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櫻花立面圖

櫻花立面圖

發布時間: 2025-07-30 03:27:45

⑴ 別墅花園的植物如何配置

別墅庭院配置時與其他類型的房屋裝修不同,要種植多棵植物,切忌只種一顆,因為在別墅庭院種一棵植物寓意「困」。別墅庭院中的植物功能應該是多樣化的,不僅有觀賞娛樂的目的,同時還應有讓人參與的功能,參與使人獲得滿足感和充實感。

別墅庭院的形狀有多種,有正方形、有長方形、也有寬扁或窄長,想好你要在院子里做些什麼,停留坐卧或是只需穿行往來,依此來確定硬地鋪裝和綠化的結合方式。綠化的部分注重層次,注意高矮搭配和色彩搭配。如果別墅庭院盲目種植只會顯得雜亂,千萬不要讓院子淪落為「花草倉庫」。

別墅庭院植物種植和公共區域有所區分,因為功能不一樣,選擇的植物等等都不一樣。別墅植物是與住區的過渡空間,形成障景、夾景、對景。庭院中強調疏林灌叢,適當用修剪灌木和小面積草坪搭配,避免花灌木過於雜亂無序,同時可將視線從庭院引到綠化景點,提高花園私密性,又擴大庭院綠化的景域。

春色葉植物

春色葉植物常指春天新發生的嫩葉呈現出來的不同色葉的植物,一般呈現紅色、紫紅色或黃色。紅楓是春景的姣姣者,紅葉鮮艷,樹姿優美,瀟灑飄逸。螢窗小語景點前的紅楓與整形的大圓形杜鵑、金葉胡禿子高低錯落配置,表現節奏與韻律感,形成色彩對比。映花門牆處的三角楓、羽毛楓、南天竺、小草坪,再種上三五支高低不等的石筍,這種小組合,葉花果色彩樹姿立面效果佳,怡然成趣。

斑葉植物

斑葉植物在庭院中種植有新奇的效果,富有感染力。是此庭院地被中的一大亮點。牆隅。景石縫間的花葉落石。用做孤植的花葉胡禿子。植於水邊的花葉美人蕉,花葉蘆竹等等,與其他喬灌木、地被、草坪合理配置的金葉絡石,大大提高了庭院的觀賞價值。豐富了綠地景觀的觀賞性。

秋色葉植物

秋葉樹是構成庭院秋季景觀的主要樹種,它反映了季相特徵,充分表現了庭院景觀的季相美。庭院湖水對岸是山體密林,在臨水岸種植一些秋色葉樹種,觀葉觀果樹種,如紅果冬青,與櫻花、紫薇、海棠、紫藤、黑松等渲染出豐富的背景層次。

入口處的植物

大門對庭園設計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植物配置設計應該使人獲得穩定感和安全感。常見的綠色屏障既起到與其他庭院的分隔作用,對於家庭成員來說又起到暗示安全感的作用,通過綠色屏障實現了家庭各自區域的空間限制,從而使人獲得了相關的領域性。通過組合一定數量的樹木勾畫入口處的主體特徵。

主庭院中植物

新手布置庭院時,植物品種不宜太多,以一二種植物為主景植物,再選種一二種作為搭配。植物的選擇要與整體庭院風格相配,植物的層次清晰、形式簡潔。常綠植物比較適合北方地區。在處理這種組合時,

綠色深淺程度的細微差別可作為安排植物位置的一個標准。深綠色的大戟屬植物成為淺綠且發白色的蕨類植物的陪襯,同時也將顏色介於兩者之間或深或淺的八仙花屬植物的葉片突出出來。

此外,葉形、葉片大小、紋落圖案的差別也是安排此類組合的重要依據。而且每當庭園被劃分成若幹部分,或者在園地上製作幾何圖形,高大的樹木和園地的灌木都會成為非常重要的設計因素。小徑邊的植物庭園小徑邊的植物應該給散步的人一種祥和安逸的感覺。有些小徑的設計單純樸素,而有些小徑的處理則頗費心思:路邊簇擁著灌木叢,或伴隨著花壇。對於某些設計者,庭園小徑的設計清晰地體現了主人的性情。這種植物組合的核心就是充分利用差別做文章。

本文由華森裝飾小編精心為推薦。

⑵ 園林設計的系統植物分類是怎樣的呢

喬木、灌木與藤蔓植物結合,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結合,適當地配植和點綴時令開花花卉草坪。在樹種的搭配上,既要滿足生物學特性,又要考慮綠化景觀效果,要綠化與美化相結合,樹立植物造景的觀念,創造出安靜和優美的人居環境。

在統一基調的基礎上,樹種力求變化。創造出優美的林冠線,打破建築群體的單調和呆板感。注重選用不同樹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雪松、水杉、龍柏、香樟、廣玉蘭、銀杏、龍爪槐、垂枝碧桃等,構成變化強烈的林冠線;不同高度的植物,構成變化適中的林冠線;利用地形高差變化,布置不同的植物,獲得相應的林冠線變化。通過花灌木近邊緣栽植,利用矮小、茂密的貼梗海棠、海桐、杜鵑、金絲桃等密植,使之形成自然變化的曲線。

在栽植上可採取規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植物配置手法。一般區內道路兩側各植1至2行行道樹,同時可規則式地配置一些耐陰花灌木,裸露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蓋。其他綠地可採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組合成錯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觀。

在種植設計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進行色彩組合與協調,通過植物葉、花、果實、枝條和干皮等顯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為依據來布置植物,創造季相景觀。做到一條帶一個季相,或一片一個季相,或一個組團一個季相,。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組成的春季景觀;由紫薇、合歡、花石榴等組成的夏季景觀;由桂花、紅楓、銀杏等組成的秋季景觀;由臘梅、忍冬、南天竹等組成的冬季景觀。

園林水景植物配置設計

水是園林藝術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種園林要素。古人稱水為園林中的「血液」、「靈魂」。古今中外的園林,對於水體的運用非常重視。在各種風格的園林中,水體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為我國園林游樂的內容,在中國傳統園林中,幾乎是「無園不水」。有了水,園林就更添活潑的生機,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搖曳的形聲之美。所以,在園林規劃建設中,重視對水體的造景作用、處理好園林植物與水體的景觀關系,不但可以營造引人入勝的景觀,而且能夠體現出真善美的風姿。

水體在風景園林中的作用在園林諸要素中,以山、石與水的關系最密切。中國傳統園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園。「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為中國山水園的基本規律。大到頤和園的昆明湖,以萬壽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園」,也必有岩石相襯托,所謂「清泉石上流」也是由於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論風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稱:「山光水色與人親」。園林水體可賞、可游、可樂。大水體有助空氣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著藍天,也可使人的視線無限延伸,在感觀上擴大了空間。園林中各類水體,無論其在園林中是主景、配景,無一不藉助植物來豐富景觀。水中、水旁園林植物的姿態、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強了水體的美感。

先賢們將水的本性以擬人化的手法評價歸結為德、仁、義、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認為水無私給予萬物,「似德」;所到之處有生命成長,「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萬折必東「似意」。同時,水能「不清以人,鮮潔以出」,洗凈污濁,與人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不同的水體構築物可以產生不同的水態;以水環繞建築物可產生「流水周於舍下」的水鄉情趣;亭榭浮於水面,恍若神閣仙境;建築小品、雕塑立於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動中,與山石、河岸、塘堤產生摩擦,發出各種聲音。「山石有清音」是悅耳的美感;「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則氣勢磅礴。水聲,增添了天然韻律與節奏,顯示空間的樂感美。

總之,水是構成園林景觀、增添園林美景的重要因素。縱觀當今許多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都無一不藉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來提高園景的檔次和增添實用功能。各類水體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靜態水景,或是動態水景,都離不開花木來創造意境。

1.水邊的植物配置水邊植物配置應講究藝術構圖。我國園林中自古水邊主張植以垂柳,造成柔條拂水,同時在水邊種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氣根的小葉榕等,均能起到線條構圖的作用。但水邊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種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畫意。在構圖上,注意應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邊大喬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層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駁岸的植物配置駁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則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體,又對水面的空間景觀起著主導作用。土岸邊的植物配置,應結合地形、道路、岸線布局,有近有遠,有疏有密,有斷有續,曲曲彎彎,自然有趣。石岸線條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則是露美、遮醜,使之柔軟多變,一般配置岸邊垂柳和迎春,讓細長柔和的枝條下垂至水面,遮擋石岸,同時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變色鳶尾、黃菖蒲、燕子花、地錦等來局部遮擋(忌全覆蓋、不分美、丑),增加活潑氣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觀低於人的視線,與水邊景觀呼應,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觀賞。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體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境。但若岸邊有亭、台、樓、閣、榭、塔等園林建築時,或設計種有優美樹姿、色彩艷麗的觀花、觀葉樹種時,則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擁塞,留出足夠空曠的水面來展示倒影。

4.堤、島的植物配置水體中設置堤、島,是劃分水面空間的主要手段,堤常與橋相連。而堤、島的植物配置,不僅增添了水面空間的層次,而且豐富了水面空間的色彩,倒影成為主要景觀。島的類型很多,大小各異。環島以柳為主,間植側柏、合歡、紫藤、紫薇等喬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層次,具有良好的引導功能。另外用一池清水來擴大空間,打破郁閉的環境,創造自然活潑的景觀,如在公園局部景點,居住區花園、屋頂花園、展覽溫室內部、大型賓館的花園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園,配以水際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畫圖。

園林植物配置

planting arrangement

作者/朱鈞珍

按植物生態習性和園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園林植物配置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環節。

園林植物的配置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以及園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園林植物與其他園林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築、園路等相互之間的配置。

植物種類的選擇

植物種類的選擇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園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態和形態特徵。它們的干、葉、花、果的姿態、大小、形狀、質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們(主要指樹木)在幼年、壯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觀也頗有差異。進行植物配置時,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長,充分發揮其觀賞特性。選擇園林植物要以鄉土樹種為主,以保證園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長發育條件,並反映出各個地區的植物風格。同時也不能忽視優良品種的引種馴化工作。

植物配置方式

植物配置方式 自然界的山嶺崗阜上和河湖溪澗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組成和自然景觀,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藝術創作源泉。中國古典園林和較大的公園、風景區中,植物配置通常採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區、特別是主體建築物附近和主幹道路旁側也採用規則式。園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對植、列植、叢植和群植等幾種。

孤植

主要顯示樹木的個體美,常作為園林空間的主景。對孤植樹木的要求是:姿態優美,色彩鮮明,體形略大,壽命長而有特色。周圍配置其他樹木,應保持合適的觀賞距離。在珍貴的古樹名木周圍,不可栽植其他喬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獨特風姿。用於庇蔭的孤植樹木,要求樹冠寬大,枝葉濃密,葉片大,病蟲害少,以圓球形、傘形樹冠為好。

對植

即對稱地種植大致相等數量的樹木,多應用於園門,建築物入口,廣場或橋頭的兩旁。在自然式種植中,則不要求絕對對稱,對植時也應保持形態的均衡。

列植

也稱帶植,是成行成帶栽植樹木,多應用於街道、公路的兩旁,或規則式廣場的周圍。如用作園林景物的背景或隔離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樹屏。

叢植

三株以上不同樹種的組合,是園林中普遍應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離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藝術構圖規律,務求既能表現植物的群體美,也能看出樹種的個體美。

群植

相同樹種的群體組合,樹木的數量較多,以表現群體美為主,具有「成林」之趣。

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

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 在園林空間中,無論是以植物為主景,或植物與其他園林要素共同構成主景,在植物種類的選擇,數量的確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採取上都應強調主體,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現園林空間景觀的特色和風格。

對比和襯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態特徵,運用高低、姿態、葉形葉色、花形花色的對比手法,表現一定的藝術構思,襯托出美的植物景觀。在樹叢組合時,要注意相互間的協調,不宜將形態姿色差異很大的樹種組合在一起。

動勢和均衡

各種植物姿態不同,有的比較規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種動勢,如松樹、榆樹、合歡。配置時,要講求植物相互之間或植物與環境中其他要素之間的和諧協調;同時還要考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季節的變化,不要因此產生不平衡的狀況。

起伏和韻律

道路兩旁和狹長形地帶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縱向的立體輪廓線和空間變換,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產生節奏韻律,避免布局呆板。

層次和背景

為克服景觀的單調,宜以喬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進行多層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間分層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觀豐富多彩。背景樹一般宜高於前景樹,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綠色屏障,色調宜深,或與前景有較大的色調和色度上的差異,以加強襯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葉、花、果色彩十分豐富。可運用單色表現、多色配合、對比色處理以及色調和色度逐層過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實現園林景物色彩構圖。將葉色、花色進行分級,有助於組織優美的植物色彩構圖。要體現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個植物空間內,一般以體現一季或兩季的季相,效果較為明顯。因為樹木的花期或色葉變化期,一般祗能持續一、二個月,往往會出現偏枯偏榮的現象。所以,需要採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層配置,以延長花期;或將不同花期的花木和顯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木花卉(特別是宿根花卉)彌補木本花卉花期較短的缺陷等方法。

大型的園林和風景區,往往表現一季的特色,給遊人以強烈的季候感。中國人有某時某地觀賞某花的傳統,如「靈峰探梅」、「西山紅葉」等時令美景很受歡迎。在小型園林里,也有櫻花林、玉蘭林等配置方式,產生具有時令特色的藝術效果。

園林植物空間

園林植物空間 園林中以植物為主體,經過藝術布局,組成適應園林功能要求和優美植物景觀的空間環境。

設計

園林植物空間的創作是根據地形、地貌條件,利用植物進行空間劃分,創造出某一景觀或特殊的環境氣氛。這種創作同其他藝術創作一樣,「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構圖上的林緣線和在立面構圖上的林冠線的設計,是實現園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積的地段經過林緣線設計,可以劃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間;或在大空間中劃分小空間,或組織透景線,增加空間的景深。經過林冠線設計,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立體輪廓線;在林冠線起伏不大的樹叢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樹,可以起到標志和導游的作用。同時,由於樹木分枝點有高有低,在林冠線設計中,也可根據人體的高度,創造開敞或封閉的植物空間。

經過設計的植物空間,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觀賞價值高的喬木或灌木為主景。以喬木作主景時,一般為孤植、叢植或列植,以灌木作主景時,一般為群植或叢植。也有以自然式花壇與建築物、山石結合為主景的。植物空間里,以草皮鋪地,可統一整個空間的色調。在局部地區或樹下,可鋪植耐蔭的地被植物。

植物空間邊緣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間,曲折有致,高低錯落,色調相宜。常綠樹與落葉樹塔配,可使冬夏景色皆有可觀。當需要形成安靜、封閉的空間時,則以常綠的喬木和灌木作多層配置,緊密栽植,起隔離作用。面積較大的植物空間,為了增添植物情趣,可適當設置各類園林小品。如在地形略有起伏的草坪上,半埋石塊或立一玲瓏剔透的太湖石;在色彩平淡的季節,可擺設盆花,構成各種圖紋等。

實例

中國杭州花港觀魚公園中的一個園林植物空間,面積2 150平方米,地形呈東南向傾斜,四周以樹木圍成封閉的空間。主景為自由栽植的五株合歡樹,位於空間的最高處。主景樹對面坡下為九株懸鈴木,懸鈴木背後為一片柏木林。空間南部為櫻花,北部為各色春花灌木。合歡樹的西側為一片三角楓樹林。春天,南有櫻花、北有各色春花灌木遙相開放;夏天,在四周一片碧綠的樹叢中,紅花盈盈的主景合歡樹,格外鮮艷奪目;深秋,合歡樹葉落,三角楓林的紅葉和懸鈴木的黃葉,東西遙相輝映;冬季,在一片青翠的柏木林前,襯托出九株白綠色的懸鈴木樹干,不顯凋零。精心設計的植物配置,使這個空間出現了四季景觀都很優美的效果。

景和植物配置

水景植物配置

園林中的各種水體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澗、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體生態環境要求,水景創造要注意堤和島劃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邊植物宜選用耐水喜濕、姿態優美、色澤鮮明的喬木和灌木,或構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結合裝飾駁岸。要選用花木或色葉木以豐富水景。在較大的水體旁種高大喬木時,要注意林冠線的起伏和透景線的開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擴大空間感,將遠山、近樹、建築物等組成一幅「水中畫」。

路旁植物配置

要注意創造不同的園路景觀,如山道、竹徑、花徑、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園路中,應打破一般行道樹的栽植格局,兩側不一定栽植同一樹種,但必須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應與路旁景物結合,留出透景線,為「步移景異」創造條件。路口可種植色彩鮮明的孤植樹或樹叢,或作對景,或作標志,起導游作用。在次要園路或小路路面,可鑲嵌草皮,豐富園路景觀。規則式的園路,亦宜有二至三種喬木或灌木相間搭配,形成起伏節奏感。

建築物旁的植物配置

首先要符合建築物的性質和所要表現的主題。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栽植一株樹冠如蓋的較大的秋色樹;「聞木樨香軒」旁,以桂花樹環繞等。其次,要使建築物與周圍環境協調。如建築物體量過大,建築形式呆板,或位置不當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擋或彌補。再次,要加強建築物的基礎種植,牆基種花草或灌木,使建築物與地面之間有一個過渡空間,或起穩定基礎的作用。屋角點綴一株花木,可克服建造物外形單調的感覺。牆面可配植攀緣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適當高度的常綠樹作背景。坐椅旁宜種庇蔭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⑶ 黔渝訪春

2021年3月17-21日,黔渝訪春5日之旅。

2020年已經遍游重慶,但是年底這里又新增一家5A景區-濯水景區。重慶是當前絕對的網紅城市,對遊客尤其是吃貨的吸引力是無法抗拒的。貴州安順的平壩櫻花最近這兩年在媒體的反應亦是甚囂塵上,這里的櫻花一般在3月中下旬達到盛花期。如果單單為了看一場櫻花而大費周章地飛到貴陽,未免有些物無所值,因此把安順平壩櫻花與重慶濯水景區組合在一起,就成為一次頗有價值的春日之旅,於是便有了這一次煙花三月訪春探幽的行程安排。

3月17日19:00到達貴陽,先期到達的團友在機場接了我們,大家去往觀山湖區酒店附近的老凱里酸湯魚品嘗了地道的貴州菜餚。

DAY1  平壩賞櫻

昨天晚上瀏覽新聞,APP推送了一條關於貴陽喀斯特公園的信息,這個公園距我們住宿的酒店大約5公里的路途,位於我們去往櫻花園的路上,於是我們計劃途中先游覽一下這個公園。昨天晚上下了雨,貴陽早晨的空氣清新無比。相較銀川和北方大部分城市這兩天的強沙塵天氣,貴陽給人的感覺就是如若仙界,滿眼花紅柳綠,空氣甘冽清純。喀斯特公園北門位於翠柳路,公園里除了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外,並沒有多少遊人。早春時節,公園的紫葉李、櫻花、海棠和杏花等競相開放,奼紫嫣紅,生機勃勃,讓人深切感受到盎然的春意。喀斯特公園有南石林、北石林和陽明草堂三個景點,我們按引導牌先來到南石林。關於石林,我曾兩次到訪昆明的路南石林,也曾游覽過重慶的萬盛石林,比起這些石林界的知名景點來,這里的石林的確是小巫見大巫了。規模雖然比不上,但是這里的石林也自有其特點。進入石林區域,先是一處如一線天般的窄窄的石縫,逼仄的石階蜿蜒向上,石林造型奇特,千姿百態,各有特點。「步步高升」、「象鼻石」、「陽明石書」等景觀惟妙惟肖,渾然天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步步登高的路段,黛色的岩石上長滿了綠色的青苔,青苔是很嬌貴的菌類植物,要求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喀斯特公園位於貴陽城區,公園里有苔蘚生存,說明這里的空氣質量是相當優質的。大約用了20分鍾的時間,我們游畢南石林。因為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平壩櫻花,因此我們結束了喀斯特公園的游覽,驅車去往安順方向。

喀斯特公園距櫻花園路程53公里,途中行駛滬昆高速和貴黃公路。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貴陽那充滿詩意的春天便在兩側的視野中熱烈地延展開來。遠處一座座兀然獨立又隱隱相連的喀斯特山峰展示著清秀的形體,一片片亮黃色的油菜花田和碧綠的農田交匯成一張驚艷的畫毯,從公路兩側一直鋪向遠方淼淼的天際。真羨慕貴州人民,每天生活在這如詩如畫的畫卷當中。在這令人興奮的煙花三月中,即便沒有船下揚州,但能來到這詩畫貴州,也是人生之幸事啊!在距目的地大約還有16公里的時候,公路兩側出現了如煙似霧般的櫻花園景觀,大片的櫻花如同凝重的粉黛雲霞低垂在天際,讓人震撼不已!可惜我們反應的太慢,也沒有停下來拍照,而且返回時並沒有原路返回,因此使這里成為我們此次賞櫻之游的驚鴻一瞥!令人回味無窮,久久不能釋懷。

來到櫻花園,大約是10:00的時間。我們把車停好後,步行進入櫻花園區。櫻花園區入口是一處中式的牌樓,上有「平壩農場」的字樣,不過字體上方懸掛著警徽,後來進入到景區內部後發現「貴州省平壩監獄」就在景區之內,因此平壩農場應該就是隸屬於監獄的農場了。景區門口還樹有一處碑石,上面鐫刻著「紅楓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應該是「平壩農場」的學名了。行前看過攻略,櫻花園現在是大火的網紅景點,周六日遊客一般都超過20萬人,我們以為今天並非周末,應該不會人太多。結果證實我們的想法是不現實的,現在的櫻花園已經人滿為患,遊人如織,摩肩接踵。

櫻花園的導航圖顯示,園區共有四個景觀區域,分別是繁櫻廣場、尋櫻園、漫櫻園和花雨島,除花雨島外,其餘三個都是核心觀景區。我們跟隨者熙熙攘攘的人流進入景區,不知不覺中已經走過了繁櫻廣場,來到尋櫻園景區。進入尋櫻園,或蜿蜒或筆直的公路把遊人們帶入汪洋恣肆的花海,櫻林落英繽紛,花瓣飛舞,滿目皆是粉白的如霞似霧的煙雲,到處都是櫻樹裊裊婷婷的妖嬈身姿。風吹櫻落如雪,一路繁花相迎,在這春風和暢、陽光煦暖的早春三月,沐浴在漫天飛舞的櫻花雨中,任飄飛的花瓣拂過面龐發際,還有什麼情境能比這里更有擁抱春天的儀式感呢?漫步在櫻林成海、花枝搖曳的花叢小徑,徜徉在飄飛著花瓣的花海之中,看眾多遊客心花怒放地在櫻花樹下擺著各種姿勢拍照,更有很多遊客著上飄逸舒展、紅飛翠舞的漢服,擎起一把滿帶漢風古韻的花折傘,倏忽中令人似乎穿越到了古代,亦或游移到了東瀛,時空交錯的感覺時時撞擊著思緒,紛亂錯落地飄飛開來。

平壩櫻花的面積達到了2.4萬畝,是亞洲最大最集中的櫻花種植區,這里的櫻花主要是早櫻和粉櫻,總數已經超過70萬株。據了解,最早的時候農場栽種了大約5000畝的櫻花苗,准備待櫻花長大後出售,但還未來得及出售,櫻花已經開成花海,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政府因勢利導,在眾多企業的投資支持下,櫻花園快速擴大到2.4萬畝。在2018年之前,櫻花園只是為當地人所熟知,直到有人把櫻花園航拍的照片上傳到了REDDIT上,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人們都以為是日本的櫻花,然後有觀眾指出是貴州安順的平壩櫻花。2019年英國的BBC報道了這里,使平壩櫻花引爆了流量,驚艷了世界。令人略感遺憾的是現在的時間節點,早櫻已經開敗,粉櫻尚未綻放,有點青黃不接,如果再晚上一周的時間,就是粉櫻的盛花期,景色應該較現在更美,不過彼時的早櫻估計已經落幕了。正所謂「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來之則安之了。

游過尋櫻園,我們去往漫櫻園。由於距離要有三公里,我們選擇了電動共享單車。經過了平壩監獄,再行駛過一片商業區,就來到了人潮洶涌的漫櫻園。漫櫻園是一處坡地景觀,高處有景區設置的觀景台,低處可直接來到湖邊。這里的觀景台的確是一處絕佳的賞景所在,可以全景觀看花雨島的風貌。可惜遊人眾多,想拍一張單獨的照片都不容易。紅楓湖如同一塊綠色寶石,溫潤如玉,碧波萬頃,又像是一條綠色的絲帶,纏繞在滿目粉白的花雨島中。滿島粉白的櫻花如傘蓋一般浮動在碧波之上,近前的大島熱烈奔放,如火如荼,遠方的小島溫婉麗質,綽約多姿。櫻花海燦若雲霞,花雨島粉妝玉琢,風兒搖動樹梢,粉白的花瓣如雪片般飄飛到湖面,便令湖水有了令人黯然銷魂的景緻。「零落成泥碾作塵,惟有香如故」,盡管櫻花沒有沁人心脾的味道,但飄飛的花雨和滿地的落英更讓人頻發憐惜的感嘆,又有些許黯然神傷的情愫,「無可奈何花落去……」櫻花園中自徘徊。

游畢漫櫻園,賞罷花雨島,我們出得櫻花園區。本來計劃用無人機航拍櫻花園區的全景,但不知什麼緣故,無人機上飛到150米後或前飛500米後便顯示信號丟失,只得放棄,這未免又讓人有些遺憾。

結束了櫻花園的賞櫻之旅,原本計劃去息烽集中營游覽,但看導航要有110公里的路程,往返時間不夠,於是我們返回貴陽到貴陽北站,乘高鐵去往重慶。

下午6:00,高鐵駛入重慶西站,安排好住宿,已是華燈初上時分。既然已經來到重慶,滿足口腹之慾是必須要做的功課。我們來到九龍坡的巴國城,在一家「周師兄」的火鍋城大快朵頤一番。

DAY2  濯水探幽

2021年3月19日,黔渝訪春第二日。

來到重慶,還要品嘗令人心心念念的小面。早晨在沙坪壩西南醫院附近的一家老太太攤攤面品嘗了豌雜面,感覺一般,沒有吃出那種令人回味無窮的感覺。

重慶市區的交通很是擁堵,用了大約40分鍾的時間才駛上包茂高速,13:30我們到達位於黔江以東約40公里的濯水景區。濯水景區是2020年12月才獲批為5A景區的。景區由濯水古鎮、風雨廊橋和蒲花暗河組團而成。在遊客服務中心,服務人員告知,蒲花暗河因為蒲花河漲水,不能坐船,只能游覽溶洞。如果想游暗河的話,可以先去古鎮游覽,然後看明天的水位是否能降下來。既然如此,我們就先游覽古鎮。

濯水景區位於重慶以東300多公里的黔江縣,於2020年申辦為國家5A景區,由濯水古鎮、風雨廊橋和蒲花暗河三個景點組團而成。

濯水古鎮自清代後期起,便成為川東南驛道、商道、鹽道的必經之路。民國二十四年左右,此地商賈雲集、店鋪鱗次櫛比,是其繁榮昌盛的巔峰時期,知名度蓋過當時的黔江縣城,與酉陽龍潭、龔灘合稱「酉陽三大名鎮」(濯水於1952年劃歸黔江管轄)。1956年後,由於種種原因,古鎮的商貿逐漸萎縮,喧囂了100餘年的商貿重鎮,逐漸歸於無聲的平靜。昔日的達官顯貴、商賈行人, 也隨著時間的逝去而被人淡忘。唯有那條古石板道,還靜靜地躺在那裡,見證著曾經的繁華。流過濯水古鎮的阿蓬江自古與烏江、酉水一起成為溝通三峽地區和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濯水古鎮見證了巴人的進退興衰,目睹了秦人的金戈鐵馬,擁有較多歷史遺址以及相關的歷史典故。街巷格局保留完整,具有獨特的渝東南古鎮格局。

古鎮入口外的廣場一側是三棟依古鎮風格建設的仿古塔樓,分別是濯水的檢察、公安和法院,給遊客們帶來莫名的安全感。我們先在古鎮旁的水師城門下到阿蓬江邊,欣賞古鎮的江邊景色。濯水古鎮是武陵山區少有的土家水鄉,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這里的街道多臨河鋪築,居民枕河而居,一排排土家吊腳樓建於石砌的河堤之上,蜿蜒林立,迤邐成線,一派水鄉綺麗風光。

古鎮入口矗立的石牌坊應是後建的仿古建築,盡管缺少了風雨的洗禮與歲月的滄桑,但也給古鎮增添了幾許威嚴和氣派。

天陰陰的,空氣中氤氳著濃濃的水汽。徜徉在古鎮的石板路上,最先遇見的是一座距今300餘年的古戲台,檐上惟妙惟肖的人物雕花在現今已是難得一見。以一座戲樓作為古鎮的封面,是大多江南古鎮慣有的格局。「兩水潤新園,繞岸輕波堪濯足;七弦縈古鎮,連台好戲可清心。」戲台兩台側鐫刻的一副對聯勾畫出古戲台的靈與氣,古鎮街巷中一縷縷書香墨韻更蘊足了古鎮的文化底氣。一條條幽深的古巷細弄,一頭勾聯著古街,一頭曲曲折折地穿行於一幢幢馬頭牆、小青瓦的徽派建築群落,把整個古鎮引宕得一波三折,彷彿有了音樂的節奏。「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想那綿長清麗的詩意,也就這樣從兩旁老木樓的雕梁畫棟、窗欞嵌花里演繹出來。

導游介紹,明末清初自水運來此經商的「詹氏徽墨」開啟了徽商時代,而後商號、民居、會館、私塾均與徽派建築風格融合,並逐漸與土家吊腳樓群形成了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的獨特建築風景。走過濯水老街「三道拐」,抬頭就看到著名的龔家抱廳,這里是我國物理學家龔沛光先生的舊居。「抱廳」是土家族吊腳樓最具特色之所在,龔家抱廳設計得十分巧妙,雖然臨阿蓬江而建,但從街面一側看過去,樓的正面朝街,而駐足江邊,樓的正面又朝著江邊。龔家抱廳的右前方,便是一處古鎮的標志性建築—萬天宮,只是這里因為維修並未開放。

繼續前行,不遠處便是這古鎮的核心區域—樊家大院,這里也被稱作濯河壩講堂,在當時應該是古鎮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樊家大院門廳的外面立有一座「天理良心」的石碑,這塊石碑所刻便是濯水古鎮以誠為本的商業核心理念。濯水古鎮,「天理良心」;蒲花暗河,「蒼天有眼」,這兩處集人文與天然的具有文化內涵的景觀已經成為濯水景區的文化核心價值觀。

游歷在濯水古鎮中,不禁與龔灘古鎮和其他古鎮做起比較。濯水古鎮與龔灘古鎮同在古時商業發達的巴國地區,古鎮的建築風格寬廣氣派,格局宏大,與一些江南婉約派的古鎮比,更彰顯了渝商眼界高遠,氣度不凡的行事風格。

游覽古鎮,自然要品嘗古鎮的美食。我們在一家稍顯熱鬧的小店品嘗了牛肉綠豆粉和馬打滾,綠豆粉和重慶小面相仿,而馬打滾分明就是北京的驢打滾換了一個名稱而已。品嘗了小吃,古鎮之旅便告一段落,我們去游覽古鎮號稱「天下第一」的風雨廊橋。

濯水古鎮的風雨廊橋是連接古鎮與新鎮的人行交通道路,橫跨阿蓬江和蒲花河。關於濯水廊橋的具體修建年代,無法查知古代有無,據網上普遍的說法是2010年10月竣工並對外開放,其長 303米,是亞洲第一廊橋。但在2013年11月27日凌晨,風雨廊橋遭遇一場火災,使橋面上的木質建築被燒毀,但橋墩、橋面鋼筋混凝土建築並未損壞。2015年當地政府開始重建,後於2017年重新開放,重建後的廊橋長658米、寬5米,同年8月底,濯水廊橋榮獲「世界第一風雨廊橋」的稱號。據了解,其實我國最長的廊橋在山東莒縣,那裡的廊橋長度為750米,只不過整座廊橋均為混凝土澆築而成,相比濯水廊橋的全木製作,無論從建築工藝還是建築風格,還是從橋體的藝術性、觀賞性而言,兩者均不可同日而語。

風雨廊橋分為四段,從左至右依次是「濯河懷遠」、「唐鍾長韻」、「彩虹伏波」、「蒲花飛龍」。從古鎮進入風雨廊橋的第一段—濯河懷遠,這座廊橋古稱作「滄浪橋」,應該也是歷史最為久遠的一座廊橋。橋長310米,橋上建有層塔亭,最高處為中心閣樓;整座橋體應用重檐、歇頂、土家點將台、檐口升起和多層舉折等手法,創造了統一而有變化的橋身形態;造型古樸典雅。第二段廊橋名為唐鍾長韻,有105米長,中央鍾樓部分四層26米高,該段由廊道和鍾樓構成,中心位置高聳重檐歇山頂式鍾樓,只不過唐鍾當前正在維修,並沒有懸掛於鍾樓之上。彩虹伏波橋長97米,該段跨越蒲花河,是由單拱橋體與曲直橋面結合的橋身,線條柔美,宛如一道絢麗的彩虹。彩虹伏波連接著蒲花飛龍,這是最後一段廊橋。蒲花飛龍長146米,以曲線屋頂與現代格柵橋墩相結合,立面以龍的整體形態為創作原型,隱喻與水相生的飛龍跨河騰飛。

在起起伏伏的廊橋中上下穿行而過,欣賞著兩側廊柱鐫刻的楹聯,感受著漢族和土家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圍。唐鍾長韻和彩虹伏波兩段廊橋的兩側修建的是濕地公園,也是完整拍攝廊橋雄姿的最佳場地。在這里進行了各角度的拍攝後,我們繼續回到蒲花飛龍之上。這座廊橋的造型最為前衛和時尚,橋體運用了大量的方木,用粗大的螺栓構建在一起,雖然是傳統的木結構廊橋,但這種造型和工藝給人以現代工業風的感覺。

距離廊橋的盡頭僅僅幾十米的地方,包茂高速的高架橋穿鎮跨河、飛馳而過,大橋巍然聳立,橋墩估計有近百米高,為了美觀起見,橋墩都塗刷了綠色的圖案,使之與周圍的環境相得益彰。迤邐蜿蜒的黑咖色的木質廊橋遇見巍峨挺拔的混凝土高速路橋,給人帶來的反差感非常強烈。傳統與現代,閑適與高速,東方建築美學與西方建築風格在這里既融合又碰撞,無論怎樣,都充分彰顯了中國傳統工藝與現代工業的發達與深遠的文化傳承。

游畢風雨廊橋,已是下午3:30。看天氣預報,明天這里有雨,這樣的話蒲花暗河的水位就不會下降,那樣明天同樣不能乘船游覽。既然如此,不如今天就去。

蒲花暗河景區由溶洞、地下河和地上河三部分構成,其中地下河與地上河部分要乘船游覽,不能乘船的話就只能游覽溶洞景區了,因此景區現在只收半票50元。對於溶洞景點,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但既然已經來到景區,不管怎樣也要瀏覽一下了。5A景區的名頭絕對不是虛名,盡管現在不能全面游覽,但景區的遊客還是熙熙攘攘地排起了長隊。從景區乘坐觀光車來到三公里以外的後山服務站,進入蒲花暗河景區。入口處是峽谷的頂端,蒲花河就在幾百米深的谷底,峽谷壁立千仞,溝深谷幽,從上面就能聽得到下面河谷里濤濤的水聲,依稀可以看得到一片片碧綠的河水。順著蜿蜒回轉的木棧道下到谷底,前行大約幾百米,便來到景區命名為赤穴的溶洞。按我前期看到的景區介紹和自己的想像,這里與廣東清遠的連州地下河相似,溶洞和地下河大致相同,唯一的區別就是這里可以乘船從地下河駛出到地上明河,而且可以看到景區的標志性景點—天生三橋。沒有了這些,我們只能觀賞溶洞,但這里的溶洞與連州地下河相比,相差甚遠,幾乎沒有什麼欣賞價值。流石壩、靈性之光、千層梯田等景點與其他溶洞並無太多區別。唯一令人感覺有觀賞價值的就是這里的穴珠。穴珠也稱洞穴珍珠,是洞穴豆石或儷石在洞穴滴水坑中形成的具有同心圓結構的碳酸鈣球狀沉積物。在溶洞中看到穴珠,應該還是第一次,這讓我們感覺來到景區才算有了一點價值。溶洞內面積不大,景觀也不多,大概有半小時的時間就結束了。沒有看到心怡的景緻,又成為在濯水景區的一處遺憾,果然是遺憾常有,完美不可多得啊!

結束了濯水景區的游覽,我們驅車返回到黔江縣投宿,晚上品嘗了當地的名吃—黔江雞雜。

DAY3  黔江閑游

2021年3月21日,黔渝訪春第三日。

於平壩觀賞了櫻花,在濯水游歷了古鎮,此次旅遊的主要目的地已經打卡完畢,剩餘的時間便是如野鶴般閑遊了。既然來到了黔江縣城,那此處城中的城市大峽谷就必須要游覽一番了。

早上9:00,吃過早餐去往7公里外的大峽谷景區。黔江城市大峽谷又名芭拉胡景區,芭拉胡是土家族語「大峽谷」的意思。黔江有亞洲第一峽谷城美譽,是中國文明用語以土家語命名的城市旅遊品牌。因「芭拉胡」應用性好,本身是話題熱點,表達萌奇神秘口語化,語言直譯還可國際通用,因而成為黔江旅遊主題口號「神秘芭拉胡、魅力阿蓬江」的關鍵詞。

進入大峽谷景區,走上808米長的空中棧道,神秘的「芭拉胡」就驀然躍如你的視野之中。峽谷壁立千仞,山崖刀砍斧削;兩側峰巒起伏,谷底水聲轟鳴;棧道蜿蜒盤旋,峽江迤邐下行;如此天造地設,恰似鬼斧神工。大峽谷如同一條綠色絲絛,將黔江老城與新城連接在一起,繪就一幅現實版的「城即景、景即城」的水墨丹青畫卷,也成就了「城在峽谷上,峽谷城中央」的世界罕見、亞洲唯一的獨特城市景觀。大峽穀穀寬80-100米,平均深度200米,最大落差500米,大多崖壁與地面成直角。沿著曲折迴旋不斷抬升的棧道向前,經過幾百米的行程便來到了凌空飛架的慈航橋上,在橋上可以俯瞰高崖聳立、峽江奔流的峽谷全貌,又可回望傲然聳立、怪石嶙峋的沿江崖壁。在這里,還可以遠眺景區盡頭雕刻在一片宏偉山崖上的觀世音摩崖石刻造像。觀世音摩崖石刻底座的花紋已經覆滿青苔,由此推斷應該是古代的遺存。景區的觀音寺應是依此而建,粉牆朱門黛瓦,依山錯落而建,在幽深翠綠的山谷之中,成為一抹靚麗的風景。摩崖石刻的對面,景區還修建了一座圓形的佛音坪,站在佛音坪中央,發聲時果然迴音作響,聲如洪鍾。

返回時行走景區步道,途徑放生池、喀斯特石林,再順著蜿蜒的石階經過奕孝亭,這里是大峽谷景區的制高點,可以一覽景區的全貌。

中午12:00,在蒙蒙細雨之中,我們結束了大峽谷的游覽,驅車返回重慶。晚上在觀音橋的好吃街逛吃,品嘗了霧都城外的重慶土菜。

3月21日,逛吃重慶有名的小面。下午川航3U8793航班返回銀川。

⑷ 日本第一賞櫻名所之譽,滿山遍布著3萬多株櫻花,是人神共居之地

位於日本奈良縣的吉野山是著名的賞櫻勝地,有著日本第一賞櫻名所之譽。滿山遍布著3萬多株櫻花,景象尤為的壯觀。因為這里的櫻花是全日本最美麗的,因此常年都有許多遊客會慕名前來遊玩。

吉野山位於日本奈良縣中部的吉野郡吉野町,可以說交通還是非常方便的。我從大阪的天王寺乘近鐵奈良線,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可直達吉野山腳下的吉野站。春天吉野山滿山盛放的千本櫻景色是如此令人難得讓人難以忘懷,加上各個 歷史 名產和特色 美食 ,讓人整天都可在漫山遍野花海中追尋古人的足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吉野山的美景吧!

說起吉野山,我就會自然和佛教聯想在一起,吉野山跟日本佛教有著深厚的淵源。相傳,當年日本宗教派系「修驗道」的始祖役行曾在金峰山上面受到「藏王權現」(佛教密宗的神袛)感召,吉野山的金峰山寺便由此成了修驗道的修行中心地之一。

吉野山的櫻花在被役行者指為神木之後,許許多多的信徒來到吉野山捐獻櫻花樹,吉野山的美景由此形成。吉野山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的櫻花、初夏的八仙花、秋天的紅葉、冬天的雪景,都令人流連忘返。

來到吉野山,我們不用被這里復雜的地形所困擾。在吉野山的入口處,有著整個景區的地圖,吉野山自下而上分為下千本、中千本、上千本和奧千本四個區域,全長大約8公里。櫻花的開放時間也是自下而上依次推進,由下千本沿路而上就能參觀山中各個名勝景點,遊玩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

在吉野山遊玩大致可以分為兩條路線遊玩,第一條是從下千本步行至中千本、上千本、奧千本,第二條則是從中千本開始閑逛,返回到下千本。這兩條線路也是遊客經常選擇的線路,由於我時間比較的充裕,因此我選擇了第一條線路來觀賞櫻花,我首先來到的就是下千本。

當我走在這里的狹長街道,時不時的會被眼前的當地特產的小販和商鋪所吸引。在日本,無論是城市還是 旅遊 景點,小商販的管理都是很規范的,各種商品都擺放整齊,標價清楚,很少欺騙顧客去屠殺顧客。此外,許多商品的銷售受到地域限制,只能在一個地區銷售。

在下千本主要有兩個景點,一個是吉野神宮,一個是弘原寺。其中吉野神宮是近代神社建築的代表作,早在1898年明治天皇為了深深地緬懷後醍醐天皇的豐功偉績,於明治22年創立了吉野神宮。這個地方還是很大很空曠的,我非常喜歡這里灰色的建築物,很有 歷史 的厚重感。

在穿過吉野神宮之後,我便來到了弘原寺。這是一座供奉各種佛像的寺廟。這里的本尊是阿彌陀佛如來立像(縣指定文化財產),相傳是鐮倉時代正元2年的作品。這里供奉著據說牙痛有靈驗的關屋地藏,每年6月第一個星期天都會舉行牙齒地藏祭。

隨後我來到了中千本,這個區域可以說是吉野山最核心的景區了,這里坐落著金峰山寺、吉水神社、東南院、如意輪寺、大日寺等景點。

在這里最著名的景點就是金峰山寺了,金峰山寺是吉野山的象徵。當我走進去的時候剛好發現有位日本的僧人在做法事,煙香朧朧,一陣陣低沉莊重的佛經吟誦聲和震耳的敲鼓聲顫動了我的心弦。

其中藏王堂是金峰山寺的正殿,裡面供奉著秘藏佛像正尊--藏王權現,十分的壯觀。藏王堂的建築物擁有5開間的立面十分高大,並且是擁有僅次於東大寺的日本第二大木造建築規模,同時金峰山寺的本堂藏王堂也被列為世界遺產。

據說,為了國寶仁王門的修理布施,未來10年間藏王堂每年會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為秘藏佛像正尊特別開帳。在藏王堂前面的花圃左右種植著許多已有歲月的古櫻花樹。這里每到春天,都會被美麗的櫻花渲染成一片粉紅的花海。我遠遠的望去看到塔尖被櫻花攏著,很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

離開了金峰山寺之後,我來到了吉水神社。這里原來是金峰山寺的高級僧房,但是在明治維新時期,因為神道教和佛教的分離政策而被劃歸為神社。這里曾是後醍醐天皇的行宮,也是豐臣秀吉的賞花之所。

當我在參觀吉水神社的時候,很幸運的遇到了神社主人穿著神道服指導我們如何用泉水凈手漱口,我也順便體驗了一回神社的參拜儀式,他還向我解說了關於吉水神社的悠遠 歷史 和神社的建築結構,目前神社存放的 歷史 文物有屏風、壁紙、繪畫、兵器和其他藝術品,以及日本國寶級文物如 一休大師、水戶黃門、豐臣秀吉等 歷史 人物的墨寶和相關文物。

在離開了吉水神社後,我來到了東南院和大日寺,這兩個景點緊緊的挨著。東南院是一座有著1300多年 歷史 的寺院,由本堂、多寶塔、庫里和客殿組成,這里供奉著鐮倉時代的大日如來、昆沙門天、不動明王等佛像。

位於旁邊的大日寺則是吉野山最古老的寺院,這里供奉著大日如來為主的騰原時代的作品,重要文化遺產有木造的五智如來坐像。

在逛完吉野山的核心景區中千本之後,我來到了上千本。這里主要景點有喜藏院、竹林院、櫻本坊等景點。

我首先來到了喜藏院,據說在平安時代初期的承和年間,智證大師圓珍在大峰山入峰之際建造了一座宇之堂。裡面供奉著本尊的役行者像、藏王權顯影、不動明王像等。江戶時代儒學者熊澤番山隱居的寺廟,和宿坊一樣的建築物里有青年招待所。

在喜藏院的後面便是竹林院,當時這里是聖德太子創建的寺院,以作為格調高雅的宿坊而聞名。安放在護摩堂的聖德太子坐像是南北朝時代的作品,這里的庭園群芳園則是千利休建造的庭園,細川幽齋改造後,成為大和三庭園之一。當我走在這里閑逛,這里的環境是如此的清幽寧靜,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洗滌。

最後我來到了櫻本坊,這里以神變菩薩為本尊,多傳天武天皇念佛釋迦如來坐像、地藏菩薩坐像等各種各樣的寺院寶物。聖堂里供奉著日本最古老的聖天尊,作為本地佛的十一面觀世音菩薩於10月1日特別開帳。

在離開上千本之後,我沿著木質棧道一路登上奧千本。我原本以為奧千本的海拔較高,櫻花應該尚未飄落。但出人意料的是山頂的櫻花也飄落得所剩無幾。

不過在我登上山頂俯瞰整個吉野山,氣勢還是非常壯觀。吉野山的寺廟、神社以及民舍在青山的擁抱中、在千萬顆櫻花的簇擁下,宛如仙境。一陣山風吹過,落英繽紛,一團團的花瓣隨風飛舞,吉野山瞬間變成了粉色花瓣的海洋。清冽空氣中也彌漫著花的清香,令人陶醉!

在吉野山遊玩當然也少不了這里的特色當地 美食 ,我去的時候正值櫻花的盛開時節,吉野山上櫻花相關的商品 美食 也不少。這里有傳統的櫻餅、加進櫻花的果凍、櫻花冰淇淋、也有加入吉野葛並以櫻花為餡料的櫻花造型和菓子,或是以櫻葉所做的仙貝脆餅。

我品嘗了這里特有的柿葉壽司,這里的柿葉壽司將柿子葉的香味和壽司飯融合在了一起,味道十分的清爽,十分受到歡迎。櫻葉餅則是用櫻花的葉子包住糯米,所以糯米中夾雜著櫻花的香氣。在吉野山的附近有售賣當地特產的小店,大家可以買到魔芋、竹筍以及櫻花冰激凌。

這一次的吉野山之行是我在日本的關西地區遊玩線路裡面最流連忘返的景區了。這里的櫻花果然不愧為全日本第一賞櫻之所的名號,漫山遍野的櫻花讓我遲遲不願離去。此外這里的 美食 也是非常的美味,當地人充分利用了櫻花,把它做成了各式各樣的 美食 ,讓我垂涎欲滴。大家想要去日本觀賞櫻花的話,一定不要錯過吉野山,絕對會讓你值回這次的機票。

1.大家可以在大阪或京都搭乘近鐵吉野線前往,吉野站下車的地方就是吉野山的腳下,在這里遊玩交通非常的方便。大阪上車費用為970日元,京都上車費為2550日元。

2.在吉野山區域有巴士可往返於吉野神宮和奧千本口,建議大家先坐巴士到奧千本口,然後徒步下山,體力不足的遊客建議如此安排。因為吉野山斗破比較多,沿途爬山邊賞景、照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由於巴士班次有限,如果上到山頂末班車已經開走,那還要再徒步下山,非常的耗時費力。

3.在賞櫻期間,景區會取消常規的巴士,大家必須先步行到竹林院巴士站,才可以坐巴士前往奧千本口,賞櫻期間巴士只在竹林院和奧千本口之間運行,詳細的巴士時刻表大家可以查詢吉野山觀光協會網站。

4.大家如果不願意爬山,可以選擇吉野山的纜車。平日里運營的時間是9:20--17:40,賞櫻期間是7:40--19:40。單程票成人為360日元,兒童為180日元,往返票成人為610日元,兒童為310日元。

熱點內容
丁香放衣櫃 發布:2025-07-30 17:23:36 瀏覽:836
牡丹球多肉 發布:2025-07-30 17:20:33 瀏覽:268
有百合線的美劇 發布:2025-07-30 17:08:59 瀏覽:205
長治花卉展 發布:2025-07-30 17:06:40 瀏覽:116
紅墨蘭花 發布:2025-07-30 17:04:54 瀏覽:111
順達盆景 發布:2025-07-30 17:00:32 瀏覽:539
玫瑰之晨番外 發布:2025-07-30 16:58:51 瀏覽:428
荷花調試 發布:2025-07-30 16:39:14 瀏覽:463
日本櫻花下載 發布:2025-07-30 16:21:43 瀏覽:161
寶亮燈盆栽 發布:2025-07-30 16:14:36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