更引人注目,被原國際茶花協會主席麥克唐納女士譽為世界上第一流的盆栽山茶藝術。
山茶盆景和盆栽山茶的產生與發展絕不是偶然的,而是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在一定社會條件以及文化歷史傳統等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
C. 廣東有什麼樹種適合做成盆景
人們除了喜歡在家中養一些漂亮的花卉以外,也有更多的朋友開始愛好盆景。在養盆景初期更多的是野外挖掘一些有自然造型的樹樁,後期再經過養樁和技藝加工,逐漸製作成優美的盆景。那麼在野外都有哪些樹種適合做成盆景來觀賞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製作盆景常用的野生樹材。
D. 一年12個月每月都開什麼花
1月 南天竹、梅花、一品紅、君於蘭、水仙、臘梅,小蒼蘭、馬蹄蓮、仙客來、櫻草、瓜葉菊、四季海棠。
12月 一品紅、小蒼蘭、佛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