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瓣山茶花
㈠ 完全瓣化了的重瓣山茶始於何時
錢塘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載了南宋臨安(今杭州)引種培育的品種有磬口茶、玉茶、千葉茶、秋茶等。「磬口茶」,花色銀紅,花形如磬口,故名。「玉茶」,即玉茗茶。「秋茶」是指在秋天開花的山茶。這里要特別講講「千葉茶」。這「千葉茶」指的是完全瓣化了的重瓣山茶。完全重瓣的花型,花瓣數量較多,雄蕊完全瓣化為花瓣,從外向內逐漸變小,呈規則的重疊排列,形成放射狀、六角狀、覆瓦狀、星狀、螺旋狀、球心狀等。這種花型不容易授粉、結果,很難用先進技術培育出來。這是中國山茶的典型花型。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記載了山茶28個品種,其中「千葉紅、千葉白之類,葉各不同,亦有黃者,不可勝數」。這里的「千葉白」,就是完全重瓣的千葉茶的一個品種。千葉白的花潔白,8~10層,花心部分偶見極淡的黃色,11月開花,可陸續開到翌年的3月。吳彥匡的《花史》記載了千葉白的花形:「千葉白,花五大瓣托於下,內細瓣叢樓,如芍葯花狀」。千葉白又名大白、觀音白,在日本叫「南京白」,曾經在美國山茶評比中名列第二。千葉白也是中國第一個傳入歐洲的名種。19世紀,法國小仲馬的名著《茶花女》中女主人公瑪格麗特所經常佩帶的白山茶,就是這千葉白。隨著《茶花女》歌劇的演出,千葉白轟動了整個歐洲。前些年,從美國引進的一個叫「秀雅白齒輪」的山茶品種,花色白,中心有黃色,花瓣有鋸齒。這個品種就是千葉白的芽變種。這證明,400多年前王象晉說千葉白的花有黃色,是可靠的。明代還多次提到一個完全重瓣的品種,叫「寶珠茶」。明代詩人張新的《寶珠茶》寫了紅色山茶寶珠是上品:「胭脂染就絳裙襴,琥珀裝成赤玉盤。」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山茶部」載:「寶珠者,花簇如珠最勝。」園藝家王世懋的《學圃雜疏》也載「吾地山茶重寶珠」。王象晉的《群芳譜》對「寶珠茶」的形態作了具體的描述:「寶珠茶,千葉攢簇,色深少態」。詩人張新寫的「寶珠茶」是紅色,他用了「胭脂」、「絳」、「赤」等字。王象晉的《群芳譜》寫的是「焦萼白寶珠似寶珠而蕊白」。從這里可以看到,古代的「寶珠茶」就有了兩個品種,一個是紅色的叫「紅寶珠」,另一個白色的叫「焦萼白寶珠」。「寶珠」不僅是茶花名,也是花型名。寶珠型是中國古代山茶花型中一個類型總名。現在國際茶花花型分類還沿用中國古代的這種分類法。例如日本把寶珠型,乾脆稱作「中國型」(日文為「唐子咲」,英文為Anemae Form)(白頭翁花型)。可見,中國古代對山茶花型的分類早就相當細致而明確了。
㈡ 山茶有哪些變種品種
山茶常見變種:白洋茶:又名千葉白。花純白色,重瓣平,6~10輪,入內漸小,呈規則的覆瓦狀排列。紅山茶:又名楊貴妃。花粉紅色,花型似秋牡丹,花瓣外輪寬平,內輪細碎。紫山茶:花紫色。葉呈狹披針形,似百合之葉形。
玫瑰山茶花:又名木蘭山茶。花玫瑰色,近於重瓣。重瓣山茶花:花白色而有紅紋,重瓣。枝密生。葉圓形,扦插易生根。魚尾山茶:又名金魚茶。花紅色,單辦或重辦,葉端三裂似魚尾狀,又常有斑紋。可扦插繁殖。朱頂紅:花型似紅山茶,花色朱紅,雄蕊消失,僅餘2~3枚。
什樣景:花色桃紅,常有白色或紅色的條紋與斑點,花形整齊,花瓣呈覆瓦狀排列。小五星:花型似紅山茶,花色桃紅,偶見白斑,雄蕊可分3~5組,雜生於細碎內輪花瓣中。
㈢ 茶花的養殖方法,上盆是否需要去掉原土 取決於新舊土的差異
茶花,又名山茶花。其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對於新手花友來說,養殖茶花是一門大學問,下面就快快跟隨我一起往下閱讀,看看高手們都是怎樣養殖茶花的!
花友的茶花養殖經驗分享:
1、購苗:購苗一定是在公認有信用的商家,網上騙子很多,想買某個品種前先問問花友,這點就不多講了。
2、上盆:多數情況新上盆的是苗圃售出的小苗,帶營養,或去掉原土脫盆出售。是否需要去掉原土,取決於原土與新土的差異。如果新換的介質與原土成分相差不大,可以直接上盆。比如有人用紅土加腐葉土加沙質,原土如果很疏鬆,就不用去掉。但如果原土是黏厚的紅土,新的介質是泥炭珍珠岩這類,還是洗一下根比較好。可以用水盆浸泡,或稍許沖一下土球表面,使白色的根系露出即可。花友他平時用泥炭混赤玉,洗不洗根的效果都還可以。因為種茶的介質普遍比較緊實,排水層的輕介質要多放一層,防止積水。
上盆的時候檢查一下新苗是否有病蟲害,介殼蟲常見,上盆後噴一次葯,第一次澆水也要多一些,澆透後,再緩慢澆水一次,有助於新老介質混合。
不要用養月季的方法對待茶花。茶花生長慢,若沒有特殊原因,上盆時最好不要大量剪根或剪葉子,否則小苗可能會掛。他認為茶花緩苗時基本不需要修剪,除非太徒長,花蕾也沒必要都去掉,根據苗齡疏掉部分即可。
3、水肥管理:網上有說法認為不需要見干見濕。但他還是按照這一方法的,花期增加澆水的次數,雖然能促進開花,但花期也會隨之縮短。花盆不要太大,三年以下用營養,三到五年用一加侖大小的盆,這樣干濕循環容易控制。
施肥是必要的,但茶花不喜大水大肥,如果用液體肥,他通常都會稀釋到建議濃度的一半。氮肥基本用的是復合有機肥,混一些骨粉作為磷鉀肥。不用禽畜糞,防止燒苗。茶花需要弱酸性土壤,草木灰和稻殼炭都是鹼性,不適合茶花。用自來水澆花導致介質鹼性增大,每月需要施用硫酸亞鐵,他經常會忘,所以就在土中混了硫磺粉。孕蕾前期放一些速效磷肥。
4、光照: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可以全光照,夏季需要部分遮擋。
5、常見病蟲害:最常見是葉子背面有介殼蟲,為黑色過黃色,大約1毫米大小。一經發現就用紙巾擦除是最容易的方法,如果枝條上有棉絮狀物質,為吹棉介殼蟲,可以在葉面噴葯。常規的殺蟲劑都可以。
茶花也生紅蜘蛛,但比較少見。沒有樂果或敵敵畏這類強效農葯,紅蜘蛛很難根除,只能避免茶花和其他植物放在一起,減少感染的概率,一些真菌可能引起爛根或葉子出現斑點,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我覺得這個成分比多菌靈效果好,灌根即可。
6、葉片下垂,落葉的現象在夏天常見,多因為水大根腐,和高溫引起生理性落葉。如果不能明確原因,應把植株挪到背陰涼爽處,可以噴施抗真菌的葯物,不要多澆水。
7、花期的處理:他試過用赤黴素處理,將花蕾旁的葉芽截去一半,殘端塗上少量0.1{bf}赤黴素,可以增大花徑。但容易造成爆蕾,或開品不佳,或文瓣開成武瓣。
疏蕾:如果是兩年左右的扦插苗,一個花蕾都不要留。四年左右的苗,他一般是隔一枝留一蕾,僅在壯枝上留最上端的蕾。如果進行了疏蕾,且水肥管理恰當,通常不會出現落蕾或焦苞。
修剪:過於徒長的株型,截去一段長度可以促進分枝。有些品種如小桃紅,株型比較緊湊,需要注意一些病弱枝。
㈣ 山茶花怎樣辨別是單瓣還是重瓣
第一,可根據葉片來辨認。單瓣花的葉片邊緣鋸齒,十分尖銳,且排列整齊。葉片不很大,質地較脆,微折就可斷裂。重瓣花的葉片邊緣鋸齒較鈍,排列不整齊,有時近乎無鋸齒。葉片較大,反折時,不完全斷裂。
第二,根據花苞來辨認。單瓣花型的花苞較尖小,呈橢圓形,用手捏感到柔軟。從花苞中間剖開,剖面內只有l―2輪,雌蕊和雄蕊發育完全。重瓣型的花苞較大,呈圓形而飽滿,用手捏感到堅實。從花苞中間剖開,剖面內有較多的皺葉,雌蕊和雄蕊發育不完全,或完全退化。
㈤ 美人抓破臉是什麼花
美人抓破臉又稱抓破美人臉,是茶花的一種, 雲南大理特產。出自《天龍八部》段譽在王語嫣家(曼陀山莊)時,和王夫人(王語嫣的媽媽,阿蘿,李秋水和無崖子的女兒,段正淳的舊情人)對話時提到的。
拓展資料
茶花(學名:Camellia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於中國東部,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重慶、雲南和四川各地,朝鮮、日本、中國台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
㈥ 這是什麼品種的茶花謝謝
你好:
你的花是山茶花中重瓣粉紅色的「醉貴妃」山茶花。
山茶花,又叫:山茶、回茶答花,山茶科、山茶屬
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
。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
、耐冬或曼陀羅等別名,又被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
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
名貴花木之一。
希望能幫到你,祝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