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櫻花
『壹』 求40首關於櫻花的詩詞
1、《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困》五代:李煜
原文:
櫻花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
譯文:櫻花落盡的時候春天也將過去了,鞦韆架下歸去時。天上的斜月姍姍來遲,花還在枝頭。
2、《櫻花》明代:宋濂
原文: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譯文: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3、《櫻花落》近現代:蘇曼殊
原文: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譯文:十日櫻花開放了,繞花觀看即使一千回也不會嫌多。昨晚的風雨非常猛烈,是誰在向天訴哀嗎。
4、《無題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隱
原文: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譯文: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5、《折枝花贈行》唐代:元稹
原文:
櫻花樹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譯文:在櫻花樹下送君遠去,折枝花送給你。離別後相思非常難受,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我的心。
『貳』 落淚櫻花的傳說
有三個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
日本關於櫻花的傳說一
日本的國花櫻花(Cherryblossom)就源於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據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聰明美麗的姑娘、名叫木花開耶姬。木花開耶姬即櫻花的意思。有一年年底,她從日本沖繩出發,途經九洲,關西、關東,於第二年五,六月間到達北海道,沿途中,她把一朵朵櫻花撒遍日本各地。從此,櫻花在日本盛開千載。且年年燦若雲霞。日本人民非常喜愛櫻花。日本人民之所以將櫻花定為國花,除了它的純潔、雅麗、崇高外,還為了紀念那勤勞、善良的木花開耶姬姑娘、並以此象徵勤勞、智慧、勇敢的日本人民。
櫻花的傳說二
相傳,以前櫻花只有白色的
英勇的武士選擇了在心愛的櫻花樹下剖腹
因為當一個武士認為自己達到了人生的輝煌
就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所以櫻花樹下血流成河
從此櫻花開出了紅色的……櫻花的花瓣越紅,說明樹下的亡魂就越多。
櫻花的傳說三
櫻花在櫻花城中,靜靜的綻放了數月,每天都看到很多情侶在櫻花樹下,聊天,談心,櫻花的花瓣漸漸的飄落下來,美及了。所以,櫻花就成為了愛情的象徵。但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得到愛情,得到幸福,櫻花樹上的妖精(櫻の花)也一樣,她看到別人是那麼的幸福,自己也想得到,就獨自離開了櫻花樹。
櫻花的花瓣仍然在飄落,櫻の花在人群中,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她找了好久好久,當她想放棄而回到櫻花樹上時,他出現了,他開始為她帶來快樂,他開始照顧她,他們一起聊天到深夜。這才得知他是從遙遠的國家,因船迷失了方向而來到了這里,櫻の花聽了,知道,他一定會走的,一定會回到自己的國家。櫻の花為了珍惜這段時光,她每天都和他相遇在櫻花樹下,天天聊天……但是,好時光總是短暫的,他要離開了,他來和櫻の花道別了。櫻の花雖然早有準備,可還是禁不起這個打擊,她背對著他,只說了一個字「哦」。他走了,在茫茫的海上,走了。櫻の花一個人在櫻花樹下,哭泣著,櫻花的花瓣為了安慰她,而飄落下來,微風吹過,滿地的花瓣飄了起來,櫻の花的心碎了,她哭了幾天幾夜,最終決定了,她是該回去的時候了。她看著櫻花樹,想到:我是櫻花的妖精,我最終是櫻花樹上的一片花瓣,最終是只能看著別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自己是不會得到幸福的……就這樣,她消失了,有人說,她回到了樹上,有人說,她因為過度的失落,而化為花瓣,隨著風一起去尋找他了……
幾年後,他回來了,他竟然回來了,他來到當初約定的地方,尋找著她,一直都沒有找到,他失落了。原來,他回來是為了告訴她,他已經愛上了她。當他聽到村裡人在流傳的傳說時,他知道一切都晚了,他在櫻花樹下發誓,希望所以有情人能忠誠眷屬,不要再有誰像自己一樣錯過了……這次,他再也沒離開櫻花城了,他還在不斷的尋找著她的身影,直到死去…………
幾百年過去了,櫻花仍然在綻放著,許多的情侶為了這個傳說而來到這里,見證自己的幸福。不知道是命運的安排,還是……櫻の花轉世投胎成為了世人,她來到櫻花樹下,總覺得這里似成相識。風突然颳了起來,花瓣瞬間吹過,她的帽子被吹走了,被一名男子接到了,是他,他也來了,這一次,他們一定不會再錯過了……
『叄』 有關櫻花的故事
櫻花的故事:
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朝拜者將櫻花帶回了東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櫻花象徵熱烈、純潔、高尚。日本沒有法定的國花。通常,菊花和櫻花被視為日本的國花傳說在遙遠的東瀛,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美麗的櫻花樹下,有著許許多多屬於那些武士道的靈魂。
櫻花本來只有白色,而那些壯志未酬的武士選擇在他們喜愛的櫻花樹下了結自己的生命,鮮紅的血緩緩的滲進泥土裡,把櫻花的花瓣漸漸染成了紅色,櫻花的花瓣越紅,說明樹下的亡魂就越多。
(3)過去的櫻花擴展閱讀:
櫻花原產北半球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包括日本、印度北部、中國長江流 域、中國台灣、朝鮮。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日本櫻花最為著名,共有200多個品種。
因此,日本被譽稱櫻花之國。同時,櫻花也成為日本國家與民族的象徵。櫻花的生命很短暫。在日本有一民諺說櫻花7日,就是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7天。
整棵櫻花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形成櫻花邊開邊落的特點。也正是這一特點才使櫻花有這么大的魅力。
被尊為國花,不僅是因為它的嫵媚嬌艷,更重要的是它經歷短暫的燦爛後隨即凋謝的「壯烈」,死在最美的一刻。
櫻花性喜陽光,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以深厚肥沃的砂質土壤生長最好,根系淺,對煙塵、有害氣體及海潮風的抵抗力均較弱,不耐鹽鹼土。
根系較淺,忌積水低窪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對煙及風抗力弱。櫻花花朵極其美麗,盛開時節,滿樹爛漫,如雲似霞,是早春開花的著名觀賞花木。
櫻花因深受日本人歡迎,而在日本廣為種植,與象徵皇室的菊花一起被指定為日本國花。奈良縣吉野山的櫻花最為聞名,故被譽為吉野千棵櫻 。
整個日本櫻花花期約為五十天,但每個地區從花開到花謝只有七至十天。櫻花種類繁多,故顏色並非純是粉紅色,相應的花種有相符的顏色。
『肆』 櫻花中國從古至今都有嗎
櫻花原產我國長江流域。性喜陽光,亦喜濕潤,根系淺,對煙及風抗力弱。櫻花花朵極其美麗,盛開時節,滿樹爛漫,如雲似霞,是早春開花的著名觀賞花木。
櫻花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
櫻花原生中國
尋覓過櫻花的原生地。受一些直淺的文述影響,以為它原祖籍是日本。後從一些植物志籍否定了此說,明白了「二源論」,櫻花產於我國和日本,而把我國列於前。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在北京工作時,見到一本日本學者撰著的具權威性的櫻花專著《櫻大鑒》,方明白「二源論」也不對,櫻花原生中國。
《櫻大鑒》說,日本櫻花最早是從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傳過去的。櫻花的傳播像所有生物一樣呈放射性傳播。雲南與喜馬拉雅地域相近,自是最早受惠地區之一。所以,滇櫻花自古以來就聞名天下。這使日本有另一種傳說,稱日本櫻花的祖本,是由僧人從雲南帶回去的,這與有的日本人堅稱他們的祖先是雲南白族人一樣具有探索性。然而,櫻花是從喜馬拉雅山脈傳往日本,這更有可信性。
《櫻大鑒》還說,喜馬拉雅的櫻花傳往日本後,在精心培育下,在日本不斷增加品種,成為一個豐富的櫻家族。成為日本國花後,它更受關愛,也更受培養,出現觀賞性更強的高等品種。然而,至今幾種原生於喜馬拉雅的櫻花還在日本生長,如喬木櫻、緋寒櫻等。雲南櫻花與日本櫻花同屬,它是由原生騰沖、龍陵一帶的苦櫻桃演變而來,是一個變種,花由單瓣變重瓣,色由淡粉紅色變深粉紅色。這顏色便是與同為觀賞度很高的日本櫻花的區別,日本櫻花的花多為淡粉紅色。
至於常見有文稱中國櫻花傳自日本,這實為誤訛。這也與櫻花這個名謂在我國典籍中記載不多有關。因櫻花和櫻桃外觀很像,古人記述頗為含混,古代櫻花便不似別的名花那麼被人熟悉,但是在古老籍冊仍可覓到它的點點芳蹤。白居易有詩「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便是描述了櫻花盛開的景況。明代於若瀛的詩中提到櫻花:「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而日本植櫻特盛,其名聲蓋過我國櫻花,便有了原生的假象。
這使人想到一題外話。我國是園藝花卉大國。現今世界上85%以上的花卉都源於中國。然而,號稱我國十大名花的牡丹、杜鵑、芍葯、月季等都被別國搶先注冊「國際身份」,使我國育出新種需先經他們認證。惟一未被搶注的只剩下桂花。在我落筆這一刻,是否已被搶注了也難說。聯繫到「櫻原日本說」,足讓人想到我們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與意識。
『伍』 我想問下武大的櫻花到底是怎麼來的,從過去的歷史到現在,越詳細越好。
給你一個網址吧,很回詳細答
http://ke..com/view/954164.htm
『陸』 櫻花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
是的。
據文獻資料考證,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內朝時櫻花已容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朝拜者將櫻花帶回了東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櫻花象徵熱烈、純潔、高尚。被尊為日本國花。
(6)過去的櫻花擴展閱讀:
櫻花(學名:Cerasus sp.):是薔薇科櫻屬幾種植物的統稱。
櫻花是喬木,高4-16米,樹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無毛,嫩枝綠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圓形,無毛。
葉片橢圓卵形或倒卵形,長5-12厘米,寬2.5-7厘米,先端漸尖或驟尾尖,基部圓形,稀楔形,邊有尖銳重鋸齒,齒端漸尖,有小腺體,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沿脈被稀疏柔毛,有側脈7-10對;葉柄長1.3-1.5厘米,密被柔毛,頂端有1-2個腺體或有時無腺體;托葉披針形,有羽裂腺齒,被柔毛,早落。
『柒』 櫻花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櫻花原產北半球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長,主要在日本國生長,兩千版多年前的秦權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
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朝拜者將櫻花帶回了東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花每枝3到5朵,成傘狀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為白色、粉紅色。花常於3月與葉同放或葉後開花,隨季節變化,櫻花花色幽香艷麗,常用於園林觀賞。
分布北半球溫和地帶:亞洲、歐洲至北美洲,主要種類分布在中國西部和西南部以及日本和朝鮮。中國北京、西安、青島、南京、南昌等城市均有庭園栽培。
(7)過去的櫻花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
一、土壤:櫻花適合沙土中生長,最好選擇肥沃、通氣排水性較好的土壤。
二、合理澆水:要根據不同季節和其大小適量澆水,土壤不能過於濕潤,更不能產生積水,不然會出現爛根的現象,會導致葉子脫落影響開花,嚴重時還可能會死亡。澆水之後可以適當的松鬆土,讓土壤保持濕潤狀態就行。
三、光照溫度:櫻花喜歡溫暖,每天要讓它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它也十分耐寒,但在寒冷的冬季也要適當的採取防風的措施,最好還是將它搬到室內,這樣開花的時間會提前。
『捌』 櫻花的歷史有多久
相傳,以前櫻花只有白色的,英勇的武士選擇了在心愛的櫻花樹下剖腹。因為當一個武士認為自己達到了人生的輝煌,就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所以櫻花樹下血流成河,從此櫻花開出了紅色的……櫻花的花瓣越紅,說明樹下的亡魂就越多。
櫻花在櫻花城中,靜靜的綻放了數月,每天都看到很多情侶在櫻花樹下,聊天,談心,櫻花的花瓣漸漸的飄落下來,美極了。所以,櫻花就成為了愛情的象徵。但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得到愛情,得到幸福,櫻花樹上的妖精(櫻の花)也一樣,她看到別人是那麼的幸福,自己也想得到,就獨自離開了櫻花樹。
櫻花的花瓣仍然在飄落,櫻の花在人群中,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她找了好久好久,當她想放棄而回到櫻花樹上時,他出現了,他開始為她帶來快樂,他開始照顧她,他們一起聊天到深夜。這才得知他是從遙遠的國家,因船迷失了方向而來到了這里,櫻の花聽了,知道,他一定會走的,一定會回到自己的國家。櫻の花為了珍惜這段時光,她每天都和他相遇在櫻花樹下,天天聊天……但是,好時光總是短暫的,他要離開了,他來和櫻の花道別了。櫻の花雖然早有準備,可還是禁不起這個打擊,她背對著他,只說了一個字「哦」。他走了,在茫茫的海上,走了。櫻の花一個人在櫻花樹下,哭泣著,櫻花的花瓣為了安慰她,而飄落下來,微風吹過,滿地的花瓣飄了起來,櫻の花的心碎了,她哭了幾天幾夜,最終決定了,她是該回去的時候了。她看著櫻花樹,想到:我是櫻花的妖精,我最終是櫻花樹上的一片花瓣,最終是只能看著別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自己是不會得到幸福的……就這樣,她消失了,有人說,她回到了樹上,有人說,她因為過度的失落,而化為花瓣,隨著風一起去尋找他了……
幾年後,他回來了,他竟然回來了,他來到當初約定的地方,尋找著她,一直都沒有找到,他失落了。原來,他回來是為了告訴她,他已經愛上了她。當他聽到村裡人在流傳的傳說時,他知道一切都晚了,他在櫻花樹下發誓,希望所有有情人能忠誠眷屬,不要再有誰像自己一樣錯過了……這次,他再也沒離開櫻花城了,他還在不斷的尋找著她的身影,直到死去…………
幾百年過去了,櫻花仍然在綻放著,許多的情侶為了這個傳說而來到這里,見證自己的幸福。不知道是命運的安排,還是……櫻の花轉世投胎成為了世人,她來到櫻花樹下,總覺得這里似成相識。風突然颳了起來,花瓣瞬間吹過,她的帽子被吹走了,被一名男子接到了,是他,他也來了,這一次,他們一定不會再錯過了……
『玖』 櫻花惜時、經年過往:是什麼意思
翻譯:櫻花愛惜時間、愛惜過去的交往
惜時,是指要愛惜時間。時光流逝是無情的,所以應回當愛答惜。
經年 [jīng nián]
[解釋] 經過一年。有時表示不足一年,有時超過一年不到兩年,有時又表示多年或好幾年。
過往 [guò wǎng]
[解釋] 來往,交往
『拾』 櫻花最早來源於哪裡
據日本《櫻大鑒》記載,野生櫻花起源於中國,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
很多人把這當作櫻花起源於中國的證據。不過,這里說的是幾百萬年前的野生櫻花,和現在我們觀賞的栽培櫻花並不是一種東西。
有統計顯示,中國野生櫻花有38種,其中29種是中國特有的,比日本的野生櫻花多,如果加以開發,也完全可能培育出優良的栽培櫻花品種。
然而,中國傳統上對櫻花並不重視。
盡管也有「小園新種紅纓樹,閑繞花枝便當游」和「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這樣描寫櫻花的詩句,但櫻花和中國人喜歡的和梅、蘭、菊、牡丹這些名花還是有差距的。
說到我們現在賞的櫻花,主要還是日本培育出的栽培櫻花,此外也有原產我國雲南的「紅花高盆櫻」等。
在日本,櫻花樹曾被看作神木。有學者指出,櫻花與穀物之神相關,因此櫻花也和稻作祭禮聯系在一起。後來,櫻花由土俗進入宮廷,又逐漸走入大眾生活當中。
不過,日本對櫻花的愛不是從一開始就那麼深的。
在日本最早的和歌大成《萬葉集》里,詠梅詩比櫻花詩多多了,但到了平安時代的《古今和歌集》,詩歌里的櫻花壓倒性超過了梅花。
轉變的具體原因說法不一。
其中一種看法,是隨著日本本土文化逐漸成熟,他們需要一個不同於中國的「花圖騰」。
於是,中國來的梅花逐漸淡出,更符合「物哀」審美的櫻花取而代之。
日本哲學家和辻哲郎就認為,櫻花「突然、匆匆地絢爛綻放」和日本人的氣質非常貼切。
我國的櫻花,也有一部分是戰爭年代侵略者留下來的。武漢大學珞珈山校園里最早的一批櫻花,就由侵華日軍從本國運來。
抗戰結束後,有人就主張將這些櫻花樹砍去,不過保留的意見還是佔了上風。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友人贈送給周總理的白山櫻,又有20株種在了武大。
此後,日本友人先後贈送了幾百株櫻花樹苗,有「垂枝大葉早櫻」,也有「日本櫻花」。這個時候的櫻花,已經成為和平、友誼的象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