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變奏曲
㈠ 浪漫主義時期的 音樂家
(14)華格納(1813~1883):德國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序曲與前奏曲集 (任選)。2.歌劇《漂泊的荷蘭人》。3.歌劇《唐懷瑟》。4.歌劇《羅安格林》。5.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6.樂劇《紐倫堡的名歌手》。7.樂劇《尼貝龍根的指環》。(註:因為華格納的歌劇作品規模都頗為龐大,所以初入門者宜由《序曲及前奏曲選曲》和《歌劇選曲》聽起。)
(15)古諾(1818~1893):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浮士德》。2.《浮士德》芭蕾音樂。3.小交響曲。4.聖母頌。5.小夜曲。6.歌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16)奧芬巴哈(1819~1880):德法(出生於德國的德國人,但大半生活躍於法國)作曲家、大提琴家。推薦曲目:1.《天堂與地獄》序曲。2.芭蕾音樂《歡樂的巴黎人》。3.歌劇《霍夫曼的故事》(奧芬巴哈著名的《船歌》即出自此歌劇)。
(17)法朗克(1822~1890):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推薦曲目:1.D小調交響曲。2.交響變奏曲。3.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4.管風琴聖詠曲。5.《前奏曲、聖詠與賦格》(鋼琴)。6.管風琴曲《英雄》。7.F小調鋼琴五重奏。
(18)拉羅(1823~1892):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西班牙交響曲》OP.21(其實是一首小提琴協奏曲)。2.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19)布魯克納(1824~1896):奧國作曲家、管風琴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四、七、八、九號。2.謝恩贊美歌。3.第二號彌撒曲。
(20)史麥塔納(1824~1884):捷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詩《我的祖國》。2.《被出賣的新娘》序曲。3.小提琴奏鳴曲《我的家園》。4.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我的一生》。5.G小調鋼琴三重奏。
(21)鮑羅定(1833~1887):俄國作曲家(因為他是一位職業科學家,僅有空閑在周末從事作曲,因此也有人稱他是《假日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詩《中亞細亞的草原》。2.《韃靼人舞曲》(選自歌劇《伊果王子》)。3.第二號弦樂四重奏。4.第二號交響曲。
(22)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2.第一、第二號鋼琴協奏曲。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4.小提琴與大提琴復協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學慶典》序曲、《悲劇》序曲。7.豎笛五重奏OP.115。8.豎笛奏鳴曲(二首)。9.小提琴奏鳴曲(三首)。10.大提琴奏鳴曲(二首)。11.第三號鋼琴奏鳴曲。12.韓德爾主題變奏與賦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鋼琴小曲集(喜歡布拉姆斯的人這些曲子一定要聽,它包括了間奏曲、隨想曲、狂想曲、敘事曲等)。15.鋼琴五重奏OP.34。16.弦樂四重奏(三首)。17.弦樂六重奏(二首)。18.鋼琴三重奏(三首)。19.鋼琴四重奏(三首)。20.法國號三重奏OP.40。21.豎笛三重奏OP.114。22.海頓主題變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選)。
(23)聖桑(1835~1921):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2.動物狂歡節-Lions 、Chickens 、Tortoises 、Wild 。3.交響詩《骷髏之舞》。4.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OP.60。5.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OP.33。6.第一~五號鋼琴協奏曲。7.《哈瓦奈舞曲》及《序奏與輪旋隨想曲》(均為小提琴曲目)。8.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9.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10.豎笛奏鳴曲、雙簧管奏鳴曲、低音管奏鳴曲(各一首)。11.歌劇《參遜與黛麗拉》。12.七重奏OP.65。
(24)比才(1838~1875):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2.《卡門》 組曲。3.《阿萊城姑娘》組曲(序曲 、一 、二 )。4.《兒童游戲》組曲。5.《貝城-麗姝》組曲。6.歌劇《卡門》。
(25)布魯赫(1838~1920):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OP.26。2.蘇格蘭幻想曲(小提琴、豎琴與管弦樂)。3.大提琴曲《晚禱》OP.47。4.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OP.44(D小調)。5.小夜曲OP.75(小提琴與管弦樂)。
26)穆梭斯基(1839~1881):俄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展覽會之畫 》(鋼琴版及管弦樂版)。2.交響詩《荒山之夜》。3.歌劇《包利斯?郭德諾夫》。4.聯篇歌曲《死之歌舞》。5.歌劇《霍望奇納》中的《前奏曲》與《波斯奴隸之舞》。
(27)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四號、第五號、第六號《悲愴》。2.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23。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4.芭蕾音樂《天鵝湖 》、《睡美人》、《胡桃鉗 》。5.《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6.義大利隨想曲op.45。7.交響幻想曲《暴風雨》op.18。8.《一八一二年 》序曲。9.斯拉夫進行曲OP.31。10.交響幻想曲《黎米尼的富蘭契斯卡》OP.32。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2.羅可可主題變奏曲(大提琴與管弦樂)。13.A小調鋼琴三重奏。14.弦樂四重奏(三首)。15.管弦樂組曲第一~四號。16.歌劇《尤金?奧涅金》。17.弦樂小夜曲OP.48。18.交響曲第一~三號(第三號 )。19.《曼弗列德》交響曲。20.鋼琴曲集《四季》。21.憂郁小夜曲(小提琴曲)。
(28)德弗乍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七、第八、第九《新世界 》。2.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104。3.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53。4.斯拉夫舞曲OP.46和OP.72共十六首(雙鋼琴版及管弦樂版)。5.狂歡節序曲OP.92。6.詼諧隨想曲OP.66 。7.F大調弦樂四重奏《美國》OP.96。8.A大調鋼琴五重奏OP.81。9.E小調鋼琴三重奏《悲歌》OP.90。10.《寂靜的森林》(大提琴與管弦樂)。11.弦樂小夜曲OP.22。12.管樂小夜2曲OP.44。13.浪漫曲(小提琴與管樂弦)。14.交響詩《水妖》、《金紡車》、《正午的女巫》、《木鴿》。15.交響變奏曲OP.78。16.捷克組曲OP.39。17.聖母悼歌OP.58。
(29)馬斯奈(1842~1912):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泰綺絲瞑想曲。2.《阿爾薩斯風景》組曲。3.歌曲選輯。4.歌劇《維特》。
㈡ 國外的花腔女高音都有誰歌曲從頭到尾都花腔的
1、Miliza Korjus
Miliza.Korjus是波蘭籍女高音歌唱家,(1909-1980)她的父親亞瑟,愛沙尼亞國籍,是一名俄國皇家軍隊的參謀長,她的母親安娜, 從貴族的身份下嫁於他的。後來,她的父母因故彼此分開了, 她在這期間開始了音樂的學習。當還是少女的時候, Korjus便到處旅行以及演唱。 在列寧時代,迫於某些壓力,她逃出了蘇聯國界,進入愛沙尼亞,與她的父親團聚。 並於一個名叫Kuno.Foelsch的物理學家結婚了。 經過一段時期的游歷,Korjus在德國繼續了她的音樂事業。她的歌劇演唱以及錄音迅速使她成為歐洲歌手的領軍人物,並獲得綽號"柏林夜鶯" 。甚至有電影製片人聽見了她的錄音後與她簽署了十年的影片合同。 Korjus 的唯一一部好萊塢影片是1938年的《翠堤春曉》。她第二次結婚是與一名叫Walter.Shector的醫生, 她在1980 年8月死於心力衰竭。
Militza Korjus - Bell Song from Lakme (Delibes)
Korjus的華麗變奏曲
Korjus在翠堤春曉里的片段。。。
關於Korjus我有她的兩張CD。。。一張是以waltz為主。。。還有一張是一些歌劇選段。。。感覺她的演唱的確符合「長笛之聲」的美譽。。。水汪汪的花腔。。。。其中影之歌的high A令人印象深刻。。。(MS她的一些錄音都是較為早年的。。那時嗓音條件也比較好吧。。。)
2、嘉麗-庫契(Amelita Galli-Curci)
嘉麗-庫契(Amelita Galli-Curci,1882-1963)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曾在米蘭學習鋼琴和作曲,自學歌唱。 首次登台演出威爾第的《弄臣》後,1909年在羅馬演出比才的《唐•普羅科皮奧》(Don Procopio)。首次登台演出威爾第的《弄臣》後,1909年在羅馬演出比才的《唐•普羅科皮奧》(Don Procopio)。 此後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國巡迴演出,遐邇聞名。此後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國巡迴演出,遐邇聞名。 1916年開始在美國演出。 1916年開始在美國演出。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亞人》後,退出舞台。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亞人》後,退出舞台。
Curci的Una voce poco fa
Amelita Galli-Curci - Bell Song(Lakme)
3、Lily Pons
莉麗·龐斯(Lily Pons,1904.4.12-1976.2.13)法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40年入美國籍)。生於法國德拉吉南。早年在巴黎音樂學院主修鋼琴。1925年從戈羅斯梯阿學習聲樂。1928年在阿爾薩斯的米盧斯首演歌劇《拉克美》(德里勃作曲,飾女主角拉克美),得到好評。1931年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演出多尼采蒂的《拉美莫爾的露契亞》中的露契亞,聲震美國。1931-1938年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科隆歌劇院演唱,同時又去歐美各地旅行演出。1964年退休。1972年,以68歲高齡,又在紐約愛樂樂團的伴奏下舉行過晚年的一次成功的音樂會。
她的嗓音優美流暢,富於高度的靈活性,音域寬廣、表情生動,是20世紀前半葉繼嘉麗·庫契(Galli-Curci)之後最受歡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擅唱露契亞、拉克美、吉爾達、羅西娜、迷娘、阿米娜等。
LILY PONS SINGS FROM LUCIA 1937
Lily Pons - Una voce poco fa
LILY PONS SINGS LIKE A BIRD FILM 1937
Lily Pons的這套比較早期的錄音
聲音還不是很開很乾澀,花腔運用也較為突出。。。而這張
都是一些較晚的錄音。。。。(四五十歲這樣)感覺雖然MS更花了點。。。但音色卻有點開始干澀了。。。有時MS還有「斷層」= =。。。。。
4、Erna Sack
艾娜·薩克(Erna Sack,1898-1972),德國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98年2月生於德國施潘道(今屬柏林),1972年卒於德國威斯巴登,享年74歲。
Erna Sack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聞名遐邇、顯赫一時的「德國夜鶯」。她天生一副好嗓子,無師自通。這位能唱跨越四個八度的天才,極度尖高花腔女高音, 在三十年代中期的 Telefunken 灌錄了大量最有價值的唱片。
Erna Sack 拿手好戲, 輕歌劇, 美聲炫技的義大利曲子,當時之流行曲。
Erna Sack - Voices of Spring(後半段)
注意前面幾秒,不要被嚇到。。。。。
Erna Sack - 藍色多瑙河
這個人動不動g3、a3亂來- -。。。還經常出現長達十多秒的高音。。。。聽她的CD經常要做好心理准備= =。。。。MS最高音能唱到b3.。。。
5、Mado Robin
馬多•羅賓(Mado Robin,1918-1960),法國花腔女高音。有世界超級花腔女高音,"法國夜鶯"的美譽。
她是二十世紀美聲體系中唱得最高的兩個女人之一(另一個是erna sack),尤其在她不濫用高音時,最富藝術性的演唱。
Mado Robin是位天賦異稟的女高音,她能做到一般女高音使盡全力也達不成的任務-「輕松愉快地」唱出比high-C高八度的音,而且音高愈高時,她的控制力就愈見穩定,不只如此,Robin的嗓音甜美無比,這使她成為一位無與倫比的花腔女高音。
令世人惋惜的是Mado Robin 42歲就英年早逝。
Mado Robin的Lucia瘋狂場面的片段(最後那個音有b3.。。。。)
Mado Robin - Una voce poco fa
這人唱起來有個規律:最後一個音都是向上拔的- -。。。所以要聽最高音的話就去跳到最後吧= =。。。。
6、Maria Galvany
Maria Galvany (1876-1949)著名西班牙花腔女高音。
Maria Galvany1897年首次在露西邸歌劇院登台,其後在若乾重要歌劇院演唱,雖然從未在斯卡拉、科文特花園、大都會等最重要的歌劇院。
1949年,galvany在里約熱內盧去逝。
(有評論說:西班牙花腔女高音往往高音區發達,擅長跳音,有器樂化的花腔技巧,但聲音的legato能力較差(似乎存疑),有時花腔運用過於機械生硬,太過炫技花哨;Maria Galvany是這方面的典型人物,她的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
Maria Galvany - Arditi - L'incantatrice
Maria Galvany - Der Holle Rache
縫紉機般的花腔- -。。。。據說晚年境況悲涼。。。。從這張CD上發現其實她的legato能力也不差。。。。而且低音區也相當結實。。MS還是個大號花腔。。。。只是錄音質量實在有限。。。她的技術聽起來多少有點打了折扣。。。。
7、Luisa Tetrazzini 泰特拉齊妮
Luisa Tetrazzini (1871~1940),義大利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71年 6月29日生於佛羅倫薩,1940年4月28日卒於米蘭。
Luisa Tetrazzini被譽為義大利佛羅倫薩「夜鶯」,高音c以上頭聲極為出色,有著名的高音e。
在佛羅倫薩音樂學院從其胞姐埃娃和切凱里尼學習聲樂。1890年在該市的帕格利亞諾劇院首次登台,扮演《非洲女郎》中的伊內茲。繼在義大利一些劇院演出後,到國外獻藝,其中到過聖彼得堡、馬德里、墨西哥和布宜諾斯艾利斯,曾被譽為阿根廷第一女高音。1907和1908年,她先後在倫敦科文特加登和紐約曼哈頓歌劇院扮演《茶花女》中的薇奧萊塔,獲得成功。她所擅長的角色還有露契亞、吉爾達、羅西娜、阿米娜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義大利多次義演,戰後也多次舉行音樂會。雖然她的低音略嫌蒼白稚氣,但是她的中聲區和高聲區卻格外優美飽滿,高音C以上的音尤為出眾。她所演唱的華彩段和跳音,靈活流暢,造詣極高。是當時最卓越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晚年執教於米蘭。逝世時一貧如洗,由國家出資將她安葬。
Luisa Tetrazzini以演出《茶花女》中的薇奧麗塔和《弄臣》中的吉兒達等角色最受稱道。
(身材不怎樣- -。。。。)
Una voce poco fa (感覺還不錯。。。)
鈴歌
一段錄像。。。。
她也算是老牌花腔了。。。聲音比較掩蓋一點。。。
㈢ 求這些古典吉他曲名的英文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Recuerdo de la Alhambra
魔笛主題變奏曲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The Magic Flute " by Mozart
茶花女主題變奏曲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La Traviata"
月光 Moonlight
雨滴 Raindrop
科庸巴巴組曲 Suite Koyunbaba
阿斯圖里亞斯的傳奇 Asturias Leyenda
大霍塔舞曲 Gran Jota de concierto
愛的羅曼斯 Romance Anonimd
大序曲 The Great Prelude
偉大的獨奏 A Great Solo
這里不少是義大利曲子故而直接譯為義大利文。
因為我不是研究吉他的所以也許有些訛誤之處望高人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