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得梅花小字
『壹』 毛筆字裡面有沒有一種字體叫梅花小篆啊
有.小篆有很多種的,但寫好不容易,因其形像梅而得名:梅花小篆.
『貳』 關於用花傳情的詩句
1.花的傳情達意的詩句及其解釋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為花之君子,是高雅純潔的象徵(如周敦頤的《愛蓮說》);在某些詩詞中還是愛情的象徵,因「蓮」與「憐」同音,是情的意思(如南朝樂府《西州曲》)。
梅花:不畏嚴冬酷寒,環境艱難,暗香浮動,即零落亦清香如故,是高潔的志士,也是報春的使者(如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
菊花:凌寒傲霜,是高潔的志士,也象徵孤高的隱者(如陶淵明的《飲酒》)。
牡丹:花開熱烈燦爛,一片繁華景象,一派富貴氣象,是豪華富貴的象徵。
楊花:隨風飛揚,輕而易變,是輕薄和不堅貞的象徵。
蘭花:有「空谷幽蘭」的雅稱,是典雅高貴不染塵埃的象徵。
桃花:象徵美人,「人面桃花相映紅」
丁香花:象徵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桂花:象徵團圓,「八月十五桂花香」
楓葉:象徵鴻運 ,楓葉不僅至秋呈紅色,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美麗景色,而且因為「楓」與「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許多圖畫中,畫著一個猴子棲在樹上,樹上有一個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杏花:象徵幸福美滿。「杏」「幸」諧音。
水仙花:象徵來年走運 「水仙」字面意思為「水中的仙人」,由於它正好在春節(舊歷年節)前後開花,又稱作「年花」,因此就成為來年走運的一個合適的標志。
鬱金香:愛的表白、榮譽、祝福永恆。
百合:順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貴。
牽牛花:愛情、冷靜、虛幻。
桑梓:象徵故鄉 《詩經·小雅》載:「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意謂家鄉的桑樹與梓樹乃父母所栽,對它要表示尊敬。後人常以桑梓指代故鄉。
2.芍葯傳情的詩句~
1.《感芍葯花寄正一上人》唐.白居易 今日階前紅芍葯,幾花欲老幾花新。
開時不解比色相,落後始知如幻身。 空門此去幾多地?欲把殘花問上人。
2.《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葯花開,凄然感懷》唐.錢起 芍葯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 主人不在花長在,更勝青松守歲寒。
3.《芍葯歌》唐.韓愈 丈人庭中開好花,更無凡木爭春華。翠莖紅蕊天力與, 此恩不屬黃鍾家。
溫馨熟美鮮香起,似笑無言習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勞,何事低頭學桃李。
嬌痴婢子無靈性, 競挽春衫來此並。欲將雙頰一睎紅,綠窗磨遍青銅鏡。
一尊春酒甘若飴,丈人此樂無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誰, 楚狂小子韓退之。
4.《戲題階前芍葯》唐.柳宗元 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餘春。
孤賞白日暮,暄風動搖頻。夜窗藹芳氣,幽卧知相親。
願致溱洧贈,悠悠南國人。 5.《草詞畢遇芍葯初開》唐.白居易 罷草紫泥詔,起吟紅葯詩。
詞頭封送後,花口拆開時。 坐對鉤簾久,行觀步履遲。
兩三叢爛熳,十二葉參差。 背日房微斂,當階朵旋欹。
釵葶抽碧股,粉蕊撲黃絲。 動盪情無限,低斜力不支。
周回看未足,比諭語難為。 勾漏丹砂里,僬僥火焰旗。
彤雲剩根蒂,絳幘欠纓緌。 況有晴風度,仍兼宿露垂。
疑香薰罨畫,似淚著胭脂。 有意留連我,無言怨思誰。
應愁明日落,如恨隔年期。 菡萏泥連萼,玫瑰刺繞枝。
等量無勝者,唯眼與心知。 6.《芍葯》唐.張泌 香清粉澹怨殘春,蝶翅蜂須戀蕊塵。
閑倚晚風生悵望, 靜留遲日學因循。休將薜荔為青瑣,好與玫瑰作近鄰。
零落若教隨暮雨,又應愁殺別離人。 7.《清平樂張秀實芍葯詞》元.劉敏中 牡丹花落。
夢里東風惡。 見說君家紅芍葯。
盡把春愁忘卻。 隔牆百步香來。
數叢為我全開。 拼向彩雲堆里,醉時同卧蒼苔。
8.《次韻許子大李丞相宅牡丹芍葯詩》宋.洪炎 山丹麗質冠年華,復有餘容殿百花。 看取三春如轉影,折來一笑是生涯。
綺羅不妒傾城色,蜂蝶難窺上相家。 京國十年昏病眼,可憐風雨落朝霞。
9.《紅芍葯》元.王哲 這王哲知明,見菊花堅操。便將重陽子為號。
正好相倚靠。每常卻要,綴作詩詞,筆無停自然來到。
心香起、印出仙經,便貫通顛倒。便貫通顛倒。
早得得良因,速推推深奧。玄玄妙妙任窮考。
又更餐芝草。白氣致使,上下盈盈,金丹結、練成珍寶。
憑時節、永處長生,住十洲三島。 10.《紅芍葯》唐.元稹 芍葯綻紅綃,巴籬織青瑣。
繁絲蹙金蕊,高焰當爐火。 翦刻彤雲片,開張赤霞裹。
煙輕琉璃葉,風亞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嬌婀娜。
酡顏醉後泣,小女妝成坐。 艷艷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將墮。 結植本為誰,賞心期在我。
采之諒多思,幽贈何由果。 其他: 芍葯丁香手裡栽,臨行一日繞千回。
外人應怪難辭別,總是山中自取來。 芍葯打團紅,萱草成窩綠。
簾卷疏風燕子歸,依舊盧仝屋。貧放麴生疏,聞到青奴熟。
掃地焚香伴老仙,人勝連環玉。 芍葯斗新妝,楊柳飛輕雪。
著意留連不放春,已向東皇說。況是謫仙家,自有長生訣。
方士呼來借玉蟾,要吸杯中月。 芍葯開殘春已盡。
紅淺香乾,蝶子迷花陣。陣是清和人正困。
行雲散後空留恨。小字金書頻與問。
意曲心誠,未必他能信。千結柔腸愁寸寸。
鈿釵幾日重相近。 今日階前紅芍葯,幾花欲老幾花新。
開時不解比色相,落後始知如幻身。 空門此去幾多地?欲把殘花問上人。
芍葯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 主人不在花長在,更勝青松守歲寒。
芍葯斬新栽,當庭數朵開。東風與拘束,留待細君來。
芍葯綻紅綃,巴籬織青瑣。繁絲蹙金蕊,高焰當爐火。
翦刻彤雲片,開張赤霞裹。煙輕琉璃葉,風亞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嬌婀娜。酡顏醉後泣,小女妝成坐。
艷艷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將墮。
結植本為誰,賞心期在我。采之諒多思,幽贈何由果。
閑吟芍葯詩,悵望久顰眉。 盼眄回眸遠,纖衫整髻遲。
重尋春晝夢,笑把淺花枝。 小市長陵住,非郎誰得知? 芍葯小紗窗。
唾碧茸長。粉香猶涴舊時妝。
玉佩丁東仙步遠,好處難忘。草草賦高唐。
終是荒涼。涼蟾飛入合歡床。
爭得花陰重邂逅,才不思量。
3.帶傳情的古詩詞
《偶相逢/訴衷情》
年代: 宋 作者: 賀鑄
彩山湧起翠樓空。簫鼓沸春風。桂娥喚回清晝,夾路寶芙蓉。 長步障,小紗籠。偶相逢。艷妝宜笑,隱語傳情,半醉醒中。
《踏莎行·柳眼傳情》
年代: 宋 作者: 曾協
柳眼傳情,花心蹙恨。春風處處關方寸。朱簾卷盡畫屏間,雲鬟半嚲羅衣褪。
燕語鶯啼,日長人困。魚沈雁斷無音信。琵琶聲亂篆煙斜,寸腸欲斷無人問。
《惜奴嬌·風骨蕭然》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風骨蕭然,稱獨立、群仙首。春江雪、一枝梅秀。小樣香檀,映朗玉、纖纖手。未久。轉新聲、泠泠山溜。 曲里傳情,更濃似、尊中酒。信傾蓋、相逢如舊。別後相思,記敏政堂前柳。知否。又拼了、一場消瘦。
4.描寫花的詩句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探梅 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
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黃, 桃花歷亂李花香。 (賈至《春思》) 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杜甫《曲江對酒》)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桃花溪》)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王維《田園》)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山中問答》) 凡桃俗李爭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題墨梅圖》) 水仙:送內弟袁德師 (唐)竇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問為官意,不賣毗陵負郭田。 板橋曉別 (唐)李商隱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鳴,蓬山鳥獸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驚,安弦緩爪何泠泠? 水仙縹緲來相迎,伯牙從此留嘉名。 嶧陽散木虛且輕,重華斧下知其聲。
檿絲相糾成凄清,調和引得薰風生。 指底先王長養情,曲終天下稱太平。
後人好事傳其曲,有時聲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復洋洋,但見山青兼水綠。
成連入海移人情,豈是本來無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將軫玉。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關於花的詩句(帶花字)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天地寂寥山再歇,幾時修得到梅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 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種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詠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錢氏池上芙蓉 (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 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 別有池塘一種幽.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 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 待我泛紅光. 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陸游 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5.關於花的詩句全詩
寫花的詩句 詠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錢氏池上芙蓉 (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 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 別有池塘一種幽.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 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 待我泛紅光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 黃巢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予桃花一處開. 黃巢 《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 元稹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鄭谷 《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范曾大 《重陽後菊花三首》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范曾大 《重陽後菊花三首》 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 恰如退士垂車後,勢利交親不到門. 劉克庄《菊》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鄭思肖《寒菊》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朱淑真《黃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由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陶淵明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寫下了「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瑩靜真琪樹,分明對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裝.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 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高艷遮銀井,繁枝覆象床. 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一人瑤華詠,從此播樂章. 袁崧 菊 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 白居易 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人少年場. 憶菊 蘅蕪君(薛寶釵)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 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訪菊 怡紅公子(賈寶玉)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葯盞莫淹留. 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愁.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掛杖頭. 種菊 怡紅公子 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對菊 枕霞舊友(史湘雲)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叢淺淡一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供菊 枕霞舊友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 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 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詠菊 瀟湘妃子(林黛玉)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畫菊 蘅蕪君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 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問菊 瀟湘妃子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采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 簪菊 蕉下客(賈探春)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 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菊影 枕霞舊友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菊夢 瀟湘妃子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
6.關於花的詩句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3、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4、故鄉千里傳鴻信,夢里桃花依舊紅。
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6、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7、小樓昨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8、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9、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10、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11、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花半含朝雨。
12、恰待葵花開,又早蜂兒鬧。高枕上夢蝶去了。
13、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14、念橋邊芍葯,年年知為誰生。
15、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16、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冷。
17、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18、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
19、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20、村園門巷多相似,處處春風枳殼花。
7.關於花的詩句
1、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曹雪芹中
2、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長是落花時。——陳寶琛
3、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元稹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關於花的詩句。
5、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
6、花飛萬點愁如海。
7、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8、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9、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10、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若飛絮。
11、春且住,見春到,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關於花的詩句。
1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13、落花飛絮茫茫,古來多少愁人意。——文廷式
8.古詩中用花描寫事物的詩句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描寫雪花的)
有花無月恨茫茫,有月無花恨轉長。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描寫樹葉的)
綉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寫臉)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醉後牡丹枝(燕子樓) ( 寫女子)
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雪)
揚花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柳絮)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描寫楊花柳絮)
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後嬌.(描寫荔枝膜)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章質夫《水龍吟》(楊花):「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楊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綉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欲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盪,有盈盈淚。」
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李白 :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
韋庄 :楊花慢惹霏霏雨,竹葉閑傾滿滿杯。
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盪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巢里。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蘇軾《再次韻曾仲錫荔支》:「楊花著水萬浮萍」。
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落滿飛」。
隋代無名氏《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薛濤《柳絮》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盪惹人衣。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誰知暮春楊花雪,罥眉盡在舞煙中
韓愈《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王冕《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喬吉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元稹《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蘇軾《水龍吟》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陳子良《詠春雪》光映妝樓月, 花承歌扇風。欲妒梅將柳,故落早春中。
楊巨源《春雪題興善寺廣宣上人竹院》皎潔青蓮客,焚香對雪朝。竹風催淅瀝,花雨讓飄颻。 觸石和雲積,縈池拂水消。只應將日月,顏色不相饒。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韓愈《春雪》「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宋•楊萬里《觀雪》「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
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唐•高駢《對雪》「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呂岩《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唐.李益《汴河曲》
9.關於花的詩句大全
1、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2、唐·趙嘏: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3、元·盧摯: 春來南國花如綉,雨過西湖水似油。
4、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5、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6、明·豐坊: 東風一夜吹桃萼,桃花吹開又吹落。開時不記春有情,落時偏道風聲惡。
7、宋·王安石: 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
8、宋·楊萬里: 骨相玲瓏透八窗,花頭倒插紫荷香。線身無數青羅扇,風不來也自涼。
9、唐·岑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0、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1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1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1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14、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5、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6、閉門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張。
17、唐·元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18、唐·斐休: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9、宋·晏殊: 春風不解禁揚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20、唐·東方虯: 春雪海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叄』 求文名字,女主重生,古代文,學習了梅花字,謝謝
呃,是雙子座堯堯的《市井貴女》!!
文案
重生而來,有個隱身儲物櫃,誰內也別再想搶容走屬於他們三兄妹的東西。
今生,她只想安於市井,做個小財主,保護好前世愧對的大哥和弟弟。
嫁什麼樣的男人?那不重要,老實可靠就行,和則合,不和則散。
可是,很多事似乎跟前世不同了,原來曾經有這么多事與他們一家擦肩而過。
作者自定義標簽:
扮豬吃虎、爽文、隨身空間
=================
不,怎麼可能?司馬妍果斷地否定了自己的猜測。花媽媽說過,梅花小字的字帖在這世上幾乎絕跡了,就是拓本都不會超過十本(司馬妍手上的就是拓本,還只有三分之二)。這幾年她也花了重金在各處尋找,卻連一本都找不到,暗中打聽到的幾本也都在名門世家中,別說賣了,看都不可能給她看一眼。
而且,根據手上的動作看,夏書瑤寫字明顯挺快。梅花小字可不同於一般的字體,而是半寫半畫,如果夏書瑤真是寫梅花字,怎麼可能寫得那麼快?
大家也顧不得去想琦郡主如何做到的了,因為她們驚奇地發現對聯上的字也是梅花形狀的字體,不過比妍郡主剛才寫的那四個字好看多了。
==================
滿意請採納!
『肆』 梅蘭竹菊四小字是什麼梅,暗香浮動。蘭,飛啥斯啥。竹,修啥健節
梅
梅花冰清玉潔,最具傲霜鬥雪之精神,是「花中之丈夫」。梅花最令人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在寂寞中的自足和孤傲。從梅花的品性中,中國文人們看到了自己理想的人格模式,就是用這樣一種孤清與傲岸,以彰顯自己高潔的心性。
梅花香自苦寒來,喜歡梅花高雅的氣質,不畏嚴寒,獨獨在雪中肆意盛開,不管不顧的旁若無人。古人喜歡梅花也是因為她高傲自然,在冰雪未褪的時候,紅艷的花瓣,幽幽的清香,不然怎麼會有那段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白白的雪,粉紅色的桃花,互襯互應別有一番感激在心中。人們常常把梅花比作一個清麗的美人,桀驁不馴。也比做那些不畏艱難知難而進的人,站在最高的山頂看透最美的風景。現在的梅花還是與以前一個摸樣,往往在冰雪未溶的春天就伸展自己的身資,絕傲世人。古人有語,「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蘭
空谷幽蘭,蘭花最令人稱贊的便是「幽」。這種不以天人而不芳的幽,象徵了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的坦盪胸襟。文人們以此堅定著疏遠污濁政治、保全自己完好人格的願景。蘭是四君子當中的佼佼者,她的淡雅,她的香。一朵朵小小的花朵,盛開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綻放著自己,我們能看到她不為世俗,不為富麗,只為自己。盛開,一朵花開的時間,一個神話誕生的瞬間。人們喜歡蘭花,喜歡她的高雅。好一個高貴淡雅的美女,靜靜的開放,人說,蘭者,王者之香。未曾見過她的美,但是如此流傳之盛的雅意定是有她不同凡響之處。蘭者,草中之王,不乏孤芳自賞,但是敖者以及人之敖,畢竟是美人之草。古人說,「古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竹
竹以高風亮節、寧折不彎、正直虛心而著稱,它也藉此從大自然走入了中國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竹在清風中簌簌的聲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讓詩人甚為喜歡。而竹於風霜中堅韌挺拔的品質,更為文人所青睞。竹之雅意也是清幽,風骨亮節,與其他三友並列之。人常說瘦竹,並且比喻那些為人廉潔剛正不阿的仙風道骨。想必一些無欲則剛的人多數都是瘦人之故,所以我們必定想到竹。當然竹還有很美的神話傳說,傳說在遙遠的古代,舜的兩個妃子曾經為了舜逝,二人紛紛投江。最後淚灑清竹,成為至今仍津津樂道的「斑竹」。這是一段神奇的愛情傳說。瀟湘妃子的故事為竹很好的做了代言。當然竹也代表高潔,枝枝節節,蒼勁有力,在中國畫中我們看到墨白相間的鮮明對比。是古意,是古風,讓人震撼,思緒萬千。有詩贊美曰:「末出土時已有節,待到凌雲更虛心。」
菊
說到菊花,當然要提到陶淵明對其的偏愛。陶淵明愛菊出了名,不僅種菊、賞菊,還飲菊花酒。因他不願出仕,寧願歸隱田園,與菊花為伍,使菊花有了「花中隱士」的美稱。後世文人羨慕陶淵明的隱逸和瀟灑,紛紛仿效,菊花便成為文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雙重人格的象徵。
菊花,與梅花一樣,同為花,談談的,幽香暗藏,不為人識。淘淵明曾有桃花源記,表現了返璞歸真的真切願望,同時把人們也都帶到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天上人間。問世間誰人不是如此期盼呢?菊花,不同於世間的萬紫千紅,她沒有他們世俗,也不能把他們比做路邊的雜草,她不是隨便的比喻。她冷清自如,她高雅清麗,她不同凡俗。喝一口菊花茶,或者輕輕的幽幽的看著浮雲半日,觀賞一株淡黃色的菊花。。人雲:「人淡如菊。」