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女的悲劇

茶花女的悲劇

發布時間: 2021-02-06 18:31:37

A. 《茶花女》這本書的結局是怎樣的

《茶花女》描寫一抄個妓女的愛情悲劇,取材於當時巴黎一名妓的真實故事。據考證,這個妓女名叫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因家境貧困,十五歲出走巴黎,由於她天資聰穎關稅,便開始出入巴黎各大舞場,成了有錢的闊佬、公子哥們獵艷的口肉,以後便靠容貌和肉體換取奢侈的生活享受。終國過度的暴飲、狂歡和不分晝夜的肉慾縱橫而染身肺癆,吐血而死,二十三歲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小說的主人公瑪格麗特本是一位貧窮的鄉下姑娘,為謀生來到巴黎,不幸落入風塵,做了妓女,染上了揮霍錢財的惡習;她瘋狂地尋歡作樂麻痹自己,但內心卻討厭這種空虛的生活。這個依舊保持有純潔心靈的淪落女子,嚮往真正的愛情生活,後來被阿爾芒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彼此深深地相愛,在遠離巴黎市區的鄉間過起美滿的田園生活。瑪格麗特受到創傷的心靈也開始癒合,並決心徹底改掉過去的習慣,永遠和阿爾芒在一起,享受一個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不幸阿爾芒父親的出現粉碎了她的美夢,他的虛偽、自私再一次把瑪格麗特推入災難之中。她被迫離開了阿爾芒,事後遭到阿爾芒不明真相的種種侮辱和傷害,終因心力交瘁,飲恨黃泉。

B. 茶花女的悲劇僅僅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嗎

茶花女的悲劇命運
摘要:茶花女是109世紀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茶花女》以悲為主線,痛斥資本主義制度的黑暗,是文學形象中典型的妓女形象。她不甘命運的擺布,渴望自由,追求真摯的愛情,卻都不幸成為命運的玩物。本文將對造成她人生悲劇的原因做研究。
關鍵詞: 茶花女社會 性格 悲劇 命運
小仲馬以一部《茶花女》將109世紀的巴黎名妓瑪格麗特永恆的擱在了世界文學的長廊中,茶花女是風月場上一度走紅的人物,是深陷泥淖而靈魂高潔,表面驕奢淫逸而內心痛苦,渴望回歸「正常人」的軌道,最終都在命運捉弄下落了個凄慘結局,在表面華貴而實際一文不名中瘁於肺癆。
一、悲劇性
從古至今,都有悲劇性的因素,都有悲劇的存在。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各樣悲慘的遭遇,他們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訴說悲劇性的命運。悲劇就是主人公由於堅持正義或積極進取,而與現實環境之間發生的沖突,沖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殘和毀滅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恆價值,從而激起悲壯之情而使人們的心靈得以凈化,精神得以提升。悲劇最能表現矛盾斗爭的內在生命運動,從有限的個人窺見那無限的光輝的宇宙蒼穹,以個人渺小之力體現出人類的無堅不摧的偉大。
《茶花女》真實生動的描寫了一位外表與內心都像白茶花那樣純潔美麗的少女被摧殘至死的故事。主人公瑪格麗特是個農村姑娘,長得非常漂亮。她來到巴黎謀生,不幸做了妓女。富家青年真誠的愛她,引起她對愛情生活的嚮往。但是阿爾芒的父親反對這門婚事,迫使她離開了阿爾芒,阿爾芒不明真相,尋機羞辱她,終於使她在貧病交加之中含恨而死。作品中洋溢著濃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劇氣氛,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茶花女是一個純潔美麗的女人,同時也是一個墮落的不幸的女人,她靠賣笑度生,受人供養,在輕浮、放盪間縱容。當遇到真愛時,為了她所鍾愛的人,她寧可犧牲自己成全愛人及家庭。
二、悲劇命運的產生
茶花女從妓女生涯走向死亡上具有共同的悲劇命運。她的命運之所以以悲劇結束,是因為她的不幸和死亡表現了一定的社會矛盾,體現了一種必然性,她們的人性要求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她的悲劇既是社會悲劇也是性格悲劇。
1、社會悲劇
荒淫腐敗的資本主義社會
茶花女瑪格麗特所處的法國正是七月王朝統治時期。這是法國資本主義由上升轉向沒落的時期,占據統治地位的金融資產階級,通過一切卑鄙無恥的手段和途徑,榨取社會財富,過著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人民卻不得溫飽,黃金的銅臭味伴隨著資產階級腐化淫亂的生活方式,充斥著整個社會,敗壞了整個社會。這時候的法國已經取消了封建的人身依附關系,憲法明文規定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天賦人權。因此,法國盡管同樣存在上等人、下等人的等級觀念,對於處於社會底層的妓女同樣輕視,但從形式上看,妓女的人身還是自由的。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是用虛偽的道德以及失業、飢餓來使她「自願」接受貴族資產階級的玩弄和蹂躪。

所以瑪格麗特淪落為妓女以致死亡,完全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所造成的。她原是—個「純潔無瑕」的農村姑娘,但是,家庭的貧困,迫使她來到浮華的都會巴黎,靠著自己的美貌和青春,賣笑求生,成為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玩物。所以,瑪格麗特對於自己的處境,深有感觸地說:「我們這種人,一天換不到情人們的歡笑,一天討不住他們的虛榮,他們就拋棄了我們。」「我們再不是我們自己的了,我們再也不是活生物,只是些死東西罷了。」表面上看來過著錦衣美食的豪華生活,實際上卻像野狗似地乞討為生,強顏歡笑地過著毫無保障的日子。干百萬出身下層,本性善良的婦女,被迫賣淫為生,正清楚地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里剝削壓迫之深重,而資產階級公子哥兒們對於她的踐踏,又恰恰表明了資產階級的荒淫無恥和道德敗壞。

2、性格悲劇
在對女主人公悲劇原因的探究中,許多人往往將批判的矛頭直指向等級制度。毋庸置疑,以阿爾芒之父迪瓦爾為代表的傳統偏見的確是釀成女主人公悲劇命運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對這個問題的探究中,我們不應忽略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盡管茶花女的愛情都遭遇了來自外在的、社會的、他人的阻力,但這些並沒有成為導致她死亡這1悲劇結局的最直接因素。換言之,外在的一切並沒有直接將她置於死地,究其實,應該說是她自己主動放棄了生存的機會並最終選擇了死亡,這悲劇性的人生結局事實上是她們經過理性思考之後的一種自主性選擇。這種自主性選擇取決於她的性格因素。性格決定命運,如果說社會環境是導致悲劇命運的外在因素,那麼性格則是內在因素,性格是導致她悲慘命運的根本原因。下面主要從兩個方面揭示性格造成悲劇。
(1).人生態度
茶花女在放盪之中有忠貞,任性之中有善良。日日夜夜的奢華淫盪生活,使她的精神極度疲勞、煩悶和空虛。生活里到處是虛情假意,冷酷自私,使她感情容易沖動,反復無常,狂熱任性。她狂歡縱樂,沒有積蓄,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她玩世不恭,游戲人生,「她的談笑粗魯得就像一個腳夫,別人講的話越下流,她就笑得越起勁」。作者滿懷同情的說, 「可憐的姑娘在放盪、酗酒和失眠中逃避生活的現實」,這是「比痛苦還更痛苦、還更悲愁的1種歡欣」。即使當茶花女遇見了阿爾芒,同意成為阿爾芒的情人後,為了應付每年10萬法郎的巨額花費,她仍然不得不強裝歡笑接待其他情人。
(2).反抗精神
茶花女忍辱負重的犧牲精神有餘,堅決反抗的斗爭精神不足。她能擺脫公爵、伯爵和紈絝子弟的控制和威脅,堅決賣去一切奢侈品而和阿爾芒隱居鄉下,這是她反抗精神的表現。但是茶花女心腸太軟,過於舍己為人,對於門第等級觀念又太忍讓屈從,以至在跳出火坑之後重又折回,最後,用慢性自殺的方式含恨而死。這種懦弱性格只能引人憐憫,令人悲嘆。
茶花女是被侮辱受損害的善良女性,想跳出火坑,卻終於沒有能夠逃脫毀滅的命運。這說明在資本主義的法國,下層婦女都有同樣悲慘的命運。

三、悲劇命運的深思
茶花女生活在骯臟的環境中,遭受到同樣非人的待遇。可是她始終保持著「只有香如故」的心靈和美好的人生理想。在她被玩弄的軀體里,始終深藏著「不教泥淖陷渠溝」的靈魂。茶花女雖出身卑賤,但卻能堅決地拒絕「用不著對她講禮貌」的諸多男人的糾纏,顯示了她高尚的自尊。死,成了她最後的自尊。
茶花女純朴善良的風塵女子都對愛情專一執著。茶花女與阿爾芒,也確曾有過一段暫的「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的浪漫生活。然而,她所鍾愛的男子誤解了她。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她因情而生、因情而死。茶花女死於怨,怨的是「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惡勢力。
茶花女最終都選擇為愛情犧牲自己,她在遭心上人誤解後痛不欲生抑鬱而終,表現了她情柔似水的品性。阿爾芒是不是後悔了呢?他悔「除了他的侮辱是他始終愛她的證據外他還給她什麼?」
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或許因為她的靈魂太高潔的緣故,她不能也不願與渾濁勢力同流合污。因此,茶花女最終都以她年輕美麗的生命為代價,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茶花女是世界文學畫廊中經典的女性形象,她有骯臟職業與美好心靈,下賤身份與聰明才智,屈辱地位與堅強人格,執著的美好追求與勇決的自我毀滅,形成1系列的巨大反差,震撼人心地控訴了罪惡社會,留給人們無盡的遺憾和惆悵。
結語:茶花女的悲慘命運的源頭是她本性善良,不向命運低頭,還有對愛情的美好追求。她的悲劇也揭示了社會的腐敗和黑暗,她的命運值得同情,更值得我們認真的思索,她被逼上絕路,是社會的罪過,她的死更是對黑暗社會的一個反抗。她在社會面前是弱小的,自身的思想也有脆弱的1面,難以逃出世俗觀念的羈絆,但是,無論是失身時很少設防人之心,還是傳統觀念對她的束縛,都不能否定她優良的本性,這就決定了她的悲劇是美麗的,悲劇更呈現了她的鮮艷無比,這種美更襯托出社會和世俗的黑暗與邪惡,她對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以及為謀求個性解放而敢於犧牲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識女性,更為後來的女性解放運動提供了極大的精神鼓舞。

C. 外國的經典名著、悲劇的、如《茶花女》

哈姆雷特
李爾王
奧賽羅
麥克白
羅密歐與朱麗葉
悲慘世界
少年維特之煩惱
百年孤獨
茶花女
冰島漁夫
倫敦塔
約翰·克里斯朵夫

D. 茶花女愛情悲劇的原因

茶花女是小仲馬小說中女主角瑪格麗特的別稱,文中寫道:瑪格麗特偏愛茶花,每逢外出必定攜帶,每月25天是白色,另外5天是紅色。她是一名高級妓女。茶花女瑪格麗特愛上了苦苦追求她的小夥子阿爾芒,但她們的愛情遭到阿爾芒父親的阻礙,為了心上人的榮譽和前途,瑪格麗特作出了犧牲和退讓,阿爾芒卻因此誤會她重操舊業,本性難移,於是對瑪格麗特進行了報復和侮辱,直到她死。最終阿爾芒知道真相後痛不欲生。

茶花女的原形取自於小仲馬曾愛過的一位名妓,或許這也是她能夠把握住愛情最微妙之處的原因。這本小說中有三個問題值得我們探討。

第一女性的美麗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在瑪格麗特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張愛玲筆下白月光和紅玫瑰重疊的身影,她名妓的身份和內心的純粹構成了瑪格麗特人格上的矛盾,而這也是她的誘人之處。

小仲馬《茶花女》:是什麼造成了她悲劇的命運?
茶花女

可美貌最大的弊病便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永遠有更美麗更年輕的人來替代。所以美貌不會成為一個人翻盤的救命稻草。瑪格麗特可以用美貌換取到優渥的物質生活,得到無數男人的追逐。但她的生活也寫滿了被動二字,因為她已經喪失了依靠自己雙手生活的能力。

美貌對於女性而言是把雙刃劍,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便利和殷勤,同時也會收取代價和利息。一個人如果把過多的心思都花在自己的外貌上,那麼在失去本心的同時,也會越來越害怕自己年老色衰。

女性只有明白這些,才不會受到美麗的限制,不會掉進美貌的陷阱。

第二女性通常會在怎樣的瞬間愛上一個人?
這個問題,男女要分開來討論,都說女生可以愛上一個為自己付出的人,而男生則不會。因為在戀愛關系裡女生總是要比男生更需要安全感,這一點毫無疑問在瑪格麗特的身上,等到得到了驗證。

與瑪格麗特其她的追求者相比,24歲的青年阿爾芒無論是從財力人品還是外貌都不太夠格。這樣一個普通人是如何讓閱人無數的妓女動了真情呢?只是因為他做了兩件事。

小仲馬《茶花女》:是什麼造成了她悲劇的命運?
茶花女

第一,當瑪格麗特因為肺結核而卧病在床的時候,其他追求者立馬換了新的獵物,唯獨阿爾芒每天都來打探病情。第二,一場飯局上,當瑪格麗特因為肺結核咳血躲進房間後,其他人繼續觥籌交錯,唯獨阿爾芒追了上去,並為她流下了眼淚。

這個女人在年輕的時候已經看透了人間的虛情假意,在面對阿爾芒的炙熱情感,她就像飛蛾撲火一般,無論如何也要嘗試一下真情的滋味。

瑪格麗特這種情感源自於她不曾被真正愛過的人生,愛情打動每個人的方式和瞬間都不盡相同,但它的到來卻帶著同樣的使命:為了彌補你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的部分,為了撫平你的傷口,為了讓你變得平整,變得生動。但有時也讓你變得不像自己。

第三,愛情中的犧牲,有必要讓對方知道嗎?
一個妓女和一個有大好前途的青年談戀愛,自然少不了社會、家庭方方面面的施壓,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結合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阿爾芒和她的家族從此蒙羞,意味著阿爾芒前途盡毀,意味著阿爾芒的妹妹將因為嫂子的身份而失去門當戶對的婚姻。

於是瑪格麗特妥協了,犧牲了,她裝作自己重操舊業,寫了一封信和阿爾芒斷絕了關系。可是阿爾芒信以為真,由愛生恨百般羞辱,當著她的面追別的女人,和她發生關系後寄送支票,最終將有苦難言的瑪格麗特逼上了絕路。

小仲馬《茶花女》:是什麼造成了她悲劇的命運?
茶花女

愛情里這樣犧牲者,往往感動的是自己,她不會去考慮自己做出的選擇,是否是自己愛人所需要的,她也不會去想,在她犧牲放棄的同時,對對方也是一種傷害。

當然平常人也不會有瑪格麗特這么極端的情況出現,我們更多的時候面臨的問題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兒,如家庭主婦的隱性付出,租房子離誰的公司更近,異地定居在誰的家鄉,過年先去誰的父母家裡等等。

E. 是誰造成了茶花女的人生悲劇

直接罪人是那個茶花女愛上的男人,他不愛她,導致她悲劇的直接原因。
間接導致她悲劇的是當時的社會制度和人文觀念。社會制度不能提供茶花女獨立供養自己的機會。當時社會人的觀念也非常狹隘落後,不能平等看待妓女的真愛。

F. 茶花女怎麼死的﹖

愛情💑因為遇到阻礙而變得炙熱的心,當一切順利時就會變得冷卻。
我對茶花回女和阿爾芒的愛答情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其一,這兩個人對於愛情早已是不那麼看重,這兩個人面對生活更加理智。茶花女和阿爾芒都不能去面對平凡的生活。
他們兩個人驕奢淫逸,傾盡奢侈,紙醉金迷。
為了可以使手頭闊綽一些,阿爾芒甚至去賭博
而茶花女也不能忍受沒有錢的日子
這兩個人分明就是在貪圖享樂,得過且過。根本沒有愛情兩個字可言,真正的愛情也不該是這個樣子。
而且兩個人在一起久了,阿爾芒整日沉湎於色情之上,唯恐兩個人在一起時日不多或者早已沒有了感情二子。
總的來說,茶花女這部小說,給我的理解和感悟就是:茶花女是一個不能過平凡生活的女人,而且普通的生活也過不了。她不是一個可以結婚的對象。茶花女雖然是一介草民,但卻嚮往著都市的生活,並且自甘墮落,落拓不羈,連對自己的生命也不珍惜

G. 茶花女講的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嗎

小仲馬(1824~1895),19 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他的父親是以多產聞名於世的傑出作家大仲馬。在大仲馬奢侈豪華而又飄浮不定的生活影響下,小仲馬最初「覺得用功和游戲都索然寡味」。20歲時,他就結識了一些有夫之婦,過著紙醉金邊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馬就熱切地期望著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揚名於文壇。於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的靈感。《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

瑪格麗特原來是個貧苦的鄉下姑娘,來到巴黎後,開始了賣笑生涯。由於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貴族公子爭相追逐,成了紅極一時的「社交明星」。她隨身的裝扮總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稱「茶花女」。

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礦泉治療時,療養院里有位貴族小姐,身材、長相和瑪格麗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小姐的父親摩里阿龍公爵在偶然發現瑪格麗特很像他女兒,便收她做了乾女兒。瑪格麗特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公爵答應只要她能改變自己過去的生活,便負擔她的全部日常費用。但瑪格麗特不能完全做到,公爵便將錢減少了一半,瑪格麗特入不敷出,到現在已欠下幾萬法郎的債務。

一天晚上10多鍾,瑪格麗特回來後,一群客人來訪。鄰居勃呂當司帶來兩個青年,其中一個是稅務局長杜瓦先生的兒子阿芒·杜瓦,他風狂地愛著茶花女。

一年前,瑪格麗特生病期間,阿芒每天跑來打聽病情,卻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勃呂當司向瑪格麗特講了阿芒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動。瑪格麗特和朋友們跳舞時,病情突然發作,阿芒非常關切地勸她不要這樣殘害自己,並向瑪格麗特表白自己的愛情。他告訴茶花女,他現在還珍藏著她六個月前丟掉的紐扣。瑪格麗特原已淡薄的心靈再次動了真情,她送給阿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許。

阿芒真摯的愛情激發了瑪格麗特對生活的熱望,她決心擺脫百無聊賴的巴黎生活,和阿芒到鄉下住一段時間。她准備獨自一人籌劃一筆錢,就請阿芒離開她一晚上。阿芒出去時,恰巧碰上瑪格麗特過去的情人,頓生嫉妒。他給瑪格麗特寫了一封措辭激烈的信,說他不願意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他將離開巴黎。

但他並沒有走,瑪格麗特是他整個希望和生命,他跪著請瑪格麗特原諒他,瑪格麗特對阿芒傾述「你是我在煩亂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喚的一個人」。

經過努力,瑪格麗特和阿芒在巴黎效外租把一間房子。公爵知道後,斷絕了瑪格麗特的經濟來源。她背著阿芒,典當了自己的金銀首飾和車馬來支付生活費用。阿芒了解後,決定把母親留給他的一筆遺產轉讓,以還清瑪格麗特所欠下的債務。經紀人要他去簽字,他離開瑪格麗特去巴黎。

那封信原來是阿芒的父親杜瓦先生寫的,他想騙阿芒離開,然後去找瑪格麗特。告訴瑪格麗特他的女兒,愛上一個體面的少年,那家打聽到阿芒和瑪格麗特的關系後表示:如果阿芒不和瑪格麗特斷絕關系,是要退婚。瑪格麗特痛苦地哀求杜瓦先生,如果要讓她與阿芒斷絕關系,就等於要她的命,可杜瓦先生毫不退讓。為阿芒和他的家庭,她只好作出犧牲,發誓與阿芒絕交。

瑪格麗特非常悲傷地給阿芒寫了封絕交信,然後回到巴黎,又開始了昔日的荒唐的生活。她接受了瓦爾維勒男爵的追求,他幫助她還清了一切債務,又贖回了首飾和馬車。阿芒也懷著痛苦的心情和父親回到家鄉。

阿芒禁仍深深地懷念著瑪格麗特,他又失魂落魄地來到巴黎。他決心報復瑪格麗特的「背叛」。他找到了瑪格麗特,處處給她難堪。罵她是沒有良心、無情無義的娼婦,把愛情作為商品出賣。瑪格麗面對阿芒的誤會,傷心地勸他忘了自己,永遠不要再見面。阿芒卻要她與自己一同逃離巴黎,逃到沒人認識他們的地方,緊緊守著他們的愛情。瑪格麗特說她不能那樣,因為她已經起過誓,阿芒誤以為她和男爵有過海誓山盟,便氣憤地把瑪格麗特推倒,把一疊鈔票扔在她身上,轉身離去。瑪格麗特大叫一聲,昏倒在地。

瑪格麗特受了這場刺激,一病不起。男爵與阿芒決斗受了傷,阿芒出國了。新年快到了,瑪格麗特的病情更嚴重了,臉色蒼白,沒有一個人來探望她,她感到格外孤寂。杜瓦先生來信告訴她,他感謝瑪格麗特信守諾言,已寫信把事情的真象告訴了阿芒,現在瑪格麗特唯一的希望就是再次見到阿芒。

臨死前,債主們都來了,帶著借據,逼她還債。執行官奉命來執行判決,查封了她的全部財產,只等她死後就進行拍賣。彌留之際,她不斷地呼喊著阿芒的名字,「從她的睛里流出了無聲的眼淚」。她始終沒有再見到她心愛的人。

死後只有一個好心的鄰居米利為她入殮。當阿芒重回到巴黎時,她把瑪格麗特的一本日記交給了她。從日記中,阿芒才知道了她的高尚心靈。「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會顯得越加崇高。」

阿芒懷著無限的悔恨與惆悵,專門為瑪格麗特遷墳安葬,並在她的墳前擺滿了白色的茶花。

《茶花女》描寫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取材於當時巴黎一名妓的真實故事。據考證,這個妓女名叫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因家境貧困,十五歲出走巴黎,由於她天資聰穎關稅,便開始出入巴黎各大舞場,成了有錢的闊佬、公子哥們獵艷的口肉,以後便靠容貌和肉體換取奢侈的生活享受。終國過度的暴飲、狂歡和不分晝夜的肉慾縱橫而染身肺癆,吐血而死,二十三歲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小說的主人公瑪格麗特本是一位貧窮的鄉下姑娘,為謀生來到巴黎,不幸落入風塵,做了妓女,染上了揮霍錢財的惡習;她瘋狂地尋歡作樂麻痹自己,但內心卻討厭這種空虛的生活。這個依舊保持有純潔心靈的淪落女子,嚮往真正的愛情生活,後來被阿爾芒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彼此深深地相愛,在遠離巴黎市區的鄉間過起美滿的田園生活。瑪格麗特受到創傷的心靈也開始癒合,並決心徹底改掉過去的習慣,永遠和阿爾芒在一起,享受一個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不幸阿爾芒父親的出現粉碎了她的美夢,他的虛偽、自私再一次把瑪格麗特推入災難之中。她被迫離開了阿爾芒,事後遭到阿爾芒不明真相的種種侮辱和傷害,終因心力交瘁,飲恨黃泉

H. 小仲馬《茶花女》中體現了哪些悲劇意識

無論小仲馬對阿爾芳辛的感情如何,他敏銳地感受到這位不幸的風塵女子之死不是一樁回孤立的事件,答而是一種具有深刻含義的社會現象。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可憐的親生母親,想到了社會的種種殘酷和不平。而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人世間的這些悲劇,卻往往又是在維護某種道德規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造成的。

I. 關於今年來對茶花女悲劇的研究

《茶花女》讀書筆記
時間:2009-12-7 8:39:18 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678
小仲馬成功的文學作品,小說和話劇《茶花女》,為我們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難忘的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然擁有一顆純潔、高尚的心。她滿懷熱情地去追求真真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後,又甘願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所以人們都認為她是一位美麗、可愛而又值得同情的女子。

這部小說的頭是對社會環境的描寫,尾是對社會環境的影響,只是中間講一些個別人物的故事。

《茶花女》里的男主角,先是極度地去追求愛情,然後殫精竭慮地去呵護她,丟了之後便要發瘋似的去尋找、報復。小說里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很好,她那深深的焦慮和鮮明的對比讓人感到寄載靈魂的軀體是那樣的清脆,那樣脆弱的軀體卻負荷那樣強勁的靈魂。她學會了舍棄,她犧牲了自己的慾望,用張揚的美撕破了掙扎在周圍的粗俗之網。

小仲馬寫《茶花女》並沒有在結構上下多少功夫,他好像是在純粹地講故事,除了情節需要,很少有較大的虛構。他幾乎是在照搬經驗,講他的經歷。他希望每個人都知道這個故事,並知道這部小說是他寫的。

熱點內容
用戶丁香 發布:2025-09-13 22:30:44 瀏覽:474
寫一朵野花的詩 發布:2025-09-13 21:58:41 瀏覽:633
七夕傷心句 發布:2025-09-13 21:56:54 瀏覽:739
觀賞花卉圖片大全圖片 發布:2025-09-13 21:54:32 瀏覽:208
獎你一朵小紅花圖片 發布:2025-09-13 21:53:44 瀏覽:185
櫻花壽司官網 發布:2025-09-13 21:37:53 瀏覽:320
玻璃瓶種多肉盆栽教程 發布:2025-09-13 21:21:02 瀏覽:820
紫羅蘭花茶圖片 發布:2025-09-13 21:09:27 瀏覽:148
茶花多少錢一株 發布:2025-09-13 21:07:33 瀏覽:781
盆景勾織 發布:2025-09-13 20:59:55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