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彌生櫻花粉

彌生櫻花粉

發布時間: 2025-08-13 22:01:06

❶ 求一篇關於櫻花與日本人生活觀的論文

從櫻花看日本人的集體主義與生死觀
櫻花是日本民族的驕傲,一直來與日本人民的生產、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櫻花是日本文化的圖騰。在日本人的血液中無時無刻的涌動著粉紅色的櫻花情節。櫻花作為大和民族的象徵,已然紮根到名族文化的象徵,已然紮根到民族文化的深處。日本人民對櫻花的喜愛之情有久遠的歷史。日本人喜愛櫻花,不但因為櫻花很美,更因為櫻花盛開時那一團團、一簇簇的情形影射了日本人的集體主義。而櫻花凋謝時的燦爛與絢麗還影射了日本人的生死觀。
【關鍵詞】櫻花,集體主義;生死觀;武士道一、櫻花的有關知識
櫻花啊,櫻花啊
暮春三月晴空里
萬里無雲多寧靜
快來啊,快來啊
快去看櫻花
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日本民歌。講的是暮春三月,櫻花盛開了,叫人們快去看櫻花。
早在遠古時代,日本人就將櫻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靈。日本語中的出現的「櫻時」(古語),意思就是「春天的時節」。每當春天來臨,人們最關注的就是櫻花一年一度的花開花落。花蕾結得多少好壞,開花時能否躲過春雨的淋洗,開得燦爛,凋謝時能不能遇上春風,落瓣潔凈。櫻花是否開花順利,在古代日本人看來,意味著這一年是否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每當花開時節,人們就聚集在櫻花樹下,放歌暢飲,用整個的身心去贊美春天,祈禱神靈的保佑。
每到櫻花時節,皇室和內閣總理都要在皇家花園奉行盛大的「觀櫻會」,宴請並表彰各行各業的優秀人士。一般的企事業單位,不管工作多忙,都會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並為員工們准備好各種飲料、小吃,讓員工們去附近公園的櫻花樹下歡聚一堂,開懷暢飲。每到這時,平時安安靜靜的日本會突然鬧騰起來。不論城市、鄉村,櫻花樹下總是擠滿各種各樣的人群,吃的、喝的、唱的、跳的、哭的、笑的,千姿百態、無奇不有,人們在一起盡情宣洩春的激情與歡樂。
櫻花是日本民族的驕傲,它同雄偉的富士山一樣,是勤勞、勇敢、智慧的象徵。所以在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即日本的櫻花節,在這一天,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公園或野外賞櫻。
櫻花一直來與日本人民的生產、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花開花落,預告著春播、秋收時令的到來;櫻汁、櫻葉、櫻花、櫻木是常見的葯材、食品、傢具和木雕的上好原料。
櫻花通常會在日本的暮春四月,冬寒未盡,春風漸暖時開放。白、淺紅、粉紅、梅紅各色都有。望去如輕煙淺雪,似白雲紅霞,而且她們似乎並不在意自己小無香味。她們團結一心,重重迭迭把她們傷感悲壯的美麗鋪滿城市的大街小巷,鋪滿山野,小徑和溪邊……
二、櫻花與日本人的集體主義
(一)日本人喜歡櫻花的一個原因
日本人民對櫻花的喜愛之情有久遠的歷史。日本人偏愛櫻花,是因為櫻花的集合美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的最佳象徵,一株開滿了花的櫻樹縱使美,給人的感覺也是單薄的,惟有一座開滿了花的櫻林,才能讓人感覺春意逼人、美不勝收。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亦是如此,它不推崇獨立、自由,因為單個日本人是不成氣候的,它推崇的是協調、合作,這樣集合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二)日本人集體主義的表現
日本文化所塑造的日本人的價格觀念與精神取向都是集體主義的,以集體為核心。日本人認為壓抑自己的個性是一種美德,人們要循眾意而行。日本的文化教人們將個人的意願融於和服從於集體的意願。所以,日本人認為,尋求人們之間的關系和諧是最為重要的。
如何正確對待個人與集體的利益?本人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發生沖突時,他們用自律來服從群體利益。日本人之間也有競爭,他們的競爭是當身邊有比自己強的人,首先是敬佩,然後學習他,最後超越他。使自己成為最強的人。在大多數日本人的心中沒有嫉妒,這種良性的競爭,帶來的是更加團結,更有活力。
有人曾說:「日本人幾乎是完美無缺的有組織的人。」他們無時不在集團中生存。日本人的集體主義特徵如同思想家加藤周一所說,在日本,「超越集體的價值決不會占統治地位。」在行為方式上,日本人與別國的人最大的不同莫過於喜歡合群和重視集團的共同行動,他們總是自覺地把自己納入某一集體之中。一位西方評論家表達過這樣的看法:日本人就像池子中的一群小魚,秩序井然地朝著一個方向游動,如有一塊石子投入水中,攪亂了這個列隊,它們就轉變方向朝相反的方向游去,但仍然隊列整齊,成群游動。在思維方式上,日本人具有強烈的集團歸屬意識,人們時時意識到自己屬於集團的一員,「自我」是以社會群體方式體現的。個人應該屬於某一集團,集團成員由一種共同命運和共同利益聯系在一起。這種集團的概念,對現代日本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自己所供職、求學的企業、機關、學校,乃至於整個國家。在日本,幾乎所有的集團與個人的關系都不像西方社會那樣冷淡和疏遠。在價值觀念上,相比於個人的天賦和作用,日本人更多的是重視集團的作用。日本人所奉行的原則是:只要我認准社會的主流,堅定不移地把自己匯入社會的洪流中去,就一定會成功。日本人還千方百計地證明自己與大家一樣。日本人與中國人都一樣,強調人的能動作用,都認為在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寶貴的。但中國人與日本人強調人的價值在實現方式上有相當大的差別。日本人個人價值的實現途徑主要是服從集體,具體通過年功序列表現出來。日本的集團內部反對個人競爭,人們相信「あまりの釘は打たれる」(出頭的釘子要挨敲)。日本人認為鼓舞大家工作熱情的動力是集團主義精神。
日本人從小就強調集體教育和團隊意識,以便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並與其他人合作。為此,在日本,需要個人之間密切配合的「ドミノドミノ游び」(多米諾骨牌游戲)是一個很流行的項目。中學生很熱衷於「二人三腳」(兩人三腿)的比賽,即兩個人將左腿與右腿綁在一起,跑步前進。另外,一個「タンブリング」(水中疊羅漢)的集體游戲也是很流行,就是在各學校的男生在游泳池中層層往上站,以層高數多少決定勝負。大學生們則每年都要在從東京到箱根的公路上舉行往返接力賽,這項200公里長的比賽,由10名選手接力完成,每年都會上演許多感人的故事。
三、日本人的集體主義
(一)日本人集體主義形成的原因
都說「一個日本人一條蟲,三個日本人一條龍」,何以至此?在日本,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種集體主義呢?可以說這跟日本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不無關系。
1、首先是始於遠古彌生時代的稻作文化的影響。在一部分農村,至今在插秧及割稻季節,近鄰們有相互幫助、共同協作的習慣。這種習慣與狩獵文化不同,需要集體作業和共同的秩序,是一種生活共同體。
2、也不能無視儒教思想的影響。重視忠孝的道德從江戶時代以後廣為普及,跟「家族」制度也緊密結合起來。家長具有絕對的權威,家屬必須服從「家族」的決定。尤其是武士階級,一旦出事就會斷絕世襲,全家都要受到株連。在日本人的人格形成過程中,從小就受到家的影響,非常重視家族整體的利益與統一。如果破壞了這種統一,要受到「勘當」與「義絕」——與其斷絕家族關系的制裁。在村落共同體內,也流行著「村八分」的制度,即所有村民與破壞村內秩序者斷絕一切往來,逼得他難以生存。所以要想避免「出局」,就得和大家抱成一團。可見,「和」是貫穿於家和社會集團的基本理念,培養了日本人的協調精神。在長期的家族生活的熏陶下,使他們習慣於以家族社會的價值觀念處理社會事務。人們在家族內部必須奉行的准則,也成為在家族以外的社會里奉行的准則。再者,模擬血緣關系是貫穿集團社會關系的重要支配原則。日本人的家實際上是一個以家業為核心的家族經濟共同體,家族關系帶有明顯的主從關系的色彩。在這個意義上說,「集團就是家族的擴大」,即家族本身就是一個獨特的社會集團,家族的社會集團化與社會集團的家族化是互為表裡的,人們可以輕易地將日本獨特的家族關系移植到家族以外的社會機能集團當中。日本人無時不在集團中生存。除此以外,日本國土狹小,人口眾多,這也是產生這一習慣的原因之一。

❷ 櫻花是哪個國家的民歌

《櫻花》是日本的民歌。

《櫻花》是一首日本民謠。這首櫻花歌是日本傳統民謠,歷史十分悠久,是一首描寫春天美景的日本傳統民謠,產生於江戶時代,是為兒童學習日本箏而作,詞、曲作者已不可考。

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東京音樂學校的《箏曲集》開始有正式記載。現在已成為日本流傳最廣的民歌之一。櫻花(日語:さくらさくら)花朵艷麗,令人心曠神怡。

這種魅力十足的花朵被視為日本國花,其含義便不 單單停留在觀賞這個層面上了,在大和民族的血液之中無時無刻的涌動著粉紅色的櫻花情結,已然紮根到民族文化的深處。

《櫻花》的標准歌詞

桜桜

野山も里も

見渡す限り

霞か雲か

朝日に匂ふ

桜桜

花ざかり

桜桜

彌生の空は

見渡す限り

霞か雲か

匂ひぞ

出づる いざや

いざや 見に行かん

❸ 求描寫櫻花的句子

生長在小石路北面的是紅色櫻花.一簇簇紅櫻花,紅得像漂染過似的,再有淺專紅色的嫩葉作屬陪襯,遠遠看上去,就像是晨熹微露的朝霞.在小石路南面的是白色的櫻花.白櫻花潔白如朵朵小白雲,又有紅色花蕊點綴其中,好象白綢子上嵌著無數顆粉紅的寶石,在綠葉的陪襯下,真是美如畫卷呀!

熱點內容
法律七夕 發布:2025-08-13 22:56:28 瀏覽:804
泰國百合電影最新 發布:2025-08-13 22:56:13 瀏覽:156
我是孤獨的一朵野花是什麼歌 發布:2025-08-13 22:55:16 瀏覽:912
七夕特訓券 發布:2025-08-13 22:51:52 瀏覽:613
繼木微盆景 發布:2025-08-13 22:50:24 瀏覽:597
皺紙綠植 發布:2025-08-13 22:50:12 瀏覽:832
博蘭小樹盆景 發布:2025-08-13 22:30:53 瀏覽:605
錄情人節視頻 發布:2025-08-13 22:17:16 瀏覽:354
茶花長螞蟻 發布:2025-08-13 22:01:06 瀏覽:754
彌生櫻花粉 發布:2025-08-13 22:01:06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